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做你应该做的,什么结果都可以是次要的。在我们实施行动时,我们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方案,方案的重点就是去落实。怎样完善好自己的活动方案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微型课题实施方案,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方案一: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为了把校本研修工作落实到实处,并能扎扎实实的开展,真正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总体提高,达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特制定校本研修和微型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校本研修的组织和管理体系

(一)校本研修的管理体系:建立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三级管理研修体系。

1、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

2、校本研修质量评价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3、校本研修组织实施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二)各组织机构职责

1、学校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实际,提出落实校本教研的具体措施,组织全校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对本校课堂教学的评价工作,选拔本校的课改骨干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加强对学校各学科组校本教研的规划管理,总结,推广校本研修的经验。

2、以各教研组为单位,建立学科校本研修小组。其主要任务是规划本组的校本教研活动,组织每周一次的研修活动,落实区、校级校本管理机构的任务,确定本学科校本研修的专题,组织开展同伴互助和案例研究。

3、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建立学科年段研修小组。组织本组教师研究和解决在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督促教师自觉进行自我反思。落实学校、学科组的校本研修任务。

4、教研组要提交校本培训计划,确保校本培训主题、内容源于教育教学实际需要。

二、时间安排:

1、2009年10月10日~10月30日(第一轮10月15日,第二轮10月30日)

(1)制定学校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并上报区有关领导。

(2)各教研组对教师进行宣传和动员工作。

(3)各教研组作好研修课题申报工作,拟定学科组研修课题实施计划,设计实施方案并于10月20日前教务处(高中交新校区教务处,初中交老校区教务处)

2、2009年10月21日~2009年年11月30日

①根据区领导对规划的审批意见开展校本研修的第一阶段活动。

②对研修活动进行资料积累。

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④各教研组对前期工作开展情况作汇报(书面和召开专题研讨会),由教务处组织。

3、2009年12月一2010年1月

①在对第一阶段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对下阶段校本研修工作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和部署。

②接受第二阶段的检查工作

4、2010年22010年4月

(1)各教研组研修课题全面总结工作

(2)接受学校质量评价小组的验收

5、2010年5月

接受区师培与教育研究中心的组织验收

三、校本研修的管理

1、教务处组织教研组制定学期研修计划,并由教务处审核。

2、教务处实行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结果制度,每周一次与集体备课时间同时进行。

3、教研组根据区师培与教育研究中心拟定的研修课题,提交各备课组选择。

4、教研组长参与研修并实行考勤。

5、各备课组长做好研修活动过程记录和研修活动总结。

6、各教研组每一阶段向教务处汇总活动情况。

四、校本研修的评价及奖励。

(1)根据对研修资料和研究课查验的情况评定等第,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

(2)每学期末,学校对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评定,评选先进教研组、先进备课组,并予以量化,一定奖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3)凡未组织校本研修的教研组教研经费人平扣30元,不合格的教研小组人平扣10元。

(4)凡是取得优秀成果的教师个人在职称评定,区级优秀,名师选拔上享受优先和加分待遇。


方案二: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切实促进理化生组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将我组教研教改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引导教研组的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把科研与教研、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教学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战略转变。经本组研究,依据《柞水县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管理办法》,特制定如下微型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立为微型课题,以小见大,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并通过微型课题研究工作,探索总结教研、科研、培训互相促进的校本研究新模式。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微型课题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2.从机制上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形成教研组科研氛围,提高教研成效,促进教研组建设。

3.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总体思路

以教师个人为单位单独申报进行微型课题研究。形成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研训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引导教师立足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实际,观察发现教育教学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在常规教研活动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解决问题,提炼形成教学策略,指导自己和同伴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的发展。

四、微型课题研究的途径

微型课题研究常常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个人为主体、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研究。在微型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们可根据各自的不同兴趣、不同特长、不同需要和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不同问题进行个性化的研究,甚至得出个性化的结论。

五、实施流程

1.选题,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认真分析筛选,确定研究课题。选择的研究课题,应该具备针对性强、切口小、研究周期短的特点,一般应是所任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个案例等。微型课题研究周期为一个学年。

2.申报立项。微型课题负责人限定1人,课题组成员一般不超过3人,同一时间内只能申报、参与一项微型课题研究,结题前不得申报或参与新的微型课题研究。参加微型课题研究的学科组(教师),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等。学校教务处组织力量对提交的课题进行审核,在一周内公布立项的微型课题。不合格的,须重新选题、申报,直至完成立项。

3.实施研究。课题负责人组织成员按照课题方案,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过程资料(同时完成附件二、三),建立微型课题研究档案袋。将常规教研与微型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开展实践研究,从而解决问题。教务处教研组将对研究进行督查指导。

4.结题。每个学期结束,都要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成果总结鉴定汇报会,学校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课题成果一般应是一份总结报告。结题程序为:(1)课题组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2)将研究报告、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交学校教务处;(3)学校教务处组织有关人员听取研究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

5.成果鉴定与推介。结题后,学校将对开展的微型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评奖。对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全校推介并推送赴县评选。

六、课题管理

课题组的组织机构:

组长:李忠旗

副组长:赵涛

成员:胥指伪 邹君嵩

1.营造良好的微型课题研究氛围。学校积极倡导和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并提供理论上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实、快为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方针,促使广大教师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导课题组选择一些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克服传统课题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现象。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微型课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微型课题研究的指导和评审等工作。加强研究的过程管理,对立项的微型课题研究建立电子档案。制定微型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评定等制度,确保小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开展。

3.培训微型课题研究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介绍与小课题研究有关的教育理论等,指导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激发教师研究小课题的兴趣和研究欲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出一些思想前瞻、能力突出、成果丰硕的研究型教师。

4.深化微型课题研究。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微型课题研究的主渠道,积极开展以上课、说课、评课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深入探究各学科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组成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讨对策和措施;课题组内部也可以开展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等不同系列的微型课题研究成果评比活动,引导教师研教结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方案三:微型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介绍及研究背景

《小学生生活习惯与学习的关系的研究》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凡在讲台上有过一年半载经历的教师都能认识到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对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很多教师都极力地规范孩子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自身教学任务很重,没有把工作做到位;家长对这个问题不重视不配合,社会不良习惯侵扰着孩子,所以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每位教师,得不到有效解决。再者,尽管很多老师意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但很少人对其做系统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究竟生活与教育之间能否划为等号,暂且不论,但至少说明这两者之间断然是不能分割的。当下很多人片面的认为学生只能以书为伴,以题为友。忽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导致在学习上提不高,生活上不快乐,最后讨厌一切。这就犯了一个大忌把生活与学习孤立开来。我希望我的研究能在局部使这个问题取得一定的突破。

二、课题研究要实现的目标

(1)从理论和实践论证生活习惯与学习的关系

(2)形成有效的训练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和设想

(1)观察现象,收集信息,提出问题。从亲身工作经历中,掌握真实,有效,全面的观察信息。选择10个典型的同学为研究对象,以聊天的形式挖掘出他们内心的想法,再和班级同学以及其父母沟通。

(2)针对问题分类总结分析。宏观表现反映学生心理变化,宏观表现导致的客观事实,外界事实作用于学生心理,心理作用于外界作用怎样形成良性的互动。以社会生活心理作用学习生活为主线。

