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温总理教育感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人的思维和想法,总是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基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们一般通过心得体会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在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尝试过写心得体会吧,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有感于温总理教育感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明天是教师节,今天我请大家做客中南海。”XX年10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8位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参观中南海,并进行座谈。

座谈会上,当听了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年轻的数学教师钟竺的发言之后,温家宝总理说,钟老师提醒我一点,我们既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还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对学生和社会来讲,就是要尊师重教。两者必须结合。

“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温家宝总理这番话,一语道破了教育的真啼。在笔者看来,教育本身,既要“教人”,更要“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育人”比单纯教人知识的“教人”更重要。因为对老师来讲,单纯教人知识的“教人”往往只需要讲究“教”的方法和艺术就行了,而“育人”就不同了,“育人”除了要讲究育人的方法和艺术,更要重视感情的因素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比如端正老师对学生的根本态度,在教学实践中,把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寓于对学生的关爱之中,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进步,这就需要老师用爱心去呵护,用爱心去启迪,用爱心去点亮每个学生的人生灯塔。

事实上,在老师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老师还是能够做到对学生有爱心的,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能做到以情感人,以行带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做学生思想工作过程中,真心的体贴、温馨的话语,耐心细致工作态度,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启迪着学生的心灵,净化着学生的灵魂,开启着学生理想的心扉,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受到了学生的爱戴。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评价的那样,“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也如一位老师所言: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最欢迎的是充满爱心、有人情的老师。爱,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和手段,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一把钥匙。老师应该以无私的爱心感化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用师爱的雨露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师爱伴随每个学生成长。

然而,也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有少数老师就是缺乏爱心。比如那些平时对学生关心不够,动辄训斥甚至体罚打骂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矛盾激化的老师,再比如在汶川地震中那个不管学生、自顾自己先跑的那个“范跑跑”老师,像这些没有爱心的老师,既使他再有学问、他受课的方法再好,也达不到育人的目的。试想,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他怎么会去教学生有爱心呢,既使是教了,也不会有效果,相反还会让学生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正因为如此,教育部近日刚刚公布的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才把爱和责任确定为对老师最起码的要求。

由此不难看出,温家宝总理“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语,不仅很精辟、一语道破了教育的真啼,而且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这次座谈会的安排当中,你会发现,温家宝总理邀中小学教师做客中南海召开这次座谈会,本身就是一次生动的、寓教于爱的育人课。

座谈会开始前,温家宝总理先是和8位教师一起参观了周总理工作、生活的西花厅,强调周总理“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国务活动家、全国人民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以自己的崇高品格和风范树立了一面旗帜,我们要向他学习”。座谈会当中,温家宝总理又强调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并强调“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座谈会后,温家宝请教师们一起吃了简单的工作午餐,一边吃,一边亲切交谈。饭后,他走到会议室外,在台阶前和教师们一一握手告别,目送大家乘车远去。

从中不难感受到,这次座谈会,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温家宝总理通过寓爱于教的座谈会,来表达对广大老师的关心、爱护和希望。那就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老师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要重言教,更要重身教;要严谨督学,与时俱进,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师德培训心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次的师德培训,会议中宣传了国家政策和党的重要思想,教育规划纲要。聆听了领导和专家给我们教师们又一次的精神洗礼。我的感慨很多,受益很深。 听了赵谦翔和万平老师20年的教学生涯的讲述,我敬佩奋战在一线的前辈们。

当一个人的心真正动摇了,才会用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梦。今天我用文字记载我的心情,我的教学经历4年多,如果一天一天,扎扎实实地算起来,时间很漫长。经常暗自告诉自己向专家,大师们学习她们崇高的品德和境界,不会的知识和技能,没关系,从头学起来。

每年一到一批孩子们从幼儿园毕业的时候,我们忍着内心的舍不得,要读小学了,孩子们又懂事,能干了许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幼儿园是让幼儿梦想成真的地方。

我小时候,就想着长大了可以当老师,我喜欢,尊重那些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们。记得刚开始我很想进幼儿园----幻想着一位美丽的天使带着学多可爱的小鸟和五彩缤纷的花朵在飞舞的梦境。在我的冲动和勇气下,我被小朋友喊着老师,我既兴奋有感觉到有点(实在不敢当 )。刚开始我吃了不少苦头,被十几个调皮捣乱的小屁孩整得坐在墙角哭了,委屈啊,无助啊。一个月三十天,每天都在熬着过,入不敷出,只有几百块 ,很迷茫,决定放弃了(很多同事教了几年就不做了)。后来发现因生存需要,一个成年人总不能呆在家看电视,上网吧?不得不做老师,扪心自问,其他的不擅长,既然爱当老师,就是块做老师的料,接着就是向专家型,教研型发展,做社会需求的分子。

国家的政策到课程改革,需要校园,教师队伍又要落实到每个教师个人的信念和追求。可想而知,一个老师的师德多么重要,最重要的基础劳动力是我们教师。

所以作为教师要 敬业;教师要为自己的这份工作感到幸运,尊敬,佩服自己的职业。

创业; 课程上的创新改革,必须符合时代,社会的需求。

乐业; 把事业当乐趣来做,产生内需力和自信,苦中有乐,才会更用心,做的更好。

这个职业有一个共同点-----播种幸福的人。所以教师本人必须是一个具有幸福价值追求的人。教师生涯,可以平凡,不可以平庸。我们给自己增强教育的活力,避免产生职业怠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重视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观念,要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要符合社会需求。

我们面临的挑战成了智慧的演练, 艰巨的任务成了宝贵的机遇。

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在举手投足之间。只要当了老师,就不是自己了。是孩子的引导者,.......

