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心得体会

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那么如何写好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心得体会1】

对党员干部来说,纪律、规矩、底线都是思想和行为应遵循的准则。党的纪律是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保证全党行动一致而要求党员必须遵守的各项规定,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其中党章是总规矩、党纪是硬约束、国法是铁规则。底线是确保思想和行为不发生质变的红线,党员干部的底线包括政治底线、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政策底线、道德底线等。党员干部守纪律、守规矩、守底线,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靠信心站稳立场。党员干部在该坚持原则、立场的时候没有坚持,往往是因为信念不够坚定,思想上没有树立起理想信念这根定海神针。理想信念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责任、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对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信心。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拥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强大定力。

靠忠诚坚守品格。忠诚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就是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下力气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不忠诚,私下说怪话、传播一些所谓的政治笑话、段子也是不忠诚。锤炼忠诚品格要慎独,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不做两面人,不做稻草人,真正做到诚于中形于外。

靠敬畏抵御诱惑。习近平同志一再告诫我们要有敬畏之心。共产党人要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要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总规矩和总遵循,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经常躬身自省,对标道德高线、不触纪律红线、守住法律底线,时刻保持清醒警觉,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靠戒慎防微杜渐。做人做事最怕在细、小二字上疏忽。一些党员干部崇尚大事讲原则、小事论感情。其实,小事不讲原则恰恰是危险的开始。很多落马者都是从失小节、存小过、犯小错开始,由量变到质变,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自毁前程。古人修身提倡慎厥身修思永,就是要做到慎欲、慎权、慎独、慎微。因此,党员干部要谨言慎行,不做失德失范之事,坚守党性原则和做人操守。

靠平常心摆正自我。手握权力,容易滋生高高在上的心态,容易迷失自我,不把纪律、规矩、底线当回事。党员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对于权力职位切不可头脑发热、利令智昏,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摆正人民公仆的位置。

【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心得体会2】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个松松垮垮、稀稀拉拉的组织,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或是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或是口无遮拦、乱评妄议,或是自由散漫、目无组织,或是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或是说情拉票、跑风漏气。凡此种种,在党内和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这些问题如果不下大力气整治,就会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开来,最终严重危害党的肌体。

党的规矩总的包括哪些?党章、党纪、国法,还有党的优良传统,都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规矩。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国家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全党必须模范执行。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是自我约束的不成文的纪律,同样需要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懂得并自觉遵守这些规矩,个人才能不触雷、不踩线,党才更有凝聚力、战斗力。

规矩不能立起来、严起来,很多问题就会慢慢产生出来。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往往是从不守规矩开始的。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必须,这正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规矩。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这些都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不能触碰的红线。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对党是不是忠诚,这五个必须是重要的考验、根本的检验。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对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尤须严明纪律、严守规矩。只有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保证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步调、令行禁止,才能将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浅谈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心得体会


事以做成,业靠人兴。不管什么工作,都要靠人的主观努力来完成。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浅谈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心得体会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抓改革扑下身子抓落实对一些重大改革,其他层面协调难度大的,要敢于接烫手山芋。生动形象的话语,再次道出在改革发展路上转变作风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标注出新一年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应有的前行姿态。新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面对不进则退的竞争态势,重庆能否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地、落实,关键还是看全市党员干部能否转变作风,能否撸起袖子、扑下身子,以良好的工作作风、精神状态投身于干事创业的大潮中。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良好的工作作风与精神状态是干事创业的前提。没有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没有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没有铁一般的工作纪律,再好的蓝图都会流于空想,抓落实就会成为一句空谈。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在啃硬骨头、涉险滩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我市不少党员干部都能以守土尽责的意识、舍我其谁的担当与积极务实的作为,凝心聚力抓发展、抓落实,但也有局部区域、少数干部习惯于混日子、保帽子,不担当、不作为,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研究改革,困难摆出一大堆,总想再等一等、看一看;落实工作,要么左右为难、畏首畏尾,要么失之于粗、失之于虚、抓得不具体不细致不扎实。如此种种,影响改革进程,贻误发展良机,应引起警惕。

