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绝》的读后感1500字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最好我们可以用读后感文章的方式,将阅读中的体验记录成文。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隔绝》的读后感1500字”,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身命可以牺牲,意志自由不可以牺牲,不得自由我宁死。题记

人有选择爱和幸福的权利,当爱的权利被剥夺时,那人应该怎么办?是向封建礼教屈服?还是发出不屈的斗争?

读《隔绝》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女主人坚贞不屈的呐喊。那是用血泪写作的,是女主呕出的一颗心。

我爱你,我也爱我的妈妈,世界上的爱情都是神圣的,无论男女之爱,母女之爱。本来可以和爱人鸿飞冥冥,戈人何慕?,但是出于对母亲的爱和带着使爱情各方面都满足的美好的愿望,女主人公回了家。女主人公是天真的,现实的社会背景的逼迫下,鱼与熊掌又怎么能可兼得?

与母亲的观念的隔绝,使女主人公被气愤的母亲关进了小屋里。执拗的母亲认为女主人公他们的行为简直和姘头一样,还在家人面前数落女主人公的不是。女主人公只是勇敢的追寻幸福,并不对别人有任何损害,可是母亲为何要执意分开两个相爱的人呢?

母亲的天性使然:母亲总把儿女当成小孩子,想为他们铺好未来的路,避免儿女在人生道路上过多的迷惘和失败。

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当时的正统思想。女主人公既然已经和刘家的儿子定了亲,那么就一定要给刘家一个交代。在当时的观念里,女主人公应生是刘家的人,死是刘家的鬼。

母亲的自私和狭隘:她说我们的这种行为直同姘识一样,我不但已经丢尽她的面子,而且使祖宗在泉下为我气愤,为我含羞。,我的母亲向来是何等的慈善的性质,此刻不知怎样变得这样残酷,不但不来安慰我,还在隔壁对我的哥哥数我的罪状,说我们的爱情是大逆不道的。,下午我有听见我的母亲在对我的姐姐谈我们去年春天规定的计划,并且痛痛的骂我们。。。。。。。从母亲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只是觉得女主人公的行为丢了她的面子,明明是为了一己私利还搬出祖宗来数落女主人公的不是。

被囚禁的日子,女主想了很多,与爱人青涩的开始,情到浓时的交心,这比蜜还甜蜜的回忆,却向一把利刀深深刺痛了女主的心。晚间原本美好的梦突然变得恐怖天边起块乌云渐渐长大起来,接着就落下青铜钱大的雨点子,更加着雷声隆隆,电光闪烁。突然间你失了踪迹。我急得仰天大叫,我的爱人哪去了?。。。。。。梦是人内心最真实的反映。这是反抗者的害怕,害怕受不了现实的压迫,所追寻的东西会不堪重负离自己而去。女主人公写信给爱人,一方面是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精神和追求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想要用那些他们甜蜜的回忆和他们曾经不离弃的誓言去坚定爱人的心。你现在也许悲悲切切的为我们的不幸的命运痛哭,也许在筹划救我出去的办法,如果你是个有为的青年,你就走第二条路。

人类是自私的,纵然物质上可以牺牲自己以为别人,而精神上不妨因为要实现自己由历史环境得来的成见,置别人于不顾,拿他们那卑鄙不堪的心,来推测别人。女主人公呼唤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大雨好好清洗被人类践踏脏了的地面,从新播种自由,高尚,纯洁的爱的种子。如果上帝不能使爱情在各个方面都调和的,那么女主人公就要拔掉所有的爱苗,决不让爱字在这个世界再发现一次。这是女主人公最决绝的誓言,既然不能爱的自由,爱的无限,又何必要这虚假的爱呢。

虽然和爱人的相见的希望还有一丝存在,但是女主人公却觉得穿黑衣的神已经来到了她的身边,她和爱人的爱的末一页怕就要翻到了。封建势力太强大了,以女主人公和爱人微小的力量根本不能撼动。但女主人公并不感到悲伤,因为女主人公觉得她和爱人的精神是值得佩服的,他们从未向他们良心所不信任的势力乞怜,并且他们开了为要求恋爱自由而死的血路。女主人公希望他们的不屈抗争能给后来的青年以启示。万一不行我是死了,你千万不要短气,你可以将我们的爱史的前前后后详详细细的写出。六百封,也将它们整好发出。。。。。。

抛弃亲情,放弃生命,爱的如此悲壮如此伟大!这是五四青年的觉醒,生机勃勃,青春活力。弃旧寻新,追求个性解放,恋爱自由:我们是人,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我们有爱的权利,有追求的自由,我的意志由我定,岂因封建礼教任牵动之

