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学习是基础实践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学习是基础实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省委召开全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暨厅局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我省分三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部署安排。这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十分必要,十分紧迫的一件政治大事。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迅速动员起来,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要战略部署上来。

扎实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是基础,实践是关键。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措施,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已经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性,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和自觉行动。近年来,我省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整体上理解得还不够全面、系统;在一些工作领域和环节上还缺乏推动科学发展必备的知识,缺乏进行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深入学习仍然是首要的基础的任务。按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必须把加强理论武装放在突出位置。要认真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领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观点;认真总结和学习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系统掌握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通过理论学习,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特色,努力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毛泽东同志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中央强调学习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实践,注重应用,注重实效,反对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省委要求,扎实推动活动顺利健康进行,必须紧紧围绕省委确定的“推动科学发展,富裕三秦百姓,建设西部强省”活动载体,注重把握好“五个结合”:一是与解放思想紧密结合;二是与加快陕西发展紧密结合;三是与深化改革开放紧密结合;四是与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紧密结合;五是与改进干部作风紧密结合。“紧密结合”就是深入实践,就是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突出实践特色的关键。我们一定要按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做到从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做到查找问题和差距对照实践来进行,制定整改措施以实践为依据,解决科学发展突出问题和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用实践来推动,检验成效要以实践为标准。

学习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学习的目的。这次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抓住关键环节,以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实践解决问题,落实任务目标。按省委的要求,注重学习调研,注重正面教育,注重取得实效,注重健全长效机制,注重领导带头,扎实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优秀范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学习是基础实践是关键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范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学习是基础实践是关键》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省委召开全省深入观活动暨厅局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我省分三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部署安排。这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十分必要,十分紧迫的一件政治大事。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迅速动员起来,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要战略部署上来。

扎实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是基础,实践是关键。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措施,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已经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性,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和自觉行动。近年来,我省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整体上理解得还不够全面、系统;在一些工作领域和环节上还缺乏推动科学发展必备的知识,缺乏进行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深入学习仍然是首要的基础的任务。按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必须把加强理论武装放在突出位置。要认真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领会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观点;认真总结和学习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系统掌握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通过理论学习,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特色,努力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毛泽东同志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中央强调学习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实践,注重应用,注重实效,反对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省委要求,扎实推动活动顺利健康进行,必须紧紧围绕省委确定的“推动科学发展,富裕三秦百姓,建设西部强省”活动载体,注重把握好“五个结合”:一是与解放思想紧密结合;二是与加快陕西发展紧密结合;三是与深化改革开放紧密结合;四是与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紧密结合;五是与改进干部作风紧密结合。“紧密结合”就是深入实践,就是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突出实践特色的关键。我们一定要按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做到从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做到查找问题和差距对照实践来进行,制定整改措施以实践为依据,解决科学发展突出问题和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用实践来推动,检验成效要以实践为标准。

学习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学习的目的。这次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抓住关键环节,以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实践解决问题,落实任务目标。按省委的要求,注重学习调研,注重正面教育,注重取得实效,注重健全长效机制,注重领导带头,扎实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这是篇好内容,主要描述实践、学习、科学、发展观、发展、活动、注重、思想,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更好地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意义极其重大。目前,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在活动中学习,谈一点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学了就要会用,学了就要实践,学了就要调研,学了就要解决突出问题,学了就要整改。学习结束时,还有两个通得过:一是上级部门检查验收通得过,二是向人民群众问卷能够满意通得过。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搞好学习。重点是抓好学习培训、深入调查研究、解放思想讨论3个环节,主要任务就是学好理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各部门各单位,要集中精力,保证时间,把学习组织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学深学透学精,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我们要通过扎实深入的学习,进一步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认清形势、把握大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使我们每一个党员都成为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锋,使各级领导班子都成为领导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坚强核心。9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标志着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式启动。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科学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深刻阐明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任务明确,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是指引全党搞好学习实践活动,推动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的纲领性文件。

搞好学习就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学习方式,务求实效。要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专家辅导讲座、中心组学习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党员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研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要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学习,并通过举办读书班或开展集中学习周活动等方式,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在认认真真学透原文的基础上,对照科学发展观深入思考如何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对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思考如何完善科学发展举措,制定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对照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要求,思考如何提高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对照群众期盼,思考如何转变作风,增强执政为民意识,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对照改善本地本单位发展环境要求,思考如何完善体制机制,转变行政职能,强化服务措施。认真查找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边学习,边思考,边改进。最终需要体现在实践上,重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科学实践是科学发展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的交错点,是客观的物质性、现实性与主观的能动性、创造性相统一的基础。科学发展观只有在科学实践中,才能展示出存在的合理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江苏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试点省份,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这一主题,突出实践特色,着力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

一、以思想解放引领科学发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哲学革命往往是政治革命的先导,思想解放是引领实践创新的号角。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是解放思想的结晶,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思想的基础。江苏是解放思想的沃土,理论创新的摇篮。江苏率先发展的主要经验就是率先解放思想。新的解放思想就是把思想从不符合、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并确立科学实践的标准,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江苏省委确立了“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目的就是以解放思想引领实践创新,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做到敢想、敢干、会干、实干。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坚持学习与解放思想相结合,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将学习力转化为指导科学实践的思想力。各单位共组织中心组学习573场,举办各类讲座、报告会312场,学习交流会921次,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1500多场。把广大党员干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上来,在解放思想中“真懂、真信、真用”,把科学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解放思想大讨论”是对党员干部进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教育和思想洗礼,是党员干部重新确立新起点、新目标、新标准的思想实践活动。大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普遍认为,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客体,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位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要求;科学发展观实现了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江苏“两个率先”走在全国前列,需要率先破解科学发展的难题、积累科学发展的经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义不容辞、任重道远。

