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探索与了解职业信息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如何探索与了解职业信息”,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对职业进行了解,就是我们所说的获取职业信息,是职业规划中相当重要的部分。你对工作世界的认识,是进行正确而合理的职业选择的基础。从心理认识层面上,职业信息的获得与应用,可以引发你探寻职业生涯的动机;在对职业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时可以增加你对自我及职业世界的了解,甚至造成认识或态度上的改变。

目前国内没有清晰的职业信息体系,各种信息庞杂错乱,逻辑性和可靠性较低。因此,职业规划师有必要指导你学习如何通过多种途径深入认识某项职业。

主要是以下四个主要途径:

1.出版物(书籍、专著、论文、影视资料等)

查阅关于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以及各类职位名称、工作分析的书籍,并对其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工具书,你可以了解每一种职位的名称、职责、工作环境、工作程序、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对人的兴趣、资质、身体条件、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要求。如劳动部《中国职业分类大典》、有关方面的工作说明书等。

此外,还有人物传记、小说(如福尔摩斯)等。

2.运用互联网搜集职业信息

互联网是一个计算机网络,通过它可以使全球的人实现交流。现今网络上的职业信息可以说是越来越多,例如万维网是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将很多电子站点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常用信息的全球网络系统:它是你查询信息的首选途径,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网上获取信息:互联网上大多数职业网站的内容都涉及职位空缺、简历、公司简介、就业政策、人才培训、人才测评、就业新闻、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信息,并且还有各类职业发展方面的分析文章和预测,同时对各类职业的现状、需求、用人条件、工资待遇、未来变化也都有比较详尽的介绍。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利用网络寻求职业信息。但是网络信息也有其局限性,比如,没有人向网络族保证,他们在网络中所查到的所有职业信息全部是及时有效的。

在网络搜索时,技巧非常重要。一些小技巧可能是致命的,也有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说人才测评人员可能被称为心理测量人员、测评顾问、职业测评人员等。所以,在搜寻过程中关注同一职位的不同表达方式非常重要。

路标职业规划师建议,如果需要深入了解职业信息,最好找到相关职业的主流论坛。

3.参观与访谈

参观:一般来说,花几个小时至一天直接参观工作场所。它使个人有机会去熟悉、观察工作,亲眼看一下实际生活中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并籍此结识业内人士。这一方式尤其适合于那些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对工作世界感到陌生的在校学生。职业规划师鼓励你自己去寻找机会通过父母、亲戚或朋友联系安排这样的实地考察。通过参观,了解工作的性质、工作内容,并可以现场和员工交流,丰富对职业的认识。

访谈:一般找一位以上从事相关职业的资深或至少工作三年以上的工作者,进行访谈。这种获取职业信息的方式,能为你的职业规划提供实时、准备、丰富的资料,有很多好处:通过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的交流,可以检验以前通过其它方式所获取的信息是否正确、及时,还能够了解到人们对于自己工作有什么样的感受而这些信息是在其他职业信息文献里所找不到的。

但是,提醒你注意:访谈对象的经历和感受在该行业中可能并不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也可能过于主观,因此这样得来的信息有可能比通过别的渠道得到的信息更片面或偏激。同时,由于访谈对象不同,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可能差异很大。可以通过多采访同一行业内的人员来弥补这一不足,也可以通过查询其他渠道的信息来进行验证。

和相关的从业人员特别是成功的人或失败的人进行交流,可以深入了解相关的职业知识和技能需求、待遇发展前景等。在访谈中,你可以把下面的问题作为指南,再准备好自己想要问的问题:对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事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交谈时就不会浪费别人的时间。以下是访谈要了解的基本事项:

你是怎样决定自己的职业的?你做了哪些准备?

这个工作要求有什么样的技能?如果你正想雇一个人来做这项工作,你会希望受雇者有什么样的资历?

在工作中,你的主要责任是什么?对此有何评价?

你的职业有哪些让你喜欢的地方?有什么回报?

你的工作条件怎么样(包括时间、工作环境、着装要求、可能的危险以及工作决策是怎样制定的等)?

一个典型的工作日子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行业中的起薪和平均工资水平是多少(不要问你正在采访的这个人能挣多少,只问平均水平)?

通常有哪些福利?

你认为你的职业(和你的公司)发展前景如何?

其他还有哪些职业与这个行业紧密相关?什么样的兼职工作经历能使你熟悉这个行业?

你还能和其他某位业内人士谈一谈吗?