抓落实转变作风,就是要改变慵懒拖沓、被动消极的精神状态,就是要转变不接地气、粗枝大叶的工作作风,时刻眼睛向下、俯身实干,深入基层、紧抓落实。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基层群众最有发言权与直接感受。因此,抓落实转变作风,党员干部就要改变动口不动手,动笔不动腿,只靠打电话或找人谈话了解基层情况的工作作风,就要转变布置靠开会、落实靠文件的工作状态。党员干部只有带头走出办公室、会议室,深入一线察实情、体民意,才能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掌握一手资料,推动各项部署和工作措施落地落实。

抓落实转变作风,还要有敢于担当、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硬骨头越多。要将深水区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党员干部就必须要有敢于接烫手山芋的担当,直面问题难题的雄心,涉险滩、啃硬骨头的决心。改革也是一场深刻革命,没有一点闯的精神、干的担当,就不可能成功。党员干部只有做事不躲事,闯险不惧险,担责不推责,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遇到问题不绕道,碰到矛盾不上交,干事有想法,处事有章法,遇事有办法,才能啃得下硬骨头,接得住烫手山芋。

时间不等人,改革不进则退。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们党将召开十九大,我市将召开第五次党代会,又是直辖20周年。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把改革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全市上下党员干部唯有扑下身子、找准位子、撸起袖子,时刻保持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的危机感、废寝忘食、夙夜在公的责任感,持续用力改进作风,以良好的工作作风与精神状态去谋发展、干实事、解民忧、抓落实,就定能以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浅谈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心得体会2】

解题要有思路,攻坚需有利器。面对三期叠加新情况、结构调整新任务、转型发展新考题,广大党员干部的状态怎样、能力如何至关重要。既有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的精气神,也有能力增强、素质提升的硬实力,才能做到心中有底气、手里有办法、脚下有路子,挑起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担子,完成好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当前,无论在改革开放前沿的自贸区,还是在老少边穷地区,很多干部不约而同或拿起书本、或深入调研,针对工作中的难点困惑学知识、补短板、寻对策,体现了主动应对现实挑战、努力破解本领恐慌的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从历史维度和时代高度审视,我们已经步入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发展新阶段,面临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新跨越。正因此,出现能力不足的状况在所难免,补上能力欠缺的短板就愈发迫在眉睫。

事物发展总是与各种矛盾相伴相生。有矛盾有风险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有化解矛盾和排除风险的决心和办法,不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决心要靠管用的办法来体现。愿不愿找办法、会不会想办法、有没有好办法,是对干部状态、思想方法、工作能力的全方位检验。一事当前,是盲目自信、不懂装懂,还是直面问题、破解难题;是一筹莫展、等待观望,还是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怎样选择,既是一种主观态度,更展现实际工作能力。能力不会与生俱来、从天而降,只能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历练、不断提升。

从总体上看,与今天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本领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随着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干部在思想认识、工作方式、行为模式上也面临深刻转变,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从现实来看,有四种能力最需要提高、最需要补课--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发展的能力,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简政放权之后加强服务与监管的能力,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与创新能力。只有针对这四个方面的能力不足加强专门培训、进行顶层设计和路径安排,立足当前实际,着眼长远发展,打造一支发展有本事、担当有激情、依法善作为的干部队伍,才能让难题有效破解,工作充满活力,确保事业发展势头不减、冲劲不弱。

克服本领恐慌、提升四种能力,是客观紧迫要求,更需要转化为主观强烈意愿。存在本领恐慌,表明干部能力不能很好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正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只要把这种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结合起来,就能充分调动化危为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以贯彻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为契机,有效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保持有为上进的状态,针对工作问题、发展难题学以致用、干以促学,使干部在学习实践中提高履职尽责的实际能力。

