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教师职业生涯管理

伴着我们工作的不断优化,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如何开展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教师应充分获取关于学校人力资源规划、职位结构以及岗位说明、绩效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并对学校特征、学校发展策略、教育发展前景以及社会环境进行分析。教师通过对自身优势、劣势的分析,结合学校发展过程中的职业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就可以得到较清晰的生涯机会前景。

学校在进行教师管理过程中,充分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职业幸福,是每个学校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的管理命题。学校加强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直接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职业幸福。而学校要建立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需要在做好学校文化、教师培训、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教师工作现状分析等配套制度的建设后,通过一个具体复杂的过程,即在学校中制定与教师职业生涯整体规划相适应的职业发展规划,才有可能得以实现。一般来说,学校建立职业生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步骤一:教师自我分析

教师自我分析是做好学校职业生涯管理的基础,它是教师确定职业生涯目标,进行自我职业规划的基准。教师自我分析能够帮助教师加强自我认识,明晰自我发展的能力、动力,有利于教师有意识地去了解学校环境、职业发展机会等信息,有利于教师确立职业目标,从而在未来工作中保持较高的职业满意度。而学校可以通过教师自我分析,全面掌握教师各方面信息,有助于学校制定既满足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又满足学校发展目标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在进行自我分析时,一般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职业生涯内容。

1. 职业生涯自我评定

教师自我评定是指教师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兴趣、气质、性格以及职业发展的要求等进行评估。教师自我评定的准确性受教师知识水平和信息掌握程度的限制,所以,学校应提供一定的工具,协助教师进行自我评估,但不能越俎代庖。教师自我评定的方法有两种:

(1)确定职业性向

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研究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同的人格特征适合从事不同的职业,因此,他提出六种职业性向(类型):实践性向,研究性向,社会性向,常规性向,企业性向,艺术性向。并在此基础上把职业分为6种类型:现实型(操作型),研究型(宏观型),社交型(社会型),事务型(常规型),商业型(管理型),艺术型(创新型)。职业者如果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性向,就可以从对应的若干职业中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职业用于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对教师职业性向的测试,基本上能确定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由于教师的生活经历和人格发展会影响他们职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所以,每个教师往往不止包含一种职业性向,而可能是几种职业性向的混合。研究表明,这些性向越相似,则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面临的内在冲突和犹豫就越少。因此,学校要帮助教师鲜明地确定自己的职业性向,以方便教师确定自己适合的学校工作岗位。

(2)确定职业锚

职业锚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具有教父级地位的概念,是由美国EH施恩教授提出的。所谓职业锚,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是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需要、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换句话讲,它是指当一个人在对职业进行选择的时候,坚守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即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专家研究表明,职业锚是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看法,它是自己的才干、价值观、动机经过自省后形成的,职业锚可以指导、约束或稳定个人的职业生涯。因此,确定教师的职业锚就等于确定教师达到职业成功的标准。通过职业锚的运用可以有针对性地为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高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的满意度、忠诚度。

2. 职业生涯阶段分析

每个教师的职业发展都要经过几个阶段,所以,教师个人需要依据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调整个人知识水平、职业偏好,并以此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参考。不同生涯阶段的教师可能面临不同的职业议题,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职业生涯阶段教师可能面临的议题

生涯阶段生涯规划议题建立期:2025岁职业性向、能力、真正兴趣的探索及建立
是否有其他的职业、工作、组织等生涯选择
管理者的回馈、指引、发现教师潜能精进期:2545岁个人迈入独立作业期,专业开始成熟
如何适宜地整合生涯和个人生活
如何展现自我精熟的工作能力,如何有效发展同事关系
是否有其他长期的规划与选择维持期:4555岁是否要重新审视自我及生涯方向
是否要重新审视行动方案
如何帮助他人发展衰退期:55岁以上培养工作外兴趣,考虑退休后的经济状况
如何持续地帮助别人

3. 职业生涯机会分析

教师在进行自我评估时,把学校环境与个人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充分考虑自己的特点、学校的需要,以取得良好的职业分析效果。为此,教师应充分获取关于学校人力资源规划、职位结构以及岗位说明、绩效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并对学校特征、学校发展策略、教育发展前景以及社会环境进行分析。教师通过对自身优势、劣势的分析,结合学校发展过程中的职业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就可以得到较清晰的生涯机会前景。例如,教师可以对自己做详细的SWOT分析,明确自己的个人优势和劣势,分析检查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职业喜好,仔细评估出自己感兴趣的不同职业发展道路的机会和威胁所在,这有利于教师对自己在学校的职业发展做出客观的评定。