(3)提出合理可行办法和意见。回归人的自然属性,从规范生活习惯入手,其次才是提炼学习生活中的知识。阐明生活是第一性的观点。使父母明白学习好的前提是让孩子爱家庭,爱自己,爱生活,最后才能爱学习。

(4)后期跟踪观察,检验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研究原则和方法

原则:采集信息客观真实性

选择对象具有代表性

分析从现象到本质

方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

问卷法;观察法;

五、研究过程(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xx年9月至20xx年12月

选定课题 课题论证 申报立项

实施阶段: 20xx年3月至20xx年8月

制定方案3月1日至4月10日

启动开题4月11日至4月30日

实施研究5月1日至8月31日

总结阶段: 20xx年9月至20xx年10月

成果总结9月1日至10月31日

鉴定结题11月1日至11月30日

六、预期研究成果

(1)以论文形式论证小学生生活习惯与学习的关系

(2)形成有效的训练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措施

(3)对孩子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F132.com延伸阅读

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实施方案(一)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一)本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科研部门的各种科研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课题管理来进行的。因此,课题管理是县(市)教研室(教科所)教育科研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否规范、有效地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是县(市)教科研管理部门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随着学校、教师科研意识的不断觉醒和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县群众性的课题研究活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课题研究的数量也有很大增长,仅20**、20**年度,我县就有各级立项课题441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包括省规划课题和省教研系统立项课题)28项,还有大量的市、县级立项课题,而且研究内容也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但与此形成很大反差的是,我县教科研管理的力量却相对单薄,目前县教研室仅专科员1名,虽然其他学科教研员也承担起了一部分教科研管理任务,但还是很难有效地承担起对实施课题的全程管理和针对性的服务指导工作。

众所周知,课题研究的质量形成于课题研究的过程之中,有什么样的研究过程,就会有什么样的研究质量。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实现预期目标,真正落实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对教育教学质量和品位的提升、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产生应有的促进作用,就必须提升课题管理和指导的质量,实现过程管理的优化。但在实际中,由于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监控、指导的不到位,极大地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质量。目前,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管理中,遇到的主要的问题和困难是:

1、很难对更多的立项课题实施全程的监控。由于无法比较原始、比较直观、比较全面地了解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仅凭终端性的检查和评估使一部分科研动机不纯的教师有虚可乘,甚至产生了重立项、轻过程的形式主义倾向和盗编、拼凑、伪造成果等非道德的功利主义倾向,对课题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很难对更多的课题实施有效的面对面的专业引领和指导。目前仅凭教研部门自身专、兼职教科员的指导力量,一方面由于时、空的限制,不能满足更多数量的基层教师的指导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专、兼职教科员自身研究领域的局限,个人的智慧和学识很难满足各种不同类型课题的指导需求,也不能用有效的机制发挥本地区教师的集体智慧;同时,不能对课题的过程研究给予及时的点拨指导,时效性差,这些因素大大影响了科研指导的质量和水平。

3、很难实现课题研究的信息化管理。由于没有一个课题研究的信息化平台,各课题间,特别是相关课题间很难建立起一个信息交流的渠道,仅凭我们教研部门组织的几次有限的课题协作、交流活动,效率很低。因此,严重影响了各课题研究的活动动态报道和与外界的沟通研讨,不能及时发布相关研究信息资料和阶段性研究成果,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作攻关,也影响了成果的及时推广。

4、很难有效地建立起清晰、丰富、动态的研究素材库。课题研究原始资料的积累是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们也设计使用过书面文本化的研究过程记录册,但由于书面文本自身特点的限制和设计的局限,影响了资料积累的丰富性和简易性,如资料的分类不够清晰,积累不够灵活随机,容易让一些点点滴滴的灵感流失,多媒体资料不能轻易呈现等,同时同一课题组成员间的研究心得也不能及时交流分享等。

因此,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来建立一套科学的课题动态管理机制,来解决上述我们在科研管理中遇到的瓶颈性问题。

在寻找问题解决路径时,我们首先想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因为目前我们教研室依托海盐教育网(海盐教育城域网或海盐教育信息化),已经建立起了相当完善的海盐教研网,在网络教研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多经验。特别是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又创建了海盐教师博客区和教研互动区,运行几个月来,人气很旺,也很受教师欢迎,技术也日益成熟。

因此,如何依托我们的“海盐教研网”,利用博客技术,创建一个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平台,探索新的运行机制,提高课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成了我们特别想研究和尝试的课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博客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其作为一种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被引入到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教师博客最大的功能是以其“平等、开放、共享”的发布机制,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反思、交流反思、自我积累、知识共享的氛围,加速教师反思型特质的形成,而促进反思、交流、共享正是我们课题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能否在我们的教研网上建立一个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系统,让每个课题都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从而作为我们教科研管理部门实现课题过程高效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呢?我们的理解是:

1、用博客来实现课题的过程管理,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该课题研究的最新动态、研究进程、阶段性研究成果,真正实现对课题的全过程管理,避免因终端性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2、用博客来实现课题的过程管理,可以实现跨时、空,即时有效的课题点评与指导,同时可以获得更多层面、更多教师同行的交流点拨,获取更丰富、更有价值的指导意见,克服因科研指导力量单薄而带来的指导低效。

3、用博客来实现课题的过程管理,可以让课题组每个参与者都能及时快速地分享到其他同伴最新捕获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容易产生思想激荡,在交流中生成智慧。还可以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寻找新的研究点,避免重复低效研究。

4、用博客来实现课题的过程管理,可以使研究者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分门别类、即时即地将研究的感悟、心得、案例、叙事、论文、课件等上传或发布(也可隐藏),超越传统时空局限,及时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丰富研究素材。

5、用博客来实现课题的过程管理,可以让研究者更直观、更便捷地回顾、追溯自己的研究历程,回味自己的研究过程,不断回溯、反思,积极修正,让反思提升研究的质量。

正是基于上述理解,我们认为通过课题博客系统的建立和运作,是可以更好地实现课题管理的目标,也可以开始实践和探索一种新的课题管理模式,甚至可以重塑一种全新的教师研究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依托海盐教研网,利用博客技术,研究和建立一个科学的、具有较强管理功能的课题动态管理系统。

2、通过对该系统的实践运行,探索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系统的操作运行模式,提高课题管理的效能。

3、通过与传统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研究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新模式对提升课题研究质量、研究者素养、研究效益的积极作用。

4、重构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从事课题研究新的研究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和成果推广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初步设想

1、研究如何来建立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系统,解决技术问题

目前信息化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许多地方也尝试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对课题的管理,有的是一个课题做成静态网页,有的是多个课题做成动态网站,但更新很慢,效果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网站制作和管理的技术原因,二是缺少论坛的交流反馈和激励功能,三是无法实现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

而我们试图以博客技术来实现课题研究的信息化管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是博客是零技术,只要会WORD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区,二是博客具有评论和留言功能,在实践中反思研究,在交流中分享和提升是博客的核心思想,三是避免了网站中众多课题千篇一律的模式,博客可以定义自己的界面,设置自己的分类,随时可以发表文章也随时可以修改自己的文章,可以对外发布也可暂时隐藏等,实现了自我管理功能,可以是一个人管理,也可以是多个人管理,真正体现了团体协作的思想。

在众多的博客软件中我们选择性能较好的OBLOG,基本ASp+SQL平台,功能强大操作方便。而且OBLOG除了方便的操作层面外,还有较好的管理层面。系统的构建大致是:

1、系统级课题立项分类(目前三级,支持多级):

2、系统级课题内容分类(目前四类,支持多类):

3、用户级课题内容分类:

进入教师自己的课题博客区,可以根据各课题实际需要,进行分类。

2、研究如何来建设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资源库,解决取材问题

课题博客是课题组所有成员基于一个共同主题和共同利益的集体操作。每个课题以课题名称为名注册一个博客,为课题组人员所共有,每个人都具有管理权,都可以通过共同的注册名和密码进入管理中心,然后可以发表文章、修改文章、回复文章等,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各类原始材料。根据课题研究的特点,呈现的资源类型设想分研究方案、研究动态、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文献、研究成果等几个模块;呈现的资源形式可以是文本、图象、课件、实录、动画等。

3、研究如何来运行基于博客技术的课题管理系统,解决使用问题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主要研究的内容是:①如何发挥系统的监控、评价、导向功能。设想采用档案袋评价的方法,建立对研究资源上传的有效考核指标和评价办法,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给予过程性的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的终端评价,把研究素材的积累并作为课题结题、评奖的重要依据,以此来落实课题的过程管理。并让博客成为教师课题研究的电子档案袋;②如何发挥系统的指导功能。设想建立以教研员、学校科研骨干为成员的专门的课题研究的导师团队,赋予他们管理员身份和管理权限,划分指导项目,以“回复”的形式开展跨越时空限制的、及时、有指向性的网上指导点评活动。③如何发挥系统的多方互动评价功能。设想建立必要的考评机制,发动和鼓励导师团队以外的更多教师以“回复”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进行点评,聚集群众的智慧,促进交流,为课题研究出谋划策。④如何发挥系统的成果传播与共享功能。设想建立相关课题博客群,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建立网上成果发表的奖励机制,引导课题组及时传播推广最新研究成果。

4、研究如何促进教师课题研究方式的转变

通过开放的动态管理系统的运行和评价,根据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的研究特点,逐步建立起在课题(主题)引领下,以活动案例、教学课例、学生个案、研究叙事、教育反思、主题研讨为主要载体的行动研究模式;通过网上论坛活动,倡导一种良好的、开放的、具有分享心态的学术研究交流氛围;通过博客资源的建设过程,培养教师善于学习交流、敢于发表展示、勇于反思积累的研究习惯和研究精神。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基本步骤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文献法等,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不断尝试、修正行动计划,预期成果是: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课题管理系统软件、优秀课题研究博客案例、有关使用管理、考核奖励办法等。

基本步骤:

准备阶段(20**年2月——20**年3月):设计管理系统意图及其模型,开发系统软件,建立海盐县教研网课题研究博客区。

实施阶段(20**年3月——20**年7月):运行和使用课题管理系统,研究资源建设和使用策略,出台有关使用和考核办法,听取学校使用意见、建议,组织该课题的研讨论证,不断完善管理系统和管理办法。

总结阶段(20**年8月——20**年9月):撰写研究总结和研究报告,邀请有关专家评估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

五、课题研究的经费

预计1万元(不包括有关技术设备购置)。

六、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长:杜伟明(海盐县教研室教科员、中学高级教师,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重点负责管理系统的使用、运行的研究)

副组长:丁光明(海盐县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重点研究软件的开发与系统的维护)

指导顾问:陆李松(海盐县教研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提供行政、经费的支持,负责课题的指导。

课题实施方案(二)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由原来的单一、枯燥、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成结合生活情景创设、自主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多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学生进行了全体的发展、在愉悦的环境中使学生自主地发展。因此,是一种“以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最大限制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前能释放出来,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是学生学会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的主动,学得轻松,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的素质才能全面提高。为此,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何抓好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课堂教学研究的实验研究课题。

二、研究目标

1、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着眼于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2、以知识教学为载体,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改掉教师过去一统课堂、独占减胎、蚁教案控制教学、以标准答案卡住学生思维的局面。

3、课堂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宗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4、让每个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课题的界定(小学1——6年级)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课堂中如何有效的探究新知。真正的使课堂实效性落到实处。

2、通过主体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

3、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主学习强调了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的学习。

4、培养学生翁体意识、探究意识、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五、实验设想

通过专题研究共同探究出真正抓住课堂实效性的策略。

六、研究的主要方法

1、探索法2、观察法3、实践法4、调查法5、实践法

七、课题研究各阶段的方法和措施

(一)准备阶段

共同商讨确定积极研究课题,明确研究任务,以所带年级为实验班。

1、研究时间:20**年8月——20**年12月

2、课题:在中如何抓好教学实效性。

3、实施步走骤:

(1)确立研究课题。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3)细化研究任务,使教学实效性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4)落实研究仍无,分阶段进行课题研究。

(二)意义

1、在教学中落实三为目标,注重学生解决生活的能力。

2、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的体现,能撞我数学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合作的良好习惯,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1、能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2、教学方法要灵活,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教学真正发挥了实效性。

(4)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年8月——20**年12月)常识、实验。

第二阶段:(20**年1月——20**年7月)确定研究课题。

第三阶段:(20**年8月——20**年12月)活动有效性的验证。

八、实施阶段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新课程有关资料,进行学习交流。

2、对课题研究中有关的问题共同商讨。

3、根据课题进行实践探索。

九、课题研究效果分析

1、能用生活问题进行情景引入,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学生主体意识,探求新知的欲望,能力的培养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勇于发言、敢于问题、主动质疑、乐于交流、共同探索、解决问提。

2、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真正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

3、从合作探索知识,课堂评价等真正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达到了好的效果……

十、研究课题目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部分教师现未能在职,给研讨工作带来不便。

2、对个别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策略部内有效实施,使研究工作不能顺利落实。

这些研讨活动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探索出更为有效的实施策略。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方案一: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一、指导思想

微型课题研究是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有效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直接途径。希望我校教师能通过微型小课题研究,逐渐养成用反思的意识和科研的习惯对待教育教学,能自觉地将问题上升为课题,又用课题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和科研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具体要求

1.全校教师均可申报,其中各学科教研室主任、备课组长每人必须开展一项课题研究。

2.微型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一年。2012年2月15日前完成课题申报,7月底形成阶段成果,2013年2月结题,完成研究论文一篇。

3.申报微型小课题的教师必须认真填写《微型课题申报表》,申报表附后。

4.微型小课题实行自主管理,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以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校本化研究为主(可参看提供的课题目录,也可另立)。研究的过程资料以电子文件夹的形式保存(内容包含目录、申请表、中期报告、相关过程资料、结题报告五项),结题时统一以压缩包形式发送到教科研处的相应文件夹中。

5.凡申报课题的老师须认真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撰写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有关材料及课题研究总结。课题研究结束时必须撰写课题研究的论文。

三、课题参考目录

根据本学期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提供参考课题目录如下:

(一)教学研究

1.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研究

2.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3.各学科教学策略的优化与指导研究

4.各学科课型模式的应用策略研究

5.课堂教学诸环节的合理配置研究

6.差异教学策略与学科教学改革研究

7.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研究

8.学生课内外作业内容与形式、数量及质量的研究

9.对学生个别辅导的途径、方法及评价的研究

10.针对学生差异的有效教学研究

11.反思性教与学的研究

12.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研究

13.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

14.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模式、途径及评价的研究

15.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16.网络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17.促进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研究

