学习新十八谈教育篇的心得体会

我们不用去强求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一样,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学习新十八谈教育篇的心得体会,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新十八谈·教育篇《中原崛起 教育为基》从河南教育实际出发,客观总结了河南教育取得的成就,深刻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角度出发,为河南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战略性的谋划,立意深刻,分析透彻,对推进河南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我是一名热爱教育的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今年参加的招教考试均以理论不合格失败。通过该文章的学习,我的观念得到转变,意识得到提升,我深深的感受到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有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更应该信心百倍,振奋精神,奋发有为,为中华教育之振兴而努力!下面就我学习《中原崛起 教育为基》的心得体会摘录如下:

一、转变办学理念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只有把学校工作最本质的东西——教育和教学、教师和儿童——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基础教育学校的全部工作几乎都在追求升学率。和此相关的问题如:生源恶性竞争、师生关系紧张、办学环境恶化等等。学校领导要改变传统观念,把教育同儿童、教师、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从基础培养人才。

二、改革教育教学方式

新时期,教育要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功能的转变,从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化为探究式、合作式、自主式,实现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领导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科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树立全面发展观。

三、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

《中原崛起 教育为基》提到:“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重视教师,就是重视人才,就是重视智力,就是重视后代,就是重视未来。必须切实提高教师地位,着力改善教师待遇,真诚关心关爱教师;大力弘扬“三平精神”,使教师成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楷模,使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令人振奋和心动的!

谁都知道,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离开教师就无从谈起教育,更无法保证教育的质量!但是,教师也是人,他也要生活,也要赡养父母、孩子,维持家庭开支。所以,给予教师工资待遇保证是保证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基本条件。近几年来,教师的待遇是有所提高,这是无所争辩的事实。但也不得不承认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在劳动报酬上的巨大差异。这也是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一大因素。

《中原崛起 教育为基》中提到使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让我们农村教师倍感振奋,看到了希望!同时,也发自内心的表示,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工作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去,千方百计的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四、不断学习、自我充实,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中原崛起 教育为基》提出“创办河南开放大学,实现人人学习,终身学习,中原大地家家爱读书,处处有书声。”实现这种追求,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注重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中感受时代前进的脉搏,进而做到敢于拼闯、奋发有为,努力让有限的生命放射出灿烂的光华。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我知识内涵,不断提升和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也要做一只辛勤的蜜蜂,在当今知识爆炸的花园中,勤奋地耕耘,汲取知识的花粉,酿出新时代的蜂蜜。

为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做好知识上的储备,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思想道德上,教师也应走在时代的前头,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觉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时刻以“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做到: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知识渊博、专业过硬的合格教师!

我们有理由坚信:在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下,在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必将迈进更加科学的发展阶段;河南教育必将迎来科学的春天!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学习《新十八谈——和谐篇》心得体会


学习《新十八谈——和谐篇》

直属支部 李春鹏

按照党委对流动党员的要求,认真学习了2011年8月15日《河南日报》刊登的“新十八谈”之和谐篇《和谐发展谱新篇》,并配以何平感言《惠风和畅》的评论文章,解读和阐述了政法机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对此进行了学习,文章立意高远,分析透彻。我结合自己的工作,通过文章的学习,感受颇深。

“形势决定任务,任务源于形势”,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进一步认识到政法机关工作应该坚持“发扬传统、执政爱民”的政策方针,始终要坚持执政为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作为一名从事人员,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于社会和谐的影响。

构建社会主义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各级党组织及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重要任务。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这一重大突破,把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提到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来分析。

一、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自身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所以,从根本上说,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 )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因此,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三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利之所在,天下趋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所以,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同时,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但是,社会关系一旦被建立起来并被固定化、制度化,就会规范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而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四是国家内部系统诸要素的和谐。国家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素的有机整体。和谐社会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之间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首先是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之间的和谐,即要通过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政治和观念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和需要,实现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其次是国内各地区、各行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也属于国家内部系统诸要素之间和谐的范畴。