步骤二:确立职业生涯目标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个人在选定的职业领域内,未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职业生涯目标一般都是在进行个人评估、学校评估和环境评估的基础上,由学校里的部门负责人与教师共同商量而设定,这样才能使教师的职业生涯目标具体明确、高低适度、留有余地,且与学校发展目标相一致。在这个步骤中,学校应引导教师结合学校发展战略、职能部门目标来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1. 学校对教师的评估

在教师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学校也要利用相应的信息对教师的能力和潜力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学校对教师的评估,应该在掌握包括教师职业个性特征、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工作绩效、职业偏好以及发展需要等职业素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职位变动规划和学校人力资源规划,通过与教师的持续沟通、讨论,就教师职业发展方向、发展路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 制定职业生涯目标

教师根据学校对他做出的评价、提出的建议,制定职业生涯目标。教师在制定职业生涯目标时,应注意长期目标应当尽可能远大,不要求具体详细;中短期目标应结合学校目标、部门目标及岗位职责来进行,应既有激励价值,又现实可行,而且要求具体明确。另外,也可制定内容目标,如岗位目标、成就目标等。

步骤三: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1. 建立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档案

建立教师个人职业发展档案,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它可以对教师工作的经历进行一种连续性认知和管理,既可以指出教师现时的目标,也可以指出教师将来可能达到的目标,还可以指出教师在某一阶段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水平以及其他条件等。

一般来说,教师个人职业发展档案有两本完整相同的手册,学校领导(或学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部门)一本,教师自己一本。在教师职业生涯期,学校管理者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告诉教师在某一时期设定的生涯目标,并商讨以什么方式来达成目标,以及为达成目标应完成的任务、应接受的培训。同时,学校管理者应经常与教师沟通上一次生涯考核的结果、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等。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学校管理者要给教师指出哪一个目标设计得太远,应该再近一些;哪一个目标设计得太近,还应该再往后推迟。学校管理者也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培训方案、重新选择职业发展路径等。

2. 编制学校性职业发展计划

学校性职业发展计划,包括教师补充计划、培训开发计划、领导继任者计划等。要做好这些计划,首先应做好学校岗位职务编制计划,提供多元的可供选择的职业生涯发展方案,还要求学校能够熟悉每一个职位的任职要求。比如,很多岗位需要多方面的工作经历,故而学校应设计确定的发展通道,绘制职位流动图,标明教师沿着发展通道向目标职位迈进所需的相关工作。学校在动态配置后备管理人员时,可以利用职位重置图,指明各岗位候选人以及他们步入各管理职位的准备情况。职位重置图一般根据过去的业绩、经历、测试得分等加权得出整体潜力得分,从而确定晋升序列。

步骤四:跟踪支持职业生涯管理

好的职业生涯管理是动态的、持续的。跟踪支持职业生涯规划,要对教师进行生涯考核、生涯诊断、职业指导,要提供后续培训,提高各种技能和知识存量,必要时还要进行职业生涯修订,这样才能保证学校职业生涯管理系统的良性运行。

1. 职业生涯考核

对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考核应当结合绩效考核进行,这有利于保持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绩效导向。但生涯考核与绩效考核又是不同的。绩效考核立足于学校目标管理体系,重点在于对教师过去业绩的评定,以发现教师实绩与绩效目标之间的差距。而生涯考核的焦点在于个人实绩与个人阶段生涯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与自我实现要求之间的差距。

2. 职业生涯诊断

学校应将职业生涯考核的结果及时有效地反馈给教师,并与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关键问题的成因,指出与目标生涯模式的差距。职业生涯诊断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自己,进一步分析内外环境,有利于学校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支持教师职业发展。例如,当教师未能完成某一短期职业生涯目标时,管理者可能要与教师分析以下这些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职业生涯诊断时可能要分析的问题

问题发生的领域原因1.负担过重
2.家庭矛盾
3.居家环境恶劣1.缺乏新技能
2.岗位职责不清
3.管理不善
4.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相冲突1.低成就需要
2.态度问题
3.缺乏职业动力
4.缺乏沟通技巧

3. 职业生涯修订

由于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不断变化,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教师不适应职业环境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学校要给教师个人提供修改职业生涯计划的机会,以使教师选择新的发展道路。此外,教师应针对生涯诊断中发现的不同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职业生涯修订:(1)行动计划变更;(2)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短期目标的修订;(3)职业生涯路线重新选择;(4)职业的重新选择。

