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考研生首选“北上广”,无视生存竞争压力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范文,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什么样的范文比较高质量?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八成考研生首选“北上广”,无视生存竞争压力,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眼下,研究生 考试录取结果大都出炉,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选择的读研学校均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而如今,迫于生存压力的白领们正流行逃离北上广,这让大学生的选择成为一道另类风景。

八成考研生首选北上广

烟台大学会计专业的大三学生小杨是今年考研(论坛) 族中的一员,当问及最看好哪所大学时,小杨说:首先会考虑去上海读研究生,南京那边的学校也可以考虑,最好还是能去上海。现在,她正在为到底选择哪个城市而苦恼,一直没有最后决定。

采访中记者发现,像小杨一样,她的同学在选择读研学校时,大都选择了北京、上海等金融比较发达城市的高校。机电学院的一位考生和他的几个同学也将广州的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希望将来可以留在那里。还有八成以上的大三学生,也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高校作为自己的志愿。

逃离热挡不住求学心

然而,大学生青睐的北上广,眼下正成为白领一族的逃离区。虽然这些一线城市坐享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但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白领们开始无法承受,准备逃离。即便如此,仍阻挡不住大学生挺进北上广的决心。

谈起为何要去大城市读研,小杨说,只有在大城市上学才可以开拓眼界,学到更多知识,此外还可以感受大城市各种前卫的东西,而 211、985之类的重点名校也多分布在大城市。这个想法不仅小杨有,大部分准备考研的大学生都有。另外一些同学想去北上广上学的原因,还暗含着他们对于目前所读的本科学校不太满意,想通过考研来弥补当初高考时没有考上名校的遗憾。

一张来自一线城市重点大学的文凭,在将来找工作时会换来更多更好的机会,虽然大城市竞争激烈,但是就业机会也会多。小杨说。面对生活压力比较大的一线城市,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报考同济大学管理学的小周认为,将来也不一定非要在一线城市找工作,如果在那儿过得不好的话,还可以回山东老家找工作。

专家:生活和就业要摆正心态

对于考研的北上广热,鲁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办科长王海峰认为,大学生会作出如此选择,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是211院校和985院校确实较多集中于大城市,这些学校的学科水平和学校实力都比较强,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是理想场所。二来,大城市选择余地大,就业机会多也是现实状况,加上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学生毕业于名牌高校,大学生希望到大城市读研也是人之常情。

王科长表示,选择到一线城市读研没有问题,关键是在将来的生活和就业问题上要摆正心态。虽然大城市的生活质量较高,但生活成本和压力也相对较大,就业机会虽多,但适合自己才是重点。毕业后要量力而行,不要仅仅为了留在大城市而放弃自我。

延伸阅读

北上广,即北京、上海、广州,用这三个城市来泛指中国的一线大城市。逃离北上广,即逃离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这是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在白领中兴起的思潮。要不要逃离北上广,到二三线城市去安放青春,这是两种价值排序,认为中小城市好的人,以降低人生风险为主要目的;认为大城市好的人,以抬高人生收益为目的,选择哪种是性格和每个人具体情况决定的。

FWr816.Com精心推荐

上海调查显示:八成高考生尚无明确志愿


20XX年高考即将于6月举行,考生将面临人生选择,但新浪-麦可思昨天公布的对20xx届高考生和考生家长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八成高考生无明确志愿填报计划,另外两成有明确志愿填报计划的考生中近九成锁定一本院校。

调查发现,临近高三上学期结束,高考生志愿填报总体进展与9月开学时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截至2月5日,已有明确志愿填报计划的高考生仅占20%,32%的高考生锁定部分备选高校和专业,37%的考生仍在考虑中,另有11%的考生尚未认真考虑过。

为此专家提醒,要及早开始职业规划、科学填报。毕竟选大学就是选就业,选专业就是选职业。分数仅提供了选择的边界,而不能提供高考志愿填报的最优解。科学填报高考志愿应该首先通过职业测评,科学理性地发现和认识适合学生本人个性

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的职业类型,然后在了解职业环境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职业目标,再根据职业目标锁定备选专业范围,进而选定就业相对较好的大学。

从不同高考志愿填报计划进展的考生来看,已有明确志愿填报计划的考生中,89%目标为一本,11%为二本;未认真考虑过志愿问题的考生中,50%认为自己毕业后最可能就读二本或三本,44%认为可能就读一本,6%认为可能就读高职高专。

考生中,已有明确志愿填报计划和已锁定部分备选高校和专业两个群体的考生压力相对较大,分别有76%、78%的考生压力很大和较大。这两个群体压力主要来源于自己,其比例分别为66%、64%,说明有高考志愿目标的考生自我驱动性更强。与之相反的是,对高考志愿未认真考虑过的考生压力主要来源于父母,其比例为40%。

