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可以着手准备工作计划。一份优秀的工作计划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的完成工作。怎样写出更完善的工作计划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收的通知》精神,我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加强劳动力转移作为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帮助我县南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扩宽增收致富渠道。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

为切实做好南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工作,使劳务输出成为南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我局将其作为一个黄金产业来经营。健全组织。成立了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加收入工作领导小组,局长x同志任组长,就业服务局局长x同志为副组长,x科、x科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劳务输出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沟通协调等工作。明确目标。遵循“重点扶持、政策倾斜、全力推进”的原则,确定了“着力提高南部地区农民技能水平,不断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合理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千方百计扩大南部地区输出规模”的工作指导方针,提出了全年南部地区劳务输出x人,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x人,年增加劳务收入x万元的目标。严格考核。将全年目标分解到了有关科室及南部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作为年终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

二、开展阳光培训工程,提高农民技能水平。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水平是促进其外出务工的基础。为此,我局着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对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大规模的技能培训活动。一是开展技能性培训。联合县职校、x校、驾校等x个培训单位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并对达到一定技术标准的帮助其办理各种资格证书。今年以来,共为南部地区开办地毯绢花、计算机、电气焊、采煤知识、市场营销等技术培训班x期,培训人数达x人。二是开展引导性培训。考虑到南部地区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利的实际困难,本着就近培训的原则,特设定南部地区的各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和劳动保障事务站为引导性培训基地,为初中毕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就业政策、劳动法等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破除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陈旧思想,引导他们主动走出山门,走出家门,从农业以外的方面想办法来增加自身收入。今年以来,共组织引导性培训x期,培训人数达x人。通过开展阳光培训工程,使我县的农民,特别是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转变了思想观念,拓宽了致富的视野,而且使他们掌握了一门外出务工的技术敲门砖,大大地增强了外出务工的成功率。

三、广泛搜集用工信息,努力拓宽用工渠道

我县企业规模小,非公有制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非常有限。为扩大用工单位渠道,我局转变计划经济时期坐等用工单位上门招工的传统作法,坚持“跳出x、走出x,广交朋友,开拓市场”的工作思路,在巩固与开滦矿务局业务关系的基础上,主动到xx、xx等周边的大中城市,寻找新的用工单位,搜集新的用工信息。重点客户局班子成员亲自出马,联系业务。今年x月份,我们就派出x多人次走访了x、x公司、x公司、x包线长等x多个用工单位,新建用工协作关系近x家,搜集用工信息x条。同时,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谊,在双休日和重大节假期间,邀请各新老用工单位的负责人来x洽谈业务,加深感情,增强友谊。目前,我们与xx、xx、石家庄等国内大中城市的x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劳务协作关系,为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就业空间。

四、政策倾斜、重点扶持,力促农民增收

由于我县南部地区矿产资源少,当地企业少且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规模较小,许多剩余劳动力想处出务工。为此,我局对其实行重点扶持,政策倾斜的方法,加快当地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一是实行南部地区四优先。求职登记优先,凡是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我局求职,一律优先登记;费用减免优先,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省外务工的,免收求职登记费、报名费、中介费;同等条件下录用优先,在招用农民工过程中,对无劣迹、无传染性疾病的南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其它地区劳动力条件相同时,优先录用南部地区农民;选择输出行业优先,在组织劳务输出时,优先安排他们到路途近、收入高、条件好、风险低的用工单位务工。二是送信息上门,服务到家。对搜集来的用工信息,除通过电视广告、广播等新闻媒体发布外,利用乡镇流动集市,把用工信息直接送到农民手中。对用工数量少的信息直接送到村,配合用工单位直接到村进行体检,挑选务工人员。三是加强输出后的跟踪管理。今年,针对我县南地区外出务工农民多在x各矿从事采煤行业,风险较大的实际,在为其继续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又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妥善的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五、立足人才工作职能,加强农业科技扶持

为解决我县南部地区农民增收渠道窄的问题,针对其土地肥沃,适合大面积种植蔬菜的特点,从人才工作职能出发,人才中心专程到x去考察大棚菜项目,为在引进大棚菜种植能手等人才的基础上,通过他们出资金、技术、原种,我县南部地区提供土地的方式,吸引他们来我县南部地区投资,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目前已达成初步协议,近期将做进一步的商洽。此举即可以使我县南部地区的土地使用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能带动我县南部地区的发展规模产业,还能提高我县南部地区棚菜种殖户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通过不懈努力,我局为南部地区农民增收工作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今年x月份,已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x人,其中南部地区x人,占总人数的x%,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x人,为农民增收近x多万元。无论是输出数量,还是输出效益,今年都比去年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经过调查,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凡经我局输出的务工人员没有一个盖不上新房,没有一个成不了家,没有一个子女辍学的。南部地区的农民把劳务输出称之为是“铁杆庄稼”。

虽然我局的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和南部地区农民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以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加收入为已任,将其作为发展民本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尽最大努力帮助南部地区的人民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为加快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做出新的贡献。

