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民族精神代代传》有感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读《民族精神代代传》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读《民族精神代代传》有感

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十分勤劳俭朴,刻苦耐劳,而又十分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品格,中华民族顽强地生存与发展在这个蓝色星球上。

我们的祖先们靠辛勤的劳动和顽强的拼搏,同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一步步向着光辉的目标走来。

我从书中领略到了劳动对于生活的价值和作用,领略到了勤谨多为对于收获的珍贵和意义,领略到了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性格特性。

勤劳,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作为一种民族意识,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代代相传,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体现在许许多多关于勤劳的格言、警句、谚语和故事中。例如:勤劳家可富,懒惰事无成;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品德,不仅体现在他们改造世界的奋斗过程中,还体现在中华民族一位位杰出的代表人物身上,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卫精填海等等,感人肺腑,动人心弦。这些,都表明了中国人民对勤劳精神的无比崇尚和热爱,表明了在人民心目中,勤劳是最基本的传统美德。

只要勤劳,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可以走上强国之路。反而言知,如果一个国家民族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都可能面临灭亡,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勤劳是创造之源。广阔的国土、丰饶的田野、巍峨的宫殿、精致的庭园;从岩居穴处至高楼大厦;从原始陶瓷至现代工艺;从粗糙的石器至现在的宇宙飞船,这一切的物质财富,无不来自勤劳。勤劳是财富之母。

社会前进和历史发展都离不开劳动和劳动人民。劳动把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又发展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交通工具从牛车发展到现在的宇宙飞船。可见没有勤劳,就不会有历史的前进,也就没有今天,更不会有明天与将来。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勤劳是进步之路。

《民族精神代代传》这本书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从中汲取了精华,从中得到了启迪。做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要把这种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民族精神代代传》读后感600字


记得有一位伟人说过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民族精神代代传》这本书就是一本这样的好书。他让我知道了许多中华民族的良好精神,如:勤劳勇敢,刻苦耐劳,勤俭朴素,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等。其中郑和七下西洋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

1405年7月郑和率领着庞大的船队,由江苏省太仓市浏家港出发,展开了中国封建社会对外交流的历史,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郑和又于1407年、1419年、1413年、1417年、1421年、1431年出使西洋,经过占城,、真腊、满刺加、彭亨、苏门答腊、旧港、爪哇、阿鲁、锡兰山等30多个国家。在当时,这是不容易办到的。但是我们中国办到了,那是因为我们中国有着不畏艰险的精神。虽然现在我们用不着像郑和这样,但是我们仍然要学习这种精神,不要遇到困难就放弃。郑和每到一个地方,即拜见国王或酋长,宣读明帝诏书,赠送礼品,建立友好之邦。郑和的船队成了友好的使者和经济交流的桥梁,加强了各国之间的交往,在各国播撒友谊的种子,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这也就是我要学习的,与世界每个人都友好相处,建立友谊。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保留着以郑和名字命名的城市、港口、庙宇、宝塔和水井。如泰国的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马来西亚的三宝城、三宝井;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垅、三宝公庙、三保墩、三宝井,还有郑和锡兰碑等。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比哥伦布首航美国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早9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

《民族精神代代传》这本书还有许多的故事,告诉我们许多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以它为荣,并要让这种精神延续下去,做好21世纪的新主人。

读《永恒的民族精神》有感


在抗战时期,我们中华儿女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被我们称之为民族精神,就因为有这种精神激励才有我们今天的胜利。

在我们幸福生活的今天,老师总教育我们要爱国,要发扬民族精神。但是爱国是什么意义?民族精神又指什么?我们不得而知,爱国,是民族脊梁的支柱,复兴民族大业的基石。一洗百年屈辱的抗战胜利,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品格,高贵的民族气节和不灭的抗战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的中华有着巨大的精神宝库和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在这民族精神里,爱国就是这光荣精神的核心精髓。我们有这么伟大的民族精神,就应该把它发扬光大。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让我们中华儿女世世代代记住当年抗战英雄的丰功伟绩,让我们为他们自豪。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到: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不畏险阻,不言败北的民族品格,支撑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维系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荣和昌盛。我们一定发扬民族精神,把祖国建设得更繁华,让老一辈以我们为荣,以我们为豪!

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感


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拥有灿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民族,也是一个勇敢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浪一花淘尽英雄,留下那些气吞山河的英雄故事,就像天上的璀璨星宿,绘制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画卷,铸就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一精一神气节。当我合上厚重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时,闭上眼,那些英雄人物和故事,穿越历史,不断向我走来。

我看见春秋战国的屈原,一心为国,胸怀大志。在遭受诬陷流放之时,面对滔滔汨罗一江一水,依然仰天长啸,“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燕国勇士荆轲,面对强秦的压迫,毅然然作别易水,以必死决心寒风中奔赴秦国,刺杀秦王,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和勇敢。南宋名将岳飞,一精一忠报国。在他眼里,“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视功名如尘土,率领“岳家军”奋勇杀敌,可歌可泣。

我深深觉得,具有英勇顽强民族一精一神的人,面对欺凌,永不低头折节。就像《梅花魂》中所说的,这些英雄都具有梅花一样的骨气,或者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民族气节,舍生忘死;或者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一奴一。郑成功率领两万五千余人,逃脱清兵追击,攻打占领台湾的荷兰人,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面对卑鄙狡猾的英国商人,切断其外部一交一流通道,在虎门用一把大火焚烧了鸦片,烧出了中国人心头的怒火。还 有甲午海战中,一邓一世昌驾驶军舰撞向强大的敌舰,与敌人同归于尽的……

今天,尽管我们国家强大了,再也不用面对外敌的欺侮凌一辱。但是,这种英勇顽强的民族一精一神还 是生生不息的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我还 记得暑假里看奥运会,中国女排面对强大的对手,越挫越勇。尤其是面对东道主巴西队,在先输两局的情况下,凭借英勇不屈的一精一神,奋力拼搏,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学校里,我们也时时刻刻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我们也一定要顽强面对,像英雄们一样,不屈不挠。

英勇顽强,我能做到!

