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地震应急避险方案

我们应该一步一步去规划,去做准备,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应付工作的困难的时候我们要策划出一份最佳方案,方案的写作其实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难,重要的是要理解核心,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你知道如何起草一篇方案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庭地震应急避险方案”,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1前言

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破坏性地震地面强烈振动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外逃可能来不及,而应选择室内就近躲避,这样可以把伤亡情况减少到最低限度,待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离至户外安全地方,以防余震使房屋倒塌造成的伤亡。

2总则

震前措施地震预报技术在全世界范围都还未过关,因此做好震前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震前预防措施的内容主要有:

1、平时适当学习防震避震、医疗救护、抢险救援等地震科普知识;了解居住房子的结构,确定梁、柱位置;设计和掌握好疏散路线,确保家门口和楼道等主要出口和通道畅通。

2、适时开展家庭地震应急模拟演练。

3、平时储备好应急用品,比如矿泉水、方便食品、防护品、药品、手电筒、勺子、收音机、绳子等,并做成应急包,放在固定、方便拿到的地方。

4、发现地震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注意收听政府发布的地震信息,不听信地震谣传。

3震时避震

遇到一般破坏性以上地震时,一定要保持镇静,并就近躲避。震时躲避地震的主要内容有:

1、地震发生时,居住在一楼的人,假如处在门口或有时间逃出,且室外较开阔、没有高空坠落物砸压的情况下,应迅速跑出室外。

2、居住在二楼以上的,应迅速远离阳台、外墙及门窗旁,快速躲到坚实的家具旁、内墙角处,或躲到开间小地方(如厨房、浴室、厕所)。

3、在工作间的人应迅速关闭电源或气源,以免引发火灾和次生灾害。

4、如遇燃气泄露,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如遇火灾,可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震后向安全地方撤离,要逆风匍匐而进。

5、如果自己被埋压,可用衣物捂住口鼻、防止泥尘吸入,引起窒息;同时应保持精力、体力、耐心等待救援。若听到人声,用敲击、呼喊等方法求救。

4震后撤离

破坏性地震停止后,室内人员应快速撤离至户外安全地方,以防余震发生。撤离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如下:撤离原则在一楼的人员地震结束后应马上撤离至户外安全地方;二楼以上(含二楼)人员在地震结束后,应快速地走下楼梯,撤离至户外安全地方。

撤离时注意事项

1、撤离时不能使用电梯。

2、撤离时,用双手或其他防护物体护头,以防掉下的物体砸伤;撤离途中,应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也应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杆等。

3、撤离户外后,若房屋受损造成危房时,不要急于返回屋,以免发生余震使房屋倒塌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F132.com延伸阅读

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根据我校的特点,特制定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一、 指导思想和目的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地震应急演练,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方式、路线和安全避险区域,培养自我保护、自救互救、团队协作的基本能力,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预案能够快速启动,各项工作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织机构

组 长:李兴仁

副组长:杨刚生

成 员:秦顺洪、何火森、张雄坚、彭 真、肖金宇、武利平及各班。

(二)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职责

1、负责制定、落实防震抗震宣传教育方案和计划。

2、负责制定、宣传、落实地震逃生演练方案。

3、拟定地震逃生演练的时间和范围。

4、负责对地震逃生演练的组织、指挥、协调及各项工作的检查、指导。

5、负责地震逃生演练后对各项工作的总结及逃生方案的修改、完善。

6、负责与上级部门、专业部门及友邻单位的联系与沟通,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指导,演练方案和总结的上报、归档等。

(三)应急演练领导、指挥组分工

1、总指挥:杨刚生

全面负责系《地震应急演练方案》的组织、指挥、协调、监督等,保证演练的安全、有序、真实、有效。

2、宣传、教育、协调联络组组长:秦顺红、彭 真

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防震抗震知识教育,向总指挥报告演练准备和进行情况,协调演练中的各项事宜。

3、职工工作组组长:何火森

参照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方案》中职工工作组的职责,负责做好教职工地震应急演练的组织、动员、实施和总结工作。