FwR816.coM编辑精选

关于切实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


关于切实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关于切实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方案》、县委《关于切实转变农民增收方式的决定》精神,加速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破解农民增收难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全县今后5年(20xx—20xx)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一、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今后5年,全县上下要坚持“一片一业”的思路,大力发展“三品两化农业”(三品:改良品种、提升品质、创优品牌,两化:产业化、高效化),西片重点发展棉花、蜜瓜、葡萄、设施蔬菜产业,积极发展林果业、牛羊育肥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郊特色经济;东片重点发展蜜瓜、番茄、酒花、甘草等特色产业,农牧结合、以草定畜,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和牛羊产业;南片以畜牧业为主,加快养殖方式转型,重点发展肉牛产业;移民片区以优先做大劳务产业为主,一次性导入新兴产业。使全县农业形成“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益、外向型”的现代化生产经营格局,加速农民增收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外延型向内涵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收目标是,在20xx年的基础上,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每年调整发展“双千元田”和“五千元田”5万亩,扶持推广“万元田”1万亩。畜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以上,劳务收入年均递增20%以上。经过五年的努力,各大片区形成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新培育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以上,新建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2-3家,全县农产品加工率达到80%以上,外销率达到90%以上,培育农业优质品牌5个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8%以上。力争到20xx年底,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70元以上(不含新建移民乡),新建移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二、促进农民增收的10项重点任务1、加快调整种植业结构。在坚持抓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示范推广的基础上,以做大规模、做强产业、万亩连片为调整方向,大力实施“251”种植增收计划,调整退出亩收入千元以下的低效田,大力发展“双千元田”和“五千元田”,扶持推广“万元田”,力争户均发展1亩“万元田”。要采取高产栽培、立体种植、品种改良和间作套种等措施,把蜜瓜、甘草、番茄、酒花、葡萄、枸杞培育成新兴主导产业。棉花产业要以主攻单产、改良品种、提高品质为重点,采取膜下滴灌等节水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种植面积控制在18万亩以内,亩产皮棉每年新增5公斤以上;蜜瓜产业要以扩大面积、优化品质、打造品牌为重点,尽快实现种植面积突破3万亩、亩均效益突破3000元的“双三”目标;葡萄产业以酿酒为重点,建立试验基地和示范园区,引导扩大种植规模;番茄、酒花、甘草产业要以建龙头、抓订单、增效益为重点,加速扩张产业规模,尽快形成区域化种植的大格局。2、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牢牢把握全县畜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农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以推动养殖方式转型为重要途径,按照“小群体汇集大规模”的发展思路,认真实施“农牧互补”战略,走好“以草定畜、草畜平衡、龙头带动、整体推进”的健康型畜牧业发展道路。在巩固“1881”成果的基础上,适应现阶段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大力推广“1245”新型牛羊养殖模式(1户饲养20只基础母羊或4头基础母牛,一年实现纯收入5000元以上),特别是南片乡镇要积极争取草畜产业扶持项目,建好养殖小区,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在肉牛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力争户均推广一个“1245”新型牛羊养殖模式。进一步增强产业优势,提升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要结合退牧还草工程,大力普及暖棚舍饲精养、快速育肥、秸秆青贮氨化、微贮脱毒等技术,加快畜牧业特色化、标准化和高效化步伐。要积极引导畜牧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结成利益共同体,促使企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推动全县养殖业向“一村一品”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健全重大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和应急处置机制,设立畜牧防疫专项资金,加强以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为主的畜产品生产经营检疫监督工作,提高防疫效果。力争到20xx年,全县新建标准化设施养殖小区50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4万头和55万只以上,实现畜牧业产值1.4亿元以上。3、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继续把劳务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最现实的途径,以“创特色、亮品牌、增效益”为目标,按照“抓劳务就是抓项目、抓经济、抓民生”的发展思路,创建劳务基地、创新输转模式、打造劳务品牌,促使全县劳务经济向

