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无车日”活动的几点心得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如何写好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关于世界“无车日”活动的几点心得,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我住的那个小区,隔条马路,就是市政务中心,常常有一些政府倡导的活动就放在这里举行。今晨散步,走过去,远远望去,又是一片气球,悬挂着标语条幅,才想起今天是世界无车日。9月16日至9月22日,首届中国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将在国内108个城市同时举行。作为承诺的一部分,活动期间,参与城市的政府领导须带头乘坐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各承诺城市应至少实施一项新的注重实效的绿色交通措施,切实改善公共交通状况。

按照官方测算,开展无车日一天,全国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并有数百人免受交通事故伤害。无车日不可能使车轮上的所有问题迎刃而解,现在趴在车库里的车,迟早还会上路。无车日也不是没有弊端。在发起国法国和部分欧盟国家,无车日已显衰落。法国20xx年有98个城市参加无车日,20xx年减少到72个,20xx年则只剩下56个,巴黎市区内划定无车区的面积也逐渐缩水。法国生态部长表示:无车日里划定一些限制机动车的地区后,造成周边道路出现严重堵车问题,许多人抱怨无车日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反倒给生活增添了困难。

政府倡导的无车日行动,能否转化为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长效机制,这绝非一两次行动可以实现的。

首先,能否转变政府官员乘车出行的观念和习惯?现在,各级政府官员都以配车为地位象征和政治待遇,而所谓的车改实际上默认了政府官员享有公车的职务消费。由于公务员事实上的终身任职,预期收入稳定,况且住房待遇优厚,公务员在城市各阶层中购车的比例应当较高(虽然没有定量调查,但是可以从现实中感觉到),所以,无论是公车待遇、职务消费还是官员购私家车,公务员用车是城市交通拥堵、增加环境污染的一大原因。几年前,北京市召开非洲国家会议,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曾经限制公车出行,当时有49万辆公车停驶,当时报端文章说,并未因此影响到北京的政府工作和管理秩序,看来,有的车开不开关系不大。我家门前有条东流路,北边是河岸风景区,没有行人和车辆,南边排开一溜住宅小区,大约有五六万人口了,原来沿路有三个出口,现在好了,所有的路口被封闭了,要进入小区,非要绕道不可,这样一来,有的小区要多绕一公里才得进去。这条东流路向西不远,就到达政务中心,是否是为了官员执行公务方便,而断了我们平民百姓的出路呢?

其次,城市公交优先战略如何落到实处?公交应当是城市交通的首选,因为公共服务的规模效益,也因为交通费用的性价比较高,公交优先,就要有政府财力的支持,确保公交公司在线路、时间、站点和车辆上满足市民出行的需要。这又是问题了,黄山路号称学府路,因为路两边有安徽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原来两校门口都有公交车站,后来不知怎么给取消了,师生要乘车要多走好几百米才有车站,今年暑假,我参加合肥人事局一次人才规划调研会,当时,就提出,合肥号称是科教城,人才密度在全国也排名考前,为什么就不在这些具体问题上体现一点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理念呢?当时,人事局长很认真的记下我的问题,并说要与有关方面联系,尽快解决,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任何变化。安徽大学新校区,现在已经有几万人口,也就是一趟公交车,晚上收车时间也早,政府取缔正三轮,学生出行更加困难了,为什么不延长时间,增加班次,或多设线路呢?去年国庆前夕,正值学生放假,排队等车,长达上百米,但秩序井然,而设在这里的终点站的公交车队还是按照每10分钟一班的节奏发车,那些便民服务的承诺就显得很苍白了。

再次,如何鼓励民间自发的节能行动?有趣的是,多年前,北京的一些上班族有了私家车,通过网络联系,邀约一些同路人,顺路接送上下班,而搭车人支付一些汽油费,这样,节约了私家车主的行车费用,也降低了那些搭车人的出行(打的)费用,这种新型的和谐关系,对于节能减排、缓解交通压力是有意义的,但是,北京运管部门就认为属于非法运营,理由是私家车收费,成了黑头出租车了。当然,这样的行为查处起来很难,估计这种行为只会越演越烈。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为了应付石油危机的打击,有的城市就鼓励私家车顺路捎带乘客,并在有关收费上予以减免。所以,利用民间自发的力量参与政府倡导的行动是大有可为的,关键还是政府如何看待民间所蕴含的公共参与的强大力量。

