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温总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感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得也不例外,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学习温总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感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孙 宁

前两天又细细的读了一遍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的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以前也经常看到这样的话题,但今天,当这些话从慈祥的温家宝总理的嘴里说出的时候,顿是让我深深的感觉到我们作为一线教师的责任是如此之重。

温家宝总理在听完课之后,对每一节课都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听了一节音乐课之后的讲话。“一堂音乐课让孩子们通过唱歌来懂得人世间的爱,懂得人世间的真善美……”其实,何止是音乐课,语文、数学、美术等等学科都要融进去真、善、美用美的东西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要有爱心,懂得爱父母、爱老师、爱家乡、爱祖国,让他们懂得爱,学会爱。其实,这句话也恰恰是温家宝总理在三十五中言行的写照,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我们广大教师也要学会这种爱,或许我们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个人做的或者相当有限,但我们要学会这种爱,耐住寂寞,乐于奉献,从爱每一个学生,爱自己的职业开始。不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失掉那颗真诚的爱心。有了爱心,教育才能是一番充满生命活力和激情的事业。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还讲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是总理对我国当前教育的评价,也是对我们的批评。课改这么多年,我们究竟做了什么,效果又如何呢?我想我们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总理说: “教育要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仅学会书本的东西,特别要学会书本以外的知识。”我们的教育应该像总理说的那样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最后,温家宝总理还向我们教师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我们努力做到这三方面,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学习温总理批示有感:多难兴邦


XX年在我们祖国 南方的冰雪,蜀中的震撼,北京的百年梦圆,数以百万计的青年志愿者,在这样一个熔铸了光荣、骄傲与多灾多难的年度无疑成了时代一道最绚丽夺目的风景线。

曾经多少国人对未经历史苦难的“80后”在内心充斥着质疑,曾经多少人把当今的青年一代戏谑为“垮掉的一代”,然而,今天,伟大的时代,给了这一代人以集体的证明,也正是这千百万的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捍卫了年轻的自豪。

多难兴邦,温家宝总理一语振奋了国人,也对不断成长的青年人给予了巨大的鼓舞。的确,在多事之秋的XX年,正是这些青年志愿者如潮涌般的奔流于华夏大地,无怨无悔地付出,用真诚和热情神采,温暖了无助的人们,也『范 文 大 全 网f」的土地上才能绽放最美丽的花朵,年轻的生命只有将热情挥洒在最壮丽的事业上才能书写出最夺目的人生光彩,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的青春将无悔,我们的未来将大有希望。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活动,我的职业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书,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所肩负的重任,认识到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师德就是作为教师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从大的方面来说影响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小的方来说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师德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一、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人们把教师比喻为一支红烛,不断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教师的骄傲和自豪,也是对教师的最高奖赏。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应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要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教师对学生的爱,有别于父母之爱,亲情之爱,赞可夫说:“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需要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但又要严中有爱。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四、积极进取,提高业务素养。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要以德育人。教师的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人身观对学生起直接影响作用。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作为一名站在课程改革最前沿中年教师,更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无论是教育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与经常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课改深入展开,我们要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作法,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才能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的深入,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后的工作养即是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教师适应教育改革开放的必然需要。

篇二: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学习心得体会

今天我听了林崇德 教授的讲座《教师大计 师德为本》。感触很深。像这样一个严肃的、老生常谈的话题,其实很多老师都很不以为然。我不由得想起了学校例会时,每当校长一讲话都要先说师德的问题,大家就会很敏感地猜测是不是又有同志做了违反师德的事了……今天听了林教授的讲座,这种错误的理解荡然无存。林教授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国家从上而下反复讲师德,并不是我们的师德出了问题,而是因为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所以要常抓不懈。”老教授慷慨陈词、声若洪钟,阐述了究竟何为师德。他的风采令大家折服。林崇德教授认为做一个新世纪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就是要落实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提高师德与业务能力”,要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不断提高能力,砥砺品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而培养出优秀的建设人才。

能否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这是衡量师德的重要标准。林崇德教授在自己的人生字典中首先给师德加上“师业”的注解,即敬业意识、乐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和勤业意识。

林崇德所理解的师德的实质就是教育事业的“业”字。在他看来,师德体现的就是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理想的认同、情感和行动。这就是师德第一个表现:“师业”。