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靠解放思想来推动,解放思想是一个不断的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把握解放思想阶段性特征。“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本质,是一切思想解放的基础和前提;“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的途径,是解放思想的过程和保证;“改革创新”是解放思想的目的,是解放思想的支撑和动力。解放思想就是要自觉追求实事求是,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找到差距和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长效机制,开创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经历了以经济增长就是发展的“传统发展观”、“今天和明天都能发展,今天不能影响明天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关注生存权、选择权和共享权的“现代发展观”,清醒认识到在科学发展面前将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

二、以调查研究引领实践路径,在调查研究中推动创新。

调查研究是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前提条件,是实现由实践到理论和由理论到实践两次飞跃的重要环节,是将学习力、思想力转化为实践力的重要手段。。“调查”就像“十月怀胎”,它要求坚持群众路线,找典型、找差距和问题;“研究”就是“一朝分娩”,把从群众中带来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由经验上升到规律、由个性抽象出共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实践”;用何种办法来解决问题就是“改革创新”。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江苏省委坚持调查研究和解放思想相结合,坚持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调查研究和理清发展思路相结合,在科学实践中不断的寻找工作的切入点,解决困难的突破点。

省委省政府领导按照分工,着重围绕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和体制机制,确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完善干部考核体系”、“改革财税分配体制”、“推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和“健全民生保障机制等课题,先后召开78次座谈会,初步形成六个指导性的文件。省委书记梁保华负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亲自主持召开9次座谈会,深入基层,直接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参加南京大学举办的高层论坛,提出了我省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省直机关把解决问题、创新机制作为专题调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找准问题、明确思路、制定政策”深化细化调研,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创新性较强的政策性意见。据不完全统计,部委厅局以上领导干部结合本单位实际撰写各类调研课题达600余份。

调查研究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实践活动,是引导主客观统一,理论和实践融合的“桥梁”,是衡量领导干部“行不行”、“能不能”、“管用不管用”的标尺。为了搞好这次调查研究活动,省委强调领导干部要带着对人民的深情厚意和强烈责任感、使命感深入基层,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和惊民扰民,杜绝“先入为主的主观主义”、“走马看花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自由主义”和“居高临下的官僚主义”的发生。同时,要提升哲学素质,正确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做到下得去又上得来;要坚持客观性、实践性、群众性和科学性原则,牢固树立调查研究是**决策和科学决策的基础,是党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重要渠道的思想意识。实践证明,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的方案不能决策。

三、以领导带头引领实践进程,在率先垂范中提升能力。

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决定一切。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组织者、推动者和示范者,领导干部能否真正坚持发展以人为本,是否具有把握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辩证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学习实践活动是否能够深入开展,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学习实践活动搞得好不好,深不深入,有没有效果,领导干部“既是一把钥匙,又是一把锁”。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为这次活动的重点,从省级机关抓起,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观念和思想问题。省级领导班子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先行军”,学习在先、调研在先、查找问题在先,为省直机关带好头、树好样。

一是以身作则。通过集中学习交流,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对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的理解,大力倡导“四个清醒、四个不为”的鲜明导向,带头开展解放思想,在开拓眼界中更新观念。二是率先垂范。从2月份开始,由省委书记、省长等7位领导牵头启动调研工作。5月份,省直机关广泛开展以党组(党委)领导干部为主体,紧密结合单位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三是反躬自省。省委常委、党员副省长通过召开领导班子**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诚布公谈问题,找原因、提建议。省直机关党组(党委)认真撰写分析报告,查找分析问题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接受群众的满意度测评。主要负责同志集中精力亲自抓、负总责,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牢固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克服以gdp增长论英雄;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避免“见物不见人”、“见量不见质”;要坚持统筹发展,避免政出多门,提高行政绩效;要培养“三宽”型干部,树立“三创”精神,坚持摒弃“小富即安、小胜即满、自我陶醉”的小农心理。要提高领导干部解放思想的胸襟,调查研究的态度,改革创新的勇气

江苏省委在抓好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的同时,通过领导推动,创新载体,舆论引导,强化自觉性;结合普通党员的工作实际,强化针对性;通过主动查找,群众评议,互帮互查等形式,强化开放性;通过边学边改、边查边改,以争先创优的实际行动,强化实践性。

实践证明,只有领导干部确实践行了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发展过程中观念陈旧,定位不清,认识模糊等问题,才能使学习实践活动实实在在取得成效。

四、以群众期盼引领实践内容,在征求意见中倾听民心。

关注民生是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是密切党和群众联系的根本手段,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层感受最深,群众看得最准。学习实践活动伊始,省委就鲜明提出,必须要依靠群众,扩大群众参与、走群众路线贯穿始,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的过程,作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过程,作为理清思路、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理论,对照检查分析问题,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科学发展观的巨大力量,使学习实践活动在人民的心中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在学习调研阶段,省委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作为扩大群众参与的重要环节来抓,省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真心换真情,以真情换真话实说,以求真求实的态度和精神倾听民心民智。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反馈单、个别访谈、网络征集,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等方式开展民意调查,注重“原汁原味”了解民意,强调“原创性”。

省委书记梁保华召开县委书记、**党派负责人、基层干部群众等5个座谈会,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省委和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党员领导干部共召开各类群众座谈会113个,听取了2448名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全省直接参与的干部群众达2.6万余人,省委专门派出由厅级领导干部带队的4个调查组,分赴全省13个省辖市召开基层负责人和省党代表、人大代表、基层群众代表参加的各类征求意见座谈会37个,并把群众提出的3770条建议和意见,分类整理成35类。省委省政府召开党委会,及时将这些意见分解到各部门,认真对照检查,抓紧研究整改。

评判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到实处,老百姓最有发言权。“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践行科学发展观成功与否要看群众“相信不相信,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这才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硬道理”。

五、以解决问题引领实践目标,在解决问题中取得实效。

解决突出问题,健全完善机制,是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志。各单位能始终把解决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对梳理出来的问题抓紧研究解决,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积极创造条件改。江苏省委省政府拟出台6个政策性文件,办10件实事,各省直单位在查摆的问题中,已经解决的有632条,正着手解决的670条,已经修订完善和新台出各类政策性文件76个,正抓紧研究制订文件87个。