4.实习或打工

进行职业规划时,这是一种比较全面地了解职业的方法。实习应该注重针对性,即应尽可能地将其与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联系起来,而不是视其为一项纯粹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从事的活动。实习能让对特定职业感兴趣的人更加清楚地认识该职业的任务、需求,以及自己是否能够胜任。

这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实际了解具体行业和职业中的酸甜苦辣并不一定要通过正式工作才可以这样做,比如实习、兼职以及参加志愿活动都是很好的实践方法。通过这些活动,个人不仅能对实际工作有第一手的认识,并且还能增加工作经验、结识业内人士,为以后正式求职作好准备。

上述四种方式对于认识和分析职业都具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意义。一旦我们认识了职业本身,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我们就会将职业与个性等因素相匹配。不过由于通常适合一个人的职业往往不止一个,因此在有多个职业可供选择时,还应该了解职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以辅助进行职业规划决策。想要成功地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不能靠运气,而是要靠我们对自身与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

FwR816.com小编力荐

带你了解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生涯的含义

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整个历程。

职业生涯是贯穿一生职业历程的漫长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

2、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地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

3、职业生涯规划的期限

职业生涯规划的期限,划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

短期规划,为五年以内的规划,主要是确定近期目标,规划近期完成的任务。

中期规划,一般为五年至十年,规划三年至五年内的目标与任务。3COME文档频道

长期规划,其规划时间是十至二十年以上,主要设定较长远的目标。

4、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性

(1)可行性:规划要有事实依据,并非是美好幻想或不着边的梦想,否则将会延误生涯良机。

(2)适时性:规划是预测未来的行动,确定将来的目标,因此各项主要活动,何时实施、何时完成,都应有时间和时序上的妥善安排,以作为检查行动的依据。

(3)适应性: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目标,牵涉到多种可变因素,因此规划应有弹性,以增加其适应性。

(4)连续性:人生每个发展阶段应能持续连贯性衔接。

5、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

进取心与责任心、自信心、自我表现认识和自我表现调节、情绪稳定性、社会敏感性、社会接纳性、社会影响力。

6、职业生涯规划的类型

很多人都是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才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其实在你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你的不少决定与行为就已经对你的职业生涯产生了影响。不妨想想你是如何面对以下情况:

文理科分班时,高考填写入学志愿时,大学时代学业、社会活动的安排,你是听信于父母、朋友、老师,凭自己的兴趣,或者随心所欲?

选择工作时,你是挑热门的行业,薪资高的工作,还是只图轻松?

工作中,你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在处理职业问题时,每个人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有学者将职业生涯规划类型分为三类:依赖型、直觉型、理性型。

A依赖型:依赖父母、朋友、老师,或遵从书本与社会舆论。 3COME文档频道

大部分中国学生从小只知道不断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在就业之前很少关注与职业有关的事情。加之学校、社会也缺乏相关的教育与资讯,导致很多人都不能正确处理可能影响到以后职业发展的问题:

在很多地方的高中,都会认为读文科的人比较笨,于是文理分科时,不少人明明喜欢文科,屈从于社会舆论会选择理科。

填写大学志愿,听从父母、老师的安排,尽挑当时最热门的专业。我在帮客户做职业方向定位服务时,都会询问他们选择大学专业的原因,最常见的回答就是当初什么都不懂,父母帮我选的,觉得这个职业以后收入不错,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自主选择的。

考研、留学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只是因为身边的大部分人都这么做。

工作后很多人也想过职业规划,可无从下手。父母、朋友、书本说的都有道理,该听谁的呢?该作何决定呢?面对众多不尽相同的意见,当事人自己反而没了主意。

想起了一则杜撰的短文:联合国向全球青少年征文对其它国家缺乏粮食的主见,结果美国人不知道什么叫其它国家,欧洲人不知道什么叫缺乏,非洲人不知道什么叫粮食,中国人不知道什么叫主见。如果你不假思索地执行别人的建议,最终也要由你承担结果,毕竟只有你才可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所以说,在参考别人意见的同时,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见。我们要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这比现成的答案更重要,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

B直觉型:凭自己的直觉、一时的喜好做出决定。

在我咨询的案例中,不少人都曾经在某一阶段凭喜好做出职业决定。譬如因为感情受挫辞职疗伤、沉浸爱河无心工作、工作不顺频繁跳槽、收入不高追随热门 这种类型的人职业生涯最容易出现的隐患就是职业生涯不连贯,在每一领域的积累都不多,很难晋升到中高层。当然,如果你清心寡欲、随遇而安、知足常乐,无衣食之忧,不在乎职场成败,随心所欲也是不错的选择,否则还是多用点心思。

C理性型:综合考虑个人与职场等因素,分析利弊得失,做出并执行相应的计划。

排除少数运气好的人在内,大部分职场成功人士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都是非常理性的。他们会及时关注职业信息,充分了解自我,制定合适的目标,并为目标而不断努力。