展示“甘为人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让青年人踩着自己的肩膀前进”的师者风范。在林崇德教授对“师德”的定义中,“师爱”是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林崇德教授认为,如果把学校称为“德行的博物馆”,那么教师就是起着看守作用的“门卫”,看守着人类持续为之努力奋斗的东西——真理、美和正义。

林崇德教授总是强调他的事业心,也就是作为一名教师,他把热爱学生看作是其事业的核心。他一直提倡对其学生‘感情投资’,包括学习问题、工作问题、职称问题、婚姻问题、住房问题等等,使他的大部分精力都被牵扯进去,以致于母亲笑他说:“你应该把家搬到单位里去,为你的学生做牛做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学生感情投资的点点滴滴。

篇三: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学习心得体会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如何教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归宿,离开了培养人这一点,教育也就不复存在。这句话包含着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方能兴教育人”。也就是说,教育必须在“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即“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使孩子们成为“和谐的人”、“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那今天的我该如何做一个老师呢?古人说天地君师亲,可见教师是倍受尊崇,之所以如此,就是教师有极好的人品。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明辨善恶与真伪,并使人倾向于真与善,排斥恶与伪。”所以教师有“教给学生怎样做人”的重大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在影响着他的学生,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亦出于此。师德不但可以感染学生,也能为教师树立起自己的教学形象,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公平,公正,言行一致,坚持原则,有错就改,心胸豁达,庄重热情,同时还要有一颗爱心。要“严”字把关,“爱”字当头,这样,他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应试教育,那么现代教育越来越以人的本身发展为教育目的。然而即使这样,热爱学生仍然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命题,古往今来的优秀教师无不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是爱的职业,从事的是爱的教育。这是世界上最博大、最深广的爱,这样的爱能容下一切,能融化顽石、能点铁成金。都说母爱无私,其实师爱也同样无私。在现代教育中,热爱学生自然具有了时代的特征。可以说,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爱学生就要公平地对待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的伙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陶行知 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进入新世纪,当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改变的同时,教师所面临的一些老问题变成了新问题,而更多的新问题则层出不穷。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面对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要能抵御诱惑,守得住寂寞,要有一颗冷静平常心,志存高远,趣避庸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洁身守志,独立于世。这正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做不好人也教不好学。因此,做一个好老师崇高的师德是第一位的,要一身正气,为人师表。

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并做到两个转变:一是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二是由技能型向艺术型的转变。在“和谐、互动、探索、创新”的基本教学模式中不断钻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有句形象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在今天仅有一桶水的观念是不够的,要有一缸水,一江水,常新的水。教师除了在自己所教专业方面要做到“知得深”外,还要对其它学科和领域的知识“知得广”。今天,我们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应教学相长,在学会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学习,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地给自己增添燃料,储备能量,使自己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必须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自信地面对学生。教给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将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用终身,也可以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教师。教育不能再象以往那样,只会知乎者也,再也不是灌输,不是表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审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总而言之,强烈的责任感、职业感和事业心是爱岗敬业的重要表现,而爱岗敬业是师德师风的重要基础。在我们为蓝天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时候,我们应该首先在强化净化师德师风方面做得更好,从而,真正体现出爱教育之岗!

有感于温总理教育感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明天是教师节,今天我请大家做客中南海。”XX年10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8位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参观中南海,并进行座谈。

座谈会上,当听了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年轻的数学教师钟竺的发言之后,温家宝总理说,钟老师提醒我一点,我们既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还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对学生和社会来讲,就是要尊师重教。两者必须结合。

“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温家宝总理这番话,一语道破了教育的真啼。在笔者看来,教育本身,既要“教人”,更要“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育人”比单纯教人知识的“教人”更重要。因为对老师来讲,单纯教人知识的“教人”往往只需要讲究“教”的方法和艺术就行了,而“育人”就不同了,“育人”除了要讲究育人的方法和艺术,更要重视感情的因素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比如端正老师对学生的根本态度,在教学实践中,把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寓于对学生的关爱之中,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进步,这就需要老师用爱心去呵护,用爱心去启迪,用爱心去点亮每个学生的人生灯塔。