最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如何合理布局,使得交通规划能够发挥有效作用?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很快,表现在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城区扩大、城建工程量巨大等方面。以合肥为例,八十年度曾经当作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城隍庙小商品市场,现在已经不能承担小

商品批发、物流的功能了,但是,仍然没有考虑整体搬迁、彻底改造的思路,后面的一些见缝插针的商贸楼,还在大举招商。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加(合肥是每周增加1000多辆私家车),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相当滞后,一到晚间或者周末,酒店附近,把人行道占了当停车场,一环以内的单行道,一半被留作停车位,就是这样,仍然是车满为患。城市发展规划的不合理或者滞后,使得交通规划只能随行就市,走走看看了。

这样看来,无车日的象征价值远高于它的实际意义,尽管如此,但愿政府在这天的行为还是做的漂亮一点.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关于总结的几点心得体会


有人说过:要总结写得好,必须总结作得好;要总结作得好,必须工作做得好,立场观点对头。这应该是写总结的经验之谈。好的总结是在做好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写出来的,更是人民群众在实际中干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单位干得不怎么样,但总结时却喷香水,这对本单位的工作失去实际意义,不应该提倡。也有的单位工作有成绩却形成不了典型经验,这种情况说明总结工作没做好。上述两种情况都是应该避免的。搞好总结,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需要认真对待。

总结究竟应该怎样做呢?从总体上说要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做总结。工作是群众做的,总结也应该由他们来做。不应撇开群众凑集政绩,绞尽脑汁制作观点。总结过程中能量化的要量化,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考察,从客观事实出发,防止感情用事,以免总结流于形式。

此外,搞好总结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调查研究,熟悉情况

总结的对象是过去做过的工作或完成的某项任务,进行总结时,要通过调查研究,努力掌握全面情况和了解整个工作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全面总结,避免以偏概全。

2、热爱本职工作,熟悉业务

热爱本职工作,事业心强,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搞好总结的基础。写总结涉及本职业务,如果对业务不熟悉,就难免言不及义。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总结是对以往工作的评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像陈云同志所说的那样,是成绩就写成绩,是错误就写错误;是大错误就写大错误,是小错误就写小错误。这样才能有益于现在,有益于将来。夸大成绩,报喜不报忧,违反作总结的目的,是应该摒弃的。

4、重点在出经验,找规律

总结的最终目的是得出经验,吸取教训,找出做好工作的规律。因此,总结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认识和客观事例的罗列上,必须从实践中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来。

申论复习的几点心得


申论复习的几点心得

一、自身定位。没有参加过的公务员考试的,可以买试卷,对自身申论水平进行了解。试卷的话,市面上有许多,可以先把乡镇公务员考试历年的真题卷买了,比照着参考答案,自己大致测试一下。参加过考试的,就不必多说了,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当时写的内容,与真题答案做一下比较,也可以大致的找出不足。

二、多看、多读。申论本身就属于模拟行政,考察的一般是时事政治与社会热点,所以多积累这些知识对申论写作的至关重要的。可多参看《求是》、《半月谈》、《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网》等报刊、电视、网站中关于申论热点的分析。只有积累够一定量的材料,到时候才有话可写,或者说,学习到一些看问题的角度。另外推荐《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2012年的《辩证看,务实办》,2013年的《理性看,齐心办》,这系列书里面都是社会热点,也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寻求对策。这个书办事处、村里都发有,不需要额外买。

三、多练。重视练题。这里所谓"练题",指的是动手做题,进行实战演练,这可以明显提高现场答题能力,对考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练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真题,即已经考过的试题。演练这类试题的意义,不在于这类试题重新再考,而在于它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它的基本题型、特点、方法技巧等,会在以后的考试中再现,对考生有相当大的启发作用。其次是模拟题。这类题的各种版本的水平不见得尽如人意,但均从不同程度上反映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可帮助考生对社会热点和答题技巧的把握。无论是演练"真题"还是演练模拟题,均不应孤立地就题练题,最好是在练题中,在解答各道题时,自觉地以写作结构、写作模式和为指导,通过演练,真正悟透和掌握运用原理的方法。

因为大村干已经参加工作,大部分也都成立了家庭,有了孩子,可能工作和家庭琐事都比较多,能空闲下来系统复习的时间不多,所以,更应该高效的利用较少的时间来复习备考。练习的时候要制定计划表,才能保证学习时间。可根据自身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订做一个时间表,然后按照这个表格来复习。尤其是要对自身申论上的弱项得多花点时间复习。