4. 提供培训机会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终身教育已经成为每个人职业发展的一把金钥匙。任何教师由于晋升、工作轮换、工作扩展的需要,都要进行相应知识、技能的培训。对于在职业生涯诊断中出现问题的教师,学校应对他们进行新技能、价值观等反馈支持性的培训,缩小教师与职业目标之间的距离。因此,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制定一个与生涯计划相配套的培训计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是学校的一种战略性步骤。在实施职业生涯管理时,最关键的还是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切实做好工作分析、职务编制计划,认真研究人与工作的关系,制定目标体系。这些都是职业生涯管理的基础,是整套方案运行的管理平台、基础设施。没有这些基础,就无法对教师进行招聘、考核、晋升和奖励;没有这个平台,就没有职业生涯管理的标准,会造成工作职责不清、发展方向不明、内部流动混乱或停滞、晋升道路不畅;没有标准,也就看不到差距,不能改进教师的技能、态度。

总之,不踏踏实实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职业生涯管理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学校实施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不仅要做好每个步骤的实际操作,还应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的搭建,这样才能切实做好学校职业生涯管理,迎来学校与教师共同成长发展的美好愿景。

FWr816.Com精心推荐

新教师职业生涯如何规划?


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新的学年开始了,又一批新教师走上了讲台。新教师有激情,有闯劲,创新开拓意识很强,如果得到科学、专业的引领,其成长速度会是相当可喜的。

教师到底应该教什么?我该怎么办?为什么我怎么都教不会他们?!当教师这么累,我的快乐在哪里?

这是不少新教师上岗后对教师职业发出的感叹!其实,做老师容易,做个有心的老师不容易。如果新教师上岗后不久精神就开始枯竭,那么其职业发展就会停滞。因此,新教师要保持自己良好的适应新岗位的能力,必须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持续的职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适应阶段

新教师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是拜师学习与模仿阶段:新教师要逐渐熟悉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测验等教学常规性工作,多观看优秀教师的典型课例,不断地把教学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并逐渐认同教师的职业责任,实现由师范生向教师角色转变。

二、规划基本功阶段

新教师工作到第三年左右,是练就教学基本功阶段:一是教师的二字一话一机(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一般基本功;二是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测验等常规基本功;三是处理重点、难点等课堂教学基本功;四是分析和了解学生、管理学生能力的基本功。至此,新教师具备了独立的教育实践能力,成为胜任学科教学的教师。

三、规划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

教师工作到第五年左右,是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教师开始认同教师的职业价值,逐步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研习名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风格,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情况,从语言风格到课堂结构、设计思路等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等教学方式,构建了自身教学经验体系。

四、规划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

教师工作到第五至八年间,是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教师在教学业绩上提高不明显,出现心理学所说的高原现象,许多教师满足于自己的那点经验和技能,也就此裹足不前。

教师要想突破成长的高原期:一要明确专业成长着力点加强教学技能技巧的训练,走出教学艺术缺乏的高原期;二要找到专业成长生长点重视教育教学技术的运用,走出教学技术缺乏的高原期;三要探求专业成长发展点继续教育要终身化,走出专业知识缺乏的高原期;四要寻求专业成长契合点培养合作意识,走出单打独斗的团体精神缺乏的高原期;五要确立专业成长支撑点参加教育科研活动,走出教学自我诊断缺乏的高原期。

五、规划教师成名阶段

教师工作到第8至12年左右,是教师成名阶段:少数越过高原期的教师,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学科教学有独特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成为学科教育专家。

这阶段教师的工作特点有两个:一是教学在批判中。教师在教育教学忙碌与宁静中开展自身对话,在教育反思中不断接受理智的批判,在实践中不断接受理论的提升;二是教学在研究中。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拓展内涵,增长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

六、规划教师成家阶段

教师工作到第12年以后的一段时间,是教师成家阶段:教师不满足于在教育教学方面已有的建树,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走教科研之路,并把研究的触角伸到教书育人的各个方面。这阶段教师的工作特点是教师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因他们丰富的学识、灵动的智慧、激情与活力而成为充满底气、灵气和大气的立体课堂,使教学更成为教育。因此成家阶段的教师,在理论上,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实践上,在做好经师的同时,更注重做好人师,形成自成一体的教学流派。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一、教师职业生涯

要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是是生涯、职业生涯、教师职业生涯。

何谓生涯?就是人一生发展的综合性目标,它是以职业为中心,但又不仅仅限于职业层面,还包括所有人生角色(情感生活),如家庭:子女、配偶、父母;学校:领导者、学习者;职业:管理者、生产者;社会:公民、消费者、休闲者、退休者等。是对生涯的自我认知、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

生涯规划即一个人生涯过程的妥善安排。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职业经历过程,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和承担的职业、职务、职位的过程。

教师的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作为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过程。因此,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对有关教师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的设想和规划,具体包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对教师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设计,对成长阶段步骤以及环境条件的考虑。

二、教师的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的关系: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现代流行的概念。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它既指专业素质各个方面(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一起成长,也指一个有步骤和阶段性的成长过程。教师职业生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上位概念。它们的区别,只在于生涯包含的内容更广,它不仅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目标,还是从心理、生活、精神的层面提出目标,使发展目标带有情感和价值性。

