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科学发展观体会_范文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电力科学发展观体会_范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企业是社会的重要成员,创建和谐企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企业作为电网建设和运营的主体,承担着确保电网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使命,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能源骨干企业。电力企业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和责任,不仅服务于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而且对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2005年曾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电力需求势必快速增长,电力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家电网公司敏锐地把握机遇,分析形势,知难而进,提出了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生产安全文明、服务优质诚信、效益稳步提升、员工共同成长、创新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共同愿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构建和谐发展的供电企业的内在要求。

建设和谐的电力企业,首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提供安全可靠的供电为基础,以“奉献清洁电能,服务和谐社会”为主线,以“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电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支撑点作用。电网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没有电网的安全,就没有行业和社会的和谐。因此必须强化安全监督保证体系,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超前管理,不断提高电网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水平。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员工是企业的发展之本。

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断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热情,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环境,为每一名员工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给予的关怀和温暖,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使员工的生产、工作、生活条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改善,员工的收入随着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不断增长,让企业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个员工。

结合“创一流”工作,修订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发挥整体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同时充分运用党内监督、员工民主监督和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手段,加强对涉及企业人、财、物重点岗位、关键部门、重要环节的监督,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严格按程序办事。

二、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实现生产与经营的和谐

推进改革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现实需要。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增强企业实力,不断改善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来思考、展开。脱离这个中心,构建和谐企业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锐意改革,企业才有活力;只有创新发展,企业才有实力;只有员工得到利益,企业才有凝聚力。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开拓市场,推进生产经营持续发展,保证员工收入稳步提高,为构建设和谐企业提供物质保障。

三、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和谐

强化服务意识,把倡导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员工道德素养和职业素质的基本内涵,以诚信、负责为本,严格落实员工服务“十个不准”和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大力改进行业作风。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客户服务中心功能和95598客户服务系统。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拓展服务深度和广度,健全优质服务常态机制。加强用电宣传,积极引导客户科学用电、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加强监督检查,开展明察暗访,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定期听取客户意见和建议,认真受理投诉举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供电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服务品质,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坚持依法经营,推动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

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是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工业“重发轻供”,电网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电网发展严重滞后于电源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电源建设和投产速度加快,电网发展滞后的矛盾更加突出。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不足,主网架薄弱、抵御事故能力不强,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科学规划为指导,坚持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并举,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加快电网建设,努力实现规划科学、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标准统一、经济高效的坚强电网。