F132.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后感1500字《佐贺的超级阿嬷》读后感1500字


阿嫲很乐观的说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穷人,但是穷有两种,穷得消沉和穷得开朗。做有钱人真的很辛苦,要吃好的东西,要去旅行,忙死了,穿着高贵的衣服走在路上还得害怕摔跤,穷人习惯了穿着脏衣服,淋了雨,坐在地上,摔跤也无所谓,啊,贫穷真好

阿嫲的这番话,或许在现代人的眼中只不过是在自欺欺人,没钱当然只能说没钱的好处,但,事实上的阿嫲不是这样,阿嫲年轻的时候基本是没吃过苦,是嫁给了外公之后从知道了贫困的味道,正是品尝过富裕和贫苦味道的阿嫲,才真正的悟出人生的真谛。

大家都说,现在的世道很不景气,钱不够,不能去大饭店吃饭,不能出国旅游,买不起名牌的衣服。。。。因为这些原因,人们觉得不幸福,于是,挖空心思去追求所谓的幸福,甚至于不顾念亲情,在这些人眼中,钱就是万能呢,他们用自己的奸法去夺取原本不属于他们的一切,然后,再表面装得很高尚的来慰问你,这其实就是给了你一巴掌后再假心假意的来问你疼不疼。在我看来,这些人其实就是吐暴发户,就算你再有钱,也不显得你的人格有多高尚,反之,总有一天你会被你的良心整得无法生存,于是,这个时候你就只能多拜菩萨以祈求菩萨的原谅。当然,自私现实的还不止这些人,还有一些不顾正义的跟在这些吐暴发户身边阿谀奉承的小人,她们也是被金钱迷了眼,昧着良心说谎话。但是我始终相信,人在做,天在

看,善恶总有报。所以,我并不提倡当遭到人背叛时去报复,因为这样只会使自己的人品变得跟这些人一样低贱,所以,还是交给上天去惩罚吧。咱还是做个高尚的人好点。妈妈常常教导我们说,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就算被外人再怎么委屈,咱也能够抬头挺胸的走。

也有人把自己某些低劣的行径归跟于世道,说什么都是被世道所逼的,其实,这只不过是堂而皇之的借口,改变的不是世道,真正改变的,只是人自己。我一直不信钱能使得鬼推磨,因为我相信,世上还是有真理正义存在,世上还是好人居多,并不是有钱就幸福。幸福是什么?我的幸福观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气气的相处,在我看来,这远远一家人为钱撕破脸来得幸福多,就好比在单车上笑比在宝马里哭来得更快乐。当然,不止家人,朋友之间的相处也很重要,或许,就在你最落魄潦倒的时候,

是真正的朋友扶了你一把,这种你帮我,我帮你的温馨感觉不也很好吗?

阿嫲常说,人,本来就是赤裸裸的生下来的。没错,人生下来的时候一丝不挂,什么也没有带来,这么看来,无论是事业失败,还是失去房子,只不过是回到原来的处境。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生命还在,一切就能从头来过。所以,幸福并不是金钱所能决定的,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心态。

还有一点,人生活在这世上,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喜欢你,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讨厌你,所以,更不必为了讨好人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按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活着,不是很好吗。

最后,套用阿嫲的经典名言:只要能说声再会就是幸福,如果能说改天见就更加幸福,要是能说好久不见就更加,更加幸福了。

其实,幸福就是这么的简单不是吗?人生苦短。何必为了那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钱而伤脑筋呢?钱不必太多,够花就好,笑着过完每一天比什么都来得有意义。人生除死无大事,阿嫲说的,穷也要穷得开朗。

读后感1500字


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如痴如醉,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是它带我遨游了昆虫的王国

心情略微激动地开始阅读一本书《昆虫记》,它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着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曰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着,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他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了现代文明。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就是这样一个奇迹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而且,这本书有很强的可读性。它的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难怪鲁迅先生将《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昆虫记》也很有真实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真的使人身临其境。被我因为厌恶而忽视太久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昆虫记》,让我重新喜欢上了这些小生灵,发现它们并不讨厌,相反,还有很多可爱之处;是《昆虫记》,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同与小说,它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独自的,安静的,是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和艰辛。

《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DD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

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昆虫记真好看!

《林徽因》的读后感1500字


今天读了一天《林徽因》,虽然对她有了更新更准确地认识,但我认为今天收获最大的还是加深了对徐志摩的了解!

