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班主任培训的感悟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心得体会内容吗?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知行班主任培训的感悟,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知行班主任培训的感悟

在15年的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有过刚工作时的壮志凌云,有过不折不扣的艰辛和努力,也有过小有成就的自豪与喜悦,但更多的是一路前行的迷茫:理想与现实的困扰、付出与回报的反差、内心倦怠的禁锢就这样在迷茫中寻找,在寻找中困惑,在困惑中安于现状、止步不前,但心中的寻找与渴望一直在继续,我希望能找到引领自己前行的航向、渴望能有一种力量能引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这块领域中翱翔。在寻找与渴望中走我进了知行,于是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知行就在灯火阑珊处,在知行,我找到了前行的方向与渴望已久的力量,就如一句阿拉伯语所言:莫在倦时退场,力量来自渴望。回首知行路,感受千万,认识也万千,但千言万语汇做八个字:感谢、感动、感想、感悟。

一、感谢知行

感谢知行班主任培训,它犹如暗夜广袤大地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找到了前行的的方向,给了我前行的力量和希望;它犹如一个运筹帷幄的智者,引导我在纷繁复杂、眼花缭乱的网络里找到了寄托和弥补缺失已久的情感寄托的源泉,让我在这一源泉里充分吮吸精神的甘露;它更犹如一个充满了智慧、温馨幸福的大家庭,以海纳百川般的胸怀,接纳着来自八方的的挚友,及时给予每一个成员以智慧启迪、精神的鼓励和行为的引领。在这个大家庭里,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理想让天南海北的同行朋友聚到了一起,大家在交流中认识,在讨论中互助,在分享中进步,在互助互学中坚持着、在坚持中成长着。因为知行我认识了中国教师研修网,一走进研修网,我就被研修首页的内容深深吸引了,阅读一篇篇精彩简报、日志、作业,浏览一篇篇精彩沙龙,徜徉于一个个优秀网络班级中间,聆听精彩视频讲座是我每天知行学习之余雷打不动的必修课。我将研修网首页的内容和知行培训的内容结合起来学习,在学习中,同行学友的学习成果,班级学友们的学习劲头既给了我动力,又给了压力。尽管相比于他们,自己是如此稚嫩,但我还是认真对待每一个专题的学习内容,认真聆听视频,认真研读文字案例和分析,及时将重点语段摘抄下来,认真思考,把自己的学习感受哪怕是只言片语的感受写下来。不管工作多忙,精神有多疲倦,我总要抽时间进入研修网学习学习浏览、做研修作业,写日志,生怕落后于其他学员,又生怕错过一个个精彩视频,尽管因经常熬夜而脸色憔悴,但我的精神却有着从未有过的充实,不断地体验着学习过程中一个有一个思考感悟的快乐,尽情品尝着来自班主任工作中的一次次智慧的盛宴。爱拼才会赢,知行路上虽然一路艰辛,但我却收获颇丰,所以对于知行,感谢之情无以言表。

二、感动知行

在培训中,每一次学习、每一次交流、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进步,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点滴、每一个瞬间都有让我感动的画面:研修网管理工作人员的精心策划;省领队、学习班班主任、学习导师耐心、周到、时时在线的帮辅与鼓励;学员间互助互学、积极讨论的激烈场面;学员不甘落后、克服种种困难迎难奋学的学习干劲。这些画面时刻都让我感动着,为我鼓劲着,让我在惰性萌生时又有了坚持的动力,在坚持中品尝到了学习的甜蜜。我们学校参加此次知行培训的37名老师中,一部分年龄都在四十岁以上,在学习中相对比较吃力,有的老师在此之前对QQ、Q群的认识几乎为零,电脑的操作也不熟练,登录、选课、写日志、上传资源、发起话题、留言等操作他们几乎不会,有的甚至还从未接触过电脑,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从开始知行培训,我们学校参训老师的各项学习进程和数据在全县200名参训学员中学员中总落在最后,不光陈老师、班主任老师、学员导师着急,作为小组长的我更着急。我一个一个发短信或打电话催促他们、告诉他们具体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学习的操作方法,电话里说不清,就抽时间到办公室、家里亲自教她们,老师们有问题也喜欢问我。所以知行培训这段时间,我的电话异常繁忙,上班时间、午休时间、周末,有的时候深夜十一二点还有老师打电话问,连老公趣打趣我说:想不到我老婆还蛮畅销的!。这段时间,我既要忙于自己的学习,又要帮助学校老师学习,有时确实感到身心疲惫,但在与学校老师的一次次接触中,也让我有机会了解了平时因各自忙于工作而疏于接触的同校老师们,她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为我我树立了榜样。打我电话最多就数刘玲芬和田李芬两位老教师,她们经常学习到深夜,不会的就打电话问,或者亲自来请我教他们,刚开始她们写留言、写作业不知道事先用)不但为一线教师、班主任提供了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指南,还提供了工作中教育理念、思想、教育方式方法的思想提升和理论指引,也释解了我们班主任工作中的许多迷惘,打开了引导班主任自身思想、能力提升的新型学习途径与方式。三人行网络班级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打开也一道现代化的班级管理渠道,班主任E站,则为班主任的交流与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只要认真参与学习的人一定都大有收获。

