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篇--理科不需要背书 背书是文科生做的事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想法自然不一样。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你知道正确的心得体会书写格式吗?小编特别编辑了“解惑篇--理科不需要背书 背书是文科生做的事”,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指路高手:傅必振?

可能有些同学是因为自认为力不好而选择了,但是这种不背书的观念不完全正确。?

哪科最需要背书?、背书固然重要,但我也很重视理化生的背书。中有一类题目是这样的,只要熟悉课本就能做对,否则只能蒙。大家不妨计算一下,中考课本原文的题目涉及光学、热学和近代初步,至少会考到2个这样的选择题,有涉及无机硅酸盐工业、石油化工等“冷僻”的至少1个选择题,也至少会有1个考课本原文的题目,因此理科综合中至少有4个考背书的选择题,按现在的题型设置,每题6分,总共有24分,这些分数拿起来很容易,丢起来也很容易。?

高考这年的五月我特意给自己制订了一个看理科课本的,而这也帮助了我的。碰到这种类型的题目,不再会觉得似懂非懂,这就是看书背书的好处。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我的孩子,不需要那么优秀


我的孩子,不需要那么优秀

此刻,要求孩子越来越优秀的父母真是越来越多,是呀,社会竞争太多激烈,人生也只有一次,不去拼搏一下怎样能对的起这短短的几十年,人活一次,就要活出一个样貌来,这是很多人的人生信条,也是很多人所追求的目标,这样看来,从小对孩子严加管教、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成了很多父母的追求。

谁都期望自我的孩子优秀,也没有人愿意自我的孩子落后,举目四望,此刻社会上的学习风气真的是越来越浓厚了,我女儿今年6岁,刚上1年级,课外的学习班只报了2个,一个是绘画,一个是轮滑。绘画每周六只上一节课,轮滑是你愿意去就去,纯玩的那种。有时候想想,我是不是让孩子学的东西太少了,于是我问她:你还想不想学点别的东西。她的态度很坚决:不想学。我也就不管了。

一次跟一位孩子的妈妈聊天,她的孩子7岁,上2年级。竟然上了8个课外兴趣班,光琴类就学了3种:钢琴、古筝和琵琶。每一天放学后,就要去兴趣班学习,周六周日休息的两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连中午吃饭的时间都是急急忙忙。这位妈妈说,这还是她们优选的项目,之前学的更多。我刚想说:你这样孩子不累吗?这是你的兴趣还是孩子的兴趣呢?她告诉我,孩子精力旺盛,愿意学。我一时无语了。[由整理]

看来,

,有时候孩子上多少班,学多少种东西,真的是因人而异,对于我的孩子,也许2、3种就是极限,对于人家这样的孩子,也许7、8种还嫌不够。孩子的精力是一方面,孩子的兴趣也是一方面,只要你肯学,想学,其实真的能够试一试,但前提是孩子是否快乐,是否能主动去还不是被你逼迫。

但话说回来,你想想,孩子从小的兴趣这么多,长大后未必对这些东西都感兴趣,而且很多父母都是功利性的让孩子去学,兴趣早已丧失。比如学钢琴,要让孩子到10几岁就要到达多少级。我想,如果你想让孩子把钢琴看做终身的事业,那何必又要求她几岁到几级?就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定的目标太大,太急于求成,这是在伤害孩子。从小鸭梨山大的孩子,注定失去的是整个童年。

不要过分强求孩子的优秀,优秀的孩子有许多是天生的,比如充沛旺盛的经历,可能源自于孩子的血型,也可能源自于孩子天生聪明的大脑,当然,后天的努力也许才是孩子成才的因素,但天生的很多东西是无法替换的没有的孩子即使很累,也对学习饶有兴趣,有些孩子就不是这样了。

我对自我的孩子只有一个要求,至少此刻还是,那就是快乐,孩子喜欢干什么、喜欢玩什么,只要不违反大原则,我都会支持。学习成绩的好坏固然重要,但我不强求,只要孩

子尽力了,只要孩子去付出了,结果就顺其自然吧。无压力的父母反而会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孩子对学习不排斥,还很有感觉。

