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教育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观后感影评

这个世界的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教育成了最坚固的堡垒,难以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而且也很不适应现代发展,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这值得所有人思考。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教育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观后感影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教育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观后感影评(一)

这部影片于2015年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电影节——圣丹斯国际电影节(Sundan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上展出:一所美国加州的高中,一帮普通的孩子,一群富有激情的老师,敢于打破124年的教育体制,将学校变成了另一种模样。被誉为“迄今为止,关于学校题材最好的纪录片”;获得了24个国际影展奖项;在全世界超过2300次公映;《美国独立电影专刊》("Film Threat")甚至评论它为“这部电影,应该是所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比尔盖茨造访HTH时说,“这是每个美国孩子都向往的创新学校”。

影片一开始,展现了一幅我们熟悉的场景:老师在讲台上认真而努力的讲授,学生们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听讲。

这是目前全球的主流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源于18世纪的德国,当时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人民。所以这种模式又称为“普鲁士教育模式”。

这一模式后来被美国及后来的工业化国家发扬光大,培养了大量的标准化产业工人,为工业化大生产输出了大量人才,也培育了大量的中产阶级。

这一模式在工业革命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时间过去了一百多年,这个世界的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教育成了最坚固的堡垒,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越来越不适应现实的发展。

2000年,美国加州的教育家们联合创办了这所High Tech High(HTH)学校。

片中重要展示了三个项目:

1.“用苏格拉底讨论法上课的情境,感觉像是在头脑中做思维体操,讲究精密思考。”

2. “学习关于几个文明起落的知识,研究总结原因,并且用物理的方式表达出来(主要利用齿轮运转)。”

3. “学习所有关于雅典的知识,排演一出戏剧。因为雅典时候只有男人可以演戏,女人不可以。所以男生的戏剧场景是雅典,女生的戏剧场景换到巴勒斯坦。”

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这所学校通过设计展示小组项目进行学习,也就是当下流行的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式学习,打破学科的边界,又讲究深度和统整。

在项目制学习中,老师往后退,不再是讲台的中心。他们不会决定学生做什么,如何做。老师是一个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不是教授,而是引导;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不是训练,而是激发自主探索。

学生真正进入项目,需要自己负起责任和承担压力,自己做决定。怎么做计划,如何去探究,时间如何分配,成果如何展示和分享,中间碰到的各种问题如何解决。

自己找资料、用软件建模、设计图案、布置舞台、做鼓舞团队士气的演讲、处理自己的压力、做宣传板、甚至细到试验决定假装打耳光的角度以及是打手上还是打胳膊上音效好等等。

如此一来,动机和动力比较强烈,自动加班加点,展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自主性。

在项目完成过程中,除了那些看得到的知识和作品,还会锻炼到很多技能,如感受力、耐力、 批判性思考、团队协作、自我管理、解决问题等。

项目体验过程本身也是宝贵的,让孩子们知道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教育都是混沌的。在混沌中不确定中,去深挖和探讨各种可能性。

通过项目的完成,找到自己的动力和力量,完成以前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由此带来的经历或体验,可能改变一生。

创造以前不存在的东西,也能享受满足感,觉得世界是有趣、丰富而多彩的。

HTH不仅仅是看起来很美,即便以现在标准化测试的最终考核目标——大学升学率来看,无疑也是成功的。真正的做到了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这所学校是一所公立学校,学生是在学区内通过抽签的公平方式入学的,在没有特别选择学生的情况下,却做到了:升学率98%,远远高于加州50%的升学率;平均成绩比地区平均水平高出 10%。

目前,该学校已经有13所分校,而且从高中扩展到初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因为他们认为:好的教育,应该从幼儿开始。

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说:“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式教育现在的孩子,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未来。”

希望更多的家长和教育从业者们,可以有勇气行动起来,告别传统的压榨式教育模式,展望未来的可能性,回归真正的教育;让孩子告别痛恨学习的童年和青春,从而回归学习的本质。

2024教育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观后感影评(二)

一部轰动世界的纪录片:《Most likely to succeed》,这被业界誉为“迄今为止最好的教育纪录片”:

获得24项国际电影节大奖;

比尔盖茨在参观了这所学校后称之为:“每个孩子都向往的创新学习。”

讲述的是一所平凡又不平凡的加州高中,老师和孩子敢于打破124年的教育体制,让学校变得与众不同。

影片一开始的画面就是老师在讲台上严肃认真地讲课,同学们安静坐在教室里听者。

我们熟悉的教育模式,对么?也是目前最主流的。你可能不知道,这种模式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当时的初衷不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培养出一大批忠诚的、可管理的、机械化的人。因此,这种模式也被称为“普鲁士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是顺应工业时代产生的。

这部电影有三个主要元素:

“用苏格拉底讨论上课的情况,感觉就像在脑子里做思维体操。”

“学习文明起落的知识,并用物理的方式(譬如齿轮的滑动)去解答。

“了解雅典的一切, 排演话剧。有趣的是,因为只有男人才能在雅典表演,女人不能。所以男人的戏剧场景是雅典,女孩的戏剧场景改成了巴勒斯坦。“

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学校通过设计示范组学习,目前流行的PBL(项目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打破学科界限,也注重深度和统一性。

在项目学习中,教师退后一步,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他们不决定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教师是引导者和帮手,不是教导,而是引导;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不是训练,而是激发孩子们自主探索的能力。包括团队协作、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等。

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说: “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法教育现在的孩子,我们就剥夺了他们的未来。

醍醐灌顶:“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你的孩子需要什么技能?