在知行学习中,我也有自己的困惑,我在做研修作业和写日志的过程中,总觉得自己没案例可写,自己的工作中似乎没有太多生动典型案例,所以写的日志、做的作业总是联系实际工作的内容太少,思想认识方面的过多。当我充分浏览了首页推荐的日志、案例、作业后,除了佩服之余也感觉到老师们所写的内容似乎似曾相识,自己工作中也发生过,但还是觉得自己做得没人家精彩,似乎也就没人家写得精彩。在假期,可以无牵无挂的投入学习了,刚好学到第六模块,如何做一个专业班主任,在学习中,我豁然开朗,也逐渐打消了写日志的种种不自信和顾虑,也尝试着就围绕实际工作来写日志和做作业,于是尝试着结合实际完成了第六模块的作业沟通无处不在》,相比之下,这篇作业也是自己最满意的一篇,因为它来源于自己对实际工作的总结与思考。这两天,我又在研修网首页看了王宝祥老师致学员的一封信,看完王宝祥老师的信后,眼前更觉一亮,要写得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写日志,记录工作中的问题、困惑,记录点滴所感所悟,只要坚持,就能有收获。是啊,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疲惫,坚持别人坚持不了的坚持,才能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我有信心得到这份收获。

三、感悟知行

都说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在知行班主任培训中,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具体、深刻的认识,不是所有的艺术都抽象、都高深莫测、望尘莫及,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其实就在班主任工作的每一个点滴环节中,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件具体的事件中,这种艺术来源于班主任持之以恒的学习激情、用心动情的有效沟通、敢于实践、敢于尝试的勇气,勤于总结、长期坚持的恒心。

学习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只有始终报有火热的学习激情,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广文博览,博闻强记,才能使自己具备育人的知识素养,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涵养,才能不断理解教育的内涵,不断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有育人工作中的高瞻远瞩、游刃有余的教育智慧,才能明白什么是爱,怎样去爱,什么叫育人,怎样育人

良好的沟通就是良好的教育。沟通是班主任工作的金钥匙,只有用心、用情的去沟通,才能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理解学生,才能谈对学生的发展和培养。班主任工作无小事,但不是事事必躬,事事必做,关键是因事施教,不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只要运用好沟通这把金钥匙,就能使繁琐、忙碌的班主任工作忙而不乱,使之忙在点子上,忙在育人上,把班主任从无效冗长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实践出真知,没有尝试便没有成功。不要怕失败,在班主任工作中少些束缚、少些顾虑、大胆实践,既解放自己的手脚,也释放学生的手脚,少些压制、少些命令,多些行为的实践和行为过程的指引。大胆尝试,博取众长而形成一家,在尝试中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要发展学生,首先必须发展自己。可以说,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发展自己,只有自己发展了,学生才能发展。要发展自己,就必须注重对自己的工作总结,坚持写工作日记,在日记中记录自己工作中的困惑、进步、成功,在总结中不断弥补不足、不断获得教育智慧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莫在倦时退场,力量来自渴望,我想作为一个班主任,只要永存信念、心存渴望,只要拥有学习激情、用心动情的有效沟通、敢于实践、敢于尝试的勇气,在实践中勤于总结的恒心,在加上持之以恒的坚持,最终会在班主任工作这门艺术沃土上盛开出瑰丽的奇葩。

四、走好行知路

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十五年了,十五年间大大小小的培训也经过了数次,唯独这次培训,却如此让自己有坚持的动力和学习的热情,在学习中,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班主任责任的重大。假期过半,我的学习热情却愈来愈高涨:收看视频、做作业、跟帖、交流讨论经过这一段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系统地学习了怎样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我深知认知的路很短,践行的路却长。短期的培训带给我们的是长期的思考,知行教我们把智慧化为理念,让我们把理念化为行动,这就是学与思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我深信,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走好行知路。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班主任培训感悟


