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教育的两个概念及其互补作用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范文类型,范文往往会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范文的撰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生涯教育的两个概念及其互补作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职业生涯教育作为最近日渐受到社会关注的词汇,其有两个不同意义的概念表述。一个概念是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的教育,一辈子接受教育,也就是俗话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另一个概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尤其是针对人生的长期规划。这两个概念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生活在当今社会,更是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两根人生支柱。

知识激增催生职业生涯教育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所体现出的社会特征,使学无止境这一概念得到了最直观的诠释。处于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阶段接受教育,其知识积累就足以应付往后的40年工作和生活;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后,人生中用于学习的阶段扩展到5-22岁。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许多行业越来越呈现出智力密集型的特征,所以原有的学习模式不仅无法适应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甚至在学习和工作之间也已经没有严格的界限。为了能够胜任现有的工作,每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都要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因此,以终身学习为基础的职业生涯教育应运而生。

目前,人们对知识爆炸这个词汇都已经十分熟悉了,以往常常将其解释为原有知识大量失效,其实在实际操作中,75%的基础知识是不会失效的,知识爆炸更多地是表现为新知识的大量激增。据西方社会学家的统计,当今社会一个人每天所接受的信息量,相当于中世纪时期一个人一年的信息量。所以,当今社会知识能力的体现,不仅在于以往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对新知识的把握能力和更新知识积累的速度。

当今社会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一个人几乎不可能终身局限于某一领域、从事某一职业。当他流动到其他领域或职业时,其原有的能力素质往往难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所以急需补充新知识,以转换自身的能力素质。出于种种原因,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往往会经历多次改行,面对每一个新职业,他无法回到学校从头学起,而是需要边干边学。在这时,以职业技能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特色的职业生涯教育,就会起到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同时,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与生活始终,还能够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加灵活自由地选择艺术、体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修养。与见效明显的职业技能培训相比,综合素质与修养的提高往往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效益,但其背后隐伏的经济效益同样非常可观。例如,在几年前就曾经有学者指出,如果中国每一个行人都能自觉做到不闯红灯,全社会每年将能够节省成本240亿元人民币。可见提高个人日常的综合素质与修养,同样能够为社会创造巨大的价值。

可见,当今社会任何一名职业人士,都迫切需要树立职业生涯教育的观念。能否具有职业生涯教育的思想意识,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是否会被职场所淘汰的关键问题。
由于职业生涯教育自身的特殊性,除了一部分面授培训课程之外,其主要方式是通过网络、电视、广播、函授等远程信息手段进行的,所以对学习者个人的信息技能和自学能力具有较严格的要求。在当前国际上,文盲的定义已经不仅仅是不识字那样简单,而是不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网络,缺乏自学能力,这是世界大趋势。

所以,与学校教育相比,职业生涯教育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约束和主动性。对学习者来说,首先就是要消除自身的惰性,比如过于依赖灌输式的教育手段,不能自主地制订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目标和选择学习科目;甚至更有一些消极者,认为人过三十不学艺,过了中年就碌碌无为地打发日子,这种惰性思想意识与职业生涯教育的积极观念是截然相反的,只会使自身的知识储备日益老化,导致能力素质迅速下滑。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公众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终身教育作为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治国纲领,已经被正式写入十七大工作报告,而且《终身教育法》正在起草之中,有望年内正式实施,相信职业生涯教育很快能够成为人人接受的社会新观念。

人生规划不可少

与目前日渐被接受的以终身学习为基础的职业生涯教育相比,职业生涯教育的另一个概念代表人生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对中国的公众来说还是相对陌生的。其实,在当今社会上,人生规划已经从许多层面上展开了,比如投资理财师、心理咨询师、婚姻指导师等,都是从某一个角度为人们提供人生指导和规划。

但是,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我们的是非常欠缺的。据去年的统计结果显示,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就业,而在就业的毕业生中,又有相当一部分处于高能低就的状态,博士卖肉、硕士卖菜、本科毕业生争当快递员,早已是屡见不鲜的报道。

无论是赋闲啃老,还是改行,对高校毕业生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社会教育资源都是严重的浪费。就个人而言,由于学和用严重脱节,导致无法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所以无法使原有的知识积累得到有效提高;就社会而言,不仅会产生人才过剩的误导,而且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学生自身职业目标不明确据一份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80后的大学生中,竟有80%不知道或者没思考过将来要做什么;另一方面,由于受某些观念影响,高校学生过多集中于管理、财经等专业,而轻视高等职业技术专业。