三种类型各有利弊。依赖型最省时省力,但是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他人,终究是一件危险的事情;直觉型短期内会很满足,可是长期来看随机性太强,会存在较大风险;理性型考虑周全,但是会花费较多时间与精力。

如果你在意职场的得失,追求事业的成功,如果你想在职业生涯中少一点烦恼,多一点快乐,建议你还是多花点时间与精力,多作些思考,做个理性型的人。

规划职业前先了解职业体会(猎头篇)


我们都会向往着某个职位,心中对它只充满了 美好。在选择、决定选择某个工作、某份职业前,先来更全面地了解它吧。(以下只供参考,每个人的特性、气质、兴趣爱好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呢,可不要被这些不美好的一面吓到了,说不定你还是适合做的。)

猎头工作职责、内容:

猎头,意为物色人才的人或者机构,是帮助优秀的企业找到需要的人才,这个词另外的说法叫做高级人才寻访。头者智慧、才能集中之所在,猎头也可指猎夺人才,即发现、追踪、评价、甄选和提供高级人才的行为。在国外,这是一种十分流行的人才招聘方式,香港和台湾地区把它翻译为 猎头 ,大陆也称之为猎头,意思即指 网罗高级人才 。

猎头与一般的企业招聘、人才推荐和职业介绍服务有着很大的不同,猎头追逐的目标始终盯在高学历、高职位、高价位三位一体的人身上,它搜寻的是那些受教育程度高、实践经验丰富、业绩表现出色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简言之,猎头可以理解为高级人才中介,担当的是高级人才和企业的红娘的角色。

猎头顾问工作内容:

1、负责目标行业客户信息分析,研究客户需求;

2、负责市场拓展,与客户建立委托招聘协议,并维系良好的客户关系;

3、从客户端收集、分析招聘需求的详细信息并实施有效的招聘行动;

4、从客户的招聘需求中确认职位的所需能力及资历,分析市场并确立搜寻的方向及目标;

5、指导助理利用有效工具,有计划地进行搜索、筛选候选人;

6、准确地传达客户的招聘需求,为候选人做面试、评估,通过有效的匹配工作来确定合适的候选人;

7、进行人选的薪资协调及谈判工作;

8、跟踪服务所有已成功结束的项目,后期的跟踪服务主要目的是一方面让已推荐的人选更好融入企业,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这种和企业内部人士沟通更好了解这家企业,使后续的其他岗位推荐更到位。

猎头工作的症状:

工作方式枯燥、重复、单调,老被人拒绝会有很强的挫败感

想方设法去获取别人的信息,心里会有一种愧疚和不安

不习惯和不适应总是通过电话去与陌生人接触

成就感太差,出单周期长且完全属不确定的概率事件

客户难伺候,各种商业欺诈和风险随时存在

来咨询者对猎头工作的具体感受:

首先,是工作方式,感觉跟卖保险差不多,一天到晚就是给人打电话,问人家要不要换工作,愿不愿意考虑推荐的工作机会,换位想想,那些一天到晚接到我们这些陌生猎头的骚扰电话的人该有多烦恼,所以99%的情况都会得到拒绝的答复,真正考虑机会的人可能只有1%,也只有这部分人才能真正帮到他们,所以猎头的工作其实就是做那1%的人的电话营销的工作。一般人开始接触这样的工作方式是会有相当大的心理障碍的,因为成功的几率太渺茫了,而且工作方式枯燥、重复、单调,老被人拒绝会有很强的挫败感,有时遇到脾气或情绪不好的人,你的陌生骚扰电话打过去,刚好可能就撞到枪口上,莫名其妙地被人家训斥一顿,你自己的情绪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其次,猎头总是需要想方设法去获取别人的信息,尤其是问到薪酬这一点,每个人都特别敏感。有些人不太愿意向陌生人透露过多的私人信息,这时你就要想尽各种办法,死皮赖脸也好,软磨硬泡也好,用各种话术伎俩也好,想办法尽可能多又准确地获取对方的信息,这时我心里会有一种愧疚和不安,有悖于正常的生活原则和道德要求,不仅不是注意避免触及别人的隐私,反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打听,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心理障碍,可能这样的工作蛮适合那些有窥私癖的人。

第三,总是通过电话去与陌生人接触,每一通电话的对面都是陌生的人和不可预知的不确定状态,内心会有一种恐惧、焦虑、不安的状态,觉得有点不习惯和不适应。

第四,有时给候选人介绍职位和企业情况,或有时出于工作需要,经常会有部分人为欺瞒或修饰的成分,或者要经常冒充各种身份和角色与目标公司前台、与同行、与候选人周旋试探,与我内心实事求是、崇尚厚德的价值观会有所冲突,有时内心会有一种愧疚和不安。