问题是改革的导向,难题是能力的砺石。当前,结构调整转型的两难选择,经济提质增效的更高要求,以及民生改善的更多诉求,经济发展同保护生态的协调统一等问题亟待破解。广大干部就是要有不服输的精神、善钻研的劲头、勇担当的意识,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显身手,带领群众闯出发展新路子。实践是工作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推动发展的力量之源。越是困难叠加、阻力重重的时候,越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身处生产生活一线,改革部署贯彻实施难点是什么、阻力在哪里,群众的体会最准确;转型发展的对策是什么,出路在哪里,群众的探索最鲜活。只有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按三严三实要求砥砺工作作风、校正工作导向,才能把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和力量集中起来、激发出来,实现中央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探索紧密结合、有效对接,打通改革中梗阻,增加群众获得感,凝聚起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扎扎实实强本领,兢兢业业干实事,在攻坚克难中提升自我,在善作善成中开拓进取,广大干部必将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舞台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镌刻无愧于时代的实干印记。

党员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心得体会


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在一些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那里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违背党的性质宗旨,严重损害党群关系,不断侵蚀党的肌体,其影响和危害不容小觑。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党员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党员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心得体会1】

现在正是大地回暖、万物更新的春天,人们最需要防范的就是寒流突袭。改作风也要警惕倒春寒现象。不久前,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有此担忧。近期,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正风肃纪的举措,其实也在回应这种关切。

一年多来持之以恒的作风建设,不仅带来了物理变化,也引发了化学反应。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狠刹四风,直令长江刀鱼、天价月饼遇冷,消费风尚一新;不断整治超标接待、违规配套,使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去年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上个月底公布了对北上广市民的民调,72%的人认为公款吃喝少了。一位当年和焦裕禄一起治沙的老党员感言,转作风使老百姓顺了气,有了劲。事实证明,作风建设劲扫积弊,有效地凝聚了信心和信任,为深化改革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越是这个时候,越应保持清醒。有人说,习惯的链条一般都太微弱了,根本感觉不到,直到它们强大到难以被打破时才感觉得出来。许多人正是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失掉了原则,在吃拿卡要中丧失了底线,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整治不正之风,如同戒瘾戒毒,既需要克服不良惯性的牵绊,也需要疗治过去一阵风式的整治带来的后遗症。

公款吃喝的顽疾由来已久。曾几何时,公务接待不得超过四菜一汤的规定也曾一片点赞,但未能认真执行,一些地方更衍生出把四菜一汤变成十六菜一汤的歪招。今天,也出现了矿泉水瓶装茅台、红塔山盒藏熊猫等变通术。这正说明,作风建设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伴生着各种反弹、变异、干扰。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费了很大劲,最后没抓成,大家失望更多,何以取信于民、立信于全党?这样的忧患意识,是压力,更是动力。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去年三月,也是在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这样一个朴素而深刻的命题。干事业、改作风好比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接着一锤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好的制度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好的习惯需要在不断鞭策下养成。中央绝对会一年一年抓下去,庄严的承诺掷地有声。只有坚持不懈地抓,连续不断地纠,制度和纪律才不会变成稻草人,才能敲打出气正风清的政治生态。

【党员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心得体会2】

随着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一把尺子量到底,各级查摆出不少四风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具有普遍性,上上下下都存在。对此,应该怎么看?又该怎么办?

要在分清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实行上下联动,该上级主动的就上级主动,该下级主动的就下级主动,该上下共同拿方案的就共同拿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为我们指明了上下衔接、防止矛盾积压的作风建设方法论,这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一些四风问题表现在下面,根子在上面。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级机关大建楼堂馆所,下面也会跟着大兴土木;有的领导干部好大喜功,注水数字、形象工程就源源不断。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从上级部门改起,从领导干部做起,才能正风肃纪有动力,把转作风的正能量层层传导下去。

还有一些问题主要在上面解决,同时需要下面配合。比如,破解办事难、破除衙门作风,中央出台了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等一系列举措。然而,把简政放权落到实处,放掉该放的、管好该管的,简化办事流程等,则需要各地各部门细化措施,不折不扣抓执行。如果上减下不减、上放下不放,甚至出现换汤不换药、明放暗不放等问题,就会产生新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让服务群众堵在最后一公里。