其中,除了部分高校学生本人的心态和思想意识不正确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生规划、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而造成职业生涯规划缺失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是学校和社会职业生涯教育的缺失。人生的精华部分以及大多数时间段都处于工作状态,而且职业是绝大多数人的生存保障,理应引起社会教育部门的重视,但我国截止到目前,却从来没有任何教育机构对职业生涯教育有独到的理论见解,基本上是照搬国外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一般都是在大学才开始,而且是作为一门功课完成,并未真正认识到其人生规划的重要意义。

而在许多发达国家,职业生涯教育早已被政府列为在校学生的必修课,如英、美、日等国,从小学阶段就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目标规划的教育。一些国家甚至以立法的形式,保障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和落实。

英国早在1948年,就推出了《雇佣和训练法》,明确规定要求各所中学对所有在校学生实施职业指导。美国于二十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先后制订了《生计教育法案》和《学校就业法案》。其中,《学校就业法案》的目的是使所有的高中学生都能确定一条走向职业道路的计划,顺利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这一法案的实施,意味着从职业认识到职业选择,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自我选择和未来的人生规划。

正如一句西方格言所说:如果不知道航向,任何方向的风都不会是顺风。职业生涯教育(人生规划教育)为人提供的,正是一个选择航向的指导。西方社会学家曾经长期对三组实验对象进行跟踪调查,其中一组对象具有长远的人生目标规划,另一组具有短期目标规划,而第三组调查对象则完全没有人生规划。经过十余年跟踪统计之后,发现具有长远人生规划的那一组对象,大多已经成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成功的学者,实现了自己当初的预定目标;具有短期目标的那一组对象,基本上是企业白领或公务员,拥有一份稳定的生活和收入;而完全没有人生规划的那一组对象,其中每个人都无一例外地是领周薪甚至日薪的打工者,甚至穷困潦倒。

通过这一调查结果,我们能够意识到,使一个人有意识地进行人生规划,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处于落后状态,由于职业生涯教育(人生规划教育)的缺失而造成的严峻后果,也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我们要像重视高等教育那样,用同样的力度去促进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必要时通过立法进行保障,使职业生涯教育真正成为能够给人带来终身福祉的教育。

两个相辅相成的职业生涯教育概念

虽然职业生涯教育这一词汇可以提炼出在职业生涯过程中终身接受教育和人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目标的教育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彼此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甚至可以说血脉相通,缺一不可。

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就不可能明白学习的目的,也不可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会产生学习的动机,那么终身学习对他来说只能是空话;同时,一个人也正是在拥有人生目标的前提下,才会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终身学习,并且在不断充实知识积累和增强知识运用能力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去修正原有的人生规划,以便事半功倍地达到预定目标。

可以说,代表终生学习的职业生涯教育,使人在一生中不断扩充知识积累,提高能力素质,体现的是人生的战略资源储备与开发;而代表人生规划教育的职业生涯教育,则为人生的发展确立了目标,指明了长远方向,具有战略方向的指导意义。所以,我们只有切实把握好这两种职业生涯教育,不偏不废,才能够形成厚重的人生价值观和明确的人生目标,进而使自己的人生战略处于不败之地。

FwR816.Com编辑精选

创业计划书的概念及其作用


创业计划书的概念是指什么呢?创业计划书可以意指为商业计划书,是创业者在初创企业成立之前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或服务,向潜在投资者、风险投资公司、合作伙伴等游说以取得合作支持或风险投资的可行性商业报告,用来描述创办一个新企业时所有的内部和外部要素。创业计划通常是各项职能如市场营销计划、生产和销售计划、财务计划、人力资源计划等的集成,同时也是提出创业的头三年内所有中期和短期决策制度的方针。

创业计划书的编写一般是按照相对标准的文本格式进行,是全面介绍公司或项目发展前景,阐述产品、市场、竞争、风险及投资收益和融资要求的书面材料。如果有了一份详尽的创业计划书,就好像有了一份业务发展的指示图一样,它会时刻提醒创业者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规避什么风险,并最大程度地帮助创业者获得来自外界的帮助。

对于创业计划书的作用而言,一个标准的创业计划至少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帮助创业者自我评价,理清思路。

在创业融资之前,创业计划书首先应该是给创业者自己看的。办企业不是过家家,创业者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对自己所有的资源、已知的市场情况和初步的竞争策略做尽可能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一个初步的行动计划,通过创业计划书做到使自己心中有数。另外,创业计划书还是创业资金准备和风险分析的必要手段。对初创的风险企业来说,创业计划书的作用尤为重要,一个酝酿中的项目,往往很模糊,通过制定创业计划书,把正反理由都书写下来,然后再逐条推敲,创业者就能对这一项目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2.帮助创业者凝聚人心,有效管理。