我想这是纪录片想让教育者乃至全人类思考的问题。

2024教育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观后感影评(三)

纪录片里一位数学老师调整上课内容使之更贴和生活实际的时候,遇到了来自学生的阻力,尤其是来自成绩好的学生。学生觉得我高中就是为了考高分,进好大学。其他数学思维什么的如果到大学专业学习数学了再说吧。

看到这里很有感触,也更能理解蔬菜老师说的应试+有趣+实用。或许本来应试和实用有趣就是不应该割裂开的。我经常跟学生说的要么你牛到改变规则,要么去学会适应它。如果考试是必经之路,那就不要绕开它。在保证分数的前提下把学习变得更有趣。也想起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提到有个学校有两位小学语文老师,A老师抓阅读,因为她觉得阅读是孩子受益一生的事,B老师让学生把课本学的滚瓜烂熟。结果B老师的学生成绩总是最好的。但是,进入初中之后,A老师的学生的学业能力就凸显优势了。就这个现象,B老师的说法大概意思就是,我就管着我教着他们的时候能有好成绩就行了。

这个事情其实很难评判。毕竟分数的压力来自学校、家长,B老师能在任课期间保证学生的高分,挺好啊。A老师不局限于课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虽然是教授小学阶段,但培养的能力是学生在小学之后也能十分受益的,为日后的学习也打下了基础,也没错啊。而且书中好像也并没有说A老师学生的成绩差,只是不像B老师那样而已。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吧。

项目展示的时候,看到那个入学时都不敢在课堂上大声发言的小姑娘都能够给别人加油打气的时候,真是觉得变化进步太大了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敦煌纪录片观后感


篇一:敦煌纪录片观后感

经好友推荐,得知中央新闻频道正在播放纪录片《敦煌》,共10集,拍摄耗时6年。每晚等着看是看不到的,于是网上下载来看。以前对于敦煌的了解只是皮一毛一中的皮一毛一,只知道一定要去看下这个包含千百年一精一华的伟大杰作,但同时也听说因为不懂,外行只是看热闹。于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看这部纪录片,以备往后真的去敦煌也好有所感受。但看了以后,真是泪流满面啊~~~ 呵呵!

《探险者来了》

看了第一集的唯一感觉,就是悲愤和痛心。王道士发现了这个尘封百年的宝藏,上报官府,却无人对此感兴趣。倒是外国人千里迢迢来到敦煌,仅用了些许钱财,便将许许多多珍贵的经卷带到异乡。等到国人意识到敦煌的重要一性一,而命当地官员将剩余经书护送至京时,居然只用马车裹草席,遗失不计其数。相比之下,斯坦因和伯希和等所谓外国盗窃者倒是用箱子一精一心护送。心寒啊~~~。更甚者,抵达京城后,贪一官居然中饱私囊,将仅存的经书部分藏于家中,还为了不被发现,将如此贵重的珍宝一撕为二。悲愤啊~~~。

所藏经书和壁画,以英国者为多,法国者为一精一,俄国者为杂,日本者为隐为秘,中国者为散为乱。看到这里,我觉得,我不认为那些外国人是盗窃者,骗子,我觉得他们是在代表中国妥善保存这些一精一品。如果没有他们,这些珍贵的东西只会被忽视,被遗失,被破坏。只是现在如果我们想看这些真品,要大老远跑到大英博物馆,法国国家博物馆等去看,唉~~~ 这是不是一种债呢?人家千里来拿,我们国民要用千里去观来还...

说王道士是罪人,是没有远见的小农民,这不公平。他为敦煌守了7年,没有得到丝毫赞赏或报酬,这是灰常令人伤心和气馁的。当这个淳朴善良的农民,遇到知音,不管他们是出于真心或为达目的,但他总觉得这些他发现的东西终于有价值了。不怪他,不怪他,呵呵!

《千年的营造》

跨越多个朝代,经历千百年的历史。有盛有衰,但至少有幸保存了下来,还好敦煌身处郊外,不会被战乱所打扰。所以啊~~~ 做人也要低调,太锋芒毕露,必然造灭,哈哈!(开玩笑,开玩笑,嘿嘿)

《藏经洞之谜》

原来在藏经洞之前还有很多珍品,但是因战乱被毁了。现在世人所看到的,原来是靠僧侣们,民众们手抄的,小小烛台(灯光不足),一毛一笔书写(很慢的),一页一页抄的,实在太牛了!(貌似我现在手抄一页书,就酸的勒,唉,废特勒,呵呵)。道真和尚,为了补全和增加经书,到处去乞经。那时好像都是靠步行哦,小小身躯,在浩瀚的沙漠中前行,忒崇高了...后来雕刻印刷的出现,终于不用手抄了,所以现在技术的运用还是很有必要的,呵呵!

很多普通百姓奉上毕生积蓄,为佛,更为了得到内心的幸福和安妥。这是一种信仰,一种一精一神的寄托。这让我联想到西藏。听说西藏的部分喇嘛很坏,他们就利用民众这种单纯的信仰,骗取他们的牛羊,土地。能够控制人们信仰的人是很恐怖的(好像这个词不太妥,但该用什么词呢,不知道了,呵呵)。法一轮功也是如此吧...所以往善的方向,是佛;往恶的方向,那便是魔。

当时因为缺乏纸张,所以严格要求节约用纸,正反面书写,写错还要写个兑字才好兑换。反观我们,唉,就拿我们医院,我们科来说吧~~~ 这每天一浪一费的纸就不知道有多少了。偏远地区的孩子还么有纸来写,想到这里,愧疚啊~~~。

《无名的大师》

工匠莫学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来奴,妻是官家婢。看到现在,觉得那些工匠,画匠,木匠好伟大哦~~~ 风餐露宿,吃不饱,穿不暖,却为我们留下如此宝贵的财富。史小玉为了能有幸留下自己的壁画,住在莫高窟长达6年,学习各个朝代的各家画法。试想哦~~~ 如果这当中,他放弃了,不等了,那也就没有《千手观音》这幅画作了。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放弃而失败。所以,这6年,是在磨练他的画技,考验他的意志,真正的梦想,是不该被放弃的。

篇二:纪录片《敦煌》观后感

如今电视里浮躁的东西太多,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做的片子很少,有些虽有诚意水平却欠缺,有水平没境界还是问题,总之想在电视上看到点好东西真难。大年初一到初十,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了纪录片《敦煌》(10集),我一集没落很认真看完了,很喜欢,总想写点什么记录下来。

这几年电视里经常会冒出一些大制作的东西,所谓大,自然是投入大,但未必水平高,有些实在是生造出些大场面的热闹,胡扯地糟蹋钱;还有一些投入大也确实有诚意,因制作者水平问题,出来的东西大而空洞、华而不实,用力过猛却难打动人,再加上如今是个炒作的社会,万事不离一个炒字,震撼、终极之类的宣传词铺天盖地(如果件件如是,人只怕早都被震到地球外面去了!)所以看电视的期望值真不敢太高了,不过记录片《敦煌》的诚意、水平和境界还确实打动了我。

