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总结

工作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我们也将迎来新的工作,我们要写一篇总结来检验这段工作,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那么一篇优秀的总结怎么样动笔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总结,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在全国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林造发〔200-〕--号)、--省林业厅《关于印发〈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林发〔200-〕--号)及--市林业局《关于印发〈--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林函〔200-〕--号)等文件的要求和安排, 我县于200-年-月至200-年-月分-个阶段在全县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目前普查工作已全面结束。现将我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了顺利完成我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我县成立了以县林业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直属单位负责人、各中心林业站站长、局机关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领导小组。并从全县林业系统抽调--名森林病虫害方面的业务骨干组成了专业普查队,为了更好、更方便的开展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将全县分为--片区、--片区、直属单位3个专业调查组,分片实施。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万元用于购置设备、差旅费、人员补助等。同时印发了《--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实施方案》,为普查工作的规范进行提供了技术依据并于200-年-月底,对抽调的普查人员进行了为期-天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普查人员基本上掌握了调查所需的技术和方法,为全县顺利开展普查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严格按普查内容、方法及技术要点精心操作 (一)普查内容详实 1、寄主植物普查:普查对象危害的森林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花卉、草本等)做到了查到种,对不能确定的种类,采取采集完整的标本送专家鉴定,对同种有害生物危害的种类超过20种时,按照不同科、属列出主要的--种。 2、普查对象分布地点统计:以乡镇(场、所)为单位统计。对新发现的或发生区域小的,记录到县、乡、镇、村、社以及小地名。 3、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及统计标准:有害生物发生的经济林(果园)、花圃、苗圃、温室等,按危害寄主植物的实际种植面积计算;其他各类林木、草地等,以林业小班计算发生面积。发生面积按普查对象分别统计,发生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4、对危害木(竹)材的(包括原木、板材、木质包装材、垫脚木和人造板等)有害生物,按种类、危害量(以立方米为单位)及危害程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填入危害木(竹)材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 5、对外来有害生物来源进行调查:采用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记录有害生物的传入地、传入时间、传入途径及方式等,以及对当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影响进行调查。 (二)普查线路及方法科学合理 根据省厅安排,普查工作以市州为单位进行,县级参与,我县在-个中心林业站、-个直属单位抽调了--名业务骨干分成--片区、--片区、直属单位3个专业普查组开展普查工作。根据全县森林资源类型及分布特点、地形地势、交通状况、病虫害发生历史、现状、外来引种栽植等情况确定全县普查线路为--至--的--铁路,--至--的省道---线--段;--至--的--公路;--地区;--地区;木材集散地、木材加工场所、苗圃等--条线路。 (三)技术要求规范 1、踏查:按照不同的森林类型(人工林、天然林)设置了踏查线路,踏查线路坚持人工林多于天然林,并在每年的4—5月、8—9月各进行了一次踏查,对部分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适当增加调查线路和调查次数,及时将调查结果填入线路调查表. 2、样地调查:在线路踏查的基础上,当发现不明危害症状的可疑性有害生物时,设置样地或样方作详细调查,林地或种苗繁育基地每个样地或样方调查株数为30株,(其中人工林样地累计面积不少于0.5%,天然林不少于0.2%。调查木材危害状时,抽样率不少于3%)在样地内进行详细调查,弄清其种类、数量、危害及损失情况等。同时采集标本(病虫标本及危害状),拍摄有害生物的生物学和危害状的照片(包括光学照片),并将调查结果填入样地调查记录表和标本采集记录表。 3、外来有害生物及新发生物种的来源调查:在初步了解为外来入侵物种或不明物种时,进行了详细调查并记录其传入地、传入时间、传入途径及方式、发生原因等,及时将结果填入传入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 4、外来有害生物危害性的调查:在线路调查时发现有外来有害生物时,及时调查其对当地经济、生态、社会的影响程度,并分析在本地潜在危险性。 三、普查工作坚持六大原则 我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坚持了以专业队调查为主,群众参与、社会举报相结合的原则;以历史资料为基础、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原则;以质量优先、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以先行试点完善方案,稳步推进的原则;以外来有害生物为主,本土有害生物为辅,以危险性病虫为主,有害植物调查为辅,弄清发生种类(特别是新发生种类)为主,危害程度为辅的原则;以人工林(特别是引种造林)为主,兼顾原始林为辅的原则。 四、普查成果丰硕 全县共设调查线路--条,代表面积--亩,调查样地--个,代表面积--亩(其中--虫调查线路--条代表面积--亩,调查样地--个,调查面积--亩;--松毛虫调查线路--条,代表面积--亩,调查样地--个,调查面积--亩;蜀柏毒蛾调查线路--条,调查样地-个,调查面积-亩;华山松疱锈病调查线路--条,代表面积--亩,调查样地--个,调查面积--亩;华山松大小蠹调查线路--条,代表面积--亩;核桃长足蟓调查线路--条, 代表面积--亩,调查样地-个,调查面积--亩; 核桃举肢蛾调查线路-条,代表面积--亩;马尾松松针黑蚧调查线路-条,代表面积--亩;油橄榄病虫害调查线路-条,代表面积--亩;调查苗圃-个,调查面积--亩;调查木材加工厂-个,调查木材--立方米.其他树种病虫害调查线路--条,代表面积--亩,调查样地--个,调查面积--亩)。 普查结果表明我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为大柏毛虫、马尾松毛虫、蜀柏毒蛾、华山松疱锈病、华山松大小蠹、核桃长足蟓、核桃举肢蛾、马尾松松针黑蚧、柏树普通叶螨、落叶松红蜘蛛、松赤枯病、以及苗圃地的核桃尺蛾等,发生面积--亩(其中大柏毛虫--亩,马尾松毛虫--亩,蜀柏毒蛾--亩,华山松疱锈病--亩,核桃长足蟓--亩,马尾松松针黑蚧--亩,核桃举肢蛾--亩)。共采集各类标本--套,拍摄照片--张。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次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在普查人员的精诚合作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和不足: 1、普查工作经费短缺,普查所需的工具不够完备,人员经费与其它调查必须的药品、车旅费以及内业整理费用均无保障,制约了普查的高质量开展。 2、由于所抽调参加普查的人员,大都缺乏森林病虫害方面的专业知识,短时间内不能完全掌握普查技术,从而导致普查质量不高 3、部分资料填写不规范,标本采集数量不足。 4、对有害植物调查力度不够。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总结

