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爱同行读书笔记1000字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与爱同行读书笔记1000字,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我读了《与爱同行》这本书深受感触,让我明白了爱的内涵,爱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能看到许多生活中的爱与美。

爱是理解。在人类所有的感情中,爱是最基础的感情,也是最重要的感情,父母爱孩子,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老师爱学生,愿意为学生学业有成而辛勤付出;朋友爱彼此,在困难的时候伸手援助然而,所有这些爱与被爱都需要建立在对对方的理解和尊重上。在《与爱同行》有一篇是曹秋芳带母上学的故事中,9岁开始她就在学校旁租了一间房子,带着妈妈一起上学。中午带这学校的一盒饭回来,两人分着吃。12岁第二次背母亲上学。考进章镇中学。15岁考进东关中学,独自背母亲上学。从曹秋芳背妈妈上学我也领悟了爱存在的价值。

爱是责任。自从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无时无刻不拥有爱,爱无处不在。爱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行动,是一种无条件的付出和牺牲,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像在《与爱同行》中的一件事,这件事感动了一座城,没错他就是平民英雄吴斌。2012年5月29日中午,杭州客运公司司机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车上有24名乘客。突然有一块大铁片从空中飞来,砸碎当风玻璃砸中吴斌,吴斌忍着剧痛,在76秒钟里吴斌完成了一系列安全停车动作,乘客们都安全了,但吴斌因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看吧,吴斌对自己的职业负责,甘愿牺牲自己也要让他人活下去。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爱是分享。分享就是和别人分着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等,如果说爱是空气,那分享就是氧气,空气中包含着氧气,爱里充满着分享。鲁迅说过让别人过得舒服些,自己没有幸福不要紧,看到别人得到幸福,生活也是舒服的

。在《与爱同行》就有这样的一件事,他就是烤羊肉串的爱心巴郎阿里木。2001年阿里木只身来到贵州毕节摆起地摊,卖烤羊肉串。日子过的不富裕,但他觉得生活只要吃饱就行。阿里木仗义慷慨。2002年到医院看朋友,看见一个男孩患有肾病,马上掏出仅有的200多给他的家人。阿里木还帮许多山区的学生,给他们捐钱。阿里木的这种爱就是分享。

爱是力量。仁爱是中华名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人类进步的共同信念。爱是一种人性力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平凡的人,用他们质朴的爱,支撑着家庭,支撑着朋友。有了爱,人与人之间容易沟通;有了爱,心灵的冰山也能融化。爱是一种道德力量。爱,是一个民族素质的综合表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只要每一个人都从我做起,善小而为,善的力量就会汇成江河和海洋,凝聚起最温暖的爱的力量。

就让爱伴随着我们成长吧。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与爱同行》读书笔记1200字


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便思索着如何与他人分享我的快乐,因为那会使我更快乐。这是一段来自比尔盖茨曾经说过的话,我觉得里面讲得非常对,分享就是和别人分着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等,如果说爱是空气,那分享就是氧气,空气中包含着氧气,爱里充满着分享。假如你看到一位老婆婆过马路,不方便,只要你扶一下老婆婆过马路,你就是一个会分享快乐的人。只要你看到有人受伤,及时去扶一下,你就是一个会分享幸福的人。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白云一样纯洁,只要你的心灵有一点坏,就像在白纸上滴了一点污渍。

有一种爱,它来自社会。大爱是一种本能,责任是一种习惯,向善向美之心是人性之中最为高尚的。

在《与爱同行》中,有篇故事令我十分感动,题目是《关爱陌生人》。其中第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的是,作者的一个朋友在一次乘中巴车回家过年的时候,由于下着雪,地上滑,行至途中发生了意外,车沿山路下坡时,翻到路边的深沟里,乘客们的尖叫声,哭喊声,响成一片。有人打了求救电话。这时他看到了离他半米远处,有一个小女孩呼吸急促,脸色蜡黄,他忍着痛把小女孩拉出来,在大雪中,他把自己的棉衣裹在她身上,一直等到了医护人员来到事故现场,足足一个多小时。当同事们问起那女孩是谁时,他憨厚的笑了说他们互不相识,只是恰巧遇上的。这份小小的举动,只是出自善良的本能。文中作者的朋友能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脱下自己的棉衣给她,在大雪中站了一个多小时,如果说那个女孩是他的家人或是爱人的话,我们也不会那样感动。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换来了一个生命,值了。我们也应该向作者的这位朋友学习。