据说为了这部片子,5年里摄制组先后9次深入敦煌,行程数十万公里,拍摄素材近400盘磁带,制作者为了充分了解敦煌的底蕴,多次与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及多位敦煌学者、研究人员进行文稿讨论,再将这些徐徐反应出来,采用了一集演一个主要人物的表现手法,拍摄水平也不错,高清摄像,很多画面极美!关键的一点境界如何呢?以前看敦煌的片子和文章,里面常常会为流失的、损毁的文物痛心疾首,人一激动就难免不客观,纪录片的一大忌讳就是不客观,不过《敦煌》制作者的历史观是以前很少看到的,这部纪录片很平静、如涓一涓细流缓缓地去讲一些故事,带给人的不再是恨,而是感动。

片子的定位很恰当,没有想把自己宣传成大制作的东西,而且很少有特别正式的记录片会用许巍的歌声来做主题曲,虽然《悠远的天空》是个老歌,但放在这个片子的片头很合适,悠远、空灵、虔诚的歌声正是这部片子想向人传达的感觉。片头中制作者的名字在显现片刻后即化作了沙被风吹走了,一下子让我心里涌上了淡淡的悲伤,敦煌以及我们和所有的一切最终都会化作沙被风吹走

好像这是首次对那些原来称为掠夺者的人采用了西方一致认可的称呼探险者(探险者本身是个中一性一词),探险者们的所作所为曾经成了中国文化人心里沉沉而尖锐的痛,但是说实话,看了整部片子之后,我不再象以前一样为那些文物被掠夺而愤恨了。敦煌经历了辉煌、沉寂后在中国国力最弱的时候被发现就是最大的悲哀,也就注定了后面悲惨的命运。当年道士王圆箓发现敦煌藏经洞后也曾经上书慈禧请求保护,一些经卷被运到北京,部分就被当官的私吞了,私吞到也罢了,怕事情败露,将那么多年大漠环境中很不容易保存下来的唐时经卷一撕两半,取好的自己留下,剩下的再交上去!英国的斯坦因也好、法国的伯希和也好,包括美国臭名昭著的华尔纳,或骗或买或偷或抢,但是他们知道那些东西的价值,没有糟蹋(华尔纳破坏了壁画),或交或卖都给了各自国家的博物馆,而中国剩下的呢?被撕得不忍目睹,所以想想那些珍宝只要还在,还被好好保护着,就比被自己的败家子毁了还是强太多!再说点题外话,在我看来,美不因政治、国家而存在而产生,美是属于全人类的,我很憎恶一种行为:把艺术品毁掉以抬升剩余艺术品的价钱!

敦煌的建造持续了千年,一千年间,无数的画师、工匠、雕塑者用毕生心血浇灌出了这一旷世之作,那么多人!能想象吗?那么多人的一精一神、心血倾注进去形成的东西气场该多强大?

那些人的作品很多都可以超过如今所谓的大师,现今的大师们为了名与利都太浮躁了,没人会象当年的画师毕生在敦煌临摹,只为在偶尔一个机会里能在一个哪怕很小的洞窟里留下哪怕一面壁画。在敦煌,我们看到很多类似吴道子画风的作品,吴带当风,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曹衣出一水敦煌的美是直指人心的,当一个人去塑造自己所一爱一的,所追求的,所向往的东西和只是为了名与利做出来的东西就不可能一样!那些制作者们与其说在画画在塑造泥胎不如说是在创造理想的世界!莫高窟一定是有灵魂的,它的灵魂是所有这些创造者以及后来保护者灵魂的汇集,所以它能够那么动人,这种动人一定可以超越宗教和国界,一直被称为强盗的华尔纳在日记中写到我不是佛教徒,但是这里塑的满天神佛是那么美,美得让我忍不住跪下去(这与我看到龙门卢舍那大佛的感觉到是一模一样)。

我最近一直在想到底怎么去形容人所创造的美,我想到的词就是淡淡的我一点也不喜欢现在798们所创造出的东西,那些人在为了美还是为了钱中挣扎的很拧巴,美可以高雅可以质朴可以粗犷但不该是狰狞的、张扬的、纠结的,《敦煌》这部片子里在阐述中国美学追求时用了一词含而不露,我认为就该是我所想到的那个淡淡的吧。

敦煌的舞蹈是专门的一集,在这里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念念不忘的舞剧《思路花雨》,英一娘一反弹琵琶的造型大概算得上是我小时懵懂心灵的美学教育启蒙了,我们的文化总会有些东西慢慢地沉淀在心里成为我们自己的一精一神家园。

该片中还是有为尊者讳的地方,只提了张大千对敦煌的保护而没有提他对敦煌的破坏!华尔纳破坏的壁画又怎么能和张大千相比??国人接受的教育总是非此则彼的,其实人是最复杂的动物,绝不该是单一方向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承认呢?这片子中已经用和原来完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和体谅王圆箓了,那为什么不能再客观点介绍张大千呢?辩证法存在那么多年了,还非要在宣传上走极端,被表扬的人就不能做坏事?被批判的人就不能做好事?何必呢?