读《梵高传》有感


寒假里我5天就读完了梵高传,却不知从何写起。

整本书的基调和梵高的画一样,在我印象中是偏褐色、黄色与金色,那是大地与太阳的颜色,让人感觉温暖与安全。可是主角文森特梵高的整个人生却是波涛汹涌的墨蓝色,在冰冷中沉浮。

先是遭受失恋的打击,梵高的爱认真、执拗、非常具有爆发力,甚至不顾一切。为了见到心爱的女子,他可以忍受饥饿与疲劳,徒步几昼夜只为远远望上一眼;他可以藐视□的罪孽,将手心放在烛火之上以示坚决。可是飞蛾扑火,这样的爱情终将化为灰烬,而文森特一生都无幸得到自己的爱情。

接着是事业的挫折,明知不喜欢不合适,梵高一开始也曾很努力的成为一名牧师,只可惜身处人间地狱似的矿地,看着采矿人家的痛苦、挣扎和死亡,他虽尽其所能的行施布道,都只是精神上的欺骗,信仰与上帝并没有带来救赎,梵高的努力甚至被教会毫不留情的予以了否定与批判,这让他情何以堪,最后连自己都迷失了。

幸好在绝望之时,他找到了一生的事业与追求绘画。

在绘画中,梵高认识到,所有的痛苦都是为了做铺垫,所有的不幸都是灵感的源泉,他可以把痛苦当做观察生活的放大镜,去捕捉那平凡而真挚的幸福。是的,他的模特儿是丑陋的,矿工、农妇、邮差、妓女等等,那些个皮肤粗糙,身形佝偻,都是在生活中苟延残喘之人,梵高将之捕捉到了画中,并没有同情与修饰,也没有虚伪的伤痛与呻吟,梵高只是一个记录者,用最深刻的笔触,最真诚的颜色将他们记录下来这就是生活的真实一面,没有雕栏玉栋,没有宝马香车,大多数有的只是辛苦劳作了一天,在昏暗的灯光下吃着土豆的人。

由于起步较晚,梵高开始拼命拼命的冲刺,他不停得画不停的画。为了某一处风景,他可以在海边坐上一天,任凭风吹雨打;他可以在烈日下之下,晒到红斑秃顶。那群鸦乱飞的麦田,红叶斑驳的森林,星月流动的夜空都存在在他每天早出晚归,日晒雨淋,忍饥挨饿的困顿生活中了。梵高是天才,不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天才,而是一个努力的天才,他不仅仅将绘画当成一项事业,而是生命。每一幅画注入了他的生命,每画一幅画他的生命也随之缩短。吃饭、睡觉、生活都是为了延续绘生命,而生命存在的意义只是绘画,即使是爱情、友谊对于梵高而言,也就是给画添上了不一般的亮点。最后绘画完成了,身体机能虽然在运转,生命的意义结束了,梵高用一颗子弹结束自己短暂却完整的一生。

梵高是孤独而任性的,他不被人理解,大部分时间都在孤军奋战,可是艺术本来就需要耐得住寂寞,况且在梵高的背后还有那个无限包容他的弟弟迪奥。总觉得迪奥是梵高的影子,有了迪奥的支持精神上与物质上,才成就了梵高。然而即使是弟弟,也没有理由这样不计报酬的帮助兄长,每个月150法郎,即使自己拮据的时候,也不间断,这是怎样一个负担啊。但是迪奥一点没有抱怨,没有怀疑,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是梵高的分身,梵高也是他的分身,梵高的创作就是他的创作!他们对于艺术都有梦想,梵高不顾一切的去追求艺术,迪奥就不顾一切为他创造条件,如果说绘画是梵高的精神支柱,梵高就是迪奥的精神支柱!所以在梵高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迪奥的精神也崩溃了,不久之后离开了人世。

迪奥之于梵高,不仅仅是兄弟,更是知己。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美国传记小说之父在二十六岁时写的,读起来其实很像小说,不过二十六岁这个年纪,对于梵高这样的人生能有多少感想?我不喜欢一本传记,都是赤裸裸的赞美与崇拜(中国的伟人传记都是这样),也不喜欢大段大段作者的感情白描,一旦作者把主人公当成了自己情感的容器与化身,那传记便不再对别人的纪实性的描述,而是自己的情感发泄了。很高兴《梵高传》没有让我看到这样虚假的东西。

一本好书,看了让人思考。我没有梵高的觉悟,当然也绝不会有梵高的成就,但是如果能够学到那么一点点呢,再努力一些,是不是能够离梦想近一些呢?

啊,梵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