雷锋叔叔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在我们身边也有像文中作者的朋友一样,时时刻刻为着别人着想。从来不顾及家人的看法,把社会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我们需要帮助的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亿万富翁正在公司上班的时候,一场火灾突然发生了,当时的时间正好是凌晨1点~2点之间,亿万富翁立刻去把正在熟睡的工作们都给叫醒,让工人们都安全的离开了这里,而自己却在这一场火灾中失去了自己宝贵又年轻的生命。即使亿万富翁面临着生死两难的选择时,他也不顾一切的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工人的生命,这才是真正的舍己为人,我实在是太佩服这位亿万富翁了,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向这个亿万富翁学习,即使不需要舍生取义,至少多为他人着想,竭尽自己的所能,为社会、为他人做事。

在这本《与爱同行》中,里面还有许多令我非常感动的故事,如《生命传递》,《送粥奶奶》,《掌心化雪》,《活雷锋孔胜东》,《千里献血》,《用生命诠释责任》等等,还有很多很多。我以后一定会多多帮助他人,而且我也要把这种精神传染给其他人,让别人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关爱。

爱是拂过新绿的微笑,爱是润物无声的细雨,爱是蓝天的自在包容,爱是对大地三春晖的报答,爱是生活永远的主题曲!

读了《与爱同行》这本书,我知道了爱的含义。

《爱》读书笔记1000字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爱。是呀,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限的,爱是永久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得到这份爱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他们为了还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可是不久,妈妈和家里失去了联系。终于,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人们的帮助,马可尔终于找到了几乎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再现了生机,在医生的救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读到这里,我情不自禁的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肃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马可尔同样岁数的我,却显得如此的无知,那样的渺小。只要发生一点自己不喜欢的小事,就把气往妈妈身上散,真是太不应该了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经常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爱,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如果你细加琢磨,便会领悟到它的内涵人间的爱,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象全世界的人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己,悲观者则会用自杀来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们、爱我们、帮助我们,我们多幸福啊!

爱,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就因为它无影无形才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或许有人会问:是不是只要需要爱,爱就会来到?答案是否定的。我想:我们在拥有爱的同时,一定要去创造爱,让需要的人得到爱,让整个世界都充满爱!

爱是人们心灵的沟通。善待别人,等于善待自己;给别人幸福,就是给自己幸福;温暖别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一个人心理有别人,总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有真情的奉献,那么得到的将是内心的充实、高尚的人格、爱心的照耀、真情的温暖。甘愿给社会付出真情和爱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幸福总是偏爱那些热爱生活而乐于奉献的善良的人。

爱与孤独读书笔记3000字


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这是周老先生在《爱与孤独》中写到的。在这个充满爱的世界里,我们是爱者,同时也是被爱者,我们独自感受着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真挚、爱情的浪漫,也许对于我们这些阅历不太丰富的大学生来说爱像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像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像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我们无法把孤独想象成爱的一部分。

读了《爱与孤独》后,我感触颇深。孤独是人的宿命,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独。周老先生从生命、爱情、婚姻、女性等方面谈起,对我们情感世界加以剖析,让我们重新领悟了过往的人生,同时,对我们今后的未来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使我在情感的世界中又成长和成熟了不少。

我们人是复杂的感情动物,每一天都有各种情感围绕在身旁。世上有多少人每时每刻为自己喊着我要幸福的口号,可是,却很少有人成功。幸福就像一个摔碎的玻璃球,我们这些寻求幸福的人就是在不断的拾起地上的碎片,不过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无法拾起所有的碎片来组成那个原有的玻璃球。人们总是喜欢把幸福和婚姻、爱情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相信:幸福的爱情是一种能不断地激起幻想,又不断地被自身所激起的幻想改造的事实。我认为一个人只要曾经拥有和活在当下,就是幸福的,我们不必为了结果而忽略过程。要学会珍惜和回忆,因为浩渺的宇宙间,任何一个生灵的降生都是偶然的,离去却是必然的。

人类永远活在未完成中,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方面,我们总是期待下一次成绩的提高,事业的更上一层楼,我们不会满足于现实,总是认为这一切并不完美;在现实生活中,最浪漫的爱情似乎都没有圆满的结局,一切真正的爱情都是未完成的。就像人生一样,当遇到分岔路时,总是想象着先走一条,把另一条留给下次,可是再也不会有下次了,因为走上的这一条路又会分股,如此下去,没有可能回头来走那条未定的路了。这就是人生,我相信,只要此时此刻我们做出了自己认定的选择,就不会有太多的后悔和遗憾留下。

