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官德修养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心得是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是自身受到的感悟和启发。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论官德修养,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论官德修养官德,是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只有形成了一个以干部队伍为依托的道德示范群体,整个社会的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既然居官,就不能远离官德.也不能逃避官德,更不能缺乏官德。当官无德,必然导致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良。因此,加强官德建设至关重要。一、慎始--谨防第一次。人生贵善始。一位领导同志曾说过:加强官德修养,保持自身廉洁,关键在于第一次。把好了第一次,就掌握了主动,就能在各种腐蚀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此言不谬。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可见,在不义之财面前慎重对待第一次,果断拒绝第一次,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是,现实生活中不能正确对待第一次,不能断然挡住第一次的人屡见不鲜。胡长清、李乘龙等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成为千古罪人,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把握住第一次,在下不为例的自我安慰中一步步走向深渊。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把握住自己,认认真真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个第一次。警惕了第一次,就能累积成每一次,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就不会被突破,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就找不到可乘之机。在廉洁与腐败、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我们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二、慎微--谨防小恶积大恶。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干工作,收一点拿一点、捞一点占一点、吃一点喝一点、玩一点乐一点,是人之常情,是小节,无伤大雅;有的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犯点小错误、有点小毛病,组织上也会宽容。原谅;还有的认为别人恣意腐败尚能逍遥法外,自己捞点蝇头小利,不足挂齿。正是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使他们渐渐放松自我约束,滋长了放任心理。于是,今天占一点,明天捞一点,后天又贪一点,最后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小节不保终累大德。广东省汕尾市原副市长马红妹,平时毫不检点,把自家买水果、面包、鸡蛋、油、米等用的几十元、几百元开成发票报销,致使后来胃口越来越大,发展到几万元、几十万元地将公款贪为己有就是例证。可见,小节并非无害,而是一切大害的开始。各级领导于部一定要在慎微上下功夫,注意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去小恶以保本真,积小善以成大德。三、慎言--谨防口无遮拦。现在,党内和干部队伍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在公开场合讲话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说有悖于中央精神的话,对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策及工作评头品足、说三道四、滥发议论;把社会上某些妄加猜测的东西和互联网上所谓的内部消息及顺口溜当作谈资说料,时而望风踩柳,时而添油加醋;甚至津津乐近于一些消极颓废、格调低下的所谓黄色段子,满口荤话、粗话、脏话。纠正和防止党员干部口无遮拦,讲话不注意影响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增强党的意识,坚持从严治口,用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的标准严格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与中央不一致的话坚决不说,不利于党的形象的事坚决不做。在公开场合,一定要言必适时,言必适情,言必适度。四、慎好--谨防嗜好误前程。嗜好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有点爱好是正常的,领导干部也不例外。但是,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不能恣情放纵,而应当把它与官德的修养联系起来,对有利于官德修养的则育之,不利于官德修养的则弃之,介于有利与不利之间的则节之。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好爱如果不善节制,就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为不法之徒腐蚀领导干部的缺口。这绝非危言耸听。从厦门远华走私案中可以看到,石兆彬、刘丰、蓝甫、杨前线、接培勇等大小官员的堕落,正是被赖昌星从这些人身上的爱好打开缺口的。赖昌星有一句名言:不怕什么法律条文、,就怕领导干部没有兴趣爱好。我们的领导干部要警觉啊。五、慎欲--谨防纵欲无度。人有七情六欲,领导干部也不例外。有的干部之所以在权、钱、色等的诱惑下坠马,究其根源无不是为欲所困、为欲所害,当官欲、权力欲、金钱欲、美色欲、名利欲、占有欲、享受欲太盛。无理则欲滥,无欲则理废。人欲是生理现象和社会现象,企图窒欲、灭欲不可能,亦不可取;而纵欲又为害无穷;唯一正确的办法是以理导欲、以理制欲。所谓以理导欲,以理制欲,就是通过理性把欲求控制在无过无不及的程度.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欲不逾矩,欲不损德。以理导欲、以理制欲首先要分清正欲与邪欲。正欲与邪欲,在许多方面是泾渭分明,不言而喻的。但有时又往往是正邪混淆,难分难辨,稍不注意,就会以耶为正,背正入邪。这就需要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是以理辨欲。以正确的理论为依据,划清什么是正欲,什么是邪欲;什么是公欲,什么是私欲,择其善者从之。另一方面是以理导欲。用正确的思想引导欲求的实现,遏制恶欲的发展。其次,以理导欲、以理制欲要把好节欲与纵欲的关口。追求个人欲望的实现,千万任性不得,放纵不得,不能违背党纪国法,不能违背官德原则。适度为利,失度成害。做到节而不过,遂而不纵,谨防伤身败德。再次,以理导欲、以理制饮要处理好民欲与己欲的关系。不仅要坚持与民同欲,同甘共苦,而且要把体民之情,遂民之欲作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热心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谋利造福,而把个人的欲求置于群众欲求之下,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六、慎权--谨防滥用权力。领导干部如何对待和运用权力,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强弱、官德好坏的试金石。