18.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

19.学生学习品质研究

20.合作学习中分组方法有效性的研究

21.合作学习中不同学科、不同内容分组人数的效果研究

22.不同能力水平的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的作用以及他们受到的影响研究

23.小组合作学习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24.合作学习评价标准的研究

25.不同学科中合作学习的不同特点的研究

26.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

27.不同年级学生合作学习的不同特点的研究

28.班级教学与个别化教学互补与协调的实践研究

29.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及维持的研究

30.学生学习的动力机制的研究

31.学生学习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32.发挥小班化优势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33.毕业班教学策略优化的研究

34.教师了解学生的途径、方法研究

35.各科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

36.各科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37.各学科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38.各学科差异教学的实效研究

39.尖子生的培养策略研究

40.学困生的成因与干预的研究

(二)德育研究

1.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

2.班级文化的开发与研究

3.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之养成教育的研究

4.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研究

5.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

6.班级管理的个案研究

7.学生自我教育的个案研究

8.学生交往方式的指导研究

9.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与培养研究

10.班主任工作效能研究

11.网络环境下有关德育问题的研究

12.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

13.道德教育的叙事研究与个案研究

14.学生道德失范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15.后进生转化的研究

16.后进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

17.激励教育的案例研究

18.赏识教育的方法研究

19.诚信教育的案例研究

20.榜样教育的个案研究

21.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研究

22.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方法研究

23.心理教育的方式研究

24.生命教育研究

25.中学生发展转折期的心理问题及调节的研究

26.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

27.成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28.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29.家访方式及作用研究

30.家校e通等家校联系方式的使用及研究


方案二: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分层教育的研究由来已久。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教学各因其材,便产生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落实这一思想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采用 班级授课制以后,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变得更为迫切。国内外关于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实践和层次教学实验,都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1987年7月至今,湖北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黎世法黎世法在发展异步教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异步教育学。

异步教育学认为:过去,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这是班级授课制下很普遍的同步教学。而建立在学生的六步学习基础上的教师五步指导的异步教学方式,改变了教与学同步的状况,做到了学生自主地学、教师科学地教,因而具有相当的科学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次就是国内外已经取得巨大成果的层次教学。所谓的层次教学,比较集中地强调了几点:

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

②分层次。

③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关注,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使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分层教学能够以人为本,能够弥补班级授课制天然的不足,能够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都有事可做,有目标可循,有发展的果子可摘。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关于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异步教学。

注重学情,改变传统的同步教学的方式,倡导学生自主的学,老师科学的教。

2.分层教学。

分层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通过自我鉴定和老师参照,把学生动态分为a、b、c三层。通过备课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考核分层等。促使学生从低层向高层攀登,然后再进行动态分层,让学生收获看得见的成功。

3.异步分层教学。

主要是针对同步教学和班级授课制的弊端,以学情理论为基础,以人为本,以异步分层教学为核心内容的,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分层教学,异步推进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二.研究目的

①构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实际,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又体现语文教学常规,既体现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的教学思想,又便于操作的中学语文异步分层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②改革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变满堂灌、填鸭式为启发式、研讨式,变讲堂为学堂,保证每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使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③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遵循教学层次性和照顾学生差异性的原则,注意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④学习、研究、国内外先进教学方法,转化语文教学改革成果,推动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改革。通过课题实验与研究培养、锻炼语文教师队伍,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⑤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⑥本实验的根本目标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实验最重要的形式是小组讨论,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中,实现性格互补,人格融合,意在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本实验最重要的内容是作文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阅读与写作,两手都硬起来,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带动阅读;本实验不仅注重眼前目标,而且注重长远目标,大力提倡创新是灵魂,不仅针对学生,也针对老师,尤重学生创新思想的培养,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 础,并提供品质保证。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假设

为了保证实验的信度和效度,要把无关变量控制到最小程度。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一样的教学条件下,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

①首先与学生商讨异步分层教学法,让学生了解这种教法,喜欢这种教 让这种教法深入人心。

②面向全体学生,摸底铺排,在充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分为a(低层) (中层).c层(高层)三层,也可发动学生用自我鉴定式来分层,同时,要让学生展望自己在单位时间里,通过异步推进达到的新层次,树立异步推进的目标。

③教师对分层的学合理搭配,构成小组内各层次的有机组合,为小组讨论作准备。

④在指导预习中,教师告诉学生预习方法,鼓励学生填写质疑卡。在充分参考不同学生的质疑,即完全了解学情的一半,结合课文的重、难点,设定异步推进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争取有的放矢。这样的教学,每一个层的学生既有现实目标,也有长期目标。老师把教学任务分解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再让他们汇报交流,产生碰撞。甚至可以让c组的学生充当小先生。

2.拟创新点

①自主学习的时候,每个同学都要填写质疑卡。这个质疑内容,有时候可以让其他层的学生解答。

②分层教学和分组教学有机结合,这样在本组之内就形成了一个发展层级。

③动态分层,让学生有努力的方向和清晰的目标,产生了动力源泉。

④促使老师关注学生,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实质上四阶六步及其变式就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核心内容

经过认真调研和反复论证,本课题组决定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异步分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①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促进各个层面的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习。

②落实四阶六步的教学模式,并开拓出各种变格的课堂,收集好各类课堂案例,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反思。

③摸索分层教学的规律,把分层教学、个别辅导、整体学习有机结合的方法。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④探索分层教学和分组教学、探究学习等的有机结合。把异步分层教学和新课程衔接起来。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推进学生自主学习。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自主学习的理论创新。

2.调查法。通过调查把握学生心理,现有的认知水平,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在异步分层推进的过程中,经常调查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机的方法调整。

3.案例研究法。研究名师课例中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自主学习行为,有针对性的积累实践经验和相关的理论依据。

4.经验总结法。教师不断地发掘,及时总结提炼评价促进一年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成功经验,比如对三有六让的提炼和总结。

五、研究人员

此微型课题为微型课题,由王开东老师担任组长,程媛和尹晖老师参与研究。

六、研究对象

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高三(1)(3)(4)(5)(2)班,共215人。

七、研究步骤

⑴准备阶段:2009年7月2009年9月,在前期三会的基础上,统一认识,确立形成课题方案,选定进行实验的年级,规范异步分层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

⑵实验阶段:2009年10月2011年3月,积极稳妥进行异步分层实验,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提炼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异步分层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⑶结题阶段:2011年3月,准备课题实验研究成果的验收,促进实践结果的宣传推广。历时1年半。

八、预期成果

1.2010年8月,高中语文异步分层自主学习各方面论文发表。

2.2010年10月,语文异步分层教学实验课题结题报告完成。

3. 有关微型课题高中语文异步分层自主学习的专著出版。


方案三: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思路:

从课程材料、学习时间、学习小组、课堂环节、练习题训练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1)优组课程材料。结合教材,随机索取信息材料,训练数学知识的驾驭能力。

(2)优组学习时间。激活课堂流程,多角度讨论,从思维的不同扩散方向,获得多种可能的结果。

(3)优组课堂环节。课堂形式多样,环节经济实效,讨论点拨恰倒好处。尽可能让学生的思维流畅、变通、独特。

(4)优组训练练习题。题少而精,能真正起到知识迁移、提高思维能力的作用。

二、研究目标: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淡化课堂教学传统的角色地位,变主宰为主导,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大脑潜力,提高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2)发扬创新学习精神,于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在愉悦氛围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渗透、人品塑造。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探究、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方法:

(1)类比法:通过类比训练,学生对解题思路做出概括,形成解题模式,并通过经常变换题目情节,提高学生模式辨认的能力。

(2)归纳法:学生要善于归纳知识、规律,教师只起强化作用。

(3)假设法:假设思维方法的训练,开始由老师作假设,让学生思考回答,在各种假设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问题,使学生领会要点,直至学生能独立假设解题为止。

(4)乐学法:根据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的乐学法原则,充分利用多种媒体,结合多种形式,营造愉悦氛围,产生乐学效果。

四、研究步骤:

根据实际,我设计了计划行动检测反思四步循环的思路,分为四个时间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用时1个月):

主要是确立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文献研究和学习、调查现状、拟定研究计划。

1.确定内容:通过数学教学,渗透发散性思维培养;运用多种训练手段,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2.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我畅游与学校的图书室,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互联网,学习先行者的宝贵经验。我阅读了《发散性思维训练丛书》、《思维影响认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系列)》[东尼博赞]等图书,学习了吴正宪等专家关于中小学数学教育的论著、教学方法,学习了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3.调查现状:通过问卷和座谈,了解学生对数学教学的需求,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动态。虽然调查的结果让我有些失望,但这却更坚定了我进行研究的决心。

4.拟定计划: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有经验的同事的帮助下,我完成了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用时5个月):

主要是进行实验、观察、比较,完善教学模式,反思、修正计划。

1.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合理安排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注意训练过程中学生表现的情况记录,以便修整训练方法和方案。

2.邀请学校教师参与听课并提出建议,通过教师的评课,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3.加强课题研究材料、分析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4.定期与学生交流,促进研究深入。

5.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修正研究计划。

第三阶段(用时5个月):

主要是继续进行试验、观察、检测、比较,针对第二阶段发现的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修正研究计划

1、进一步发掘教材中的发散素材,培养发散思维的积极性。

2、充分运用一题多解的训练方式,培养发散思维的求异性。

3、注重变式引申,培养发散思维的探索性。

4、重视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发散思维的创造性。

5. 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进一步修正研究计划。

第四阶段(用时1个月):

主要是进行研究行动验证,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总结,迎接结题验收。

1.进一步研究、探索、总结、运用发散性思维培养教学模式;在校内上研究课,进一步获取同行们的评价和建议。

2.通过多种方式,测试学生的训练成果。

3.收集、整理课题的研究材料,总结研究的过程,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方案一:个人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标题:民族地区小学中段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

所属学科:语文

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口语交际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老师们往往轻视这一环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民族方言影响,不能在交际情景中用普通话准确的表达。民族地区学生由于视野的局限,在交际情景中无话可说,缺乏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兴趣。因此,我希望利用课标要求和教学排序等理论,研究出适用性,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二,课题界定

民族地区,主要指少数民族聚居区。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是指在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的序列计划。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技巧及对数学活动的调节,控制过程。

本课题以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学校三四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调查为基础,针对其现状展开研究。

三,课题支持性理论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2,孟轲指出:盈科而后进。

3,美国查尔斯m拉格鲁斯的教学排序论。

四,研究内容

1,调查民族地区小学中段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开分析,指导研究。

2,在教学活动中探究科学的序列计划与交流技巧。研究对教学活动的调节,控制。

五,研究过程

1,调查阶段(20xx年6--8月)。调查恩施州部分学校三四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现状,完成课题方案的设计,向恩施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课题,请求立项。

2,思辨阶段(20xx年9月)。深入学习孟轲及拉格鲁斯的教育理论,与实际联系,展开分析,指导研究。

3,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5月),在理论指导下展开学习实践,实施研究。并请专家指导,以手记等形式展开中期研究成果。

4,总结阶段(20xx年6月至8月),总结,反思,撰写结题报告,上交研究成果。

六,预期成果

1,调查报告一份

2,研究随笔,案例,教学反思,小论文若干篇

3,结题报告一份

4,反思随笔若干篇。


方案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本课题的提出

1、理论知识和训练途径都有待全面深入进行研究。

议论文写作技法及其训练途径,不少地方开展了研究,有些地方的研究还比较系统,比较深入。

上海对议论文写作的研究开展比较早,也比较深入,取得的成果比较有价值。云南、江苏、湖南等地的一些中学在议论文写作方面也有较好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成果。

上海的程红兵研究开放式作文教学,在议论文写作方面,他主张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让学生对有感悟有认识的生活作分析发议论,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真实而深刻的议论文。云南的王崇武重视让学生临摹,要求学生熟悉行文形式,注重思维训练与立意方法指导。湖南的刘晰研究引析联结议论文四步程式。南京的金林王搞高中议论文写作技法指导,他在提出论点与分解论点、俭省地使用论据和全力地分析论据、熟悉议论文结构模式等方面有较好的见解。这些成果,都可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参考和借鉴。

但是,在议论文写作实用技法方面,尚未见系统的研究成果;议论文写作能力训练方式和途径的研究,也有待全面深入进行。

2、本课题研究是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高中作文教学主要练习议论文写作,高考作文也以议论文为主,但高中语文老师有一个同感,即现在的高中生写议论文很多人不会章法,不懂技法:审题无方,立意凭感觉;随想随写,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章法意识;论点似是而非,论据成了累赘,论证苍白无力,基本的论证方法和行文技巧都用不上,等等。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遭遇困境。

基于上述背景,我们决定开展《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技法训练研究》这一课题研究。

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可以丰富议论文写作知识,完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材,深入认识议论文写作教学的规律,找到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

2、实践意义:可以为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提供系统内容和有效的能力训练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写作教学难见效见效慢效果小的难题,看得见地提高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和水平。

三、本课题研究目标:

1、系统研究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所需的各种实用技法,研究这些实用技法的教学方式和训练途径,从而弥补高中新教程议论文写作教材方面的缺憾,充实农村高中议论文写作技法教学的内容,提供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技法训练的有效途径,提高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效果。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系统掌握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技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掌握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成长的规律,能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目标,撰写科学的教学方案,并能选用适宜的训练方式方法,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3、通过实施本课题研究,学生学习和掌握议论文写作主要的实用技法,经过科学训练,能熟练地运用这些技法,全面提升议论文写作整体技能,从而改变学生议论文写作不讲章法不讲技法的现状,切实提高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水平。

4、摸索议论文写作技能向记叙文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迁移的途径,带动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

5、掌握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成长的规律。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技法掌握程度的调查研究。

①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技法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②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运用技法的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2、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所需各种实用技法的研究。

3、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技法学习途径的研究。

①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技法传授方式的研究;

②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技法有效性学习途径的研究。

4、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学用技法训练单项能力的有效性途径的研究。

①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学用技法训练能力的程序的研究;

②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学用技法训练能力的方式的研究;

③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学用技法训练能力的具体途径的研究。

5、提升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整体技能的可行性训练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①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运用技法的整体意识的培养;

②提升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整体技能的可行性训练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6、议论文写作技能向记叙文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迁移的研究。

7、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成长规律的研究。

五、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总结心得法:总结个人写作的心得和写作教学的心得,总结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的经验,促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揭示写作和写作教学的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教学理论,形成议论文写作技法的理论体系。