霍利(holye)曾明确地把教师专业化界定为二方面的内容:一是关注一门职业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应有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二是关注教学的品质、职业内部的合作方式,教学人员如何将其知识、技能和工作职责结合起来,整合到同事关系以及与其服务对象的契约和伦理关系所形成的情景中。教师专业化更多是从社会学角度考虑的,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更多是从教育学纬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林崇德教授认为:教师的知识可分为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本体性知识有四个要求:一是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二是既懂得本学科的历史,又掌握该学科的新进展;三是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四是能够把本学科知识变成自己的一种学科(学术)造诣,并能清楚表达出来。教师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的基本保证。

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全面发展的效果。它能满足每个学生多方面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所教的学科知识;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科知识,如学习教育哲学就需要思维哲学、伦理学、社会学、认识论、社会哲学等学科的知识基础。从而提高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威信。

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现实(发展中最新的)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种知识是与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师知识面的宽窄有关。关于教学的传统研究常把教学看成是一种程式化的过程,忽视了实践知识与教师的个人特点。实践性知识的积累需要教师有反思型思维和教学能力的具备。

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这种知识必须是广大教师所补充和发展的。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定的知识。

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是不够的,教师要研究和更新自己知识的性质、范式、组织和内容,以保证教师这一桶水不是死水,而是源源不断的流水,给学生的一杯水也是长流不息的新水。

教师的专业技能:

教学能力、教学技巧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监控能力 计划、检查、评价、

反馈、控制和调节。

教学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 方法策略、分析判断、掌握处理、了解设计。

教学操作能力 语言、非语言表达、

选择运用媒体,教学过程、

组织管理、教学评价。

四、教师生涯发展的影响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比较大,主要表现对学生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有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同时教师在专业发展的同时具有职业的认同感,有职业精神,有积极的心理取向。能接受一定时期的继续教育和参加各种在职进修活动,不断增进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使自己能灵活的运用最适当的教材、教法,提高职业素养,让学生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因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是个体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生理反应。

职业倦怠有多方面的症状和表现。首先,精力耗竭。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过敏、情绪紧张,早晨去上班常常感到畏惧。其次,人格缺失。对学生抱消极态度,有意减少甚至断绝与学生的联系,见到学生也不理睬。第三,成就感降低。对自己的工作常常看不到成就,对困难不愿努力去克服,甚至产生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

职业倦怠不是由某一个事件造成的,而是由日常工作中的挫折、焦虑、沮丧日积月累造成的。职业倦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难以突破的恶性循环。我们发现,在教师中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1.职业因素。 3.个人因素。

2.工作环境。 4.社会因素。

积极心理学主张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的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

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关注人的优秀品质,也就是关注健康的人格。

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五、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费斯勒依据多年研究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提出了一套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论。

1.从事教师职业前的准备阶段 准备期

2.引导与自我调适阶段 适应期

3.建立教学能力阶段 发展期

4.热心成长阶段

5.生涯挫折阶段 创造期

6.稳定停滞阶段

7.生涯低落阶段

8.生涯引退阶段

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主要阶段及特点

教师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分别称为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家教师。

1.准备期(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阶段。)

这个阶段教师的素质的特点

第一,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

第二,知识和经验具有一般化和表面化特点。

第三,形成做教师需要的一部分独特的优势素质。

2.适应期 (最基本、最起码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素质的阶段。如:工作环境和工作常规,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备课,上课,带班当班主任,等等。)

这一阶段教师的素质特征有:

第一,在知识上,开始形成实际的、具体的、直接的知识和经验。

第二,在能力上,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开始初步形成。

第三,在素质上,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项目还不够全面和平衡。

3.发展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后,继续锻炼自己能力和素质,使达到熟练程度。)

这一阶段教师的特点是:

第一,在素质水平上,向熟练化、深广化发展,专业化水平提高。

第二,在素质项目上,向全面化和整体化方向发展。

第三,在素质倾向上,从注重教的方面向注重学的方面转变。

4.创造期(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自动化的工作进入到探索和创新的时期,是形成自己独到见解和教学风格的时期。)

这一阶段教师的特点是:

第一,在素质上,发展创新性素质。

第二,在活动上,具有探索性。

第三,在成果上,注意理论总结的工作,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六、影响教师生涯规划的因素来自三个方面: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社会行为,它既是有目的的行为,又是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进行的行为。

1、来自主观方面,如个人的人格、个人能动性的发挥等。主要是个人的智力、性向、能力、兴趣、成就、价值观、学历、资格、经历。

2、来自客观方面,即社会环境、人际关系、机遇、机会等。

3、不可预期的因素。

规划的基本框架:

确定个人的生涯目标

反思自己承担的工作

确立实践与探索方向

乐在工作

终身学习

享受家庭生活

安排正当休闲活动

参与社区服务

准备退休生活

七、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方法

1、充分认识自己发展状况(我是属于何种类型和层次的教师)优秀教师=经验+反思。

第一、在生涯设计中自身素质反思

知识状况:比如,知识面宽不宽?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常缺乏哪些知识而感到困难?读过多少书?对最新的知识和动态是否了解?