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运用权力,掌权为公,执政为民,就会使权力造福人民;滥用权力,掌权为己,以权谋私,就会使权力造祸人民。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说: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因此,领导干部在运用权力时一定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行事。要正确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领导干部的级别越高,手中掌握的权力越大,社会责任就越重,越应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切不可滥用权力,谋取私利。七、慎平--谨防坦途翻车。人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有人行船,渡过了无数个激流险滩、隐石暗礁,却在开阔平坦的水面沉舟翻船;有人行车,顺利通过了崎岖山间小道,却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车毁人亡。究其原因,是他们在困境、险境、恶境之中谨慎小心,格外警惕,而在顺境、佳境之中怠心懈志,忘乎所以。因此,愈是个人成长、进步顺利的时候,愈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见喜忘忧,自松其绑,而只能履平防险、浅水深防。为此,一要无病早防。在加强官德建设方面,要贯彻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方针。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当戴上冰冷的手铐、关进阴森的大牢时,当被押赴刑场告别人世时,大都会发出追悔莫及的哀嚎。因此,要防止香风熏心,毒气浸身,就必须见危于无形,防祸于未萌,不间断地学习改造,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二要人病我防。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是加强官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官德建设中,既要见贤思齐,向德性高尚的先进人物学习,又要见不贤而内自省,从犯错误或犯罪者身上吸取反面的教训,引为鉴戒,省己律身。三要小病大防。见微知著,小病大防,这是古今志士仁人修身养性终成大器的共同经验。在周总理、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生涯中,都曾有过闻过即改、小题大作的感人事例。陈毅同志曾把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17个字作为自己的观铭,终生警示自己。八.慎独--谨防自我放纵。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造成的某些空隙,以及新的体制、新的观念、新的价值体系、新的规则还不够完备等,都可能为作奸犯科者提供可乘之机。对于手中握有人民赋予的大大小小权力的各级干部本人来说,倡导慎独.不断修身,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党纪政纪是建立在高度自觉基础之上的,光靠强制很难保证一个人不犯错误。有的同志往往在公开场合、集体活动中,在有人监督的时候,能够按章办事,严格要求自己,而在远离组织、无人监督的时候就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放任自己,结果犯错误。如何才能慎独.重要的是认真地、自觉地坚持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四自。一要自重。对自己的人格、自己的言行、自己的名誉非常珍重,不失于轻浮流俗,不狂妄自大,不自轻自贱,待人处事与自己的身份相符。二要自省。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养成每日三省吾身的习惯,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作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三要自警。应该时时处处用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警告自己不要有任何越轨的举动,真正做到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四要自励。各级干部无论身处顺境,还是身处逆境,都要像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那样,坚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九、慎友--谨防被朋友拉下水。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在结交朋友方面不能不慎之又慎。因为有些朋友就是瞄着你手中的权力而来的,他们千方百计和你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他们千方百计、百计千方地为你设置陷阱。江苏省连云港市原副市长鹿崇友,专好结交大款,为了大款们的利益,他可以目无法纪,披挂上阵。可事到临头,那些人为了保全自己,纷纷弃他而去。无数事实证明,靠金钱、权力建立起来的友谊是短命的。因此,对领导干部来说,一定要谨慎交友,冷静交友,从善交友,选良交友,择廉交友。唯有如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十、慎终--谨防晚节不保。善始不易,善终更难。要做到善始善终,始终如一.一是要防止灰暗心理的滋生。从一些领导干部由红变黑的蜕变过程中来看,堕落无不起始于心理的失落、失衡、失制。其一是吃亏、补偿心理。他们盲目地同大款、大腕攀比,同强占狂贪的暴富者攀比,因而攀出了羞涩感,比出了吃亏感,继而攀出了补偿心理,企图通过勤捞来弥补损失。其二是及时行乐心理。在酒绿灯红面前,一些老同志心花、头晕、目眩,对奢靡的生活由向往到痴迷、热衷于用公款上赌场、进舞厅、泡小姐、潇洒掉了自己的晚节。其三是侥幸、冒险心理。他们自以为手段高明,无人知晓;或自恃德高望重,无人猜疑;或抱着冒险一次,享受终生的念头,不惜赌上政治前途和身家性命,来个狮子大张口,到头来,伸手必被捉,赔进了自己的晚节。二是要防止心力的懈怠。人生的历程,有如流水中行船,山丘中跋涉,心志要专一,心力要坚毅,如果松懈怠忽,随波逐流,就难逃触礁翻船、失足落崖的厄运。所谓功亏一篑,一失足成千古恨是也。从众心态,是心力懈怠的一个突出表现。抱这种心态的人,或者认为随大流,法不责众,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或者认为随大流有利,既能吃上肉又不沾腥。而实际上,同流必然合污,合污者终究逃不脱法律的处罚,无论成克杰、胡长清之流,还是李纪周、马向东之流,一个个窝案的败露,无论窝主还是窝徒,却未能逃脱干系。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是心力懈怠的又一个突出表现。有的领导干部临近退职、退休之时,不是留恋工作,而是迷恋权力;不是重晚节,而是重晚利,利用即将离手的权力之柄,拼命地为自己贪钱敛财,以图富度晚年,享受余生,而栽在最后一站再也起不来了:有的灰溜溜交出了手中的权力,有的刚刚下车离站又向高墙走去,甚至有的还凄惨惨踏上了黄泉路。三是要防止革命意志衰退。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且莫人老了,功高了,位尊了,背上各种包袱,作茧自缚,自毁其身。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放下资深的包袱、功高的包袱、位尊的包袱,慎始敬终,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一个人做一件、几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慎终如初少败事。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干净干事是官德


