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注重挫折教育

我们不用去强求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一样,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心得体会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班主任应注重挫折教育”,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班主任应注重挫折教育


某天的体育课上,全班学生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跳长绳比赛做着最后的准备。突然,班长的一个失误中断了练习,有些学生纷纷投去异样的眼光,有的甚至说出了一些指责性的话语。当即,向来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的一班之长离开了队伍,独自躲在角落里抽泣起来。看到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感觉到小学生的德育中太需要挫折教育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挫折教育,它的成因又是什么呢?

挫折教育也就是抗挫折教育,或者叫磨难教育,它是指家长或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教孩子或学生去对待、克服,让他们在困难的环境中有勇气敢于面对困难,有机智应付困境和有能力解决难题,从而培养出一种迎着困难上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现在的孩子大多养尊处优,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家长要钱就给钱,要穿就买新衣,要吃就买吃,真是含在嘴里都怕化了。试想,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孩子想要有面对困境的机会也难啊,因为一切所谓的挫折都早已被疼爱有加的父母扼杀在最初的萌芽状态了。这便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孩子们娇惯的性情,脆弱的心理,这种直接致使孩子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都比较差的后果是与家庭教育的不当有一定的关系的。还有一些自认为懂得挫折教育的父母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批评、罚站、不给饭吃,与孩子对着干,让孩子服输等。这样的家长中有绝大部分是认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为家庭溺爱造成的,所以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问题。其实这种强行措施的挫折教育不仅很难生效,往往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另外,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和压力,智育成为压倒一切的教育活动,尽管目前教育界大行素质教育,但不可否定的是学生更多的时间仍被学习文化知识,完成作业习题占据着。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社会也急切希望他们成为栋梁,为国争光。于是,学生在校有教师压着,在家有父母盯着,闲暇时还有亲戚朋友把他们与别人比着、评着。而这一切都必须由一双稚嫩的肩膀去承担,由一颗脆弱的心灵去负载。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然而对于刚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小学生而言,更迫切地需要在他们人生的初学阶段加强对他们在这一方面的教育。

如何采用恰当的方法来实施挫折教育呢?首先我们必须要认清挫折教育的某些特征:引导性,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心理还不成熟,在成长过程中势必需要教育者的引导,但教育者的引导也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进行;渗透性,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有可能遇到困难,所以挫折教育就该通过某些形式在突发时采用特定的方法去实施才有可能出成效,此外挫折教育还应该渗透在生活、学习、交往等多个层面;长期性,挫折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发生的可能性,当自我实现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由此可见,挫折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长期的努力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决不能急于求成;实践性,挫折教育不应只是一门理论课程,更应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应该让受教育者在挫折实践中体验挫折,认识挫折,承受挫折,克服挫折,从而锻炼和提高自我的受挫力。针对以上四个特点,我认为挫折教育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帮助学生形成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首先表现在小学生能勇敢地面对困难。有些小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不怕困难的,但假如遇到许多困难一齐突然袭来时就有可能会退缩。(班主任 )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好学生,教育他们直面困难,不要害怕更不应逃避,要以积极的态度迎难而上去征服它。记得歌德也曾说过: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气,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这句话无疑是让学生鼓起勇气对待挫折的有力说服词。

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还表现在小学生不怕失败所造成的挫折。有些学生在考试前给自己定下了较高的要求,结果考试成绩一旦不如意便抱头痛哭,有的甚至做出更为偏激的事情。这样的例子说明无论做何事,不能只做成功的打算,不做失败的准备,这只会削弱对失败的耐挫能力,从而在失败后变得十分脆弱和不堪一击。作为小学生,面对挫折应该成为一个强者,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学会哪里跌倒就从哪里再爬起来,在失败时仍表现得像一个胜利者,继续向前。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心理素质。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又能让他们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发现自己是有才华,有智慧,有能力的个体,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日后敢于直面和解决困难的信心。同时,教师可设置一些有一定困难和障碍的情境,也可利用班队会等适宜的场合,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不快程度及转化情况都是由自己控制的,产生挫折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这样,学生从小便能做好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此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提供的榜样类型有:一,中外名人中战胜挫折的典型范例。例如,忍辱不屈、发愤著史的司马迁;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张海迪等。二,国内著名同龄人中的模范人物。例如自造逆境、锤炼自己的赖宁。三,学生身边的同学榜样。用学校或班级里战胜挫折的同学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从这些闪光的形象中获取勇气和力量。第四,教师应以自己良好的耐挫心理、坚强的意志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例如,组织班级参加比赛成绩不理想时,应坦然面对,不要垂头丧气或怒气冲冲、迁怒于学生,给学生以不良的影响。

