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工作心得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党员干部工作心得”,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党员干部工作心得

开展“四个不为”专项治理活动,是市委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剑指作风之弊,推动**发展,应时合势、深得民心。作为我们各级干部来说,就是要把干事创业作为唯一的价值追求,自觉把责任扛在肩、将名利抛脑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有所作为。

把想干事作为一种思想自觉。毋庸讳言,当前确有部分干部思想消极、精神懈怠,在其位不谋其政。根治这一问题必须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干部自觉对思想之垢、作风之弊进行大清扫、大检修,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发展想办法”的积极姿态,以“一日无为、三日难安”“干事创业光荣、不干事耻辱”的思想自觉,促使各级干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把能干事作为一种能力展示。推动**发展,光有想干事的热情是不够的,更要有能干事的本领。越是基层,工作越繁杂,越要注重自觉学习、静心思考,越要不断提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本领。如果招商引资靠“等”、群众工作靠“哄”、推进项目靠“蒙”,就容易陷入被动。因此,要做到能干事,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白天干、听、讲,晚上读、写、想。要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调研,把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重点,着力提高四种能力——新常态下推动发展的能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简政放权之后加强服务与监管的能力,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与创新能力。只有提高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才能有效破解难题、服务发展。

把敢干事作为一种从政品格。要摒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消极思想,切实做到“四个敢于”: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坚决不做滑头官、好好先生。**书记强调,“要为敢于担当者担当”。因此,工作中要着力营造“敢干事”的氛围,弘扬“敢干事”的精神,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为干事创业者撑腰壮胆,对埋头苦干、积极作为又有成效的干部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对不想事、不想为的干部,该警示的警示,该追责的追责,该“下课”的“下课”;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辩证看待、宽容对待,使敢担当、敢作为在党员干部中蔚然成风。

把干成事作为一种价值追求。有句话说得好,一切动机和过程服从于效果。干成事,是检验一个党员干部干事能力和水平的核心标准。因此,要把干成事、不出事作为为官从政的人生信条和终极追求,始终清白做人、勤勉做事、廉洁做官。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各级党员干部,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机遇、务实重干,努力在招商引资上干成事,在推动“双创”上干成事,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干成事,在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上干成事,在精准扶贫上干成事,在维护大局和谐稳定上干成事,在推动发展中彰显人生价值。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党员干部思想心得


党员干部思想心得

杜绝为官不为,牢固政治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解决“四风”问题上下狠药,腐败现象和“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背景下,一些干部对此不适应,滋生“为官不易”的思想,在面对本职工作的时候,不讲原则,不讲担当,工作热情消退,出现了能不做事就不做事、能少做事就少做事的“为官不为”现象,特别是在很多时候,置百姓利益不顾,没有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拿各种理由推诿扯皮。这种现象,于公于私都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特别是极大地损害了群众利益,必须坚决纠正。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是我们的 “衣食父母”,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在思想上提高,在行动上落实。在平日工作中,注重自我提升。一要强化思想认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工作中,认真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反省,查摆剖析自身存在的“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并落实整改。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觉摒弃“官僚主义”作风和个人主义的私心杂念,以工作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重,为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要工作务实。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在转变作风中,要自觉带头重温党的群众观念和民本意识,把群众的反响作为“第一信号”,把为民排忧解难作为工作第一任务目标,把群众认可作为工作“第一追求”,真正做到心中不忘党的事业,时刻牵挂群众的冷暖,尽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自觉地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搞不切合实际的工作,不搞虚假浮夸的假政绩,不搞没内容的“形象工程”。三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社会的发展,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和实践。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失去了基础。党要紧紧的依靠群众,才能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我们党员干部,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进一步端正对群众的态度,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时候,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

党员干部读书心得


党员干部读书心得

党员干部的交友问题,人们比较关注,各级党员干部,要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党员干部要有警惕性,要慎重,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要为各种诱惑所动摇;要防微杜渐,对那些所谓的“感情投资”、形形色色的公关和不善之客,要当机立断,拒之千里,谨防交友不慎带来不良后果。

择善而交。党员干部交友必须坚持原则,坚持党性,要有一定的政治标准。不能不分对象,不辨良莠。少数党员干部滥交朋友需要引起警惕:有的喜欢听好话,喜欢别人吹捧,与溜须拍马的人交朋友;有的贪图享乐,与大款交朋友;有的喜欢所谓的“江湖义气”,与“混混”交朋友;有的喜欢拉老乡,结交亲戚朋友,总认为这些人可靠可信、可用、好办事,与拉帮结派的阴谋诡计的人交朋友。这固然与不法分子千方百计的拉拢有关,但更与党员干部自身的党性修养、道德素养不高,抵御风险和诱惑的能力不强有关。

