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艺术:如何合理分配时间

所有的收获,都来自耕作。在我们准备开始自己的演讲时,正式上台前就要预先准备演讲稿演讲稿的最大特点是直接应用于口头表述,既要口语化,又符合书面语法规范。如何准备一篇称得上优秀的演讲稿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演讲艺术:如何合理分配时间,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演讲者总是抱怨准备太仓促.事实上,只要进行合理分配,时间根本不是问题.
除了雕琢核心观点鲜明的文稿,制作形象生动的幻灯片和熟悉现场技术设备之外,更重要的是搞清以下几个概念并均衡分配时间:说什么-怎么说;练习-预演;物质准备-心理准备.
很多经理人都是在演讲结束时才开始大彻大悟:要是我处理那个问题时,稍稍多一点技巧就好了;要是能找到更多有说服力的数据来支持我的观点就好了.当然,演讲过后最追悔莫及就是:要是我有更多时间准备就好了.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完全于事无补.
事实上,对大多数经理人来说,有再多的时间准备演讲也还是不够.如果你熬了三个晚上来准备,讲完之后你会觉得应该熬五个晚上才行.
时间总显得不够用,部分原因是因为许多经理人在演讲上追求尽善尽美.如何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通常也就是指,你是否真正理解了练习和预演的不同),决定了你的演讲是平淡无奇,还是震撼人心.
也就是说,在如何利用时间上并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每个经理人千差万别,他们有各自的目标、演讲经验,对演讲内容和听众的把握能力各异,所采用的视听设备也不同,因此共同规律即使有也用处不大.专家认为,更好和更现实的做法是:合理利用你能挤出的每一分钟时间.
雕琢讲稿说什么
首先要撰写演讲文稿,然后制作图表或幻灯片来做补充.这好像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是许多经理人却是先做幻灯片,然后再在上面编写句子.尽管有些人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颠倒顺序的容易造成演讲杂乱无章、主题涣散.
一旦开始写演讲稿,要留出充裕的时间对文稿进行编辑润色.专业的演讲稿撰写人建议在写第一稿时,要尽可能快,不要停下来去修改已写完的部分,或者去反复推敲措辞.这些工作留到以后来做.简练并生动的语言必须经过不断地修改才能出现,而不是在草稿阶段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
编辑文稿时,要大刀阔斧敢于下手.研究演讲艺术的大卫登普西教授(david dempsey)说:能用三个观点突出主题,就不要用十个观点,这样反而不能给人留下任何印象.要不断地问自己,这是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这是不是最好的例子?这是不是说明我的观点最有煽动力的表达方式?
如果你的结论或重要观点没有经过精心琢磨和反复修改,登普西认为:不管花多少时间去练习,不管你的演讲技巧有多么高超,都不能掩饰这个根本的缺陷.
卡内基顾问公司(dale carnegie associates)的课程总监大卫格林(david green)建议时间紧张的经理人记住:做好眼前事,胜过事后诸葛亮.尽管你希望自己的演讲稿和幻灯片出类拔萃,但是你不能在推敲词句上浪费过多时间,何况实际演讲的时候也许不会照本宣科.
格林认为: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准备好演讲的时间比他们自己认为的要早得多.他们需要安排更多的时间来排练和演习如何与听众互动.
核心观点贯始终
无论你采用何种方式来确定演讲稿的结构,你都可以通过列出重点段落或概念作为记忆触发点来节省时间,也就是要抓住要点,而不是逐字逐句地把整篇文章写出来.
曼德尔沟通有限公司的ceo史蒂夫曼德尔(steve mandel)认为,记忆触发点模式有助于演讲时的即兴发挥,而听众也喜欢听.我告诉那些演讲人,演讲时不要唱独角戏,要多用对话模式与听众进行沟通,就像两个人坐在厨房的桌子边聊天那样,这会令人感觉自然、放松,而且你还不用花很多心思去想说些什么.而独白式的演讲就是一个人对着幻灯片生硬地自言自语.
曼德尔说,在准备演讲的开始阶段,应该花更多时间去琢磨如何围绕核心观点来组织演讲内容.电梯式演讲是指核心观点始终贯穿整个演讲过程,就像电梯在每个楼层间运行一样.当然这得花费时间,但却是值得的,可以避免在遇到挫折时就投降,也可以避免在找到核心观点之前,在那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上花太多时间.
勤加预演怎么说
某咨询公司的总裁玛里琳莫布利(marilynn mobley)建议在演讲稿还未定稿之前就开始预演,这样就可以尽早知道在哪些地方你可能会讲太长时间、哪些内容还需要调整.
莫布利在准备一个演讲时,是这样安排时间的:因为对话题和听众都很熟悉,她先用15%的时间调查听众的需求;50%的时间用来准备演讲---确定论点、收集论据、设定起承转合、制作幻灯片;20%的时间用来进行初步的预演,就当有听众在面前,练习如何停顿、如何结合幻灯片讲解,并熟悉设备,从而确定整个过程是否可行,时间拿捏是否合理;10%的时间是在初步预演后进一步修改演讲稿,包括编辑文字和调换某些幻灯片的顺序;剩下5%的时间用来进行最后的预演.
先想想你以前通常是怎么准备演讲的.也许你和大多数经理人一样,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练习,或在路上分秒必争,或在办公室里忙里偷闲.
专家认为,这种方式大有问题:花太多的时间去练习,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预演.预演意味着要站起来,用和真实演讲同样的手势、同样的眼神,配合视听设备控制演讲进程.
卡内基公司的格林认为,坐在飞机上或在办公室里回顾演讲稿或幻灯片是练习,不是预演.就像戏剧里的演员没有穿上戏服就没有入戏的感觉一样,非专业的演讲者不经过一到两次的全程预演,就不应该出现在听众面前.预演时最好还要选择一些人坐在台下,给演讲者一些反馈意见.
格林说:你不能只坐在房间里背诵演讲稿,必须去预演,模仿真实的演讲,这样才能达到预演的目的.把你的心思从演讲的内容转移到和听众的互动上去,这也是预演与练习的不同.我并不认为企业界人士都理解预演的价值.经理人往往在说什么上面花了太多精力,但对怎么说却重视不够