二、和谐社会建设,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正处在初级阶段,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近几年来,就加强安全生产和防范事故发生,保持社会稳定,从国家、省、市、县一级政府全面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下发了一系列的重要文件,严肃查处了近期发生的多起重特大事故,出台了加强安全生产的重大政策,加大了安全生产的财政投入,修改了一批安全生产的管理标准,全社会形成了从未有过的人人讲安全、事事落实安全责任的浓厚氛围。但是,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一是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要求职业安全卫生一体化。这一大趋势给我国迅速改变安全卫生状况提出了挑战。世界贸易组织认为:各国劳动安全卫生水平的差异使发达国家在成本价格和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把人权、和劳动条件纳入范畴,将劳动者权益和安全卫生状况与经济问题挂钩。我们必须适应这一要求。

二是我国整个经济运行及调节机制的转变,客观上会动摇建国以来的职业安全卫生体系。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现有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有些会逐步失效。有些会发生“变异”。政府将面临两个“让位”:以政府调控为主,让位给市场调节为主;以政府为主,让位给社会、民间投资为主。因此,政府机构将会作较大的改革,政府职能将重新调整,这将对整个职业安全卫生事业的管理带来很大冲击。

>三是中国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状况将在一段时间内导致劳动力素质(安全素质)的降低。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及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持续涌向城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劳动力在数量上供大于求,在质量上求大于供的状况难以改变。劳动力素质在一定时期内有下降的趋势。用人单位在选择劳动力时,会出现只讲成本、忽视安全素质的倾向,从业职工整体的安全素质将会降低,“三违”现象将会增多,事故数量将会上升。

四是我国企业面临着巨大冲击与挑战,使得企业安全管理将进入较为困难的时期。目前不少地方国有企业困难重重,影响安全的老旧设备改造缺乏资金,历史和社会包袱十分沉重,企业步履艰难。大量涌现的民营中小企业安全监督保证体系尚未健全,忽视职工安全操作技能及安全教育的现象比比皆是,安全投入普遍不足,民营中小企业和从事“三来一补”外资企业成为安全事故的多发“产地”,劳务工、农民工成为伤亡的主体。

三、搞好安全生产,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目前,我们面临的安全生产矛盾十分复杂。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一旦达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个国家就有可能进入黄金发展期,但也是安全生产矛盾的凸显期。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些矛盾,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地处理好这些矛盾,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此指导思想下,我们应确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思路:坚持“关口前移”,强化政府对安全生产预防性的综合管理职能;强调人、机器、环境的有机统一;加强安全生产的法制建设;推行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社会的重大事故隐患评估、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协调和处理系统;强化、宣传教育体系。否则,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只会停留在经验式、被动式、救火式和亡羊补牢的境地。

新十八谈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新十八谈教育学习

直属支部 龚焕芝

一、对新十八谈教育篇的认识

“中原崛起教育为基”,这是中原教育改革之于中原崛起历史重托的期盼,是改革发展到现阶段历史必然。伴随着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基础教育要谋划好转变、改革、发展这三篇文章,其关键就在于学校领导方式的转变,学生接受新知识方式的改变。从大学毕业工作已经快两年了,深深感到知识在工作于生活中的重要性,知识改变命运,经典之语!但是,有些时候,却用不正确的方式来认识对于我们很重要的朋友--知识。

1、学校要转变办学理念,变单一为多元。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基础教育陷入考试的怪圈不能自拔,学校的工作几乎都放在单一目标—升学率上,放在培养部分尖子生上,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发展需求。导致诸多问题随之而来:盲目追求规模效应、生源恶性竞争、师生比例失调等等。新时期,基础教育要回归本原,学校领导必须革新旧的传统观念,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把升学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多元发展作为办学的目标追求,为中原崛起奠定多层次人才基础。