2、文献研究法:研读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从事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收集与课题有关的各种资料,了解跟本课题类似的课题研究现状、成果和趋势,研究并撰写议论文各种实用写作技法。

3、调查分析法:拟制问卷,调查议论文技法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能力现状,以科学制定对策。

4、个案研究法: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学生能力现状个案和能力成长档案,具体情况具体指导,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快速高效成长。

5、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教师传授的方式和学生自学的方式的特点和优势,找到更科学更合适的教学方法。比较同题用异法、异题用同法等训练途径,总结训练的有效方式。

6、评价修改法:研究教师指导学生评价、修改议论文,学生自主讨论、评价、修改同学议论文的方式,找到学生从修改中学习写作的较好的方式方法。

六、本课题的研究步骤

一、课题研究过程

1、课题准备阶段(20xx年6月~20xx年9月)

①设制调查问卷,深入调查研究农村高中议论文写作技法的教学现状和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运用技法的能力现状,为课题研究找准目标。

②广泛收集议论文写作文献资料和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方面的论文专著等,为研究准备好资料。

③深入学习研究议论文写作理论和教学论文专著,为课题研究做好理论准备。

④研究和撰写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所迫切需要的主要的实用技法,为本课题研究做好具体的前期准备工作。

⑤撰写开题报告并撰写课题总体研究方案。

二、课题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1、第一阶段(20xx年9月~20xx年2月)

①进一步摸清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运用技法的能力现状;

②建立班级学生运用技法能力现状登记表和能力成长档案;

③确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技法能力成长评价方案;

④借助精选的实例,教师传授、学生学习各类议论文审题和立意的方法,议论文拟题、选材、构思(含构思、理清思路、安排结构等)的方法,研究议论文写作技法的传授方式和学习途径;

⑤精选优秀议论文,教师指导学生研读,学生自主研读、议论和评析,进一步掌握各种已学的技法,培养技法运用意识,积累技法运用范例;

⑥创制议论文审题和立意技法训练、拟题训练、选材训练、谋篇布局训练系列题目,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研究写作技能训练的有效性途径。

2、第二阶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①复习巩固上学期学习和训练的内容。

②借助精选的实例,教师传授、学生学习议论文各种行文技法,包括开头结尾的方法,引论的方法,中心论点的分解展开的方法,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作辩证论证的方法,运用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的方法,综合运用表达方式的方法,过渡和照应的方法等,继续深入研究议论文写作技法的传授方式和学习途径;

③精选优秀议论文,教师指导学生研读,学生自主研读、讨论和评析,进一步掌握已学议论文行文技法,增强行文技法运用意识,积累技法运用范例,继续深入研究写作技能训练的有效性途径。

④创制已学议论文行文技法能力训练系列题目,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继续深入研究写作技能训练的有效性途径。

⑤做好阶段性总结,写好中期研究报告。

⑥研究农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成长的规律。

3、第三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月)

①复习巩固前两个学期学习和训练的内容。

②进行议论文写作综合能力训练,大幅提高议论文写作整体技能,研究提升整体技能的可行性训练途径。

a.同一个题目运用不同技法的训练;

b.不同题目运用同一技法的训练;

c.根据论证需要选用最佳技法的训练;

d.根据自身特点和材料积累状况选用合适的技法的训练;

e.各类议论文写作选择技法运用技法的能力训练。

f.讨论、修改作文,在修改中学习技法提高整体技能。

a.在教师指导下修改自己的作文的训练;

b.讨论、评价、修改同学的作文的训练。

③研究议论文写作技能向记叙文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迁移的方法。

④研究农村高中生论文写作能力成长的规律。

三、全面总结阶段(20xx年1月~2月)

①撰写研究论文,编辑《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实用技法》一书,力争出版,作为校本教材。

②撰写课题研究相关论文。

③撰写课题研究典型课例。

④撰写课题研究主体论文。

⑤撰写个案研究报告,汇编《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成长个案集》。

⑥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七、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八、本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本课题顾问:

汤苏明中学特级教师

冯智武中学特级教师

刘治和中学高级教师

2、负责人的研究水平

(1)、本课题负责人被同仁誉为学者型教师,多年来对教学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写下的论文和专著等达71万字,研究成果丰硕,备受各方面赞誉。

(2)、本课题负责人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理论知识,有较深的写作素养、较强的写作能力和扎实的写作教学基本功。

(3)、尤其对高中语文新课程议论文写作教材的优势和缺憾有较深的研究,对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改革有独到见解和主张。

(4)、在省高中语文新课程试验工作中,积累了一些课题研究经验。在学校主持的课题研究中,在语文教学教研活动中,本课题负责人提出的研究策略和思路、发表的评价和意见,往往最有价值和份量。

3、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

(1)、王健蓉从教以来,对高中语文教学充满热情,积极探索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摸索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增强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取得了一些成果。经其指导过的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指导学生参加由全国青少年基金会主办的春蕾杯作文比赛,两人次分获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其本人也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王志强从事语文教学已十三年之久,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对学生的写作问题颇为关注,并积极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成功之道,渐渐取得了一些成果。经其指导过的学生,写作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贺文彪、周丽工作责任心强,教学重视方法,教学成绩优秀;对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颇有兴趣,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4)、胡小燕从教五年,已经熟悉高中语文教学,积累较丰厚,工作热情高,教学成绩优秀,科研能力强,也有一些科研成果。

(三)、时间保证

1、负责人方面:工作热情高,研究干劲足,会充分利用所有工作时间和大部分休息时间,来确保研究有序进行,高质量完成。

2、教学方面:两周安排两节写作课,还可以利用每周一次晚自习的时间。

(四)、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1、学校拥有齐全的软硬件设备。藏书12万册,电子阅览室三个,还有多个电教室,有很多写作教学光盘。

2、学校重视科研,肯投资,重指导,重鼓励。


方案三: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体验分析、探究、实践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各学科课程标准向学科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求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性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从本校实际情况看,我校在培养学生质疑问题方面的研究基础扎实,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研究成果丰富,成效显著,全校师生共同研究的热情高涨。我校各学科教师学历达标率高,科研意识强。我校的教学设备充足。这一切表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我校在选择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时,把培养学生问题放在首位,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确定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为研究课题,科研促教,把我校建设成为适应21世纪要求的现代化学校。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会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意识促使人们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从而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他的思维也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促使其有强烈的推陈出新意识,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通过某一现象的启发,引起顿悟、产生灵感。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的重要途径。

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要求,有强烈的探究的欲望和能力基础。而对学生资源的开发,也无过于培养其问题探究的意识。无论从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还是从现实的教学实践考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依照学生自身认知发展的规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促进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

不少教学实践表明,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切创新、一切创造反正无不源于问题,又终于问题。

本课题借鉴中外关于问题意识培养的宝贵经验,着眼于从乡镇小学实际出发,依照教育规律,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我们借鉴以下理论:

1、根据皮亚特的学生发展认识论、理论教学理论。7-12岁期间为儿童思维发展的起步阶段,主要程度选择得当,完全可以对小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2、根据认知迁移理论。问题意识的培养将会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正迁移。

3、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教学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各科目教学作为子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问题意识的发展,会促进学生认识和心理品质的发展。从而使学校的整体教育和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体系

本课题研究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即学生目标层次、学校目标层次和社会目标层次。

1、学生目标层次。本课题的实施主体是我校全体教师和学生,其根本目标是通过对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具体分解为:

(1)挖掘学生的问题意识潜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

(3)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会关注、学会做事的能力与品质。

2、学校目标层次。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由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实施的,因此,课题的实施也必然会因此学校自身的变化。通过课实验,学校内部要达到的目标是:

(1)学校的领导全面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科研兴校;

(2)学校的教师要掌握课题的研究方法,自觉地进行科研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教师能写出可供发布的专题课改论文,学校完成并出版一部以上有关教改的专著;

(4)学校的硬件建设达到较高的水平。

3、社会目标层次。

(1)学校争取在问题意识培养方面达到同等小学先进水平;

(2)学校学生在整体素质方面在市内进入先进水平,在区名列前茅;

(3)使学校在省市教育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四、课题实施的方法原则

1、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中是无可争议的主体。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这个教学模式方面的改革,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2、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3、适应学生身心年龄特征的原则。教师应根据现代认知理论的成果指导自己的教学,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特征,选取适当的科技内容和方法或方式。

4、实践性原则。注重实践探究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际。

5、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五、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

1、组织形式。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素质的探索研究课题由市教育局与区教办共同领导,由校长专门负责,由本校学科带头人组成研究小组,分层管理,分工合作,条块分明,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实施研究。

2、师资培训。师资素质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除本校培训外,我们还请市富有经验的教育学专家到校培训。

3、家长工作。家长的支持十分重要。我们重点是求得家长,尤其是家长学校的骨干委员、各年级家长代表的理解和支持。我们通过家长学校的讲座、座谈会、家访等方式引导他们,使他们支持学校的工作。

六、课题研究步骤

学习与设计方案阶段:20xx年8月至20xx年6月

教师培训阶段:20xx年6月至20xx年12月

方案实施阶段:20xx年7月至2004年6月


方案四: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切实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将学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层次推进,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把科研与教研、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学校教学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战略转变。经学校研究,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立为小课题,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并通过小课题研究工作,探索总结教研、科研、培训互相促进的校本研究新模式。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小课题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2.从机制上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营造教研组科研氛围,提高教研成效,促进教研组建设。

3.通过小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总体思路

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构建研究团队,开展研究。备课组长要做好引领工作,教师个人要单独申报一项小课题进行研究,形成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研训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引导教师立足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实际,观察并发现教育教学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在常规教研活动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解决问题,提炼形成教学策略,指导自己和同事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的发展。

四、实施流程

1.选题。填写《小课题研究方案》(附件一)。学科组(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认真分析筛选,确定研究课题。选择的研究课题,应具备针对性强、切口小、研究周期短的特点,一般应是所任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个案例等。小课题研究周期不要太长,原则上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

2.申报立项。参加小课题研究的学科组(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向教科室提交《中学小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等。教科室对提交的课题进行审核,在一周内公布立项的小课题。不合格的,须重新选题、申报,直至完成立项。

3.实施研究。课题负责人组织成员按照课题方案,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过程资料(同时完成附件二、三),建立小课题研究档案袋。将常规教研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开展实践研究,从而解决问题。教科室将对研究进行督查指导。

4.结题(中期小结)。程序是:(1)课题组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2)将研究报告、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交教科室;(3)教科室组织有关人员听取研究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

5.成果鉴定与推介。学校将对开展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评奖并纳入学期量化考核,对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全校推介,推动成果在学科内及学科间的应用与共享。

五、课题管理

1.营造良好的小课题研究氛围。学校积极倡导和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并提供理论上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不断强化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实、快为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方针,促使广大教师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导课题组选择一些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克服传统课题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现象。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小课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小课题研究的指导和评审等工作。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加强研究的过程管理,对立项的小课题研究建立电子档案。制定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评定、表彰奖励等制度,确保小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开展。

3.培训小课题研究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介绍与小课题研究有关的教育理论等,指导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激发教师研究小课题的兴趣和研究欲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出一些思想前瞻、能力突出、成果丰硕的研究型教师。

4.深化小课题研究。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小课题研究的主渠道,积极开展以上课、说课、评课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深入探究各学科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组成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讨对策和措施;课题组内部也可以开展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等不同系列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评比活动,引导教师研教结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六、小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李居涛

副组长:刘甲田

成员:孙晋斌张会侯成峰赵炎马强赵雪梅

小课题实施方案


篇一:小课题实施方案

为有效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专业成长,走科研兴校之路。学校根据市教育局和教研室的文件精神,决定以校本为依托,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入手,自 20XX年3月开始,在我校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为基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坚持面向实际,重在实效,通过小课题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使教师不断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要。

二、研究意义

通过小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问题意识和能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所从事教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质量。通过研究,培养教师的课题意识,学习课题研究方法、流程,为今后承担大型课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目标

1、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提高科研成效,创建合作、共享、创新的学校文化,创建科研型学校。

2、研究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切入点。教师根据自身实际,个人兴趣,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3、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学会研究,成为学习者、研究者,提高自我发展意识,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有机整合,促进专业发展。

4、扎实、高效地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大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小课题研究的途径

小课题研究常常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个人为主体、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研究。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兴趣、不同特长、不同需要和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不同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研究,得出个性化的结论。

五、小课题研究计划安排及实施流程

(一)准备阶段(20XX年3月)

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师交流,主要交流在课堂与教学中遇得到的问题与困惑,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教师个人申报课题(个人学科组科研处)。学校科研处进行审定并批准。学科教研组或级部为单位组织集中开题

(二)实施阶段(20XX年4月20XX年12月)

教师开展实践研究: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实践应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包括:查找相关的理论文献与资料、收集他人成功的经验与案例、记录自己的教学体验与反思)。

学科教研组进行问题跟踪,组织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科研处组织中期检查与交流。开展优秀教师沙龙活动,让教师进行交流,通过思想碰撞,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继续进行实践研究。学校将继续打造典型,实行典型引领和带动。组织两轮教师赛课活动,定期举行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的研讨课等。

(三)总结阶段(20XX年1月)

教师总结研究的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学校开展结题鉴定。组织开展学校小课题研究评选,结合评选优秀青年教师活动,总结好的做法,树立典型。

六、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管理

实行个人、教研组、学校三级管理机制。以个人自主管理为主。即个人负责自主选题、课题申报、实践研究、中期报告、结题答辩等。学科教研组负责组织交流与分享、包括选题阶段的教师沙龙和研究阶段的教学观摩和主题研讨,课题推荐、开题把关、过程管理、中期检查和全程评价。学校成立教师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科研处、骨干教师以及有课题研究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专业引领,具体工作由分管科研的副校长牵头,科研处、教务处负责计划推进安排,各教研组分头开展行动研究。

七、研究成果评价及奖励办法

学校研究决定小课题研究与期末考核挂钩,小课题研究的成效由级部和学校组成的评委会评审。小课题研究的分值确定为10分。具体分配如下:

(1)小课题申请表(1分)

认真填写课题名称、研究人员、研究目的、拟研究问题、研究计划以及预期效果,教科室仔细阅读,然后签署审查意见。部室严格把关,如果发现研究课题不能很好地促进教育成绩的提高,请老师另外选题。

(2)小课题研究方案(1分)

方案的撰写包括:学生出现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拟采取的措施等。全方位地考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措施。

(3)小课题研究中的资料收集、成果展示(8分)