F132.cOM更多演讲稿小编推荐

怎样合理安排时间演讲稿


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九(10)李心如 滁州市第五中学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内容如下

作为学生,学习可以说是占用了我们大部分时间的活动,那么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呢?

答案是:要科学、全面,合理,高效的使用时间。时间安排是一个重要内容。每个学生能自主安排的时间是有限的,若时间安排得恰当,则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时间,增加时间的利用率,在同样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若时间安排不恰当,将会对自己的时间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还有可能损坏自己的身心健康。

科学安排时间本着"全面、合理、高效"的原则。

全面原则:在安排时间时,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和娱乐,既要考虑课内学习,还要考虑课外学习,还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时间搭配。

合理原则:要找出每天学习的最佳时间,如有的同学早晨头脑清醒,最适合于记忆和思考;有的则晚上学习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时间里完成较重要的学习任务,此外注意文理交叉安排,如复习一会儿语文,就做几道算术题,然后再复习外语等。

高效原则: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一般来说,把重要的学习任务放在前面来完成,因为这时候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而把比较容易的放稍后去做。

当然也可以把容易的放在前面做,以此来给大脑“热热身”,再去做重要的、困难的。此外,较小的任务可以放在零星时间去完成,以充分做到见缝插针。

一天中可供自己安排的时间基本上分为四段:早上起床到上学,中午,下午放学后,以及晚饭后。我们可以在这四段时间里充分统筹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鲁迅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是啊,我们都知道学习不是一日两日之事,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艰难苦奋斗的结果。而合理安排时间则是我们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应当学会,合理,有效的掌控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演讲稿


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八年级的李好。今天的内容是——合理安排时间。

同学们,时间老人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天24小时,谁也不多一分钟,谁也不少一秒钟,可是你有好好地利用它们,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吗?我们又应该如何合理安排一天的学习与生活呢?下面我来给大家说一说我的建议:

1、保证睡眠,早睡早起

对少年儿童来说,养成按时睡觉,早睡早起的习惯,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精神参与到学习生活中,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睡眠时间必须保证8到10个小时,而且中午午休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更加有益。

2、按时到校,认真晨读。

早上是我们记忆力最强的时间,这时读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周一到周五,每天的晨读时间学校都有安排,你应该在这段时间里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去读书。希望以后同学们早晨进教室后,都能自觉主动地马上拿起书去朗读。

3、全力投入课堂学习。

每一节课的45分钟,大家都要认真对待,因为听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习成绩。看看你的周围,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我敢肯定他们都能做到认真听讲、善于思考,并能积极发言。那么,从今天开始,就请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堂课,我相信你一定会惊喜地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4、课余时间,劳逸结合。

在紧张的学习之后,我们也一定要抓紧时间放松大脑,适当休息。在学校,我们可以和同学聊聊天,望望远处的绿色植物,舒缓眼睛,也可以拿起自己喜欢的书,读一读。但一定要避免追逐打闹,因为追逐打闹会使大脑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状态,而这种状态会使上节课学习的东西很快被抹去,很快被忘掉。

同学们,我们还有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复习整理当天学习的内容,并预习新课。然后,可以去锻炼身体,或者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有一项非做不可的事,那就是阅读课外书籍。那些胡乱写完作业就觉得万事大吉的同学,他们就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时间一去不复返,我希望大家能够为自己制定一张时间安排表,认真对待每一分钟,合理安排每一天,持之以恒,我相信,时间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你的生活一定会因此变得更加充实而美好!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演讲縞写作如何做到合情合理


演讲縞写作如何做到合情合理

口王子海

写作十分重视现场气氛感,所以大部分演讲稿需要充斥激情与活力。形象思维是演讲稿写作中显性的文本主题与现场氛围的外化,逻辑思维则是隐性的文本意蕴与演讲效果的内化,两者互为补充,这样演讲才能说理清晰、明确,表意深沉、强烈,吸引、打动、感染听众并使其付诸行动。于是,演讲稿写作实现了情与理的同步升华,达到了说服与感染的统一。

在演讲稿写作中如何为演讲增添色彩,使演讲达到完美——情与理的结合呢?下面我们通过解析中国著名民主人士、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的著名演讲稿《兽·人·鬼》来探讨这个问题。

兽·人·鬼

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日兽行,或超兽行。但既已认清了是兽行,似乎也就不必再用人类的道理和它费口舌了。甚至用人类的义愤和它生气,也是多余的。反正我们要记得,人兽势不两立的,而我们也深信,最后胜利必属于人!

胜利的道路自然是曲折的,不过有时也实在曲折得可笑。下面的寓言正代表着目前一部分人所走的道路。

村子附近发现了虎,孩子们凭着一股锐气,和虎搏斗了一场,结果遭牺牲了,于是成人之间便发生了这样一串分歧的议论:

——立即发动全村的人手去打虎。

——在打虎的方法没有布置周密时,劝孩子们暂勿离村,以免受害。

——已经劝阻过了,他们不听,死了活该。

——咱们自己赶紧别提打虎了,免得鼓励了孩子们去冒险。

——虎在深山中,你不惹它,它怎么会惹你?

——是呀!虎本无罪,祸是喊打虎的人闯的。

——虎是越打越凶的,谁愿意打谁打好了,反正我是不去的。

议论发展下去是没完的,而且有的离奇到不可想象。当然这里只限于人——善良的人的议论。至于那“为虎作伥”的鬼的想法,就不必去揣测了。但愿世上真没有鬼,然而我真担心。人既是这样的善良,万一有鬼,是多么容易受愚弄啊!