能力状况:哪些能力强?能力弱?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常缺乏哪些能力而感到困难?

个性特点:内向还是外向?独立性还是从众性?理智型还是情感型?和学生容易相处吗?

第二、成长环境中的反思

社会环境。当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特点?对我们的职业和工作提供了什么样的有利条件?提出哪些挑战?给我的工作和发展带来什么机遇?

学校环境。学校给我的工作和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有利的条件,我利用否?对不利条件我能否克服和避免?(物质环境、人际环境、信息环境)

家庭环境。家庭给自己的成长带来什么影响?配偶对自己工作的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文化氛围对自己工作的影响?我能否克服不利的影响?

第三、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反思

反思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较长时间的反思,比如一个学期或者一周;一种是对一节课的反思。教学活动的反思是自身素质反思的具体化,同时,教学活动的反思,能及时地进行教学的调控,矫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很有价值的。

反思的内容包括:

教学的经验、优点、成功之处。

教学的教训、问题。

教学的类型和风格特点等。

第四、成长历程的反思

有助于增强自己的生涯意识、成长意识、发展意识,了解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

反思的内容可以包括:

我现在在成长阶梯的哪一级?我的成长历程经过了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各自解决了什么问题?有哪些成长的经验?还有哪些成长的问题和障碍?有哪些关键性因素影响了自己的成长?自己未来成长的可能性有哪几种,各自的可能性有多大?我的终极的愿望和需要是什么?我要到哪里去?什么道路最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等。

自我反思的方法:

日志和日记

与同事或领导对话

填写问卷调查表

召开学生座谈会

定期听家长的意见

检查学生的作业

出席会议与研讨

参观考察与观摩

听课、教研、培训

问题清单法

成长自传

八、自我定位与目标设计

自我定位(符合实际又有挑战性的定位。)

目标设计的内容,可以从两个角度分:

一是时间角度,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目标是不同的,也就是要设计阶段目标,阶段目标主要是各个成长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当然,除了阶段目标,还首先要有一个总的目标。

二是项目角度,在教育工作中(德育、教学、科研),有许多方面和项目,比如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教材开发、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革新、课外活动指导、某个问题的实验或科研等。

生涯主要目标设立:

工作目标:在工作或职位上所努力追求的理想。

生活目标:有的以桃李满天下为生活目标,有的追求良好人际关系;有的想「教而优则仕」等。

进修目标:学位进修和一般培训、研讨计划,以增进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目标。

休闲目标:以调剂身心,减轻工作、生活中的压力等。

退休目标: 届临退休年龄时,应事先规划好退休后的目标,参与社会服务,或是培养其它专长,以防止老化现象。

良好的教师生涯规划,主要目的在于增进教师的持续发展和成长,终极目标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和愉悦,并建立教师的教育专业地位与形象。

从社会的角色期望而言,身负教育下一代的神圣使命,一位能做好生涯规划的教师,必能有目的、积极主动并快乐地投入教学,使学生学习具有效率,促进健康发展。

每个教师都需进行生涯规划。这样才能把握自己的生命,做自己生命的设计师,真正为学生和自己的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活力!

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指教师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教师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一种心理反应。由于压力和挫折,使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甚至有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但极大地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专业发展及家庭的和谐,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发展。

提出了专业化过程的14个特点:

掌握理论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实际运用知识;能进行超越专业的自我提高;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获得正规教育;对能胜任实践工作的人授予证书或其他称号;专业亚文化群的创建;用法律手段强化专业特权;公众承认的独特作用;处理道德问题的道德实践和程序;对不符合标准的行为的惩处;与其他职业的关系;对用户的服务关系。

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初探


[摘要]本文根据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的特点,提出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应树立科学的激励目标; 应建立系统化的培训体系,应确立以教师为中心,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职业生涯,据美国组织行为专家道格拉斯霍尔的观点, 是指一个人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工作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职业生涯贯穿人的一生,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职业需求与人生目标。高校教师作为学术专业人员,自身具有非常强烈的成就需要,拥有一个成功完善的职业生涯是他们终身求索的梦想。制定一个符合教职工发展的生涯规划,实施职业生涯管理,使教职工明确自己一生将要奋斗和可能实现的目标,是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核心,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也是高校长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分析