第五,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行业发展也不规范,各类大大小小的猎头公司无论规模还是服务质量、从业人员素质等都参差不齐,极其类似于外贸行业,一个人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条网线就可以开展工作,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指的是争夺客户和候选人),服务价格似乎有越来越降低的趋势。完全依赖于行业的市场景气状况。不知道猎头行业会不会重蹈外贸行业和当年站的覆辙淘汰大多数,只有极少数强者才能在市场活下来。

第六,成就感太差:出单周期长且完全属不确定的概率事件,目前公司的做法就是砸人海战术,比如客户有一个职位需求,我们就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联系一大批有意向的候选人推荐过去,砸一百个人,一百人不行就砸两百人,这几百人中总会有一个企业比较满意看得上的。于是最大量的工作就是重复不断地给各个潜在候选人打电话、打电话、打电话,每天都几乎说着同样的话做着同样的动作即算推荐成功了,收款周期也很慢,一般成功的候选人报到上岗先收50%服务费,3-6个月质保期(试用期)过后才能收剩下的50%,而且这质保期内还很有可能出现种种意外情况。除了在成单以后收款的时候会有一点点兴奋和快感外,其余感受不到这个行业和扮演的职业角色的价值感,角色的自豪感,优越感,唯一有一点感到不同之处就是在向别人自我介绍从事职业的时候别人眼里的神秘感和新奇感。

第七,客户难伺候,条件要求往往极为苛刻,更有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可能会遇到流氓客户(拖帐赖账)、骗子客户(只收简历不面试或者只面试从来不录用人),各种商业欺诈和风险随时存在。

规划职业前先了解职业体会(翻译工作篇)


我们都会向往着某个职位,心中对它只充满了 美好。在选择、决定选择某个工作、某份职业前,先来更全面地了解它吧。(以下只供参考,每个人的特性、气质、兴趣爱好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呢,可不要被这些不美好的一面吓到了,说不定你还是适合做的。)翻译工作笔译:成天面对文字、资料、电脑,缺少与人的沟通交流,单调、枯燥、乏味,觉得闷。来咨询者对笔译工作的具体感受:时间紧,任务重,各自忙着低头翻译,语言沟通少,枯燥,觉得闷,压力大。不喜欢常常在翻译时遇到自己觉得很枯燥的东西,不喜欢长时间独自工作,渴望与外界更多一点交流。我从事的是全职笔译,工作内容就是翻译资料。我只能说翻译带感情色彩的文字资料和法律文件时心情比较愉快,加班也不会太有反感。但是关于机械、电气、化工等方面的资料就不会有什么喜欢的感觉。我喜欢玩味文字。有很多人觉得翻译工作单调机械,但我也能乐在其中。不过我也无法想象让文字翻译成为我一生的工作内容,我想我还是更乐于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口译:1、口译经常碰到专业术语,需要懂某些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在开始做某个领域的翻译的几年时间内都很难做到什么都能马上翻译、很顺畅,所以会经常碰到不会的,或者怕碰到不会的,压力大、紧张。2、当你熟练掌握了一门外语,在语言上已经没有任何障碍,又比较懂某些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的时候(虽然很少人达到了这个水平),口译就像传声筒,成了机械的事情,比较少机会发挥自己的想法,感觉压抑,觉得自己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来咨询者对口译工作的具体感受:至于口译,不喜欢花很长的时间做准备工作,很枯燥,压力也很大。不喜欢老是担心和害怕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或名字我该怎么办。不喜欢在口译中遇到态度不够友善的中国客户。不喜欢担任我很陌生很不熟悉、兴趣不高的行业的口译。老外上课,我做翻译。因为学的不是计算机专业,叫我翻计算机的内容,就要提前准备背诵大量的内容。我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把一些事情做到及至做到最好。可是自己还太浅,不可避免的落差导致沮丧。轮班翻译会议,虽然开会会学到一些知识,但是我不喜欢开会,因为我们公司开会很多时候会用到技术方面的单词,但是我没有做过技术工作,很多都不知道。有时候要遇到口译,我就很恐惧,但是都勉强应付下来了。可是,我越来越迷茫,我的英语水平很有限,但是那些让你翻译的人就总觉得你应该什么都懂,我每天都诚惶诚恐,生怕遇到自己不会的单词。我不喜欢做口译。老总经常提醒我:翻译时你不应该加入自己的评论。但我希望工作中有比较多的机会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没有掌握语言时,觉得翻译有挑战性,如果掌握了语言,语言已经不是问题时,口译就变成了传声筒。说实话,我不喜欢口译,一天到晚被人呼来喊去,得不到尊重,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规划职业前先了解职业体会(景观设计篇)