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于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每一个问题至少有两个相反的答案。前者可能就是人们追求爱情和婚姻的理由,茫茫人海中,两个有情人相遇即是一种缘分,当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所领悟、所理解,此时的两个人不再孤独,他们从所谓的孤儿中解放出来,去完成更大的使命。他们用一切爱的手段去保护这来之不易的相遇与结合,但由于两人之间的关系太紧密,失去了原有距离产生美的欣赏,因为沟通的限度,他们之间产生了隔膜。因此,他们的婚姻让双方感到窒息,最终导致关系的破裂。这可能就是后者所谓的一个生命不会属于任何另一个人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孤独从此在爱中愈演愈烈。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也许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了爱自己。

人们常说:知识是财富。当我们学富五车,功成名就那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是富有的。但是,芸芸众生有几个是出类拔萃的英雄?难道其他人都贫困潦倒吗?我想不是的,年轻就是财富,灵魂深处的爱也会使人富有。爱是奉献,但爱的奉献不是单纯的付出,同时也必是有收获的。当一个孤独的人寻找另一个孤独的人时,便有了爱的欲望。虽然爱情不能消除孤独,但却使爱成了永无止境的寻求;当一个受挫者受到另一人的安抚时,便有了友谊的纯真;当年少的你得到无微不至的母爱和宽宏伟大的父爱时,便有了亲情的温暖。爱丰富了人生,爱的体验丰富了心灵。爱是我们生活的源泉和动力,无论爱的经历是否顺利,对于我们的灵魂和内心都是宝贵的收入和财富。

世界上有爱者,也有被爱者,爱还是被爱是人们在恋爱中常遇到的问题。往往,被爱者仅仅是爱者心底蕴积了好久的那种爱情的触发剂。他在灵魂深处感到他的爱恋是一种很孤独的情感,他逐渐体会到一种新的、陌生的孤寂,正是这种发现使他痛苦。他必须尽可能深地把他的爱情禁锢在心中;他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个崭新的内心世界。而爱者,他是爱情的主动方,借用爱情自带的一种盲目力量,使他不顾一切地追求心目中的偶像。爱是一个从痴迷到依恋的过程,看似是指向被爱者的感情,而实质上,占优势的确是爱者,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爱的幸福和快乐。至于心在别处的被爱者,却独自感受着孤独。爱者一直用欣赏的眼光在赞美自己的恋人,享受着无与伦比的美丽。爱情不是人生中的一个凝固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的两岸是爱者和被爱着,层层的浪花是他们共同创造的美丽的爱情风景。

有时候,人是一种奇特的动物,和别人在一起时,却向往孤独,自己独处时,却向往朋友。在他们看来喧嚣和孤独都是难以忍受的。在喧嚣中,尽可能的抑制自己,使自己的情感充沛;在孤独中,无法左右自己的心绪,找不到情感的寄托。这也许就是周老先生所说的两种孤独吧。其一: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其二: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伴侣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尽管生活在形形色色的爱中,在心底依然会有一种莫名的孤独⋯⋯孤独是藏在时间缝隙里的催化剂、是一道瀑流在悬崖上汹涌着的情感、是野渡无人的小舟,在涧边幽草和深树黄鹂间悠然自横。一切的一切都在我们生命中成为永恒。

所有的人都会因为穷困,彷徨、失落、无助而陷入深深的孤独感中不可自拔。惟有内心的爱才能拯救孤独者心中的孤独,但同时,爱也只是孤独衍生出来的心灵的必需品和安慰品,是用来抵抗内心日益强大的虚无和麻木的工具。可是人类灵魂的虚无、卑微和堕落终究是无法治愈的,真爱也只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望、一种心灵的慰藉。如果我们欣赏它却得不到它,爱情的质量和价值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错位,而现实生活中影响它们的因素就更多了,而我们却实在无法预测真正的孤独对人类的爱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当爱情已被埋葬在婚姻的殿堂,我们又会作何感想呢?人们常说:上帝给了他一颗与众不同的灵魂,却又赋予他与普通人一样的对于人间的温暖的需要,这是真正的悲剧之所在。爱情似花朵,结婚便是它的果实,我们都知道果实与花朵不能两全,一旦结果,花朵就消失了。相爱是一门艺术,像魔盒一样的婚姻,需要盒中的男人与女人为了彼此去掉身上的刺,在有意和无意中不断地改变和修整自己以达到魔盒的满意。

