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简介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孟德斯鸠简介,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孟德斯鸠简介

学习总结一:

孟德斯鸠简介

夏尔德塞孔达孟德斯鸠男爵(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是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社会学家,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其代表作有《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等。

学习总结二:[由整理]

孟德斯鸠简介

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1689~1755)个性签名女生

法国思想家。1689年1月18日生于波尔多附近的贵族家庭。原名沙尔德塞孔德。1716年承袭他伯父的爵位和产业,成为孟德斯鸠男爵,并成为他伯父的波尔多议会兼法院主席的职务的继任者。若干年后把这个公职转卖给别人。17世纪末18世纪初,法国封建贵族依仗采邑地租,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靠近大城市的贵族,在当地手工业和商业蓬勃发展的影响下,也开始插手于工商业,谋求发财致富。孟德斯鸠以前经营酿造葡萄酒和出口贸易。这些或多或少地资产阶级化的封建贵族,由于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变,渐渐不满意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开始发表革新的政治见解。孟德斯鸠之因此成为法国启蒙户外先驱者,是有其特定的社会原因的。

1708到1714年,孟德斯鸠专门研究法律,常

常去巴黎居住,目睹太阳王路易十四晚年朝政混乱、纪纲不振的衰败现象。年仅五岁的路易十五接位,由母后摄政(1715~1723),也没有减轻法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景况。孟德斯鸠把他在巴黎所见所闻的不合理现象逐日记录,积稿10年,整理成《波斯人信札》(1721)。这是一部透过文学形象表达的政论,它揭发和批判法国封建朝廷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种种弊端。作者假托两个波斯贵族人士到法国游历,从局外人的角度观察法国社会。他们发现法国人熟视无睹的许多荒唐腐败的现象,用波斯人口吻,写成冷嘲热讽、嘻笑怒骂的绝妙文章。《波斯人信札》不但思想资料在当时有进步好处,它的清新明快的散文风格,对法国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德斯鸠后半生研究政治革新问题。他博览群书,游历欧洲各地,访察人情风俗和政治法律,历时20年,写成《论法的精神》(1748)。在这部著作中,孟德斯鸠认为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是比较好的政治制度,三权分立能够保障政治清明。他于1734年发表的《罗马盛衰根由考》,原是《论法的精神》中的一卷,是他提前发表的。

《论法的精神》早在中国清朝末年即由严复从英文转译成中文,书名《法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新的中译本《论法的精神》出版。《波斯人信札》也早有林纾的译本,名为《鱼雁抉

微》,连载于1916年的《东方杂志》。林纾的译本只有原书的一小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完整的新译本《波斯人信札》出版。我的心好累

学习总结三:

孟德斯鸠简介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除此之外,还包括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波尔马多发表的名著《波斯人信札》,1734年发表的《罗马盛衰原因论》。

孟德斯鸠年表

1689年1月18日,法国启蒙思想户外的代表人物、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孟德斯鸠,在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布雷特庄园诞生了。

孟德斯鸠自幼受过良好教育。19岁时获法学学士学位,出任律师。

1714年开始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

1716年,继承了波尔多法院院长(他的祖父、伯父一向占有这个职务)职务,并获男爵封号。孟德斯鸠博学多才,对法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以前撰写过许多有关论文。

年孟德斯鸠化名波尔马多发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这部书透过两个波斯人漫游法国的故事,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罪恶,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如荒淫无耻的教士、夸夸其谈的沙龙绅士、傲慢无知的名门权贵、在政治舞台上穿针引线的荡妇等。书中还表达了对路易十四的憎恨,说法国比东方更专制。这部书受到了普遍欢迎。

1726年,他出卖了世袭的波尔多法院院长职务,迁居巴黎,专心于写作和研究。漫游了欧洲许多国家,个性是在英国呆了两年多,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认真学习了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还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31年回到法国后,潜心著述。

1734年发表《罗马盛衰原因论》,利用古罗马的历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

1748年,他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发表。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这部书受到极大的欢迎,两年中就印行了22版。孟德斯鸠反对神学,提倡科学,但又不是一个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他是一名自然神论者。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个性强调法的功能,他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法又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类,自然法是人类