我的孩子,不需要你多优秀,只要你快乐的、开心的,过这一生。能够看你到快乐的成长,简单地生活,这才是我最大、最真的心愿。

文科生毕业感言


与同学们一起欣赏文科生毕业感言

我们时常可以听到有人如此评价上外,比如上面的不咋地,比如高级培训学校等等。也许上外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有的老师确实是赚钱的心思远远超过了教书搞科研的心思,有的同学确实是赚钱的心思远远超过了读书搞科研的心思。但是,我们的目光为什么不能落在那些学术上孜孜不倦、教学上诲人不倦的专家学者身上,为什么不能看看那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朝着学术道路奋进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如果要说不好的一面,试问,哪所学校没有不好的一面,即便是清华北大里也必然有这样的老师,有这样的学生,难道就因为此咱们就能说清华北大不咋地,清华北大是高级培训学校?再者,我们看一看发出这样论调的都是什么样的学生。本科理工科,硕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既然发出这样论调的同学不是中文科班出身,中文底子薄也是情理之中,更何况中文专业本来就不是咱们学校的强项。一个中文底子薄的同学跟一群中文底子薄的同学在一起,也难怪会有上外不咋地的结论了。难道非要把上外的中文系跟北大、北师大的中文系比吗?这有可比性吗?我这么说倒不是要把黑硬说成白,颠倒是非,而是希望大家既然都是上外的一份子,为什么不能善意的批评、中肯的批判、提建设性的意见?没有太多实质意义的贬低性质的言论对于上外、对于上外人又有什么益处呢?上外的中文系毕竟历史短,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多花些心思努力想想该如何提高中文系,乃至整个上外的办学质量呢?Ask not what SISU can do for you, but askwhat you can do for SISU!

至于学术体系畸形的问题,这其实不是个问题,因为有本事的人不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总会有作为,只是作为的方式不同,作为的内容不同而已。比如人们批判古代的科举八股化,但是科举其实挖掘了很多民间的能人异士,要不是科举林则徐能成为状元,能有机会报效祖国,能有机会成为民族英雄吗?再比如前苏联一党专政时期,虽然言论不自由,但是雅各布森等人还是开创了影响深远的形式主义流派。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因此,不要去说这个时代环境如何如何压迫人,不要去说这个党如何如何禁止言论自由,不要去说其他人如何如何抄袭,不要去说老师如何如何放羊,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只要你愿意努力,只要你有勇气尝试,总会有创新,只是创新的方式不同,创新的内容不同。只要你愿意付出,你就会有所收获,付出永远不会太迟!

最后我想说是否为简历工作多做准备,这和个人的追求有关。你先扪心自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要来上外,只是想把上外当做一个来上海的跳板,还是怀揣学术梦想的呢?如果是前者,那确实需要多为简历工作做准备,如果是后者,那就得多为考博做准备。不过,所谓多为简历工作做准备,也不是指鼓励同学研二没课就跑去实习兼职,完全把读书写论文抛一边,还美其名曰:多积累工作经验才是王道,论文不论文无所谓。这其实是上外,乃至全国一个很不好的风气。我们是上外走出来的同学,外界的人会对我们有一定预期,如果同学不好好学习,能力达不到企业的预期,别人就会认为咱们能力低下,一旦别人形成了这样的印象,那是很难改观的,直接影响以后的提拔。有的人也许会问,那难道就不积累工作经验了吗?你以后要工作几十年,工作到你想吐,除了想吐还是想吐,为何要急于一时!再者,真正有眼光的HR不会对一个应届毕业的研究生挑三拣四说你这方面经验欠缺,那方面经验欠缺的。退一步讲,一年半的时间里,你又能积累多少经验呢!为什么不利用在学校的这么点时间好好练就两把刷子呢!如果都要打工赚钱的话,为什么不干脆回家安心工作算了!

不要去问,学了那么多东西又有什么用,不要去问值得不值得,既然都是研究生了,那就应该学以致知与学以致用并重。如果什么东西都试图以钱去衡量,那来大学还有何意义。只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知,才有可能怀抱文科人本应有的那种博大胸怀与崇高的人文精神!