4、学生工作组组长(兼计时员):彭 真

参照《地震应急演练方案》中学生工作组的职责,负责做好本单位学生地震应急演练的组织、动员、实施和总结工作。

5、安置协调工作组组长:肖金宇

在地震演练开始前,规划好安全避险区,并在演练过程中与几位体育老师一起负责学生达到预定安全区域后以班级为单位的集合组织。

三、安全避险区(疏散到达区域)

篮球场A区:部分班级撤离疏散至2号篮球场。

篮球场B区:部分班级撤离疏散至3号篮球场。

足球场C区:部分班级撤离疏散至足球场。

四、疏散路线:

教学楼共分6个楼梯口,

3楼:12计算机1班由3号楼梯口逃生;12 计算机2班由2号楼梯口逃生;123班、4班由5号楼梯口逃生;12会计1班、12会计2班由6号楼梯口逃生。

4楼:12学前教育1班、2班由6号楼梯口逃生;12学前教育3班、4班由5号楼梯口逃生;12电子1班、2班与12数控2班由5号楼梯口逃生;12班、12数控1班由4号楼梯口逃生;12汽修1班、2班由4号楼梯口逃生;12汽修3班、4班由3号楼梯口逃生;12模具班由2号楼梯口逃生。

5楼:12综合办由1号楼梯口逃生;12服装1班、2班由2号楼梯口逃生。

在演练过程中,朱报抄老师负责1号楼梯口的秩序指挥;吴铁胜老师负责2号楼梯口的秩序指挥;柯洁清老师负责3号楼梯口的秩序指挥;陈燕顺老师负责4号楼梯口的秩序指挥;刘文峰老师负责5号楼梯口的秩序指挥;许春敏老师负责6号楼梯口的秩序指挥;高猛、王泽平老师负责学校四个柱子大堂的秩序指挥;刘文东、耿臣老师负责学校宣传栏通道口的秩序指挥;

疏散结束后,各避险区域的教职工和学生应尽快集中到A、B、C号避险区域(安全区)。

(三)疏散注意事项:

疏散时要遵循就近、优先、秩序的原则。要从六个安全出口的中间向两边楼梯分流,由近及远疏散。

五、地震应急演练的实施

(一)演练地点、时间与范围

时 间:2013年5月31下午2:30分

地 点:教学楼

范围与内容:上课期间在教学楼区域全校师生员工进行地震应急避震和紧急疏散演练。

(二)演练程序

1、演练总指挥发出演练启动指令。

2、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第一声信号。

3、进入紧急避险状态。全校停工停课,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就地避震(约1分钟)。

4、约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第二声警报信号,所有师生做好疏散准备。

5、信号员发出“紧急疏散”信号(第三声警报)后,疏散开始,所有师生员工按疏散要求疏散,注意保持好疏散的秩序。

6、教职工和学生进入临时避险区域,学生以班为单位集中、教职工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中,各班班长、班主任维持秩序、清点人数,并及时报告总指挥。

7、确定无异常后,总指挥向学校地震演练领导组组长报告演练结束,请组长指示。

8、总指挥按照领导组组长指示发布演练结束指令,学生以班为单位有秩序的返回教室或公寓,教职工返回工作岗位。

(三)演练步骤

以班为单位的教育与预演练,设立计时员在模拟地震警报拉响后开始计时,各班级迅速按照既定的逃生路线有序地离开教室,以快速集结,安全有序为标准。

(四)、演练准备

1、各班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学习有关地震、防震、避震、逃生和自救互救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熟悉各种场合下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懂得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我保护和安全逃生。组织好学生的应急避险演练和紧急疏散演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

2、班主任要向全体学生做好教育、解释工作,明确地震演练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认识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同时讲明演练的内容、程序、时间和纪律要求。

(五)、演练要求及注意事项

1、要向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讲清楚地震应急演练的意义和要求,讲明是预防性演练,要使全体师生以积极、平稳的心态参与演练,避免因演练而引起的恐慌和混乱,防止各种谣言的产生与传播。