五、坚持两手抓,推动企业与企业文化的和谐。

企业改到深处是管理,创到最后要靠文化。一方面通过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取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另一方面,通过营造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努力将员工的愿望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形成企业关爱员工、员工热爱企业的团队精神。在企业内部形成以诚待人、平等友爱、互帮互学、融洽相处的氛围,使企业真正成为全员和睦相处的大家庭,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是电力企业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发展目标的统领下,奋斗的方向明确了,精神振奋起来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了,企业正呈现出崭新的风貌。但实现“一强三优”的发展目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要求我们将全部的激情和智慧投入到工作实践中去,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坚持“三抓一创”的管理思路,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向着目标不断迈进,树立公司良好形象,让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税务科学发展观体会_范文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审核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结合省地税局“一个确保,两个提高”的工作思路,现就基层税务机关如何在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谈谈看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基层税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紧扣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围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组织收入、税收服务、税收管理与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税收环境等税务工作的各个方面,使税务干部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
一、确保组织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的体现。税务机关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和组织财政收入的部门,承担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税收收入保障国家财力,特别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环境下,增加政府投资和保民生需要大量财力支撑。只有确保组织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才能把保持经济增长在8%左右的目标实现,才能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实现,才能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所需的财力保障。这就要求,做为组织财政收入主要部门的税务机关,一要强化收入职能,千方百计组织收入;二要细化征管,挖潜堵漏,做到应收尽收,杜绝税款流失;三要收工作税、辛苦税,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使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四要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征管,最大限度的管好税源,克服薄弱环节,取得含金量更高的收入。基层税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落实发展的任务,维护发展的进行,提供发展的保障,实现发展的目标,归结起来,就是确保组织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政府职能转变,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是政府工作的主要取向。对于税务部门,为纳税人提供高水平的优质的服务,是税务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税务部门就是以纳税人为本。正如省地税局汪建国局长说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落实到税务机关就是以纳税人为本。”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一是转变观念,把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侧重到服务者角色;把不信任纳税人依法纳税,转变为相信大多数纳税人诚信守法;把打击处罚职能,转变为指导规范职能。二是细化措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纳税人需求为出发点,以纳税人满意为落脚点;从征收、管理、服务的细微环节和具体事务,换位思考,体验纳税人难处,把纳税服务贯彻落实到税收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三是科学高效,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现代化的人才队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供现代化的服务;用科技支撑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运用网络平台、信息技术方便纳税人办理税收事宜;健全便捷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明确工作时效,严格效能考核与追究,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最强的推力,实现纳税服务最好的体现。基层税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落实以纳税人为本,提升纳税服务水平,以更高层次的纳税服务,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纳税人的最根本的利益。
三、不断提高税收管理水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体现。 税收管理是税收工作的主旋律,税收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税收工作水平的优劣。而税收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断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体现。不断提高税收管理水平,一要提高依法治税的能力,全面落实各项税收法律、制度,执法必严,形成纳税人依法纳税,管税人依法管理的环境;二要提高征管质量的水平,使管理和服务相协调,在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方面下功夫,狠抓户管和申报管理,强化重点税源管理;三要提高落实税收政策水平,既要严格落实征收的政策,更要落实优惠的政策,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为纳税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为税收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平台。
四、不断提高队伍建设水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体现。
不断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如果把税务工作比作飞行器,税收管理和队伍建设就象飞行器的双翼,只有保持双翼的协调和平衡,飞行器才能飞的更高,飞的更远。而任何一方面的失衡,税收工作都不可能健康的发展。同时,税收管理和队伍建设是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队伍素质的提升做支撑,队伍建设的水平决定着税收管理水平的优劣。基层税务机关,不断提高税收管理和队伍建设水平,一要强化税收法制意识,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的理念;二要提高依法治税能力,完整、准确的执行法律法规;三要提升税务人员的素质,完善税收服务措施;四要完善各项监督制约惩罚制度,使税务人员不愿违法、不想违法、不敢违法。基层税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不断提高税收管理和队伍建设水平,以更高水平的税收管理和队伍素质实现税收工作和税务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党员科学发展观体会_范文



人是要不停地学习的。做为一名党员发展对象,更要不断学习,要学习一切有利于为人民服务的知识。

最近,学院组织我们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值得我们学习和深入了解,是因为其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的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

我国正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真理,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出发,才提了科学发展观。也因此,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任,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都是为人民谋福利。人民事创造历史根本动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性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生产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

我们讲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任,这里的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进展,统筹安排和推进各项改革,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改革相协调。

要真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当基本路线,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确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科学发展观是值得我们从个方面咯角度去学习的。基本方面要加固,同时也要创新,只有创新才会有进步。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因而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领域和方面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因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逼”出来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系统回答。就其实践渊源来说,它是对我们党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就其思想渊源来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就其科学内涵来说,它是从回答发展问题入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它是要实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既是对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深思熟虑,又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活力;就其重大意义来说,它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因而与其一脉相承。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只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精神支撑;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在社会领域的综合体现,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否则,只能是畸形的发展。要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处理好由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伴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因此,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政策途径。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因此,我们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第2页