关于切实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规模化、有序化、多元化迈进,力争实现户均输出1名劳务的目标。要广泛开展劳务政策、典型事迹、咨询服务和职业道德规范等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劳务输转的浓厚氛围。要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思路,重点围绕建筑、制造、家政、餐饮、保安、电子、机修等职业工种,采取政府资助、企业订单、市场运作、部门协作的办法,广泛开展“菜单式”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和就业技能。要设立政府劳务输出办事处,充分利用血缘、人缘、地缘关系,发挥各级政府、劳务机构、中介组织、劳务协会和劳务经纪人的主导作用,努力实现劳务输转从苦力型向技能型、季节型向长期型转变。要坚持劳务输出和劳务输入相结合,由政府牵头组织,尽快与我省劳动力资源富余的东部地区结成友好县市,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解决好全县主导产业劳动力季节性紧缺的问题。要积极构建劳动力资源调查、技能培训和组织输出三大系统,加强劳务市场监管,确保全县劳务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4、加快建设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强龙头、兴产业、促增收”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要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走种养什么就加工什么的路子,继续以敦煌种业、神州棉纺、棉仁蛋白、牛羊屠宰加工等企业为龙头,通过内引外联、强强联合,组建棉花精深加工、畜产品初级加工、特色产品连锁购销三大集团,打响瓜州农业品牌,努力构建依托龙头出产品、依托产品创品牌、依托品牌增效益、依托效益强产业的良性循环体系,带动全县高效棉花、牛羊产业和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要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采取“龙头+基地”的模式,着力培育棉杆造纸、番茄酱加工、甘草加工、酒花浸膏生产、蜜瓜储运保鲜等精深加工企业,开发系列配套产品,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品增值,推动农民增收方式快速转变。要“引强入瓜”、“引名入瓜”,积极主动走出去与域外现代化农业大企业、大集团联姻结缘,千方百计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和带动力好的产业龙头,全力打造多领域、高科技、外向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群,增强全县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力,逐步推动种植基地万亩以上连片,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5、加快土地有序合理流转。遵循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只要不改变土地的性质,允许农民采用亲情转包、地块互换、租赁经营、土地入股、反租倒包、能人代耕、公司承包和协会带动等模式,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力争用五年时间,使全县20%的土地得到有序流转,农村五分之一的劳动力实现离土经营。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合同、公证仲裁、地价评估等制度,科学界定土地流转的补偿标准、利益分配和流转程序,使农村耕地承包经营物权化、长期化。要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使土地使用权逐步向具有较高生产种植技术的专业化公司、协会和业主集中。鼓励农民以土地为资本入股,直接参与投资方的利润分红,实现土地的高效流转。要制定扶持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对参与流转的经营大户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生产成本方面的补贴,国家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优先向土地流转大户和龙头企业倾斜。规范执法工作,确保土地合理合法流转。强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农民失业保险”、“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好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同时,坚持先行搞好试点,县上确定西湖、河东两个乡为全县土地流转试点乡,其它乡镇也要抓好1-2个土地流转试点。6、加快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牢固树立“不求所在,但求所有”的思想,把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流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战略性措施,要按照“市场连产业,基地带农户”的思路,注重培育农民自己的流通组织,广辟农产品流通渠道,充分发挥好市场的产品集散功能。要构建连接城乡、功能配套、管理规范、高效通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积极发展产销直挂、网上交易和定点配送服务,实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降低交易成本。要认真实施以“外部市场为主,内部市场为辅”的营销策略,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发展规范化的订单农业,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全县订单农业面积达到60%以上。加快培育各类农贸公司和购销联合体等农产品流通经济实体,培植各类农产品运销专业大户,千方百计搞活农产品流通。力争五年内扶持发展农产品运销专业大户500户以上,通过发挥流通大户的带动效应,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促进农产品升值增效。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农产品绿色流通通道,加强规范管理,为全县流通运销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7、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助农增收作为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经济能人为主体,依托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努力构建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发挥好引领农民、组织农民、服务农民的重要作用。要制定出台《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突出政策、资金、技术“三扶持”,对符合标准、达到要求、业绩突出的,实行优先享受贷款、优先享受贴息、优先享受富民补贴的“三优先”政策,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以发展促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要以合作共赢为目标,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积极与企业、客商签订合同,用法律手段推动“订单农业”快速发展,有经营收入的可探索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风险储备金,用来弥补亏损和调节市场风险,努力实现由松散型、让利型逐步向紧密型、完全合作型发展。力争到20xx年,全县80%的农村主导产业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80%的农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80%的农产品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流通销售,初步形成产品—商品—效益的市场化运销格局。8、加快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以科技产业承包和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强化科技体制创新,构筑“专家+产业+基地”、“专家+协会+农户”等科技产业经营模式,探索建立指导性、服务性、示范性、带动性强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科技新成果,加速科技型产业和科技型企业培植,全方位提升全县科技创新水平。要按照“稳定公益服务、强化承包服务”的要求,成立重点产业承包小组,组建产业办公室,明确发包、管理、监督、考核、奖罚的主体地位,强化产业承包的绩效考核,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配套、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农民意愿相适应的承包服务新体制,大力推行乡镇承包产业规模、科技部门承包技术服务的“双承包”服务新机制,科技事业单位要以推行聘用合同制和岗位管理责任制为重点,推行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按项目定酬的有效办法,建立酬劳向产业承包人员倾斜的分配机制。县乡农业科技人员要承包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服务,畜牧科技人员要承包快速育肥、牛羊改良和暖棚饲养等技术服务,林果科技人员要承包葡萄、枸杞等林果产业技术服务,发挥好产业承包、科技服务的主导作用,引领带动全县“双千元田”、“五千元田”、“万元田”规模化发展,实现依靠科技助农增收的目标。9、加快培育现代新型农民。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把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作为变农村巨大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措施来抓,大力创建学习型家庭,培育知识型农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要引导农民转变增收观念。通过召开会议、媒体宣传、电化教育、举办形势报告会等方式,分批分期开展以农村经济形势、产业发展动向和市场信息需求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教育活动,切实引导农民转变增收方式。实施“走出去”战略,每年分期分批组织村组干部和农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启迪思维,激发加快发展的动力。要抓好农民培训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条件,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构建政府扶持、面向市场、覆盖城乡、多元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推动农民就地就近培训,通过实施绿色证书、科技入户、创业技能、劳动就业、现代远程、学历教育六大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建强农村经纪人、农民技术员、农民企业家和能工巧匠、乡土专家“五支”队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科技素质和文化素质。力争到20xx年,全县20%以上的农民成为产业化带头人。10、加快移民扶贫开发。围绕改善基本生产条件、提高移民素质、拓宽增收渠道,积极向上争取移民扶贫、少数民族扶持政策,争取省市建立移民后期扶持长效机制。要突出田间配套,抓好中低产田和节水改造,提高耕地综合质量,切实开展移民区农田林网、绿色通道、防风治沙、天然植被封育保护等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要加强移民区道路、安全饮水建设,三年内基本解决移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五年内实现所有移民乡镇通公路,建制村通油路。积极推进以广播电视村村通为重点的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完善移民乡镇法庭、公安派出所等社会管理机构和文化站、信用社、电信、广播电视等各项公共服务机构,确保移民区社会管理工作步入正轨。要坚持把提高移民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摆在扶贫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加强青壮年移民的职业教育,大规模开展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积极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导移民群众改良品种、应用科技、调整结构,一次性导入新兴高效产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由“输血”逐步转向“造血”。要加强对口帮扶、社会帮扶工作,积极争取市上“民族团结进步项目帮扶活动”,坚持组织县内帮扶活动,通过政策引导、物质投入、资金扶持、人才支持、兴办实事等措施,集中力量帮助移民乡村脱贫致富。同时,成立专门机构,定期研究、协调解决移民乡村存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加强对贫困人口的监测,尽快理顺非计划移民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并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和水平。三、促进农民增收的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重大的经济任务,而且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全县各级组织必须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出发,坚持“以瓜州的进步为己任”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调整观和正确的增收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转”字当先,争做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先行者和实践者,敢于向转变农民增收方式要生产力和战斗力,用实际行动引领农民转变发展理念、转变生产方式、转变增收模式。县上要成立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对产业发展、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引进和科技承包服务等工作实行县领导包挂责任制,相关部门要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强化组织保障,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既要立足农业内部挖潜增收,更要开拓农民增收的新领域,集中精力把转变农民增收方式抓成最大的“民心工程”。2、强化政策支持。金融机构要着眼于农民增收的工作大局,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业务范围,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扩大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信贷扶持,真正把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办成农民自己的“银行”。要全面落实好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积极争取中央转移支付,努力增加更多的支农资金。农口等部门在全力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的原则,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效益。要按照财政支农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新增财力向转变农民增收方式工作倾斜。积极探索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农业保险等扶持办法,引导社会各种资金投向农业,县财政要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重点对产业发展、龙头企业、科技推广、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专业市场予以扶持,为全县农民收入增长提供资金保障。3、广泛引导发动。促进农民增收是一项带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要坚持从宣传发动抓起,充分利用宣传阵地、新闻媒体、集中教育和群众文体活动,采取编写宣传读本、开辟专题栏目、开展宣传月、举办读书班等有效方式,深入宣传转变农民增收方式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信息资讯和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抓好思想引导、政策引导、信息引导和市场引导,切实发挥好舆论先导作用。宣传、广电等部门要精心组织策划,全力打响宣传战役,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上来。农牧、科技等部门要做好示范带动工作,及时总结推广转变农民增收方式的成功经验,努力使全县干部群众变“要我转”为“我要转”。4、创优增收环境。从环境建设出生产力的高度,不断优化农民增收的硬件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力争取农村“六小”工程,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和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发展节水灌溉,优化农业装备,改造基础设施,推动通讯、供电、供排水、信息网络向农村延伸覆盖,深入开展以改路、改院、改水、改厕和硬化、美化、亮化为主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抓好新农村示范建设工程,切实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一切围绕农民增收、一切服务农民增收”的要求,认真制定支农服务措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努力为转变农民增收方式提供优质高效服务。5、狠抓工作落实。全县各级组织要始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己任,坚持“马上办、盯住干、干到位”,把是否促进农民增收作为评选农村“红旗党组织”和“明星党员”的重要标准,探索按片区建立产业党委的新模式,广泛深入开展“举旗帜,亮明灯”党员先进性实践活动,促使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转变农民增收方式的领航者、带头人;要积极主动落实好“四包”增收责任制,聚集多种力量、采取多种办法破解增收难题,引领全县农民变革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要结合“治慢工程”,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认真解决好影响农民增收方式转变的深层次问题;要坚持把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作为衡量县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准,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农村经济考核体系,切实树立“以增收论业绩”的工作导向;要充分发挥好专项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人大、政协监督的重要作用,真正把转变农民增收方式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村农民增收规划


