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心得体会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写好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心得体会,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

刘志刚

"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开展党的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自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全镇党员干部深入到千家万户征集群众在民生诉求、困难问题和信访稳定方面的问题和意见,并作为我镇工作重点,通过各级联动化解问题困难意见,增进了干群关系。通过这个活动有村下几点体会。

一、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总要求。

我们党取得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是群众路线、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不断发展和总结而来,并指导我们革命取得成功。总要求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是目的就是群众路线的具体化,就是一切从群众的实际出发,深入到群众中找到我们工作着力点和方向,并我们化解群众难题和为民办实事的成果拿到群众中去评议,问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以便更好的改进我们的工作。

二、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是群众路线的具体化。

走基层是"活水源头"。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走基层是真正地了解群众的现状和诉求及存在在的问题;通过走基层,不但要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热难点问题,更重要的是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各方面的素质,更进一步地融洽干群关系,锻炼党员干部为民做事的工作能力。

走基层--集中走访基层听民意。走基层,不是走过场,要真正了解人民群众所想,要听取人民群众最真切的心声,就要沉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民生疾苦;走基层,不是借机游山玩水,要到困苦、艰难的地方去,入户走访、实地察看,听取偏远地区人民群众所想,切身感受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走基层,不是凭空想像群众的想法,而是真实的、全面的掌握群众的需求。

"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深化为民服务,要以扎实过硬的作风作保证。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必须静得下心,放得下架子,能沉到基层一线。要对人民群众充满真情实感,视群众为亲人,与群众心相连,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和热情支持。既不能轻视基层的矛盾和问题,又不能被矛盾和问题所吓倒,要有不解决矛盾和问题不撒手的韧劲和狠劲。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问需问计于民。

"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成效要让人民群众评判。活动中,通过深入农村、社区及联系点,形成了对基层的全覆盖。查民情、解民忧、聚民意、谋民利的最终效果,要让人民群众来评判,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学习向广大群众讲清楚活动的目标,主动请人民群众当裁判员,增强活动的成效。

三、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要结合农村实际工作。

从走基层活动中广泛征集起来的民生方面的诉求主要有三大类,一是灾后重建方面的问题,二是农村道路沟渠等基层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三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当前我们正处在灾后住房重建的关键时期,广大受灾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才能完成重建搬入新家,因此我们要结合这一实际情况,全心全意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重建工作,让受灾群众早日搬入新家。同时要整合资金资源逐步解决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污染问题,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要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生活困难。对于反映收上的实际困难,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通过多渠道给予困难群众温暖和生活经济上的帮助。

对信访稳定方面的问题要找准矛盾的根源和法律政策依据,对农村家庭矛盾和邻里矛盾,村两委要主动介入,做好调解工作。对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信访稳定问题,要追根溯源,能解决要落实时间和责任人进行解决,对无法律政策依据不能解决的要向当事人做好法律政策知识讲解并做好的思想工作。

四、开展走基层活动、赢得了民心、推进了工作。

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活动的具体体现,切实解决了群众反映出来的诉求困难和问题,增进了群众对干部的信认和对工作认可。

特别是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切实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转四风,坚持为民务实清政廉洁的要求,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是把政策交给群众,通过多次会议以及发放讲解宣传政策,群众全面理解了灾后重建和土地整理的政策,让我们在落实执行灾后重建政策时,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减少了工作中的矛盾和阻力。二是民事民议,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灾后重建工作中,通过召开群众会议,由群众推选出自己信任的人组成议事会和监事会,具体负责灾后重建涉及事项的讨论和决策。三是民事民定,从规划选址、中心村调地方案、户型设计到施工企业比选全程由全体建房户来讨论决策,实现了全过程的集中民意民智,形成灾后重建工作,党委政府指导、村支部村委会领导下,议事会监事会召集,群众大会商议决策的机制,使灾后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支持,工作快速推进。以喻岗、凉水等为例,中心村调地和农房搬迁工作都提前完成,灾后重建工作快速推进。