一、情的展开:形象的对象

作者的演讲稿中确立了三种形象:兽、人、鬼。 (1)兽:刽子手们的暴行,是毫无人情的兽行,甚至超过了兽行,是“不必再用人类的道理和它费口舌”。 (2)人:包括坚持正义的青年学生、爱国人士、一切维护正义的人们。 (3)鬼:为虎作伥者,暗指国民党反动派。

这三种形象的区分正是三种不同事物之间相似性的分析,在充分的论述和对比中,形象逐渐清晰化。于是,演讲的目的在其中得以实现: (1)“兽”所进行的暴行是残酷的,是超出了人的本性所能做的,甚至比那些鬼可恶千倍,甚至已经不值得人去评判、审判它,这也是其称为“兽”的原因。(2)人之所以称为人,是因为他受到了来自“兽”和“鬼”的双重压迫,但还是坚持着理想和正义,为人类的幸福和自由抛头颅、撒热血。但是,人也是分层次的。(3)“鬼”虽然没有“兽”的行为残酷,但是,那些“兽”的暴行是这些“兽”所指使或是纵容的,所以, “鬼”也是与人为敌的,需要人们加以防备。虽然这几种形象都是以人为原型的,但是闻一多先生眼中呈现出来的却是三种形象,“兽”与“鬼”有着共同的相似点就是对于人的压迫和控制。虽然有些人表面上是与人站在一起的,但是他们对于兽与鬼行为的纵容已接近“鬼”的做法。这里,演讲稿从反面论述中衬托出了“兽”与“鬼”的真实面目,也把作者的意图——对于反动派暴行的批判表现得十分突出、鲜明。

二、理的展开:逻辑的层次

在这个寓言中,人的形象应该是正面的,因为有反面的鬼与兽存在。但是,人在闻一多先生眼中也分出了不同的层次: (1)持积极态度者:要求发动大家去打虎,其中也不乏经验丰富者,主张用心布置,以免造成年轻者更多的伤亡。(2)心存疑虑、出于爱心者:从爱护孩子的角度出发,主张不去打虎,以免给孩子发出错误的信号而引导他们去冒险,这样会造成更多的伤亡。 (3)自私者:主张不应该去打虎,只要不去打虎就能相安无事。老虎本不会来伤害人,是人先去招惹老虎才会出现伤亡的事故,要用妥协换来平安。从本质来讲,这些人与那些“兽”和“鬼”相比,全都是受压迫和迫害的人。但是,正是这种区分把人类的本性充分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这种辩证的认识与区分人的本质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同一时空内的人物在心灵时空的不同表现成就了这种分析结果的出现:从人来讲,这是一种心灵时空上的区分,积极面对问题和困难的人有着高远的心胸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那些自私者则心胸狭窄,不愿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的这些做法恰恰是帮助那些“鬼”、“兽”不断来迫害、压榨人。几种具有共同点的人在这样的相似思维分析中本质全部显现,增强了整个演讲的思维深度,也为整篇演讲增色不少。

三、情与理的结合:升华的心灵

追求充分感染力、策动性的演讲,其最终目的是表达情感并形成鼓动性从而得到听众响应。演讲者通过一唱三叹与一波三折将情感的力量推向极点,并不断渲染、深化主题,甚至采取反面“进攻”的方式取得节奏、情感、氛围上的差异,为主题的进一步深化增加筹码。

同时,在演讲稿的写作中,可借助形象思维拓展思维心灵空间,因为过分拘束是无论如何不会使你所要表达的内容精彩、鲜明的。要把这种典型的形象加以展开,就需要取得演讲主体与观众两个层面的共鸣。

演讲稿虽然是靠形象思维来增强感染力、说服力、鼓动性的,但还是离不开基本的逻辑思维。在演讲稿的写作中,因果思维、过程思维、构成思维、程度思维的分析与综合是存在的,这是文章写作的基本思维形式,是提升文章感染力的基础。因为是最常用的思维形式,任何文章写作都少不了,我们只能在这个基础上来强调形象思维对于升华文章内在层次的作用。比如,文中对于