四、练好字。漂亮、工整的好字是能给申论加分的。申论复习,不能像行测或者其他考试一样能够在短时间突击复习,申论只有在日常学习中慢慢积累,并在学习过程中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心态。一是复习中的心态,复习的时候应该不怕吃苦的尽头,去年我在考试前,因为当时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也在最后的修改阶段,任务很重,常常是白天练习公务员的题,晚上修改论文到半夜。当时抱的想法就是只要付出了辛苦,即使这次考不上,以后别的考试也用得着,所以是憋着一股劲的练习。

二是考试时的心态,一定要沉着有信心,要相信自己前一段付出的辛劳,在考场上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先跳过去,不要纠结,更不要慌,尤其是答申论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紧张的时候手会抖,字也会写的乱七八糟,所以一定要沉着,紧张的时候深呼吸几下,对自己说我能行我能行。

《廉政准则》学习的几点心得


《廉政准则》是党中央给党员干部筑起的一道防腐墙,目的是为了规范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近几年来,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廉洁从政准则的行为屡屡发生,在某些地区和领域甚至呈愈发愈烈之势。其他的不说,就说说20xx年我国在新一轮声势浩大的反腐风暴中,有16位《廉政准则》是党中央给党员干部筑起的一道防腐墙,目的是为了规范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行为。
近几年来,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廉洁从政准则的行为屡屡发生,在某些地区和领域甚至呈愈发愈烈之势。其他的不说,就说说20xx年我国在新一轮声势浩大的反腐风暴中,有16位省部级高官先后落马,这些高官在一年内先后落马,足以说明我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由于没有遵守廉洁从政的若干准则,走上了违纪违法甚至犯罪道路,这些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犯罪事实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以前试行的《廉政准则》毕竟不是正式的准则,缺乏刚性;去掉试行二字使之转正,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它转正后,能够更加有效地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更有效地指导今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成为一部高质量、高层次的党内法规。可以说《廉政准则》的发布实施,是给党员领导干部装上了防腐墙,只要党员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不越雷池一步,就能远离腐败。
《廉政准则》共有52个不准,犹如52条鲜红的警戒线,谁敢触碰,那就是死亡线;自觉遵守,那就是安全区。从某种意义上说,《廉政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在对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行为惩处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警示、教育和保护,最大程度地使党员领导干部少违纪违法甚至是不违纪违法。将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着力解决涉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突出问题。只要党员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就一定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廉政准则》的颁布,从制度上规范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行为准则,然而知易行难,关键是如何贯彻落实。
其一,要知与行结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贯彻落实《廉政准则》这部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基础性法规,首先必须抓好对《廉政准则》的宣传学习,要逐条逐条学,原原本本学,全面、透彻、深入地领会其精神实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仅是知道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不够,还必须将形成的理念用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廉洁从政,真正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领导干部。若学透后,去思考如何规避监管、怎样打擦边球,那就适得其反了。
其二,要自律与他律结合。《廉政准则》约束的主要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规范的主要是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廉政准则》执行力、约束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遵守,以自律作为基础。大量的资源和权力主要掌握在党员领导干部手中,如果党员领导干部缺乏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单靠外界的监督和压力是行不通的,所以必须在自律上下功夫。要做到自律,首先要加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增强廉政意识和自律意识,积极组织开展对《廉政准则》的学习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重要性,提高遵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对于少数不能自觉遵守《廉政准则》的党员领导干部,还需要加强监督检查,辅以他律。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人大、政协、司法机关、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监督、干部群众信访举报等的监督作用,施加压力,让党员领导干部不得不遵守《廉政准则》。对于少数无视党的纪律,违反《廉政准则》规定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严肃进行查处,绝不姑息,以儆效尤。
其三,要勤小物,治其微。能否正确对待小事,能否防微杜渐,是共产党员的基本修养问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细节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廉政准则》的52条不准,从细微处,从小事情,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执政行为进行了规范。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大干部,要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注意,管好自己的癖好,管好身边人的要求。

社区班子建设的几点心得


随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街工委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讨论,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针对新形势下社区班子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思考,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一、社区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对社区各方面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社区各项工作做好、做

