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报业转型

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怎么才能在写心得体会时更全面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报业转型》,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湘潭日报已经走过50年的辉煌历程,现在正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与挑战。

这些危机与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新媒体浪潮波涛汹涌。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媒体迅速发展,新的媒体形态不断涌现,如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新媒体浪潮使得报纸这种最古老的传统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业界有人惊呼:以XX年为“拐点”,报纸的衰退期已然开始,影响力下降,读者减少,广告滑坡。《正在消失的报纸:拯救信息时代的报纸》一书的作者菲利普·梅耶说,如果这种趋势发展下去,2040年4月最后的一位读者将读完最后一份报纸将其丢入垃圾桶。

二、省会强势报纸攻城略地。报业发展已经从垄断经营走到激烈竞争阶段,由于湘潭处于长株潭城市群,长沙强势报纸,如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在湘潭疯狂以低成本抢滩,潇湘晨报每天是湘潭晚报4倍的量,但售价相同,这显然让湘潭日报、湘潭晚报的市场销售处于窘境。这些强势类报纸横扫湘潭发行市场,其目的就是掠夺本土广告资源,截断省会城市品牌广告向二线城市的投放。

三、生产成本快速上涨,报业发展从低成本阶段转入高成本阶段。XX年至今,新闻纸每吨从4500元涨至6300元,上涨40%,加上人力成本的迅速攀升,报纸的盈利模式面临危机。

面对上述危机甚或“报业寒冬”,解放思想,全面创新,寻找正确的竞争和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报业转型,对于湘潭日报社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办报理念,推进新兴媒体建设,从平面媒体向全媒体转变。

20世纪最重要的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新媒体浪潮,正在深刻改变着媒体传播的内在结构和总体格局,带来了传播领域的革命性变革。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湘潭日报社将充分发挥自身信息来源权威,采编力量雄厚,传播基础坚实的突出优势,积极运用新兴媒体信息海量、即时互动、天然落地的传播优势,大力实施数字报业建设,发展户外视屏、手机报,着力打造湘潭第一门户网“湘潭网”。通过立体式采访,专业化编辑,多媒体集成,达到多形态呈现,多渠道发布,多介质阅读,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进行有效对接和融合,实现从平面媒体向全媒体转变。这是报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创新体制机制,实行日报与晚报分离,采编与经营分离,从传统办报模式向现代报业架构转变。

由于体制机制没有创新和突破,湘潭日报社的发展受到诸多制约,行政不像行政,事业不像事业,企业不像企业。尤其是湘潭晚报作为一张市场类报纸,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缺乏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缺乏市场经济手段,创办8年以来,发展缓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体制机制创新是改革的重点。”报业改革分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类。湘潭日报作为公益性报纸,要实行采编与经营分离,经营部分可以实行公司化运作,为主业服务;湘潭晚报作为经营性报纸,必须面向市场,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重塑市场主体,建立市场体系。目前湘潭晚报的发展,重点是要突破融资体制的改革。在报业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没有相应的投入,就没有市场竞争力。这种投入是全方位的,既包括资金的投入,也包括人才的投入。