有一点让我略感惊讶的是,保护敦煌的人一大多是长寿的,72岁的樊锦诗简直就算壮年,90多岁的学者还有那么多健在,由此我看到了,原来艰苦的物质环境并不会让我们的寿命损失多少,心灵的纯净可以这么有力量!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一个一个学者用他们几乎毕生的一精一力倾注进去保护敦煌,这些皓首穷经、长年修炼的中国学者真值得人去深深致敬!片子最后一集里的一个镜头很美也很有寓意:雨过天晴了,在保护者的墓地和莫高窟直接横跨了一道彩虹,中间是他们种起来的保护林和奔流不息的大泉河,不需要说什么,这座上天给的桥一直联系着那些保护者灵魂和莫高窟的灵魂。

摘一段解说词吧,写得很美:

雨过天晴了,就在墓地与莫高窟之间搭起了一座清晰的彩虹,仿佛要向人们诉说着什么。在墓地的对面,正是莫高窟北区僧侣们修行洞窟,它们也曾经是当年画工们居住的地方。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无名的大师们在画出了令后代儿女骄傲的不朽作品之后,却终年居住在这低矮的洞子里,病了、伤了、老了,直到默默死去。千百年来,他们的魂灵同样守护着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古代艺术画廊。

片尾曲没有歌声,只要乐曲,音乐响起,让人平静,也让人惆怅

篇三:《敦煌》观后感

刚看了大型纪录片《敦煌》,很震撼很痛心,也为古老的中国人自豪。习惯了看娱乐节目、偶像剧、时尚八卦,再次接触这些有深度的东西,我被深深的触一动了。这些久远而深厚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瑰宝,也是我难得的一精一神滋养。跟随历史的脚步我不时的陷入深思,深深的被吸引。记得以前上学时和刚工作时业余常读书,可不知何时看的书越来越少,越来越时尚,与经典无缘,与灵魂无关,没深度很浮躁。读的书浮躁了,人也跟着有点迷茫和浮躁了。最近,已经开始读有深度的报纸,关心国家大事,工作生活再次度过迷茫,找到了新的方向、希望和快乐,很充实。人生是一次次的迷茫,又一次次的清醒,在这迷茫与清醒的轮回里,感谢有家人朋友始终相伴,感谢有书籍穿越时空的点拨,感谢有类似敦煌的一精一神滋养,感谢时间抚平一切伤痕沉淀智慧人生!

篇四:《敦煌》观后感

最近看了纪录片《敦煌》,拍的很用心很规整的一部纪录片。看的时候小小地感动了一下:因为题材本身,因为许巍的主题歌,因为张楚何勇的配乐,因为镜头的整洁,因为周兵许巍张楚何勇都生长于古时的丝路上更是因为:周兵一直在做纪录片,张楚许巍他们一直在做音乐。

导演周兵是原《纪事》的制片人,所以积累了大量拍纪录片的经验。在此怀念下《纪事》,它是《东方时空》里我最喜欢的一个子栏目,每期都会播出一个纪录片或专题片。但是,《东方时空》先是改版又是改主持人最后改播出时间,把自己改的渐渐淹没于荧屏里。我在台里听到改版就头疼,我们做电视的为什么总要改版呢?是观众浮燥还是我们更浮燥?寿命很长的《动物世界》正是因为不改才屹立不败,连音乐都是十几年前的那个音乐,大家还是很喜欢看。

我喜欢做电视,却越来越少看电视。现在,屏幕上玩过选秀之后玩明星,玩过明星之后玩相亲,一一浪一高过一一浪一。纪录片,越来越难看到了。我承认我也是其中做无聊节目的一员,尤其是娱乐节目,做的时候很热闹很刺激,特别是直播前一精一神昂扬,调光时的一束追光或对讲耳机里同事的对话都能激起对工作的热情,如果某次,哪个机位换了摄像或者导播换了人我都会觉的没谱,庞大的舞台和同事一团一队仿佛泰坦尼克,和灯光音响一样变幻多彩。但是节目结束之后,音乐还在耳边挥之不去,舞台上瞬间人去楼空,听着同事们一声声收工的声音,看着黑暗的舞台,心里比舞台更加空洞,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只有幻觉般的过眼云烟。

这个时候电视吸引我的,不是因为作品的问世感,而只是它不可或缺的一团一队一精一神。同时,我也无限怀念起纪录片。

拍摄一个纪录片周期很长,拍摄过程较闷。拍摄周期从最短的几天到几个月甚至几年,需要一定的沉淀和耐心。前期对画面质量和镜头语言要求较高,所以摄像要扛大机器,以拍出小机器拍不出的景深感,一个大摄像机的重量有二十多斤,每次摄像需要一扛几个小时,天天如此。而回来后素材的选取率基本是1/10或者更低。现在我还能记起原来那些炎热的夏天,我们出差很多天到一个地方,装着满满B一T带和充电器,带着沉重的大摄像机和三角架拍摄纪录片的日子。

相比前期的劳累,纪录片的后期也颇费功夫。首先对稿子的要求很高,因为镜头太多,需要一个个记镜头、同期声。我们做后期时都喜欢开夜车,因为白天编辑室里人多静不下心,到了夜晚,没人抢编辑机,没有声音打扰,干起活儿来很有感觉。我喜欢这个过程,说不准原因,虽然很累,但是真的很喜欢。等到片子做完时,差不多眼皮都睁不开了,但这时也是最兴奋的时刻,因为可以坐下来一遍一遍观赏劳动成果了。

敲完这些字的时候,仿佛时光回到了十年前。的确,找一个有意义的选题,搭档一个默契的摄像,再加上一个幽默的司机,一起艰苦而专心地拍些日子,再经过我们的手变成一个个片子,给它们起一个个名字 ,这样的工作再累也有意思。

和同事交流时他说:年纪越大越一爱一看纪录片了,安静下来看纪录片是一种享受。我说:我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喜欢纪录片了。只是现在,哪家电视台还会把更多的时间让给纪录片呢?

我想到了一陽一光卫视,想到了杨澜。别的不想多说,只想说:不管怎么样,杨澜创办的一陽一光卫视给我们开创了一个人文地理纪录片频道的先河,也许她一开始就知道这个频道在中国会是什么命运,但是她的确是一个徇道者。在今天,谁还会像《小鸭的故事》那样,对着一只小鸭不停地拍下去呢?