为了加快北王村“515”社会主义示范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升级晋档”的目标。北王村两委会一班人经商讨研究,制定我村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北王村位于王村镇政府一公里处,全村516户,XX口人,总耕地5649亩,全村总面积为8平方米。现有两委干部5人,村组干部12人,党员56人,村民居位分布王(村)黄(龙)公路东西两侧,原村位于村西部,南北居民,宅地依靠沟边,水土流失现实较为严重。近年来,村两委会一班人按照“抓好产业促民富、改变基础变村貌、规范管理促和谐”的思路,不断创新,狠抓落实,先后获得了“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村、平安村、民主依法示范村”等荣誉。

近几年来,北王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先后修建了村活动场所、图书室,对村硬化巷道进行全方位、高标准的绿化。XX年全村的“双千亩”(千亩核桃、千亩花椒)已全面挂果,实现人均纯收入645元,存栏能繁母猪300多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41元,地膜玉米已种植XX亩,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85元,劳务输出全村外出从业务工490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641元,以上方面加起来使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18元,村党支部顺利晋升为二类支部。发展目标:XX年计划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10000元,较去年增加4000元左右,计划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发展设施农业大棚100棚,正在开挖建设,预计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8000元以上,能够实现升级晋档目标。

二、规划目标

(一)种植业。XX年种植玉米3000亩,实现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745元,千亩核桃、千亩花椒实现人均纯收入680元,小麦种植实现人均纯收入420元,种植业总计实现人均纯收入1845元。

(二)畜牧业。全村能繁母猪500头,年产仔猪6000余头,实行自繁自养方式发展,每头生猪出栏价约为1200余元,即每头可获利500元可实现收入300万余元,实现人均纯收入1450元。

(三)设施农业大棚。两委会多次组织群众到外参观,确定发展设施农业大棚思路,目前已协调土地200余亩,落实建棚意向户100户,正在开挖建设,预计可实现收入200余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左右。

(四)劳务输出方面。全村外出从业务工520人,实现收入600万元左右。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012元。

(五)国家政策补贴收入。全村47户享受低保94000元,退耕还林补贴83700元。粮食直补约321993元。以上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495元左右.

全村以上总收入人均可达到9802元。可实现升级晋档的目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村上成立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其他两委干部为成员的农民增收规划领导小组。各司其责,集思广益,积极调动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为全村村民的增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科技培训的力度,多组织农民外出考查学习,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农民,提高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力。

村党支部 村委会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五日

关于山区农民如何增收建议


关于山区农民如何增收建议

4月23日,带着“山区农民如何增收”这一问题,我到乡里最偏远的山村---××村进行蹲点调研。
三天来,通过深入走访和交流,我被群众强烈的致富愿望感动,也为群众缺乏致富门路而苦恼,并组织召开了党员会、恳谈会、调解会等会议,进一步了解村民所思所想,共同分析了制约农户增收的因素:一是缺乏致富门路,没有固定稳妥的发展项目,受气候和市场的影响非常直接,种的时候靠老天,收的时候愁销路。二是缺技术,未转移人群文化素质偏低,多数农民掌握的还是传统技术,新技术学习难度大。三是缺资金,部分家底薄的农户存在生产资金周转困难,特别是要本文 扩大再生产时资金不够,小额短期生产贷款比较难。四是缺少劳动力,由于青壮年又外出较多,造成生产规模难以扩大,降低了生产效益。
发展是最大的民生,增收是最大的和谐。如何提高山区农民收入成为了基层党委政府必须积极解决的问题。
偏远山村其实拥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资网源,如何因地制宜将自然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是山区农民增收的关键。致富前提是要改变思想观念,山区农民思想保守,缺少信息,传统生产观念根深蒂固。致富关键是要拓宽致富门路,传统的水稻种植亩收益只有数百元,满足温饱之外收入难以提高,通过实施一些“短、平、快”效益农业项目,提高土地收益,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捷径是能人带动,每个村都有几个见识广、生产规模较大、致富能力强的能人,用农民教育农民,让农民带动农民是一条很有效的办法。致富保障是完善基础设施,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民要增收,必须从改变“肩挑背扛”的状况入手,完善村康庄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天的蹲点,切实让我认识到,之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其实与农村实际,特别是与农民的想法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乡镇领导干部平时每天忙于具体的事务,真正沉下去调研不多。通过深入基层,对点上情况进行了解、分析、思考,提炼经验,总结规律,推动面上工作,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好好掌握的工作方法。

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策


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此,“十五”纲要中指出:“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较快的增长”。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20xx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进农民增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一、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
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5.2,农民得到了实惠。但从1997年开始,增长速度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农民人均纯收入1997年增长4.6,1998年增长4.3,1999年增长3.8,20xx年增长2.1,直到20xx年才出现反弹,增长4.2。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比上年增长4.4。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2575元,比上年增长约4。最近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徘徊在4左右,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一半。受“非典”和洪涝灾害的影响,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0xx年为2127元,仅比上年增长0.4,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政府不再提高农产品价格,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幅下降。过去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靠政府提高粮食和农副产品的价格,随着国内外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再靠提价的办法提高农民收入已经不现实。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因连年提价,加上粮食生产成本递增,目前我国小麦、玉米、大米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二至七成,已经失去了竞争优势,如果再提价无疑于饮鸩止渴。
(二)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特别是来自乡镇企业的收入逐渐减少。在一般加工、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全社会更加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的背景下,许多以低技术为主体的乡镇企业面临困境。一些地方原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改制,减少冗员,导致乡镇企业吸收农民就业人数下降和农民收入减少。20xx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农业部分为1063元,与1090元的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并不大;但在二、三产业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方面,安徽省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为255元,与福建、浙江差距分别高达1018元、2181元。因此,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低,主要是差在二、三产业和工资性收入上。
(三)农民的不合理负担过重,削弱了农民收入的份额。农民的收入本来就低,却要交农业税和各种名目繁多的“费”。据统计,20xx年,纯农户的人均税费负担为115.7元,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兼业户人均税费负担为81.8元,以非农业收入为主的兼业户人均税费负担为62.1元,相较之下收入较高的城市人口平均税费却只有49.5元。我国有些县乡基层政权人员过多,开支庞大,财政上存在着严重的缺口,为了维持基层政权的运转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地方政府想方设法向农民伸手要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二、农民增收缓慢的影响
我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多人在农村,农民长期不增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增收缓慢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1997年至20xx年五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6,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只增长3.8。也说是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不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一半。农民收入上不去,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不利于消除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带来负面影响,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要求。
(二)农民增收缓慢是实现扩大内需方针的巨大障碍。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通货紧缩,消费不足。为此,中央做出了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方针。刺激9亿农民的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把农民消费的潜力挖掘出来,必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农民增收缓慢,消费欲望不强,消费模式仍然以生存性消费为主,农民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弱。农民增收缓慢不利于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
(三)农民增收缓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严重的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的主题,也是我国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的主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的根本问题。我国能否实现现代化,关键看农业是否实现现代化,同样,能否实现全面小康关键在于农民是否实现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难之点,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广大农村;关键之点,不是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而是农民收入普遍大幅度的增长。如果农民增收缓慢,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必然要拖全面小康的后腿。
三、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对策
促进农民增收,关系