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部队科学发展观体会


80年艰苦卓绝,80年波澜壮阔,80年铸就辉煌。在党的科学理论旗帜指引下,人民军队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沐浴着新世纪的朝阳跨进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也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全军必须从高举旗帜、听从指挥的高度,从富国强军、民族振兴的高度,从履行使命、确保打赢的高度,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牢固确立起来,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局面。
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与时俱进
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军事实践,是我们党领导军事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根本经验。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每一次重大理论创新,都为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方针牢固确立起来,是历史与时代的必然选择,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在新的起点上阔步前进的客观需要,在我军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国家安全与发展对军队建设的时代要求。兵者,国之大事也。军事战略指导正确与否,对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时代发展大势和国家利益需求,是确定军事指导的根本依据。当前,和平、发展与合作是时代的主流,但我国发展面临的安全制约因素仍然不少,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新形势下我们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稳定的任务很重,维护国家发展利益的使命艰巨,这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融合度日益加深,军队建设与发展对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依赖性大大增强,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兼容发展面临新的课题与任务。国家安全和发展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从国际国内大局出发统筹国家安全与发展,以科学的思路、模式和方法推动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应对危机、维护和平与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确保我军在日益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中赢得主动,在复杂多样的军事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篇章。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指引人民军队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艰辛探索的智慧结晶,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胡锦涛同志主持军委工作以来,根据时代发展和军事实践的新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贯彻以人为本建军治军理念、科学统筹军队建设和改革全局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发展道路和发展保证,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的根本问题。这些重要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军事文化传统,坚持我们党领导军队建设发展的重要原则,充分吸纳世界军事理论的先进成果,融合现代军事思维方法,与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以其鲜明的时代性、严谨的科学性、丰富的创造性、突出的实践性,为党的军事指导理论赋予了新内涵,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展的新篇章。
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解决军队建设矛盾和问题的锐利思想武器。当前,我军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部队建设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一些重大关系需要科学把握。这些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影响和制约着军队建设的科学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没有足够的魄力和决心不行,仅靠老经验老办法也不行,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全局和长远,精心设计运筹,把握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开辟又快又好发展的道路。近年来我军建设的发展进步证明,科学发展观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威力,必将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发挥长远指导作用。

发改委科学发展观体会


发改委科学发展观体会



自从我县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以来,笔者通过认真学习,对科学发展观有了全面的理解和认识。现结合工作实际,笔者就20xx年发改工作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是理清20xx年发改工作的思路。20xx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加快推进“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关键之年。组织好本年度发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xx年我县发改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
:“围绕一个目标,突破两个难点,抓实三项工作,落实四项措施”。即围绕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目标,突破项目争取和项目建设两个难点,抓实宏观经济管理、投资管理、物价管理三项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实施“四项制度”、推进“发本文改服务进万家”活动、加强内部管理四项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抢抓机遇做好项目争取和建设工作。20xx年,发改局除认真督促主管部门实施好已经落户××的重大项目外,还要积极向上级发改部门争取9个重大项目,分别是:苗家丫口至松坡油路建设、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县职业中学实训楼建设、金河水库建设、县城供排水管网改造、××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龙街古富普渡片区开发项目、20xx年重点退耕还林地区5000亩基本口粮田建设、*曲硐核桃交易市场建设。
三是不断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发挥县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密切关注全县经济发展、运行情况和特点,及时跟踪、监测和分析全县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加强对经济发展中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提出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及保障措施。认真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准备工作。同时,要切实抓好物价和价格管理工作,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
四是不断强化各项工作措施。为确保年初县委政府和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的圆满实现,发改局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二是继续实施行政问责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实施“发改服务进万家活动”,切实推进项目工作。四是加强发改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搞好班子的团结,不断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五是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好科学发展观学习学习实践活动,使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工作措施进一步改善、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交通科学发展观体会