教师的职业发展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组织的职责。对学校而言,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

1.职业生涯规划有诸多的教师管理功能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教师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体会到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保证教师队伍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效率.美国学者阿尔德法提出了三种需要理论,即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生存需要和相互关系需要的满足可以为成长需要的产生和满足打下良好基础,使得个人事业前途方面得到发展的内在愿望。这样人们追求自己理想的职业和岗位,也希望在工作中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需要正是人的职业发展的最大的动力。

2.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培养教师的献身精神,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传统观点认为,由于收入水平差异,高校教师会向待遇较高的学校聚集,而教师校际间频繁流动增加了师资队伍的不稳定性,使一些学校骨干教师流失,重新培养和引进教师过高的费用无疑会增加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成本,导致学科队伍建设难度增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并不过时,虽说高校教师流动从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本,调节资源余缺, 但是对于国家长远发展高等教育还值得商榷。优良的师资往往能提升一所高校的知名度,如果教师纯粹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考虑,一心向往沿海地区工资待遇高(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福利好的高校,那么势必会造成内地某些不发达地区高校师资的不平衡性。何况内地有些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并且所在地具备良好的人文底蕴,只是因为资金、地域偏僻而使得许多优秀教师流失。从学校的管理角度来说,教师流动过于频繁只会造成人心浮躁,学术氛围下降的状态。

3.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营造一个民主、开放、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

学校为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各种便利,而教师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中获得满足,提高工作效率,具有献身精神,这意味着教师与学校之间能够相互接纳而这种相互接纳本身就是一种民主、开放、和谐的校园文化的体现。

二、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

为更好地了解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本文将教师职业生涯简单划分为四个阶段: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准备期、职业生涯初期、职业生涯中期和职业生涯后期,重点探究不同阶段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

1.高校教师职业准备期

在这一时期中,未来的高校教师们以各种方式接受学校教育,确定职业取向并为将来的工作做好知识、能力、心理等方面的准备。这一阶段主要以学习者的身份度过,与本文讨论的教师在就职学校的管理没有直接联系,因此不赘述。

2. 职业生涯初期

这个阶段教师的年龄在25 -35岁之间,主要的发展任务是社会化和确定职业锚。社会化是指教师了解、熟悉所在学校,接受学校的文化;克服不安全感,学会与人相处,融入教师工作群体;适应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成为组织的有效成员的活动。这一阶段的教师具有理想主义,有活力、富创意、接纳新观念、积极进取、努力向上,但是经验欠缺,因此往往会经历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如果这一发展问题处理不好,教师就会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产生挫折感,进而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因而职业生涯初期也往往是教师流动性最大的时期。

初期的另一个发展任务就是确定职业锚。职业锚的形成是在个人进入职业生涯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并在经验中与自省的才干、动机、需要和价值观相符合,逐渐发展出的更加清晰、全面的职业自我观,以及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学校组织在这个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教师确立职业锚,既可培养他们对教师职业的信念,也能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归属感。

3. 职业生涯中期

大约在35岁50岁之间。这一时期的高校教师的事业一般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但由于原有知识结构、健康、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想进一步提高难度较大,进入了职业发展的高原状态。他们的成就动机开始下降,而避免失败动机出现高峰期。这一时期的教师往往过多担心失败而拒绝更多对职业发展有益的尝试。这种状态如果持续过长,会使教师陷入职业倦怠,一撅不振,甚至退出教师职业。

在职业生涯中期,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的应付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职业倦怠主要会带来以下三种典型的不良心理或行为表现: (1)长期的情绪上的倦怠感。教师会常常表现出疲倦感,容忍度低,并且在情绪上缺乏热情和活力,有一种衰竭、无助感,并对生活冷漠、悲观。(2)人格的解体。教师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对同事也常常持多疑妄想的态度。(3)较低的成就感,教师们开始感觉到他们的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当较低的成就感与前面两种职业倦怠的感觉混合在一起时,就会大大减少教师工作的驱动力,这时失败感会越来越重。

4. 职业生涯后期

年龄介于50岁到退休。此时的教师面临的最大职业任务就是调整心态,实现工作的圆满交接,平稳过渡到退休。后期的教师已度过中年危机期,成就动机回升,但这种成就动机与青年人相比,不会那么强烈了。而从职业中得到尊重、爱以及安全的需要日增。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教师也就难以再有作为。