一份完美的创业计划书可以增强创业者的自信,使创业者明显感到对企业更容易控制、对经营更有把握。因为创业计划提供了企业全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也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效益评价体系和管理监控指标。创业计划书使得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有章可循。

创业计划书通过描绘新创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成长潜力,使管理层和员工对企业及个人的未来充满信心,并明确要从事什么项目和活动,从而使大家了解将要充当什么角色,完成什么工作,以及自己是否胜任这些工作。因此,创业计划书对于创业者吸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凝聚人心,具有重要作用。

3.帮助创业者对外宣传,获得融资。

创业计划书作为一份全方位的项目计划,它对即将展开的创业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的过程,也在向风险投资商、银行、客户和供应商宣传拟建的企业及其经营方式,包括企业的产品、营销、市场及人员、制度、管理等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拟建企业对外进行宣传和包装的文件。

一份完美的创业计划不但会增强创业者自己的信心,也会增强风险投资家、合作伙伴、员工、供应商、分销商对创业者的信心。而这些信心,正是企业走向创业成功的基础。

职业生涯教育的概念


职业生涯一词来源于英文career,根据《牛津词典》的解释原有道路之意,可以引申为个人一生的道路或进展途径,强调随着时间流逝赋予的责任。职业生涯涵盖了个体一生的发展历程,它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所从事工作,承担职务的职业经历或相继历程,是伴随个体终身的动态发展过程。职业生涯教育的前身是职业指导,随着时代和理论的发展,职业生涯教育逐渐浮出水面,登上了历史舞台。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伦(MarLand)博士正式提出了 生涯教育观念,标志着美国现代职业生涯教育运动的开始。

关于职业生涯教育的定义,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界定。但学者们普遍认为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可以具体理解为以下几方面:

(1)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职业生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活动之前要制订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并紧紧围绕最终目的而规划、组织和实施的,同时,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组织应有固定的机构、相应的设施设备、专业的人员、专门的活动或教育场地等。

(2)职业生涯教育是系统性、持续性、动态发展的教育活动。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伴随其职业生涯的始终;从教育者的角度看,职业生涯教育应着眼于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应连续不断地贯穿于受教育者职业生涯的全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就业环境的变化以及受教育者自身知识、能力、期望水平等的提升,职业生涯教育需要不断调整教育目标、途径、方法等。

(3)职业生涯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活动。职业生涯教育是引导学生规划自我的职业生涯并将其规划转化为现实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具体包括:职业生涯定向教育;自我职业潜能分析能力培养;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核心素质的培养。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外两个方向


一、内职业生涯

是指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透过提升自身素质与职业技能而获取的个人综合能力、社会地位及荣誉的总和,它是别人无法替代和窃取的人生财富。

二、外职业生涯

是指在职业生涯过程中所经历的职业角色(职位)及获取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是依赖于内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增长的。

每个人都需要选择职业,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许多人并不知道什么职业最适合自己,怎样设计才容易事业有成。比如经商热时,一些并无商业才能的人也纷纷下海去办公司;研究生、大学生毕业时,大多首先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单位,然后才考虑专业及个人所长。

这种随大流、随热门的职业选择方式,由于欠缺对自身特点和环境的认识,往往难以在事业中有所发展。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日本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1960年代,职业生涯指导的思想诞生,它将职业生涯的发展理解为自我探索、确立及修正的过程,并以不断地研究人一生中的心理和社会性发展为宗旨。

日本有关职业生涯教育的概念来自于美国,职业生涯教育最初是1970年由美国联邦卫生教育福利部教育总署长詹姆斯艾伦提出,后来成为由其继任者西德尼马兰推行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国把它译为生计教育。倡导者认为,通过社会和教育的共同努力,可以帮助每个人将每项劳动中所体现的价值纳入到个人价值观中,使每:个人都能获得一个既得到自我满足又有利于社会的职业,从而使人人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社会也得到安定与发展。

生计教育旨在改变教育与现实生活和劳动的脱节问题,消除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鸿沟,使教育贯穿于人的终生。生计教育分为生计认知、生计探索、生计准备和生计专业化等阶段。有以学校为中心、以受雇企业为基础、以农村住宅区为基础、以家庭及社区为基础几种模式。

一、日本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背景

职业生涯教育一词第一次出现,是在1999年12月中教审关于改善今后初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的报告中。这个报告的主题,就像星星之火,推动了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其目的是要改善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衔接,即解决从学校到职业的过渡这一问题。

伴随着日本当今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由学校向职业的过渡面临着非常艰难的局面。社会对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明显减少,新制学校毕业生在向职业生活过渡中表现出了较多的问题。青年人的劳动观、职业观也随着社会变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由职业者的志向选择范围呈扩大化趋势,且存在职业生涯早期多次变换职业等令企业头痛的问题。同时,青年人表现出对工作缺乏关心和热情,缺乏交流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这些作为职业人所必备的基本资质能力的低下问题受到关注。