2、要转变管理理念,变“强制管理”为“文化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重管理管制轻梳理,重监控轻信任、重命令轻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制约了人的发展和主动参与的热情。新时期,学校要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学校新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用学校目标影响师生的价值选择和人文境界,以共同愿景凝聚师生集体智慧,使师生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充分发挥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创新活力,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3、要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变“强压灌输”为“启发诱导”。要改变因循守旧的教育方式,实现真正教育改革,首要的阵地在课堂。时代的发展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从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变为启发式、探究式的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教学。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彻底摒弃补课行为,给学生留出时间可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创性思维,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4、要准确定位发展,变规模发展为师生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近些年来,有些学校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忽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生活幸福,学校内涵得不到提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校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和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关心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责任和效率的平衡。

二、结合实际,扎实推动学习工作

1、结合学院实际,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坚定了发展的信念,创新了发展的理念,明确了发展的思路,把握了发展的规律。

2、能够学习是多么的幸福,社会、家庭为求知者创造了这么优越的学习环境,广大莘莘学子要把握好机会,珍惜青春,努力学习有用的科学知识,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能量!

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新十八谈的其余篇章,切实领会精神实质,提高个人内涵素质,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紧跟时代的发展,做新时期的积极一份子!

学习新常态心得体会


学习新常态心得体会

在我市全面深入开展“五新”大调研大讨论活动之际,x月26日上午,xxxxxx教授作了《在新常态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主题讲座。洪教授深入的讲解与阐述,对“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观念的全面分析,深刻揭示了中国当代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通过学习,结合本职工作,感受颇多。

经济新常态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增速换挡”,即从高速到中高速增长。过去十年的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两大红利的驱动。从供给端看,内部的人口红利带来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推升了储蓄率和潜在经济增速。从需求端看,外部的全球化红利带来了外需的爆炸式增长和外资的大规模涌入,奠定了外向型增长模式的基础。但目前来看,内外两大红利正在加速衰退,甚至变为拖累。

经济新常态的第二个关键词是“结构调整”,即从失衡到再平衡。过去十年是结构失衡的十年。从产业结构上看,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产能严重过剩,而服务业产能却严重不足。从需求结构上看,投资和出口超常增长,而消费占比不断下滑。从区域结构上看,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崛起,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未来十年,必须通过优化结构创造再平衡的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的第三个关键词是“政策转型”,即从西医疗法到中医疗法。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处于上行通道,经济下行基本是周期性波动,决策者更倾向于从需求端入手,通过“大投资”、“宽货币”实现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这种思路类似于西医疗法,一生病就要吃止疼药、打抗生素,对疼痛的容忍度低。从积极的一面讲,西医对症下药、药劲猛,在治理危机时见效速度快。但是,从消极的一面讲,这种疗法治标不治本,而且是药三分毒,长期使用西医政策必然会产生不利的副作用,甚至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通过学习,我认为当前形势的要做好水务工作,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定期研究部署,搞好组织协调,紧紧抓住国家、省、市加大水利建设的有利契机,分阶段,分批次完成各项水利工作,合理利用各种水资源,改变不合理的水系布置,形成规范的供水体系,完善各级配套,改善城乡供水现状,确保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发挥效益。

二是完善制度,突出主体。指导、督促乡镇建立完善供水体制,加大对乡镇水厂及相应配套工程建设的督促检查力度,避免决而不干,逐步建立起村组自行管理、政府协调服务的组织形式,同时积极调动农民参与对供水水质、水压、水量监督的积极性,保证供水工作的持续高效性开展。

三是创新方式、多元投入。主动适应当前水利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抢抓机遇,创新方式,争取水利建设的大投入,大发展。

四是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利用多种宣传途径,加大对水利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以增强做好水利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重点加大对水利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激励和调动、营造合力治水、除害兴利的良好氛围。

学习新《党章》心得体会


敬爱的党组织:

十八大对党章进行了新的修改,修改后的新党章,对于我们每一名党员来说,就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学习新党章,践行新党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机关为了提升我们党员队伍的素质,更深刻的理解新党章的内容,对全体党员进行了学习、讲解。通过学习,总结以下几点体会。