干净干事是官德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讨论时,针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强调,我们的干部只有同广大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才能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从而形成无坚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他希望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
“干净干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从政者的一种“官德”体现。要做到“干净干事”就需在两个方面着力:一是要爱岗敬业、勤政为民,想干事、能干事;二是要廉洁奉公、洁身自好,干成事、不出事。
 “干净干事”的前提是“干净”,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心净、手净、腿净”。“心净”就是要心底无私,不能有贪婪之心、私欲之念,因为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手净”,就是不取不义之财,否则,伸手必被捉。“腿净”,就是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 “干净干事”的目标是“干事”。做人要有好的品德,做官要有好的官德,德不正,则行不端。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只有干净干事,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才能挺起腰杆干工作,理直气壮地抵制歪风邪气。如果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谋私利上,不仅干不成事,早晚会出事。近年来查处的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败的典型案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领导干部要做到“干净干事”,一方面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对国家法律、对党的纪律、对人民群众心存敬畏。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升精神境界,自觉克服侥幸、失衡、攀比等心理,强化自律意识、公仆意识,慎独自重,秉公用权。只有这样,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才能“干成事、不出事”。

人民检察官读检察官论学习心得


《检察官论》是我国台湾地区著名法学家林钰雄教授于1999年完成的一部关于检察制度研究的专著,后于由法律出版社在大陆地区出版发行。林钰雄教授在德国留学多年,师从著名刑事法学大师罗克辛,对刑事诉讼法、刑法和检察学均有深入研究。