班主任培训感悟


为期半天的班主任培训结束了,虽然时间不长,却收获颇丰。

回首做班主任的经历,从开始的牙尖嘴利胆子大,到后来的细心、耐心和爱心的倾注,一路不断地摸索、学习,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做班主任的时间逐渐加长,越来越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独特魅力。培训中,无论是本校两位老师的报告,还是魏书生老师的访谈,都可以让我感受到蕴含于其中的那种无可比拟的滋味,有不被理解的苦涩,也有成功后的欣喜;有初始阶段的期待,有过程中的煎熬,也有收获后的享受。

上个学期,已经休业四年班主任工作的我又再一次走进了班主任的队伍,一个学期下来,我的感觉由开始的战战兢兢转为后来的较为轻松,对这些九零后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原来总觉得这些学生只懂得索取不知道回报,做事极自私,责任感差接近以后就体会到了毛主席的远见卓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们会主动为班里添置物品,会在考试后大家都争着赶校车回家时主动回班打扫教室摆好桌椅,会在有同学学习有困难时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帮助补课,会为了班级整体的进步组织学习小组并提供学习场地在他们的身上,我好像看到了我这个年龄的好学生当年在校时的身影儿。

一个学期到现在的我,越来越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艺术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意味儿,班主任工作需要的还要有真心。有了真心,我们就会换个视角去看,也才会从另外的角度看到不同的东西,了解更多的真相,理解更多的做法,减少更多的误会,消除更多的矛盾冲突,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班级的工作更顺利,从而完成教育的任务。(班主任 )这种感觉不只体现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与家长的沟通也是一样。让家长尽早明白老师与他们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孩子成才走到一起来的,让他们能够体会到老师的苦心,明了老师的真心,他们就会心甘情愿、主动热情地与老师站在一条战线上。这个学期,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班里组织了知识竞赛,为了增加实效性,先由学委组织课代表整理各科知识点,建立题库,打印下发。而打印就是其中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几个家长知道情况后主动承担了任务,并一再嘱咐我,再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只管让孩子回去说。还有的家长在学生管理上帮我出主意想办法,比如有家长给我拿来董进宇博士讲座、传统教育讲座等等的光盘,有家长主动帮我解决班里学习小组的学习场所、桌椅、考勤等问题。他们把对这个班里学生的教育当做了自己的事情,也让我的工作有了更大的动力。

一个班级的管理,参与者的态度很重要,而班主任应该用真心做凝聚剂,让所有的参与者体会团结的魅力、成功的喜悦。

班主任培训感悟范文


十天的班主任培训,我们聆听了十二位专家、名师的报告。每一场报告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每一场报告都使人心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通过学习,我觉得:要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要不断探索,朝着既定的目标勇往直前。

(一)、以德育人,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是叶圣陶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理所当然地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 昆山市新镇小学的朱晓敏校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朱校长一直在教学一线从事德育工作的研究。她从小学德育跟不上现实需要的变化、小学生行为习惯知行脱节、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缺乏系统设计和反复强化、小学德育校本课程随意性太大等问题入手,以培养劳动自理等习惯为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初步形成六个主题活动课程的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推进方式。以完善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容为目标,逐步形成每月一事的训练模式。让学生在各项科学、有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育德的目的。

回想我们的教学中,有时真的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由于现阶段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考试还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考试制度与社会评价偏重与学习成绩与升学率,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较多的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德育工作基本上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甚至如专家们所说,德育只是挂在墙上的一张纸,德育课早被文化课所侵占。长此以往,孩子们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诚信意识、高尚的道德观等,又怎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呢?

(二)、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科技革命和信息社会给教育和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给班主任的专业角色有了明确的定义: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班级学习组织的设计者、班级社会活动的营造者、教师育人团队的协调者、构架社会经验的关联者、青少年成长的专业导师。若要胜任这么多的角色,我们必须开阔眼界、不断学习,养成忙时看屏、闲时看书的好习惯,补充教育学、心理学等等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胜任新形势下的班主任工作。