我们都会向往着某个职位,心中对它只充满了 美好。在选择、决定选择某个工作、某份职业前,先来更全面地了解它吧。(以下只供参考,每个人的特性、气质、兴趣爱好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呢,可不要被这些不美好的一面吓到了,说不定你还是适合做的。)


景观设计工作职责、内容:

1、参与设计前期的工作,提出景观设计的专业建议;

2、负责组织景观设计,手绘景观效果图,在施工过程中继续深化和完善设计,保证景观设计方案的落实;

3、修改图纸,用AutoCAD画图,用photoshop做图纸后期处理,用SketchUp建立景观模型;

4、负责组织景观方案设计全过程,审核现场设计变更,负责景观实施效果的监控;

5、计算工程量。

景观设计工作的症状:

一天到晚没停地面对电脑,与人交流的时间少,长期这样感到闷。

必须按客户的意愿不断地修改图纸,不能发挥自己的想法,缺乏成就感。

对数字不敏感,不喜欢计算工程量。

不适应实际建设和图纸的差别。

全新施工时,不忍心看着大自然被破坏。

来咨询者对景观设计工作的具体感受:

首先,我不喜欢加班熬夜,一天到晚没停地面对电脑,让颈椎很不好受。有时候已经确定是休息的日子,还要被叫回公司加班,没有加班费,这令我感到十分不满;

第二,AutoCAD是园林景观设计师最经常用到的软件,它不是一个直观的软件,虽然在特殊的操作下它也能很直观,但那不是它的主流用途;

第三,图纸修改是常有的事,客户是上帝,是他们出钱找我们设计,他们不听建议,非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做(我也明白在他们眼里经济利益比什么都重要,美不美观不重要),图纸一改再改,并且改图时上司也没有很合理地安排工作,改到我完全麻木,到最后的最后,建成后发现所用材料还不是最后一版施工图所标的材料,效果面目全非,我感觉连设计师最后的安慰和一点点所谓的成就感都没有了,其实还要我来干什么?我变成只是画图的;

第四,我知道光会设计还不够,有时候会计算工程量会对成本控制有帮助,成本控制了,图纸自然不会被改那么多次。但是我从小就对数字不敏感,要我算几大沓施工图的工程量,我简直有想死的念头,虽然有点夸张,但的确是真实感受;

第五,下工地天气热,沙尘滚滚这全不是问题,但我不喜欢对实际建设和图纸的差别,既要记录植物实际种植的位置、数目和面积,园建又要测量实际面积。工地面积小还没所谓,要是面积大,就麻烦了。另外,因为要建设新的建筑群或公园,施工队要挖本来好好的山头,越挖越多,看在心里很不是滋味,自问我是不是也是在加速破坏大自然呢?

正确地了解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根据定义,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对个人特点进行分析,再对所在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

职业锚的涵义

职业锚的概念是由美国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施恩还说,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正如职业锚这一名词中锚的含义一样,职业锚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一个人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动机和需要以及态度和价值观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职业锚到底是什么。施恩根据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指出,要想对职业锚提前进行预测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职业锚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探索过程所产生的动态结果。

有些人也许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职业锚是什么,直到他们不得不做出某种重大选择的时候,比如到底是接受公司将自己晋升到总部的决定,还是辞去现职,转而开办和经营自己的公司。正是在这一关口,一个人过去的所有工作经历、兴趣、资质、性向等等才会集合成一个富有意义的模式(或职业锚),这个模式或职业锚会告诉此人,对他或她个人来说,到底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施恩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五种职业锚。

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

具有较强的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的人往往不愿意选择那些带有一般管理性质的职业。相反,他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保证自己在既定的技术或功能领域中不断发展的职业。

管理型职业锚

有些人则表现出成为管理人员的强烈动机,他们的职业经历使得他们相信自己具备被提升到那些一般管理性职位上去所需要的各种必要能力以及相关的价值倾向。必须承担较高责任的管理职位是这些人的最终目标。当追问他们为什么相信自己具备获得这些职位所必需的技能的时候,许多人回答说,他们之所以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管理职位,是由于他们认为自己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完全以及不确定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人际沟通能力(在各种层次上影响、监督、领导、操纵以及控制他人的能力);