FWR816.cOm扩展阅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半年总结


蜀柏毒蛾工程防控项目在我区施行以来,为抓好蜀柏毒蛾防控工程,我们继续深入贯彻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xx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加大了森防的投入,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控方针,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适时开展防控,全面完成了3.075万亩的人工防治,3.5万余亩的灯光诱杀,取得了显著成绩。切实保障了我区森林资源安全,也为“天保”工程在我区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精心组织,认真调查,科学制定防治方案

去冬今春,我局组织了有害生物越冬代调查,全区共设调查线路510条,代表面积31万亩,标准地239个,代表面积11.95万亩,进行了全面调查,监测面积44.6万亩,监测率98%。2月初,我局抽调技术骨干复查了28个点。通过自查,蜀柏毒蛾越冬代发生面积6.6万余亩,其中轻4.06万亩,中1.86万亩,重0.66万亩,主要分布在玉河、白蝉、观太、石板、魏城、徐家、东宣、建华等乡镇及渔父村森林公园、富乐山凤景区等,根据调查,蜀柏毒蛾虫口密度一般在30—100头以上/株,重者达80—200头以上/株.

根据调查结果,我局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并组织技术骨干,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经济有效,简便、安全的原则,制定了xx区“XX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预案”, 详尽地规划了防治区域、防治技术措施及经费预算等。

二、广泛宣传,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森林病虫害是无烟的森林火灾,扩散蔓延快,危害性大,年初,区委在农村工作会议上专题进行了强调,在天保工程会议上区政府及时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林业局与各乡镇林业站层层签订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责任书,规定了具体的防控任务、目标,明确纳入目标考核。区林业局成立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面防控计划的制定、经费筹集、技术指导和检查。同时,林业部门围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xx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实施办法》,广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重要性、艰巨性,统防、统治的必要性。宣讲防治措施、办法,放药时间、施药技术、方法。宣传“谁经营谁负担”的原则,增强了全民的防控意识。在3月初组织镇乡林业员及重点地区森林管护人员95人进行了技术培训,提高了业务技能。还及时向各乡镇发布了病虫测报4期,通报病虫动态,确保了防控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抓住时机,科学防治,确保实效

为了全面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程,确保森林安全,保护好绿色资源,树立生态典范,我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领导小组派出工作组,分片同镇乡接洽,负责组织发动、技术指导,防治实施,按照统一时间、统一防治的技术方案对防治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我区是联合国认定的绿色产业试范区,按照绿色产业办的要求,须进行无公害防治。为此,在防治药物使用上,我们进行了严格把关。今年3月下旬森防站专程从省林业厅购买了纯生物复合的林业专用杀虫剂---苦烟碱粉剂15吨下发各地,在蜀柏毒蛾(小柏毛虫)越冬代处于幼虫取食期适时开展了统防统治。一是各乡镇及时地组织人员机械进行药物防治,并将防治时间、地点上报区林业局森防站,森防站适时对各乡镇防治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二是对桑树密集区的林区进行人工击打树杆、震落幼虫,再扫除杀灭。至4月下旬,人工药物防治全面结束,共出动专业人员60多人,施放林药20吨,防治面积3.075万亩,耗资达16余万元。通过防治区域进行的样地防治效果调查显示,有虫株率降到10%以下,虫口密度降至10头/株以下。整个防治工作落到了实处、见到实效。

四、加大投入,全面开展灯光诱杀工作

4月下旬,我局在人工药物防治结束后,在各乡镇自查的基础上对施工作业区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检查验收,规划区的防治率为95.5%,防治效果达94%以上。同时针对今年我区蜀柏毒蛾的发生趋势,及时做好了灯光诱杀的各项准备。5月8日,召开了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林业员参加的全区蜀柏毒蛾灯光诱杀专题会议。从6月1日开始在全区统一开展灯光诱杀,针对今年唐家山堰塞湖避险安置点人员密集,临近林区这一特殊情况,在各个安置点都组织了专业队伍进行诱杀,同时对全区分片进行检查。今年全区共设置灯光诱杀点3200个,投入资金10万余元。

五、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调查防治工作

由于今年年初的特殊低温雨雪和近期持续高温干燥天气,今年“5.12”大地震发生后,我区部分柏木林区出现柏木鳞叶在短时间内不明原因的枯黄、落叶现象,经现场调查和资料比对,确定我区部分乡镇发生了白小爪螨危害。上升为我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针对这一情况,我局在做好抗震救灾的同时,组织技术力量进行了调查摸底,通过调查,全区共发生白小爪螨 25000 亩,目前正在组织人力财力准备进行防治。

六、下一步工作

预计蜀柏毒蛾第一代将在七月初发生,白小爪螨在8月中旬气候适合时,虫口密度有可能上升。根据我区病虫测报站预测,全区将发生蜀柏毒蛾第一代二万亩,其中新增一万亩(轻6000,重1500,中2500),白小爪螨25000 亩。目前已做好防治的前期准备工作。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会议


绍兴市召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会议

近日,浙江省绍兴市林业局召开了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市)森防站站长。会议交流了各县(市)XX年森防工作总结,并对一年来森防、森检工作遇到的难题和存在的的问题作了讨论。会议由绍兴市森防站站长陈秀龙主持,绍兴市林业局副局长朱之快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全市森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过去的一年里,工程治理如期开展,并取得了较好效果。防治体系更加健全,与护林、防火员相互结合,形成了一支比较强大的监测、防治队伍。科研成果明显:《日本松干蚧、马尾松毛虫工程治理推广技术研究》获得省林业厅科技兴林三等奖;《香榧病虫普查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获得绍兴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与浙江大学农学院合作开展的《绍兴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多样性及风险防范研究》项目已通过评审,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绍兴市古树名木病虫害综合防治及复壮技术研究》被市科委列入重点项目。

会议对XX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要认清形势,增强森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要加强科技攻关意识,力争把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服务林农;

3、要加强学习,努力工作,钻研业务,全面开创森防工作新局面;

会议在全面总结考评的基础上,评比出全市森防先进集体一名:上虞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先进个人6名。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