一、深入理解新党章的内涵

新党章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作出的又一次历史性的决策和贡献。就是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我们的工作。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为群众服好务,办好事。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新党章,并作出了阐述,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举措,不仅发展了物质文明,更好的提高了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保护生态,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新党章增加了纯洁性建设,纯洁性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在思想层面必须具有纯洁性,没有思想的清白,就不可能有作风上的廉洁,要从自省上提高自身修养。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更要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的做起,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心为民所想,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共产党员的纯洁性。

二、深刻领会党员的义务

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是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人民服务的本领。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必须认真学习政治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掌握了这些知识,给自己输血、充电,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服务于人民。在工作中、生活中,不怕苦、不怕累,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通过深刻学习,深知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干部也一样要坚持原则。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说实话,办实事。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要以党章的规程严格要求自己,永葆一名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做一名当下合格的共产党员。

学习新条例心得体会


学习新条例心得体会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学习新条例心得体会供大家参阅!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基本精神,为加强党风政风作风建设提供了指南,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和行为准则,是对党的优良作风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与此同时,在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明确提出了好干部的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通过系统学习,我个人认为,“三严三实”诠释了好干部标准, 与之一脉相承、息息相关,又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了好干部20字标准,是各级干部的座右铭和参照系,对于组织部门推进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教育和管理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三严”是好干部的“价值内核”。打铁还需自身硬,好干部只有严于律己,才能赢得威望,更好的服务群众。“三严”是好干部做到自身硬的“内核”,它要求领导干部在思想层面,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远离低级趣味;在行为层面,要坚持用权为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对民众要心存敬畏,慎独慎微,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说到根子上,好干部就是要以德修身,而“三严”就是从品德修养上给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划出的“硬杠杠”。“三实”是干部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好干部需要实干驱动,只有谋事实,才能不脱离群众,不好高骛远搞一些“短平快”的花架子,让群众真正得实惠;只有创业实,才能脚踏实地,才能不以透支未来、牺牲环境的方式谋求发展;只有做人实,才能干老实事,公道正派,让同志信任,让群众满意。相反,如果工作中只顾眼前利益,不讲可持续发展,热衷于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虽可能得意一时,却终将会走入误区,更得不到群众的认可。所以说,“三实”给广大党员干部指出了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三严三实”是好干部的“新国标”。细细思考“三严三实”的理论内涵的精神实质,我们不难发现,事实上,“三严三实”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的内核和外延,它把好干部的形象具体的呈现出来,跃然纸上清晰可见。因此,组织人事部门要以“三严三实”为“新国标”,鉴别干部、选拔干部、培训教育干部,让“三严三实”成为干部的成长的“明规则”。各级党员干部也要以“三严三实”为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的开展,自觉查找自身问题,补强自己的不足,不断向好干部标准靠拢。“三严三实”重要论述,为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组织部门作为管干部的职能部门,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就是要把“三严三实”贯彻于干部工作始终,努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具体来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出实招。

一是在培养干部上要以“三严三实”为目标。坚定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是培养干部的第一位任务。在今后的干部培养中,要认真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要求,把“三严三实”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具体要求,以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章教育、中国梦教育、党史国史教育,重点抓好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培训,补好精神之“钙”,引导党员干部把“三严三实”落实到政治坚定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引导党员干部注重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在实践锻炼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练就践行“三严三实”的基本功,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提高依法办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投身改革、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政策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多、善于谋划发展大局、破解发展难题的“行家里手”。