以上问题显示,在学生周围环境变化的同时,针对其发展的课题,学校、家长与社会的一体化协作是很有必要的,日本政府期望职业生涯教育能适应时代要求,对提高青年人的生存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职业生涯教育从其起源及内容来说,大多被理解为与过去的出路指导、职业教育同义。过去的出路指导是在职业教育的思想基础之上培养生存能力,忽视了对社会的适应性指导。而且,即使职业教育,也是只把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放在重要位置,对如何促进学生职业经验意识的发展却不能给予充分关注。

简单地说,职业生涯教育就是要培养每一个儿童的勤劳意识和职业观的教育。这是一个在个人与其所从事工作的关系上成立的概念,我们通常认为完全的个人独立是不存在的,因此这里讲的勤劳观念和职业意识是与每个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所谓职业生涯教育,就是要教给人们把工作当成学习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通过逐步累积对工作与生活的认识,形成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和稳定的价值观,从而获得所从事工作的大部分经验的教育。日本认为非常有必要使全社会共同参与到职业生涯教育计划中来,使全体儿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接受职业生涯教育。

二、日本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与课题

目前,日本正在推进职业生涯教育综合计划。这一计划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以小学至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为对象的新体验计划;二是以大学、研究生为主要对象,培养有高度专业能力的人才的高度职业生涯计划;三是谋求自由职业者能力提高的自由职业者再教育计划。

新体验计划指在小学至高中的全部学校中,开展在职业和工作中学习初步经验的体验活动和实习。虽然次数有限,但开始接受小学生进行体验活动的机关团体在逐年增加。为促进高中阶段实习,20xx年由经济团体、pTA(家长教师协会)等设置了联络协议会。

东京都品川区教委准备开设区立中小学一贯制学校,小学5年级以后开设将道德和特别活动合一的科目市民科,着力培养学生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能力。

自由职业者再教育计划,是指为自由职业者提供的3-6个月的学习,为其开辟挑战正式职工的道路。20xx年日本决定依靠全国56所专门学校的信息技术、福利、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开发教育计划,制定企业实习与学校学习相结合的课程,形成培养职业人的结构体系。

日本为积极推进职业生涯教育,提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提高教师的资质,二是要建成灵活的校外教育资源的利用体系,三是要推进学校、社会与监护人的协作,四是促进与相关机构的联合协作,促进社会的共同理解,特别是在实习中,更要加强地区、企业的参与协作。

三、日本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基本对策

为推进职业生涯教育,日本以1999年报告为基础,于20xx年11月召开了关于推进职业生涯教育的调查研究协力者会议,并在20xx年7月发表了报告。

报告中指出,儿童的全部学习活动都会对职业生捱意识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这种教育必须通过所有学校教育的活动来推动。在现行体制中,通过学习指导要领所规定的特别活动、道德、综合学习时间,所展开的与职业、出路发展相关的学习活动,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不仅如此,还要通过各科学习,深入理解有关社会、产业的变化和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提高选择专业与学科的能力和选择职业的能力。

对策一:以培养人生各发展阶段的能力、态度为轴心,开发学习计划。为推进职业生涯教育,按照儿童的发展阶段与发展课题,在学校全面修改教育计划时,必须制定职业生涯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具体指导计划。目前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学生指导研究中心,正在着手开发培养职业观和劳动观念的学习计划大纲,将对小学低、中、高年级,初、高中各发展阶段所期望掌握的能力态度作出具体规定。

对策二:各学校要努力指导和适当改善教育课程的存在形式,针对职业生涯教育有计划地进行系统调整。各学校要检查本校教育课程的应然状态,力求有所改善。在充实教科指导的同时,编制有本校特色的教育课程。

对策三:灵活开展体验活动,包括职业现场体验、实习、社会人职业人访问、服务活动、地区职业调查等。最近,以中学为中心开展活动的学校增加了,但期望这样宝贵的体验不要成为一次性的例行公事,要充实和改善事前和事后的指导。

对策四:在现实中理解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懂得作为劳动者的责任和义务等知识。关于社会结构和经济社会的构造及其各种工作的基本理解是促进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必要使儿童在人生的早期就能理解这一问题。

四、日本职业生涯教育的启示

日本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职业生涯教育的出现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需求,与适应终身学习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各级教育中的职业指导仍处在萌芽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技术层面都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我们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提高职业指导水平,扩大职业生涯教育范围,树立职业生涯教育意识,扩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手段和渠道。