2、要强调演练的仿真性与严肃性,参加演练的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要做到:严肃认真、不走过场;听从指挥、遵守纪律;遇事不慌、头脑清醒;反应敏捷、动作迅速。

3、领导组、各班主任要向教职工、学生认真讲解避震和逃生的要领、技巧,仔细检查每一个环节,严密组织好地震预演练,让所有教职工和学生熟悉掌握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紧急避险的方式方法和疏散逃生的方法、要领、技巧、路线、避险区域。

4、领导组在演练开始前要认真查看路线和现场,清除一切杂物,保证畅通与安全。

5、第三声警报后疏散开始,要迅速打开出口大门,确保疏散人流安全疏散;各教室离电源开关最近的学生要自觉关闭教室电源,离前后门最近的学生要负责打开教室门并看护好,严防疏散时教室门突然关闭。

6、疏散时要遵循靠右(楼梯间内要靠墙)、冷静、迅捷、秩序的原则;要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行动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按规定的路线疏散,不得串线;疏散时要注意不要靠近楼梯扶手,要远离篮球架、电线杆、树木和围墙等。

7、疏散结束后,领导组指挥已疏散到避险区域的教职工和学生迅速、有序地进入安全区域,防止二次灾害的危险,并做好人员登记、统计工作。

8、以最后一名学生到达安全区域为止,计时结束,各班班主任向组长汇报本班集合人数,对在演练过程中能够有序、安全与快速集结的班级给予表扬,对在演练过程中出现追逐打闹、秩序混乱情况的班级给予批评。

学生处

二0一三年五月三十一日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为加强和促进**镇应急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在地震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作出反应,正确、迅速、有序地应对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经研究,决定于2015年5月 15 日开展**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增强机关广大员工中小学生等人员防震减灾意识,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路线和避震场所,确保地震来临时,地震应急工作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演练原则

(一)确保安全、简便易行。演练工作以模拟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保证安全为原则。为简化演练程序,保证演练过程顺畅。

(二)以人为本、力减损失。把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地震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预防为主、平震结合。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救助相结合,全面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建立抗震救灾指挥部,按照统一协调、分工负责的原则进行事故应急处理。

三、演练组织指挥机构

为确保地震应急演练工作顺利进行,特设立演练组织指挥机构,构成如下:

(一)演练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下设演练指挥部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演练指挥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总体指挥应急行动,根据事态发展进行决策,下达各类应急响应指令。

演练指挥部电话:

演练指挥部设以下四个应急救援小组,分为:疏散引导组、信号发送组、后勤保障组、演练评估组,并由专人担任各组的组长。其组成及分工如下:

1、疏散引导组

组 长:

成 员:

工作职责:负责组织楼层人员疏散,组织确认本楼层人员是否全部安全撤离;对来访者及客户进行正确引导,避免造成人群拥堵、挤压、踩踏等伤亡事件发生;组织收集并向现场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报送负责楼层的情况,包括是否所有人员已安全撤离。

2、信号发送组

组 长:

成 员:

工作职责:根据方案要求准时发放地震演练信号,第一次为震时避险信号,发送开始时间为16时00分,第二次为应急疏散信号,发送开始时间为16时04分。

3、后勤保障组

组 长:

成 员:

工作职责:负责在演练前检查确认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打开各楼层安全出口;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4、演练评估组

组 长:

成 员:

工作职责:在全面分析演练记录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参演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对演练活动及其组织过程作出客观评价,并负责编写演练评估报告。

四、演练时间

5月15日16时00分—16时15分。

五、演练地点

**镇中心小学办公楼。

六、演练对象

**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

七、演练内容

地震知识普及、应急避险演练、紧急疏散演练。

八、演练步骤

(一)演练培训阶段

2015年5月15日8时30分在**镇六楼会议室召开地震演练动员会,宣布办公大楼地震应急演练方案,下发《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说明》。

(二)演练具体步骤

1、演练开始

16时00分,尹昌明宣布演练开始,此时警报响起。

2、紧急避险(疏散)