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策第2页

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同时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面对农民增收缓慢难题,我们必须运用综合措施,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首先,鼓励农民种植优质粮,增加粮食直补资金,并直接发放到户,千方百计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安徽省出台政策,规定早稻上市时,由国家指定粮食企业按每斤0.70元最低保护价收购,当市场高于保护价时随行就市。其次,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促使产品多样化和优良化,走出一条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再次,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加工、贮藏等技术,并注重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名优产品。最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业从产前向产后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业的综合效益,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之举。安徽省于20xx年在全国率先试行农村税费改革,20xx年1月1日宣布在上年取消农业特产税的基础上,取消农业税附加,减征农业税,为此全省可直接减轻农民负担近6亿元。20xx年河南省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三乱”得到有效遏制,当年农民负担比改革前要减轻37.7%。农村税费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彻底取消不应由农民负担的各种费用,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三)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处于经济起飞阶段,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广大农村,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仍然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要积极推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多种资产经营形式,把发展乡镇企业与推进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增加农民非农就业。
(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农村人多地少,要想致富,必须鼓励农民“走出去”。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健全覆盖面广的劳务输出网络,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多渠道组织劳务输出,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的重要途径。
四、用城乡统筹的思路促进农民增收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要坚持“五个统筹”,即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思路,加快建立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个统筹”的思路充满了辩证法,它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反映了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用城乡统筹的观点来思考“三农“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支农、建农问题,而是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问题,通俗讲,是如何把“农民”变成“市民”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为36%,滞后于工业化水平(我国工业增加值已占GDP的50%)。为了彻底解决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将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把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逐步解放出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减少农民、致富农民的目标。
今天,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繁荣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满足了发达地区劳动力的结构性需求。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加快了城乡信息、劳力、资金、技术的交流,促进了城乡互补和共同发展。同时,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规模经营。目前,外出打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xx年,全国共有近1亿农民进入城市打工,总收入达3700亿元。安徽省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人均529元,同比增长23,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89.2。
城乡统筹是考虑和解决所有“三农”问题的大思路。城乡统筹实质上是统筹城乡生产要素。首先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实现城乡劳动力的统筹,就是要逐步取消限制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不合理准入规定及不合法的收费;广泛开展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转业培训,搞好农民工外出的信息服务;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20xx年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有关方面迅速行动,积极采取措施清理拖欠建设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截至20xx年1月中旬,已偿付历年拖欠农民工工资215亿元,清欠率达到68,其中,20xx年发生的欠款已兑付89。
其次是统筹城乡税收。许多国家都实行城乡一体的税收体制,农产品税负几乎为零。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同时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总体上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直至完全取消,这就为最终实现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奠定了基础。
最后是统筹城乡信贷。目前农村全部贷款只占金融机构总贷款余额的10%,与农村对GDp的贡献率不相称,信贷资金不足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今后制定货币信贷政策,要更加重视城乡和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应逐步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贷款的比重。
可见,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重大的思想创新。农民增收问题只有在统筹城乡发展框架内才能得到真正解决。

抓紧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落实为农民增收开好局起好步


抓紧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落实为农民增收开好局起好步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全年工作抓落实、打基础的起步之季,抓好了春季农业,就为全年农业农村工作赢得了主动、奠定了基础,就为农民增收开好局、起好步。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春季农业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做到思想到位、精力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抓紧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1、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再次锁定“三农”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当作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活动,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和要求上来,真正使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人心。在学习贯彻一号文件的过程中,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特别是要与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市《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相结合,与制订今年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计划相结合,使中央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对农村工作的倾斜、对农民群众的优惠政策,切实转变为全市广大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实际成果。要通过深入学习贯彻,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深化对“重中之重”、“两个趋向”和“城乡统筹”的认识,进一步营造全市上下关心、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浓厚氛围,进一步理清本地、本部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和措施,进一步形成振奋精神、抢抓机遇、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工作局面,推动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2、要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生产。各地要迅速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开展农业科学技术培训,搞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面对面地帮助农民搞好春耕生产。要切实组织好优质种苗和农用物资供应,满足春耕生产用种、用肥、用药的需要,抓好畜禽春季补栏和鱼苗放养工作。要加强马铃薯、蔬菜和油菜春收作物的田间管理,力争春收农作物有一个较好的收成。要抓好中低产果茶园改造,加强果茶等经济作物的管理,由于去冬今春的几次冻害,对果茶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各地做好果茶园清沟排湿,提早施好果茶萌芽肥,及时做好受冻枝梢的修剪,促树体树势的尽快恢复。要继续做好防冻和防倒春寒的相关工作,尽可能减少农业灾害的损失。要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强化种子、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继续抓好毒鼠强专项整治,保障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要深化农业155服务,紧紧围绕当前春耕生产,为农民群众提供农资、农技、农机等生产服务,解决春耕生产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促进春耕生产加快进度。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大支持“三农”力度,简化农户贷款手续,增加对农户信贷投入,进一步推行授信贷款、小额信贷、联户联保等农村信贷行之有效的办法,切实解决农民发展农业生产资金短缺的实际困难。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加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解和仲裁工作力度,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坚决纠正各种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要正确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全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要继续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把减负工作重点由专门面向农民的收费向涉农收费扩展,由行政事业性收费向市场和服务性收费扩展,由解决突出问题向建立长效机制努力。3、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物资,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我市作为福建粮食生产主产区,粮食生产仍然是我市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之一。今年2月份中旬,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下达20xx年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的通知》(明政办[20xx]16号),将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54万亩、总产129万吨的指导性计划分解下达给各县(市、区)。各地要按照明政办[20xx]16号文件要求,继续把发展粮食生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全面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继续实行订单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支持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各县(市、区)要尽快把粮食生产的指导性计划细化,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当前特别要千方百计落实早稻面积,力争达到42万亩。同时,要通过间作套种等措施,着力扩大旱粮、杂粮种植面积。要把抓好粮食生产的着力点放到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来,切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行土地整理,抓好商品粮基地建设,标准农田建设、旱片改造、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全面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田产出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稻、专用粮食;要加速粮食转化,提高粮食加工比例,打好粮食品