自我市被确定为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试点单位以来,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省民政厅、宁波市民政局的直接指导下,从去年 8月份开始,全市近500名普查人员齐心协力,用5个月时间,对区域范围内的地名及相关属性信息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补充、更新、完善,基本摸清了全市30年地名变化情况,建立完善了地名数据库,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陆域面积1361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5个镇。根据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XX〕83号)、《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甬政办发〔XX〕189号)文件要求,我们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开展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共采集十一大类60个子类的地名信息15153条,其中陆地水系名称1085条,陆地地形名称248条,行政区域名称21条,群众自治组织名称374条,非行政区域名称26条,居民点名称2232个,交通运输设施名称6152条,水利、电力设施名称300条,纪念地、旅游景点名称380条,建筑物名称92条,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名称3211条,历史地名1031条。标绘1:1万纸质地图60幅,测量地名经纬度5000多条,地名标准化处理283个,设置重要地名标志39块,制作地名标志登记表618份,采集地名多媒体信息950多条,新增国家地名数据库地名信息7430条,修改整饰了国家地名数据库矢量地图,生成地名成果图表14182份(幅),较好地完成了试点任务。

二、工作情况

(一)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做好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市民政局、地名办根据要求和本市实际,精心拟订实施方案。市政府高度重视这次地名普查工作,去年8月9日,袁金祥副市长专门听取汇报,20日提交市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5日由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成立慈溪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二个文件。26日召开了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财政、国土、建设、交通、统计、工商、水利、文广、农业等17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为普查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指派联络员,负责相关行业地名信息资料的提供。

普查前期,做到了组织、人员、经费、办公场所、设备、资料六个方面落实。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和招聘10人组建市普查办公室;落实普查所需经费117万元;安排5间办公用房;购置电脑、复印机、照相机、摄像机、办公桌椅、文件柜等设备;收集各类志书、图册、档案等200多册,收集部门掌握的行业地名信息资料约2.5万条次。各镇(街道)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选派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志担任具体业务负责人,配置了必要的技术业务人员,据统计,各镇(街道)共聘用经验丰富的普查业务人员71人,实地调查人员422人,间接参与到普查工作的人员超过1000人。

(二) 注重培训,强化指导,因地制宜采集地名信息资料。注重业务培训,力求科学规范。分三个层面,对普查人员进行培训,首先对市地名普查办的技术人员进行普查工作规程、数据库安装、资料采集、地图标绘方法等为期一周的培训。其次召开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业务培训会议,对地名普查业务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进行专业培训。三是由各镇、街道组织对镇、村普查人员进行动员培训,市地名普查办的派员指导授课,共举办13期次,400余人参加了培训。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普查办分5个组分片对应指导,深入镇、村,及时解决在普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收集的资料通过u盘下发各地作为参考资料,制作样表以供借鉴。树立样板,重点指导龙山镇、宗汉街道开展普查;典型引路,分东、西二片分别召开现场交流推进会,交流经验做法,督促推进普查工作,为确保普查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镇(街道)为基本普查单位,具体负责采集本行政区域的地名信息资料,填写“二表”即《地名目录》和《地名登记表》,标绘1:1万地形图。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方式开展普查。一是以村为责任单位开展普查。普查资料下发至各村,由各村落实人员填报登记表,镇、街道审核、汇总。如宗汉街道、横河镇;二是以镇(街道)为主,村(社区)配合开展普查。镇(街道)抽调力量组成工作班子,填写登记表,标绘地形图,然后深入村(社区),由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现场进行核对、补充。如崇寿镇、庵东镇;三是镇、村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镇负责跨村道路、河流、镇级层面的地名调查和地形图的标绘;村负责本区域内其它地名的调查。如坎墩街道、观海卫镇等。普查人员普遍做到“一查二看三问”,查找资料,实地察看,访问座谈,努力提高地名普查的数量和质量。横河镇建立了qq群,方便交流工作;掌起镇聘请专业人员标绘地图,确保地图的标绘质量。

(三) 层层审核,考证录入,尽力保证地名普查数据质量。层层审核,严格把关,分四个层面对地名信息资料进行审核把关。第一层面在调查登记时每一地名信息资料都有登记人、审核人。第二层面由镇(街道)组织熟悉当地情况的同志对本辖区普查人员填报的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审核并且分类汇总。第三层面由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对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核实和确认。第四层面由市普查办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核对,确认合格后录入数据库。若出现不同志书、调查与志书记载不一致的,都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在汇总资料的同时,对有地无名、有名无地、一地多名、多地重名、地名用字不规范等情况进行标准化处理。由各镇(街道)分别梳理核对,提出地名命名更名预案,由当地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后,统一汇总上报。从普查资料看,桥梁名称重名较多,新建、延伸道路无名情况较多。个别镇因行政区划调整,出现本行政区域内道路的重名。普查办根据国家、省、宁波市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和规定,按地名命名、更名权限和程序,进行审定和标准化处理。对第一次地名普查遗漏的、已约定俗成的老地名直接确认。对有地无名的及时命名,如坎墩街道召开座谈会对工业园区新建道路进行命名。重名的情况较复杂,须慎重对待,能改则改,一时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暂缓处理。

(四) 设立标志,整理资料,着力制作地名普查成果。对重要地名,增设地名标志。沿329国道、中横线的行政村增设指示牌,骨干一类河流与中横线交叉处设立标志牌。此项工作得到了慈溪市交通局路政大队的配合和支持,共同实地踏勘,定点定位定样式。新设村指示牌24块,河流地名标志15块。整理资料,制作成果。对各地采集来的调查登记表、工作草图和照片、音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检查、整理、编撰,处理为标准内容,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委托宁波国土测绘院转绘1:1万纸质地形图,修改整饰1:1万矢量地图,利用gps技术方式和图解法测量地名经纬度。完成地名普查数据的图库匹配,生成地名成果图表15024张。根据《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档案管理规定》,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下,做好地名普查成果的立卷归档,可建立文书档案15卷,地名成果档案15213册,特种载体档案2盘。

三、工作特色

作为试点单位,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我们努力克服困难,认真细致地拟订各项方案,增加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普查中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政府组织实施与技术外协相结合。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协调,层层布置落实,提高了普查的公信力,便于采集地名信息资料。涉及地图标绘、经纬度测量、矢量地图修改整饰等专业技术上的工作,由宁波国土测绘院派员共同完成,确保地名普查数据的质量。二是以块为主,条块相结合。以镇、街道为基本普查单位,具体负责采集本行政区域的地名信息资料。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17个成员单位建立联络员制度,负责相关地名信息资料的提供和各地上报的有关行业地名普查登记资料的审核确认工作。召开联络员会议,交流进展情况,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进工作落实。二者相结合,减少了地名普查的遗漏,保证了地名普查的数量。三是传统方法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考虑到地名普查员老同志居多,采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容易得到理解和支持。设计印刷3.2万份《地名目录》和《地名登记表》,《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操作手册》500册,发放给每一位普查员。分级分批对普查业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制作各类地名的登记表样表,为普查人员实际操作提供借鉴。编印工作简报6期,及时通报进展情况;召开阶段工作汇报交流会议,交流各地普查工作经验和做法。这些传统的普查方式方法,为普查人员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普查技能创造条件,大大提高普查效率。同时,在数据采集和成果应用上尽可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用gps定位系统测量经纬度,建立完善地名数据库,开发地名信息管理系统。利用qq群与省、宁波市、镇保持经常联系,便于信息交流和疑难解答,保证了普查的进度和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补充完善地名普查档案资料,着力做好地名普查的成果利用开发,巩固成果,深化内涵,推动我市地名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