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方面。修订并抓紧出台《江苏省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江苏省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办法》。建构和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2010年全省80%以上的社区实现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建立健全“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制度;建立失业保险待遇水平随经济增长而有所提高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确保保障待遇水平不断提高。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提出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调整财税分配政策、完善土地使用政策、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加快推进产业转移、深化环境资源价格改革、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等10项政策。无锡和昆山等地淡化gdp考核,自觉从偏重经济增长向注重社会建设、改善民生转变。

在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方面,改变过去重量轻质,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建设的倾向,注重考核发展质量、创新驱动、社会进步、生态建设和民生改善等内容。南京、苏州等地制定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考评办法。

在干部考核方面,强调服务科学发展,更新考核理念,形成更加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常州市探索建立县处级领导干部职责规范,明确了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增强考核工作的针对性。

在财税分配体制方面,发挥财税杠杆作用,引导市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管齐下”,建立激励、约束、倒逼“三个机制”,推进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和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省委省政府形成了6个针对性、创新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性意见,其中《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关于切实加强民生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两个文件即将出台,《关于建立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关于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等4个文件正在抓紧完善,将于试点工作结束前出台。

突出实践特色,重在解决问题,要使学习实践活动在更深层次开展须注重五个结合:一是注重解放思想与科学实践的结合。科学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思想的不断解放,才能保证实践的科学性、有效性,要把这种结合贯穿始终;二是注重自我整改与适应群众期盼的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最终落脚点是解决现实社会的基本矛盾,实现群众的期盼,解决群众的问题,要把群众期盼作为一面镜子来引导自我整改和完善;三是注重解决突出问题与创新体制机制的结合。这是科学实践和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四是注重学习实践与干部队伍的结合。用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这是科学发展的抓手,学习实践活动要牢牢抓住干部队伍这个重点不放;五是注重学习实践和谋划当前工作的结合,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在践行科学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五种关系:一是把握目标和过程的关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目标和过程是一致的、和谐的,如果处理不好,目标和过程也会相悖的,科学发展既是目标也是过程;二是把握动机和效果的关系。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过程中,动机和效果一直相伴相生,动机是效果的前提,效果是动机的指向,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动机的正确与否,科学实践既是动机又是效果。三是把握重点和一般关系,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对重点的把握就是对节奏、度和关节点的把握,从一般中寻找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四是把握变和不变的关系。事物总是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在变化中掌握其不变的过程,这是发展的辩证法;五是把握量与质的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都在量与质的不断交换更替中完成的,要在量变过程把握轨迹,在质变过程把握结点。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科学实践是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的交错点,是客观的物质性、现实性与主观的能动性、创造性相统一的基础。科学发展观只有在科学实践中,才能展示出存在的合理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江苏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试点省份,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这一主题,突出实践特色,着力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 绿

一、以思想解放引领科学发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哲学革命往往是政治革命的先导,思想解放是引领实践创新的号角。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是解放思想的结晶,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思想的基础。江苏是解放思想的沃土,理论创新的摇篮。江苏率先发展的主要经验就是率先解放思想。新的解放思想就是把思想从不符合、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并确立科学实践的标准,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江苏省委确立了“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目的就是以解放思想引领实践创新,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做到敢想、敢干、会干、实干。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坚持学习与解放思想相结合,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将学习力转化为指导科学实践的思想力。各单位共组织中心组学习573场,举办各类讲座、报告会312场,学习交流会921次,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1500多场。把广大党员干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上来,在解放思想中“真懂、真信、真用”,把科学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解放思想大讨论”是对党员干部进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教育和思想洗礼,是党员干部重新确立新起点、新目标、新标准的思想实践活动。大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普遍认为,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客体,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位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要求;科学发展观实现了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江苏“两个率先”走在全国前列,需要率先破解科学发展的难题、积累科学发展的经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义不容辞、任重道远。

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靠解放思想来推动,解放思想是一个不断的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把握解放思想阶段性特征。“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本质,是一切思想解放的基础和前提;“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的途径,是解放思想的过程和保证;“改革创新”是解放思想的目的,是解放思想的支撑和动力。解放思想就是要自觉追求实事求是,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找到差距和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长效机制,开创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经历了以经济增长就是发展的“传统发展观”、“今天和明天都能发展,今天不能影响明天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关注生存权、选择权和共享权的“现代发展观”,清醒认识到在科学发展面前将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

二、以调查研究引领实践路径,在调查研究中推动创新。

调查研究是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前提条件,是实现由实践到理论和由理论到实践两次飞跃的重要环节,是将学习力、思想力转化为实践力的重要手段。。“调查”就像“十月怀胎”,它要求坚持群众路线,找典型、找差距和问题;“研究”就是“一朝分娩”,把从群众中带来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由经验上升到规律、由个性抽象出共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实践”;用何种办法来解决问题就是“改革创新”。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江苏省委坚持调查研究和解放思想相结合,坚持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调查研究和理清发展思路相结合,在科学实践中不断的寻找工作的切入点,解决困难的突破点。

省委省政府领导按照分工,着重围绕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和体制机制,确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完善干部考核体系”、“改革财税分配体制”、“推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和“健全民生保障机制等课题,先后召开78次座谈会,初步形成六个指导性的文件。省委书记梁保华负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亲自主持召开9次座谈会,深入基层,直接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参加南京大学举办的高层论坛,提出了我省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省直机关把解决问题、创新机制作为专题调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找准问题、明确思路、制定政策”深化细化调研,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创新性较强的政策性意见。据不完全统计,部委厅局以上领导干部结合本单位实际撰写各类调研课题达600余份。