抓紧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落实为农民增收开好局起好步第2页

牌,提高粮食综合经济效益;要充分发挥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积极开展粮钱丰收竞赛活动,大力推广粮食增产增效技术,因地制宜推行高产高效耕作模式,提高种植效益,确保今年全市粮食指导性计划目标的实现。4、要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今年1月4日,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印发20xx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计划任务的通知》(明政办[20xx]1号),已将今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任务分解下达各县(市、区)。各地要紧紧围绕市政府下达的计划任务,继续实行“六个一”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今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的实现。当前,烟叶产业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气,及时在最佳移栽期内集中移栽,保证烟叶移栽质量,并加强烤烟的前期田管,重点做好稻草覆盖防寒、烟田排水、查苗补苗和科学施肥工作,促进烤烟的早生快发,确保全市45.29万亩烟叶种植计划的落实。肉牛产业,各项目县要按照市政府下达的责任书认真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全市肉牛出栏5.7万头任务的完成。当前正是黄母牛配种高峰期,要抓好黄牛冻精冷配工作,大力推广宁化县流动冷配车的做法,上门服务,方便农民,加快黄牛品种改良步伐;并抓好春季牧草种植、杂交架子牛的调进和五号病的防控工作。同时,要组织引导肉牛到明溪宏宇牧业公司进行屠宰加工,利益共享问题按市政府去年104号专题会议纪要精神办理。肉羊产业,要继续抓好戴云山羊、南江黄羊、波尔山羊等肉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种苗支持;要抓好优质肉羊养殖小区、科技示范场建设,加大推广科学养羊,努力提高肉羊出栏率。笋竹产业,要突出今年科技兴竹的主题,继续深入开展竹业开发竞赛活动,抓紧现代竹业科技示范园和竹山基础设施工程的规划工作,做好护笋养竹工作的宣传引导,不断改善竹林结构。红豆杉产业,要抓好人工红豆杉种植基地建设,抓住春季有利时机,加快新植进度,确保完成今年新建工红豆杉基地1万亩;抓紧原料药(紫杉醇)生产线GMp认证工作和国家药监局批准核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报批工作,并争取在今年内完成通过;继续做好公司上市工作,争取今年5-6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建莲产业,要加大“建选17号”新品种的推广力度,抓好种苗的供应和栽培技术的培训,确保“建选17号”种植规模达到3.5万亩;加强指导、协调、服务,促进鑫达科技楼、吹瓶生产线新项目上马,文鑫公司生物功能性莲子粉等新产品形成规模生产。5、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过去两年,我市持续干旱且旱情相当严重。今年2月16日前后全市各地普降大到暴雨,虽然对缓解旱情、增加水库库容、春耕生产等有好处,但农业生产的特点,使我们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因此,各地要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抗大灾的思想,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准备,扎实抓好各项防汛抗旱工作。今年的汛期即将来临,一方面要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各类水库渡汛方案,加强水库科学调度和管理,备好备足各类防汛物质,组织好防汛抢险队伍,深入开展汛前大检查,切实抓好各项防汛备汛工作的落实,确保安全渡汛。各县(市、区)要按照市政府办《关于建设县级防汛视讯会议系统的通知》要求,抓紧县级视汛会议系统建设,务必在汛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另一方面要抓好防旱抗旱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继续组织实施人工增雨,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和调水工程建设,搞好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尽量多引、多提、多拦、多蓄水,努力增加抗旱水源。同时,要抓紧冬春修水利建设扫尾工作,当前特别要抓紧水毁工程修复和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确保农业生产用水。今年“六千”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已明确,全市计划完成农村供水工程项目260个,小型水库除险加固24座,山地水利蓄水工程3.0万立方米,节水灌溉建设3.0万亩,河道清水工程(将乐、明溪、建宁)15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21.8万亩;建设2座小型水库。各地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今年全市“六千”水利工程建设任务保持保量的完成。此外,目前天气已回暖,各地要继续按照“政府发动、属地管理、业主负责、群众参与”和“统一行动、集中治理”的原则,认真开展水葫芦清理整治工作,特别是沙溪流域的永安、三元、梅列、沙县、尤溪等重点县(市、区),要严格按照市政府下达的责任书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抓好水葫芦清理整治和常年保洁工作,确保在辖区内基本上看不到水葫芦,责任区水面保持洁净。6、要认真抓好动植物防疫工作。春季是各种畜禽疫病高发季节,要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各地要按照1月28日召开的全国、全省、全市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电视电话会议的工作部署,认真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要坚决落实强制免疫,口蹄疫的免疫密度全面达到100,禽流感的免疫密度在种禽场、规模饲养场、老疫区和交通要道等重点部位达100,水禽的免疫密度达100;要积极开展疫情监测,时刻掌握疫情动态,及时发现疫情苗头,坚决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要严格控制畜禽及其产品的调运,积极发展生产,努力实现自繁、自养、自给,尽量减少畜禽及其产品的调入,严禁到疫区或跨省远距离调运畜禽及其产品,防止外来疫源的传入;要切实落实消毒工作,加强对饲养场、屠宰场、牲畜交易市场、牲畜运载工具的消毒监督,使之步入正常化、制度化的轨道,消除疫源的潜在威胁。要切实加强农作物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对已发生危险性森林病虫害的地方,要加大除治和预防力度,全面清理病虫害枯死木,严防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扩散。同时,要强化动植物及其产品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督,防止外来疫情的传入,确保农业生产和消费者安全。7、要切实抓好当前林业三项工作。一是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改革。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2月21日召开的全省、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妥善解决好村集体收入有稳定来源的问题,正确把握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统筹协调改革与发证的关系,化解疑难问题,确保改革质量。要乘势而上,一鼓作气,再接再厉,保证3月底基本完成明晰集体林木林地产权的任务,5月底基本完成确权发证的任务,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确保上半年完成明晰产权和确权发证的的主体任务。同时,全面推进森林资源流转、林权证质押贷款、林木采伐、资源保护、科技服务、林业投融资体制、生态公益林补偿等配套改革,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是要抓紧抓好春季造林工作。今年省上下达我市35万亩造林任务,比上年增加了18.5万亩的造林任务,造林更新任务很重。当前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在林地资源挖掘、林种树种结构调整、扶持政策措施、发动个私造林和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下功夫,充分调动林农造林积极性,及时组织和引导群众上山造林,切实加快造林进度,确保按时完成造林任务。要将春季造林作为林改督导组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山头地块检查指导造林工作,协调和解决造林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主动为林农和业主做好造林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服务,确保造林质量。三是要抓好当前森林防火工作。春季各种春耕生产陆续展开,林、农事生产活动频繁,野外用火急剧上升,加上受去冬霜冻影响,林下植被干枯严重,森林防火势必迎来严峻的挑战,防范任务也更加繁重。现正是“春防”的关键时期,各地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觉,认真吸取去年3月初全市频发森林火灾的教训,进一步增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无论气候是否对“春防”有利,都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着力研究和解决当前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尤其是20xx年火灾频发的县、乡,要加快综合治理步伐,查找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坚持堵疏相结合,把各项预防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8、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去年底,市政府办在《三明要讯》上刊发了“尤溪八字桥佛手瓜专业合作社服务‘三农’的做法与经验”一文。春节前,刘德章副省长将《农民合作启示录-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查》复印给各设区市党委、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通过认真阅读,启发很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是农民群众在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方面的创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助于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按统一标准进行生产,按统一要求组织销售,按统一意愿对外谈判,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利益表达能力,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有助于提高同一类农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规模,使其做强、做大,形成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优势,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有助于降低龙头企业与众多农户联接的管理和交易成本,维护农民利益,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规模,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助于培养人才,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各地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性,把引导、扶持其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抓出成效。