社会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规律,那时候人类处于平等状态;人为法又有政治法和民法等。孟德斯鸠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正因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其中还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气候对一个民族的性格、感情、道德、风俗等会产生巨大影响,认为土壤同居民性格之间,尤其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认为国家疆域的大小同国家政治制度有极密切的联系。

1755年,他旅途中染病,去世。

思想影响综述

孟德斯鸠所处的时代是17时代末和18世纪前叶,此时正值法国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从发展高峰急剧走向没落的时期,统治阶级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压迫广大人民,宫廷和贵族极尽奢侈,民众却在饥寒中挣扎,长期的战乱、苛政使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政治、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工业革命在法国逐渐兴起,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与专制主义的冲突日益尖锐,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机进一步成熟。另外,思想领域的革命也为孟德斯鸠理论的构成作好了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英国培根的实验主义,法国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对他产生着深

刻的影响。一大批进步的史学家、科学家、哲学家、作家和进步人士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奔走呼号,他们激烈的抨击封建主义腐朽的社会秩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也被广泛理解。这都为《论法的精神》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孟德斯鸠不愧为自己时代的儿子。他站在时代的前列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战斗了一生。他的一生是一个战士的一生,他用自己犀利的文笔,机智而勇猛的抨击了腐朽反动的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僧侣主义。他的一生又是一个学者的一生。他毕生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各个科学领域的许多问题,撰写了不少很有价值的著作、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一鸿篇巨著。

由于他是一位出身于贵族家庭的、法国18世纪上半叶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温和派代表,由于他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因此在他的思想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他一方应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另一方面又同它进行妥协,提出君主立宪的主张。他一方应对宗教僧侣主义进行了斗争,另一方面他又不是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虽然比其他许多启蒙思想家更深刻地提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动力问题,可却不能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在社会观方面他仍然是个唯心主义者。

正由于

孟德斯鸠的思想具有这种两重性,因此在他逝世以后,他的思想在不一样的社会阶级中间便很自然地引起了不一样的反应和得到了不一样的对待。一切反动阶级的代表人物和反动思想家,都总是力图利用孟德斯鸠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来为自己的反动政治目的服务。一切先进阶级的代表人物和先进思想家,则总是以用心的态度对待孟德斯鸠的思想遗产。他们既充分肯定孟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反对天主教神学斗争中的伟大功绩,又指出它在这些斗争中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他们既充分肯定孟在社会学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又指出它的社会学中的缺点和错误。

孟德思想对后世思想家们理论的构成是有重大影响的。孟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批判,他的自然法理论和他有关自由、平等、私有制的论断等,曾对法国唯物主义者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人产生过重要影响,尽管他们在许多方面都大大超过了自己的前辈。

孟的社会政治思想,尤其是他的法制思想、三权分立思想、君主立宪思想,对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谢林、黑格尔也产生过不一样程度的影响。

他以专制政体为三种基本的政府形态之一,使得专制政体成为18世纪政治思想中的一个核心主题,不仅仅如此,他还是西方思想家中第一个将中国划入专制政

体的。他因此,孟德斯鸠被认为是从否定方面将中国列入一种世界模式的第一人为法国和欧洲带给了与以往不一样的中国形象。其说尽管在当时受到同时代的许多思想家的反对,随着时刻的推移,则逐渐成为西方人看待中国的基本前提。18世纪是西方中国观发生根本变化的世纪,即从以颂华(sinophilie)占优转为以贬华(sinophobie)为主。此外,他亦认为专制主义是亚洲各国的特点。(见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他的这个观点之后被一些西方人理解并滥用。

孟德理论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户外产生过巨大而又深刻的影响。他的理论曾被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家用作反对封建暴政的锐利武器,尤其是他关于分权和法制的理论更为一些资产阶级国家所直接采用。

当时的法国作家大多将遥远的中国描绘成乐土,独《论法的精神》中多对中华帝国的专制有批判。孟德斯鸠曾在鲁昂与一位滞留的中国海员交谈,本着严谨的态度得出了自己的认识。尽管他的见解不免偏颇,但相对于同时代的人是较为接近事实的,也丰富了《论法的精神》的材料。

孟德斯鸠名言录

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孟德斯鸠【法国】

造化既然在人间造成不一样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孟德斯鸠【法国】

有益于身而有害于家的事情,

我不干;有益于家而有害于国的事情,我不干。孟德斯鸠【法国】

美务必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孟德斯鸠【法国】

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孟德斯鸠【法国】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法国】