(1)一二层楼员工在疏散引导人员指挥下快速有序疏散到**镇小学操场。此过程持续2分钟;

(2)三楼以上(含三楼)王广昌、袁 武、李兴华、王从金、王 盛、张丽源、王绍宁、谢海源、王 珅、王荣强立即告知各年级学生“地震来了,赶快避险”,并用书籍等硬质物品顶在头上或双手保护好头部躲到桌下或墙角。此过程持续1分钟。

3、开始疏散

16时04分,警报再次响起,全体学生从楼梯撤出,在疏散引导人员的引导下快速有序疏散到教学楼前操场。

4、演练结束。学生安全疏散到指定安全地带后,演练结束。

九、演练总结

1、对演练的组织情况、演练目标及效果、参演队伍及人员的表现、演练中暴露的问题等进行全面总结,提出改进有关工作的措施建议。

2、对演练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进一步完善预案。

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 演练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和应急避险意识,让师生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 演练组织机构

(一)演练领导小组

组 长:李爱忠

副组长:李学英

成 员:各处室主任

(二)演练实施小组

指挥长:李爱忠

1、组织协调组:德育处、少队部

职责: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演练实施期间协调指挥;相关信息和报告的上传下达等。

2、宣传报道组:教导处、教研处

职责:负责演练的宣传教育、演练摄影、记录等。

3、学生引导组:各年级主管及各

职责:负责演练过程中学生疏散的组织和思想教育工作;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速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4、后勤保障组:后勤处、财务处

职责:负责演练所需物资的准备,布设演练场地,维护演练现场秩序,统计学生撤离时间,保障参演人员的现场需要。

三、演练安排

(一)演练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地震发生那一刻,就近避震。

2、紧急疏散演练:地震发生后(已停止震动),疏散到空旷、安全地方。

(二)演练对象:全校师生

(三)演练时间:2013年5月 日(星期 )上午 时 分( )。

(四)演练信号:以校园广播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防震避险信号:警报声长鸣30秒;

紧急疏散信号:警报声点鸣30秒。

四、演练准备

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演练前几天,充分利用班晨会、早读、课及品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示范应急避震规范动作,让学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班疏散的路线和集合地点,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言。

五、演练要求

1、各就各位,各负其责,演练时各有关人员要到达所负责的岗位。

2、周密安排,严谨严肃,把演练作为实战应对,谨慎操作,确保万无一失。

3、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保持镇定,确保安全。

4、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特别强调学生在疏散行进中不得回头寻找遗失的物品,防止踩踏事件)

5、按规定路线疏散,不得串行线路。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指挥员通过广播宣布: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中山街中心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3分钟)

(二)应急避震演练(1分钟)

1、指挥长宣布演练开始。

2、指挥员通过广播宣布:“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开始,现在地震来袭,请同学们紧急避震。”同时警报声响起(长鸣30秒)

3、班主任立即打开教室前后门,保持通畅;同时,告知学生:“地震了,不要慌,保持镇定,快避震。”并指挥学生就近躲避在各自的课桌旁,用单手或书保护好头部,另一只手抓牢桌腿,尽量卷曲身体,减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

(三)紧急疏散演练

1、1分钟后,指挥员通过广播宣布:“现在地震暂停,立即疏散”。同时警报声响起(点鸣30秒)

2、班主任告知学生:“地震已过,大家起立,赶快撤离教室,到学校操场避险。”同时立即赶到教室门口,维持秩序,保证畅通,引导疏散,指挥学生适当错开时间,控制速度,逐次疏散。(前门安排坐在前几张桌子的学生排队撤离,后门安排坐在后几张桌子的学生排队撤离,让学生用双手抱头或用书本护头并小跑)。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喊“大家不要慌,注意脚下,防止滑倒;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不要向回跑,不要捡东西”等提示语。

3、 各班撤离顺序及撤离路线:

撤离顺序:一楼、二楼、三楼同时撤离,二楼、三楼离楼梯口越近的班越早撤离。

撤离路线:

南楼: 四年级1-6班、五年级4、5班,从楼梯两侧快速撤离后直接到操场集合;

中楼:一年级3、4、5班就近线路向银杏广场撤离;1、2、6班由北边通道向操场撤离集中;二年级3、4、5班及五年级6班,由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二年级1、2、6班由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三年级3、4、5班由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1、2、6班由北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

北楼:五年级1、2、3班就近向操场撤离集中;六年级1、2、5、6班由东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3、4班由西边楼梯向操场撤离集中。

4、楼梯口疏导教师及职责:

南楼:东边2、3楼梯间:、

西边2、3楼梯间:、

中楼:南边2、3楼梯间:

北边2、3楼梯间:

北楼:东边2、3楼梯间:

西边2、3楼梯间:

楼梯口疏导教师职责:指挥学生迅速有序下楼,告诉学生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下楼时走楼梯内弯,二排行进,一个紧挨一个,不准学生在走廊或楼梯相互拥挤,避免跌倒踩踏,若发现有人摔倒,要让后面的学生立即停下脚步,不能向前靠近,并让学生尽快地爬起(或帮忙扶起)。

5、学生疏散完毕后,教师撤离。(学生3分钟内撤离完毕)

6、学生疏散到操场庭院后,要蹲下,保护头部。教师告诉学生:不推挤,不起哄,不要弯腰拾物,不要逆人流前进,在拥挤的人群中,注意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若发现有人摔倒,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7、以班为单位集队,清点人数,并向年级主管报告,年级主管向校长报告。

8、查实各班人数无误后,指挥长宣布演练结束。

七、演练总结

1、指挥长对演练进行现场总结讲评。

2、班主任及时总结本班演练工作。

3、整理演练资料及时存档。

4、各班主任保存此演练预案以备后用。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预演方案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预演方案


为规范和加强本校预防灾害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灾害带来的危害,确保师生平安,学校决定于进行一次地震应急预案预演。
一、组织机构:
1、技术指导:镇海消防大队
2、总指挥: 胡文雄
3、副总指挥:林惠珍
4、工作小组:
① 灭火行动小组:
组长:陈 敏 组员:许义东
主要职责:地震初起时,立即由陈敏负责切断电源,如发现现场人员需要救护,则应尽力想办法救人。
② 通讯联络组:
组长:王艳蓉 副组长: 朱超娃 组员:陆建民
主要职责:一旦发生地震,应立即报警,先报110维持校门外秩序,然后根据人员受伤害情况报120,同时负责与疏散、救护各组联络,控制校园广播,调动有网关人员到指定地点。
③ 疏散引导组:
组长:金 玲 副组长: 胡雪芳
组员:任课教师、各班班主任及12位楼道负责老师
主要职责:当地震发生时,立即到自己岗位,组织指挥师生按预设的次序和通道有序、迅速、安全撤离到空旷地方。
④ 救护组:
组长:沈明珠 组员: 乐珊波
主要职责:当地震发生时,如有受伤和被困人员,应协助消防人员采取救助措施,及时现场救护或移交120急救中心。
二、预演时间
20xx年5月12日(周二)大课间
三、预备工作
1、开展地震知识的宣传工作
根据防地震知识进学校要求,通过广播、闭路电视、黑板报等形式,宣传防地震知识,并建立防地震宣传墙,设置防地震宣传长廊,把各项防地震制度、防防地震约、会议制度、管理网络图上墙。
2、设置必要的地震设本文 施标志
在校园内设置学校示意图,标明防地震设施,水源和地震宣传标志并设置在学校显要位置。
四、预演过程
1、 确定发生地震,相关人员立即行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迅速到现场或主控室进行指挥
① 切断电源(陈敏) 拉响警铃(陆建民) 广播通知(王艳蓉)
② 呼叫119、110(朱超娃)。
③ 打开校门(门卫)
④ 灭火行动组到位(陈敏、许义东、季明、金维波)
⑤ 疏散引导组到位
疏散通道安排:
1号通道(前幢东面楼梯)
五2、五1、四2、四1、三2、三1
负责老师:当堂任课教师或空课教师
1号楼道负责老师:四楼王松燕、三楼乐静梅、二楼张丽群、一楼沈明珠
2号通道(前幢西面楼梯)
六3、五3、四3、三3
负责老师:当堂任课教师或空课教师
2号楼道负责老师:四楼季明、三楼叶雪君、二楼周潇雨、一楼胡瑞娣
3号通道:(后幢楼梯)
六2、六1、二2、二1
负责老师:当堂任课教师或空课教师
3号楼道负责老师:三楼乐珊波、二楼蒋雯燕、一楼金维波
4号通道:(前幢一楼)
最先走二(3)、一(3)往后幢转弯;一(1)、一(2)往大礼堂方向转弯
负责老师:当堂任课教师或空课教师
4号楼道负责老师:许超
撤离顺序:按从楼层高到低所在班级同层优先原则,先撤离所在层次学生,再其他层次,这样既确保重点,又便于扑救人员进出。如地震发生在课间,由班主任迅速到班级现场指挥撤离,其他教师按要求到楼道指挥。
如地震发生在上课时,由任课教师现场指挥撤离,空课教师按要求到楼道指挥。
五、有关要求
1、冷静指挥。组织人员按分工合作,沉着冷静,指挥得当。各指挥疏散教师要识大体顾大局,严密控制下楼速度,以免造成挤压,疏散组成员应最后撤离现场。
2、学生不参与救人。学生疏散时必须服从教师安排,有序按计划快步撤离,不得参与救人。
3、稳定学生。无论校园何时发生地震,疏散人员都应撤到学校操场、广场等空旷的安全地带,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不得任意走动,更不得返回教学楼。班主任或指挥教师迅速清点学生人数,并向指挥教师汇报学生情况。
4、确保通信联络。在地震发生时,各组要确保通信联络,及时联系,把有关情况报告总指挥。
六、预演结束
1、各班向总指挥汇报情况
2、总指挥对本次预演做总结讲话