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有利于转变干部作风,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培养服务型党员干部;有利融洽干群关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有利于找准工作着力点,提高工作效率,将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长态化是广大群众期盼。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基层干部“走基层”活动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走基层”活动开展以来,通过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并向身边的先进党员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的道理,在自身党性修养、作风形象转变以及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上也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
一、加强自身修养,改变工作作风
党员干部走进基层,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开展工作,我们的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对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基层工作中。
二、学习先进典型,提高为民服务宗旨意识
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对身边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的学习,见贤思齐,对自身思想和行为切实查找差距和不足,自觉向先进看齐。
xx街道司法所所长李xx就是我身边的一方明镜。作为xx社区的驻村干部,李xx在一次常规的入户了解民情时,知道了居民xx家中7岁的独子在玩耍时被小区外公厕指示牌砸伤,因为医疗费用该由谁承担的问题,与物管、城管以及社区产生了矛盾。之后李xx就将xx家的事情记在了心上,尽心尽力地帮助xx协调解决,三番五次的到xx家、物管、城管以及社区,李xx不厌其烦地帮助xx进行协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的协商后,最终达成了协议。在事情得到解决后,李xx在离开时还留下话说:“今后小孩如果有什么后遗症,我可以免费提供法律援助。”
在“走基层”活动中,通过向李xx这样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的学习,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所谓“走基层”就是要为民解难题、办实事,要怀着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信念,进村进户,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需,聆听群众所想,解决群众所难。
三、深入基层走访,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走基层重点在这个“走”字上,走近群众身边,问需于民,解决好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群众的需要就是最大的工作,在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中,xx社区干部走访群众,放发意见征求表1000多份,群众普遍反映买菜难的问题,为此街道多方筹划建起了便民菜市,真真切切的解决了群众反映的问题,满足了群众的需要。同时,我们通过建立健全深入基层走访巡访制度,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建立台账,明确重点,细化任务,落实责任,使工作更加制度化、管理更加规范化。
基层工作想要达到实效,关键在于要实实在在地沉下去,走进群众中,用心聆听群众的喜怒哀乐,了解百姓的愿望诉求。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要切切实实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致力实现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纠纷调解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的良好局面。

民政干部三问三解惠民生活动体会


民政干部三问三解惠民生活动体会


知民情才能解民忧
——“三问三解惠民生”活动感受
今年以来区民政局多次组织系统干部深入偏远山区镇开展“三问三解惠民生”活动,并进行一对一帮扶困难户,每次活动我都积极参加,下乡之前,局领导明确强调,一定要深入到农户的家中,意在了解实情,送达一份善意和温暖。走访的过程中,我看到了社会生活的另一个层面,深刻感受到了民政工作的责任和神圣。
来到镇大河村,走访的第一个对象是一位年近60岁的老人,名叫,他是我帮扶的对象。他身材瘦小,面容憔悴,正担着一筐烂菜叶摇摇晃晃向自己家里走去。我们跟随着他来到他的家中,看到陈旧的两间土房破漏不堪,堂屋支着一张床,床上没有一条像样的棉被,屋里站着他经神病的兄弟和失学在家的女儿,全是呆呆的手足无措的样子。他向我们叙述道:想借点钱把房子盖成很难的,因为在别人看来,他们家已经没有了偿还债务的能力,只能象征性的接济他一点。这样的困难家庭如果得不到救助,于心何忍呢。我们走访的第二家农户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二间土木结构的瓦房,她的丈夫因病长期卧床不起,家里还有70岁的老父亲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儿女。她的两个儿女都很争气,一个考上了外地的大学,另一个在大河中学读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她虽然不想向别人多说自己的不幸,但从她那饱经沧桑的脸上也能感觉到其生活的艰辛,因为她毕竟是一个人承担着全家的重负。这样的家庭得到救助,我们的心会好受许多。走访期间,一名叫史文显的贫困户,听说区民政局干部下乡访民情解民困,上前要求到他家里看一看,边引路边说:“真没想到民政局的干部下乡调查关心贫困户,大救星来了!”,进门就说,我们一家4人就住这一间半40多平米房子,请我们帮他解决建房补助款,想把房子重修下。我们走进屋里,床上几乎没有铺盖,报纸表墙,其它也没有值钱的东西,他本人55岁,身患肝硬化,也无钱医冶,上有78岁的老父亲也体弱多病,政府给予了低保。像这样的贫困户,像这样的场景,还有一些,我就不在一一细说。
通过深入基层,看到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很落后,看到困难群众那焦急企盼,渴望得到救助的眼神,我的心沉甸甸的。我真正理解了三问三解干部下基层的意义,我真正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句话的含义。感受到了还有很多困难户需要救助,感受到了“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在基层的体现,感受到了民政对服务困难群众的重大作用,感受到了民政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了民政干部就是亲民、爱民的形象代言人。进一步激发了我们民政人对待工作的热情,提高了我们民政人对待工作的责任心。相比这些困难群众,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作为一名民政干部,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要积极参与“三问三解惠民生”活动,经常深入需帮扶的困难群众之中,切实转变作风,增强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和责任意识,贴近民众,了解民情,真诚去做好每一件事,服务好困难群众。
(区民政局干部)