从压力因素来看,考生最大的压力因素都是成绩,但目标越明确者,其所占比例相对越低,而第二位因素怕发挥失常所占的比例越高。专家指出,适当的紧张和压力可以帮助考生集中精神、提高学习效率,但对于怕发挥失常的较高比例的担心,需要学校和父母帮助考生进行适度调节、增强信心。

八成大学生无职业生涯规划


校园招聘季来临,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该有怎样的打算?近日,国内知名分行业专业人才招聘网站英才网推出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约八成大学生不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近三成大学生职业选择随意性强。

近七成大学生不会职业规划

据面对职业发展规划,你的现实处境是怎样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5%的大学生表示很想好好规划一下,但不知道如何着手,14%的学生只是偶尔畅想未来,没有具体计划,9%的学生经常做职业规划,但就是不能按计划执行,仅有8%的学生做到了认真规划职业发展,并严格按计划实施,另有4%的学生认为职业规划是形式主义,找工作比职业规划更重要。

职业指导专家表示,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充分了解自己和职业,对自己的认知可以从兴趣、性格、优势、专业等方面来思考,对职业的了解需要从岗位工作内容、企业发布的招聘要求、职业发展趋势几方面来锁定,再将两者相结合,由此制订职业发展的计划。

近三成大学生职业选择随意性强

据打算怎样选择你未来的职业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会依据自身职业发展目标选择的学生占44%,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者占46%,依据自己的优势技能来定的学生占44%,表示会关注就业市场,什么行业发展趋势好就做什么的学生占29%,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者占19%。

指导专家表示,尚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的大学生,选择职业时应从自身的专业优势以及职业发展目标等几方面着手,也可以通过职业测评了解职业兴趣、职业风格,建议通过几个意向岗位的实习来确定职业选择。大学生在关注就业市场时,不可盲目追随热门的陌生行业,最好选择既能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吻合,又能与之共同发展起来的行业和职业。

半数学生可以考虑跨专业求职

调查结果显示,表示会按所学专业选择职业的学生占50%,如果没有本专业职位,可以跨专业就业的占40%,表示不会考虑专业,家人会为自己安排工作的占3%,拟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占7%,毕业后准备自主创业的学生为零。

职业指导专家表示,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的现实状况下,灵活就业观值得倡导,已有近半数学生可以接受非本专业就业,但要避免完全是被动接受的。因此,在校生的职业兴趣培养不应单一化,在锻炼自己的第一优势技能时,也不要忘记强化次优势能力,只有这样,才可在求职局面被动的情况下依旧能掌握择业的主动权。

职业生涯没规划,白领回流北上广


金九银十跳槽季,今年又有新气象。或者受不了小地方的慢节奏,或者看不惯拼爹的小猫腻,当初吵吵嚷嚷逃离北上广的白领们今年又纷纷选择回流大城市。

自20xx年金融危机过后,疲软的职场需求削弱了白领们在大都市打拼的信心,紧接着,日益高涨的房价和生活成本,让工作压力巨大的职场白领们更不堪重负,很多人纷纷回老家发展。一时间,逃离北上广变成最热的职场动向。然而,记者在近日的采访中却发现,在才市旺季即将来临之际,部分白领表示在新一轮职业选择中,想要重返北上广。与此同时,那些退居省内二三线城市发展的人士,也起了再度燃气回到一线城市的心思。

遭遇高压强迫症 小伙儿回汉不适应

武汉小伙儿陈剑(化名),20xx年自上海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上海工作。从最初月薪2500元,涨到20xx年年底的7000余元,他始终觉得薪水涨幅跟不上生活成本的跳涨,紧巴巴过日子依然是个不折不扣的月光族,更别谈在上海扎根了。

于是,20xx年年底,在家人的劝说下,陈剑辞掉了在上海的工作,回到老家求职。很快,工作经验丰富的他,通过亲戚的介绍,在一家国营企业找到了专业还算对口的工作,月薪4000元从性价比来讲,这个收入水平还算可以。让他不能习惯的是,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他要面对种种不适:我在上海的时候,工作氛围更为国际化和职业化,而且由于竞争激烈,想要不断鞭策自己学习的动力更足。回到武汉之后,我明显发现自我学习的紧迫性大大降低。相比之下,我的成长速度比在上海要慢上许多。

采访时,陈剑告诉记者,平心而论,武汉这几年发展很快,但习惯了上海快节奏和高压力的他,回来之后还是水土不服。而且,尽管武汉是他的老家,但他原本在上海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同事圈以及客户圈,现在反而觉得武汉很陌生了,可能我就是传说中的高压强迫症患者吧,没有高压还不适应了。所以,我已经做好了杀回上海滩的准备!