人的三种定性就成就了三种形象:“兽、人、鬼”。

这三种形象体现着演讲的时代性、目的性,特别是对于真、善、美终极目标的体现最为突出。寻求演讲内容的真实是演讲稿写作的必要条件,因为真实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闻一多先生最清楚这一点;追求“善”是这类演讲稿在道德上说服听众的基本要求,只有站在正确或是符合听众心理的立场上才能打动听众,实现鼓动性目的;“美”这个目标在这类演讲稿中体现得十分突出。一般情况下,文章的写作境界越高,越具有“美”的追求,越容易实现作者的意愿。听众同样希望在演讲者那里体会到作者创作高远、情感表现充分的心灵之美,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打动听众。闻一多先生的《兽·人·鬼》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

听众在这样经典的演讲中很容易受到兽、人、鬼三种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哲理的启发,更能够被闻一多先生严密、合理的逻辑论证所折服,情与理在这篇演讲稿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马正平。高等文体写作训练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张岩松,刘桂华,现代演讲学.青岛:青岛大学出版社,2005.

谢伦浩。演讲.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刘建祥。演说问题写作技巧与艺术.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李元授,邹昆山,演讲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李燕杰。演讲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林业明,演讲稿写作主体角色的调适.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4)。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

如何理解演讲的口语表达艺术


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它的主要形式是“讲”,即运用有声语言并追求言辞的表现力和声音的感染力;同时还要辅之以“演”,即运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乃至一切可以理解的态势语言,使讲话“艺术化”起来,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演讲表达的主要特点是“讲”,对演讲者来说,写好了演讲词,不一定就讲得好,正如作曲家不一定是演唱家一样。有文才,善于写出好的演讲词的人,不一定有口才,不一定能讲得娓娓动听。真正的演讲家,既要善写,还要会讲,即既要有文才又要有口才。从某种意义上说,口才比文才更为重要。如果演讲者讲话哼哼哈哈,拖泥带水,“这个”“那个”的一大串,那么,即令有超凡脱俗的智慧,有深刻广博的思想内容,也无漳于事。当今社会是开放的信息社会,新型人才不仅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而且还要有出众的口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口才,往往是经过严格的口语训练培养出来的。演讲口才的训练,不仅要勤练、苦练,而且要巧练。要练习得法,摸清规律,掌握要领。朗诵和演戏是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综合运用的形式。
一、口语表达技巧的基本要求
演讲的语言从口语表述角度看,必须做到发音正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准确、易懂,语调贴切、自然、动情。
(一)发音正确、清晰、优美
以声音为主要物质手段的,语音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准确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又要悦耳爽心,清这优美。为此,演讲者必须认真对语音进行研究,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达到状态。
要达到语言效果,一般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
1、字正腔圆
字正,是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音响亮,送音有力。读音要符合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的标准,严格避免地方音和误读。如将“鞋子”说成“孩子”,将“干涸”说成“干固”等。
2、分清词界
词分单音节和多音节。单音节词不会割裂分读,而多音节词则有可能割裂引起歧义。
3、讲究音韵配搭
汉语讲究声调,声调能产生抑扬急缓的变化,本身就富有音乐美。好的演讲,平仄错落有致,抑扬顿挫,显得悦耳动听。
(二)词句流利、准确、易懂
听众通过演讲活动接受信息主要诉诸听觉作用。演讲者借助口语发出的信息,听众要立即能理解。口语与书面语之间有较明显的差距。有人说,书面语是最后被理解,而口语则需立即被听懂。与书面语相比,口语具有以下特点:
1、句式短小。演讲不宜使用过长的句子。
2、通俗易懂。要使用常用词语和一些较流行的口头词语,使语言富有生气和活力;
3、不过多的做某些精确的列举,特别是过大的数字,常用约数。
4、较多地使用那些表明个人倾向的词语,诸如“显而易见”“依我看来”等等,并且常常运用“但是”、“除了”等连接词,使讲话显得活泼、生动、有气势。当然,讲究表意朴实的口语化,绝不能像平常随便讲话那样任意增减音节,拖泥带水,吭吭巴巴,这样便损害了口语的健康美,破坏了语言的完整性。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希望《演讲艺术:如何合理分配时间》一文能帮助您解决关于2024“合理安排时间的演讲稿”相关的问题,再次感谢您的阅读!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