原阳县是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56个试点县之一。普查工作从5月初正式启动,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目前,普查工作已圆满结束。现总结如下:

一、原阳县概况

1、原阳县基本情况

原阳县属河南新乡地区,地处豫北平原,南临黄河,北面是余河通道,地势西南偏高,东北偏低,土系黄河冲积平原,其地理坐标东经自113.36~114.15度,北纬34.55~35.11度,其四邻,东接封丘,西邻武陟、获嘉,背靠新乡、延津,南于中牟和郑州郊区隔河相望,被称为“郑州市的后花园、新乡市的南大门”。 全县辖14个乡,3个镇,一个农牧场,总人口68万,区域总面积1339平方公里。

原阳县地处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沛,土质肥沃,耕作条件好。全年无霜期224天,年平均气温14.4℃,年平均降水量549.9毫米。原阳县浅层地下水储量丰厚,探明储量4.8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1.4亿立方米。现有3处引黄堤闸,5个引水口门,干渠12条,总长207公里,支渠 68条,总长228.5公里,引黄能力可达88立方米/秒,年最大引水量可达5.5亿立方米。水质适于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2、普查试点重点和要求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XX]4号)要求,原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重点为:一是河流湖泊基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自然和水文特征等:二是水利工程基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工程特性和效益等;三是经济社会用水情况,包括流域和区域人口、耕地、灌溉面积等经济社会主要指标以及城乡居民生活和各行业用水量、水费等:四是河流湖泊治理保护情况,包括治理达标状况、水源地和取水口监管、入河湖排污口及废污水排放量等;五是水土保持情况,主要为水土保持措施普查;六是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包括各类水利机构的性质、从业人员、资产、财务和信息化状况等。

要求:一是必须如实填写、按时报送普查数据,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可靠。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要保持普查表的整洁,不得任意涂改;二是对在普查中所获得的涉密资料和数据,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严禁向无关人员扩散或谈论普查对象的具体情况;三是普查员赴现场调查,必须佩带普查员工作证件。要讲文明,懂礼貌,衣着整洁,尽量不影响调查对象正常的生活和生产,不侵犯其利益,不得与其发生纠纷。不得自作主张、随意处理普查中遇到的情况,更不得编造或隐瞒普查中发现的问题;四是工作证件按照全国水利普查机构规定的统一格式,由县普查办负责制作和发放。发放的证件必须登记造册,加盖印章。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工作证件只限于水利普查工作时使用,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五是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六是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人选一经确定,不得调整

二、水利普查试点工作情况

三个多月以来,原阳县按照《原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试点总体方案》要求,认真开展水利普查工作,并圆满完成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在普查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列举如下:

(1)普查机构组建。原阳县强化了试点工作的政府推进和协调力。如:综合考虑普查工作的各个环节,将可能涉及到的单位负责人列为“原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相关单位列为成员单位,并明确责任,使人人有压力,个个有责任,避免了普查工作中推诿扯皮。其次,从水利局抽调34名业务骨干充实县普查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各项普查任务,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2)(3)(4)(5)

(2)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选聘。原阳县委、县政府严把调查人员选调关,一是从水利局、各乡(镇)抽调了业务能力、责任心较强的103名干部、职工担任普查指导员;二是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人才资源优势,选聘了467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普查员,充实到普查一线,保证了普查人员的迅速到位;三是要求各村配备一名协查人员,专门负责带路、引导、协调等工作,确保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选调的普查员和指导员中,除去各村配备的带路、协调人员外,全部具有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2%,而且大多数人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素质较高。

(3)人员培训。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选调完成后,5月16日至21日,我县先后在原阳宾馆和各乡(镇)会议室举办了“原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专业培训班”,对全县的水利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培训。通过六天的培训,提高了全体普查人员对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重要意义的认识,熟练掌握了普查路线和流程,掌握了水利普查专业知识及普查成果控制方法;使技术骨干、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熟练掌握了各项普查内容的指标含义、普查表填报要求、数据收集及处理方法、相关技术规定;使全县普查人员掌握了普查工作应有的知识和技能,推动普查试点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参加本次培训的涉及水利局机关、三个灌区和各乡(镇)共708人,其中水利局机关60人,三个灌区130人、各乡(镇)干部51人、大学生村官467人。

为确保培训质量,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原阳县县委、县政府和县水利局给予了高度重视,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培训方案,并根据试点方案要求,县普查办公室组织授课人员认真准备,事先小范围试讲,提出改进意见;二是正式培训中,划分了七个专业组,针对各个专业的普查内容进行培训;三是县普查办公室对103名普查指导员以业务指导、工作流程为重点进行了专门讲解。

(4)宣传动员。XX年5月13日,原阳县委、县政府在县会务中心组织召开了“原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动员会”,县主要领导、各乡(镇)乡(镇)长、主管农业的副乡(镇)长和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强调了这次水利普查的重要意义,对水利普查的内容、特点和基本规律、实施步骤、时间安排等作了详细介绍。针对下一步水利普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要求各乡镇也要相继召开动员会,深入广泛的动员社会一切力量参与水利普查。

在宣传方面,首先拟订工作计划,制作宣传品。宣传组拟定了《原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宣传工作计划》,并协调宣传部、广播电视局等部门以及各乡镇,形成通力协作工作局面,广泛开展了水利普查社会宣传动员。先后悬挂宣传口号条幅37条,设计、制作下发宣传单3000张、版面6块。

其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在县城主要路口设置宣传版面、主要道路悬挂条幅、张贴宣传单。清查过程中还通过普查员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实施点对点宣传。宣传内容简洁、明了、寓意深刻,使得普查对象一目了然。