1.解放思想,重新理解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比较教育学研究的恢复阶段,就已经对发端于美国的生计教育运动有所介绍和关注。但由于那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对所谓生计教育的内容的理解还不够,社会经济没有发展到关注职业意识和职业生涯教育的阶段。所以,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当关注社会成员的职业生涯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时,我们更需要去解放思想,大胆吸取美国的经验,学习日本在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过程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计划、政策和措施。

2.构建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扩展职业生涯教育层次。从日本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情况看,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意味着高水平的教育程度和教育能力,从政策制定前长期的调研到审议会出台报告,从政策计划、实施步骤、具体措施,到社会各部门的参与与协作,已经形成了一个操作性极强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尽管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但实际开展也只是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中进行,距离形成网络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要在充分理解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有计划、分步骤扩展教育层次,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都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其认知能力,逐步提高其对职业、对社会生活的认知能力,从而构建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3.将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相结合。终身学习社会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日本在构建终身学习社会中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提倡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是对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推动,是对终身学习理念的完善和深化。

人是社会人,人的一生十分短暂,那么人一生的幸福是与他学习过程中是否快乐,所从事的职业是否能带来人生的满足分不开的。所以,从人生之初就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是对以人为本的进一步诠释,是对人生、生命的更深层次关照,是对终身学习社会的巨大贡献。

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在全国开展了职业生涯教育。它与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相联系但又有所区别,它与终身教育的目标相一致但内涵更加丰富。职业生涯教育把人的生涯看成是职业生涯,它所追求的是对人的一种人文关怀,根据不同人树立不同的职业理想,把在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上的成功看成是人生价值的实现。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结构也随之上移,产生了大量新的、较高层次的、对劳动者知识和能力要求更高的应用性岗位,而且职业变换性增大,同一职业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职业技能培训不可能一次性完成,人的一生要做好职业变动不居的思想准备,要做好职业技能不断充实提高的知识储备。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一、日本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职业生涯教育着眼于终身教育,但并非是终身学习意义上的成人继续教育,而是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进行职业生涯观念和职业生涯准备的教育。

(一)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探讨

日本学者对职业生涯教育作如下定义:职业生涯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职业观的教育。具体地说,是指在使学生具有劳动观、职业观及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和态度。日本教育学家高桥诚指出:这是一种高度重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并考虑如何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的教育。这种教育的关键之处在于要使受教育者学会自主思考,如对个体的人来说,自己的人生主题到底是什么,将来想做、能做些什么,应该有一个怎样的职业生涯,等等。职业生涯教育强调在从幼儿至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中,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将知识与个人将来的工作和生存方式相结合,并且这种教育要贯穿于人的一生。

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中小学生指导研究中心认为,中小学生的劳动观、职业观应该由4个方面构成:人际关系的形成能力(自己与他人的相互理解、交流能力);信息活用能力(对与人生道路、职业等相关的信息的收集、探索能力和职业理解能力);对将来的设计能力(对生活和工作状态的认识、把握能力及对人生道路的设计、执行能力);计划与决定的能力。他们强调这不是人生中某一阶段性的教育,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职业教育,故名职业生涯教育。

(二)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索

目前,职业生涯教育在日本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大学,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根据其理念付诸实践,开设了相应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开展了相应的教育活动。

日本正由工业化社会向知识化社会转型,又有家庭少子女、人口高龄化的特点,经济结构的重组、雇用方式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致使升学、就业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应对社会的这种变化,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日本中小学校也逐渐开始重视从小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人、职业人的基本观念和技能,使他们具备将来进入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劳动能力,学会自主决定自己人生前进的方向。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基础教育注重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特点,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确定基础教育每一阶段的教育目标。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包括:学生的自我理解、对自己人生发展的关心和愿望;树立劳动观、职业观,掌握与未来职业和出路相关的知识与信息;学习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决定能力;养成与将来的职业生活相关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学会必要的技术技能等。

如何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中小学校教育过程?通过日本各阶段教育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可见一斑。

1. 小学阶段

小学教学大纲强调通过学校的整体教育活动对小学生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和职业观,并做出具体规定。在特别活动课中,以年级为单位开展解决年级和学校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活动,建立年级内的各种学生组织并由学生分担处理相关工作,形成充满希望和目标的生活态度、基本的生活习惯、理想的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安全的生活意识;通过儿童会开展旨在充实和提高学校生活质量而进行的学生间的各种合作活动;由学校组织积极开展各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勤劳体验活动等。在道德课中进行对劳动的重要性理解的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服务于社会的快乐。在综合学习时间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创造性的探寻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参加具有体验性的志愿者活动等。通过生活课、家庭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分担家庭事务。在社会课的学习中,调查、参观当地的生产销售情况,或者运用资料进行调查分析,选择适当的学习课题开展学习活动,促使学生思考未来。