所以,周兵他们只要一直在做电视纪录片,就足够了。

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纪录片,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这是我们在家庭和学校中学习不到的知识。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国崛起观后感一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推出了12集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以下简称《崛起》),以探究15世纪后的世界历史与大国兴衰的原因。此纪录片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反对意见集中在其政治意图和对各大国列强侵略中国的行径只字不提。该剧总编在看待这些议论时说道:“我们的意图只是通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进而让我们思考,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如何从容地立足于世界去探索自己的和平发展之路。”

的确,我们看待历史,不仅看到自己经受过的屈辱,而且更应该去研究学习他人如何强盛和自己如何不再那么屈辱。历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空虚,而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提升自我的手段,并且是最直接的手段——改正与吸收。

葡萄牙的强盛源于它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王权使葡萄牙人有了强烈的民族归属感,而资源十分匮乏迫使其花去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开发世界,走向强盛。随后完成统一的西班牙境况相似,而二者的竞争更加速了其共同崛起。荷兰人凭借其经济头脑和对财富的向往打开国门,经营海运,他们关心如何尽可能多地增加财富,并凭借东印度公司展开了全球的贸易。英国通过文艺复兴将其文化的精华提升,成为一个思想高度发达的民族,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之彻底翻身崛起,超越其他欧洲国家。法国经历了太多的兴衰交替但最终走向了富强。德国统一后大力发展教育,并两次走上了侵略外国的道路。日本的明治维新使其文明彻底脱离亚洲不如列强行列。俄罗斯靠彼得大帝改革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德国血统充分吸收欧洲工业革命的精华,而战争波及的延迟也使俄国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最终成为世界大国,并以此能够在冷战中和经过118年成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的美国抗衡。

片中有几处出现了中国的身影,而正是穿插在各国崛起时段中的中国的情形,更发人深省。第一处是在开篇,“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当时,世界处于航海时代的顶峰。西班牙,葡萄牙为了争夺世界的霸权而竞争,而引领霸权的正是航海技术和经济实力。中国在宣扬国威,而别国在开创贸易之窗,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第二处是在介绍日本时不可避免地提到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受到英国军舰攻击的邻国大清帝国的遭遇,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日本统治者一个新的信号。几千年来,日本几乎都在向中国学习,连中国都败给了对手,那么这样的对手,应该是非常强大的,这样的对手的出现,对日本来说也是一个冲击。”由此,日本决定打开国门,吸收西方的先进技术,为后来的跻身列强做了铺垫。第三处也就是中日甲午战争,“从1890年以后,日本就变成了通过战争来促发展…日本侵占了朝鲜和中国的台湾,大量的资源和赔款流入日本国内。仅甲午战争后日本从中国掠去的赔款数额,就相当于它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4倍多,赔款中的一半以上都用于扩充海陆军军备。”这是中国近邻日本的崛起实录,当时的中国依然没有意识到闭守国门的劣根。

需要借鉴之处还远不止这些。西班牙,葡萄牙让我们看到了对外贸易对国家崛起的支柱作用。荷兰的商人让我们明白商业中诚信的重要性,以及集资的手段。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或许不适用于中国,但是其革命产生的人权与自由的思想却影响了全世界。

日本和苏联都是后来才崛起的国家,和中国的处境及其相似。同样认同自己的民族优越性,然而当苏联吸收欧洲先进工业技术的时候,中国还在享受康乾盛世带来的表面的繁荣。当然,地理因素也不能排除在外。苏联和欧洲毕竟毗邻,思想交流方便,突出体现在彼得大帝时期攻夺地中海、黑海港口和建都圣彼得堡后。然而,彼得对于西方的先进科技几乎是谦卑学习并顶着叛乱亲自到欧洲各国考察学习,这是当时的康熙所不能及的。而被西方工业化影响的程度直接影响了后来国家的命运。日本在看到中国不敌西方列强入侵时也自动打开国门,往来通商,并积极和西方先进国家沟通,派出了大批留学生和使团,其中大量出国人员为自愿,这与随后中国的洋务运动中被迫入洋学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说地理的隔阂是中国当时闭塞的原因,那比中国更东的日本的崛起将给予这种借口一些打击。当然,西化过程的代价也是不可估量的,苏联的西化导致了彼得大帝时期普通百姓,射击军军团,乃至彼得儿子的造反;日本的西化也使名相大久保利通遇刺身亡。但是这些都丝毫没有削弱其对先进,强盛等状态的无限渴望。

中国历史上走过弯路,受过屈辱,但是有的时候走些弯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走过弯路能够使中国在更大的决策上不走弯路,屈辱能够使中国在今后的交锋中不受屈辱。

大国崛起观后感二

《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这部片子不光让我知道了很多的历史知识,也告诉我怎样从历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在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小国让欧洲人开始认识世界,他们凭借海样迅速成为了世界强国,开始在世界疯狂的掠夺财富,当时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更多的财富,当时中国的郑和下西洋要比哥伦布等还要早几十年,而大明王朝仅仅是为了向世界宣扬天威,因而走上了闭关自守的道路。荷兰这个国家好像除了商业利润对政治毫无兴趣,他们注重资本和商业超过一切,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成为17世界的强国。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英国的崛起说明了国家的兴盛需要科技与文化的支持,法国和德国的崛起和失利则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不能仅仅依靠武力成为强国。作为亚洲唯一跻身列强的国家,作为亚洲唯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崛起和其它国家是不同的,它不像西班牙的勇猛冒险,不像英国式的工业革命,而是靠的学习和变革。俄罗斯的改革和日本类似,用欧洲的先进技术实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目的。美国的崛起则告诉我们要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历史上的大国,而在最近的几百年被其它国家所赶超,中国要想重新回到大国强国的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回顾五百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我们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西方大国的崛起,还是德国、日本在战败后的迅速复原,都得益于教育基础的雄厚。日本不但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天皇也亲自到欧洲发达国家考察。日本最终与欧洲列强一道成为强国。日本的百年维新让自己成为世界经济第三强国,日本的强国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一是教育的普及率低,二是教育的效果不好。国家领导人应该注重对青少年的教育,应该多多建设免费的小学与中学,要让所有的人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国家才能培养大量的人才,才能实现成为强国的梦想。

第二是提倡创新精神。荷兰通过技术的领先优势发展贸易,从而得到资源及低技术水平的产品。而技术领先的实质就是创新精神。英国的工业革命中的技术改革,美国的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创新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的中国缺乏的就是创新精神。我们到现在还没有诺贝尔奖得主,我们周围用的有点技术含量的东西,几乎都不是我们的原创发明。只有通过创新,我们才能创造和发明更多更强的技术,才能加快科技进步和发展。