(三)、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责任感,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应该有更广范的爱、无私的爱、真诚的爱。在这一方面,全国模范教师昆山市葛江中学的班主任于洁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无论是她教育故事中的纸片人洋葱头的故事,还是装在套子里的人,都我们深切感受到她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关怀。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个性的生命,而不是生产线上冰冷的标准件、一切存在必定有它的原因,找到原因,然后解决,但前提是尊重等等教育观念使我们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大爱无痕。因为爱,所以爱,让我们都用心地去爱我们的学生,用爱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件繁琐而有充满智慧的工作。短短十天的培训让我获益匪浅,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班主任培训心得感悟


班主任培训心得感悟


1、班主任工作要以学生为起点

学习了王晓春老师解读的《什么是我们的工作起点》,我深深感悟到班主任工作要以学生为起点。

正如王老师所说:我们很多老师都把自己的要求、自己的主观愿望当成工作的起点。我们的脑子里先有一个标准,一个目标,然后就从这里出发,按照这个目标要求学生。学生达到了我们的要求,我们就以为教育成功了;若是达不到要求,我们通常不会去分析学生为什么做不到,更不会怀疑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适宜,而是一味地责备学生。意思很简单:你必须符合我的要求。这是典型的主观主义的教师中心的思路。读了王老师分析,我很惭愧,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让学生符合我的要求去做,往往是适得其反。因为学生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现在家长不是逼迫孩子学习就是贿赂孩子学习;生活的富裕又使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结果孩子普遍任性、娇横而自私;信息爆炸则使得孩子小小年纪就提前懂得了一堆大人的事情;学校的过重课业负担又搞得多数学生厌学孩子们失去了淳朴,增长了一堆毛病,本事没多少,胆子却很大。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再自我中心地把教育工作理解为贯彻我的(其实基本是上级的)想法,必然处处碰钉子,因为今日的学生他们不会乖乖地买老师的帐。这就是眼前的现实,我们必须面对它。

今天我们要想成为合格的班主任教师,就必须学会新的教育思路以学生为起点。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总是从自己的目标出发要求学生,我们要学会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一个个引导他们趋向我们的目标(当然,目标要经过论证,要科学合理)。这目标应该大同小异,且因人而异。教师应该是一个引导方向的人,不应该是一个制订一刀切的指标的人。

正如王老师所说我们要明白,孩子不是实现我们战略部署的工具,他是独立的个人,他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义务教育是强制性的,那就是说孩子必须上学,并没有说孩子必须完成家长教师的指标。社会有权强制孩子学习知识、提高素质,却没有权利强迫孩子达到一刀切的标准,那是反科学的,因而是根本做不到的。

因此,要以以学生为起点,首先把孩子研究清楚,看看他是什么材料,问问他准备怎样安排自己的未来,然后因势利导,尽可能把他的素质提得高一些。我想,这样以学生个性化的真实想法为起点做工作,才可能打动学生的心弦。

2、面对问题生的问题要多问为什么

读了王晓春老师给五月微凉老师的回信,我深受启发。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也犯同样的错误。比如,对问题生只是进行耐心的教育,诸如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对他们分层布置作业,精心设计课堂吸引他们,小心地呵护他们的没一点进步,结果我越这样,他们却越变本加厉。最近有两个问题生干脆就不学习了,上课连书也不带了。(班主任 )问他们,他们却说:我就是不学。说完竟趴在桌子上装作睡觉的样子。对于这样的他们,我们不能一味的叹息,就如王晓春老师所说的请研究一下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的厌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他们敢这样?他们为什么不明白学习的目的呢?他的父母为什么面对这样的孩子不管不问呢?他们为什么不分是非,故意不学好呢?

通过王晓春老师的分析,我知道我的做法是不动脑筋的教育,是非研究型的教育,跟在学生后面跑,穷于应付的被动教育,救火队式的教育。我这样做感到累却对学生没有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分析问题生问题存在的原因所在,不仅要扮演好医生的角色,还要会给问题生开药方,真正做到治病救人。我想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会做一个研究型的班主任。尤其对我的几个问题生,我会先诊断,后治疗,让他们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3、对我班的几个问题生的定位与转化

厌学型的学生,他们对待学习没有热情,没有远大理想,和他谈话,头一扬说:我就是不学习。对于这个类型的问题生,我采取这样的方法教育他。就是精心设计课堂,让他不参与心里就痒痒。例如:我把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采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小组学习竞赛,特别规定某某参与活动且回答问题正确,那么他的得分就高。这一措施让他们课上不再打瞌睡,不再说话,能动手写作业,效果蛮好;那么对待不良行为习惯型的问题生,只能慢慢来,不能和学生较劲,要鼓励他对自己充满信心,不能破罐破摔,或者与教师对立,让他们慢慢进步。我采用的方法是,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上来。例如我班上的黄帅同学,我特意安排他主持语文课的课前说话训练工作。今天有谁发言,均由他说了算。别看这项工作,他能使问题生也参与到活动中来。我就用激励的方法及时给予表扬,他越干越有劲,碍于面子,上课很少说话,作业也能交了,犯了错只要我一个眼神,头就会低下去,每当这时,我就会在心里说:对于黄帅的转化,我有信心。