第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坚持户外宣传与报刊、电视宣传联动,切实增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宣传活动的权威性和视觉冲击力。根据水利普查工作进程及时编发简报、信息开展面上宣传;动员会、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培训会等几次较大的活动请新闻媒体参与报道。在整个试点过程中,宣传组编写简报6期、在电视台播报新闻8次。

(5)制定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管理。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试点总体方案》要求,结合原阳县实际,我们制定了考勤及请销假制度、考核奖惩制度、证件管理制度、保密制度、普查表交接验收制度、录入工作制度和数据录入岗位责任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普查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普查质量。

(6)积极组织协调,保障普查物资。根据试点方案要求,县普查办公室迅速组织人员完成了培训教材、机电供水井清查表、普查表、台账表、工业企业单位清查表、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单位清查表等各种资料的印制,制作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证件、宣传横幅,购置了全套普查员用具,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gps定位仪等现代化设备,保障了普查物资的按时到位。同时积极协调有关单位,落实培训会议场地、交通工具等后勤保障工作。由于经费没有及时落实,我县一是争取财政支持,从其他经费中先划拨一部分用于水利普查;二是在硬件设施采购上,找关系户先行赊购。

(7)明确普查范围,合理划分分区。为明确各普查小组的普查范围,分清普查责任,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县普查办综合考虑县域内清查对象分类特点、数量及分布情况又按照普查内容划分了普查分区。如:河湖组根据原阳县实际情况,原阳县河湖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按县域划分了一个普查分区;行业能力普查组按机构类型划分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单位四个清查分区;经济社会用水普查组按行业划分了居民生活用水、农业、公共供水企业、工业和建筑业及第三产业五个分区;水利工程普查组和灌区专项普查组按照灌区共划分了韩董庄引黄灌区、祥符朱引黄灌区和堤南引黄灌区三个分区;地下水取水井普查组按照全县乡镇行政区划共分17个普查分区。

(8)普查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在数据录入上,主要是建立数据录入质量控制的各项制度,如普查表交接验收制度、录入工作制度和数据录入岗位责任制等,设录入人员和复核人员岗位。要求录入差错率低于1%。数据录入后,进行计算机审核操作。根据实际情况,对于计算机审核出的提示信息须查明原因,进行校正或上报时附加说明。如为填表错误,则需进一步核实,更正普查表,重新录入,校正情况做到有记录和经手人签名。

在质量控制方面。一是通过典型调查、抽查和交叉作业等多种方式检查各阶段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带有共性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向省、市级普查办公室汇报,防止出现大范围的系统性误差;二是建立值班制度,确保基层普查人员能及时解决普查中遇到的业务问题;三是采取内业分析与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复核清查和普查表。

三、主要问题与建议

1、宣传动员不到位。首先,宣传时间短,重视力度不够,缺乏全县整体的普查宣传气势,难于形成家喻户晓的普查氛围,显得震撼力和深度不够。相关单位和群众对普查员还有很大的猜忌和警惕心理,拒绝提供相关数据、不给予配合等情况时有发生。其次,针对性不强。对不同的普查对象,如居民区、工业企业单位、水利社团单位等没有采取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开展相应的宣传工作。第三,宣传内容单薄,没能在短时间内使普查对象明白,如实申报普查资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不到数据收集取得到、取得全、取得真的宣传目的。

2、普查员选调难,业务培训效果较差。一是人员选调难。水利普查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此次试点抽调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基本来自水利局和大学生村官,几乎集中水利局的全部人力,大学生村官更是全部参与,导致很多日常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本次试点,工作时间短,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可以暂时放弃日常工作,全力投入到试点中。但正式普查规模大,时间跨度长,仅从水利局选调人员难于满足普查需要,必需要扩大从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和高校中选调普查员比例。正式普查时人员如何抽调,是各级普查办公室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二是两员选调要突出责任心。指标的理解程度固然重要,但责任心才是关键。年轻有文化与文化程度不高但熟悉当地情况,是选调两员不可或缺的因素。但通过试点我们认为两员素质和责任心才是确保普查质量的最重要因素。试点中我们感到,不熟悉当地情况是相对的,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解决,如应选调一部分当地村干部作为陪调人员。而责任心和素质达不到要求,将会制约普查登记的数据质量;三是人员固定难保证。选调普查员、普查指导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人员因种种原因不能到位等因素,留有余地。从这次试点工作情况看,“两员”按照普查数量选调,工作任务繁重,富余人员很少,几乎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工作开展后经常出现人员不到位、补充不及时等情况。因此,今后两员选调中,应要求5-10%的人员储备,以防止因各种原因变动,从而导致普查员不足的被动局面出现;四是普查指导员的选调要求一定要高于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要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能独立处理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常见情况和问题。同时应先于普查员选调,在培训前就应明确哪些人是普查指导员,不能在培训后再行区分。这样有利于普查指导员在今后普查工作中指导、组织普查员工作,增强普查指导员对普查员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五是培训效果较差。本次试点中,由于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合在一起培训,时间不足,教材统一,培训内容既交叉又重复,普查员与指导员工作职责模糊不清。培训过程过于注重理论解读,没有实际案例讲解分析,可操作性内容不多,没有对文明礼仪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调查的技巧、普查表填表规则等方面的讲解过于简单,培训既不到位,效果也差强人意。今后,要延长培训时间,并对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分开培训,培训教材要有针对性,区别各自职责和工作内容,教材内容要简单明了,侧重于应知应会,如何操作,同时要增加普查员观察力、判断能力、调查技巧、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内容。

3、各部门协调不到位。水利普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通力协作,但县普查办在普查工作过程中收集个别部门资料数据却非常艰难,有时奔波数趟都拿不到资料,建议下一步上级部门进行综合协调。

4、普查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由于本次水利普查工作量大,投入人员多,购置新设备多,需要大量资金来开展工作,但上级普查经费不能按时落实,给普查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建议普查工作正式开始后,要先行下发普查经费。

5、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存在问题。一是乡镇道路多数未命名,在填写水井具体位置时,无具体格式,填写方式多种多样;二是对机电供水井普查表中的地下水类型的选择存有异议,概念不清;三是多数机电井的水泵深埋地下,或时间已久或管理人员更换,对水泵型号无从考证,造成水泵型号一项无法填写;四是普查和清查分开进行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建议正式普查开始后,将普查和清查一起进行。

6、经济社会用水普查存在问题。一是第三产业单位是否包括所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村委会、居民委员会及学校,这些单位是否应全部填写清查表;二是工业企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单位是否只调查有组织机构代码的单位;三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XX年初建成投入使用的万人以上集中供水厂,无XX年供水量及用水人口,不具有法人资格,由县级水利部门统一管理,是否纳入公共供水企业清查范围?