转作风,一级有一级的问题,一级有一级的责任。上级机关、领导干部不能搞上面害病、下面吃药;下级也不能事不关己、消极应付。否则,责任挂空挡、整改走过场、承诺放空炮,出现有问题无单位认领,或者虽认领了却不牵头沟通、有解决方案却迟迟不落实等情况,各类矛盾问题就会越积越多、积重难返。

推诿塞责,必将上下交困,久积而不决;衔接得法,才能上下同欲,无往而不胜。转作风,就是要坚持上下一盘棋,把责任落细落实,把事情办好办妥。有压力才有动力,矛盾积压在哪个单位,就要追究所在单位领导干部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形成衔接顺畅、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就能上行下效,让上面带得动下面;又能令行禁止,让下面跟得上上面。

上下交而其志同。权力运行离不开上与下,改进作风则没有前与后。反四风、转作风,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全党上下人人有责。只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治病除弊、各尽其责,就一定能凝聚作风建设的强大合力,以扎扎实实的活动成效赢得群众认可。

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教育心得体会


现在正是大地回暖、万物更新的春天,人们最需要防范的就是寒流突袭。改作风也要警惕倒春寒现象。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教育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教育心得体会1】

人们评判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关键看什么?不看进行了多少表态、开了多少会议、撰写了多少总结,而要看活动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现实问题。正因为如此,中央强调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达到目的。

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在一些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干部那里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违背党的性质宗旨,严重损害党群关系,不断侵蚀党的肌体,其影响和危害不容小觑。更让人忧虑的是,面对这些问题,一些地方庸俗主义、好人主义盛行,一些干部麻木不仁、听之任之,甚至刻意回避矛盾、掩盖问题。概而言之,不敢正视问题、不会解决问题。

当年的延安整风,在党内创造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一系列好做法,至今依然具有宝贵的现实意义。今天,对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要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解决问题,必须坚持把整风精神贯穿活动始终,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能不能以整风精神动真碰硬,敢不敢提出存在的问题,会不会深刻剖析问题,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质量。不敢坚持原则、不能直面问题,讲面子、讲关系、讲私情,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开走,自我批评谈感想,相互批评提希望,谈何求真务实?又如何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开展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只有找回批评的辣味,敢于提出有实质性意义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思想亮出来、把问题摆出来,从而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发现问题是前提,直面问题是必须,解决问题才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所在。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切实解决问题,就要紧紧围绕问题这一核心,反对躲躲闪闪、遮遮掩掩,做到实打实,硬碰硬。只有真批评,才能冲破问题背后的人情壁垒;只有真红脸,才能面对问题不踢皮球不留尾巴;只有真出汗,才能把亟待解决的问题尽快解决。通过实实在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分清是非、增强党性、强化落实,方能既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又革除作风上的顽疾。

回溯历史,整风是我们党解决自身问题的一大创举,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大利器。以整风肃纪的精神开展活动,把教育实践活动做深、做细、做出成效,党的活力就会不断迸发,党的事业就能不断向前推进。

【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教育心得体会2】

转变作风,正在各地带来新变化。有的会议精简了,发言短了;有的调研陪同少了,内容实了;有的为群众办事快了,工作效率高了。这些值得欣喜的新气象,与一把手的带头倡导、率先垂范大有关系。

一种不良风气的形成,往往是积癖甚久、渐演成习,最终成了老大难。但正如俗语所言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作风的转变,风气的革新,一把手至关重要。主要负责同志、主要领导机关带头,作风就转得快,改得彻底,坚持得下去。己身不正,焉能正人,朴素的道理告诉我们,转变作风要善于释放上行下效的正能量,发挥一把手的表率作用。从自己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从自己改起,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领导带了头,再顽固的积弊,也能扭转。

作风的转变,不只在形式的变化,关键在有真内容。是在形式上打转还是在内容上深化,是转作风还是作作秀,往往取决于一把手的态度。转作风有具体规定,也有明确要求,如果一把手不给力,把规定当成手电筒,只照别人;把要求变成口头禅,光说不练,又如何让其他人心服口服、真转实改?对不良作风,一把手不警觉,安之若素、见惯不怪,最终大家也会坦然受之,变成温水煮青蛙。