工作机会少很多拼爹让她很郁闷

从事翻译工作的李璐璐(化名),湖北宜昌人,20xx年大学毕业后留在武汉工作,并进入了一家知名翻译机构。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为了照顾日益年迈的双亲,去年,身为独生女的她选择回到老家,父母劝说了我很多次,说女孩子没必要在外打拼那么辛苦,加上母亲身体不好,我有义务回家照顾他们。

然而,李璐璐的求职之路一直都不顺利:我当时在武汉工作的时候,抱怨最多的就是房租太贵,吃饭太贵,交通太贵,抛开日常各种开支,薪水几乎瓜分殆尽,真正能自由支配的收入比在老家工作的老同学可能还少,加上竞争激烈,曾经觉得呆在武汉这种地方打拼,意义非常模糊,比较起来好像还不如回家发展。回到宜昌之后,不用愁房子,也不用愁一日三餐,吃住都在父母那儿搞定了,但发展确实是个大问题。进事业单位吧,机会少,发展空间也小,关键不是自己的志向;进企业吧,小城市企业数量有限,岗位空间也小,李璐璐告诉记者,当她看到当年那些读书混日子的老家同学靠着父母的关系都能混得风生水起时,她觉得内心更加失落。

静下心来 去发现小城市魅力

对于这种重返大城市的职场新动向,银河规划专家认为,的确有很多回流职场人遭遇水土不服。一方面,小城市的职场竞争相对大城市来说要小,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慢下来,会让曾经长期处于忙碌状态的人感到不充实,时间长了就会觉得在虚度光阴和不踏实。另一方面,很多人离家多年,老家的同学、朋友绝大多数很少联络,这些人际关系就变得不再那么有效,突然返回老家发展,要重新经营和搭建人际关系,困难较大。此外,也有很多人认为:一线城市尽管生活艰辛,但相对公平机会也较多。更有网友评论在一线城市拼命,而去小城市可能要拼的是家庭背景。

某网站于去年4月所做的白领离开一线城市意向调查报告显示,当时有近六成受访者有离开一线城市的打算,另有一成多的受访者已经付诸行动。如今,逃离北上广的浪潮还未散去,曾返回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又开始重返,难道二三线城市的魅力仅是只可远观的镜花水月? 对此,银河专家表示,事实上,二三线城市的魅力正日益凸显,大量知名企业的入驻和抢滩,也进一步拉动了这些地区的人才需求,且从较长时期来看,二三线城市的机遇将逐步增多。

职场专家们一致认为,地域选择也是职业选择中的重要方面,对于初入职场、急需积累经验的年轻职场人来说,折腾在两个或多个城市之间,会造成职业生涯的不稳定。事实上,对于职场人而言,问题的关键并非城市的选择,而在于要突破自身的生涯瓶颈,逃离也好,重回也好,前提是一定要做好清晰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也更需要静下心来,去发现小城市的魅力。

其实只是因为职业生涯缺乏明确的规划,求职者才会在地域问题上纠结不清。知道自己的职业定位,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那么就不会这么摇摆了。

研究生就业压力超本科生 专家:考研前明确职业规划


近日,一篇名为《财大七年,读研了还是一无是处,我们只能做客户经理?》的帖子在网络上热传。帖子的作者哀叹面试失败及读书七年后的一无所获;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家庭背景和学校的不自信。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在20xx年显得尤为突出,曾经公认的学历就是敲门砖,再次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眼下有人已经经历了考研[微博]失败,垂头丧气地在招聘会上打转;也有人以为考研才是正道,再次扑入考研中。考研与工作,到底选哪个?读了研为何还是找不到工作?到底考研对于找工作有没有帮助?面对大家的诸多困惑,职场专家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职业规划,如果一开始就做好了职业规划,无论是什么学历都好找工作。

读了7年书原来什么都不会

帖子的作者讲述了她去一家大型外企在中国的分公司的面试经历。

一见面直接英语开场,之前有准备英语自我介绍,说了不到3句,犀利的HR大姐直接打断,问我是不是在背诵?后来直接问英语面试题,刚开始还能接得住,后来开始用英语面试对他们企业文化的了解,以及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我的分析理解,瞬间就发现自己词单力薄,完全跟不上趟,我只能够要求用中文面试。

之后HR开始问很专业的问题,后控的过程以及相应的数据异动怎样判定,可以用哪些方法?我自问对这个方面有所了解,本科的论文也写的是相关内容,但是发现面对真正的专业人士,我居然一问三不知。当时就慌了,答得乱七八糟。