要认真总结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功经验,积极推广尤溪八字桥佛手瓜专业合作社以及浙江等地的经验和做法。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重引导、少干预、多服务”原则,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种养大户、农业技术人员、乡镇干部等牵头创办各种形式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层次、多领域放手发展多种形式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一批高效优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要发挥供销社资产、技术、销售渠道和与农民贴近的优势,使供销社成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中坚力量。要加大扶持力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促其成长壮大,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有效化解农民进入市场风险,增强农村经济活力,促进我市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本文为3月1日副市长在全市春季农业生产暨亚行二期贷款项目、农林专场招商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抓紧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落实 为农民增收开好局起好步工作计划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全年工作抓落实、打基础的起步之季,抓好了春季农业,就为全年农业农村工作赢得了主动、奠定了基础,就为农民增收开好局、起好步。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春季农业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做到思想到位、精力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抓紧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 1、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再次锁定“三农”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当作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活动,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和要求上来,真正使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人心。在学习贯彻一号文件的过程中,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特别是要与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市《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相结合,与制订今年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计划相结合,使中央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对农村工作的倾斜、对农民群众的优惠政策,切实转变为全市广大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实际成果。要通过深入学习贯彻,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深化对“重中之重”、“两个趋向”和“城乡统筹”的认识,进一步营造全市上下关心、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浓厚氛围,进一步理清本地、本部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和措施,进一步形成振奋精神、抢抓机遇、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工作局面,推动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2、要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生产。各地要迅速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开展农业科学技术培训,搞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面对面地帮助农民搞好春耕生产。要切实组织好优质种苗和农用物资供应,满足春耕生产用种、用肥、用药的需要,抓好畜禽春季补栏和鱼苗放养工作。要加强马铃薯、蔬菜和油菜春收作物的田间管理,力争春收农作物有一个较好的收成。要抓好中低产果茶园改造,加强果茶等经济作物的管理,由于去冬今春的几次冻害,对果茶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各地做好果茶园清沟排湿,提早施好果茶萌芽肥,及时做好受冻枝梢的修剪,促树体树势的尽快恢复。要继续做好防冻和防倒春寒的相关工作,尽可能减少农业灾害的损失。要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强化种子、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继续抓好毒鼠强专项整治,保障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要深化农业155服务,紧紧围绕当前春耕生产,为农民群众提供农资、农技、农机等生产服务,解决春耕生产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促进春耕生产加快进度。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大支持“三农”力度,简化农户贷款手续,增加对农户信贷投入,进一步推行授信贷款、小额信贷、联户联保等农村信贷行之有效的办法,切实解决农民发展农业生产资金短缺的实际困难。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加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解和仲裁工作力度,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坚决纠正各种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要正确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全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要继续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把减负工作重点由专门面向农民的收费向涉农收费扩展,由行政事业性收费向市场和服务性收费扩展,由解决突出问题向建立长效机制努力。 3、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物资,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我市作为福建粮食生产主产区,粮食生产仍然是我市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之一。今年2月份中旬,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下达20xx年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的通知》(明政办[20xx]16号),将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54万亩、总产129万吨的指导性计划分解下达给各县(市、区)。各地要按照明政办[20xx]16号文件要求,继续把发展粮食生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全面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继续实行订单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支持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各县(市、区)要尽快把粮食生产的指导性计划细化,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当前特别要千方百计落实早稻面积,力争达到42万亩。同时,要通过间作套种等措施,着力扩大旱粮、杂粮种植面积。要把抓好粮食生产的着力点放到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来,切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行土地整理,抓好商品粮基地建设,标准农田建设、旱片改造、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全面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田产出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稻、专用粮食;要加速粮食转化,提高粮食加工比例,打好粮食品牌,提高粮食综合经济效益;要充分发挥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积极开展粮钱丰收竞赛活动,大力推广粮食增产增效技术,因地制宜推行高产高效耕作模式,提高种植效益,确保今年全市粮食指导性计划目标的实现。 4、要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今年1月4日,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印发20xx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计划任务的通知》(明政办[20xx]1号),已将今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任务分解下达各县(市、区)。各地要紧紧围绕市政府下达的计划任务,继续实行“六个一”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今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的实现。当前,烟叶产业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气,及时在最佳移栽期内集中移栽,保证烟叶移栽质量,并加强烤烟的前期田管,重点做好稻草覆盖防寒、烟田排水、查苗补苗和科学施肥工作,促进烤烟的早生快发,确保全市45.29万亩烟叶种植计划的落实。肉牛产业,各项目县要按照市政府下达的责任书认真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全市肉牛出栏5.7万头任务的完成。当前正是黄母牛配种高峰期,要抓好黄牛冻精冷配工作,大力推广宁化县流动冷配车的做法,上门服务,方便农民,加快黄牛品种改良步伐;并抓好春季牧草种植、杂交架子牛的调进和五号病的防控工作。同时,要组织引导肉牛到明溪宏宇牧业公司进行屠宰加工,利益共享问题按市政府去年104号专题会议纪要精神办理。肉羊产业,要继续抓好戴云山羊、南江黄羊、波尔山羊等肉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种苗支持;要抓好优质肉羊养殖小区、科技示范场建设,加大推广科学养羊,努力提高肉羊出栏率。笋竹产业,要突出今年科技兴竹的主题,继续深入开展竹业开发竞赛活动,抓紧现代竹业科技示范园和竹山基础设施工程的规划工作,做好护笋养竹工作的宣传引导,不断改善竹林结构。