转变作风,一把手责重山岳,必须时时、处处带好头。不动真格,不痛不痒,虚晃一枪,装模作样,还不如不做。如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仅是只此一回;密切联系群众,光是结一个穷亲;解决实际问题,只是搞一个典型示范,那么各级干部也只会照猫画虎虚应,最终会让人心凉了、把民心伤了。一把手带了好头,改作风才有劲头,树新风才有干头。

党员干部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心得体会


肃纪律转作风,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党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要求,继承和发扬我党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党员干部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员干部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心得体会1】

领导带头,是带动广大干部深入转变作风的无声力量,是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方法。把领导带头贯穿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贯穿党的作风建设的始终,党的作风就会有一个深入持续的转变,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有新的稳固和加强。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必先正己。抓改进作风,中央政治局从自身抓起,出台了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中央政治局从自身改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中央政治局带头落实八项规定的实践,在全党全军全国产生了强大示范效应,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带动了社会风气好转,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表明,中央带头,必促进全党积极响应;中央以身作则,必推动全党奋发进取。

脱离群众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都是积弊和顽疾,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制度建设固然是长远之计、治本之策,领导带头却是治理顽症、破除积弊的重要突破口。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一种风气的形成,往往与领导带头有很大的关系。作风转变是否彻底,取决于领导带头是否坚决。领导带头弘扬优良作风,就会在无形中产生强大的引领力量,带动整个风气向好的方面转化。

坚持领导带头,关键就是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当好表率,就看自我剖析深不深,查摆问题准不准,解决突出问题敢不敢。各级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上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才能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最好的行为示范,推动作风转变的严细深实。

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必须体现到加强自身建设的各个方面、提高工作水平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带头把好思想这个总开关,深刻剖析产生不良风气的思想根源,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民宗旨;带头找准本职工作的全局位置,树立全党一盘棋、全国一盘棋思想,既要有全局观念、世界视野,善于观大势、谋大事,又要能着眼大局做好本职工作、具体工作;带头把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开展工作严格按照规则和程序办事,绝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绝不允许打擦边球;带头密切联系群众,以人民幸福为念,以实现人民利益为行,保持党群干群的鱼水关系。

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和中国梦,迫切需要把亿万人民凝聚起来共同奋斗。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带头加强自身建设,带头提高工作水平,就一定能凝聚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不朽功绩。

【党员干部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心得体会2】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成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履职之初作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全党作出榜样。在年初召开的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抓好八项规定落实,下大气力改进作风。省委紧密结合江苏实际,及时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十项规定。省委书记罗志军同志在全省机关作风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言必信、行必果,把中央和省委的规定和要求不折不扣地执行好、落实好,使江苏在改进机关作风上有一个新气象。纪检监察机关在推进作风建设上肩负双重责任,正人必须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在改进作风上发挥好表率作用,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推进作风建设的政治责任。

转变作风做表率,就是要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转变作风,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同群众的关系从来就被比作为血肉关系、鱼水关系、土地和种子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所系、价值所在。我们要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以实际行动和良好作风践行做群众的贴心人的庄严承诺。

真情联系群众。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密切联系群众,首先要带着真挚的感情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将各项决策和工作建立在顺应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坚持和完善密切联系群众各项制度,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制度,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健全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委厅机关干部要主动走出办公室,采取带着问题下去、找到办法上来的方式,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研,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拓展工作思路,汲取智慧力量。要多同群众和基层干部谈心,多和群众交朋友,和群众打成一片。

着力纾解民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密切联系群众,要求我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从纪检监察机关职能出发,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起,围绕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和环境保护、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忧。要创新为民服务载体,进一步完善四位一体政风行风热线媒体联动机制,提升 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健全督查督办和考核问责机制,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坚决维护民利。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福祉大于天。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纪为民,切实担负起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职责。要认真开展对中央和省有关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扎实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在坚持查办大案要案的同时,高度重视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重点查处基层政权组织和重点岗位贪污贿赂、滥用职权、与民争利、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的案件,做到老虎、苍蝇一起打,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造福于民、取信于民。