7、行业能力建设普查存在问题。一是引黄灌区下属水利所是乡镇最基层的水利服务机构,能否视同为乡镇水利站;二是p601-605表所涉及的年末从业人员合计是否包括离退休人员;三是我局下属农村自来水厂主要承担农村饮水安全职能,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而且经拍卖后经营管理权已经交由个人,只向水利主管部门缴纳大修基金,是否应该只清查不普查;四是清查中部分法人单位未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而组织机构代码为普查表的必填项目,遇此情况如此解决?

8、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存在问题。原阳县县灌溉渠道分为引水渠、总干渠、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灌区的引水渠是否列入引调水工程范围内和灌区专项调查一起进行。

9、灌区专项普查存在问题。根据“灌溉面积普查表”中要求,本表要以行政村为单位并由村民委员会填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村民委员会由于灌区水费征收问题填报灌溉面积少于实际灌溉面积,致使有些数据不符合实际数据,还是由普查办结合水利所人员进行实际普查,得到实际数据。表格以行政村为单位填写没有考虑到实际工作中村委是否能如实上报数据。

10、河湖基本情况普查存在问题。一是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没有专业培训教材,经多次咨询省普查办,说是河湖基本情况普查,省水文局开始工作,但各县普查办按“在地原则”也应该普查。如黄河在我县境内的堤防、控导工程等县级普查办应普查。建议黄河由流域委通过河务局普查,避免重复普查。二是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规模以上河流名录没有及时下发,影响县级普查机构工作效率。

11、软件录入存在漏洞。数据录入软件问题较多,基本上都是一边录入一边改正,极大的影响了数据录入速度。如:表q601,录入后联网的其他机器无法查看,下面的日期无法表示10号以后的日期;手机号码不能完整输入,机电井清查表同时录入编码错乱等。

林业系统工作总结


xxxx年是党的xx胜利召开,并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目标,对我国林业建设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林业部门指导支持下,全市林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比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富有地方特色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管理力度,继续抓好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切实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稳妥试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依法治林和科技兴林,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促进了全市林业又快又好发展。

——全市森林资源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造林34.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2.1万亩,封山育林8.4万亩,飞播造林4万亩,为省上下达我市绿化造林目标26.1万亩的132%。完成育苗2万亩,中幼林抚育43.3万亩。组织完成义务植树970.2万株,绿化县乡村公路600公里。继续将渭南城区南塬绿化和西禹高速公路绿化作为重点,渭南城区南塬新造林1300亩,补植3000多亩,栽植侧柏、柿子、花椒、核桃等苗木37.1万株,绿化西禹高速公路55公里。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全市争取国家林业建设补助资金1.8亿多元,其中向全市20.88万户退耕农户兑现94.05万亩国家退耕补助1.5亿元,争取天然林保护工程1894.2万元,退耕还林造林补助745万元,“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290万元,“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专项资金200万元,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建设260万元,病虫防治专项经费45万元,森林防火专项经费42万元,植被恢复费100万元。

——林业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全市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建设,依托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防护林等重点林业建设工程新建花椒、红枣、柿子、核桃等经济林基地10万亩,用材林基地5万亩。9月20-23日,“第二届全国柿生产和科研进展研讨会”在富平县成功举办。经济林、用材林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林产品深加工企业、品种继续增加。全年林业产值预计达31亿元。

——森林防火取得较好成绩。全市森林防火工作,在遇到少有的干冬和春旱气候条件、对森林防火构成极大压力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成绩。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和沿山乡镇党委政府对森林防火工作非常重视,在党委政府全盘工作部署中,把森林防火工作放在了新的高度;各县市区认真贯彻全市森林防火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县市区政府森林防火日常工作经费投入较大幅度增长;森林防火的基础性工作得到加强。全市森林火情监测覆盖率90%以上,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2‰以内。

——全市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面加大林政执法力度,依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着力解决违法侵占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问题,继续加强封山禁牧、林木管护和病虫害监测防治,全市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5.4‰以内。有效防止和严厉打击了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了全市446万亩林木资源安全。

——全市“三化一片林”绿化家园建设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富平、合阳、临渭、潼关、蒲城5县区首次列入全省“三化一片林” 试点,相关县市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确定试点村,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庭院绿化、村庄绿化、路渠绿化和一村营造一片林。5个县区16个乡镇办18个行政村实施绿化面积5129亩(折合),其中庭院绿化10.3万株,村庄巷道绿化64公里,路渠绿化99.8公里,营造村旁片林2674亩,带动全市平原绿化向纵深发展。

一年来,我们的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提早安排,狠抓落实。

xxxx年是我市实现市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文明绿色新市目标的起始年。全市上下高度重视林业工作。一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春节前市政府就在富平县召开了全市林业产业工作会议,提早安排部署全市xxxx年产业发展暨春季林业生产工作。各县、市、区和沿山乡镇也及早安排部署,广泛宣传动员,陆续召开林业工作会议和春季造林动员会,明确目标,制定方案。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同志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带头绿化示范路、创建示范点,率先垂范,号召和组织辖区群众积极投身造林绿化。xxxx年,市政府确定我市今年绿化造林目标为26.1万亩。市林业局及时研究制定了《各县、市、区林业局,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及局属各单位(科室)考核指标》和《各县、市、区林业局,局属单位(科室)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试行办法》,要求各地、各单位(科室)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积极组织实施,确保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的全面完成。二是提早安排,突出重点。针对多年来造林任务下达较晚这一情况,我们根据渭南实际,提前向市政府汇报林业生产安排意见,提早安排全年林业建设任务,要求各县、市、区精心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认真实施林业重点工程补植、“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渭南城区南塬绿化和西禹高速公路绿化。在春秋两季造林开始前分别召开全市林业局长会议、林业工作会议,周密部署了全市各项林业建设任务。韩城市按照“突出重点,全面治理”的原则,采取领导包联、专业队“三包”和落实补助政策等措施,积极组织对龙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实施绿化,为龙门地区增加了新的绿色。三是树立典型,推动工作。全市新树立各类典型示范点60多个,推动整体工作快速开展。临渭区在塬区24个核桃示范基地村每组确定3-5名(个)科技示范户和示范园,由专家、技术员集中培训,及时推广应用实用技术,辐射带动了全区核桃生产。目前已建立科技示范园8000亩,科技示范户600余户,培养农民技术员680人。大荔县积极开展新农村“三化一片林”绿化工作,先后树立了一大批动劲大、成效好,规划合理、栽植科学,绿化档次高、美化效果明显的先进村,在这些先进典型的带动下,全县新农村绿化工作蓬勃开展。