三、关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措施

1. 树立科学的激励目标

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学校远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奋斗目标,引导教师把个人的奋斗目标融入到学校的目标中去,在实现学校目标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奋斗目标。实现目标后,教师既可获得物质需要的满足,同时又可以获得精神需要的满足。为了实现目标,学校可以为教师设计建立一些按一定时空顺序构成的子目标系列目标链。如学衔(职务)目标链: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院士;荣誉目标链: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影响目标链:优秀学术骨干优秀学科带头人大师级学者学术泰斗、一代宗师;岗位目标链:硕士生指导教师博士生指导教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特聘教授等等。教师在为实现这些目标的奋斗过程中就必然为学校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2. 建立系统化的培训体系

职业生涯管理与培训的联系很密切,培训是高校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的必要手段,积极的培训政策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校的职业生涯管理离不开培训。高校教师培训是一个复杂系统。这个系统中的人员、培训需求、组织、计划、实事、评价等要素缺一不可,在整个系统实施过程中还必须包括信息收集、组织实施、结果反馈、目标调整等阶段。培训管理运用整体、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来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才能提高培训效率,取得最优效果。

如何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如何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这对很多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下面为各位整理相关的内容,以供阅读和参考!

如何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一、 个人现状分析

了解自己是教师生涯规划的首要步骤,它也是未来事业成功的保证。要通过自我反思,充分认识自己发展状况。

(一)优势方面

1、爱岗敬业:热爱教师事业,热爱江宁中等专业学校这个集体。

2、能尊重学生、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

2、喜欢读书,能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3、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能吃苦、有上进心。

(二)不足之处

1、对学生和教材把握有欠缺,不是每堂课都上的得心应手。

2、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学方法运用还不够娴熟,注重知识的教授,对能力的培养有所忽略。

3、经验不足,有时候对学生学习的难点,攻破力度不够。

4、教育科研活动还留于表面,没有能够深入研究,没有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职业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一)、加强理论学习,加快成长步伐

教师们都有同感 :教师每天都在吐出知识,如果不及时吃进新知是不行的。而且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 爆炸的时代,担任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老师,更需要争分夺秒地学习。

1、努力学习新教育的理念及精神。按照新教育和新教材的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适应新教材要求的教学方法,处理好课程改革和执行教学常规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既要教学又育人。使班级中每个孩子沐浴在课改的阳光雨露中,自信且成功地成长。

2、上课要明确教学目标,把握重、难点进行教学。课后对每节课进行认真反思,写下教学后记,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勤于实践报告,不断自我反思。

3、平时教学中注重自己文学素养的提高,如要多读好书和多练字等等。勤于向各教师请教相关方面的知识,以达到从全方位的提高。

(二)、向优秀教师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而且要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良好的习惯,具有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才能。

在能力方面要求自己学习做到以下几点:

1、教育感染力。用心灵去教育学生,用情感去感动学生。教育学生不能只用规范和惩罚,我主张的是情感教育。经常给他们讲道理,分析问题的原因,教他们用道德来衡量事情的对错。

2、因材施教的能力。不管是技能学习上还是品德上,学生与学生之间总有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并能运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信心,鼓舞他们前进。

3、完善课堂教学的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学会如何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何控制时间,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如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技能和理论知识。

(三)、努力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1、积极努力学习专业的教学理论知识,并能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及时进行反思。工作中不断阅读有关教学理论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平时也要不断补充其他方面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做到多听、多看、多写、多练。

2、积极主动进行教学研究.

三、具体规划:

理论上教师职业生涯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3年目标 合格教师 教学实践型

2---5年目标 优秀教师 师德实践型

5---7年目标 教学能手 理论实践型

7---9年目标 特色教师 管理实践型

9---12年目标 特长教师 学者型教师

目前我已完成师范毕业生向一名合格教师的转变,正准备为实现第二阶段目标做一名有良好师德的优秀教师而努力,对于这三年,我的计划是这样的:

第一年

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测验等教学常规性工作不放松,多观看优秀教师的典型课例,多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研读,并注重实践的积累,不断地把教学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

第二年到第三年

研习名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风格,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情况,从语言风格到课堂结构、设计思路等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等教学方式,构建了自身教学经验体系。

【拓展阅读】

教师职业规划的意义

(一)终身教育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以后,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理念日受重视,生涯发展的研究,已不只偏重个人的职业选择方面,进而扩大到个人自我潜能的发挥。 如何使人生各阶段的潜能达到最大实现的可能性,逐渐成为生涯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换言之,不仅要使个人乐在工作;而且也要使个人能安享晚年。教育工作者受到此种理念的冲击,逐渐感受到生涯发展和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教师逐渐体会到在职进修的必要性,光凭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实很难胜任目前的教学工作,必须不断地进修,吸取各种经济、政治、科技和教育知识,以扩大知识领域,提升专业能力。

所以,教师生涯能力的规划与发展,越来越凸显其迫切性。

(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质量的提升,主要系于教师能否将教学工作当作终生的志业,或是将教学工作当做一生值得奉献的专业。