家是婚姻这个魔盒中的男人和女人共同搭建的爱的港湾。家是容纳,家是关爱,家是归宿。无论家的好与坏,提起她,总是那么令人感到神圣和向往。开心的时候,总是想在第一时间与家人分享;孤独时,最先在心底的那个声音也是来自我们的那个温暖的家。总之,也许梦一般的婚姻在爱情耗尽的那一刻,最让人留恋的也这是这个见证了无数欢乐和泪水、感受过了无比的激情和孤独,体会了人间的亲情与爱情的家。

当读《爱与孤独》这本书时,我的心灵跟随着周老先生的作品一同出发,去体会和审视世间的爱情,亲情和友情。我明白了爱的深度与限度,每个人的心灵中都有遮掩的暗流,无论我们怎样逃避,他们都依然存在,无论我们怎样面对,它都不会浮到生命的表面。因此我们应当在忙碌的生活中给自己一些空间和时间去自省,去发现和感受生活,去寻找生活的真正的意义,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小空间,静静的,当你觉得孤独的时候,觉得被世界遗忘的时候,它可以给你力量,让你变得更坚强。爱的反义词并不是孤独,心灵深处的爱和孤独是同一感情,有时候孤独的深度决定了爱的容量。

《爱与孤独》读书笔记3000字


《爱与孤独》读书笔记3000字

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这是周老先生在《爱与孤独》中写到的。在这个充满爱的世界里,我们是爱者,同时也是被爱者,我们独自感受着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真挚、爱情的浪漫,也许对于我们这些阅历不太丰富的大学生来说爱像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像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像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我们无法把孤独想象成爱的一部分。

读了《爱与孤独》后,我感触颇深。孤独是人的宿命,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独。周老先生从生命、爱情、婚姻、女性等方面谈起,对我们情感世界加以剖析,让我们重新领悟了过往的人生,同时,对我们今后的未来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使我在情感的世界中又成长和成熟了不少。

我们人是复杂的感情动物,每一天都有各种情感围绕在身旁。世上有多少人每时每刻为自己喊着我要幸福的口号,可是,却很少有人成功。幸福就像一个摔碎的玻璃球,我们这些寻求幸福的人就是在不断的拾起地上的碎片,不过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无法拾起所有的碎片来组成那个原有的玻璃球。人们总是喜欢把幸福和婚姻、爱情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相信:幸福的爱情是一种能不断地激起幻想,又不断地被自身所激起的幻想改造的事实。我认为一个人只要曾经拥有和活在当下,就是幸福的,我们不必为了结果而忽略过程。要学会珍惜和回忆,因为浩渺的宇宙间,任何一个生灵的降生都是偶然的,离去却是必然的。

人类永远活在未完成中,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方面,我们总是期待下一次成绩的提高,事业的更上一层楼,我们不会满足于现实,总是认为这一切并不完美;在现实生活中,最浪漫的爱情似乎都没有圆满的结局,一切真正的爱情都是未完成的。就像人生一样,当遇到分岔路时,总是想象着先走一条,把另一条留给下次,可是再也不会有下次了,因为走上的这一条路又会分股,如此下去,没有可能回头来走那条未定的路了。这就是人生,我相信,只要此时此刻我们做出了自己认定的选择,就不会有太多的后悔和遗憾留下。

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要依恋于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每一个问题至少有两个相反的答案。前者可能就是人们追求爱情和婚姻的理由,茫茫人海中,两个有情人相遇即是一种缘分,当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所领悟、所理解,此时的两个人不再孤独,他们从所谓的孤儿中解放出来,去完成更大的使命。他们用一切爱的手段去保护这来之不易的相遇与结合,但由于两人之间的关系太紧密,失去了原有距离产生美的欣赏,因为沟通的限度,他们之间产生了隔膜。因此,他们的婚姻让双方感到窒息,最终导致关系的破裂。这可能就是后者所谓的一个生命不会属于任何另一个人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孤独从此在爱中愈演愈烈。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也许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了爱自己。

人们常说:知识是财富。当我们学富五车,功成名就那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是富有的。但是,芸芸众生有几个是出类拔萃的英雄?难道其他人都贫困潦倒吗?我想不是的,年轻就是财富,灵魂深处的爱也会使人富有。爱是奉献,但爱的奉献不是单纯的付出,同时也必是有收获的。当一个孤独的人寻找另一个孤独的人时,便有了爱的欲望。虽然爱情不能消除孤独,但却使爱成了永无止境的寻求;当一个受挫者受到另一人的安抚时,便有了友谊的纯真;当年少的你得到无微不至的母爱和宽宏伟大的父爱时,便有了亲情的温暖。爱丰富了人生,爱的体验丰富了心灵。爱是我们生活的源泉和动力,无论爱的经历是否顺利,对于我们的灵魂和内心都是宝贵的收入和财富。