二、发挥优势,产业带动。

林业产业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经济动力。xxxx年,我们坚持把造林绿化和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相结合,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发展。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挖掘林业产业潜力。林业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可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首次林业产业工作会议,会议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市林业产业发展情况,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林业产业工作,使各地增强了发展林业产业的紧迫感,加大了工作力度。二是注重市场引导,产业牵动。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树种,依托林业重点工程扩大经济林、用材林基地。合阳、临渭、澄城、蒲城、白水等县、区针对核桃、柿子市场价格持续攀高的实际,组织各乡镇林业专干以及重点村干部赴富平等地参观学习柿子、核桃产业,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合阳县实施西禹高速路绿化中突出发展杂果经济林基地,建设绿色杂果长廊6539亩。蒲城县新栽植核桃1.5万亩。三是坚持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发展林业产业的重要举措,实施品牌战略。韩城从花椒基地标准化建设、品牌建设和龙头加工企业的建设入手,继续加强花椒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壮大花椒产业实力,巩固大红袍花椒的市场地位。富平县举办了“第二届全国柿生产和科研进展研讨会”,进一步提升了富平尖柿的知名度。大荔积极开展冬枣保果试验,推广,红枣大棚促早栽培技术,开展10万亩红枣绿色基地认证准备工作。

三、落实政策,创新机制。

各地把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保护造林者合法权益的林业政策,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同时,稳妥开展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总结和推广“个体承包”绿化模式,运用利益驱动的绿化机制,调动全社会特别是农民群众造林绿化的积极性。一是明晰产权。坚持“植树造林,改制先行”的原则,对承包人的“五荒”地和路渠绿化地的林地和林木权属进行明确,及时发放林权证。华阴市作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华阴市政府向各乡镇和各有关单位下发了《关于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转发了《市林业局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召开了由各乡镇长、各村长、各组长参加的华阴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并在华阴管区先行试点。目前已完成勘界确权面积55125.7亩,完善合同902份。取得经验后XX年将在全市全面开展。二是以政策调动广大群众造林积极性。健全完善以面积核查结果作为政策兑现依据的工作机制,稳妥开展退耕还林政策兑现。目前,各地已全面完成面积核查工作,全年向全市11个县、市、区157个乡镇办1823个行政村20.88万农户兑现1999—XX年退耕面积各轮次补助资金1.5亿元。三是各地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创新绿化机制。韩城市以政府文件安排春季植树造林活动,对西禹高速路韩城段采取绿化占地补偿办法,绿化占地每亩每年补助300元,补助五年。临渭区对建设核桃示范点的农户采取奖励补贴50%种苗费的优惠政策。各地结合新农村建设,突出以建设“绿色家园”为主题的平原绿化,林业局搞规划、定标准,由政府发文安排,要求县级领导联系各部门、单位、乡镇包村,自行调苗、栽植、管护,一定实施三年。四是大力发展非国有林业大户。在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中,我们大力扶持和培育造林大户,在重点工程造林计划安排、林业贴息贷款项目申报、商品林采伐试点等工作中,全方位支持造林大户,使造林大户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在工程建设中发挥质量意识强、建设水平高的带动作用。今年全市造林100亩以上大户152户,面积4.88万亩。五是大力推行工程招投标制度和探索合同育苗新办法。澄城县今年天保工程人工造林建设任务1000亩、封山育林5000亩,他们在工程实施中实行工程招投标制,严格按照合同实施,规定两年后根据存活验收情况兑付资金,极大地提高了造林质量。市林业站组织专人在临渭区辛市镇南孟村承包土地培育5亩侧柏容器苗,出苗20万株用于南塬雨季造林,提高了南塬绿化的景观效果。大荔县按照“

合同育苗、阶段验收、分批付款”的方式,投资4.6万元,在全县试点速生杨合同育苗23亩。

四、强化服务,科技促动。

在林业生产中,我们严格执行中、省有关技术规程,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有效开展林农培训,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一是突出抓好造林质量。坚持现地设计,现地指导栽植,注重造林质量。坚持现地设计,现地指导栽植,注重造林质量。严格执行种苗供应“一签两证”制度,确保不使用不合格苗木造林。二是强化服务,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市林业局编印了《柿子栽培管理技术》一书和《花椒周年管理技术要点》挂图发放到广大林农手中。各县扎扎实实开展林业技术推广、培训、服务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在林业生产和“科技之春”宣传月等活动中,培训林业系统干部职工300人,培训林农2.8万人(次)。富平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柿子、土肥专家合作,举办两期大型专题培训会,培训柿农1600多人次,手把手地为农民传授柿子嫁接、整形修剪等技术。三是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在林业生产中全面推广应用抗旱造林、经济林优果丰产栽培、速生丰产林营造、森林病虫鼠害防治技术以及封山(沙)育林等林业科技成果,不断提高林业建设水平。四是继续加强中幼林抚育管护工作。各地出台规程,加强检查指导,全面开展了中幼林抚育工作,并严格落实管护责任。澄城县在秋冬季对经济林全面开展了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工作。全市全年完成抚育面积43.3万亩,中幼林林分质量明显提高。

五、强化措施,依法治林。

一是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xxxx年省林业厅决定在华阴、白水、合阳、富平、大荔5县市开展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管理工作,计划下达后,我们制定了《渭南市xxxx年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试点方案》,严格采伐作业程序,按照本人申请、作业设计、现地审批、核发采伐证、伐前公示,伐区交拨、现场监督、伐后验收、更新等程序稳妥有序地开展采伐工作。全年共采伐蓄积27986.54立方米,出材12056.61立方米。二是着力解决违法侵占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这一问题。加强林地管理,规范林地征占用程序,依法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批手续和严肃查处乱占林地案件。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打击非法征占用林地专项行动,对华阴、华县、富平等县市的石渣开采等建设项目非法改变林地用途案件进行了查处。全年已办理和正在办理林地征占用项目14起,涉及林地约130公顷,林地管理逐步走上正轨。三是严格检查,规范执法。《陕西省行政执法责任制办法》出台后,我们结合省林业厅开展的行政执法大检查,对全市的行政执法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规范,明确了行政执法主体,夯实了执法责任。抓好木材运输证的审核签发和木材运输的监督检查执法工作。对各县、市、区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程序、案卷、票据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纠正。同时,在森林公安派出所、木材检查站等森林资源管理单位开展了创建“四型单位”、争做“五个模范”活动,有效提高了执法单位和人员的综合素质。