红豆杉产业,要抓好人工红豆杉种植基地建设,抓住春季有利时机,加快新植进度,确保完成今年新建工红豆杉基地1万亩;抓紧原料药(紫杉醇)生产线GMp认证工作和国家药监局批准核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报批工作,并争取在今年内完成通过;继续做好公司上市工作,争取今年5-6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建莲产业,要加大“建选17号”新品种的推广力度,抓好种苗的供应和栽培技术的培训,确保“建选17号”种植规模达到3.5万亩;加强指导、协调、服务,促进鑫达科技楼、吹瓶生产线新项目上马,文鑫公司生物功能性莲子粉等新产品形成规模生产。 5、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过去两年,我市持续干旱且旱情相当严重。今年2月16日前后全市各地普降大到暴雨,虽然对缓解旱情、增加水库库容、春耕生产等有好处,但农业生产的特点,使我们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因此,各地要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抗大灾的思想,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准备,扎实抓好各项防汛抗旱工作。今年的汛期即将来临,一方面要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各类水库渡汛方案,加强水库科学调度和管理,备好备足各类防汛物质,组织好防汛抢险队伍,深入开展汛前大检查,切实抓好各项防汛备汛工作的落实,确保安全渡汛。各县(市、区)要按照市政府办《关于建设县级防汛视讯会议系统的通知》要求,抓紧县级视汛会议系统建设,务必在汛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另一方面要抓好防旱抗旱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继续组织实施人工增雨,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和调水工程建设,搞好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尽量多引、多提、多拦、多蓄水,努力增加抗旱水源。同时,要抓紧冬春修水利建设扫尾工作,当前特别要抓紧水毁工程修复和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确保农业生产用水。今年“六千”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已明确,全市计划完成农村供水工程项目260个,小型水库除险加固24座,山地水利蓄水工程3.0万立方米,节水灌溉建设3.0万亩,河道清水工程(将乐、明溪、建宁)15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21.8万亩;建设2座小型水库。各地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今年全市“六千”水利工程建设任务保持保量的完成。此外,目前天气已回暖,各地要继续按照“政府发动、属地管理、业主负责、群众参与”和“统一行动、集中治理”的原则,认真开展水葫芦清理整治工作,特别是沙溪流域的永安、三元、梅列、沙县、尤溪等重点县(市、区),要严格按照市政府下达的责任书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抓好水葫芦清理整治和常年保洁工作,确保在辖区内基本上看不到水葫芦,责任区水面保持洁净。 6、要认真抓好动植物防疫工作。春季是各种畜禽疫病高发季节,要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各地要按照1月28日召开的全国、全省、全市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电视电话会议的工作部署,认真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工作;要坚决落实强制免疫,口蹄疫的免疫密度全面达到100%,禽流感的免疫密度在种禽场、规模饲养场、老疫区和交通要道等重点部位达100%,水禽的免疫密度达100%;要积极开展疫情监测,时刻掌握疫情动态,及时发现疫情苗头,坚决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要严格控制畜禽及其产品的调运,积极发展生产,努力实现自繁、自养、自给,尽量减少畜禽及其产品的调入,严禁到疫区或跨省远距离调运畜禽及其产品,防止外来疫源的传入;要切实落实消毒工作,加强对饲养场、屠宰场、牲畜交易市场、牲畜运载工具的消毒监督,使之步入正常化、制度化的轨道,消除疫源的潜在威胁。要切实加强农作物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对已发生危险性森林病虫害的地方,要加大除治和预防力度,全面清理病虫害枯死木,严防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扩散。同时,要强化动植物及其产品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督,防止外来疫情的传入,确保农业生产和消费者安全。 7、要切实抓好当前林业三项工作。一是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改革。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2月21日召开的全省、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妥善解决好村集体收入有稳定来源的问题,正确把握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统筹协调改革与发证的关系,化解疑难问题,确保改革质量。要乘势而上,一鼓作气,再接再厉,保证3月底基本完成明晰集体林木林地产权的任务,5月底基本完成确权发证的任务,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确保上半年完成明晰产权和确权发证的的主体任务。同时,全面推进森林资源流转、林权证质押贷款、林木采伐、资源保护、科技服务、林业投融资体制、生态公益林补偿等配套改革,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是要抓紧抓好春季造林工作。今年省上下达我市35万亩造林任务,比上年增加了18.5万亩的造林任务,造林更新任务很重。当前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在林地资源挖掘、林种树种结构调整、扶持政策措施、发动个私造林和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下功夫,充分调动林农造林积极性,及时组织和引导群众上山造林,切实加快造林进度,确保按时完成造林任务。要将春季造林作为林改督导组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山头地块检查指导造林工作,协调和解决造林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主动为林农和业主做好造林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服务,确保造林质量。三是要抓好当前森林防火工作。春季各种春耕生产陆续展开,林、农事生产活动频繁,野外用火急剧上升,加上受去冬霜冻影响,林下植被干枯严重,森林防火势必迎来严峻的挑战,防范任务也更加繁重。现正是“春防”的关键时期,各地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觉,认真吸取去年3月初全市频发森林火灾的教训,进一步增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无论气候是否对“春防”有利,都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着力研究和解决当前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尤其是20xx年火灾频发的县、乡,要加快综合治理步伐,查找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坚持堵疏相结合,把各项预防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8、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去年底,市政府办在《三明要讯》上刊发了“尤溪八字桥佛手瓜专业合作社服务‘三农’的做法与经验”一文。春节前,刘德章副省长将《农民合作启示录-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调查》复印给各设区市党委、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通过认真阅读,启发很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是农民群众在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方面的创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助于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按统一标准进行生产,按统一要求组织销售,按统一意愿对外谈判,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利益表达能力,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有助于提高同一类农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规模,使其做强、做大,形成支柱产业和区域特色优势,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有助于降低龙头企业与众多农户联接的管理和交易成本,维护农民利益,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规模,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助于培养人才,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各地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性,把引导、扶持其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抓出成效。要认真总结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功经验,积极推广尤溪八字桥佛手瓜专业合作社以及浙江等地的经验和做法。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重引导、少干预、多服务”原则,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种养大户、农业技术人员、乡镇干部等牵头创办各种形式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层次、多领域放手发展多种形式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一批高效优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要发挥供销社资产、技术、销售渠道和与农民贴近的优势,使供销社成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中坚力量。要加大扶持力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促其成长壮大,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有效化解农民进入市场风险,增强农村经济活力,促进我市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本文为3月1日副市长在全市春季农业生产暨亚行二期贷款项目、农林专场招商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抓紧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落实 为农民增收开好局起好步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总结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