2. 初中阶段

初中教学大纲侧重于指导学生适应集体生活,提高学生的判断、选择能力,并做出具体规定。在特别活动课中,通过开展解决年级和学校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活动,进行做合格的社会成员的教育,其中包括克服青年期的迷惘不安和苦恼,理解和尊重自己与他人的个性,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理解学习的意义,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树立人生理想和劳动观、职业观,以积极态度选择人生出路和设计未来。在道德课中,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自己所属团体的意义,认识自己的作用和责任,努力提高集体生活的水平,尊重劳动并理解劳动的意义,学会为公共福祉事业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对其他课程的规定与小学类似,只是根据年龄段不同提出高一层次的要求。

3. 高中阶段

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要求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自主学习,进行自立精神的教育,促使学生成为适应不断变革、多样化社会要求的合格社会成员,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职业观,培养他们具有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此开展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

首先,按照1999年3月开始启用的新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加强职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严格把握各门课程内容的筛选,在教学方法上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指导;削减基础课程的数量,同时增加职业课程的选修科目,便于学生的选修。为适应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增加了生物、生命科学、制造业、通用技术类科目;为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的需要,大幅度削减了农业、工业、商业等传统职业课程的比例,并修改了教材,增添了新的内容;为培养知识经济所需要的设计与管理人才、高水平的多媒体制作人才,以及为适应高龄化社会需要和为残疾人服务,新开设了信息专业与福利专业。为培训担任这些新专业的教师,文部省从2000年起,用3年时间开展教师培训。

其次,加强与地区产业界的合作。1998年7月,日本政府公布了《理科教育及产业教育审议会咨询报告》。该报告强调了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加强与地区、产业界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为此,文部省要求职业高中加强实习课,学校职业教育要向企业开放。另外,为广泛提高国民对产业教育的理解,全国每年定期召开全国产业教育交流会,发表并交流职业学校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科研作品。2000年度日本全国产业教育交流会在德岛县召开,38个都、道、府、县也都分别召开了本地区的产业教育交流会。

第三,以职高与普高综合科毕业生为对象选拔大学生。1999年5月的日本全国调查显示,职业高中、普高综合科的毕业生学习积极性高、理解水平高、动手能力强,这些学生毕业后成为生产、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鉴于此,文部省表示,今后将选拔推荐更多的职业高中、普高综合科毕业生上大学,加强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第四,振兴产业教育的经费补助措施。为振兴产业教育,文部省按照公立高中和私立高中产业教育设备配备标准提供部分经费,以及职业高中和普高综合学科职业教育课程所必要的职业课实习与实验经费。

4. 大学阶段

大学由于和人才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其职业生涯教育的观念体现得尤为明显。日本厚生劳动省与文部科学省于20xx年4月就全国的大学、短期大学、高专、专门学校的就职情况进行了联合调查,结果表明:培养专业能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正在提高,有专业能力的学生更容易就业。同时,有研究表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以前,T字型人才受社会的欢迎(T字的横表示教养,竖表示专业能力),但是在当今社会仅具备这两项是不够的,需要的是大字型的人才(大字的一撇的下部表示专业,而且每个人都需要掌握两门专业,一撇的上部表示创造力,大字的一捺表示外语,一般指的是英语,但汉语等其他语言也可以,大字的一横的左半部表示教养,右半部则表示沟通能力,IT能力已是社会对人才普遍的要求)。日本的大学以培养大字型人才为目标,以取得职业资格为目的,就职第一主义的学生大幅度增加。在本科教育中强化职业专门教育的同时,如何确保教养教育的进行,成为当前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

在研究生院阶段,近几年开设了专门职业学位课程。这是以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人为对象,培养特定的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其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与专业团体、行业协会进行沟通,联合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称为桥梁课程体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日本对大学使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职业生涯教育观点出发,站在学术前沿的、作为学习型社会中高水准的学习组织而存在的大学,人们当然期待它承担起直接为社会作贡献的使命。因此,日本大学的改革在向着主动与各种社会体系相协调,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构筑起良好的社会关系,为毕业生就职创造条件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是培养高科技人才,推进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强与产业界的信息交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是克服办学经费的困扰,尽可能向全体国民开放高等教育,使他们都具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人力资源素质的整体提高而努力。

在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之前,日本教育的各个阶段的连贯性,只是表现为学历教育下的各个阶段的知识上的衔接,而职业生涯教育则要求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必须真正关注学生,和每个学生的人生出路相联系,这样,以职业生涯准备为线索,体现出培养综合素质的系统性和递进性。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制订

在日本,提倡人们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即在对一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阶段以年龄层次划分,每10年作为一个阶段。