调查研究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实践活动,是引导主客观统一,理论和实践融合的“桥梁”,是衡量领导干部“行不行”、“能不能”、“管用不管用”的标尺。为了搞好这次调查研究活动,省委强调领导干部要带着对人民的深情厚意和强烈责任感、使命感深入基层,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和惊民扰民,杜绝“先入为主的主观主义”、“走马看花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自由主义”和“居高临下的官僚主义”的发生。同时,要提升哲学素质,正确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做到下得去又上得来;要坚持客观性、实践性、群众性和科学性原则,牢固树立调查研究是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基础,是党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重要渠道的思想意识。实践证明,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的方案不能决策。

三、以领导带头引领实践进程,在率先垂范中提升能力。

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决定一切。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组织者、推动者和示范者,领导干部能否真正坚持发展以人为本,是否具有把握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辩证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学习实践活动是否能够深入开展,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学习实践活动搞得好不好,深不深入,有没有效果,领导干部“既是一把钥匙,又是一把锁”。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为这次活动的重点,从省级机关抓起,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观念和思想问题。省级领导班子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先行军”,学习在先、调研在先、查找问题在先,为省直机关带好头、树好样。

一是以身作则。通过集中学习交流,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对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的理解,大力倡导“四个清醒、四个不为”的鲜明导向,带头开展解放思想,在开拓眼界中更新观念。二是率先垂范。从2月份开始,由省委书记、省长等7位领导牵头启动调研工作。5月份,省直机关广泛开展以党组(党委)领导干部为主体,紧密结合单位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三是反躬自省。省委常委、党员副省长通过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诚布公谈问题,找原因、提建议。省直机关党组(党委)认真撰写分析报告,查找分析问题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接受群众的满意度测评。主要负责同志集中精力亲自抓、负总责,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牢固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克服以gdp增长论英雄;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避免“见物不见人”、“见量不见质”;要坚持统筹发展,避免政出多门,提高行政绩效;要培养“三宽”型干部,树立“三创”精神,坚持摒弃“小富即安、小胜即满、自我陶醉”的小农心理。要提高领导干部解放思想的胸襟,调查研究的态度,改革创新的勇气

江苏省委在抓好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的同时,通过领导推动,创新载体,舆论引导,强化自觉性;结合普通党员的工作实际,强化针对性;通过主动查找,群众评议,互帮互查等形式,强化开放性;通过边学边改、边查边改,以争先创优的实际行动,强化实践性。

实践证明,只有领导干部确实践行了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发展过程中观念陈旧,定位不清,认识模糊等问题,才能使学习实践活动实实在在取得成效。

四、以群众期盼引领实践内容,在征求意见中倾听民心。

关注民生是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是密切党和群众联系的根本手段,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层感受最深,群众看得最准。学习实践活动伊始,省委就鲜明提出,必须要依靠群众,扩大群众参与、走群众路线贯穿始,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的过程,作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过程,作为理清思路、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理论,对照检查分析问题,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科学发展观的巨大力量,使学习实践活动在人民的心中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在学习调研阶段,省委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作为扩大群众参与的重要环节来抓,省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真心换真情,以真情换真话实说,以求真求实的态度和精神倾听民心民智。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反馈单、个别访谈、网络征集,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等方式开展民意调查,注重“原汁原味”了解民意,强调“原创性”。

省委书记梁保华召开县委书记、民主党派负责人、基层干部群众等5个座谈会,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省委和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党员领导干部共召开各类群众座谈会113个,听取了2448名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全省直接参与的干部群众达2.6万余人,省委专门派出由厅级领导干部带队的4个调查组,分赴全省13个省辖市召开基层负责人和省党代表、人大代表、基层群众代表参加的各类征求意见座谈会37个,并把群众提出的3770条建议和意见,分类整理成35类。省委省政府召开党委会,及时将这些意见分解到各部门,认真对照检查,抓紧研究整改。

评判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到实处,老百姓最有发言权。“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践行科学发展观成功与否要看群众“相信不相信,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这才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硬道理”。

五、以解决问题引领实践目标,在解决问题中取得实效。

解决突出问题,健全完善机制,是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志。各单位能始终把解决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对梳理出来的问题抓紧研究解决,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积极创造条件改。江苏省委省政府拟出台6个政策性文件,办10件实事,各省直单位在查摆的问题中,已经解决的有632条,正着手解决的670条,已经修订完善和新台出各类政策性文件76个,正抓紧研究制订文件87个。。

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方面。修订并抓紧出台《江苏省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江苏省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办法》。建构和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2010年全省80%以上的社区实现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建立健全“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制度;建立失业保险待遇水平随经济增长而有所提高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确保保障待遇水平不断提高。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提出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调整财税分配政策、完善土地使用政策、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加快推进产业转移、深化环境资源价格改革、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等10项政策。无锡和昆山等地淡化gdp考核,自觉从偏重经济增长向注重社会建设、改善民生转变。

在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方面,改变过去重量轻质,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建设的倾向,注重考核发展质量、创新驱动、社会进步、生态建设和民生改善等内容。南京、苏州等地制定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考评办法。

在干部考核方面,强调服务科学发展,更新考核理念,形成更加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常州市探索建立县处级领导干部职责规范,明确了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增强考核工作的针对性。

在财税分配体制方面,发挥财税杠杆作用,引导市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管齐下”,建立激励、约束、倒逼“三个机制”,推进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和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省委省政府形成了6个针对性、创新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性意见,其中《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关于切实加强民生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两个文件即将出台,《关于建立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关于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等4个文件正在抓紧完善,将于试点工作结束前出台。