面试官看到我实在答不下去了,就换了一个话题,问关于个人职业规划和之后安排的事情,对这个问题,由于上一回合弄得逻辑混乱,就答得很一般。半个多小时后,我出来了。人家让等下一次面试的通知。我出来了,本来事情就告一段落了。但是偏偏过了一会,我不知哪根神经搭错,又倒回去想问问今天的面试表现。结果当时正是吃饭时间,前台没人。就朝那个HR的房间走,结果还没走到,就听见里面很大声地讨论:什么这个奖,那样奖,啥子也不懂,一问三不知,什么重点大学,都白学了当时听到就想哭,没有理论的冲动,头也不回地就走了。7年了,原来真的什么都不会,英语让我们学了2年,结果现在依旧是高中水平,只能蹦几个单词,过了六级,过了BEC,但是离流利的口语交流还是有差距;数学学了2年,结果发现一点用也没有,没有单位笔试考数学;学了2年经济,原来还不如别人面试前晚上看几个小时的新闻有用;学了1年会计,发现我连个报表异动都看不出来;学了一年计算机,还不如对面专科学校学生Excel用得溜。原来我真的是一无所有,难怪人家HR要骂我。

专家观点:考研前明确职业目标

研究生学历比本科生高,但是就业压力却盖过本科生,这正是当下就业市场的现状。麦可思近日发布了20xx届毕业生求职压力分析,调查显示,硕士毕业生求职压力大的比例要超过本专科生。尽管如此,每年考研的人数仍屡创新高,对此,中国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导师洪向阳认为,一是学位观念的影响还在,还是有很多家庭认为学位越高越好找工作;二是就业问题解决不了,以继续读书来缓解自身的就业压力;三是趋众的心理,就像一种潮流,大家都跟随。其中不排除有一小部分人确实是因为想做研究工作而考研。

洪向阳认为,其实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一直都有,但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学位的人,更希望高学位的人能真正地学以致用,用他的知识和技能为公司创造效益,如果只是空有一个学位,肯定难以受到企业的青睐。

针对有的大学生把考研作为逃避就业的避风港,洪向阳认为,很多大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就没有提前为就业做准备的意识,对职业规划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临近毕业,就业压力慢慢显现出来,因为之前没有做好准备,考研、留在学校读书好像是最容易的选择。但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一点,不管读到什么学位,90%的人要回归职场(只有小部分专门从事科研工作)。从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每个年龄段都有其要完成的任务,把读研当成避风港是在回避和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但并不能最终解决问题。

洪向阳建议大学生在考研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好相关职业规划,衡量清楚是否有必要去读研究生,如果你的职业发展方向并非高学历不可,其实大可不必考研,进入职场工作同样也可以获得成长和进步。曾经也有一位研究生在网上发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大意是:读研前先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如果学校毕业出去只能做销售,我能够决定的只是做什么行业的销售,为什么样的企业做销售。后来此人在大学期间努力参加各种活动,获得很多奖项,学习成绩不挂科就好,扩展了很多人脉,所以最后也很成功。

考研生的毕业赠言


有些同学选择了离校,而有些则是往更高的学历上发展,看下考研生的毕业赠言是怎样的?

有很多人问我选择考研的原因是什么,有很多原因啦,因为就业压力,因为学术研究,因为对专业的热爱,因为更多的机遇,更广阔的空间其实心里默默执着的,也许是选择一个奋斗的过程,尽管有人用艰苦卓绝四个字来形容,但当我确信自己没有被吓倒时,我发现这种信心和勇气是年轻赋予我们的,年轻就是不怕重来的资本吧!

我想,最重要的,是选择了这样一个拼搏的过程,选择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态度,这个严酷、残酷的过程可以让人成长,成熟起来,可以收获一种毅力,一种人生意义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很多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相信。

只是很想找回儿时的那种感觉,做一名小小的旅行家,而不是麻木的、漫无目的的游走者。青春像一条鱼,在这个季节,它将为了心中的梦想而逐流向上,告别温暖、舒适的地方,去追求,去探索,去完成生命中一件重大的使命,这样,在将来回首的时候,才能了无遗憾。

后来再回首,还是说不清当初选择上研究生的原由,只是默默地感动于那个不经意的选择,选择上路,延续梦想,只管风雨兼程。

每个晴朗的清晨,我就背上包,跨出门,走在通往自习室的道路上,一路迎着微露的朝阳,迎着希望,步履坚定地走着走着。仿佛这就是我一直在找寻的那趟理想的旅行,是我想要的生活,就是一个人上路,不会觉得孤单;很累很累了,都还想往前走;很痛很痛了,都不觉得委屈;很想很想家了,都没有哭泣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