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宗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每当观看或者阅读后,老师一般都要求我们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心得体会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学习杨宗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学习杨宗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读完杜耀峰同志的通讯《乡亲的泪,为他而落》,掩卷而思,颇有感慨。
在许许多多的人看来,通讯报道中的主角杨宗兴同志实在不是一个什么起眼的人物。论地位,他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鸭蛋河村书记,按中国官场部、厅、处、科这样一个顺序排下来,他还没进入“官”的序列,从县这一级内部来讲,充其量是个股级吧,地位之低微实在是有点可怜;论金钱,他连自己老婆的病都没治好就匆匆出院了,虽有一双可爱的儿女,但为了让爱子读完大学,不得已让女儿辍学打工,即便是这样,到他临死的那一刻,也没还请欠下的债务,太让人惋惜。然而,就是他这样一个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人,却着实让我平添了许多感动。
看看我们所处的这个气象万千,飞速发展的社会,看看我们周边形形色色,劳苦奔波的人们,我想,绝大多数人们,都会和我一样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是一个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是一个精神追求物质化的时代。的的确确,我们习惯了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从传统意义上讲,这叫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用现代时髦话语而言,这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问题是,我们多少人在这一过程中跳出了“小我”,走向了“大我”呢?翻开众多的经典,无论是宣传资本主义思想的,还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都告诉我们一个普适的真理,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他具有社会属性。既然人是社会人,就必然要承担社会道义和责任,只是这种道义和责任的实现方式和表达形式不同而已,杨宗兴同志在这方面的确与我们大多数人不同。从这位地位低微,家境清贫的支书身上,我着实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杨宗兴同志短暂的一生,只干了修路、架桥、拉电、建校、兴产等几件看的见,摸得着的事,放在时代大背景下看,无外乎都是一些区区小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俗话说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不被世俗表象所迷惑。
宗兴同志之所以可敬,在于他的无私。那一件件被百姓称道的实事,修路也好,拉电也罢,没有一件是他的私事,都是十里八乡百姓的需要。面对公众的利益,百姓的期盼,不少干部,甚至是身居要职者或听之任之,或麻木不仁,或半途而废。可宗兴同志不一样,在手中没有什么行政资源可借用的情况下,哪怕是四处磕头作揖,也要把事办成。为啥,只因他心怀民众,把大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他心中没有自身私利,只有超越自身的“大我”。
宗兴同志之所以可爱,在于他的仁爱。在这个婚姻稳定性日益降低的世界,他可以为妻治病花光全部积蓄,变卖全部家产,哪怕严冬赤脚;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他懂得知识改变命运,为了儿女求学,他可以两头不见天的劳作,甚至卖血;在这个追求物质享受的社会,为了缩短家乡与外界文明社会的差距,严冬里,即便是鞋掌磨破了,也要翻越崇山峻岭,弄来的木炭,给架线施工的师傅生火取暖,好让上马的工程不至于延期,这份真情换来了光明早日进村。凭啥他能干成哪些在许多人看来难度很大的事?只因他捧出的是一颗火热的心,洒向人间满是爱啊。
宗兴同志之所以可赞,在于他的奋斗。面对落后的山村、贫瘠的土地、清苦的家境,他没有抱怨,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他没有像众多外出务工者一样一走了之,他不忍心让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长此下去。一个人的力量不够,他便团结所有的人,向贫穷落后宣战,用勤劳的双手治山治水,没有白日黑夜的兴烤烟、抓养殖,滴滴汗水终于浇开了幸福之花,家里村上短短几年变了模样。作为一个村支书,按常理也算是一方“土皇帝”了,为啥他能这样辛苦的劳作,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人间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宗兴同志之所以可歌,在于他的责任。对妻子儿女来讲,他是雄健的臂膀,对父老乡亲来说,他是巍峨的大山。从他不向困难低头的行动来看,他是一个不屈的汉子;从他至真至纯的心性来看,他是一个热血男儿,他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创造自家的幸福。然而,他知道当官就要为民做主,哪怕这是一个人们瞧不起的,比芝麻还要小多少倍的职位。于是,在村里孩子上学难时,为筹资建校,家境贫寒的他却毅然咬牙贷款率先集资不说,还为村民垫付集资款;当灾难来临时,他顾不上自家财产和亲人的安危,却匆匆踏上了转移边远群众的征程,直到穷凶极恶的山洪把他自己,连同他一砖一瓦亲手建起的温馨小屋掩埋的无影无踪……。为啥他号召的事总能办成,因为他知道村看村,户看户,老百姓看的是干部,他必须挑起村民的期盼,抗着乡亲的嘱托,人们跟在他身后才能义无反顾。
看到宗兴同志的所作所为,想想自己,比比四周,着实让人感动。在为宗兴的早逝扼腕叹息的同时,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活着等于死了,而有的人死了却永远活着,那是因为他的精神让人永远铭记。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宗兴的肉体离我们远去了,我也想说一句很精辟的话,可我没那些伟人有才,我只能借用一句流行歌词来表达心意:宗兴哥,我心中你最重!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学习杨桦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杨桦同志