第三体制改革。日本改变国体为天皇掌权的君主立宪制,其强国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俄罗斯的改革和日本类似,用欧洲的先进技术实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目的,俄罗斯废除农奴制后,为自己的工业化和对外扩张提供了充足的劳力和兵员。研究中国的历史就会发现,有比较开明体制的朝代往往也是较为富强的朝代。中国必须改革束缚经济发展的落后的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为市场经济的前进铺平道路,

第四提倡民主。法治和民主这个事情可以是完全同步的,他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可以看成一件事,也可以看成两件事,我们要平衡法制和民主的关系。法治也是一种文化。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法治文化的基础之上。和谐社会,就是法治社会;和谐世界,就是法治世界。世界需要法治,建立和谐世界更需要法治。任何国家的崛起和发展,都不能再通过武力扩张和超越国际法的途径去实现。同时一个国家要开始民主化进程必须有一些相应的社会制度条件相配套。

第五我们要完善各种法律制度。比如专利制度,它是英国和美国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于1623年制定的“垄断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法雏形的专利法,到18世纪中叶发明及专利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美国则是在宣布独立后不久就建立了专利制度—1787年所制定的合众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版权和专利权。美国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保护发明创造,激发了人们从事发明的动力。中国要想富强必须完善法制。

世界上其它大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地方,了解西方列强崛起的历史,一方面能使我们警觉,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差距。《大国崛起》,正是从这两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历史资料,它对我们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要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使得我们的道路走得更顺一点。我们应该思考一些国家为什么发展得好,有的国家为什么崛起后又衰落了。21世纪我们要加快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步伐,同时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也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大国崛起观后感三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五百年来,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的大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顺,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看完“大国崛起”这部十二集的纪录片,再纵观大国崛起之路,回望中国的近现代史。的确感慨万千。也想到了这么几个问题:大国崛起之谜底是什么呢?怎样的国家才是大国?中国目前是不是大国GDP是衡量经济状况的最佳标准吗?新世纪的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应该怎样树立爱国心。

那么以经济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裕为标志的大国崛起之谜底是什么呢?

思想文化的进步,吹响大国崛起的号角。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们情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英国正是有了莎士比亚的文学、牛顿的力学和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等思想文化的进步,才有了大国的崛起。纵观各大国之所以能够崛起,都有其理论观念的更新和思想文化的进步,这是吹响大国崛起的进军号角。

社会革命的兴起,推动大国崛起的步伐。

各大国的崛起都经历了种种阵痛,为了政治民主而进行的国内社会的变革和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造就了大国的崛起,这是不争的事实。苏联是在“一战”和国内推翻沙皇的战争后崛起;美国是在国内南北战争和“二战”后崛起。可见社会革命是带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人们要求实现民主政治是大国崛起的推动力,而战争便成为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经济体制的创新,开辟大国崛起的途径。

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美国反托拉斯的政策出台,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等,都是由上至下的经济体制创新,市场经济不是不要计划,计划经济更不能离开市场机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是开辟大国崛起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大国崛起的基础。

500年间,从航海技术开始,全球经历了以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为代表的三次工业大革命,这些科技的发明创造及推广运用,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事实完全可以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大国的崛起,因此重视科学,重视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美国有4000所大学就足以说明教育和科学技术在大国崛起中的显著地位和重要作用。

民族精神的宏扬,掀开大国崛起的篇章。

任何大国的崛起都想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都想从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出发来调整世界格局,因此民族精神在大国崛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自强不息和秀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精神为大国的崛起谱写了一幕幕新篇章。当然本民族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其距离也是越近越有生命力。正如德国的考问世界是伟大的,而拷打世界则以失败告终。所以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离开全球利益的民族利益是没有出路的。

怎样的国家才是大国?大国崛起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业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引并加快经济的发展,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增强军事力量,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威慑世界。那么很明显了,只有有着健康并且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显赫的政治地位的国家才是大国。现在很多人都在说GDP说中国的GDP怎么怎么样,的确,中国百分之八甚至高达百分之十的GDP增长率很是让人眼红,但中国的经济并不健康跟不均衡。1840年前,中国的GDP总量是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但结果呢?就连甲午海战前,都是日本的六倍,但甲午一战,是败得那么的耻辱。也许有人会反问,美国日本为什么强大,难道与GDP没关吗?不,有关,但总要的是她们的产业结构,我们看看。美国的GDP构成是什么,航空航天,造船,钢铁,生物科技,现代农业。日本呢,钢铁,电资产品,汽车。再看看中国,纺织,简单的制造业,和清王朝时的茶叶,陶瓷没什么区别。怎样的国家在强大,怎样的国家才能在变化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是看一个国家能否在更短更快的时间内,将经济转化成暴力。通俗而讲,就是你的钱能不能换来更多更先进的武装力量。很明显,只有一个国家有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的重工业体系才能做到。因为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关键时刻,只有靠自己。现在中国还在用3000万条裤子去换别人的一架飞机。到了真正的战争时期有谁跟你换,就算能换,那架飞机还是那样的价钱吗?到时候是不是真的要像国歌里唱的那样,用我们的热血铸成新的长城。强大不等于肥大,何况中国的肥大还是用的别人的脂肪呢……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该怎么做?其实,在我们的思修书上早就写得明明白白了。可能有人会说我怎么总说祖国的这不是那不是,外国这好那好,是不是崇洋媚外啊?不,并不是,居安思危是一个国家和名族的品质。孟子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认为只有始终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点,才能有自己奋斗的方向,才有可能后来居上。正如人们上说的,狼来了,你是否准备好了猎枪……

纪录片《二十二》观后感


有些历史我们不曾经历不代表我们可以遗忘,在战争年代,资本主义侵略者在我们国土上杀害我们的国人、抢夺我们的粮食,最可怕的是用尽惨不忍睹的手段侵害弱小的妇女儿童,这样的历史我们怎能忘记,纪录片《二十二》就是将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士兵残害的所谓的”慰安妇”的故事。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二十二》观后感”,供您参考。

纪录片《二十二》观后感(一)