 

《检察官论》围绕检察官和检察制度的形成历史、检察官在诉讼法上的合法性义务与客观性义务、检察官介于行政官和司法官的双重定位、检察一体制对检察官和检察权的监督制衡等检察官制度的核心问题都做作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并提出了自己创造性、建设性的意见和观点。而这些问题正是我国当前检察理论研究亟须深入研究的课题,其阅读价值不言而喻。

 

当下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各种观点和学说众多,特别是关于检察改革在法学界发生了比较大的争议。学术性的批判本身不是目的,批判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和达成共识,并最终解决问题。学术研究中解决争论时,学者往往喜欢“回归原点”来重新审视和讨论。关于检察制度的讨论,不妨也让我们回归原点,以检察制度的创设为坐标原点,澄清检察制度研究的基本立场,而《检察官论》正是一部回答“我是谁、我在哪儿”的书。

 

现代检察制度,乃“革命之子”、“启蒙的遗产”,诞生于法国1789年大革命时期,正式奠立于18“拿破仑治罪法典”。客观的说,检察官制度乃是人类司法史上的一个伟大构想。但自检察官制度创建以来,检察官处于法官与警察两大山谷的“谷间带”,在“两大旗帜鲜明集团的夹杀之下,摸索自我的定位”,此命题暗喻了检察官在国家权力上定位问题的解决方向,而罗克辛更是直言检察机关“是一个尚未完成的机关”。

 

创立检察官制度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主导侦查程序。从检察官形成的历史来看,欧陆刑事诉讼程序引入检察官制度是为了废除当时盛行的纠问制度,确立诉讼上的权力分立原则。破除由纠问法官一手包办刑事追诉与审判工作,由检察官担任控方,“无控方之起诉,即无法官之裁判”,自此,法官被局限于被动消极的角色,但也因此保持了其作为裁判官不可或缺的客观性,以检察官与法官彼此监督节制的方法,保障刑事司法权限行使的客观性与正确性。

 

第二,守护法律。作为大革命时代的产物,检察官是“一剑两刃的客观官署”,不单单要打击犯罪,更要注意搜集有利被告的事证,并切实保障被告诉讼上应有的程序权利。正如德国刑事诉讼法大师史密特所言“检察官乃国家法意志的代表人,而非政府的传声筒”。作为“法治国之栋梁”,检察官制度的创设,“乃催生法治国并克服警察之国明显指针”。作为受到严格法律训练和法律约束的检察官为守护法律,应监督控制警察侦查活动的合法性,“摆脱警察国家的梦魇”,如此一来,“才能在人民眼中获得最好的支持”。

论组工干部党性修养


论组工干部党性修养

作为一名司法局的党组织书记,既是司法干部,也是组工干部,我认为组工干部的党性主要是做到五个始终:

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思想纯洁是党性纯洁的基础,理想信念是思想纯洁的核心。有了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方向和精神支柱,就能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反之,如果思想不纯洁,理想信念不坚定,是非认识必然模糊,政治立场很容易动摇,就会迷失前进方向,失去精神动力,甚至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组工干部职位特殊、使命特殊、要求特殊,必须是最讲政治、党性最强、最纯洁的干部,要始终保持思想上的纯洁和政治上的坚定。如果组工干部自身不纯洁,就没有资格去教育和要求党员干部纯洁,就无法保证把好选人用人关、选出纯洁的干部,也难以建设好纯洁的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增强政治自觉和历史担当,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内化为精神动力、外化为具体行动。要加强党性锻炼,把讲政治的要求体现到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