突出实践特色,重在解决问题,要使学习实践活动在更深层次开展须注重五个结合:一是注重解放思想与科学实践的结合。科学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思想的不断解放,才能保证实践的科学性、有效性,要把这种结合贯穿始终;二是注重自我整改与适应群众期盼的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最终落脚点是解决现实社会的基本矛盾,实现群众的期盼,解决群众的问题,要把群众期盼作为一面镜子来引导自我整改和完善;三是注重解决突出问题与创新体制机制的结合。这是科学实践和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四是注重学习实践与干部队伍的结合。用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这是科学发展的抓手,学习实践活动要牢牢抓住干部队伍这个重点不放;五是注重学习实践和谋划当前工作的结合,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在践行科学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五种关系:一是把握目标和过程的关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目标和过程是一致的、和谐的,如果处理不好,目标和过程也会相悖的,科学发展既是目标也是过程;二是把握动机和效果的关系。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过程中,动机和效果一直相伴相生,动机是效果的前提,效果是动机的指向,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动机的正确与否,科学实践既是动机又是效果。三是把握重点和一般关系,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对重点的把握就是对节奏、度和关节点的把握,从一般中寻找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四是把握变和不变的关系。事物总是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在变化中掌握其不变的过程,这是发展的辩证法;五是把握量与质的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都在量与质的不断交换更替中完成的,要在量变过程把握轨迹,在质变过程把握结点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科学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试金石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的交错点,是客观的物质性、现实性与主观的能动性、创造性相统一的基础。科学发展观只有在科学实践中,才能展示出存在的合理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江苏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试点省份,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这一主题,突出实践特色,着力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 绿

一、以思想解放引领科学发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哲学革命往往是政治革命的先导,思想解放是引领实践创新的号角。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是解放思想的结晶,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思想的基础。江苏是解放思想的沃土,理论创新的摇篮。江苏率先发展的主要经验就是率先解放思想。新的解放思想就是把思想从不符合、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并确立科学实践的标准,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江苏省委确立了“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目的就是以解放思想引领实践创新,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做到敢想、敢干、会干、实干。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坚持学习与解放思想相结合,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将学习力转化为指导科学实践的思想力。各单位共组织中心组学习573场,举办各类讲座、报告会312场,学习交流会921次,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1500多场。把广大党员干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上来,在解放思想中“真懂、真信、真用”,把科学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解放思想大讨论”是对党员干部进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教育和思想洗礼,是党员干部重新确立新起点、新目标、新标准的思想实践活动。大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普遍认为,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客体,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位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要求;科学发展观实现了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江苏“两个率先”走在全国前列,需要率先破解科学发展的难题、积累科学发展的经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义不容辞、任重道远。

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靠解放思想来推动,解放思想是一个不断的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把握解放思想阶段性特征。“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本质,是一切思想解放的基础和前提;“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的途径,是解放思想的过程和保证;“改革创新”是解放思想的目的,是解放思想的支撑和动力。解放思想就是要自觉追求实事求是,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找到差距和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长效机制,开创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经历了以经济增长就是发展的“传统发展观”、“今天和明天都能发展,今天不能影响明天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关注生存权、选择权和共享权的“现代发展观”,清醒认识到在科学发展面前将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

二、以调查研究引领实践路径,在调查研究中推动创新。


调查研究是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前提条件,是实现由实践到理论和由理论到实践两次飞跃的重要环节,是将学习力、思想力转化为实践力的重要手段。。“调查”就像“十月怀胎”,它要求坚持群众路线,找典型、找差距和问题;“研究”就是“一朝分娩”,把从群众中带来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由经验上升到规律、由个性抽象出共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实践”;用何种办法来解决问题就是“改革创新”。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江苏省委坚持调查研究和解放思想相结合,坚持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调查研究和理清发展思路相结合,在科学实践中不断的寻找工作的切入点,解决困难的突破点。

省委省政府领导按照分工,着重围绕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和体制机制,确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完善干部考核体系”、“改革财税分配体制”、“推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和“健全民生保障机制等课题,先后召开78次座谈会,初步形成六个指导性的文件。省委书记梁保华负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亲自主持召开9次座谈会,深入基层,直接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参加南京大学举办的高层论坛,提出了我省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省直机关把解决问题、创新机制作为专题调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找准问题、明确思路、制定政策”深化细化调研,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创新性较强的政策性意见。据不完全统计,部委厅局以上领导干部结合本单位实际撰写各类调研课题达600余份。


调查研究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实践活动,是引导主客观统一,理论和实践融合的“桥梁”,是衡量领导干部“行不行”、“能不能”、“管用不管用”的标尺。为了搞好这次调查研究活动,省委强调领导干部要带着对人民的深情厚意和强烈责任感、使命感深入基层,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和惊民扰民,杜绝“先入为主的主观主义”、“走马看花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自由主义”和“居高临下的官僚主义”的发生。同时,要提升哲学素质,正确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做到下得去又上得来;要坚持客观性、实践性、群众性和科学性原则,牢固树立调查研究是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基础,是党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重要渠道的思想意识。实践证明,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的方案不能决策。

三、以领导带头引领实践进程,在率先垂范中提升能力。

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决定一切。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组织者、推动者和示范者,领导干部能否真正坚持发展以人为本,是否具有把握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辩证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学习实践活动是否能够深入开展,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学习实践活动搞得好不好,深不深入,有没有效果,领导干部“既是一把钥匙,又是一把锁”。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为这次活动的重点,从省级机关抓起,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观念和思想问题。省级领导班子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先行军”,学习在先、调研在先、查找问题在先,为省直机关带好头、树好样。

一是以身作则。通过集中学习交流,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对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的理解,大力倡导“四个清醒、四个不为”的鲜明导向,带头开展解放思想,在开拓眼界中更新观念。二是率先垂范。从2月份开始,由省委书记、省长等7位领导牵头启动调研工作。5月份,省直机关广泛开展以党组(党委)领导干部为主体,紧密结合单位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三是反躬自省。省委常委、党员副省长通过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诚布公谈问题,找原因、提建议。省直机关党组(党委)认真撰写分析报告,查找分析问题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接受群众的满意度测评。主要负责同志集中精力亲自抓、负总责,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牢固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克服以gdp增长论英雄;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避免“见物不见人”、“见量不见质”;要坚持统筹发展,避免政出多门,提高行政绩效;要培养“三宽”型干部,树立“三创”精神,坚持摒弃“小富即安、小胜即满、自我陶醉”的小农心理。要提高领导干部解放思想的胸襟,调查研究的态度,改革创新的勇气