文科生学好数学的几点反思


文科生学好数学的几点反思

文/杨艳平

摘 要:对“文科生如何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进行了充分探讨,希望给众位同仁一点帮助,为学生驱除烦恼,让他们都能梦想成真。

关键词:文科生;数学;关键

一、充足的训练时间是保证

文科生要学习语文、英语、史地政等众多科目,这样一来他们分配给数学的学习时间就少之又少。针对这些情况,作为教师有必要先采取强制手段,先让学生养成习惯。比如说,晚自习这样的大块时间,学生不想动脑子学数学,总是把历史、地理、政治这些书随便翻翻,或者是抄抄它们的试题答案,总之是不想动脑子也不需要动脑子。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在平时就应该给他们渗透数学的重要性,一次、两次、无数次的说教,使学生一开始就在心中形成数学学不好就无缘进大学的理念,使他们自觉养成学习数学的好习惯,慢慢地就会习惯并养成一种定式。最好能和结合,强制他们晚上四节公共自习,最少用两节来学习数学,争取每天完成一套高考模拟试题。我们学校有一个文科班,班主任是个数学教师,他就要求晚自习学生前两节用来完成文综的选择题,后两节完成一套高考数学模拟题,课间饭后完成两篇英语阅读理解,早上起来用来背诵语文上要求背诵的文章,这些要求都有专人负责检查。这样坚持了一年,高考时他们班是我们学校有史以来考得最好的,也创造了我校应届考上北大的奇迹。所以,我认为只要有时间上的充分保证,没有学不好数学的文科做生。

二、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关键

文科生之所以不想做数学题,一方面是不想动脑子,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们不能从做题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成功感。所以,教师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思想上我们教师要用放大镜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尤其是数学上的优点,并毫不吝惜自己的语言对他们进行表扬,这样让他们找到自信,消除恐惧,以达到自己想学的目的。同时,用显微镜来发现他们在数学上的不足,并能做到耐心的讲解。如果讲一次学生还不会,就继续讲,直到学生彻底明白为止。在选题上,可以先让学生做公式的变形应用,等公式牢固掌握再完成课本上的例题、课后习题,然后再做例题的变式,再慢慢到小高考题、高考题,在循序渐进中让他们每次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达到不用教师说自己就想学的目的。

文科生在课后整理这方面有很大优势,只是数学的整理不同于历史、地理的整理,教师要指导他们如何整理,是一题多解还是用一种方法解决一类问题。我认为最好的整理方法是让他们整理成一种方法解决一类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由一而知一百,可减轻他们的负担。

三、让学生学会整体把握

高考不是简单地计算,学生唯有把书本上的知识转换成自己的能力,才可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所以,当学生各种基本技能应用得较为熟练后,教师可以在自己对知识熟练、整体把握较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来整体把握。例如,建立知识树,构建解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等。高中数学的知识点是有限的,怎么用最有效的方法去解决每一类问题是必须的。

当学生把这些知识树建立好以后,就证明学生心中已有成片的数学树,再把它们有效地整理好就行。以后若遇到数列问题就看适合哪种类型就采用哪种方法解决,这样既快又准确。如果学生能做到对知识树熟练的构建,说明他们对知识的整体数量把握比较良好,那还有什么可以害怕的。

以上几点是我这几年文科教学中不断总结出来的一些感受,希望能给同仁一点帮助,为我们的学生驱除烦恼,让他们都能梦想成真。

(作者单位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

解惑篇——高三理科是不是题海的同义语?


作为一个,高二时我也曾以为高三是题海的同义词。直到进了高三,我才明白原来讲究的是“ ”,是“”,而不是“数量”。题不在多,有代表性则灵。想必同学们都知道数理化《题典》,就是把几乎所有的题都收录其中的教辅书。我从来不买这样的教辅书,而是精选那些有代表性的书做。尤其像和这样的学科,往往都需要把大题分解成小过程,再连接起来就行了,所以,掌握这些小过程(例如“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力的分解”等)十分重要。平时练习一味地做大题、做难题往往会使自己不知所措,而细节却没有掌握好。?