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鸠【法国】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法国】

美德本身也需要限制。孟德斯鸠【法国】

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孟德斯鸠【法国】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孟德斯鸠【法国】

啊!夸奖的话,出于自己口中,那是多么乏味!孟德斯鸠【法国】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孟德斯鸠【法国】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法国】

一切权利不受约束,必将腐败。孟德斯鸠【法国】

言语并不构成罪体,它们仅仅栖息在思想里,有时候沉默不言比一切语言表示的好处还更多。因此无论什么地方如果制定了言语是罪体这么一条法律,那么,不但不再有自由民主可言,甚至连自由民主的影子也看不见了!孟德

斯鸠《论法的精神》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简介

学习总结(一):

曾国藩

中文名称:曾国藩

性别:男

所属年代:清代[由整理]

生卒年:18111872

相关事件:太平天国湘军个性名字大全

相关人物:李鸿章洪秀全

生平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著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个性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向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整理好心情再出发

学习总结(二):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

立者和统帅。清朝方法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学习总结(三):

曾国藩(1811-1872年),湖南湘乡人,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

泰戈尔简介


泰戈尔简介

泰戈尔简介(一):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哲学家及印度民族主义者。RabindranathTagore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信息和哲学的见解,对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1913年,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其代表作有《吉檀迦利》、《新月集》、《最后的诗篇》、《四个人》、《家庭与世界》、《飞鸟集》、《眼中沙》、《园丁集》等。

泰戈尔简介(二):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由整理]

泰戈尔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爱国主义者。他同情苦难深重的印度农民;他热爱祖国;热爱古老的民族文化,亲自创办学校,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并投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之中,在暗夜中行路,苦苦探索着印度民族的出路;他具有开放型的眼光,不排斥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与借鉴。其创作多取材于印度现实生活,反映出印度人民在殖民主义、封建制度、愚昧落后思想的重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描绘出在新思想的冲击下印度社会的变化及新一代的觉醒,同时也记载着他个人的精神探索历程。在创作技巧上,他既吸收民族文学的营养,又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点,

,艺术成就颇高。特别是他的诗歌格调清新、诗句秀丽、想像奇特、韵律优美、抒情气息浓郁,同时又饱含深邃的哲学与宗教思想、社会与人生理想,扣动着读者的心弦。某些诗作,因受到《吠陀》与《奥义书》中宗教思想的影响而显得神秘,但仍具独特的艺术神韵。他为印度近代文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获该奖的第一位东方作家。

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密友,曾于1924年访问中国。其诗风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启迪了郭沫若、徐志摩、谢婉莹等一代文豪,其中许多作品多次被译成中文。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冰心,使她写出了《繁星春水》让她在文学界上迈出了一大步。带符号网名

据说当年凡是讲孟加拉话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咏他的诗歌的。然而他的诗是在他自己把它们译成英文之后才获得了世界性的赞扬。

泰戈尔简介(三):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贵族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读后感大全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861年5月7日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就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祖父是最早访问过英国的印度人士之一,父亲是著名的哲学家

和宗教改革者。泰戈尔在14个子女中排行最小,哥哥姐姐当中,有哲学家、音乐家、戏剧家、小说家、爱国志士等。其家庭是加尔各答知识界的中心,家庭成员几乎都参加了当时的宗教改革运动、民主主义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泰戈尔虽多次入校学习,还曾到伦敦大学深造,但始终未在学校里完成正规教育。他丰富的科学、历史知识、深厚的文学功底,得自于家庭熏陶、客观环境的影响与个人的不懈努力。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领袖,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学识涉猎文、史、哲、艺、政、经等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

中文《泰戈尔作品集》。泰戈尔出生于孟加拉。但人们一致认为他是印度人。因为泰老在逝世前孟加拉还是印度的一个省。泰老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写的。

泰戈尔简介(四):

泰戈尔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英国。

1921年在桑蒂尼盖登创办国际大学。用孟加拉文写作,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等。

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对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妇女的痛苦处境表示同情,谴责封建主义和种姓制度,描写帝国主义者和官僚的专横,同时也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正统的印度教的抵触。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还擅长作曲和绘画。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简介(五):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