江苏省委在抓好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的同时,通过领导推动,创新载体,舆论引导,强化自觉性;结合普通党员的工作实际,强化针对性;通过主动查找,群众评议,互帮互查等形式,强化开放性;通过边学边改、边查边改,以争先创优的实际行动,强化实践性。


实践证明,只有领导干部确实践行了科学发展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发展过程中观念陈旧,定位不清,认识模糊等问题,才能使学习实践活动实实在在取得成效。

四、以群众期盼引领实践内容,在征求意见中倾听民心。

关注民生是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是密切党和群众联系的根本手段,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层感受最深,群众看得最准。学习实践活动伊始,省委就鲜明提出,必须要依靠群众,扩大群众参与、走群众路线贯穿始,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的过程,作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过程,作为理清思路、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理论,对照检查分析问题,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科学发展观的巨大力量,使学习实践活动在人民的心中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在学习调研阶段,省委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作为扩大群众参与的重要环节来抓,省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真心换真情,以真情换真话实说,以求真求实的态度和精神倾听民心民智。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反馈单、个别访谈、网络征集,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等方式开展民意调查,注重“原汁原味”了解民意,强调“原创性”。

省委书记梁保华召开县委书记、民主党派负责人、基层干部群众等5个座谈会,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省委和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党员领导干部共召开各类群众座谈会113个,听取了2448名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全省直接参与的干部群众达2.6万余人,省委专门派出由厅级领导干部带队的4个调查组,分赴全省13个省辖市召开基层负责人和省党代表、人大代表、基层群众代表参加的各类征求意见座谈会37个,并把群众提出的3770条建议和意见,分类整理成35类。省委省政府召开党委会,及时将这些意见分解到各部门,认真对照检查,抓紧研究整改。

评判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到实处,老百姓最有发言权。“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践行科学发展观成功与否要看群众“相信不相信,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这才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硬道理”。

五、以解决问题引领实践目标,在解决问题中取得实效。

解决突出问题,健全完善机制,是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志。各单位能始终把解决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对梳理出来的问题抓紧研究解决,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积极创造条件改。江苏省委省政府拟出台6个政策性文件,办10件实事,各省直单位在查摆的问题中,已经解决的有632条,正着手解决的670条,已经修订完善和新台出各类政策性文件76个,正抓紧研究制订文件87个。。

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方面。修订并抓紧出台《江苏省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江苏省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办法》。建构和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2016年全省80%以上的社区实现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建立健全“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制度;建立失业保险待遇水平随经济增长而有所提高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确保保障待遇水平不断提高。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提出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调整财税分配政策、完善土地使用政策、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加快推进产业转移、深化环境资源价格改革、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等10项政策。无锡和昆山等地淡化gdp考核,自觉从偏重经济增长向注重社会建设、改善民生转变。

在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方面,改变过去重量轻质,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建设的倾向,注重考核发展质量、创新驱动、社会进步、生态建设和民生改善等内容。南京、苏州等地制定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考评办法。


在干部考核方面,强调服务科学发展,更新考核理念,形成更加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常州市探索建立县处级领导干部职责规范,明确了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增强考核工作的针对性。

在财税分配体制方面,发挥财税杠杆作用,引导市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管齐下”,建立激励、约束、倒逼“三个机制”,推进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和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省委省政府形成了6个针对性、创新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性意见,其中《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关于切实加强民生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两个文件即将出台,《关于建立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关于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等4个文件正在抓紧完善,将于试点工作结束前出台。

突出实践特色,重在解决问题,要使学习实践活动在更深层次开展须注重五个结合:一是注重解放思想与科学实践的结合。科学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思想的不断解放,才能保证实践的科学性、有效性,要把这种结合贯穿始终;二是注重自我整改与适应群众期盼的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最终落脚点是解决现实社会的基本矛盾,实现群众的期盼,解决群众的问题,要把群众期盼作为一面镜子来引导自我整改和完善;三是注重解决突出问题与创新体制机制的结合。这是科学实践和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四是注重学习实践与干部队伍的结合。用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这是科学发展的抓手,学习实践活动要牢牢抓住干部队伍这个重点不放;五是注重学习实践和谋划当前工作的结合,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在践行科学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五种关系:一是把握目标和过程的关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目标和过程是一致的、和谐的,如果处理不好,目标和过程也会相悖的,科学发展既是目标也是过程;二是把握动机和效果的关系。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过程中,动机和效果一直相伴相生,动机是效果的前提,效果是动机的指向,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动机的正确与否,科学实践既是动机又是效果。三是把握重点和一般关系,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对重点的把握就是对节奏、度和关节点的把握,从一般中寻找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四是把握变和不变的关系。事物总是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在变化中掌握其不变的过程,这是发展的辩证法;五是把握量与质的关系。任何事物的变化都在量与质的不断交换更替中完成的,要在量变过程把握轨迹,在质变过程把握结点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须做到“上心、上手、上脑”