中学地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方案


中学地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方案

**中学地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20xx年9月15日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部署演练方案。正式演练在第二天早上第一节课择时进行。

三、演练准备

1、征得相关领导、专家的技术指导,首先使全体教职工明确此次地震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班主任动员,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

5、信号发出:万再贤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4、各班级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总指挥:山继聪

成员:校班子及各班班主任

(2)教室室内指导组

成员:各班班主任(或当堂科任教师)

职责:

①“地震警报”(一长哨声敲紧急集合钟)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③班主任(或当堂课的任课教师)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六、紧急疏散安排:

1、“地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疏散逃生,班主任及当时上课的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

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教室疏散指挥员安排:各班当时上课教师

78、81班:前面4排从前门,其余后面几排从后门按顺序撤到简易教室前的帐篷;

80班:从后门依次按顺序撤到跑道冲刺处;

79班:依次从后门(原先的前门黑板处换成后门)按顺序撤到大门以内阶梯以下;

77班:依次从后门撤到大门以内79班站剩下以后的空地;

76班:依次从前门按顺序撤到球场与第一幢教工宿舍楼之间的道路。

(2)办公室人员:依次按顺序撤离到第一幢教工宿舍前。

(3)后勤人员:依次按顺序撤离到篮球场。

(4)没有上课的教师(包括家属):依次从建筑物内撤到空旷的地方。

3、救护组人员安排:

杨真平携带紧急药箱到第一幢教工宿舍前待命,若有伤病员及时处理,若有伤情较重的师生及时送医院。

4、演练拍照由华德法负责。

五、地震逃生演练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在疏散前各班要把教室前后门都打开,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分组,要求学生从前后门逃生。听到疏散信号时,班主任或上课的老师指挥同学们分别从前后门撤到教室外,再按指令顺序跑步到疏散地点。

2、疏散过程中,用双手护头,以防被砸。

3、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自行成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4、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点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5、此次演练教室为避震演练,室外为地震疏散演练。演练中要注意活动连贯性。