人民群众对老师们的期望很高。

对这份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我们需要持之以恒,专业要精益求精,从小目标到大理想我们要坚定信念,我们每一天,随时随地都是走在教育的路上。

唐僧有梦------西天取经。我们也有梦, 用心来做到最好,创造奇迹, 精心营造每一个时刻,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暑期师德培训心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灵魂。暑期师德培训我们一起在逸夫剧院聆听了刘佳芬老师先进而不平凡的事迹,震撼全场。

报告会上,刘佳芬老师的《恒爱如歌》用朴实的言语、生动的事例,动情地介绍了达敏学校的成长变化,孩子的点滴进步,精彩的故事引发现场强烈共鸣。刘老师说:“达敏的孩子们都是我的孩子,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孩子的生存与发展,教会我的孩子们生活自理、社会自立、自食其力,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这是我奋斗的目标,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最爱。” 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但却感人肺腑。刘老师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崇高的师德,爱每一个孩子,爱每一个特殊的孩子。每一个智障孩子后面,是一个痛苦的家庭;帮助智障孩子,就是给一个家庭以希望,我们做任何工作就是要给已经伤痛的家庭带来希望,要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这是刘老师的心声,她就把自己特别的爱给那些特别的学生,让学生时刻能够关注到老师的关心与爱,让他们从老师的脸上看到爱的滋润、感受到爱的温度。

我国著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说得直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其教育艺术的核心。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就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那么我想说,刘佳芬老师真的是神中之神!

刘老师的成功对我们广大教师有很大的启发:智障的孩子在达敏学校也能快乐成长,更何况我们面对的都是健康的孩子,试问: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嫌弃这个孩子调皮,那个孩子不灵巧呢?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思索的是怎么样用爱、责任去教育幼儿,教育要拉近与教师、孩子的心灵。当我们叫苦的时候,我们不妨想一想站在特殊教育工作岗位上的那一些老师们吧。相信自己:只要用心去做,也会很精彩!

“名师教育观”学习心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带着一份对学习的渴望、对教学的执着, 3月26日,我有幸聆听了县名师团的教育教学观宣讲。经过认真学习,我认识到六位名师成功的关键就是对学生充满爱。这让我想起斯霞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大作家高尔基也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可见,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准则。
一、师爱,学生成长中的导航灯
为人师表这个表体现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魂。河北中学许德成老师用自己的言行饯行了一个名师的风采、一个长者的智慧、一个男人的胸怀,毋庸置疑,许老师是学生成长的导航灯。从他的演讲中,我深深地懂得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是一个教师对学生的负责,这种负责是师爱的核心,它决不是心血来潮的一次班会,一次活动,而是来自班主任平时细致的工作。
许老师说:学生不是不懂得进步,只是缺少进步的动力;学生不是不懂得感情,只是缺少感情的温暖。在学生迷茫时,许老师以爱唤醒他们心中学习的欲望,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从此走出生活的低谷,走向成功。在追名逐利的现代社会,许老师能淡泊名利,以一位教师的名义为多少学生点亮心灯,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导航灯。我觉得做许老师的学生应该是很幸福的。
二、母爱,学生心灵中的一缕阳光。
成聪平老师总把自己班里的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去关心,爱护每一个人。喜欢聪明,听话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但对那些智力差、性格条件差的孩子进行特别的关爱,我认为这才是人性中母爱的伟大。在成老师的发言中,我处处都能感受到她慈母一样的胸怀。
学习习惯差、家庭条件差、心理不健康的、身体条件差的孩子在成老师的班里有,在我们的班里也有。这些孩子,他们的心灵更需要我们去呵护,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成老师总会用这缕母爱的阳光去照亮学生的心灵,使班里的学生互帮互助,让班集体总是保持团结向上的精神。聆听成老师的教育观,我认识到自已对学生的爱不够博大,与一颗母亲的心相差很远。有人说:爱自己孩子的人是人,爱别人孩子的人是神。我觉得成老师就是一位神,一位用母爱照亮学生心灵的女神。
三、友爱,师生之间的一条常春藤。
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是孟敏余老师的工作追求。学习中,和学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游戏中,做他们的玩伴,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开怀大笑;生活中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互相倾诉心中的想法。孟老师用自己的真心,让这份友爱天天伴随着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也幸福了孟老师的生活。
孟老师所讲的事例我感同身受,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也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帮助学生真正做好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和学生总处于十分和谐的共同学习的氛围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质疑频繁,同学们相互传递着聪明才华,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学习;活动中,我放下老师的架子,深入到他们中间,让他们把我看作一个与他们一起玩的大朋友。每当看到学生围着我喋喋不休进,我感觉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师爱这条常春藤时刻缠绕在我和学生心间。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从六位老师的演讲中,我深深感到: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学生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我们的工作也一定会开展的生动活泼,卓有成效。爱,是启动教师自身内部力量和智慧的能源;爱,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道路;爱,是创设优化的教育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瑰宝。对学生热爱、理解、尊重、关注他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师的爱通向学生的心灵。
最后,让我用魏书生老师的一段话作为总结吧: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事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那段青春年华。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