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

1861年5月7日,泰戈尔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他的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阶级,是婆罗门种姓,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时代财运亨通,成为柴明达地主。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社会活动家,在当时积极赞成孟加拉的启蒙运动,支持社会改革。他的父亲对吠陀和奥义书颇有研究,是哲学家和宗教改革者,富有民族主义倾向,由于与社会上的传统习俗格格不入,被习惯势力祝为没有种姓的外化之人。他有子女十四人,泰戈尔是家中员小的一个。就是在这个家庭,兄弟姐妹和侄辈中颇出了一些学者和艺术家。由于生长在这样一个印度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谐交融的书香门第,因而泰戈尔从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简介

学习总结(1):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瑛,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欢,阅读的本身就能给读书的人莫大的快感。阅读的快乐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至少对我是这样。读别的书你或许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张爱玲最有名的一

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其实用传奇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恰当不过了。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绝响了,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又一度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她与胡兰成的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在文坛中赫赫有名的她,却因为和胡兰成的失败婚姻,最后只得远走他乡!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两,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由整理]

现代女作家有以机智聪慧见长者,有以抒发情

感著称者,但是能将才与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进入又保持超脱的,除张爱玲之外再无第二人。张爱玲既写纯文艺作品,也写言情小说,《金锁记》《秧歌》等令行家击掌称赏,《十八春》则能让读者大众如醉如痴,这样身跨两界,亦雅亦俗的作家,一时无两;她受的是西洋学堂的教育,但她却钟情于中国小说艺术,在创作中自觉师承《红楼梦》《金瓶梅》的传统,新文学作家中,走这条路子的人少而又少。

学习总结(2):台词

张爱玲简介:民国才女中不得不提的一位就是张爱玲,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瑛,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

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qq爱情个性签名

2009年2月22日,张爱玲16万字的《小团圆》出版,这部完成于1976年尘封33年的长篇小说一经面世,便引起了新一轮的张爱玲热。

《小团圆》出版之前,

有关张爱玲与胡兰成、桑弧、赖雅的关系就有很多种说法与猜疑,《小团圆》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给读者一种最值得信赖的张氏说法,张爱玲曾说:这是一个爱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1944年初春的一天,南京市一座庭院的草坪上,躺在藤椅上翻读《天地》第11期的胡兰成还未读完张爱玲的小说《封锁》,就已经被作者干练细腻的笔调所震惊。一回到上海,胡兰成立即去拜访张爱玲,然而,他碰了壁,从门缝中塞进了一张纸条,留下自己的电话,悻悻而归。第二天,张爱玲给胡兰成打电话,告诉他要上门拜访。就这样,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与一个汪伪政府的要员,在乱世之中,他们相识、相知、相恋,当然,不久后就分道扬镳。正是这短短的一段爱情生活,给张爱玲以后的人生染上了灰暗的色彩。

很多人一直不明白,年轻聪慧的张爱玲为什么会看上人到中年而且已有家室的胡兰成。首先,这与张爱玲的经历有关,再就是与胡兰成性格才学有关。张爱玲虽然出身豪门,由于父母的离异,自小心灵受到过严重创伤,张爱玲的性格孤寂,不爱言语,也不善与人交往。胡兰成呢,不仅风流倜傥,也很会讨女人欢心,另外,胡兰成有才气、文学修养高,

更重要的是,胡兰成对张爱玲的作品理解深刻,毋庸置疑,胡兰成对张爱玲的创作也能提供帮助,他们相爱之时,正是张爱玲创作的鼎盛期。在《小团圆》中,燕山对九莉说:你大概是喜欢老的人。九莉觉得老的人至少生活过,因为她喜欢人生。

对于张爱玲与赖雅的结合,不少人更替张爱玲感到惋惜,以为一个年长张爱玲29岁的美国三流作家,晚年贫病交加,他能给张爱玲什么呢?甚至有人说:在美国,张爱玲应该嫁个有经济实力的男人,在富裕的条件下,安心自己的创作,岂不更好?

读过《小团圆》,我们就能真正理解张爱玲两次婚姻选择的理由,张爱玲不糊涂,她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她太看重人生,她最欣赏一个男人坎坷丰富的阅历。

学习总结(3):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

一部分加以研究。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