什么是好题呢?融合了多个小的基础的过程,需要花一些去分解的题目就是好题。做这样的题目对自己才有帮助,不仅训练了基础,而且又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的。所以,理科生不是做题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

文科生如何学数学?平时重基础考时抓重点


数学对于文科生来说是个大难题,有些同学甚至“谈数学色变”。其实只要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文科生一样可以学好数学并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分数。

■杜绝负面的自我暗示

首先对数学学习不要抱有放弃的想法。有些同学认为数学差一点没关系,只要在其

他三门文科上多用功就可以把总分补回来,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我高三时的班主任曾经说过一个“木桶原理”:一只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取决于它最短的一块木板。高考也是如此,只有各科全面发展才能取得好成绩。其次是要杜绝负面的自我暗示。高三一年会有许许多多的考试,不可能每一次都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在失败的时候不要有“我肯定没希望了”、“我是学不好了”这样的暗示,相反的,要对自己始终充满信心,最终成功会到你的身边。

■抄笔记别丢了“西瓜”

高考数学试卷中大部分的题目都是基础题,只要把这些基础题做好,分数便不会低了。要想做好基础题,平时上课时的听课效率便显得格外重要。一般教高三的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他们上课时的内容可谓是精华,认真听讲45分钟要比自己在家复习2个小时还要有效。听课时可以适当地做些笔记,但前提是不影响听课的效果。有些同学光顾着抄笔记却忽略了老师解题的思路,这样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反而有些得不偿失。

■题目最好做两遍

要想学好数学,平时的练习必不可少,但这并不意味着要进行题海战术,做练习也要讲究科学性。在选择参考书方面可以听一下老师的意见,一般来说老师会根据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进度给出一定的建议,数量基本在1—2本左右,不要太多。在选好参考书以后要认真完整地做,每一本好的参考书都存在着一个知识体系,有些同学这本书做一点,那本书做一点,到最后做了许多本书但都没有做完,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效果反而不好。做题的时候要多做简单题,并且要定好时间,这样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在高考前的冲刺阶段要保证1—2天做一套试卷来保持状态。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做题发现并解决自己已有的问题,总结出各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并且熟练掌握。在这里有两个小建议:一是在做填空选择题时可以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一些解题过程以方便以后复习;二是题目最好做两遍以上,可以加深印象。

■应考时要舍得放弃

对于大部分数学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同学来说,放弃最后两题应该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高考数学试卷的最后两题对于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较弱的同学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在上面,而应把精力放在前面的基础题上,这样成绩反而会有所提高。高考的大题目都是按过程给分的,所以万一遇到不会的题也不要空着,应根据题意尽量多写一些步骤。在对待粗心这个常见问题上,我有两个建议:一是少打草稿,把步骤都写在试卷上;二是规范草稿,让草稿一目了然,这样便不太会出现看错或抄错的现象了。考试中有时可以用代数字、特殊情况和计算器等方法来提高解题速度解决难题,但在考试过后一定要把题目正规的解题思路了解清楚。每一次考试的试卷和高考前各区的模拟卷都是珍贵的复习资料,一定要妥善保存。

听课有感——自信是需要培养的



昨天应朋友之邀,听了一堂关于亲子教育的课程,感受颇深,虽然坐在那里将近三个小时,屁股疼的不能行,宝宝还在肚子里猛劲翻腾,但还是坚持到最后。。。

我即将成为孩子的妈妈,在对待孩子教育这一块,是相对上心的,因为与之前所受的教育相比,未来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教育要大拇指教育法,要懂得尊重孩子,以培养其个性;鼓励和欣赏孩子以培养孩子的自信!不要以为自己家的孩子有多乖,是好事,老师说,如果那样,坏大事了,将来一定是啃老族,很乖嘛,很听话,什么事情都想依赖父母,未来是孩子们个性张扬的时代,千万不要扼杀了孩子童真的天性!

谈到此,我真的是有很深的感受,现在有多少家庭教育孩子依然是以谁家孩子有多乖,多听话为自豪,未来真的是不要再幻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乖乖女、乖宝宝。

当老师发问父母与孩子是什么关系?很多人说,血缘关系、亲密关系。。。老师说没错的,并谈到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我与他人这样的关系,那我听懂了,是一种并列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很多父母都会认为是“我的孩子”,这样就成了从属关系了,就会理所应当地认为孩子就应该听父母的,因为“你是我的”,试想,这有多么可怕!这不正扼杀了孩子的思想了吗?这点是我没想到的,我也会理所应当地以为,孩子就是我的,就必须听我的!