导入期:20~30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选择职业。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设定人生目标,制定人生计划。在接受职业培训的基础上,在所能找到的最好的环境里参加实际工作,获得实际体验,学习技术常识,增强职业自信心。比起创立一个良好的职业基础来说,报酬并不重要。导入期是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有多深的地基就有多高的楼层,从导入期奠定的职业发展基础,可以对未来职业生涯有个粗略的预见。

发展期:30~40岁。这个时期是一个人风华正茂之时,是充分展现自己才能、获得晋升、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时。此时的任务,除发奋努力、施展雄才、拓展事业以外,对很多人来说,还有一个调整职业、修订目标的任务。人到30多岁,应当对自己、对环境有更清楚的了解,看一看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生涯路线和所确定的人生目标是否符合现实,如有出入,应尽快调整。

成熟期:40~50岁。这一阶段,是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大显身手的时期。到了这个年龄仍一无所得、事业无成的人应深刻反省一下原因何在,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和环境,找出主客观原因,才能解决人生发展的困阻,把握努力方向。成熟期的另一个任务是继续充电。很多人在此阶段都会遇到知识更新问题,如不及时充电,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甚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退隐期:50~60岁。退隐阶段是人生的转折期,无论是在事业上继续发展还是准备退休,都面临转折问题,做好晚年生涯规划十分重要。日本的职工一般在进入45岁以后就开始做晚年生涯规划,以继续学习的姿态求得最后的发展。

类似规划的制订,在校期间由学校指导,进入社会后由社会组织通过再培训来指导。职业生涯教育把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列为重要内容,学生在对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决定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苦恼和困惑,学校设专门教师进行辅导,为他们提供信息,帮他们分析主客观条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负责地选择或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

二、日本职业生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是通过教育促进人的人生价值实现从而为社会提供优质劳动者的一种新探索,对于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以政策为导引,将职业教育贯穿于人生的每个阶段

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推行的,政府相关部门担负组织、指导、协调的责任,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推动学校与企业等社会组织共同配合实施。如文部科学省在20xx年4月发布的第三期科学计划的基本政策中,提出要构筑长期的、可持续的产学官联合体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由学校和产业界协同制定教育计划,实施承认学分的长期的实践性的实习制度;规定要建立大学、公共研究机构、企业之间互相协同的研究基地,建立在各个专业领域和职业种类中大学和产业界之间情报交流机制;设立促进人才投资的税制,由20xx年开始,对于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企业的教育训练费用,按一定比例从法人税额中扣除。此外,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学以至研究生阶段,每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大纲都对职业生涯教育内容作了相应规定,这为有效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指明了方向。

日本政府的政策导引在系列的教育活动中体现出强制性、系统性和递进性,为化解政府、社会与学校三者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指南。鉴于此,我国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政府应协同各部门共同组织、规划职业教育,在教育的每个阶段都以职业生涯准备为线索,以政策为导引,将职业教育真正贯穿并落实于各部门的行动中。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摒除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思想

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是以现代人才观为立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紧密融合,凡是在职业生涯中能成为优秀劳动者的都是人才,相信人人都能成才,鼓励人人成才,造就各级各类人才,使整个社会形成宝塔型的、结构合理的人才集合体,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职业生涯教育能够推行的认识基础和舆论氛围。

社会分层是客观存在,分工不同是社会需要,在各个层次、各种职业、各自岗位的优秀劳动者都应得到社会的尊重,教育不能只为培养和选拔精英服务,而要以提升国民素质,使全体受教育者成人、成才、成功为目标,这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怀受教育者的职业生涯

日本的职业生涯教育充满着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在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关注学生的出路、前程与未来,以帮助他们走一条成功之路为己任,既与学生的切身需要和终身利益相吻合,又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这种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值得认真借鉴。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教育中就是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把教育和人的成长、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幸福联系起来,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满足人的潜能开发的需要,提升人对时代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提升其生活品质。承认人的天赋、造诣、性情、爱好、生长环境以及际遇的差异,帮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差异,不受宿命论的羁绊,自信各有各的成长路径,并把这种关怀直接与作职业生涯准备联系在一起。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根据定义,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对个人特点进行分析,再对所在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

职业锚的涵义

职业锚的概念是由美国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施恩还说,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正如职业锚这一名词中锚的含义一样,职业锚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一个人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动机和需要以及态度和价值观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职业锚到底是什么。施恩根据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指出,要想对职业锚提前进行预测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职业锚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探索过程所产生的动态结果。

有些人也许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职业锚是什么,直到他们不得不做出某种重大选择的时候,比如到底是接受公司将自己晋升到总部的决定,还是辞去现职,转而开办和经营自己的公司。正是在这一关口,一个人过去的所有工作经历、兴趣、资质、性向等等才会集合成一个富有意义的模式(或职业锚),这个模式或职业锚会告诉此人,对他或她个人来说,到底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施恩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五种职业锚。