世界上有爱者,也有被爱者,爱还是被爱是人们在恋爱中常遇到的问题。往往,被爱者仅仅是爱者心底蕴积了好久的那种爱情的触发剂。他在灵魂深处感到他的爱恋是一种很孤独的情感,他逐渐体会到一种新的、陌生的孤寂,正是这种发现使他痛苦。他必须尽可能深地把他的爱情禁锢在心中;他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个崭新的内心世界。而爱者,他是爱情的主动方,借用爱情自带的一种盲目力量,使他不顾一切地追求心目中的偶像。爱是一个从痴迷到依恋的过程,看似是指向被爱者的感情,而实质上,占优势的确是爱者,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爱的幸福和快乐。至于心在别处的被爱者,却独自感受着孤独。爱者一直用欣赏的眼光在赞美自己的恋人,享受着无与伦比的美丽。爱情不是人生中的一个凝固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的两岸是爱者和被爱着,层层的浪花是他们共同创造的美丽的爱情风景。

有时候,人是一种奇特的动物,和别人在一起时,却向往孤独,自己独处时,却向往朋友。在他们看来喧嚣和孤独都是难以忍受的。在喧嚣中,尽可能的抑制自己,使自己的情感充沛;在孤独中,无法左右自己的心绪,找不到情感的寄托。这也许就是周老先生所说的两种孤独吧。其一: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其二: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伴侣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尽管生活在形形色色的爱中,在心底依然会有一种莫名的孤独⋯⋯孤独是藏在时间缝隙里的催化剂、是一道瀑流在悬崖上汹涌着的情感、是野渡无人的小舟,在涧边幽草和深树黄鹂间悠然自横。一切的一切都在我们生命中成为永恒。

所有的人都会因为穷困,彷徨、失落、无助而陷入深深的孤独感中不可自拔。惟有内心的爱才能拯救孤独者心中的孤独,但同时,爱也只是孤独衍生出来的心灵的必需品和安慰品,是用来抵抗内心日益强大的虚无和麻木的工具。可是人类灵魂的虚无、卑微和堕落终究是无法治愈的,真爱也只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望、一种心灵的慰藉。如果我们欣赏它却得不到它,爱情的质量和价值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错位,而现实生活中影响它们的因素就更多了,而我们却实在无法预测真正的孤独对人类的爱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当爱情已被埋葬在婚姻的殿堂,我们又会作何感想呢?人们常说:上帝给了他一颗与众不同的灵魂,却又赋予他与普通人一样的对于人间的温暖的需要,这是真正的悲剧之所在。爱情似花朵,结婚便是它的果实,我们都知道果实与花朵不能两全,一旦结果,花朵就消失了。相爱是一门艺术,像魔盒一样的婚姻,需要盒中的男人与女人为了彼此去掉身上的刺,在有意和无意中不断地改变和修整自己以达到魔盒的满意。

家是婚姻这个魔盒中的男人和女人共同搭建的爱的港湾。家是容纳,家是关爱,家是归宿。无论家的好与坏,提起她,总是那么令人感到神圣和向往。开心的时候,总是想在第一时间与家人分享;孤独时,最先在心底的那个声音也是来自我们的那个温暖的家。总之,也许梦一般的婚姻在爱情耗尽的那一刻,最让人留恋的也这是这个见证了无数欢乐和泪水、感受过了无比的激情和孤独,体会了人间的亲情与爱情的家。

当读《爱与孤独》这本书时,我的心灵跟随着周老先生的作品一同出发,去体会和审视世间的爱情,亲情和友情。我明白了爱的深度与限度,每个人的心灵中都有遮掩的暗流,无论我们怎样逃避,他们都依然存在,无论我们怎样面对,它都不会浮到生命的表面。因此我们应当在忙碌的生活中给自己一些空间和时间去自省,去发现和感受生活,去寻找生活的真正的意义,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小空间,静静的,当你觉得孤独的时候,觉得被世界遗忘的时候,它可以给你力量,让你变得更坚强。爱的反义词并不是孤独,心灵深处的爱和孤独是同一感情,有时候孤独的深度决定了爱的容量。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