三、鼓励克服羞怯心理,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的性格一般各有不同,有的偏外向,有的偏内向,有的则是双重性格。对于一些羞怯胆小的学生教师要特别鼓励他们多交朋友,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的机会,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培养他们的友谊感、安全感,继而形成稳定和谐的人际环境。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教育本身就不专属于学校或教师,它应该依靠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来实施,那么挫折教育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决策的机会,比如:参与家庭大小事的讨论,解决邻里之间的小纠纷等等。如果孩子在这种解疑、体验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作为父母还要不忘多加赞赏和鼓励,例如你处理事情的办法真好,连爸爸妈妈也没想到。这样,父母放下身份与孩子一起面对困难,放手让他们凭自己的能力去解除困扰,时间一长,难道我们还会怕造就不出一个生活的强者吗?当然,社会作为一个大群体更应当关注小学生的挫折教育,不遗余力地配合好学校及家庭,为挫折教育的展开提供优越的条件,创造更佳的机会,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心学生的挫折教育,并竭尽所能为这项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总之,挫折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要想实施好这一工程,就得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精心安排和组织好各类教育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的开展各种挫折教育,使我们中国的青少年儿童成长为心理素质好,能力强,健康的人。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班主任培训领会:班主任应具有的根本本质


一、拥有真诚的爱心和崇高的师德

总之做班主任,有时更像是一种艺术,只要我们肯动脑、多动脑,总会有赓续的惊喜在等着我们。

具备过硬的专业常识和教授教化才能,能在无形之中绕揭捉生对你产生敬佩之心。试想一下,如不雅某班主任,尽管他的思想本质异常好,但他的课却上得一团糟,他这科的学生测验成就很差,如许的班主任能搞好班主任工作吗?肯定不克不及。班主任必定要教好本身的功课,才能在学生中建立威望,在教导工作中发挥主导感化。教好功课,具有较高的教授教化程度,是对班主任也是对每一位教师的最根本的请求。

对于几十名各具个性特点的学生,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年纪特点,遵守教导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筹划和办法,实施有效的治理。别的,班主任还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合时调剂和改进本身的治理工作,使班级真正成为教导学生思想、培养学生品德、增长学生常识的联结合作的集体,这些都须要班主任具有较强的组织和治理学生的才能。

苏师长教师举了很多产生在他身边的案例,大年夜中不难看出他和学生的关系异常融洽,他对学生有着真诚的、深挚的爱。不时处处以身作则,表现出了他崇高的师德,异常值得我们去进修、去借鉴。

三、拥有科学的治理思想和育人艺术

他提到“拥有真诚的爱心,才能及时的、清跋扈地发明每个学生的长处、缺点和艰苦,赐与恰当的赞助。”有名教导家陶行知曾说过:“真的教导是心心相映的晃荡,唯独大年夜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也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处所,无论品德照样聪明,都不克不及充分地或自由的成长。”国度xx还说过:“崇高的师德,是对学生最活泼、最具体、最深远的教导。”

二、拥有合理的常识构造和较强的教授教化才能

他提到有位小学班主任,在他班举办技艺晃荡时,一位学生来请他一路参加,他就说本身不会唱歌,又不会跳舞,去干什么?照样不去了。学生劝了半天,他照样没去,结不雅学生就抹着泪走了。其实学生并不是真的让他去唱歌、跳舞,只是坐在那边看他们晃荡,就已经很高兴了。