**中学

20xx年9月15日


地震应急预案


地震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为使地震应急工作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的进行,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省地震应急预案》和《**县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局地震应急预案。

在破坏性地震监测预报发布或者地震发生后,应本着在局统一领导下进行落实准备、紧急处理工作,分部门负责并协调一致,本着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按照本应急预案,结合震情、灾情,组织、指挥和实施震区、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本县发生地震,在局长的统一领导下,由局机关和局属各单位组织实施本局的地震应急工作。

(二)本县发生地震后,在局长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协助县委、县政府及地震办等相关部门,具体组织好宣传工作。

三、地震应急组织机构

组建局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人员和主要职责如下: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主要职责:

1.地震发生后或正式发布临震预报后,局抗震救灾指挥部要及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对全局抗震救灾工作实行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并具体负责贯彻上级部门有关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及知识,部署和检查全局抗、防震减灾工作。

2.研究制定抗震救灾重大决策措施,制定和发布抗震救灾的有关规定,动员和组织全局人员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3.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抗震救灾情况,取得上级领导支持。

4.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做好全县抗震减灾宣传工作。

5.抗震救灾所属的办公室及各地震应急专业工作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开展地震应急工作。

(一)办公室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局办公室和局计财室全体成员

职 责:负责落实指挥部和总指挥的各项指令、命令;组织协调并检查各专业组的工作,掌握震情动态,进行灾情统计,并向上级部门报告;负责对抗震救灾物资的组织分发工作,保证地震应急阶段物资的分配、供应和管理。

(二)抢险救灾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文保所及竞训中心所有成员

职 责:抢救被压人员,控制次生灾害;对博物馆馆藏文物及全县文体广电设施、设备进行抢救保护,并做好全县人民做好文物的抢救保护工作;在24小时之内做好灾情评估工作。

(三)宣传工作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文化馆及图书馆全体成员

职 责:积极配合抗震救灾工作,根据指挥部要求,对县委、县政府抗震救灾公告、措施以及相关抗震救灾常识进行广泛宣传。

(四)治安保卫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局执法大队全体成员

职 责:维护应急期间全局治安,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及造谣惑众、影响社会治安等非法活动,确保全局稳定。

四、应急准备及响应

(一)按照县地震局提出的预报要求,经县人民政府审批通过后,适时向社会发布应急预报。

(二)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全局进入临震应急期。

(三)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应做好以下响应:

1.局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立即进入岗位,并开始行使规定职责。

2.局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协调各专业救灾组工作,各专业救灾组根据各自的职责,立即启动抢险救灾行动方案,组织好抢险队伍并进入待命状态。

3.在临震应急期,宣传工作组按照指挥统一部署,组织好宣传工作,有针对性的加强应急防范措施、震时应急避险、震后自救等知识的宣传。

五、震后应急处置

(一)局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组织救灾,迅速将震情、灾情向县防震救灾指挥部报告。

(二)地震发生后,局抗震救灾指挥部应立即完成以下工作:

1.一般破坏性地震

局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宣布进入震后应急期,及时组织救灾,处理地震带来的各种问题,并将灾情及救灾情况及时报告给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同时根据救灾需要提出救援要求。

2.严重破坏性地震

(1)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局抗震救灾指挥部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全面实施抗震救灾紧急预案,研究决定抗震救灾重大问题。

(2)在局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抗震救灾专业小组应做好以下工作:

对被压和出来危险中的人员进行抢救,减少人员伤亡;尽快对馆藏文物进行抢救保护;设置医疗急救点、救灾物资供应点,防治病毒和疫病流行;注意社会动态的调查研究和收集。

3.特大破坏性地震

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局抗震救灾指挥部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全民实施抗震救灾紧急预案,投入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造成的灾害和人员伤亡。

六、恢复重建

抗震救灾工作结束后,抗震救灾指挥部应调整好人员部署组织人员做好震后的重建工作。

七、预案管理

本预案自地震监测预报发布之日起生效。

欢迎阅读范文网《家庭地震应急避险方案》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策划方案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医院地震应急演练方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