2018年12月28日,江津区组织各辖属单位参加了“重庆市优秀扶贫干部杨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江津区专场”,报告者有杨骅同志的同事、帮扶对象、记者、他的父亲等6人,我们也从各个方面了解到杨骅同志的生平事迹。不论在何种岗位,他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018年8月21日,他因突发疾病牺牲在扶贫工作岗位上,令人扼腕叹息。

自从绣绂解麒麟,一片忠诚只为民。杨骅同志在机关工作,但他不安于现状,主动申请从事扶贫工作。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落实产业扶贫项目,帮助劝说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哪怕被贫困户污蔑误解也毫不气馁,时时刻刻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学习杨桦同志忠诚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跟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精神,杨骅将自己全身心地沉在了扶贫工作中,帮助扶贫对象家的两个孩子解决上学问题。为了国家未来发展,杨桦同志鞠躬尽瘁,奋不顾身,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学习杨桦同志的工作精神,做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引导贫困户们自立自强,巩固扶贫成果,最终脱贫致富。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从杨骅与他父亲的聊天记录中可以看到,这个家族的廉正清洁与为国为民。虽然父亲是老县长,但杨骅直到48岁时都只是一名基层干部,几次放弃了调任机会。父亲大公无私,在这样的家风影响下,他也公而忘私、勤俭节约,妻子下岗后没有找关系进入机关单位,而是成为了一名企业临时工,平时他在驻村时也十分节俭,整个夏天就靠一件网购的50元的短袖度过。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深刻学习他的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把国家和人民放在第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杨骅同志虽然已经牺牲,但是他的精神,将永存所有共产党人心中!

学习杨兆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杨兆顺先进事迹

听了杨兆顺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一个优秀党员的素质“为人民服务”,在自己的岗位上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帮助别人,不怕难不怕烦,是我学习的榜样!如果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能用心去做,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进步,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杨兆顺这样的榜样!杨兆顺是我们党员们学习的榜样,他在紫藤苑小区当书记12年,为小区的百姓们做了这么多的好事,这些都是陌生人,但对于他来说都是自己的叔伯、自己的姐妹,这种境界是值得我学习的,把同事当亲人般看待,是一个党员很好的写照。他的处事态度、为小区百姓做实事,哪里有困难就会出现哪里,体现了优秀党员的高风亮节,特别是他五十多岁了还去进修,这是我学习的榜样,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与时俱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感触很深的是他的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第一时间现场处置、第一时间化解矛盾,体现了一个优秀党员的品格,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不去抱怨而是勇敢站在前面,真的让人敬佩,值得我学习。杨兆顺同志用心、用情地服务他人,值得我学习。他是一个很会动脑、点子多的人,成立了居民荣誉室和荣誉墙,把小区居民获得的荣誉和互相帮助的事迹张贴出来;把最大的办公室腾出来,变成集体办公,有什么事到这个“窗口”一问就知道;开通了小区便民服务信息平台等,这些实事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让我体会到不平凡是从做好自己身边事开始积累的。

杨兆顺同志作为一个普通的党总支书记和社区工作者,长期工作在基层第一线,为民排忧、为民解难。他的工作表面上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是相当的艰辛。很多工作不仅需要一颗为民服务的心,更需要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牺牲个人益的精神。我也要以杨兆顺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思想。以自己的真心和爱心为学生服务,做好幼儿园的家长工作,让大家都满意肯定我的工作,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我的动力源泉。杨兆顺同志在日常工作中以“摸出草根经,干好千家事”为信条,十三年如一日地想百姓之所想,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扛起了“兄弟”们的不幸!复杂的社会问题,他用“德”一一化解;复杂的人性问题,他用“德”纷纷温暖……这就是党的好干部!向身边的榜样致敬!