今天上午是桓台一中的苏师长教师做的专题申报——《若何当好班主任》,苏师长教师是一位经验异常丰富的班主任师长教师,做班主任工作已有近20个岁首了,时代送出了一届又一届的优良卒业生,每年所担负班级的升学率都是全校甚至全市最高的,并且在黉舍举办的各项晃荡、比赛中,他的班级也是数一数二的。

苏师长教师提到班主任应具有的根本本质重要有以下几点:


苏师长教师曾多次提到全国优良班主任任小艾的一些事迹,谈到她本身订阅的教导报刊杂志,数量超出了她们黉舍藏书楼中书本的总数。后来她嫌本身黉舍的藏书楼太小,干脆去了旭日区文化馆藏书楼,再后来竽暌怪成了北京首都藏书楼的常客。一有时光她就泡在藏书楼中,直到读遍了藏书楼中所有的藏书。本身写的读书标记,摞起来都跨越了她的身高。

班主任培训领会:班主任应具有的根本本质

四、拥有周全合作的意识和毕生进修的理念

苏师长教师还经由过程一些案例,来解释做班主任有时也要动脑筋,想一些好点子。例如他谈到,他在开家长会时,就曾经测验测验着搞家长讲座,你的家长如不雅是大夫,就讲讲健康和保健方面的常识;如不雅是工人,就讲讲工厂中的有关常识和安然办法;如不雅是农平易近,就讲一讲种庄稼的艰辛和收成后的欣喜。。。。。。经由过程这种情势,既绕揭捉生学到了很多常识,还促进了学生和家长间的关系,起到了感恩教导的感化。

班主任应正确指导学生学习


班主任应正确指导学生学习


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贴心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又是班级工作的领航人,学生的年龄越小,就越需要班主任的领航。学生是走向胜利的彼岸,还是沉入学习的海洋,关键在于班主任这位领航人,班主任如何领好学习之航呢?

一、班主任要有大学习的观念。

班级授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同学科教师交互向群体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在同一个班级接受着不同老师传授的不同学科知识,这就是班级学习。班主任应注意到这种学习的特点:分科学习,群体学习。而班主任教授的是一门学科知识,指导的是群体的学习。那么,班主任就应风物长宜放眼量,树立大学习的观念。即要指导全体学生学好各门功课,协调好各任课教师间的关系,不要利用班主任的权威要求学生学习自己所教学科;要面对全班学生的学习加以指导,不要只照顾个别学生;要重视学生的各科学习,不要出现偏科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的学风纯正,才能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水平。

二、班主任要在班内建立比、学、赶、帮的学习激励机制。

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推动人行动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年龄越小,其动机就越不明确,其行动也就没有目标。此时,班主任就应为学生创设具体可行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动机,引发学生的行为,使之产生竞争意识。而比、学、赶、帮就不失是一种好的学习激励机制。群体学习为比、学、赶、帮创造了可能性,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就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尽快在班内建立起学习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好的要使之突出出来,使之成为班级学习中的火车头;学习不好的也要使其看到希望,充满必胜的信心,促其奋勇直追。从而形成好生猛跑,学困生直追,好生带学困生,学困生不掉队的良好的学风。

三、班主任要重视学困生的学习指导。

只要正常的学生,都有着共同的学习心理,可以这样说没有甘当学习差的学生。其实原本没有学习差的学生,所谓的学习差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比如,当面批评学生说:你不行、你真笨、你永远也学好、你不如某某等等,一次,两次,久而久之,终于使这些学生承认了笨,甘于了差。(班主任工作 )从而丧失了信心,失去了动力,害怕了学习,周而复始终成学困生。这难道不是人为的制造学困生吗?班主任理应重视学困生的学习指导,摸清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唤醒学困生沉睡的大脑,使其扬起学习的风帆,去摘取学习的明珠。具体做法试举三例:

1、建立学困生学习档案。即对学困生从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基础、智力因素、家庭情况、交友等方面进行追踪统计记录,以便找出学困的原因,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指导。

2、开展一帮一,差对好的结对子活动。即让班里的优秀生和学困生结成对子,同游戏,共活动,帮思想,助学习,使学困生受到优秀品德、良好学习态度的潜移默化的熏陶。

3、及时表扬学习有进步的学困生。学生的学习愉悦莫过于教师尤其班主任的表扬,表扬胜于批评,它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一直在批评中成长的学困生,表扬是医治学困生的特效药。