守纪律讲规矩办实事心得体会


守纪律讲规矩办实事心得体会

树立纪律规矩意识,做实民生工程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2017年至2014年,**市民生工程项目数量从12项逐步增加到33项(累计实施63项),资金投入达到110.93亿元,惠及全市240多万群众,人均受益4600多元。民生工程已成为政府保障改善民生最有效的制度安排、最具特色的工作品牌。2015年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树立纪律规矩意识,遵章守则,持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一要按照实施办法按章推进。市直牵头部门年初要按照省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制定和完善民生工程各项实施办法,规范项目实施、简化操作办法,细化发放流程,指导全市民生工程有序实施。对发放、报销及补助到人项目,项目牵头部门要抓好调查摸底、审核评议、公开公示“三个重点”环节,接受群众监督。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核对受益群众信息,严格执行政发放策补贴标准。县区政府要将受益群众的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等信息在政府网站进行张榜公示,通过政策公开、程序透明、支付到人、打卡发放,严格补贴资金发放时间和办理时限。工程类项目市直牵头部门和县区政府要严格按照实施办法规定,加强目标管理,制定工程类项目详细的时间进度表和形象报送制度,严格实行工程类项目“十制”管理办法(项目公示制、法人责任制、政府采购制或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县区报账制、决算审计制、管护责任制、绩效评价制、责任追究制),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做到按标准施工,严质量要求,超序时竣工;工程完工后,及时组织规划、建设、审计等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决算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要按照资金管理办法保障安全。各级政府要强化民生资金保障,始终坚持民生财政导向,积极创新民生投入机制,集中财力保障民生支出,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市民生办要制定市直牵头部门任务分解表和资金测算表,将33项民生工程任务逐一分解到市直牵头部门,测算全市2015年计划投入资金总量。各级财政部门制定完善2015年33项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及时足额拨付各项民生工程资金,拓宽民生资金公示的深度和广度,利用各类媒体全面向社会公开民生资金使用情况,让民生工程资金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严格按照《**市民生工程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确保民生资金安全。财政、审计和项目牵头部门要加强民生工程资金跟踪问效,围绕项目、资金、实施进行全程监督,瞄准关键环节,坚决杜绝和查处民生工程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滞留限制、挤占挪用、虚报冒领、违规提取等问题,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三要按照项目管护办法规范管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管护办法,制定后续管养实施细则,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具体落实每个工程类项目的管护原则、管护组织领导、管护主体、管护范围、管护标准、管护资金来源、管护方式、管护宣传和管护检查监督。安排“责任心强、有工作热情、有能力”的专职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具体负责项目日常使用管护。县区政府要按照《**市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办法的通知》(淮府办[2014]42号)要求,落实责任,创新机制,解决好管养不到位的问题,大胆探索特许经营、政府补助、服务外包、政府购买服务等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多元投入机制,采取县乡为主、一事一议、单位自筹、社会资助等方式筹措管养经费,确保每一项工程类项目都能持续发挥效益。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民生工程的实施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总体要求,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意义,不断制定完善系列民生工程实施的办法和制度,做到用制度保障工作落实、责任到位、目标实现,逐步打造成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民生工程工作模式,真正实现构建和谐幸福**的远大目标,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