事实上,在老师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老师还是能够做到对学生有爱心的,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能做到以情感人,以行带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做学生思想工作过程中,真心的体贴、温馨的话语,耐心细致工作态度,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启迪着学生的心灵,净化着学生的灵魂,开启着学生理想的心扉,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受到了学生的爱戴。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评价的那样,“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也如一位老师所言: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最欢迎的是充满爱心、有人情的老师。爱,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和手段,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一把钥匙。老师应该以无私的爱心感化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用师爱的雨露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师爱伴随每个学生成长。

然而,也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有少数老师就是缺乏爱心。比如那些平时对学生关心不够,动辄训斥甚至体罚打骂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矛盾激化的老师,再比如在汶川地震中那个不管学生、自顾自己先跑的那个“范跑跑”老师,像这些没有爱心的老师,既使他再有学问、他受课的方法再好,也达不到育人的目的。试想,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他怎么会去教学生有爱心呢,既使是教了,也不会有效果,相反还会让学生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正因为如此,教育部近日刚刚公布的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才把爱和责任确定为对老师最起码的要求。

由此不难看出,温家宝总理“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语,不仅很精辟、一语道破了教育的真啼,而且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这次座谈会的安排当中,你会发现,温家宝总理邀中小学教师做客中南海召开这次座谈会,本身就是一次生动的、寓教于爱的育人课。

座谈会开始前,温家宝总理先是和8位教师一起参观了周总理工作、生活的西花厅,强调周总理“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国务活动家、全国人民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以自己的崇高品格和风范树立了一面旗帜,我们要向他学习”。座谈会当中,温家宝总理又强调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并强调“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座谈会后,温家宝请教师们一起吃了简单的工作午餐,一边吃,一边亲切交谈。饭后,他走到会议室外,在台阶前和教师们一一握手告别,目送大家乘车远去。

从中不难感受到,这次座谈会,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温家宝总理通过寓爱于教的座谈会,来表达对广大老师的关心、爱护和希望。那就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老师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要重言教,更要重身教;要严谨督学,与时俱进,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体会温总理“我有难处啊”有感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的都是大实话,我今天也想跟您说说大实话,说说咱农民的喜事和烦心事。”10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来自通辽市奈曼旗明仁苏木一个普通小村庄——保安村的农民代表顾双燕一段朴实的开场白,拉开了与总理之间的对话。(3月11日新华网)
在顾双燕谈到农民最担心的是养老问题时说“您在报告当中提到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0%的指标。”,总理接过话题说“不是指标,这个你还没全读懂”。并解释道:“这是今年报告的一大突破,不在于10%的数字,而是开始给农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这在过去是城里人,工人和干部才能享受到的。有了制度,农民才有根本保证。”当顾双燕大胆地说“总理,我咋想呢,假如不是10%试点而是50%会更好。”时,温**说:“你有3台拖拉机,我有9亿农民。我有难处啊,政府今年拿不出那么多钱。”。
总理一句“我有难处啊”,毫不掩饰,说得那么自然,那么实在,这自然和实在中透着真诚。正是因为总理的真诚,才使顾双燕敢大胆地提出“假如不是10%试点而是50%会更好”的想法,也正是因为总理能听到顾双燕“我讲出来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真话中带着羞涩,才有了总理“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的理性回应。
把“我有难处啊”的回应还原成官话,可能引出一大堆达不到50%的借口,或者绕个弯子不正面回答,而大谈目前“三农”问题的复杂性,让农民在接受大道理教育中去体谅政府的难处。即使心里承认,也得掂量着如何体面地说出去。所以要这样处理,根本原因在于怕承认困难和问题丢面子,是虚伪的表现。这种处理方式平时并不少见。
而温家宝总理用的是群众语言,直接面对问题讲“我有难处啊”,这种方式是在用心交流。用心交流,体现的是地位平等,无话不说,说对说错都无所谓。这种交流方式,对于农民代表来说,更容易敞开思想,把真话实话说给总理,反过来,总理用心去听烦心事,也不会忌讳暴露工作上的难处,这一来一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良性互动。
一句“我有难处啊”,把政府“今年拿不出那么多钱”的底交了出来,不仅让人听个明白,而且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虽然50%的愿望暂时没能实现,但同样会赢得农民的理解和尊重。正是总理的爱民真诚、务实作风,感染了每一位老百姓,让老百姓敢说话、说真话、说实话。彼此在用心交流,才能在解决问题上容易达成一致的意见,这是政府工作的落脚点。所以,我觉得,“我有难处啊”不光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调研方式。但愿各级政府官员学会这种方式。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