三,创新经营理念,以媒体经营为产业链核心和龙头,推进报纸相关业态的拓展,从单一经营模式向多元经营模式转变。

市场经济环境中,各种行业与商品都有自身的生命周期。尤其是一种新的业态的出现常常会对传统的业态产生巨大的冲击甚至毁灭性的打击。报纸开始衰退的根本原因,并非宏观经济波动等偶发因素,而是媒体的环境和结构发生了质变。因此,这个趋势不可逆转,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报业经营主要依赖报纸广告,这种单一的经营模式由于受到报纸广告下滑与报纸成本上升的双重夹击,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报业的转型期也是报业的机遇期,可以预计的是随着世界报业的衰退,留给报业转型的时间已经不再充裕。湘潭日报社应该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创新经营理念,以报业为本,延伸报业产业链,推进报纸相关业态的拓展。报纸的优势有三个方面:公正影响力、渠道与客户资源。因此,报业经济的发展要站在这三个优势的高地上进行重新建构,一切与三大优势相关的业态都应纳入报业经营的视野。同时经营模式的转型也包括经营方式的调整,报社可以以自己独有的公正影响力、渠道与客户资源参与产业和公司运作,获取相应利益。任何优势如果不发挥出来就等于没有优势。湘潭日报社目前正考虑在全市人群集中点设立电子显示屏,进一步提高影响力,拓展户外广告;依托报业经营大楼,参股开展多种经营;明年将考虑介入品牌经营,介入旅游产品经营。同时,广告产业链也要拉长,分别向上游业主,向下游客户延伸。

报业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工程,同时也是一项艰难的事业,但时不我待,湘潭报人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展途径,创新方法,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报业转型,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在转型的过程中,要营造一种真正干事业的氛围,这就是允许探索,宽容失败,鼓励争先。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执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这对于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笔者认为,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围绕“科学发展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执政能力建设。

一是要增强务实创新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党员领导干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实践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实践,迎合农牧民群众的意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农村改革的新经验,开拓新途径、创造新经验,立足农村工作实际增强务实创新的能力。

二是要增强科学决策的能力。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些方面的统筹,拓展了统筹兼顾方针的内涵、对象和范围,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而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切入点和重要现实途径。科学决策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前提,深入调研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前提。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和实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以宽广的眼界、辩证的观点推动发展,使发展举措更加符合实际,特别是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要建立民主决策机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虚心听取农牧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找准阻碍科学发展的症结,通过集思广益,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增强科学决策的能力。

三是要增强判断形势的能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通过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供政治保证,需要通过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社会环境保证,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体制保证,需要通过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组织保证。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是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首要任务。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10项措施。这为我们边远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于农村改革实际,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善于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把外界文化与本地发展前景衔接起来,学会在普遍联系中把握大局、找准优势、定位自己,增强判断形势的能力。

四是要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是学习实践活动突出实践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更是赢得群众满意的必然要求。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立足于大局,集中精力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善始善终解决农牧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立学立改、边学边改,着力解决好理想、信念、宗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履行岗位职责,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做到总揽不包揽、协调不取代、抓总不总抓,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五是要增强驾驭宏观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主线、理论武装的重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在实践中增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结合克州经济发展缓慢、农牧民生活质量不高的实际,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规划,健全和维护健康、有序的经济秩序,增强驾驭宏观的能力。

六是要增强依法执政的能力。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使科学发展观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改进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载体,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自觉遵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善于通过维护宪法来维护党的权威,坚持把党的领导和严格依法办事结合起来,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发挥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引领科学发展中增强依法执政的能力。

七是要增强化解矛盾的能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黑龙江省调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时指出:“要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深入扎实地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克服当前困难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提高坚强保证”。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善于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自觉抵御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同时,要从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高度出发,从发展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做好矛盾化解工作,把各种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增强化解矛盾的能力。