六、狠抓三防,保护资源。

一是突出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市上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防火责任。市委书记刘新文同志在年初春训会上,明确提出要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扑救森林火灾绝不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市长曹莉莉同志致信全市森林防火现场会议,明确提出全市森林防火工作的总体要求,并在以后多个会议上强调森林防火工作,还亲自赴华阴扑救森林火灾一线,代表市委市政府慰问扑救林火的部队官兵。副市长张建华同志经常听取市防火办公室的情况汇报,多次亲临扑火一线坐镇指挥。各县市区认真贯彻XX年华县森林防火现场会会议精神,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努力构筑“立足基层、村自为战、群防群治、自防自救”的森林防火新机制。深入开展“严格管火、规范用火”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严格管制林区野外用火,防火期对进入林区人员进行检查登记,实行林区生产用火审批和监管制度,坚持巡山制度,加强林火监测,明确坟主和聋哑呆傻者监护人的防火责任。同时,各县市区投入防火专项经费110万元,切实加强防火基础建设,购置扑火机具,培训森林消防半专业队伍。确保了没发生大的森林火灾,保护生态建设成果。二是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检疫和防治工作。全年检疫苗木1230万株,花卉95万株,木竹材3360立方米。各重点林区加强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防,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趋势和动态,并适时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抓好森林病虫鼠兔害防治,使全市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3.07‰以内,病虫害防治和监测覆盖率达85.3%。三是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继续保持林业严打整治斗争的高压态势。先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区域性严打专项行动”和以打击破坏林地资源和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私收滥购林木资源为主的“绿盾二号行动”。全年全市受理查处各类森林案件314起,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342人,其中刑事拘留11人。清理木材经营加工、野生动物经营加工、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129处,收缴木材33.8立方米,行政罚款19.46万元,督促收缴森林植被恢复费近百万元。有效地打击了林区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拉滥运等违法行为,为我市林业建设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xxxx年,我市林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计划下达迟,各方式造林进展不平衡。除飞播造林实施上年计划由市上统一组织施工,于8月份全面完成外,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由于计划下达迟,秋季任务比较繁重,全年进展不平衡。二是种苗结构性矛盾突出。虽然采取了有力措施积极引导林木种苗生产,但是全市目前绿化用苗增加,苗木供求不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造林苗木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的造林进度。三是造林成活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各重点林业工程造林地大部分处于立地条件较差地区,加之去年春夏天气持续干旱,严重影响了春季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四是林业产业化水平低,柿子、核桃基地规模不大,红枣、木材产业链不长,社会化服务水平低,市场销售环节薄弱。五是林业工作经费短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林业部门长期承担作业设计、现地检查验收、档案建立以及信访案查办等工作任务,工作经费缺口很大,加之一些地块需要多次补植,核桃、柿子大面积需要嫁接,苗木费缺口较大,给林业部门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工作负担。

XX年是党中央号召“建设生态文明”的头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xx和市三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加快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努力构建生态体系,着力推进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把渭南建设成为文明绿色新市而努力奋斗。

乡镇林业工作总结


乡镇林业工作总结

一年来,***乡 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高水平建设和谐生态熊猫家园”的战略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任务,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以服务群众为先导,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目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等中央领导重要批示,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确保实现林业发展宏伟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了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工作,保存面积为1992.7亩,面积保存率100%,保存合格面积1991.6亩,保存面积合格率99%,抚育管护面积1924.7亩,管护率96%;成林面积1940.8亩,成林率97%,及时完成小班调整规划设计。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按照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安排,认真参与到林权纠纷调处工作,成功调处林权纠纷19宗。

(三)森林资源保护

1、严格执行森林限额采伐,组织设计办理人工林采伐许可证,设计办理人工商品林采伐限额580.064立方米,备案材170.368立方米。

2、全面清理整顿木材加工厂,进一步规范木材加工厂用材秩序,建立木材加工厂进出厂台帐。

3、加大依法治林力度,在全乡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保护森林资源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清理自查矿山企业占用林地专项活动,确保不留死角。

4、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建立乡村组三级护林网络,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强化火源管理力度,全年发生火情5起;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实行季度测报制度,检测面积2.8万亩;签订古树名木责任书20宗,实行挂牌保护。

(四)天保工程建设。森林管护面积4917.9公顷,公益林抚育管护1342亩,营造工业原料林2215亩,采伐迹地更新1040亩。

(五)民生工程建设。积极引导村组农户利用“招投标”和“一事一议”形式开展林业产业生产便道公路建设,顺利地完成了三个村林区道路建设17公里,更有效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六)生态经济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广“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模式。全年林下养殖鸡5000余只,林下种植天麻、重楼等大山药材172亩,实现了林下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有机结合,受到群众的积极拥护。农民从林业获得收入384.517万元,人均收入均可达2220元。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集体林权改革与农村稳定相结合,及时稳妥地参与到林权纠纷调处工作中,维护林区社会稳定,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爱林、护林和发展林下种养业的积极性,看好林、栽好树已经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全面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认真开展历年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对检查中一部分地块成活率、保成率达不到要求,抚育管护不到位,树种选择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宣传,使广大退耕农户真正认识到巩固成果与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调动农户主动加强退耕还林的投入与管理。

(三)以林政管理为手段,扎实搞好天然林保护工程。

1、依法治林,巩固造林成果。采取多方式多形式进行林业政策的宣传,大力开展林业专项严打活动,切实管好山头、路头、场头,协助森林公安局查处滥伐林木行政案件1宗、刑事案件1宗,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等林业违法行为。

2、强化火源管理。认真搞好森林防火宣传和防火知识的普及,发放张贴护林防火告知书620份,配合县防火办在***中心校认真向学生讲解森林防火知识,并发放宣传手册120份。健全从乡道村组逐级的森林防火网络,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并组建了一支30人的义务防火队伍,同夹林局***沟管护站加强联防。防火期间,办理了林区野外生产用火许可证32宗,有效地加强了野外用火的管理,使森林防火工作深入人心,森林防火无小事。

感谢您阅读工作总结频道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总结》一文,希望帮助您解决写工作总结的需求和参考,如果本文还未解决您的需求,可以继续访问吸烟有害健康的演讲稿栏目。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