(3)情感能力(在情感和人际危机面前只会受到激励而不会受其困扰和削弱的能力以及在较高的责任压力下不会变得无所作为的能力)。

创造型职业锚

麻省理工学院的有些学生在毕业之后逐渐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在施恩看来,这些人都有这样一种需要:建立或创设某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件署着他们名字的产品或工艺、一家他们自己的公司或一批反映他们的成就的个人财富等等。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毕业生已经成为某大城市中的一个成功的城市住房购买商、修缮商和承租商;另外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则创办了一家成功的咨询公司。

自主与独立型职业锚

麻省理工学院的有些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似乎被一种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需要所驱使着,他们希望摆脱那种因在大企业中工作而依赖别人的境况,因为,当一个人在某家大企业中工作的时候,他或她的提升、工作调动、薪金等诸多方面都难免要受别人的摆布。这些毕业生中有许多人还有着强烈的技术或功能导向。然而,他们却不是(像持有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的人那样--译者注)到某一个企业中去追求这种职业导向,而是决定成为一位咨询专家,要么是自己独立工作,要么是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企业中的合伙人来工作。具有这种职业锚的其他一些人则成了工商管理方面的教授、自由撰稿人或小型零售公司的所有者等等。

安全型职业锚

麻省理工学院还有一少部分毕业生极为重视长期的职业稳定和工作的保障他们似乎比较愿意去从事这样一类职业:这些职业应当能够提供有保障的工作、体面的收入以及可靠的未来生活。这种可靠的未来生活通常是由良好的退休计划和较高的退休金来保证的。

对于那些对地理安全性更感兴趣的人来说,如果追求更为优越的职业,意味着将要在他们的生活中注入一种不稳定或保障较差的地域因素的话--迫使他们举家搬迁到其他城市,那么他们会觉得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维持一种稳定的、有保障的职业对他们来说是更为重要的。对于另外一些追求安全型职业锚的人来说,安全则是意味着所依托的组织的安全性。他们可能优先选择到政府机关工作,因为政府公务员看来还是一种终身性的职业。这些人显然更愿意让他们的雇主来决定他们去从事何种职业。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内容

一般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从个人角度和企业角度划分成两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组织中的绝大多数职员,其中包括受过良好教育的职员,都有从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工作中得到成长、发展和获得满意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为了实现这种愿望和要求,他们不断地追求理想的职业,根据个人的特点、企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我们把它称为。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它包括选择什么职业,以及在什么地区和什么单位从事这种职业,还包括在这个职业队伍中担负什么职务等内容。一般来说,个人希望从职业生涯的经历中不断得到成长和发展。个人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自己的一生职业有个方向,从而努力地围绕这个方向,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走向成功。

在广大职员希望得到不断成长、发展的强烈要求推动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部门为了了解职员个人的特点,了解他们成长和发展的方向及兴趣,不断地增强他们的满意感,并使他们能与企业组织的发展和需要统一协调起来,制定有关职员个人成长、发展的计划与组织需求和发展相结合的计划,我们把它称为职员职业生涯管理。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既要体现职员发展的需要,又要体现企业发展的需要。

职业生涯可分为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

内职业生涯是指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透过提升自身素质与职业技能而获取的个人综合能力、社会地位及荣誉的总和,它是别人无法替代和窃取的人生财富。

外职业生涯

是指在职业生涯过程中所经历的职业角色(职位)及获取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是依赖于内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增长的。

每个人都需要选择职业,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许多人并不知道什么职业最适合自己,怎样设计才容易事业有成。比如经商热时,一些并无商业才能的人也纷纷下海去办公司;研究生、大学生毕业时,大多首先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单位,然后才考虑专业及个人所长。这种随大流、随热门的职业选择方式,由于欠缺对自身特点和环境的认识,往往难以在事业中有所发展。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规划职业前先了解职业体会(公务员篇)


公务员不是从事一种工作的人,而是指在政府机构从事各种不同工作的人。

不适合公务员工作的症状:

不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表面很和气、背地里拆台,互相扯皮、推卸责任,说话永远要谨慎。

不习惯唯领导是从,不会拍马屁,不会见风使舵,不会看领导脸色行事。

感觉工作简单、重复、琐碎。

经常喝酒应酬,伤身体。

不喜欢只是根据领导决定和指示工作、不需要独立思考、很少有发挥自己的想法的空间。

讨厌论资排辈,讨厌这样一眼望到老的生活,不愿意平平淡淡地混日子。

来咨询者对公务员工作的具体感受:

我糊里糊涂地进了现在的单位。但是进了之后心里一直有个疙瘩。机关事业单位文化氛围让我受不了。一是晋升前景狭隘。这样的单位一个萝卜一个坑,现有的萝卜除了升职和退休没有第三种让坑的途径,所以晋升空间有限。并且,机关事业单位晋升主要是不靠实力,而是与领导的关系。这点让我很反感。二是懒散的员工精神风貌。没有压力是机关事业单位的最大特点,因此这里的人很少会去进修,提升自己。基层中有着大批大批拥有几十年工龄但晋升无望的老员工,他们唯一的生活指望就是平平淡淡地混日子。很多年轻的员工进来也变得越来越懒散我工作两年,发现我现在已经懒惰了很多,我害怕今后也会变成那样一个混日子的人,并且与社会脱节!三是唯领导是从的奴才风气。刚进单位时我根本不把我们的两个主任放在眼里,我认为他们是主任,更是工作伙伴,只不过职位上是上级而已,我们是平等的。现在我发现我完全错了,在这里没有平等,领导就是上帝,领导的话就是正确,我们下属所能做的只有察言观色、唯唯诺诺、阿谀奉承而已!有次局长来巡视,我看见那些接待人员的样子,一片奴才相,让我厌恶不已!四是论资排辈。不知道是不是我顾虑得太多了,但我总觉得成天跟那些老师傅在一起工作让我感觉特别压抑。我似乎永远是最小的,永远不能大着嗓门说出我的观点或我的不满。

另外,我认为这里不自由。我总感觉在这里命运不由自己掌握,什么都要听从组织安排,包括加薪减薪、工作岗位、人事调动等,完全没有办法根据自己的意愿获得改变。比如你与身边的同事简直水火不容,但你不可能因此就换个部门换个环境,只能继续这么难受地呆下去,烧高香希望组织上哪天发慈悲把你调走。像我们现在出于某些原因,福利一下子减少了很大一块,但是员工们只能心里骂骂嘴里叫叫,却改变不了任何现状,工作仍然会继续。另外一个残酷的现实是:这里呆久了的人会跟社会脱节,变得没有其它地方可去,所以即使有再多的不满,也只能屈服于现状。

一公务员在咨询时说:风险大、承担责任:数据有水分,在造假数据的过程中容易触犯法律,以后可能承担刑事责任。且中国的公务员系统每隔五到十年进行一次改革,包括机构精简,所以公务员工作不是铁饭碗。

我担任的是分局综合科负责人,主要面对的是分局各项行政事务,带领科室内12名成员共同完成行政事务、后勤保障、文件制度等的拟定发布、档案资料管理、总结报告及其它工作资料的汇总上报、与上下部门的沟通协调等。工作内容比较琐碎繁多,很难出成绩。不喜欢的是,需要经常面对机关内部的扯皮推诿,很多事情听命于长官意志,有时需要作一些违心的事,觉得心里很别扭。现在在这个岗位上干了5年了,继续在这里干下去我觉得太痛苦太厌倦了,我的个性比较直率,自己觉得不适合在机关工作,也没有想继续当官的意愿,对于政治、权利、争斗比较厌恶。

不喜欢的工作内容:1、经常要执行一些并不合理的指令,大家都知道不合理,但还得执行。2、虽然向领导提出建议,虽然领导也知道这些建议是合理的,但大多数时候不被采用,因为领导的个人风格不同。3、由于工作性质,必须面对不同的领导,而领导之间大多数时候意见并不一致,为了完成一项

工作不得不周旋其中,虽然每次能完成任务,关系处得也没有什么问题,但这个过程还是令我很不愉快。4、现在这个岗位需要管理自己科室内部的人员,但由于人员关系复杂,内部管理有时不得不遵循

大的管理规则,因而在我看来并不能发挥最佳管理效能,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提出建议也不能被采纳。5、现在这个岗位,年终需要参与年度考核,具体就是考核分局内其它科室,由于领导不愿意制定

具体而有效的考核办法,又把考核的事交给我,因而到了临近考核的时候就有些头疼。

我从开始就讨厌这样一眼望到老的生活,但机缘巧合,竟然被录用了,爸妈操了不少心,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了。还竟然被分配到一个山沟的小县城里。经过这两年的沉寂和积淀,真正感觉到这样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论资排辈、权力至上,典型的螺丝钉式的工作岗位,所做的工作没有多大意义,看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荒废了青春。不会拍马屁,不会见风使舵,不会看领导脸色行事,又没钱又没关系,没有任何上升的空间。这些工作我不喜欢的地方都能归结到复杂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不会处理与领导的关系;不喜欢被束缚,不喜欢做简单、重复、单调、没有任何创意的工作。喜欢自由、自主、平等。