学习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引领纪检监察工作


学习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引领纪检监察工作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纪检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彻底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监管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监管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纪检工作的各个方面。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反腐倡廉重任,肩负着党和人民重托。纪检监察干部应该具有坚强党性和良好作风,敢于同各种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作坚决斗争,做到忠于职守。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工作,推动落实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这一精辟论述,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笔者认为,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进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引领纪检监察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从纪检监察的角度来讲,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作为纪检监察工作根本性价值取向,在服务发展、推动发展、保障发展上有所作为。要始终把发展作为根本性价值取向,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更加自觉地服务发展、推动发展和保障发展。要围绕服务发展,谋划好工作思路。发展是中心,是大局,是反腐倡廉建设的生命线,纪检监察机关无论是工作任务的确定、工作重点的把握、工作方法的选择,还是工作精力的投放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服务这个大局,紧贴这条生命线。要围绕推动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介入,协助党委和政府搞好服务环境建设。要围绕保障发展,解决阻碍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主体性价值取向,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干部成长上担当重任。把以人为本定义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我们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主体性价值取向一脉相承。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理解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确立人在全部工作和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在工作中更加自觉、更加充分、更加生动地体现这一主体性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高度关注民生,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就是要坚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最大限度地教育和挽救干部,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就是要充分尊重和保障纪检监察对象的人格、人身和其它合法权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和未来的高度负责。纪检监察工作要把这一基本要求作为恒久性价值取向,在推动长远发展、永续发展阶段上发挥作用。在经济领域以解决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问题为主要内容,在政治领域以决策民主化为主要内容,在文化领域以廉政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在社会领域以解决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纪检监察工作要把推动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为实现统筹发展保驾护航。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要加强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农村经融体制、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监督检查,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统筹区域发展中, 要加大对惠民政策落实的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种截留、挪用、贪污扶持资金的违纪违法行为,保证中央关于统筹区域发展政策的落实。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在着力抓好经济领域反腐败的同时,还要加大社会领域反腐败的力度,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中,要高度重视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毫不动摇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执政能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这对于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笔者认为,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围绕“科学发展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执政能力建设。

一是要增强务实创新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党员领导干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实践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实践,迎合农牧民群众的意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农村改革的新经验,开拓新途径、创造新经验,立足农村工作实际增强务实创新的能力。

二是要增强科学决策的能力。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些方面的统筹,拓展了统筹兼顾方针的内涵、对象和范围,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而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切入点和重要现实途径。科学决策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前提,深入调研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前提。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和实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以宽广的眼界、辩证的观点推动发展,使发展举措更加符合实际,特别是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要建立民主决策机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虚心听取农牧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找准阻碍科学发展的症结,通过集思广益,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增强科学决策的能力。

三是要增强判断形势的能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通过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供政治保证,需要通过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社会环境保证,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体制保证,需要通过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组织保证。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是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首要任务。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10项措施。这为我们边远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于农村改革实际,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善于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把外界文化与本地发展前景衔接起来,学会在普遍联系中把握大局、找准优势、定位自己,增强判断形势的能力。

四是要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是学习实践活动突出实践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更是赢得群众满意的必然要求。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立足于大局,集中精力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善始善终解决农牧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立学立改、边学边改,着力解决好理想、信念、宗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履行岗位职责,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做到总揽不包揽、协调不取代、抓总不总抓,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五是要增强驾驭宏观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主线、理论武装的重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在实践中增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结合克州经济发展缓慢、农牧民生活质量不高的实际,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规划,健全和维护健康、有序的经济秩序,增强驾驭宏观的能力。

六是要增强依法执政的能力。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使科学发展观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改进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载体,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自觉遵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善于通过维护宪法来维护党的权威,坚持把党的领导和严格依法办事结合起来,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发挥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引领科学发展中增强依法执政的能力。

七是要增强化解矛盾的能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黑龙江省调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时指出:“要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深入扎实地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克服当前困难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提高坚强保证”。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善于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自觉抵御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同时,要从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高度出发,从发展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做好矛盾化解工作,把各种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增强化解矛盾的能力。

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执政能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执政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这对于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笔者认为,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围绕“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以科学引领执政能力建设。

一是要务实创新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党员领导干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实践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实践,迎合农牧民群众的意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农村改革的新经验,开拓新途径、创造新经验,立足农村工作实际增强务实创新的能力。

二是要增强科学决策的能力。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些方面的统筹,拓展了统筹兼顾方针的内涵、对象和范围,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从而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切入点和重要现实途径。科学决策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前提,深入调研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前提。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和实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以宽广的眼界、辩证的观点推动发展,使发展举措更加符合实际,特别是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要建立民主决策机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虚心听取农牧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找准阻碍科学发展的症结,通过集思广益,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增强科学决策的能力。