纪录片《二十二》的公映本来就应该算是一桩奇迹,但没想到的是,这样一部描写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最无辜也是受难最重的“慰安妇”的纪录片,竟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度。从电影院里的高上座座率,到“自来水”自愿包场增票,再到网络上大V公众号的主动安利,这样一部与商业大片、流行元素等等毫无关系的作品,有今天的放映效果,可以反映出如今的观影环境在变好,这也是一种事实。

客观地讲,纪录片《二十二》不但无法称得上是一部高质量的作品,甚至它粗糙的外表与自身无法自洽的逻辑,还形成了一部只有表面文章无深入机理的银幕作品,这与我们眼下的绝大多数华语作品有着相当一致的自身不足。

从一场不必事先张扬的葬礼开始,镜头对准了那些正在逝去、也仿佛在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的人群。然而她们经历过的苦难,以及她们所象征的一个民族的曾经深重苦难却是不容人们遗忘的。在二战期间,中国和朝鲜等国家的“慰安妇”作为一个被掠夺为了自由和身体的弱势群体,难以想象的是她们很多人在即便日本投降的战后也并未获得真正的“解脱”。

影片提及“很多人不堪负重选择了自杀”,但幸存者从纪录片作者镜头拍摄的情况来看,也称不上是真正的“幸”存者。她们有的在底层贫困的生活中煎熬,尽管年岁已大,但却无法真正意义上的安享晚年;她们有的还在迫于世俗偏见舆论压力,在为数十年前的往事不停落泪和折磨,忍受着同胞带来的二次伤害;她们也有的在贫困和无奈中毫无希望也无所牵挂地等待最后结束……

影片没有动用任何商业类型片的元素,这大概是这部作品呈现出粗糙质感的原因,同时也是它摆脱了煽情等幼稚手段展现出一种克制的质朴的原因。毫无疑问,从题材上来讲,《二十二》是对创作者极大的考验。这也让人产生疑虑,为什么这种题材不是著名电视台、资金雄厚的集团来做呢?你但凡看过一点日本、英国类似的纪录片,都应该对一部题材相似的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气氛营造和完成度,有一个初步的判断。换言之,我觉得本片的编导从资金、视野、驾驭能力等方面,是在一件力所不逮的事情。

《二十二》在影像呈现上甚至不如《三十二》有质感(比如在短片《三十二》中“慰安妇”生下日本孩子,以及他如今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的一幕,在《二十二》中被一笔带过地处理了),这部纪录片相当耗时地跨越五省将最后22位幸存者全部拍摄完成,但某种程度上,作为一部作品它缺少了必要的主线和逻辑性、艺术性。

虽然我不喜欢片中无数次意在提示大家注意的“数字”,但这里的无意义也许正是编导看到了麻木,想在这最后的有效影像中对麻木做一次隆重的鞭策。本片将“数字”作为一个价值观和合理性的不断提示,相当程度地也削弱了这样一部纪录片的意象和质感。它们轻飘飘的地飘在空中,所成功揭示出来的问题,其实远远小于影片这些素材本来应该具有的体量和深度。

这当然仍是一部值得大多数人去观看的影片,尤其是它能够出现在公共电影院里(即便第一天只有少得可怜的、甚至还是非主流的院线愿意为之排场),值得那些不管是平时愤怒的网友,还是狡猾的正确者或者廉价的话题跟风者都去看一看。它是如此的克制又心平气和地将一段苦难雕刻在了时光胶片中,以至于让后世的人们想忘记都已经成为不可能。

影片中有一幕,镜头对准了正在接受采访的受害者儿子,采访者是“北京某杂志”的年轻女记者。她的提问没有问题,状态也不是问题,但这样的采访还是容易让人想起“将刚刚愈合的伤疤又掀了起来”这样的新闻悖论。这也是我最后也没有想明白的一个问题。影片也采访到了一位乡村教师,他曾经作为中国“慰安妇”民间调查第一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走访并整理了一百余幸存者的口述。他没有面对镜头地说,他后悔了。因为这些采访对象的记忆被他的行为重新唤起,而他并没有对她们产生什么实际上的帮助(起诉日本政府几十年也毫无结果),相反因为他的记录和书写,这些受害者还要承受当下人的再一层包括歧视、误解之下的苦难。

这样的反思应该也在提醒包括本片的创作者,自己的行为到底是打扰还是帮助了她们,哪个更多一点?又如何可以避免前者的情况下将最大的善意和有益呈现出来?

纪录片《二十二》观后感(二)

8月14日是第5个世界“慰安妇”纪念日,记录中国幸存“慰安妇”的纪录电影《二十二》全国公映。虽然排片率低、宣发投入不多,但凭着口碑传播,上座率很高,上映3天取得国产纪录片难得的2400多万元的票房,豆瓣电影平台打出了9.0的高分,排片比例随即增长近10倍。

这几乎是一个奇迹,尤其是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无明星、无粉丝基础、无资本运作、无奖项加持的电影作品想要获得一定市场份额,异常艰难。《二十二》的导演郭柯曾经设想过影片投入院线后,票房300万元已是极限,团队也承诺票房所得悉数捐给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一部完全不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影片,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份成功沉重而辛酸,但也正是当下社会心理的真实写照。

《二十二》这部“慰安妇”题材影片,内容指向历史上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基调是沉重、悲痛和愤怒的,可全片没有煽情造作的解说词,没有催人泪下的音乐,没有精心设计的情节冲突。据创作者称,该片没有脚本和提纲,只是架了个机器,不声不响地把这些老人的日常生活收进去。

经过选择后,观众最后在银幕上看到的是,时隔几十年,平均年龄90多岁的阿婆们,没有声泪俱下地回忆过往悲惨的遭遇,没有心灰意冷地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她们每天起床、做饭、吃饭、晒太阳、砍柴、洗衣服、喂猫、聊天、唱民谣、打牌……一个阿婆讲自己当年抗日的故事,说自己最宝贝的东西是政府发的抗战勋章;一个阿婆是朝鲜族,给人唱了两段朝鲜族民谣;一个阿婆感谢毛主席,自己改名跟了毛姓;一个阿婆骄傲地说儿子、孙子都很孝顺,给自己饭吃,给自己钱花,所以她感到很安心。