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是一个对世事功利看得很轻的人,除了对最纯真的追求他在无杂心。无论是他的诗文还是他的处世态度,虽然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但却真诚地让我感动!

他与林徽因的故事是美丽的,又是酸涩的,他让林徽因感受到了初恋,并付出了最真的心!虽然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但对于一切,他还是全不在乎的,竟然可以继续着维持与梁家的友谊!一如既往的表达着对林徽因的爱意!他,梁思成,这群中国现代最具智慧的人向我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男人!虽然不知道和陆小漫结婚后王庚对他的态度,但这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我相信这群在国学熏陶成长起来后又接受西方最先进思想的男人们不会永远的嫉恨,至少不会向凌叔华那样一生的嫉恨,只为了自己的私心,让原本可以让后人了解更多他与林徽因在剑桥交往时的心生永远消逝,成为一个永远的谜!

让他被更多的后人误会着!或许这对于他来说不算什么,因为他在生前都不曾在意别人的批判与讥讽,更何况是他死后呢?唯一的遗憾与悲伤只能让现在喜欢徐志摩的后人承担了!

不想做太多的评论了,因为气愤地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表述了!

满脑的胀痛,满心的凄凉!

他从不算计别人的心让他把宝贵的康桥日记交给了一个它明知是小心眼的人,于是一本可以记述他一段最美好回忆的文字彻底消逝了!

他和林徽因在英国的日子一定是很美好的吧!而当林徽因随父亲回国后他的心也一定是伤痛到几点了吧!否则不会再面对已经和梁思成交往的林徽因时有一次出动心弦,在即将的分别中泪流满面!

他爱的执著,爱的疯狂,爱得让人感动!

这就是为什么它可以写下那么多美丽诗篇的原因吧!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可以不顾世人甚至是家人和恩师的反对离婚娶了有夫之妇的陆小漫,可以拚命赚钱养着老婆而不舍得买件外衣!这是他对爱最真挚的表达,这是他对纯真最完美的追求!要知道,在上海的陆小漫过的是一种多么奢侈的追求,而他却拼命的节衣缩食,或者说没有陆小漫,34绝对不会使她人生的终点!

突然发现自己的性格和她有几分相似,如果没有她,我绝对不可能读起诗来,就象没有林徽因、没有陆小漫他也不可能写下那么多真挚的直达心灵的诗篇!因为真正的爱过,所以字字真心!因为真正的爱,所以不求一丝的回报,毅然的付出,义无反顾的付出!

虽然我不曾真正付出过爱,但也可以理解他的所为!毕竟我也曾经爱过一个女孩,理解那种为了她可以付出一切的感受!

又想到了那本书,那本讲述林徽因的书,那本我读了一天的书,只因为徐志摩的退场而让我兴趣全无。或许对林徽因的兴趣不是缘于他和丈夫取得的成就,而只是好奇他和徐志摩的那份美丽而短暂的爱!

当看到寂寞的林徽因同徐志摩初识时便来了兴致,而当看到林徽因的家人全力反对时心中有几分揪心,或许林徽因真的爱国徐志摩,只是受家教的约束而不敢面对,而当他回国后又遇到了梁思成时或许已经对那份爱有些淡忘了,更何况那只是16岁的萌动,又怎能当真呢!

当徐志摩回来后,已经有了心上人的林徽因当然无法背叛从幼时便接受的家教,与世俗作斗争,他没有这种勇气,或许是因为她爱得并不深吧!因为很难相信十六岁的女孩会理解爱!于是徐志摩在摆脱了相思的痛苦之后又面对一个更让人绝望的事实,他已有了未婚夫,但即使这样,他还是毫不吝惜着自己的爱,依旧真心地对他,在分别的那一刻,在相信是永别的那一刻,他哭了,哭得让我心痛,哭得让我心碎!因为他知道他曾经的挚爱彻底的和别人走了!

尽管还可以书信联系,尽管她归来后经常在一起聚会,但那份爱注定在这次分别之后被判为死刑!尽管她还在执著着,追求着!但他不傻,他知道结果是什么!

飞蛾扑火般不顾一切,只为了那一丝光明与希望!就象林徽因在悼念徐志摩的文章中写得那样,他傻得可爱!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会走进果林徽因的心中!

或许这就是命吧,为了让徐志摩创作更多的诗,为了让梁思成创造更多伟大的建筑,上天让林徽因担起了这个重任,,因为她有更重大的使命,让梁思成走入建筑这一神圣殿堂,让他们夫妻携手创造中国建筑新神话!