三是要增强判断形势的能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通过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供政治保证,需要通过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社会环境保证,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体制保证,需要通过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组织保证。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是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首要任务。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10项措施。这为我们边远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于农村改革实际,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善于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把外界文化与本地发展前景衔接起来,学会在普遍联系中把握大局、找准优势、定位自己,增强判断形势的能力。

四是要增强总揽全局的能力。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是学习实践活动突出实践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更是赢得群众满意的必然要求。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立足于大局,集中精力抓住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善始善终解决农牧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立学立改、边学边改,着力解决好理想、信念、宗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履行岗位职责,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做到总揽不包揽、协调不取代、抓总不总抓,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五是要增强驾驭宏观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主线、理论武装的重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在实践中增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结合克州经济发展缓慢、农牧民生活质量不高的实际,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规划,健全和维护健康、有序的经济秩序,增强驾驭宏观的能力。

六是要增强依法执政的能力。在党的十七大上,总书记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使科学发展观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改进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载体,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自觉遵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善于通过维护宪法来维护党的权威,坚持把党的领导和严格依法办事结合起来,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发挥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引领科学发展中增强依法执政的能力。

《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执政能》是篇好,主要描述科学、能力、发展观、发展、增强、党员、学习、通过,希望对网友有用。

机关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搞好机关党的建设、保证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正确履行治国理政职责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面临的重大政治任务。通过近期的学习,我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现就结合自身工作谈谈几点体会。

一、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围绕中心抓党建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抓发展。机关党的工作,一定要扣紧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中心任务,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努力为各级机关肩负起和完成好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证。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推动业务工作的完成作为机关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新时期机关党的建设中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机关党建工作长期实践的一条成功经验。当前,机关党的工作要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具体说,机关党的工作要紧密结合本单位的整体工作来思考、来谋划,紧紧围绕所在部门的中心工作来安排、来落实。二是找准工作着力点。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协助和监督作用,积极协助行政负责人做好工作,并对每个党员实行监督,这是机关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党组织发挥保证作用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应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找准与业务工作结合的着力点,把机关党建工作有机地渗透到业务工作中去,通过深入开展富有针对性的主题实践活动,激励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努力实现“两结合、两促进、两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增强监督意识,以保证廉洁从政为目标,认真负责地加强对机关工作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

二、扣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以人为本贯穿于机关党的建设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机关党的建设,一定要增强服务意识,始终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切实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贯穿于机关党的建设全过程。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切实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要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党建工作的长期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着眼于促进党员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服务党员的意识,把党章规定的党员的各项权利实现好、维护好。要切实关心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和成长进步,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心与热情。二是大力营造和谐氛围,以机关和谐带动和谐社会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机关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决定》,充分认识自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和谐理念教育,培育和谐精神,加强机关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消除不和谐因素,使得机关风气良好、团结向上、规范有序、关系融洽、充满活力,以机关和谐带动社会和谐。三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根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教育和引导党员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落实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机关党的建设全面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机关党的建设,要把机关党的建设看作一个系统工程,坚持统筹协调,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保证机关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健康地发展。一是注重协调,形成合力。机关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关系涉及方方面面。做好机关党的工作,必须注重协调和沟通,做到上下左右目标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步。机关党的工作既不能削弱,又不能过于突出自身,影响单位整体工作。要准确把握工作定位,明确工作职责,掌握工作尺度,改进工作方法,讲求工作实效。二是全面考虑,统筹安排。机关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要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布置某项具体的党建工作任务时,应系统考虑这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会怎么样、在整个机关党的建设中起什么作用、在部门总体布局中与其他工作是什么关系,做到全面考虑、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三是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机关党的建设保持内在发展活力,实现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要把当前工作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机关实际、体现时代特色、切实管用的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制度在机关党建工作全面发展中的保障作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研究解决机关党的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新经验,把握新规律,在继承传统和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同时,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和结构合理的原则,切实配齐配强党务干部,并加强对党务干部培训的力度,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适应工作要求的复合型党务干部队伍。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认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政绩观,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为全党全社会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快速发展的历史。党中央在总结我国实践、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在“发展观”前面冠之以“科学”,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最新的发展理念。今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不是别的什么发展观,需要首先问一问,我们的做法是否符合科学精神,是否具有科学态度,是否掌握了科学方法。

