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范文:德为师本

不管我们是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用到思想汇报,优秀的思想汇报可以让我们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我们在写思想汇报时可以从哪些角度着手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思想汇报范文:德为师本,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爱的党组织:

光阴荏苒,一晃从教已有七年。这七年,我与学生的年龄差距从五岁增加到十二岁,但学生们依然亲热地称我为姐,而我依然将他们当成弟妹一样喜爱。这七年,我从一上课就紧张得手心冒汗到现在能够轻松自若,但依然时感不足,依然想要做得更好。这七年,作为大学教师,站在三尺讲台面对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我也总在思考怎样成为一名更合格的教师?

我认为,德为师本,师德是成为一名好教师的根本所在。师德,表现为对学生的“爱”心。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热爱学生的老师,绝不是也不会成为好老师。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也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对于一位教师来说,如果不会爱学生,那么教育的根基就不复存在。“爱”心,是师德最重要的涵义。

教师对学生有“爱”心,才会有“耐心”,才能在学生求教之时,不厌其烦,一遍遍讲解,或者与他们兴致勃勃地探讨。教师对学生有“爱”心,才会有“关心”,才能在学生遇到困难之时,为他们着急和担心,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成为他们可以依靠的师长。教师对学生有“爱”心,才会有“责任心”,才能尽心尽责地教导和培养学生,真心希望学生能够学到有用知识,而不是把授课当成一项程式化工作来完成。教师对学生有“爱”心,才会有“自律心”。我们身处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十分之快,教师如果不持续学习最新知识,很快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将成为无用的“过期产品”,而这些很难用一种制度予以规制,只能依靠教师的“自律”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的动力,绝不应是考勤、薪酬甚至虚荣心,而是希望学生成长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有“爱”心,才会有“育人之心”和“公平心”。教育对每个学生都应该是公平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质,学生没有好坏,没有贵贱,没有聪明与愚笨,只有不同。教师不应嫌弃或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应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一视同仁的爱每一个学生,这也是教育的实质所在。德国200年前的教育宣言曾经如此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能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作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我无比认同这句话,也时时用它来激励和警醒自己。“耐心”、“关心”、“责任心”、“自律心”、“公平心”都是源于对学生的 “爱”心。我认为 ,具有这些“爱”心的教师,才是一名具备师德的教师。

大学教师不同于小学、初中等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断点”的,往往一门或几门课后就结束了与学生的频繁接触,学生成才与否要多年后才能知道,而不像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可以以短期可见的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作出针对性衡量。换言之,大学教师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是一个爱在花香未起时的事业,因而更需要师德作为精神支撑。但是,只要用“爱”心浇灌,花香总会飘起。几年前,有一位学生在我课堂上忽发精神性疾病,被送入脑科医院,我和一些老师都十分担心,去医院探望后知道她家境困难,纷纷解囊相助,让她安心养病,在她回到课堂后也特别给予关心。如今,她在家乡成为交通运输部门的一名公务员,工作认真踏实被重用,还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特别跟我联系告诉我她的近况。这一刻我真是觉得无 无比欣慰,而这一刻,也就是花香飘来的幸福时刻。

fwr816.COm小编推荐

思想汇报范文:以人为本


这篇《思想汇报范文:以人为本》,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爱的党组织:

“以人为本”是发展型社会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已经步入发展型社会新阶段,社会矛盾阶段性特征的变化要求我们转变发展理念。突出强调“以人为本”,正是发展进入社会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客观上需要不同的发展理念。在我国步入发展型社会新阶段的特定背景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不仅需要继续加快制度创新,更需要从实际出发,尽快转变改革发展理念,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改革观。发展理念的变化根源于发展阶段的变化。国际经验表明,发展阶段的变化是改革发展理念变化的客观基础。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断提升,发展不能局限于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内涵已经扩大到包括社会发展、政治文明等在内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适应社会发展阶段的提升。xx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在生存型社会,以做大经济总量、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发展理念,起到了积极作用。进入发展型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发展的重要目标。科学发展观,正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新阶段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具有深刻的内涵。从我国进入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必须逐步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科学发展观从基本国情出发,系统地回答了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13亿人口、且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在新世纪新阶段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事关全局的基本性问题。在我国进入到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进程不断加快,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新阶段改革观的本质内容。改革不仅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将发展建立在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基础上。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改革是全面改革的核心。30年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改革的正确路径。

第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真正为社会和企业办实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初步建立,市场的微观基础已初步形成,政府主要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第二,各级政府要了解百姓疾苦,反映和代表百姓的利益。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的监督。

第三,政府要有形成良好的文化和正确的理念,处理好管理和服务、决策和执行、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权力和责任等四对关系。由此,政府才能自觉地约束自身行为,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切实地推进各个领域的重大改革,推进新阶段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矛盾问题,要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深入研究、统筹规划下一步的全面改革。这是当前关乎发展全局的重大现实问题。加快思想解放进程,抓住机遇,适应阶段变化、矛盾变化和环境变化,深化全面改革,就可以为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奠定最重要、最坚实的制度基础。由此,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动力,把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信我们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同时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国的新的腾飞。我们预备党员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让自己坚决贯彻和学习科学发展观,早日成为正式的党员。