谈到尊重孩子,为什么要尊重呢?因为是他人,因为是并列的关系,作父母的就必须学会尊重孩子,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的,证明的好了,就流芳百世抑或遗臭万年,证明的不好就传三代吧,哈哈,这话讲的真好,是啊,有谁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努力着。。。孩子哭闹也是向身边的人示意他的存在,他的需求,作为成人工作了不更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存在而争执吗?爱人之间不也在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呕气吗?尊重不是任其肆以妄为,尊重是依据孩子的个性发辉来加以疏导,就像治理洪水,一味地堵是断不可取的,要加以疏通,教育孩子更应如此!

其次,从小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对自己的、对家庭的,对社会的,试想如果没有责任心那岂不是对人对己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老师讲到外国家庭会见客人时,就会向客人一一介绍自己的孩子,并大名称呼,这点真是不同于国人,我们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躲在小屋里不要打扰大人的谈话,记得我小时候,父亲是比较开明的,记得父亲的同事来家作客,他就会介绍说,这是我家老大**,这是我家二女儿**,这是我家三妮,每次说到我言语中充满着喜悦,说我学习好,字写的也好等等,事实证明,经常夸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大有益处,我的哥哥和妹妹都不经常得到父母的表扬,于是我越发的争气、越发的有自信,我想自信真的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

老师谈到自信说,我们为什么不自信呢?你可知道,父亲的精子有几十亿而只有那么一个跑得最快,战胜了我们几十亿的兄弟姐妹,穿越重重障碍找到卵子相结合成为受精卵才有了我们,如果我们几十亿兄弟姐妹哪一个跑得比我们还快,那就不会有我们了,哈哈,真的是妙啊!没有想到,太没有想到了!在娘胎里你都是那么勇敢和自信,怎么生下来你就不自信了呢?我也在思考,为什么?大概是受到环境的影响吧,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我想大概一定是如此的,呵呵。

写到这里,似乎该结束了,但还有一点我的感受,那就是一个家庭温暖和谐与否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试想,如果孩子生长在一个充满了争吵、哭泣、闹腾这样的家庭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么的不利,幼小的心灵蒙受着屈辱,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心里一定是不健康的,是阴暗的,而不是阳光的、开朗的,似乎比躯体的不健康更可怕。这样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吗?懂得给孩子一个敞开的、温暖的氛围吗?哪有时间和心思去教育孩子呢?真的是不敢想!我想,不仅孩子心里不健康,而且更重要的是自私、自闭、没有责任心!所以,如果未来我家小宝找对象,我一定要考察对方的家庭如何,如果家庭不和谐,是断不可取的,呵呵,咱专政也专政这么一次!

理科生毕业感言


以下是我摘抄的一段毕业感言:

大三是我四年大学中收获最多的一年,各方素质面都有了质的提高,或许是因为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吧。 首先谈谈对我影响相当大的一件事,炒股!06和07年的牛市吸引了无数的人走进了股市,我爱财的我也不例外。其实,自己炒股是跟风的结果。原来我对股市并没有什么感觉,并一直认为股市是种邪恶的东西,它让人们不务正业(其实现在我更发现,中国的股市已经无法用邪恶来形容了,它明目张胆的打劫,吃人不吐骨头)。但是,听说班上其他同学暑假买股票后收益率有50%之多,我当时就被这个收益率击倒了。年轻、冲动、渴望用金钱证明自己的我,在草率地看了几分教程后就带着自己的家底冲进了这个暗流汹涌的市场。很可惜,我入市的时候市场已经走上了5000点,庄家用大盘股拉指数的同时,也在大量出货。由于渴望快速的收益,我买的都是小盘股,也就是二八现象中的那个八。现在我都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什么会选那些股票,应该就是抓瞎吧,这就是一个大学生的行为,真的很幼稚、可笑。我的行为也反映出了当今社会的普遍心态:浮躁、投机、渴望不劳而获和快速暴富。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把娶媳妇的钱都赔光了,嘿嘿。后来也只能用官方的习惯用语来安慰一下自己:交点学费嘛。