【培训感悟】小学班主任培训心得


【感悟】小学培训心得

四间房乡六完小 王士垒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个硕果累累的日子里,我们四间房乡一群尺码相同的教育人在赵主任的带领下,凌晨5点冒着绵绵秋雨奔赴新乡,去聆听教育专家李镇西、肖盛怀等人的班主任讲座。

上午九点,全国知名班主任、教育专家李镇西先生准时开讲,李老师所作的报告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他从教师职业认同讲起,把近几十年发生在他身边的与我们娓娓道来,他的这两句话给我留下了特殊印象:"问题是教育的常态,每个突发事件都是一个契机".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尤其班主任每天与孩子们打交道,在打交道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但我们不能因问题而退缩,而是应该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成长自己。也只有把问题学生教好才是一名好老师。 李镇西老师是我最崇拜的教育专家,我最欣赏、最认同他的教育理念是:优秀与否是别人的评价,幸福与否是自己的感受,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教育不是办政府满意的教育,而是办孩子们满意的教育。我今后也一定会朝着做"真教育"的方向努力,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

下午的讲座是一位湖北省优秀农村教师肖盛怀,他的讲座离我们更近,也更适合我们班级管理,他从班级管理的前提、原则、实践、实质几个方面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做班主任,从他的讲座中我领悟到以下几点:

一、构建班级文化引领孩子成长,接手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应了解学生确定培养目标,与学生协商最终确定班级终极愿景,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文化内涵,让孩子自然的接受文化熏陶,让每位孩子感受成功,快乐成长。

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学生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是看到学生打架、骂人、顶撞老师等违纪行为,这时我们就苦口婆心进行说教,但问题是你说的他听到了吗?有的可能是表面驯服,心里有气,或许死猪不怕开水烫,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我们就不能分析一下出现这些违纪的原因,找出问题根源想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生成长。

三、常规管理的实质,是寻找一种能够替代责罚的有效办法。孩子错了责罚也是正常的,但对于多次犯错的学生我们还能一味的责罚吗?肖老师说:惩罚往往招致憎恨和报复。对孩子实施体罚的老师只不过教会了他们什么是暴力。滋生仇恨的孩子将来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施行暴力的罪犯。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替代责罚的有效办法是做班级管理的实质,肖老师给我们推荐"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教学生自主自立,学会生活"这一理念值得我们研究。

第二天上午是全国知名班主任王怀玉老师给我们的报告,王老师的"小组自我管理"对我影响至深,本学期我刚到六完小,六完小从一个教学点发展到一个完全小学实属不易,成绩也一直在全乡末尾,我到校给全校老师开的第一个会就是《利用小组合作,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培训会,王老师的这次报告正好与我的思路不谋而合,并且还提供了不少案例,使得小组管理在操作层面有了模板。她以中途接班,改造"成型优秀班"为例讲述小组建设。

首先主题定位:彼此欣赏,相互接纳,然后改变管理模式——"小组捆绑"管理。王老师连续三周用序列行主题班会与微班会相结合改造这个所谓的"优秀班",她用"换位思考、我为同桌找优点等"改变了原来学生的孤芳自赏,心高气傲的不正确心理,是他们班级充满了宽容、友情。

王老师的班干部任用新模式也使得我豁然开朗,特别是双向选择、自由组合小组给了我莫大启示,原来为了合理分小组班主任伤透了脑筋,王老师提前制定分组标准、自由双向选择为班主任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时也考验了同学们的智慧,有些小组为了获得优秀小组主动选择了成绩差的潜能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总之王老师的讲座使我对"利用小组管理,打造高效课堂"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也更坚定了我推动小组管理的信心。

最后一位是全国知名班主任左军娥老师,左老师在培养班干部方面"广开言路、发展优势",低年级带着走,中年级扶着走,高年级放手走,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又减轻了班主任负担。

两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四位专家的报告却一直在我耳畔萦绕,有选择的吸收消化,将他们的优秀经验融入我今后的工作,使得我们学校今后的发展少走弯路。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