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心得体会


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心得体会

按照《关于开展“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学习讨论活动方案》的要求,结合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市发改委审批办集中时间,组织全体人员就如垠书记提出的“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展开了大讨论;同时,围绕和立足审批办自身职能,站在全委、全市工作角度,就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服务新战略、新目标,对提高执行力,加强工作联动,提高工作效能,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讨论。 一、做谋发展促改革的主人,为当好参谋奠定基础。如垠书记提出的“做主人”,言外之意就是不做“随从”。做主人,意味着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的事情,也意味着责任和付出。市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部门,承担着全市项目审批、办理各项手续工作,就应当站在市委、市政府“谋发展”、“做主人”的高度和角度,发挥最大服务作用,树立高水平、高素质的最佳形象,提升在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及社会、企业中的地位,创新性的开展各项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国家和省、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提高前瞻意识,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超前谋思路,出主意,真正起到参谋部、智囊团的作用。每名干部,都是我市发展的主人,应当在工作中承担责任,必须有责任感,必须勤谋事、快干事、干成事,应当超越自我,必须打破常规,力求突破,及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好建议和意见,为领导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奠定基础。 二、面对责任敢担当,切实提高执行力。如垠书记提出的“敢担当”,就是要看干部“敢不敢负责、有没有担当”。担当精神,是一种作风,一种力量,一种能力,温家宝总理曾告诫干部要“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李源潮同志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秋季开学典礼上指出,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责任,把敢于负责作为基本素养,把执政为民作为价值追求,把勇于担当作为工作常态。作为发展和改革战线上的干部,就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做到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如窗口办理的项目,多数都存在这样或那样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审批工作,既要掌握原则,更要灵活多变,要用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去分析处理问题,并及时办理有关项目。应当树立那么一种思想和观念:市委市政府决定的事情,我们就应当坚决执行;只要是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省力、市力),就可以本着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事业负责、对企业负责的观念,敢于担当,去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想方设法竭诚为企业和项目单位办事、办好事,及时处理项目审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只要这样,才能够为实现市委提出的“经济发展环境一年明显改变,三年根本转变”的目标做出贡献,使审批工作做到让企业和项目单位满意,让各级领导满意。只有这样敢担当、能担当、担当好,才能赢得群众的尊敬和拥护。 三、加强横向、纵向工作沟通和联动,发挥牵头作用,更有效地服务部门和基层。从项目审批情况看,目前全市项目审批方面还存在着“不交圈”等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观念问题。在思想观念、观点、做法上与经济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真正实现如垠书记提出的“三个转变”,尚未执行到位;二是部门互为前置问题仍然存在。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国家、省、市的一些规章、规定已明显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法规政策滞后带来诸多问题,部门互为前置、上下环节缺少衔接,导致审批工作相互脱节,耗时过长,影响着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建议在工作中,重点加强与发改、规划、土地、环保、建设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沟通配合,破解项目审批工作的制约因素,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同时,结合“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继续深入开展“零距离审批服务”活动。 四、超越自我谋发展,实现工作视野、能力、绩效、作风不断提升和突破。如垠书记提出的“谋发展”,要求我们首先要超越自我,做发展的主人。谋发展要求我们在工作视野、工作能力、工作绩效、工作作风上要不断地提升和突破。开阔视野要求我们必须要经常性地了解掌握国家、省和各地及有关部门的动态,在谋发展上才能够有新的思路;提高能力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政策法规,提高自身政治和业务水平,这样才能够适应谋发展的要求;突出工作绩效要求我们要牢牢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样才能够取得谋发展的成效;转变作风要求我们切实为企业和项目单位更好的服务,才能够做到“惠民生”,服务好更多的项目和企业,解决更多的问题和难题,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开展走比看活动心得体会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教师开展走比看活动心得体会》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2014年x月xx日、xx日两天时间,在进修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有幸来到xx小学校,在历时x天的参观学习中,实地参观了xx小充满特色的办学理念及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观看了校容校貌,又欣赏了第x小学及的特长展示,而且还听了x位老师精彩高效的课堂教学。虽然这次学习活动很快结束了,但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这次参观学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一、重视校园文化,力求环境育人

一所有历史的学校,经过沉淀,必定会有自己的芬芳。一走进七小,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整洁、简约、大气。漫步在校园中,学校的所有场所,各个角落,每一扇墙壁都书香四溢,沁人心脾;清新的木质花坛,合理的校园规划,无不显示着学校领导管理的精心与严谨。他们的校园文化并不复杂,却独具匠心,每一层楼道都有不同的内容设计,每一堵墙都充满独特的艺术文化,彰显了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这样不但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化和教育,更体现了校园处处皆教育的育人理念,给我们所有参观学习的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引领学生全面成长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灵魂。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学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参观第七小学的师生技能展中,教师们的多才多艺让我们每一位与会人员都赞不绝口。在本次展示中,英语教师那流利标准的口语表达,美术教师那精彩的“沥粉画”,语文教师那动情的朗读,音乐教师那动听的歌声及优美的舞蹈,都独具魅力,让我们身临其境,大饱眼福。在所有的表演中,最让我佩服的就是几位教师设计的那幅“沥粉画”.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见过的最有特点的技能展示。几位教师在黑板上先用胶水涂抹,最初看不出是什么,但最后将白粉沫撒在图案上时,一个栩栩如生的雷锋头像便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真是精彩至极!而且同时还有一位教师的沙画表演也获得了所有教师的极大好评。看到每位教师这精彩的表演,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做为一名教师,真的应该是多才多艺,一专多能,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三、课堂设计科学,体现自主学习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在学习活动中必须自主、合作、探究、体验,这一点在第七小学几位教师的课堂中体现得十分到位。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过多的多媒体辅助,没有过多的花样设计,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交流。在两节语文课中,教师总是能引导学生反复读文、探究,并让学生汇报学习所得,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教师不断地提问,学生一味的回答这样的现象。虽然教学形式看似普通,但每伴教师都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畅谈,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欢的声音,学生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

总之,此次参观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不断的学习中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要博览全书,不断锤炼内功、丰富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姿态,真正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教师开展走比看活动心得体会》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果您喜欢,那就继续支持关注我们。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