因此,教师必须有自我发展需要。教师要具有自我发展认识

教师的自我发展认识,按照时间纬度,其内容构成至少包括三方面:

对自己过去发展过程的认识

对自己现在发展状态、水平所处阶段的认识

对自己未来发展的规划认识。

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后的行为,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 教师发展应有的模式: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学习和准备实践和行动研究总结提升。

传统的模式:学校要求学校组织学习教师实践总结。

(三)有助于教师确立发展目标

由于我们过去缺乏生涯设计的概念和认识,不少教师对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几个阶段达到自己的目标,现在自己处于什么阶段,等等问题,脑子里往往是模糊的、不清楚的,有的甚至从来就没有这样考虑过。

表现在工作上,就是听从领导安排,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没有多少自己的追求,态度比较被动;当工作不满意时,往往归因于外部的环境制约,认为自己尽了力,没有办法克服困难。 所以,生涯规划,可活出快乐人生! 这里我介绍几种关于快乐的技巧: 要有目标和追求 经常保持微笑

学会和别人一块分享喜悦

乐于助人

并保持自己的一颗童心

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的相处

保持幽默感

要能处乱不惊

学会宽恕他人

有几个知心朋友

常和别人保持合作,并从中获得乐趣

享受你的天伦之乐

保持高度的自信心

尊重弱者

偶尔放纵自己一下

有空来论坛坐坐

具备胆识和勇气 不要财迷

(四)有助于教师适应未来的竞争与社会需求

处于世纪的转型期,教师面临的问题将愈来愈复杂,所要处理的问题,可能不只是学校内教学的事情,同时还要面对社会、科技、家庭所带来的各种挑战。所以,教师必须对生涯发展有所了解,并且进行有效的生涯规划。

教师生涯所面临的社会冲击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来临

2、学生发展水平的提升

3、师范教育演变为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初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对教师的教育是连续性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目标就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

4、教师权威的重新认识

5、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

6、知识来源的多渠道化

7、从本土或地域性的学习转变为全球性的网络学习

8、多元智能理念的盛行

(五)有助于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

1、由于缺少有认识地训练,因而教学水平和能力往往处于高原状态,没有成就感和发展感,这样很快就会出现职业的倦怠和退缩。

2、职业倦怠(burnout)指的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为了克服职业倦怠,很有必要使教师树立生涯设计的认识,掌握生涯设计的方法,真正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置于理性的思考之上。

3、教师生涯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有其危机与困惑。

4、要深入了解教师生涯发展的历程,并透过适当的生涯辅导与规划,使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能顺利走出成功的生涯道路。

5、教师生涯是一个意义深长的生涯,我们的生命在学习中成长,在付出中完成。通过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将使教师个人的生涯获得极致的发展。思考、生活、学习、工作与行动;健康、婚姻与家庭;知识、情感与技能都将得到整全的发展,得到真正的人生幸福。

6、教师生涯规划要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特点


所谓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和活动,包括与之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经历过程。[3]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殊性体现在:

无生涯性。教师职业生涯没有职位高低之分,所有教师的身份几乎相同,少有晋升机会。职业角色的局限和固定使教师的工作显得单调而重复,不利于教师成就动机的满足。虽然中国教师有主课辅课之分、有职称不同、有从政提升,但它们或者是疯狂高考下的变异、或者是资历和经验的证明、或者是抖落教师职业的逃亡之举,不能改变教师职业的无生涯性。

高独立性。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而教学工作虽然可以由他人协助,但主要由教师独立完成。教师以其已有的知识储备、训练和素养独自面对学生,这既强化了教师的职责感,又缩小了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

工作对象的高度差异性。班级授课是现行教育的基本教学形式,教师面对的是班级学生群体,他们年龄、身心发展大体相似,但又各如其面、各不相同,各自的准备程度、心向和兴趣需要大不相同,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因而工作对象的巨大差异和个别化教学要求与班级授课体制的矛盾凸显,再加上教师与工作对象在年龄、经历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教师要不断作出调整和适应,工作压力和工作负荷也就增加了。

高示范性。所有社会都强调教师职业在品行各方面的示范性。教师不仅是教育专业人士,还必须在政治、伦理、道德、法律、职责等方面以身示范,担当育人的职责。当现代社会的教育目标将学生的人格完善和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到显要位置时,教师自身的人格完善和身心和谐健康的示范性要求又增加了一个层次,这无疑又加剧了教师职业的高压力。

时空相对无限性。教师工作的时间似乎遵循正常的劳动制度的要求,但实际上许多课后、校外的工作打破了工作内外的界限,备课、作业、家访、学生意外事件的处理等无一不挤占教师工作之外的时间。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