交友有度。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清似茶。朋友交往要注意把握分寸,党员干部交友必须讲原则。不要把个人交往与行使公权混在一起,感情用事。少数党员干部在交友中不善于把握分寸,讲关系、不讲原则,讲交情、不讲纪律,讲老乡、不讲法度,甚至在“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面前,丧失党性原则,突破应当坚守的道德和法律底线。党的各级干部,一定要从拒腐防变、履职尽责的高度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交友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做到防微杜渐,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慎独”是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约束的方法,也是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应有的一种修养境界。“慎独”一词最早出自《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慎其独”的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历史上有很多“慎独”的生动例证。康熙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并告诫子孙:“《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林则徐杂居所悬挂一幅醒目的中堂,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慎独”以自省作为起点和基础,强调道德修养必须达到这种境界,即在无人监督、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也能严格按道德原则办事;强调在社会公利和个人私利的对抗中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完善,始终保持“慎独”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慎独”是一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之一。那些腐败分子,往往是从“独”时、“独”处不“慎”,滑向犯罪深渊的。他们有的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台前说人话、台后做丑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注重为官的道德修养,面对各种私欲没有“慎独”克己的能力。党员干部“慎独”,具体应做到“十慎”:一是慎始,把好“第一次”关口,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二是慎终,做到精神支柱不倒、权利期权不用,防止晚节不保。三是慎权,防止滥用权利,以权谋私,买官卖官。四是慎欲,不被钱、色、名等私欲俘获,做到“体民之情,遂民之欲”。五是慎内,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防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六是慎友,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防止被损友“拉下水”。七是慎微,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防止小节上的蜕变。八要慎言,要敢于讲真话,讲话要利于团结,防止口无遮拦。九要慎断,要深入调研,科学决策,防止违背规律、主观武断。十要慎威,不滥施权威,不压制民主,不压制人才。“慎独”的要义在于勤自修,日日不辍。要甘于清贫、耐住寂寞,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如此每日“三省吾身”,我们才能逐渐达到“慎友、慎独”之境界。

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心得


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心得

广大党员要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要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首要位置,通过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其他纪律严起来。唯有正风肃纪,才能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党的政治纪律是党的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的基础,而党的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等又体现和反映着党的政治纪律。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对于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至关重要。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严守政治纪律作为增强党性的一项基本要求,做严守政治纪律的表率,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切实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同时党员干部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自觉尊重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的名誉,塑好自己的形象;随时自我检讨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是否符合党员干部的身份,是否正确行使责任和权力,是否及时履行自己的义务,尤其在无人监督时,更要懂得约束自己;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时时以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告诫自己,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自觉做到为国尽力、为党分忧。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认真学习、严格遵循党章以及单位的规章制度;在工作上也要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用严格的纪律要求自己。要进一步增加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身作则,管好自己,做到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要自觉抵制“行为不检点、作风不端正”的行为。

无论是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岁月,还是激情澎湃的改革发展年代,党员是否讲纪律守规矩,直接关于党能否拥有一个廉洁自律的大环境,关乎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也关乎党是否能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党员干部必须要恪守纪律和规矩,这既是党的要求,也是工作、生活的前提和保证。

党员干部反腐心得


党员干部反腐心得

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引起了社会各界以及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注。之所以该剧有如此大的凡响,不仅仅是剧情本身,更主要的是对反腐斗争的民心所愿。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牵动人心的时代命题。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前几集,就为大家直观的展现了一个典型小官巨贪的角色。一位国家部委的项目处长被人举报受贿千万,而这位处长却是个衣着朴素,吃着炸酱面,每个月只给家中老母寄300元生活费的“老农民”。可他贪污的钱却用坏了12个验钞机。当官3年贪污2.3亿元现金。床上,墙上,冰箱全是整整齐齐的“毛爷爷”。这一幕震惊了所有人。这个人物并非子虚乌有,原型是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反腐关系着每一个党员干部,更与每一个人民群众紧紧相连。要想整治不正之风,人民群众,尤其是党员干部都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 增强认识,强化反腐意识

党员应该铭记党章,把为人民服务当做铭记于心的宗旨。思想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坚持学习,防止被腐败思想所侵蚀。有明确的道德及人格底线。吾日三省吾身。时候刻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谋事尽心,不苟且,不敷衍,勤政,廉政。时刻谨记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把反腐对抗到底。

二、 党员干部要将反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自从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以来,到反对“四风”走好群众路线;从“老虎”“苍蝇”一起打,到党政、高校、国企巡视全覆盖,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风政风为之一振。党员干部更应从自身做起,生活上勤俭节约,反对奢靡之风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自古廉洁廉政的诗句就不计其数:“操劳本是份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一身正气豪情壮,两袖清风意志昂”。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事,就要有“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的豪气。党员干部一定要做好人民群众的榜样,起积极带头作用。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党员干部身兼重任,要以“人民的名义”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时刻把党的宗旨铭记于心。用实际行动把反腐倡廉落实到位。打铁还需自身硬,反腐更需自身硬。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