科学诞生于西方,进入中国也就一百多年。古代的中国,有技术、有发明,但没能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科学家逐步形成了“为科学而科学,为思想而思想的”的传统和习惯;中国历史上不乏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英雄,但鲜有为科学献身的志士。科学精神的缺失是中国思想领域的基本国情。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十分重视发展科学事业。遗憾的是,反右斗争扩大化使科学精神被无情地抛弃。在大跃进期间,出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等赤裸裸的唯心主义口号。一些著名科学家也丧失了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这些观点论证作注。“文化大革命”期间,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撅,个人崇拜登峰造极。这一时期,科学事业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中缓慢前行,不时也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大庆油田的自主勘探开发等,正是其中辉煌的例证。但在这些科学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并没有成为中国那个时代的核心价值。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弘扬科学精神成为时代进步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教育科技文化水平比较低,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加上长期存在的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封建愚昧落后的东西在干部群众中还有一定的市场,新形态的迷信、伪科学时有泛起。在工作中不讲科学甚至违背科学原理和规律行事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尽管我国的科学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在某些方面、某些项目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从总体上看,科学创新还很薄弱,科学精神还非常欠缺。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大都还是建立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基础之上,在强调科学的工具性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存在,基本上停留在“有用即科学”的认识水平上。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精神也被不断赋予丰富的内容。今天我们所说的科学精神,基本上包括了七个方面涵义,一是勇于探索求知、敢于超越前人的探索创新精神;二是以事实为依据、努力揭示未知奥秘的唯实求真精神;三是坚信客观规律、遵从思维法则的崇尚理性精神;四是自由探讨、相互争鸣的平等宽容精神;五是热情严谨、刻苦坚韧的执著敬业精神;六是大力协同、密切配合的团结协作精神;七是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客观真理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诞生于科学领域,但已不局限于科学领域。科学精神的形成和传播,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需要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科学超出了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给发展赋予了新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也就是说,科学发展中的科学,不仅提供关于客观世界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性知识,还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科学发展观必将成为新时代一种重要的价值观。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个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科学精神欠缺的国度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十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把握科学发展观内涵。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不计代价、竭泽而渔的发展,而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为此,必须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二,坚持科学态度。科学问题的证实和证伪,都应当通过实践去解决,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最重要的科学态度。不但在自然科学中是这样,在社会发展领域也是如此。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们的事业就会取得成功;相反,什么时候我们背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会受到挫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对待成绩,勇于面对问题,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第三,提高科学素质。发展观是一种认识论,是一种发展理念。把这种理念贯彻到实践中去,还有赖于广大干部群众科学素质的提高。一个人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还不能说他具备了科学素质,而是要把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纳入科学的轨道上来,才算是具备了科学素质。只有这样,科学发展就不会是一句口号,而会变成每一个公民的自觉意志。

第四,运用科学方法。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包括归纳、演绎、实验、统计,等等。大量事实证明,只有运用科学方法,才能不断深化人们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这些方法既适用于科学研究,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决策,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才能使发展真正走上科学的轨道。

第五,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不仅是科学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保障,而且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近代以来,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文化价值,成为影响社会其它各领域的重要精神资源。在科学精神深刻内涵中,科学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执著探索、忘我献身的品质,宽容合作的团队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我们真正解放思想,用科学的眼光审视我们既有的观念、行为、政策、措施,以科学的标准衡量发展的成就和问题,使发展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作者:范必)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