我是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公务员,不喜欢的工作内容:凡事请示上报、文件流转、协调联络、大小会议行政性、程序性工作太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多工作形式重于内容,没有实际意义;决策机制多层,个人很少主动发挥的余地,多是根据领导决定和指示工作;不是根据工作能力和成绩而是其它因素如资历、平衡等进行奖励或晋升,只要工作年限够就能晋升;专业性不是很强,周围很少专家,个人专业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人际关系外松内紧,与人相处不适合太有个性。

我的工作内容主要以文字材料(撰写领导讲话、总结、宣传等)、综合管理、组织安排工作为主,好象谈不上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或者说,都谈不上十分喜欢。总体上说,感觉上述工作事务性多,繁杂,一有会议忙材料到深夜,招待多喝酒难以招架,感觉浪费时间,难以有成就感,所做的工作似乎有点属低水平重复劳动,感觉自己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自己应该有更大的施展舞台。结合自己的家庭出身和自己对人生意义、社会责任的思索,觉得自己应该做更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和人生价值。还有,机关工作中的勾心斗角,有的互相扯皮,自己不喜欢,更难以体现人生价值。目前,机关工作虽然说得过去,外界看来也很不错,但感觉在政府机关想干出点名堂,所需要的因素、条件太多,不少因素自身不具备,小的前途会有,大的前途难有。

某公务员在《职业定位与生涯规划》咨询时说:我并不觉得公务员是永远的铁饭碗,尤其是在现行体制下,对于我们这些小人物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成为体制改革的牺牲品或者他人的替罪羊。运气好的话能善始善终。并且它并不是依据个人的努力和成绩来衡量一个人的工作,其它主观因素占的比例太大了。我也承认有那么一部分幸运儿不用靠关系靠金钱靠讨好领导铺路,但是这种依赖运气的做法是被动的,而且很多时候是因为突然下达了某个政策,而只有他符合条件,所以非他莫属(历史上以及现实生活中因某项政策的实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事屡见不鲜)。这样的机会不一定能赶上。

另一公务员在咨询时说:我是学经济的,在学校我学到经济讲究做事高效,但做公务员更重要的是处理好跟人的关系。

我在后勤辅助部门,工作内容是负责单位的档案室的档案管理,同时负责单位的监控安防系统的日常维护。政府部门常有的工作效率低、制度不完善、人际关系复杂、同事的工作没有积极性、缺乏团队精神等等现象,在我们部门都有。

我不喜欢公务员那种上班喝茶看报的无所事事的工作,太消磨意志了,没有产出。

网络上流传的关于公务员工作的感受:

在这个经济颇不稳定的时代,公务员是最稳定的职业。似乎一旦捧上此饭碗,终生不需愁吃穿。没有业绩要求,不必疲于奔命,只要你不犯大错误,永远不会被撤职、裁员、被迫下岗。公务员的好处概括起来就三个词:稳定、高薪、轻松。这么好的职业,难怪网络上天天有人对着公务员三个字破口大骂,完全就是酸葡萄心理。

官衙门进去就不容易,要想出头就更难。做的永远是琐碎事,说的永远是谨慎话,领导一皱眉就够你琢磨上三天。进了这个衙门,大多数人便得学会忽略梦想、激情这些斗志昂扬 、意气风发的词汇,没什么大展拳脚的余地。最可能的前景就是踏实地混上十来年,当个小官儿,管理一下新来的大学生,风平浪静、庸碌一生。

江苏省原建设厅厅长、省委委员、省九届人大代表徐其耀在家书中如此告诫打算从政的儿子:要有文凭,但不要真有知识,真有知识会害了你。有了知识你就会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是从政的大忌。别看现在的领导都是硕士 、博士,那都是假的。有的人博士毕业就去应招公务员走向仕途,那是他从读书的那天起就没想好好研究学问。记住,真博士是永远做不了官的。

世界著名的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是这样描述各国众多的公务员的:

在平庸至上的社会中,行政组织内的各个部门,都有自我膨胀、敷衍了事的趋势,组织内的法则、规定和条例不但钳制了个人行动,也严重侵犯了个人生活。

公务员们重视组织内部的结构、程序与形式,对既定程序不知变通,只是盲目服从。由于他将全副精力投注于服从规定之上,所以根本无暇顾及工作成绩,更别说为大众提供服务了。

在层级组织中窜起的官僚,所谓的能干是指不打破常规、不兴风作浪。拖延(Sluggish)、隐秘(secretive)、多疑(suspicious)是官僚们的天性,也是他们的三S诡计。

如此,每个排队木偶就逐渐养成只扫个人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他会岌岌营营地做好份内工作,却对所属部门、公司、社会、国家的萧条与腐化袖手旁观,不闻不问。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