以人为本思想汇报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
●以人为本,可以诠释为“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但前者的涵盖面更广。
●以人为本的提法,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没有任何关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我感到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不能把其中的以人为本单独抽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命题到处套用,导致这一概念在使用上的泛化。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是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所取得的重要认识成果,是发展观上的重大突破。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是因为我们所讲的发展,其外在形式虽往往表现为物质的、经济的方面,但它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这个目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忘记了就会迷失方向,就会使发展偏离正确的道路。一段时间内,一些人把GDp的增长当作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片面认识,在实践中带来了危害。当然,GDp指标还是应当重视的,只不过不能把它当作唯一指标、唯一标准。如果说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那么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只有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不偏离健康的轨道。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含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含义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两者都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基本观点。以人为本,可以诠释为“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也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没有必要把以人为本改为“以民为本”。那么,为什么不提“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是提“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呢?因为后者的涵盖面更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但涵盖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国内外的协调发展,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在今天谈发展,不能不考虑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平衡,这不但涉及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能否持续发展,而且关系所有人能否生存。这样的内涵比“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为广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当然也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有其特定含义,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没有任何关系。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源远流长,一直到今天影响仍然很大,并且产生了不少分支和变种。这一思潮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把人说成是超越历史、超越阶级、超越各种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人,在本质上是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的。因此,决不能认为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有什么渊源关系。当然,也不要一看到以人为本的提法,就敏感地认为这种提法和人本主义思潮没有划清界限。

思想汇报:以人为本



这篇《思想汇报范文:以人为本》,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爱的党组织:

“以人为本”是发展型社会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已经步入发展型社会新阶段,社会矛盾阶段性特征的变化要求我们转变发展理念。突出强调“以人为本”,正是发展进入社会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客观上需要不同的发展理念。在我国步入发展型社会新阶段的特定背景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不仅需要继续加快制度创新,更需要从实际出发,尽快转变改革发展理念,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改革观。发展理念的变化根源于发展阶段的变化。国际经验表明,发展阶段的变化是改革发展理念变化的客观基础。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断提升,发展不能局限于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内涵已经扩大到包括社会发展、政治文明等在内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适应社会发展阶段的提升。xx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在生存型社会,以做大经济总量、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发展理念,起到了积极作用。进入发展型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发展的重要目标。科学发展观,正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新阶段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具有深刻的内涵。从我国进入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必须逐步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科学发展观从基本国情出发,系统地回答了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13亿人口、且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在新世纪新阶段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事关全局的基本性问题。在我国进入到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进程不断加快,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新阶段改革观的本质内容。改革不仅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将发展建立在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基础上。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改革是全面改革的核心。30年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改革的正确路径。

第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真正为社会和企业办实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初步建立,市场的微观基础已初步形成,政府主要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第二,各级政府要了解百姓疾苦,反映和代表百姓的利益。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接受人民的监督。

第三,政府要有形成良好的文化和正确的理念,处理好管理和服务、决策和执行、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权力和责任等四对关系。由此,政府才能自觉地约束自身行为,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切实地推进各个领域的重大改革,推进新阶段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矛盾问题,要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深入研究、统筹规划下一步的全面改革。这是当前关乎发展全局的重大现实问题。加快思想解放进程,抓住机遇,适应阶段变化、矛盾变化和环境变化,深化全面改革,就可以为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奠定最重要、最坚实的制度基础。由此,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动力,把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信我们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同时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国的新的腾飞。我们预备党员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让自己坚决贯彻和学习科学发展观,早日成为正式的党员。

入党思想汇报范文:以民为本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入党思想汇报范文:以民为本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爱的党组织:

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时间段及每一个角落,党员无时无刻不发挥他们的积极模范作用,尤其在急剧的环境下,党员的这种以人为重以民为先的高尚品德更是发挥到极致,这种形象深深感动了我们所有的人,比如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的汶川地震,党员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而去拯救那些被困人员,不分昼夜的辛苦忙于搜救工作,这些事件都让我们铭刻于心,都让我们为之而感动。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人奋不顾身,临危不惧,迅速行动,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气概、刚毅的品格、钢铁的纪律,成为抗震救灾的“先锋队”、灾区人民的“主心骨”、受灾群众的“贴心人”。出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事迹:“是党员干部的全部站出来!”这是5月12日汶川地震之后,北川陈家坝乡乡党委书记赵海清喊出的第一句话;令人敬仰的谭千秋老师的坚强和坚韧拯救了可爱的学生;马前国、龙德强等一批基层党员干部,化悲痛为力量,舍小家为大家,带领群众以难以想象的顽强与坚韧,与灾难抗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理念,在人民心目中树立起无字丰碑等等这些令人难忘的英雄事迹。是的,灾难面前,人是渺小的,孱弱的肉体抵不住万斤的钢筋水泥,无数的生命在这场灾难中罹难了,生命,无常;困境面前,人,是强大的,无数人在为废墟下那些素不相识的生命忘我地努力着,大爱,无疆。在这样的灾难面前,让我再一次感动于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让我再一次为我们的人民子弟兵而骄傲;也让我明白生死的边缘,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有一种倒下,可以托起生命;有一种抉择,为人民点燃希望。灾难突如其来,很多基层党员干部面临生死的抉择,那一瞬间,他们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以人为本——中国*执政理念的精髓,灾难面前,关爱生命、抢救生命、为了生命、一线希望、百倍努力、决不放弃…所有这一切,成为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诠释和具体体现,这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辉煌升华和深刻拓展。这时,我想起了成龙唱的那首《真心英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也许在歌声中有更多的英雄吧。

在中国*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总书记在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说:“这场特大的地震灾害,既是人世间的一场重大磨难,也是前进中的一场重大考验。我们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用坚定的信念,坚定的意志,坚韧努力战胜了磨难,经受住了考验,向历史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是的,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们可爱的*用自己英勇向前,先人后己的无畏行动,点燃了灾难中爱的火炬。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虽然还没成为正式的党员,但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积极参加各种学教活动,严格遵守学习纪律,认真学习讨论,不断提高认识,以*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中国*。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