二是在管理干部上要以“三严三实”为抓手。严是爱,宽是害。从严管理干部,不仅事关党的事业发展和群众的利益,也是对干部真正的关心爱护。从近些年来全国各地许多反面典型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干部出问题,多数都是从细小的问题开始,逐渐演变成大问题而不可收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所以,在今后的干部管理中,一定要坚持从严,坚决纠正“宽”和“软”的现象,一定要从小事抓起,从日常管理抓起,从细节末枝抓起,关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架设“预警线”,打好“预防针”,涂上“反腐剂”,让干部自念“紧箍咒”,筑牢“防火墙”,过好“欲望关”,时刻保持警醒,抵制诱惑,慎独慎言慎行慎微,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避免“亚健康”恶化成“重症病”,真正做到肩膀硬、腰板直、底气足,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根据不同性质,综合运用谈话、诫勉、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等管理监督手段,及时帮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三是在选任干部上要以“三严三实”为标准。要严格执行新修订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树立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凭德才用干部,按发展论英雄,搭建崇尚担当、有为有位的用人平台,破解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等“四唯”问题,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流动机制,畅通靠为民、靠实力、靠业绩的进阶之门。要不断扩大识人渠道,重用人品正、干实事、宗旨牢、会破难干部,重用顾大局、有魄力、能力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重用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干部,重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困难时候挺得起来的干部,重用不图虚名、不事张扬、埋头苦干、注重长远的干部,重用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干净用权、亲民爱民的干部。要引导干部把“实干”作为一种信念来追求,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把心思用到履职尽责上,把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把功夫用到狠抓落实上,变“向上跑官要官”为“向下拼命干事”,让“精英式”的干部有舞台,让“老黄牛式”的干部有位置,让“跑官要官者”无门可入。做到了这些,选人用人上就能实现风清气正。

四是在考核干部上要以“三严三实”为依据。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只有干出来的干部,群众才信得过,自己才立得起,路才走得稳。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按照《条例》的规定,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办法,全面考核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实现从“单一考核”到“立体考核”,从偏重“一刀切、齐步走”考核向分类指导、循序渐进考核转变,向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转变,尤其是要扩大考核的民意权重,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看看老百姓怎么评价,从而更加科学、全面、客观地反映干部的作为。在考核的导向上,既要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做了多少稳增长、惠民生、促和谐的好事,又看做了多少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的实事,引导各级领导干部一张蓝图画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着力杜绝“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引导干部真抓实干、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对那些工作没干劲、常年无起色,涉险绕道走、遇事不担当的干部,要通过科学的考核和严格的问责,让他们腾出位子,混不了日子,守不住摊子。惟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学习新《宪法》心得体会


学习新《》

——码头运行部 杨悦秋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党的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必将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在新时代更好发挥宪法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确立共和国宪法发展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要顺应时代大势、事业发展、党心民心,就要集中体现人民的意志,体现了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精神。我们要把学习宪法作为我们做好工作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是我们把握政治方向保障。

作为企业中层干部,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带头加强宪法学习,增强法治观念,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教育引导全体员工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做尊法学法守法的模范,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通过对新宪法的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它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依据。它不仅对公民权力进行了确认和保障,同时对国家权力的设置和行使进行了规范。我们要深刻理解《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相互作用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维护好员工的权利义务,还要让员工了解到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公民权利是经过宪法确认的我们应该在国家宪法的基础上使用我们自己的权利。我们还要把握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目的。国家权力的设置是以公民权利为对象,以维护公民权利为目标的,所以,维护和执行好国家权力是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让我们员工认识到只有通过有组织的国家权力,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学习《宪法》规定,使我认识到公民在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国家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任何公民都有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中,要让员工知道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地位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要履行应尽的义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公民在法律上的平等权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也是宪法在保护公民权利这一精神内涵的重要体现。

我认为现在修改宪法是符合发展需要、顺应人民意愿的,是党中央充分发挥民主、广泛凝聚共识、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在新时代依宪执政、依宪治国、领导立法的生动实践,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修改宪法的意义,认识到修改宪法对国家和人民是有极大的历史担当,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和卓越见识的体现。

修改后的宪法,更好的体现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更好的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的优势, 更好地适应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必将更有力地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是前提,关键在贯彻。在工作中,我们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学习了解,真正使员工了解掌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的要义,树立工作信心,建立大局观念,把本职工作干好,在公司提出“大干100天”劳动竞赛的号召下,借学习宪法的东风,鼓足干劲,圆满完成各项生产工作任务,为公司效益创历史新高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保持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协调与平衡。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带头学习宪法,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同时,大力宣扬宪法精神,大力宣扬社会主义精神,不断增强员工的宪法意识,在本单位形成“学法知法”的良好风气。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