中央决定从今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此,笔者认为:要让这场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做到“上心、上手、上脑”。
第一,要上心。上心,就是要用心学习,决不做“学习油子”。在过去的“三讲”学习、“三个代表”的学习中,绝大多数地方、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都能用心学习,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不可否认的存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走过场、摆形式,把一些党员干部炼成了“学习油子”。要学习笔记就照着报刊杂志抄,要心得体会就从网上下载,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全市别人的东西,根本没有认真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针对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前,党的执政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与党的先进性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手段和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地方的党组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总书记的讲话很有现实针对性,把脉非常准确,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反思本地区、本单位还存在哪些与科学发展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东西,“灵魂深处闹革命”。
第二,要上手。上手,就是实践。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本身就包含着实践。一定要防止和可服用学习代替实践的倾向,严防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当作“一张皮”,往自己既有的“老调子”、“老步伐”上硬贴。事实上,对于那些面对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骄傲自满起来,对如何从新的起点出发,再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心中无数的地方来说;对于那些在坚持“以人为本”上认识不足,仅仅着眼于自己的政绩抓发展,不考虑老百姓真正的现实需要,把抓经济发展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割裂开来,甚至摆在对立的位置,只知道过分地保护那些对提升经济指标有力的企业,无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而激化了群众与政府的矛盾,影响了地方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的地方来说;对于那些无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些地方所谓地抓发展,只是着眼于本届甚至本年的政绩指标,尽做些“吃子孙饭”、“断子孙路”、“吹糠见米”、“杀鸡取卵”的事情。四是无视统筹兼顾来说;对于那些抓发展的目光只盯着自己管辖的那“一亩三分地”,心中无大局,画地为牢,对中央的宏观调控措施不落实,甚至软地硬抗的地方来说,真正要学习和实践号科学发展观,无异于一场伤筋动骨的革命,只有用胡锦涛总书记的三个“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边学习边反思边整改,积极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实践,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循环往复,不断深化,才能开创新局面,才能再上新台阶。
第三,要上脑。上脑,就是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科学发展观在头脑里牢牢扎下根去,形成习惯形成风格,严防“一阵风式”的学习实践。曾经的“三个代表”学习活动,有些地方和单位在学习活动期间是一套,在学习活动之后又是一套,甚至走向反面。因此,必须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东风,建立健全一套确保科学发展长效性的制度和机制。尤其是对地方领导干部的考评,既要看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还要看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状况,更要看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既要看“显绩”还要看“潜绩”;既要看“金山银水”又要看“青山绿水”。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渗透到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头脑里去,彻底杜绝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行为发生,彻底杜绝不按科学发展观办事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坐在台上。
总之,我们务必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则是推动发展的方向盘和发动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则是发展的两条唯一正确的轨道,只有把握好方向盘,沿着正确的轨道,开足马力,发展的列车才能安全、高速地向前飞奔。所以,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实践中,务必要上心、上手、上脑。认真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六个方面的要求,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中心目的,坚定不移地坚持不懈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来源:人民网强国社区 黄草坪

深入有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


党中央决定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动员全党全国人民更好地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合理设计,妥善安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务求这项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目标作出不懈努力。

对重大意义的认识要深。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是高举旗帜的重大举措。高举旗帜,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理论渊源、实践依据、群众基础。搞好学习实践活动,是加强理论武装、高举伟大旗帜的重大举措。二是应对挑战的迫切需要。在“环球同此凉热”的今天,国际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扩大,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碰到了诸多的挑战。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促进协调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我们才能更从容、更有效地应对来自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挑战。三是继续前进的必然抉择。这些年我们取得的成绩很大,积累的经验很多,但也遇到了瓶颈、潜伏着危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效解决好实际存在的重当前轻长远、重显绩轻潜绩、重硬件轻软件、重生产轻生态、重增长轻民生等问题,使发展遵循规律、符合民心,我们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事业才会有光明的前途。四是自身建设的题中之义。科学发展需要加强党的建设来保障,党的建设必须围绕科学发展来推进。应当看到,在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中,还存在着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问题。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不仅有知识恐慌,还存在着本领恐慌、道德恐慌。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来改进党的建设,运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来检验党的建设,就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伟大事业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对总体要求的领会要深。要领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关键是高举一面旗帜,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突出一个主题,即科学发展;围绕一个总要求,即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富民强省新跨越;把握一个重点,即县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明确“三个着力”,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领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要求,就是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整体。提高思想认识是基础。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为形成共识和共为奠定基础。解决突出问题是重点。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形成的根本原因,制定整改的具体措施,通过解决问题来体现成效,通过实际行动来取信于民。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领导机关要转变职能、完善政策,基层单位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促进科学发展是目的。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完善发展思路、改进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机制、形成发展合力,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对主要原则的理解要深。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健康展开、顺利推进、达到目的,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解放思想。思想解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转变观念只有逗号没有句号。解放思想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社会进步的幅度。思想解放,归根到底是“让思想冲破牢笼。”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使主观更加符合客观、思想更加符合科学、决策更加符合民意、行动更加符合规律,使科学发展观得到顺利贯彻,使“一化三基”战略得到有效实施。二是突出实践特色。实践是认识的最高目的。学习实践活动,要充分体现实践特色,做到查找差距对照实践来进行,制定措施以实践为依据,解决问题用实践来推动,检验成效以实践作标准。“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推动科学发展,不仅要多谋,还要善断,更要尚行。实践出真知,实干才有成。实践才能破解难题,行动才能创造业绩。三是贯彻群众路线。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问计,查找发展问题听人民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评判。群众的参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要充分发扬**,吸收群众全程参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四是正面教育为主。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以县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思考,认真总结反思,认真当好表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谁生病谁吃药”,防止领导生病、群众吃药。查找和剖析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搞人人过关,注意保护党员、干部的发展积极性。

第二、起点要高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广泛开展了以“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富民强省”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基础上进行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组织学习实践活动,不能搞低水平的重复,不能搞粗放化的应付,要严格执行中央的部署和省委的要求,切实做到起点要高。

学习要高标准。有了先进的思想,必然会有先进的行动;有了理论的清醒,才可能有行动的自觉。“信”是“用”的前提,“懂”是“信”的前提,“学”是“懂”的前提。对科学发展观,真正学懂弄通了,才可能坚信不疑、真正去用。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历史和时代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借鉴人类文明积极成果,认真应对严峻挑战而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雨果曾经讲过:“没有什么比一种适逢其时的思想更强大。”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内容不断展开,思想不断深化,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科学发展观以丰富的思想内涵、严密的内在逻辑,构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理论,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对这一理论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我们要力求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准确地而不是模糊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理解和掌握,从而自觉地而不被动地用于校正思维、推动工作、指导实践。