关于抗战历史的影片大多习惯于“往大了做”“往高处升华”,而《二十二》却是“往小了做”“往低处落”。这也是片子最打动人的地方——用极其平淡的力量而直指人心。叙事的克制和平静,对苦难不加掩饰的记录,反而传递了浑厚凝重的力量,揭示了人与苦难抗争时最需要的坚强的意志力。可以说,这种民众视角的叙事,补充了民族主义叙事框架中不可或缺的符号之一,在国家和民族的苦难之下,真实具体地补充了个体苦难,以特殊群体入题,从头至尾尊重其主体化身份,给予其人性的关怀。

影片片尾公布了中国“慰安妇”幸存者名单。在影片公映前两天,海南最后一位诉讼日本政府的“慰安妇”受害者黄有良离世。现在,“22”这个数字减少到了“8”。同样令人心酸的是,导演郭柯早期曾拍摄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那个时候,片名也是幸存者数字——《三十二》。

纪录片《二十二》观后感(三)

最近两年来,中国的剧情片少有佳作出现,但是几部纪录片却很精彩,去年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我们诞生在中国》、《喜马拉雅天梯》,今年的《重返狼群》、《生门》、《二十二》,这些作品都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收获了不俗的口碑,比同期的一些剧情片要好看很多。

其实,纪录片与剧情片并不是对立的关系,但是纪录片一直以来处于弱势地位,偏于小众,影片质量也良莠不齐。而最近一段时期,中国的纪录片却在悄然成长,从一个不被认可、无人喝彩的边缘化地位,变得拥有越来越高的支持率。

这恐怕与目前诸多国产剧情片的“言之无物”有关。目前众多国产电影都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群,热衷于走喜剧爱情路线,编剧的功力严重不足。叙事空洞,甚至价值观扭曲。投资方拿着三流的剧本,以为依靠几个偶像演员就可以拉高票房。这种不扎实、急功近利的创作心态使得国产剧情片有了鸡肋之嫌,尤其电商票补泡沫从去年开始破裂后,中国电影市场更是偏于冷清。直到今年暑期档《战狼2》的出现,国产剧情片的颓势才一扫而空。人们对于《战狼2》的追捧恰恰证明了年轻观众已经厌倦了国产片的胡编乱造,而是希望看到有诚意、有内容、有能力的作品。

目前电影每日票房排行榜上,《战狼2》依然一路领先,《二十二》的人气则紧随其后,这样的景象可谓代表了中国电影的希望。值得一提的是,《战狼2》的吴京导演拼上了身家性命去完成这部作品,而纪录片《二十二》的导演郭柯,则是差点变卖房子,后来借助张歆艺的借款和众筹的情况下才有了现在的《二十二》。他们对于名利都是无欲无求的心态,正是这种不算计票房,但遵循于“良心”二字的创作,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也带领中国的电影市场重新进入了一种健康的状态。

纪录片《二十二》观后感(四)

用影像记录历史,走进影院拾起沉痛记忆,绝不是为了渲染悲情,更不是为了宣扬仇恨,而是因为唯有从残酷的战争中吸取教训,才能构筑起捍卫持久和平的精神大坝

近日,一部聚焦中国幸存“慰安妇”生活现状的纪录片《二十二》在上映6天后,成为国内第一部票房过亿的纪录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影院,凝视这些老人的日常生活,在一幕幕看似琐碎平淡的画面中,体味背后的隐忍与伤痛。越来越多的报道与影评,通过展示战争史料、揭露日军侵略罪行,思考当下应该如何抚慰战争伤痕,捍卫和平。

当这些幸存老人的影像在观众心中挥之不去时,一则来自日本的报道显得格外刺眼。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神户市滩中学因使用收录“慰安妇”历史的教科书《一起学习人类的历史》,遭到日本右翼势力的恐吓和威胁。据报道,该校校长在半年内收到200余封抗议信。信的内容高度一致,将这所学校打入“左派”,指他们是受到“某些国家的思想洗礼”。据悉,至少有11所中学因使用该教材遭抗议。

该报道似乎正应了《二十二》影评中被大量引用的一句话——“她们在等待道歉,日本政府却在等待她们死去。”众所周知,日军强征“慰安妇”是二战期间最丑陋、规模最大的战争性暴力罪行。然而战争结束70多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仅不正视和反省这一罪行,反而以各种形式的软硬暴力向海内外施压,企图抹杀历史真相。日本右翼罔顾历史正义,不断挑战人性与良知的底线,令人心寒。

“为什么日本不能认错?!”一名以色列年轻人看完《二十二》后无比愤慨地感叹。他说,自己的太奶奶是一名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实施大屠杀的幸存者。而从1945年开始,战后德国政府每个月给老人赔偿,直到今年老人过世。反观日本,几十年来“慰安妇”幸存者的控诉,被日本法院以“个人无权利起诉国家”为由一次次退回。多少位老人抱着“我不能死,我是证人”的信念,终生为状告日军罪行四处奔走,却直至生命尽头也没能等到日本政府的一句道歉。

冷漠比死亡更可怕。“如果我们再不看她们一眼,她们就像被一场雪覆盖的山野,默默隐去。”在导演郭柯看来,这是一部跟时间赛跑的纪录片。2014年中国大陆公开曾有“慰安妇”经历的老人22位,等到电影上映的时候,电影中提到的老人仅剩8位。纵使生命终将凋零,绝不容许泯灭人性的历史被岁月侵蚀,甚至被肆意涂改,更不能让悲剧重演。用影像记录历史,走进影院拾起沉痛记忆,绝不是为了渲染悲情,更不是为了宣扬仇恨,而是因为唯有从残酷的战争中吸取教训,才能构筑起捍卫持久和平的精神大坝。

如今,捍卫历史真相、维护国际正义的力量正在不断积聚。世界各地关于“慰安妇”的史料不断被公之于众,反映“慰安妇”问题的影片不断涌现,“慰安妇”纪念雕像在多国设立。来自中国、韩国、菲律宾、荷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团体联合向联合国提交申请,希望将“慰安妇”相关资料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再三要求日本正视二战暴行,敦促日本政府改正在“慰安妇”问题上的态度……我们有理由相信,良知终将战胜邪恶,正义终将得到伸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