杨兆顺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名优秀党员的优秀表现,让我深受感动的是面对愤怒的劳改释放人员,面对情绪波动的肇事者,他不退缩、不畏难,还成为这群弱势群体的“父母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习他的这种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 出自范.文.先.生.网)正如他说的“为居民群众服务是我的福分”,他的境界是很高尚的,体现优秀党员的素质,我要学习他的这种境界,把它运用到我的工作中,做好自己的总务工作。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用心去做好它,把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放在心上。杨兆顺同志是一位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共产党员,他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居民群众中,为群众办事,不讲条件、不怕困难。用老杨自己的话来说,小区居民都是他的“叔伯兄妹”,为居民服务是自己的福分,如果我们的社会多出现这样的榜样,那么社会就会快速前进,我也会学习他的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教好孩子,立足自己的教育岗位。

学习杨艳萍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杨艳萍先进事迹

——卞勋生

为了响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向全国测绘界向杨艳萍同志先进事迹学习的要求,我局邀请到了山东省国土第一测绘院杨艳萍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于10月25日在海口举行了杨艳萍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团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了汇报,临危受命扛大梁、改革创新解难题、泰山压顶不弯腰、正气凛然带队伍、干群一致鱼水情、闯出事业振兴路、春风无声绿满坡。整场报告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的讲述了杨院长的先进事迹,听完了整场报告会我们大家的感触很深,本人从七个部分和大家学习交流这次报告的心得体会。

一、临危受命扛大梁。那时的山东省国土第一测绘院在上级拨款很少,业务量极少,经济效益低下。是山东省国土第一测绘院最困难的时候,杨院长就在这个非常时期临危受命的。好多人当时劝她你都一把年纪了再干几年就要退休了,何必还要接手这个烂摊子呢?而且又是平调。杨院长说我是共产党员,组织交给的任务一定要完成的。简单的一句话体现出来了三个字“责任心”,杨院长在单位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候敢于站出来挑大梁。这种责任心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二、改革创新解难题。杨院长上任后发现以前大家干项目都是吃的大锅饭,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到最后享受的待遇和福利都是差不多的。这样使大家干活懒散,责任心不强,工作效益低下。杨院长为了能够让队伍丛震雄风,实施了按劳分配的体制改革,干多拿多,干少拿少。这一下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让整个队伍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我感觉杨院长的这次改革毫不夸张就是在一个集体中进行了一次经济体系的改革。这次改革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杨院长这种创新的思想和长远的眼光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的。

三、泰山压顶不弯腰。在杨院长上任短短几年的时间,先后失去了生命中最要的两位亲人“丈夫和儿子”。这恐怕是世上最大的悲剧了,在这种双重的打击下。杨院长病倒过、伤心过、绝望过,但是她说当她想到了集体对她的关心和照顾时,想到了第一测绘院这个大家庭时。她又从新振作了起来,带领了第一测绘院的同志们不断地创造出来一个又一个新的第一。杨院长在面对人生重大苦难面前,不被吓到,不被打垮。这种顽强的毅力和坚韧,是常人难以具备的,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四、正气凛然带队伍。杨院长身为第一测绘院第一把手,在从简节约,干部勤洁廉政等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杨院长经常出差都是自带枕被的,都是住着几十元的小旅馆的。有时出差到了一个地方为了能够找到一家便宜的小旅馆都找好一会才能找到的,把剩下来的钱给大家买水果吃。公私分明不占单位一分钱,一次家里有事司机用单位的车把她送回家,回来了他还把油钱交到办公室主任那里。杨院长从简节约,干部勤洁廉政,不贪图享受。这种精神成为了第一测绘院干部和群众的风向标,也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先进代表,我们大家也应该静下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作风了。

五、干群一致鱼水情。第一测绘院大多的项目都是野外测绘的,但是杨院长身为一名女性,长期跟着外野队伍走南闯北的。她到测区看望大家都是提前买好菜和水果的,到了驻地为大家洗衣做饭样样都干,一点也没有一位院长的架子。远的去不了的就每天发短信去问候,还有的年轻的小伙子因为常年出差不好找对象的,杨院长为他们牵线搭桥,解决了年轻的小伙子的后顾之忧。杨院长这样全心全意的为大家服务和着想,大家都亲切称她为“杨妈妈”。可见一位女性为了这个集体付出多少的爱,才能换来这个称号呢?杨院长这种为了集体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我们年轻的一代们值得学习的呀!。

六、闯出事业振兴路。第一测绘院在杨院长统一指挥和协调下上任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把山东省国土第一测绘院这个金字招牌推向了全国,不断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第一,使单位的业绩不断增加,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群众的收入也在不断地提高。通过一个的努力和付出带领第一测绘院全体成员把测绘事业做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七、春风无声绿满坡。杨院长上任8年山东省国土第一测绘院经历了又衰败到辉煌的艰辛历程。可以这样来形容第一测绘院发展的历程,从以前的设备老化到现在软硬件在国内可算得上是一流的,从业绩低迷到现在业务量多的干不完,从人员的懒散到现在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从660万元到现在的6600万元。员工的钱包也鼓起来了等等这些成绩都是杨院长带领大家干出来的。

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要向杨院长学习遇事要有敢当但责任心,学习杨院长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杨院长的为了集体的身先士卒,还有管理单位和企业要有大胆的改革精神和长远的眼光。为了中国社会事业做出自己小小的贡献,同时也希望我们这些年轻人像杨院长学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