转变作风做表率,就是要切实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转变作风不能坐而论道,关键要躬身践行。我们要认真落实言必信、行必果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切实转变机关作风,立说立行,善做善成,当好表率。

从领导做起。风成于上,俗形于下。作风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全省纪检监察系统作风建设要从省纪委、省监察厅机关做起,从委厅领导班子做起,班子成员要发挥带头作用,以身作则,模范遵守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全省纪检监察干部改作风、树新风。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不仅自己要不折不扣落实作风新规,还要认真履行好带队伍的责任,切实抓好本部门的作风建设,以每位同志、每个部门的作风养成,促进整个机关的作风建设。

从现在做起。省纪委、省监察厅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研究制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说到就要做到,承诺就要兑现。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实施办法为契机,从现在做起,对照检查,严格执行,切实将实施办法要求转化为改进作风的实际行动。要加强督促检查,研究制定机关改进作风检查考核办法,确保实施办法的各项规定落地生根、长期坚持。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坚持打开门来抓作风,让群众来监督,以监督促落实,使执行作风新规成为省纪委、省监察厅机关干部的自觉行为。

从点滴做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机关作风体现在干部队伍身上,体现于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从细处入手,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微而懈怠,在具体事上见作风、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切实改进调查研究,轻车简从,注重实效。大力改进文风会风,严格控制各类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在作风问题上抓早抓小,按照零容忍的原则,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对违反规定的严肃处理,决不搞下不为例;对不适合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坚决调离,真正做到宽容包容绝不纵容,爱护保护绝不袒护。

转变作风做表率,就是要推动反腐倡廉建设走在前列

转变作风,转是过程,是怎么干怎么做;变是结果,要达到一个什么样效果。抓机关作风建设,就是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切实将良好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形成推动江苏反腐倡廉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强大力量。

突出重点推进任务落实。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省纪委三次全会对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了部署,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抓落实既是一个苦干的过程,也是一个巧干的过程。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多做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拨千斤的事,集中精力抓好能影响和带动全局的重大任务,务求取得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良好效果。要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强化落实措施,明确时间节点,责任落实到人,提高工作组织化程度。要进一步完善督查推进机制,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估、有奖惩,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创先争优提升工作水平。创先争优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事业追求。我们要始终保持推动江苏反腐倡廉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昂扬锐气,进一步激发勇于开拓、知难而进精神,切实做到在谋划思路上先人一步,推动落实上快人一拍,创新举措上高人一筹。要胸怀全局、立足实际,明确创先争优的项目、思路和举措,把工作放到全国、全省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干好今天、想好明天,努力推动江苏反腐倡廉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同心协力成就一番事业。人心齐,泰山移。落实好全年工作任务、推动反腐倡廉建设走前列,离不开机关上下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大局观念,发扬团队精神,增强合唱效果,部门之间、同志之间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多出少林拳、少打太极拳,大事一起想、重活一块干,勇于担责完成任务、群策群力成就事业。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力戒松、懒、散现象,从提高办文、办会、办事、办案的质量和效率上做起,努力形成步调一致、高效运转、令行禁止的好作风。

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学习心得体会


对党员干部来说,纪律、规矩、底线都是思想和行为应遵循的准则。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学习心得体会1】

自党的十八大后开展以整治四风问题的群众路线活动和高压反腐行动以后,揪出了一批老虎苍蝇,纯洁了我党干部队伍,提升了广大干部的干事热情,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赞同。但作风问题一直在路上,长期形成的四风问题不可能也不会在短期内得到消除。目前的高压态势仅仅是做到的不敢,远远没有达到不能,甚至是不想。而且有些四风问题更加隐蔽,少数地方的部分党员干部依然顶风作案,管不住自己的手和脚。对于广大基层干部而言,如何应对当前党和国家做出的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一个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行百里者半九十。转变作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事情。一种作风的形成往往具是一段时期内产生、发展并最终成型,要改掉它也得从根子上一步步来纠正,否者就会(急于做某事反而取得反效果)。对于当前广大的基层年轻干部而言,首先就是要认清一些不良作风的影响,自觉抵制,敢于向身边的不正之风说不。其次,要主动学习,只有不断提高和筑牢思想防线,提升对,增强自身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信念和价值观,才会从根本上从做到言行一致,身心合一,成为一个百姓满意、群众认可的好干部。