四、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因事施教。

一群年龄相差无几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不可能不发生碰撞,不可能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件。正是这许许多多的事件组成了一个多彩的班集体,形成了美丽的丰富的学习生活。班主任应善于获取发生在班内的各种事件,洞察事件的真谛,因事施教。好事要使之光大,坏事应使之消失影响,力争使之形成从善如流,视恶如仇,争做好事的班风,从而使全体学生能够在思想上明辨是非,在学习上更加努力。

五、班主任要向学生讲学法。

下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应成为指导学生的一个主题,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懂得教法,还应懂得学法。只有获得正确的学法,才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即学贵有法,学贵有得法。做为班级领航人的班主任理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当然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法,同一学科不同的章节也会有不同的学法;不同的学生要指导不同的学法,同一学生在其不同的年龄阶段也要指导其不同的学法,甚至不同的学期要有不同的学法,同一天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同的学法。

总之,学法应因学科、因人、因时而制定,不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要同中求异,异中寻同;时时调整,事事不同,人人有法,这就是班主任的学习指导工作。

班主任培训体会:班主任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班主任培训体会:班主任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今天上午是桓台一中的苏老师做的专题报告——《如何当好班主任》,苏老师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班主任老师,做班主任工作已有近20个年头了,期间送出了一届又一届的优秀毕业生,每年所担任班级的升学率都是全校乃至全市最高的,并且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比赛中,他的班级也是数一数二的。

苏老师提到班主任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拥有真挚的爱心和高尚的师德

苏老师举了很多发生在他身边的案例,从中不难看出他和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他对学生有着真挚的、深厚的爱。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体现出了他高尚的师德,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

他提到“拥有真挚的爱心,才能及时的、清楚地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缺点和困难,给予适当的帮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也曾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的发展。”国家xx还说过:“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二、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教学能力

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在无形之中让学生对你产生敬佩之心。试想一下,如果某班主任,尽管他的思想素质非常好,但他的课却上得一团糟,他这科的学生考试成绩很差,这样的班主任能搞好班主任工作吗?肯定不能。班主任一定要教好自己的功课,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在教育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好功课,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是对班主任也是对每一位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

三、拥有科学的管理思想和育人艺术

对于几十名各具个性特点的学生,班主任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遵循教育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和方法,实施有效的管理。另外,班主任还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适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管理工作,使班级真正成为教育学生思想、培养学生品质、增长学生知识的团结互助的集体,这些都需要班主任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学生的能力。

他提到有位小学班主任,在他班举行文艺活动时,一位学生来请他一起参加,他就说自己不会唱歌,又不会跳舞,去干什么?还是不去了。学生劝了半天,他还是没去,结果学生就抹着泪走了。其实学生并不是真的让他去唱歌、跳舞,只是坐在那里看他们活动,就已经很高兴了。

四、拥有全面合作的意识和终生学习的理念

苏老师曾多次提到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的一些事迹,谈到她自己订阅的教育报刊杂志,数量超出了她们学校图书馆中书籍的总数。后来她嫌自己学校的图书馆太小,干脆去了朝阳区文化馆图书馆,再后来又成了北京首都图书馆的常客。一有时间她就泡在图书馆中,直到读遍了图书馆中所有的藏书。自己写的读书笔记,摞起来都超过了她的身高。

苏老师还通过一些案例,来说明做班主任有时也要动脑筋,想一些好点子。例如他谈到,他在开家长会时,就曾经尝试着搞家长讲座,你的家长如果是医生,就讲讲健康和保健方面的知识;如果是工人,就讲讲工厂中的有关知识和安全措施;如果是农民,就讲一讲种庄稼的艰辛和收获后的欣喜。。。。。。通过这种形式,既让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还促进了学生和家长间的关系,起到了感恩教育的作用。

总之做班主任,有时更像是一种艺术,只要我们肯动脑、多动脑,总会有不断的惊喜在等着我们。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