始终忠诚党的事业。对党忠诚是我们每名共产党员入党时的庄严承诺,是检验党员思想纯洁的"试金石"。关于忠诚,古人有很多精辟的论述。东汉马融曾说过,"天下至德,莫大乎忠"。看人大节,识官大德,关键是看忠诚。组工干部直接从事党的工作,更应该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因此,我们组工干部要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要求、作为必备的政治品质,增强使命感、归宿感,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党的事业紧紧联在一起,牢记党员身份和组工干部的特殊身份,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脚踏实地地为党工作。作为组工干部,贯彻落实好党的干部路线、组织路线,是对党最根本的忠诚。忠诚党的事业,从组工干部个人来讲,要始终坚持以事业为重,忠诚履职、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努力争创一流成绩,最大限度地发挥本职岗位在组织工作全局中的作用。要把工作摆在首位,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想干事"是一种责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能干事"是一种能力,体现的是综合素质和本领;"干成事"是一种水平,体现的是标准和成效。想干事、能干事是称职,干成事才是优秀。要想干事,而且要会干、干好。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要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敢干难事,会干新事,能干大事。

始终坚持实践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要求。组织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事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实践为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创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工作业绩。坚持实践标准,体现在思想上必须要求实。组织工作不仅要讲政策、讲规矩、讲程序,关键还要看结果、看质量、看效益。我们一定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任何工作都要扎扎实实、务求实效,真正能够解决问题,决不能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工作忠诚一定要严格按政策、按程序办事,使干部选拔工作经得起舆论的监督,选出的干部经得起群众的检验。坚持实践标准,体现在工作上必须要实干。实践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实干。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干工作是硬道理,干好工作是最硬的道理。坚持实践标准,体现在业绩上必须要争先。"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没有一流标准,实际工作可能连二流都达不到。在工作谋划上要瞄准更高目标,对照先进找差距,以创新的勇气、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满怀信心、充满激情地去干工作,赢得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支持,是做好工作、创造一流业绩的重要保证。

始终恪守公道正派。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最重要的职业操守,也是对组工干部纯洁性最重要的检验。作为一种政治品质、一种思想作风、一种人格力量,公道正派有着丰富的内涵。"公道",就是公平、客观;"正派",就是为人正直、品行端正;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只有公道正派,才能有底气,也才敢于旗帜鲜明地抵制不正之风。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应有的思想政治品质、职业道德品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坚持讲真话、讲实话,带头做到为人正直,表里如一;言必信、行必果,带头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明是非、辨真伪,带头做到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真正做到站得正、走得稳。要把公道正派、忠诚老实作为履职之要。公道,才能服众;公道,才出风清气正;公道,才能出干部的积极性;公道,才能出群众满意度。工作中要敢于主持公道,对干部要用"一把尺子"、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党的纯洁性是与一切腐败现象根本对立的。清正廉洁是党的纯洁性的重要内涵。组工干部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对象,组工干部在廉洁自律上的任何问题,往往会被放大传播,甚至与党的形象联系起来,从而损害党的威信。保持清正廉洁,组工干部一定要身体力行。组工干部自己要有定力、有敬畏之心,敬畏我们这个岗位、敬畏手中的权力、敬畏组织和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先遵守,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要坚决不做。保持清正廉洁,还要倡导良好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严格要求自己、检点自己,把好交往关、爱好关、友情关、亲情关,自觉做到克己慎行、洁身自好。要注意择善交友,培养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反思历史人物中品“官德”


从反思历史人物中品“官德”文章标题:从反思历史人物中品“官德”
古文《郑伯克段于鄢》讲的是春秋时期郑庄公运用计谋击败其弟共叔段谋反的故事,其文所叙虽只是封建时代宫庭政变的血雨腥风、王室争权的尔虞我诈,但此文所刻画的三个人物——老谋深算的郑庄公、骄横无恃的共叔段、偏执狭隘的姜太后,形象鲜明,喻义深刻。古人说: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衰,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我认为,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学习这篇文章,应从反思文中历史人物的性格优劣入手,重人格、重官德、重修养,不断提高从政素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凝神聚力,加快发展。

反思郑庄公:领导干部应摒成见,存宽容

郑庄公作为公叔段的兄长,对姜太后偏爱公叔段耿耿于怀,因此,当看到弟弟骄横无恃的行为不是好言劝诫、防微杜渐,而是视若罔闻、任其泛滥,最终使共叔段犯下不可弥补之罪,其气量之小、城府之深可见一斑。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应具备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善于在“不同”中谋求统一,在和谐中凝聚力量,发挥下属的长处,宽容下属的过错,绝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挟嫌报复。