如果没有林徽因,就不会有雄伟的任命英雄纪念碑的浮雕,更不会有新中国那伟大的国徽了!

她改变了女人只能成为贤内助的传统,成为了一位建筑巨匠的引路人!

她是伟大的,是中国现当代最伟大的女性,她启迪了无数人,成就了无数人!

《沙漏》的读后感1500字


期待好久的一本书一直没有时间看,直到前天用手机下载了《左耳》和《沙漏》的电影《左耳听见》和《沙漏的爱》。

昨天去书店找了好久才找到饶雪漫的《沙漏Ⅰ》,至于《沙漏Ⅱ》等几天再去找找看。时间过去一天变一年,一只沙漏将两个原本陌生性格迥异的女生联系到一起。这个来自离开的母亲的神秘礼物,带给她们在未完成的青春岁月里开始自我救赎。沙漏的爱反反复复沙漏的爱点点滴滴我看到了比《左耳》更加逼真的青春,也看到了比吧啦更让人心痛的莫醒醒。

虽然我只是看了《左耳》的电影《左耳听见》没有认认真真去看原书,但是当我接着看了《沙漏》的电影和书的时候,觉得好像是一个未完成的心愿突然间有了延续,可以预知的这种戏剧性的结果。可还是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还是很规律的发生了。同样是在天中那个优秀的学校却让旁人读出来天中并非是想象中的太平。正因为如此才会在我们的心底留下青春岁月烙下的深深的伤痕。很痛是吧,可是痛的多了,就不会觉得那是痛了,同样的,幸福的时间太多了就会害怕将要失去自己一直未曾抓紧的幸福。越是这样担心着越是让没有努力抓紧的幸福像细沙一样慢慢流失,而最后什么也没有,唯一自欺欺人的是自己痛苦的折磨自己压抑自己,麻木的固执的以为自己的拳头里还藏着丁点儿幸福。可是那只拳头却再也没有打开过,是对自己的不信任还是里面根本什么也没有,而你的选择却是没有选项的难题。

米砂接到由蒋蓝一手策划的虚假电话之后就去寻找在外惹了麻烦的米砬,当米砬和蒋蓝在一起的时候,米砂被困遇到路里的解救,可是两个人的心里都留下了怎样也无法磨灭的伤痕。莫醒醒抱着米砂一直不停的安慰着她,并且在自己病倒躺在床上的时候,拉着前来探望自己的米砂的手,告诉她沙漏落下需要的那99秒代表着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因为那时的她可以很清晰的看着自己的青春在一点一点消逝,落下之后又从新开始。仿佛一切都是停留在17岁那年夏天最后一个夏天。我想17岁就是17碎,碎的不只是梦还有自己不被人知的青春。那段无论多久都会很熟悉的往事,还有那段只属于自己和米砂之间难以磨灭的爱。17岁最后那个夏天意味着在成熟之前还有段那以忘怀的伤痛,沙漏的爱点点滴滴,沙漏的爱反反复复,藏不住的爱永不言弃的信仰和他和她的幸福永远。每一粒向下飘去的沙子也有属于自己不愿放弃的梦还有自己执着的爱。窗台的仙人掌和沙漏永远记得那份属于米砂和莫醒醒之间不为人知的秘密。那年夏天,你转身离去,我的伤痛变成纤细的线,而你却是那只风筝飞向蔚蓝的天,飞向没有永远的永远。

你离开的那一天,世界变得漆黑一片,我不安全的心就像风筝断了线,埋葬关于幸福的诺言,天才会那么一点点,就算我痛到不能呼吸,而你再也不必说抱歉,离开像风筝飞向很蓝的天,永不回头的一往无前,离开,离开像你离开我的那一天,在我的眼泪没有决堤之前,还来得及去祝福他和她的永远,时间过去一天变一年,他陪在我身边把安慰的话说了一千遍,反反复复从不曾厌倦,当他吻向她的脸,当她的长发靠着他的肩,我心中落下漫天的沙,也只能装做视而不见,这一场梦没有终点,我过我一个人的下雪天,离开像你离开我的那一年,在我的心事没被发现之前,还来得及藏好那一句我们说了千百次,却好像从来都没说过的再见。

最终米砂在莫醒醒的病房里无声的离去,路里的找寻和莫醒醒离开时留给米砬的那封信都是一个让人心痛的药,离开的无声无息,而痛却永远在继续,心中的沙漏还在继续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