交通科学发展观体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其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后来人着想。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过程中,交通科技公司怎么办,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的各项工作尤其是经营管理工作,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我们当前一切工作的首要任务,下面,笔者就抓好"五个结合"浅谈一己认识:
一、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解放思想相结合,不断壮大企业的发展规模。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社会的大发展,必须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发展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所本文在。××交通科技公司要继续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义的理念,坚持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动力,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努力做大经营规模,扩大市场份额,力求实现公司"业务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规范、基础设施健全、交通技术先进、经济效益稳定、社会形象一流"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二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更新观念相结合,切实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在思想观念上,一是牢固树立"好字当头、效益优先、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识,在落实绩效考核指标的基础上,使××交通科技公司的发展速度高于省内同类企业的发展速度。二是牢固树立以优质服务求发展的意识,切实加强基础管理,打造××交通科技良好品牌形象。三是牢固树立把交通科技发展融入××交通发展的意识,在服务××交通发展中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四是牢固树立效率意识,树立全公司一盘棋的思想,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运行效率和效益。五是牢固树立机关服务基层的意识,以机关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推动企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切实为基层破解难题,解决困难,建设服务型机关。六是牢固树立建设学习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的意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相关专业知名专家、教授的联系,在重大决策上咨询专家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真正使公司成为××交通科技创新的龙头。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一是加大业务结构调整力度,采取措施,使高速公路运行维护、新材料新工艺推广运用、交通科技项目施工等工作齐头并进,全面协调发展。二是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研发有市场、有效益的产品,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三是加大交通科技创新力度,用新技术支撑企业发展。四是加大营销体系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五是加大员工队伍素质提升力度,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人才队伍来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企业改革创新相结合,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在人事制度上,要进一步打破身份界限,推行涵盖中层干部的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从中层干部岗位、项目负责人竞聘开始,在全公司逐步进行各岗位新一轮的竞聘工作。在劳动用工制度上,要继续加强规范用工和对从业人员总量的控制,进一步推行定编、定员、定岗,实行竞争上岗,建立起竞争择优、能进能出、分类规范管理的用工机制。在工资分配制度上,要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一步推行岗位工资制度,重点建立以岗位价值为衡量依据的薪酬体系。
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企业能力建设相结合,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一是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抱着对国家负责,对××交通事业负责,对广大员工负责的态度,谋大事,想长远,站在树立××交通科技企业形象的高度,齐心协力,密切配合,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高速公路运营维护项目管理。二是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创新的思维来谋划公司基层各类项目布局,使公司项目既能充分满足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业务发展需要,又能有效避免各种资源浪费。三是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快基层营运维护站所、中心的建设。通过实施三年发展规划,尽快建成一流标准的高速公路运行科技维护网络、科研攻关队伍,保障又好又快发展。
五、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企业相结合,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真正做到抓落实不留余地、抓监督不留空白、抓整改不留死角,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迎难而上的勇气、