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

具有较强的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的人往往不愿意选择那些带有一般管理性质的职业。相反,他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保证自己在既定的技术或功能领域中不断发展的职业。

管理型职业锚

有些人则表现出成为管理人员的强烈动机,他们的职业经历使得他们相信自己具备被提升到那些一般管理性职位上去所需要的各种必要能力以及相关的价值倾向。必须承担较高责任的管理职位是这些人的最终目标。当追问他们为什么相信自己具备获得这些职位所必需的技能的时候,许多人回答说,他们之所以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管理职位,是由于他们认为自己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完全以及不确定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人际沟通能力(在各种层次上影响、监督、领导、操纵以及控制他人的能力);

(3)情感能力(在情感和人际危机面前只会受到激励而不会受其困扰和削弱的能力以及在较高的责任压力下不会变得无所作为的能力)。

创造型职业锚

麻省理工学院的有些学生在毕业之后逐渐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在施恩看来,这些人都有这样一种需要:建立或创设某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件署着他们名字的产品或工艺、一家他们自己的公司或一批反映他们的成就的个人财富等等。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毕业生已经成为某大城市中的一个成功的城市住房购买商、修缮商和承租商;另外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则创办了一家成功的咨询公司。

自主与独立型职业锚

麻省理工学院的有些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似乎被一种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需要所驱使着,他们希望摆脱那种因在大企业中工作而依赖别人的境况,因为,当一个人在某家大企业中工作的时候,他或她的提升、工作调动、薪金等诸多方面都难免要受别人的摆布。这些毕业生中有许多人还有着强烈的技术或功能导向。然而,他们却不是(像持有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的人那样--译者注)到某一个企业中去追求这种职业导向,而是决定成为一位咨询专家,要么是自己独立工作,要么是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企业中的合伙人来工作。具有这种职业锚的其他一些人则成了工商管理方面的教授、自由撰稿人或小型零售公司的所有者等等。

安全型职业锚

麻省理工学院还有一少部分毕业生极为重视长期的职业稳定和工作的保障他们似乎比较愿意去从事这样一类职业:这些职业应当能够提供有保障的工作、体面的收入以及可靠的未来生活。这种可靠的未来生活通常是由良好的退休计划和较高的退休金来保证的。

对于那些对地理安全性更感兴趣的人来说,如果追求更为优越的职业,意味着将要在他们的生活中注入一种不稳定或保障较差的地域因素的话--迫使他们举家搬迁到其他城市,那么他们会觉得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维持一种稳定的、有保障的职业对他们来说是更为重要的。对于另外一些追求安全型职业锚的人来说,安全则是意味着所依托的组织的安全性。他们可能优先选择到政府机关工作,因为政府公务员看来还是一种终身性的职业。这些人显然更愿意让他们的雇主来决定他们去从事何种职业。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内容

一般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从个人角度和企业角度划分成两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组织中的绝大多数职员,其中包括受过良好教育的职员,都有从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工作中得到成长、发展和获得满意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为了实现这种愿望和要求,他们不断地追求理想的职业,根据个人的特点、企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我们把它称为。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它包括选择什么职业,以及在什么地区和什么单位从事这种职业,还包括在这个职业队伍中担负什么职务等内容。一般来说,个人希望从职业生涯的经历中不断得到成长和发展。个人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自己的一生职业有个方向,从而努力地围绕这个方向,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走向成功。

在广大职员希望得到不断成长、发展的强烈要求推动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部门为了了解职员个人的特点,了解他们成长和发展的方向及兴趣,不断地增强他们的满意感,并使他们能与企业组织的发展和需要统一协调起来,制定有关职员个人成长、发展的计划与组织需求和发展相结合的计划,我们把它称为职员职业生涯管理。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既要体现职员发展的需要,又要体现企业发展的需要。

职业生涯可分为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

内职业生涯是指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透过提升自身素质与职业技能而获取的个人综合能力、社会地位及荣誉的总和,它是别人无法替代和窃取的人生财富。

外职业生涯是指在职业生涯过程中所经历的职业角色(职位)及获取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是依赖于内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增长的。

每个人都需要选择职业,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许多人并不知道什么职业最适合自己,怎样设计才容易事业有成。比如经商热时,一些并无商业才能的人也纷纷下海去办公司;研究生、大学生毕业时,大多首先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单位,然后才考虑专业及个人所长。这种随大流、随热门的职业选择方式,由于欠缺对自身特点和环境的认识,往往难以在事业中有所发展。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