须容人之短。“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有其长,必有其短;有其智,必有其愚。领导干部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而应对每一位同志多引导、少呵斥,多理解、少指责,多帮助、少挑剔。在不伤害自尊心的前提下,设法创造机会帮助他们去伸长补短,而不能学郑庄公的听之任之,秋后算账。须容人之长。作为领导干部,要有甘当伯乐的精神,有甘为人梯的胸怀,能容得下人,容得下事,容得下不同意见,尤其要善于同有个性、有才华的同事和属下合作共事。要充分相信下属的能力,挖掘下属的潜力,让下属在舒心和谐的氛围中干事创业。须容人之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领导干部对下属出现的错误要宽容对待,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容人之过,治病救人,帮助其改过,这才是领导干部德行高尚的表现。

反思共叔段:领导干部应戒骄横,求淡泊

共叔段的失败是其贪得无厌、多行不义的结果,在姜太后的溺爱下,共叔段得意忘形,自以为是,养成了骄横跋扈的性格,也为失信于民、丧命于鄢种下了恶果。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认清自己的公仆本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淡泊宁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清心寡欲、谦虚谨慎,“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正确对待自己,力戒贪婪之心。要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在权力面前,必须多一分清醒,少一点侥幸,多一分原则,少一点乖巧。对不该办的事情,宁可伤感情,也不能开口子;对不该突破的禁区,宁可伤和气,也不能“闯红灯”。不能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更不能借自己的地位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坚持自重、自省、自警,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一生无悔。要正确对待荣誉,力戒虚荣之心。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淡泊名利,看轻得失,平常毁誉,做到公心为本,公正为准,公开为重,公论为上。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人生短短数十寒暑,一碗饭、一间屋、一身衣足已”,像钟一样,不受外界影响,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律前进;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牢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把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紧密结合起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求闻达于世,但求无愧于心。要正确对待得失,力戒“补偿”之心。观察贪污腐败的领导干部大多都有一个四步曲:苦难的童年、奋斗的青年、上升的中年、悲惨的晚年,这是一种“权期”心态。事实证明,一个人如果带着这种心态去营生,那么做官有可能变成“坐牢”,官场有可能变成刑场。要戒除补偿之心,视荣誉为生命,不因一时糊涂而毁掉自己的一切。

反思姜太后:领导干部应亲贤人,远小人 

姜太后作为郑庄公和共叔段的生母,待人而异,厚此薄彼,郑庄公即位后,姜太后挑拔离间,助纣为虐,导致兄弟反目成仇,最后兵戎相见,姜太后扮演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角色。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必须做到“亲贤人、远小人”,唯才是举,知人善用,凝聚智慧,激发能量,营造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

明眼察人。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用开放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眼光识人,树立“不排外、不偏内”的思想,克服封闭、狭隘的人才观念,广开门路,招贤纳才。要在考察干部才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干部道德修养的考察,把德置于考察之先,对有才有德者要重用,对有才无德和有德无才者要慎用,对无才无德者要禁用,让“小人”远离自己,让更多德才兼备者向往归附、趋之若骛。公正用人。营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首先要从领导尤其是单位一把手做起,绝不能“以我划线”,“关系至上”,“任人唯亲”,把地区、部门搞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地”。领导干部要树扎扎实实、从反思历史人物中品“官德”

从反思历史人物中品“官德”埋头苦干之风,戒吹吹拍拍、阿谀奉承之弊,树广纳群才、任人唯贤之风,戒拉帮结派、任人唯亲之弊,树不拘一格、积极进取之风,戒论资排辈、跑官要官之弊。制度管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全面推行以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任前公示等为主要内容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强化干部“督学、导学、述学、考学、评学”,完善干部素质人机对话测试系统,形成民主选人、公正用人、多向交流、激励约束和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提高人才工作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通过公开、公正地选用人才,使被重用者理直气壮,被降免者心服口服,心术不正者无隙可钻,无耻小人没有市场
《从反思历史人物中品“官德”》来源于第1,欢迎阅读从反思历史人物中品“官德”。
从反思历史人物中品“官德”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