宣传要高水平。党的十七大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大众化的定位是面向人民、服务人民,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并转化为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科学发展观需要掌握人民群众,使自己具有改造现实的物质力量;人民群众需要掌握科学发展观,使自己具有改造现实的精神武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应高水平地做好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普及工作,使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能够更多地深入人心、植根大地。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吃透理论、把握实质。同时还应注意以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浅出、扎实有效地做好宣讲工作。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道理。科学发展观也是来自实践、来源人民的理论,要多做通俗生动的阐释,防止晦涩难懂的说教。

践行要高要求。一是实施好富民强省的发展战略。省委提出的“一化三基”战略,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战略,是又好又快、富民强省的战略,是解放思想、集中民智的产物,是立足省情、把握未来的产物。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把“一化三基”战略细化好、实施好。二是维护好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通过领导班子换届、加强作风建设、提出“三个不让吃亏”用人导向、解放思想大讨论,全省上下进一步树立了同心同德谋发展、时不我待干事业的正气,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的氛围,要全力维护好、发展好。三是发挥好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党、关键在班子、关键在干部。各级领导班子、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走前头、当先锋,不安于现状,不等待观望,不随波逐流,不畏首畏尾,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毫不含糊去改,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就带头去做,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就坚决不做。

第三、内容要实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针对性,体现实践性,讲成本,重实效,防止文山会海,杜绝形式主义。

步骤安排要实。学习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分三批展开,半年左右一批。每批分三个阶段,每段有三个环节。第一阶段是学习调研,包括学习培训、深入调研、解放思想讨论。第二阶段是分析检查,包括召开领导班子专题**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第三阶段是整改落实,包括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活动开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进行思想发动,制定实施方案,结束之后要进行总结、通报、满意度测评。要统筹好三个批次、各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做到有机衔接、前后呼应。转段不作统一安排,时间不平均分配,但一定要保证内容和效果,以每个环节的高质量保证整个活动的高质量。协调好各个相关地方、行业、部门、企业、单位的活动安排,加强上下互动、左右联动,促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解决。增强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责任感,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同做好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加强指导要实。在坚持总体要求的同时,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面,分别提出具体要求,分类进行指导,确保活动有的放矢和富有成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积极探索有效形式,确保党员全员、全程参加。从实际出发,组织好离退休干部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对新经济、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安排开展活动。流动党员的学习实践活动,由流入地党组织负责,流出地协助。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可以参加这次活动,但不对他们提具体要求。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在按要求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实际做好“自选动作”,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创造好经验、好典型。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合理把握进度。坚持边学边改,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各单位情况不同,解决问题不要攀比。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有条件解决的先解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防止面面俱到,找不准问题,抓不住重点,影响活动效果。

领导责任要实。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原则上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确定领导关系。党委(党组)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领导者,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组织到位、工作到位。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分管领导要认真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着力做好“结合”的文章,把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同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抓好分解、操作和落实工作。着力做好“转化”的文章,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具体思路、制定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本领,更加自觉和坚定地推进科学发展。着力做好“带动”的文章,用自己学习、体悟的成果去引导干部、影响群众,把科学发展观交给广大干部和群众,使科学发展成为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生动实践。着力做好“提高”的文章,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砥砺政治品质、优化战略品质、完善人格品质、提升能力品质、增强事业品质,为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基础。

第四、效果要好

学习实践活动要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把握好“五个贯穿始终”。坚持把深化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始终,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完善制度贯穿始终,把依靠群众、发扬**贯穿始终,把领导带头、典型示范贯穿始终。要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较好效果,必须在“四个新”上下功夫。

在思想理论武装上取得新提高。检验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首先要看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是否下了真功夫,看对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理解和把握是否有了新提高。为此,要切实做到组织学习、开展研讨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查找问题、分析原因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依据,破解难题、完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解决问题、创新机制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目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要引导干部群众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为过去成绩而自满;清醒认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为现有做法而束缚;清醒认识发展阶段的性质和特征,不为传统模式所局限;清醒认识自身所处的方位和水平,不为眼前小富而停滞,确立理性的辩证思维,树立更高的目标和追求。

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取得新突破。毛泽东同志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却不行动,就好比耕作却不播种。有时候最难的事情不是不明白大道理,而是明白了大道理,却做不好小事情。“多许少与者怨。”为官做事,一定要讲诚信,言出必践,有诺必现,否则就失去了根本,失去了民心。学习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实践、注重应用,着眼于解决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它不但关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更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不但关注社会财富的创造和涌流,更注重社会利益的分配和调整;不但关注经济实力的增长,更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不但关注开发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但关注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对照实际工作,找到存在的差距,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民生意识和民生责任,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科学发展带来的变化和成效。

在构建体制机制上取得新进展。坚持以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科学发展的难题,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构建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现实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很多都是源于体制机制的不合理或不健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把解决突出问题和完善体制机制有机衔接、统一起来,既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现实问题,办一些群众迫切需要办的实事,让群众合法的权益得到保障、合理的诉求得到实现,又要着眼根本和长远,把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办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制度保障。针对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与科学发展不适应的地方,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清理,该废止的废止,该完善的完善,该变革的变革。重点应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干部实绩考核、科技进步、产业发展、财税分配、资源配置、环保约束、土地供给等问题,加强调研论证,大胆探索创新,力求取得一批制度成果。

在加强作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加强作风建设,既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能不能实现科学发展,既是对党员干部执政本领的考验,又是对党员干部道德操守的检验。大量事实证明,德行很薄位置却很尊贵,智慧不够图谋却很宏伟,力量微弱负担却很沉重,就没有不失败的。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与促进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切实改进作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必须身体力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要牢记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廉洁自律,坚持言行如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真正成为科学发展观的自觉实践者和模范带头人。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