扎实,就必须加强社区班子建设,打造出一支高效廉洁、勤政为民、综合素质强的社区班子队伍。但是,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社区班子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区干部综合素质仍然不够强。部分社区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缺乏依法行政、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自觉性;一些社区班子墨守成规,不求改革创新,在加强社区服务功能、发展社区经济、增加社区收入方面办法不多、能力不强、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清、路子不明。另外,新招聘社区干部和社区反聘的退休人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新招聘人员对于现代化的办公手段使用的比较好,反聘的退休人员在责任心、工作热情方面要强些。

二是部分社区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部分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有的支部书记与社区主任缺乏沟通,思想不统一,无法发挥出社区两委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致使工作开展不得力,社区发展缓慢。

三是社区干部队伍不稳定。社区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社区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社区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挑子”;对社区干部后备人选的培养选拔缺乏连贯性的用人机制,真正有文化、有素质、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很难选拔,后备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有的社区甚至找不到合适人选出来担任社区干部。

二、社区班子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对加强社区组织的建设重视不够。平时只把经济工作视为主要任务,使基层班子建设与经济建设脱节。忽视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忽视对基层干部和社区党员管理与教育,不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

二是社区干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党委、政府对于社区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上缺乏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存在对社区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对于社区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抓得不力,资金和精力投入不够,客观上难以建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三是社区经济条件薄弱。社区经济可支配收入少,社区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突出,社区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条件受限。群众长期得不到实惠,对干部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社区班子在群众中没有威信,从而进一步造成社区工作缺乏群众基础,工作开展难度增大,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受到很大的抑制,出现基层干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

四是社区干部待遇偏低。社区居委会干部普遍反映收入水平太低,自己承担的实际工作量与实际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很大。在社区居委会干部中流传着一句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社区居委会干部干着公务员的活,却拿着低保的钱。这反映了在现阶段,社区干部的收入与他们的实际工作量不成正比,同工不同酬是一个比较突出问题。部分党支部书记甚至没有工作报酬,纯粹靠责任心义务奉献,直接使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龙头作用无法体现。问题的存在,在深层次上影响社区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积极性。

关于学生成绩评价工作的几点心得


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重视社会有关方面的评价意见。这使得新课标在学生的学习评价方面显得更加的合理、全面和人性化,充分体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思想。

一、传统面具课学生成绩评价存在的问题

经过查阅、调研,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总结现在普遍采用的评价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如下所述:

1、个体运动技能量化评价突出

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基本还是以单一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量化"作为最终的指标进行评价。把是否达到《学生面具合格标准》作为面具课考核成绩,而没有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心理和情感的表现作为考核成绩综合的体现。

2、过分强调"统一性"标准,忽略个体差异性,缺乏多样性

体育课程的目标评价缺乏对学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人文修养等非智力的社会性因素进行教育和评价;现在的评价与学习型社会的需求脱节,体育课程目标评价滞后,与课程内容的改革不相协调。学生虽选项上课,却因单一的量化评价方式,对某些项目望而()却步,有失"以人为本"的初衷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需求,学生盲目地完成评价要求,终身面具难以实现。

3、评价功效不明显

以往的评价过分关注学生"学会"的程度,注重学生各项运动的最终成绩,而忽略了体现学生自我发展递进式相对性标准,未能真正体现学生创新意识及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学生学习时的积极与否及其他优秀表现(如主动参与辅助教学、创新表现等)只限于口头的表扬,这样的评价体制消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缺乏人本化激励性的教育和管理。

二、“健康第一”理念下体育评价应具有的功能

1、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融合体育实践课程首先反映了"技艺性"的特点--身体练习。课程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并使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因此,身体练习是区别于一切文化类课程的显著特点。其二,反映"情意性"的特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体育学习离不开认知,不论是身体认知过程(技能掌握)还是一般的认知过程(概念掌握),它们均会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但是,由于体育课程有直接的经验体验与身体体验,师生之间、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因此,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方面具有特殊功能。其三,反映"人文性"的特点--身体、心理、社会协同发展。体育课程的"技艺性"、"情意性"及"人文性"性质决定了对体育教学的效果评价不能仅仅用一种取向,以免出现对体育教学效果评价的偏面化、机械化。

2、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及健康第一的体现

“健康第一”是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把教、学、练、评价统一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过程与锻炼、养护的健身过程、体育意识、习惯、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过程及督促、结果评价的和谐统一。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