交通科学发展观体会第2页

克难攻坚的志气、开拓进取的锐气。继续大力实施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帮助员工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使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和潜能得到最充分释放。着力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保证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员工,使广大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实现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和转化等功能,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这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和我国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启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作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包括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科学的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动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党的立党为公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
(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其首要内容和中心内容,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
离开了发展,就无所谓什么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发展。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之所以是“硬道理”,就在于它是一种客观规律,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发展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客观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总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人类终究会发展,一切阻挡者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发展才是硬道理”,乃是一种客观规律。正因为如此,发展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类实践的历史性课题。发展也是现代社会各国称雄竞争的时代性课题。就我国来说,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凝聚力和说服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离不开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国家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各项社会事业之所以取得巨大进步,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后,从长远一点来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都要靠发展。因此说,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高度概括。
(三)科学发展观还要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
这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既包括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全面发展就是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经济发展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条件;社会发展既包括实现政治民主、社会正义、司法公正、市场公平等,又包括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知识文化教育、从事生产活动的能力和本领、思想道德素质修养和人格品质的塑造等。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还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面向21世纪的发展,不是单一目标的发展,而是一个多层次综合目标体系的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
这就是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协调发展,就是促进有关发展各系统的协调,充分发挥各系统要素的优势和潜力,使每个发展要素满足其他发展要素的要求,完善整体功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出发,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缩小,人均公共产品的占有趋于合理,享有的公共权益趋于均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充分有效发挥;地区之间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便利;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和享受基本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地区之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加强;地区之间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把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重要条件,着重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主要矛盾,不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求得暂时的经济繁荣,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使人的生产行为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过程,加快技术进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趋利避害,坚持开放的发展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推进国内发展时考虑国际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时自觉地注重服务于国内发展和改革,实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互动。
(五)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回答“怎样发展才能保持永续性”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和社会承受力;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不能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要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人与自然协调互动,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这也是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
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各种矛盾互相交织,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做好统筹兼顾工作。统筹就是兼顾,实质是协调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各方面各领域各地区的各种重大关系。“统筹”的主体是党和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历史变革。统筹是对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和总体工作布置的要求,而不是把什么都“统”起来,不是要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不该干预的事情。统筹兼顾,首先是做好“五个统筹”。统筹兼顾,就是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统筹兼顾的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全体人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统筹兼顾,要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当前,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要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向再就业工程、西部大开发、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倾斜,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事业倾斜,向生态保护倾斜。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体现出鲜明特点:一是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本质。强调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强调各种发展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各方面发展的良性互动。三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强调人口增加、生产扩大、消费升级都要适应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当代人发展要泽被子孙,建立长效机制。四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多样性。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展特色,不搞单一的发展模式。
二、需要正确把握和对待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看待发展与增长的关系,正确看待GDp不能把发展与增长混同起来。“发展”包括了“增长”,发展要以增长为基础和必要条件,但“增长”并不能代表“发展”。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就业、教育、文化、卫生、社会公平等更为广泛的方面。有人认为,应当把发展看作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程,提出发展=经济增长 社会变革的观点。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只有明显的量的增加,而没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状况、政治经济体制、科技等明显的进步和质量的提高,反而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社会不平等、政治动荡。所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受到了普遍的批评。
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看待GDp。GDp是世界通用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在正常情况下,GDp的增加意味着经济实力的壮大和社会财富的增加。GDp又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考虑GDp的增速和趋势等因素,决定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因此,GDp具有综合性强和简便易行的优点,对它的重要作用必须加以肯定。但是,以GDp作为重要综合性经济指标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主要是难以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结构,难以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也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合理性和社会公正性,不能反映和生态建设等情况。因此,如果单纯用GDp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就容易导致一些地方不计代价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其质量、结构和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上述问题相联系,我们必须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不能忽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反对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理由,忽视和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和否定经济增长作用的倾向;又要反对用经济增长取代其他社会目标发展和实现的倾向。
(二)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根本转变。

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三高”必然是低效率。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继续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在稳步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要大力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企业规模效益和产品质量。加快企业的改革改造,提高管理水平,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社会环境。二是积极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使经济快速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三是努力节约资源,积极保护环境。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节约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四是要以机制转换为动力,加快体制创新。一方面,要通过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提高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使用价格,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
(三)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经济循环模式,努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是指既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以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的新型生产方法,其实质是一种物耗和能耗量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中,同时,对人类和环境无害的友好型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现在,我国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清洁生产,将来还会进一步发展。发展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的全过程中,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这是一种在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基础上,强调自然资源也应该形成循环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减量化是在生产投入端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再使用是指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可循环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排放无害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而传统工业经济则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经济,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必然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我们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提上日程。为此,一要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利用一定的优惠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改造。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制造工艺、技术和产品。二是尽快研究制定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以《节约能源法》为核心的、与配套法规、标准相协调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三是制定并实行强制性能效标准。大力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四是加强取水用水的定额管理,抓好废水资源化利用,搞好高耗水工业和水资源紧缺地区的水资源节约和代替工业。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引导和支配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体现和保证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从根本上说,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政绩观的基础和前提。在新形势下,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政绩,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适应全面发展的要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既要大力搞好经济建设,又要积极促进社会进步;既要推动城市建设,又要狠抓农村发展;既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又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适应协调发展的要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既要注重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速度和结构的关系,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要立足当前,考虑长远,统筹兼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总之,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这本身就是更大的政绩。这样创造的政绩,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政绩。
(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当前,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管理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越位”、“缺位”现象。各级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五个统筹”的思路,更好地履行职责。一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加强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二是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完善人口和就业管理,改进社会管理方式。三是加强宏观调控,改善市场监管。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作用范围,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加强规划制定、政策协调和信息服务。改进宏观调控方式,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四是加强民主、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要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自觉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