常言道:好心办坏事。说的是出发点是好,但如果不按规矩来往往就是把好事变成坏事。现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思也是要全党养成按规矩来办事的风气。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最大程度解放生产力,鼓励大家勇于尝试,敢于探索,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猫论就生动的体现了这种精神。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就出现先干后补的一些不合法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在那个特殊时期可以理解。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逐步迈入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经济发展更多的追求质量而不是速度,这就需要广大干部在做事之前要先想想,是不是合乎程序,符不符合规定。对于身处与群众打交道一线的基层干部而言,更是要守规矩,因为基层干部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基层干部只有带头守规矩,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才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形成依法为民办事的思维,这样的基层干部才是群众需要的干部。

对于广大基层干部,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基层干部,转作风,守规矩更是任重道远。要知道,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国!只有主动作为,积极适应,才会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才会在依法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中,实现为民做事、依法办事,成为为一个敢作为、有作为的好干部。

【守规矩严纪律转作风促落实学习心得体会2】

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各项规章制度的建成完善,过去那种不给好处事不办,不见甜头就拖办的情况,大为好转。现在,很少有人会顶风作案,自毁前程,但确实也出现了群众说的那种软钉子现象。

一方面,确实有一些人,工作不在状态。未必是图什么吃拿卡要,但由于缺乏工作激情,缺乏职业精神,工作上消极应对,精神上松松垮垮,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这种慵懒散浮拖现象,过去一直存在,也一直下大气力治,有好转,但未根除。随着中央对作风建设有了更高要求、群众对作风问题更加敏感,这些现象也就更加突出,群众也更难以容忍。

另一方面,一些复杂工作、敏感问题,办起来确实有难度,比如被称为新时期天下第一难事的征地拆迁。经济要发展,项目要上马,不拆迁不可能,但谁都知道这是烫手山芋,做好了是职责所系,有纰漏就可能被捅到媒体,还可能被问责。丢名声事小,丢饭碗事大。所以,一些干部就能躲则躲,能避则避,明哲保身,嘴上不敢说不做,手上却消极不做。

政策不明、机制不畅,也是不少事难办的原因。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事,大多集中在一些政策尚待完善的领域,能不能办,该怎么办,很多时候,现行政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导。还有些事,涉及好几个管理部门,条块分割、权责交叉,群众不知道该找谁办,找谁能办得成,甚至连部门自己有时也不知道怎么办。办事人员无章可循、顾虑重重,只好尽量在态度上给点安慰。

当然,这些都不应成为理由。因为,群众的事再难办,也要办好;软钉子再难拔,也要拔掉。这是百姓对服务型政府的殷切期望,也是作风建设的应有之义,更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端正思想,从根子上解决状态问题。要牢记宗旨意识,树立为民情怀,打消畏难情绪、改掉慵懒散拖,更不能因为升迁碰到天花板就不作为,因为物质没享头,待遇少奔头就让工作失了劲头。

同时,要调动干部肯办事办好事的积极性。建立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差别大的激励机制,让那些敢担当有作为、真正把群众的事当自己事办的人有奔头;通过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让他们充分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和办理程序,从而知道如何依法依规会办事。

更重要的是,政策要进一步完善,职能要进一步明确,协作要进一步加强。有些工作,比如综合治理、联合执法等,需要建立完善的部门协作机制,切实增强责任意识。

拔软钉子的过程,实质是倒逼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如果能从思想的根源、工作的机制上找到突破、挖出病灶,变化的不仅是作风,也是政府的职能、效能。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