血的教训总是惨痛和深刻的。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从零开始学习股票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自己不懂的越来越多,也深刻的认识到了股票市场的风险。风险意识剧增的我,自然也错过了1664点之后的

反弹虽然心里明白反弹是一定的,可总是怕股指回落到900点,总的来说还是太嫩了。

以下是从炒股中悟出的道理

1.无论做什么,都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去研究它的历史,从根源和历史规律去推测它的发展和变化。

千万不要用大腿去思考,不要去抓瞎、碰人品,社会不相信人品滴。 2.股票市场是人性弱点的放大镜,心理因素占的比例更大。

3.股票市场几乎不产生价值,它只是一个投机市,是把钱从一个人的兜里放到另一个人的兜里。高手

或许能通过配送和红利获得不菲的利润,但高手有几个呢?

4.为什么一到牛市,散户就红了眼地杀进去?因为我们太穷了,我们渴望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

5.中国的股市就像原始森林,完全的弱肉强食,惨无人道,所以没把握,不要碰。

6.赚钱最快的方法是以钱生钱

在学习股票市场的过程中,我开始接触经济学,认识到经济学真的是博大精深,是一门综合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学问。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在中国做软件并不能赚大钱,我如梦初醒。不怕大家笑话,介绍一下背景:为什么我要学软件,因为幼稚的我一直被事情的表象所迷惑,误认为盖茨、埃里森是因为做软件才发财的,可现在我才清醒的认识到他们是因为做老板发财的,而且中

国和美国是两个世界。如果高中我能有这种认识的话,我一定会去学金融,做生意!

同时,我也得到一个巨大的收获认识到人文知识的重要性,开始大量阅读哲学、历史、社科等书籍,对社会和人生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可以说让我形成了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前,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喜欢读书,主动去找书读。前面提到,我是一个遭受应试教育13年惨无人道摧残的理科学生,本能地痛恨一切书籍,尤其是非理科书籍,它们会让我本能地想到分段、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让人呕吐的字眼,甚至认为所有搞人文科学的都是自虐狂,异类。可是现在,我确实会挤出时间去阅读这些原来被自己

认为是变态的读物。推荐一些书吧。

经济、金融类:《经济学原理(上/下)》《非理性繁荣》《证券分析》(过于专业)《金融心理学》

《中国怎么办》《会计入门12日》《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国富论》 其他:《苏菲的世界》《西方哲学史》《棋与人生》《吃掉那只青蛙》在学习这种正业上,也同样收获颇丰。有幸参加了一个比较大的项目,调研和开发的时间持续了近7个月。在调研的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关于Google的资料,终于从实践中认识到了基础知识的意义。从那以后,积极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虽然大部分的算法都没能运用在项目之中,但是从中获得的思想更加重要。

总结:

1.参考股市总结。

2.搞技术的,在中国基本赚不到大钱。在大城市养家糊口,还一辈子房贷差不多。想过富裕的日子,自己想法子创业吧。

3.哲学、历史、经济、金融都要懂一些,你会发现世界并不是你想像的那么简单。

4.尽可能多读经典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5.好的基础知识和思想能让人与众不同。

四的主旋律当然是找工作,没有什么可罗嗦的,直接写总结。

1.写简历时要诚实,可以稍作夸大,但一定要保证面试的时候,不能被简历上的任何内容问倒。

2.争取一切笔霸、面霸的可能,不必害怕。

3.笔试的时候书面表达要明确,思路要清晰。笔试卷子太多了,没人愿意去揣摩你的心思。 4.面试时,不要紧张,回答要思路清晰。不太清楚的问题就试着去分析。完全不懂的东西不要瞎扯,

直接说不知道,坦诚相待,不浪费时间是很重要的。

5.基础知识很重要。此外,自己的特点要和应聘的职位项符合。

6.找工作这种事情,运气成分还是不小的,毕竟现在大学生这么多,优秀的同学也不在少数,所以要

保持好的心态。因为出来跑,迟早是要还的。

找到合适的工作之后也不要兵器入库,马放南山了,在最后的疯狂的同时别忘了多看点书,制定好人生的下一步计划。

看了这篇毕业感言,我不得不说:理科生,牛!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