研究的过程一定要落实方案,发现学生在研究中的变化,及时收集研究中的各种数据、表册、图片等资料,结题时以幻灯片展示和文字阐述的形式在全校展示。由全校教师和学校评估小组共同打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得8分,二等奖得6分,三等奖得4分。

(4)研究成果奖励

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有较高推广价值,获得诸城市及以上金点子、重大问题研究和创新奖、燎原奖的根据学校已有的文件规定奖励。

说明:集体成果所得分数按成员人数平分。


篇二:小课题实施方案

为使我校的教研工作具体、细化,真正地服务于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推进全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发展,现依据教研室《中小学课堂教学小课题研究活动方案》的要求,制定我校的课堂教学小课题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研室《中小学课堂教学小课题研究活动方案》的精神与各项要求。确实做到以解决教师实践中提出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为主攻方向,以课堂教学为基地,以小课题研究活动为手段,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具体有效地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达到推进教研教改工作的深入发展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二、活动内容

1、印发各教研组课堂教学疑难问题调查表。要教研组长召开全组教师的讨论会,捕捉具有共性和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填入表中,再经梳理和归纳,得入结论,确立小专题,书写实验方案,上报教导处。

2、教导处依据各教研组填写的调查表的内容,进行汇总、归纳、分析、研究,确立校本教研专题,书写方案,上报中心校,审批后,进行实验。

3、实验过程中,应起到激励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的转变作用,激励教师研究教材、研究课标、研究学生、探索有效课堂教学和高效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激励教师营造课堂教学的研究氛围,使课堂教学具有研究性、活跃性、实效性。从而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利用率。

三、活动原则

1、各教研组确立的课题必须以小为特点,并且是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便于操作,便于达到实验的预期目标。

2、课题的确立必须是提出问题讨论归纳形成专课确立课题的逐步确立过程,课题应是教师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有共性的、有价值的,对教改的深入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的。万万不可确立过大、过宽、漫无边际,不符实际的,形式性的课题。

3、课题研究的内容应直接服务于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切不可抛开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去高谈阔论,成为教师的额外负担。

四、活动要求

1、小课题研究活动,属于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本教研活动的细化工程,也是各个教研组的教改任务,应认真对待,不可敷衍了事。要做好资料的积累,用以印证活动过程。

2、学校课改小组责成教务处管理小课题研究活动工作。教务处应及时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了解活动情况,并向课改领导小组汇报各教研组小课题研究活动的进展情况。

3、本学期末学校将组织小课题实验课的评比活动,评出优秀教研组和优秀实验教师,同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4、严肃小课题的验收评估工作。主要过程可分为:(一)听取教研小组的结题报告;(二)查阅活动过程资料;(三)听评实验课;(四)课改小组成员讨论得出验收评估结论。

5、小课题研究活动取得结题资格的教研组应进行成果展示,交流经验,促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发展。

希望各教研组落实本方案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搞好本教研组的课题研究活动,争取在本轮活动中取得最佳成绩,获得成功与奖励!


篇三:小课题实施方案

为落实课改精神,引导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依据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从教育教学中的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入手,通过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引领教师人人开展教学行动研究,落实我校提出的教、研、训三位一体的校本研究模式,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实实在在,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立为小课题,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并通过小课题研究工作,探索总结教研、科研、培训互相促进的校本研究新模式。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小课题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2.从机制上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形成教研组科研氛围,提高教研成效,促进教研组建设。

3.通过小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总体思路

以学科组(语文组成员众多,也可以分为两个组)为单位,组织构建研究团队,开展研究,学科组长原则上就是课题负责人。教师个人也可以单独申报进行小课题研究。形成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研训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引导教师立足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实际,观察发现教育教学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在常规教研活动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解决问题,提炼形成教学策略,指导自己和同伴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的发展。

四、实施流程

1.选题。填写《滨城区二小小课题研究方案》(附件一)。学科组(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认真分析筛选,确定研究课题。选择的研究课题,应该具备针对性强、切口小、研究周期短的特点,一般应是所任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个案例等。小课题研究周期不要太长,原则上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

2.申报立项。参加小课题研究的学科组(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教科室提交《滨城区二小小学小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等。学校教导处组织力量对提交的课题进行审核,在一周内公布立项的小课题。不合格的,须重新选题、申报,直至完成立项。

3.实施研究。课题负责人组织成员按照课题方案,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过程资料(同时完成附件二、三),建立小课题研究档案袋。将常规教研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开展实践研究,从而解决问题。教导处将对研究进行督查指导。

4.结题(中期小结)。每个学期结束,都要开展小课题研究成果总结鉴定汇报会(周期属于一学年的,要开展中期成果鉴定汇报会),学校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

课题成果一般应是一份总结报告(附件四)和相关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支持研究课题的论文、案例等以及研究的过程性材料)。结题程序为:(1)课题组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2)将研究报告、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交学校教科室;(3)学校教科室组织有关人员听取研究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

5.成果鉴定与推介。结题后,学校将对开展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评奖。对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全校推介,推动成果在学科内及学科间的应用与共享。

五、课题管理

1.营造良好的小课题研究氛围。学校积极倡导和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并提供理论上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实、快为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方针,促使广大教师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导课题组选择一些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克服传统课题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现象。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小课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小课题研究的指导和评审等工作。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滨城区二小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加强研究的过程管理,对立项的小课题研究建立电子档案。制定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评定、表彰奖励等制度,确保小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开展。

3.培训小课题研究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介绍与小课题研究有关的教育理论等,指导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激发教师研究小课题的兴趣和研究欲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出一些思想前瞻、能力突出、成果丰硕的研究型教师。

4.深化小课题研究。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小课题研究的主渠道,积极开展以上课、说课、评课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深入探究各学科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组成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讨对策和措施;课题组内部也可以开展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等不同系列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评比活动,引导教师研教结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篇四:《如何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小课题实施方案

一 、课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的诞生,音乐艺术越来越光彩夺目,音乐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单一的心传心授到师生互动再到主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转变。那么如何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角呢?显然,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孩子渴望知识、渴望自主的学习要求。

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听音乐对一般人来说是一项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休闲活动。但是当提到音乐欣赏时,大部分的人不是自谦缺乏细胞,就是自讽鸭子听雷。音乐教师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音乐欣赏怎么教?,为什么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付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经心?。音乐欣赏难道真的是如此今人生厌?曲高和寡到难以亲近,非音乐专家不能窥之究竟吗?纵观音乐教学,不难发现,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经常存在这样一些常见的问题:

一些老师经常抱怨音乐欣赏课很难上,学生没兴趣。实际上教学本身存在着许多盲点,需要反思:

1、过分强调音乐故事、人物轶事传闻的介绍,而置音乐本身于次要的地位。 教师叙述的语言过多,担心学生未能理解音乐含义,结果学生听了故事、强记了许多数字,到头来对于所欣赏的音乐反而一无所知。

2、老师一味主观灌输乐曲伟大的美名,或是特意为音乐做解释,强行让学生按照同一个思路去欣赏,却未让学生在亲身欣赏的体验中直接有所感受。

3、老师对乐曲的结构、特色认识不够,未能掌握教学重点,本身也未表现出积极的欣赏态度,学生当然也不会感兴趣。

4、缺乏有效、有趣的教学法:一般所见的欣赏教学不外乎是老师播放音乐,学生正襟危坐,老师不作任何引导,放任学生神游太虚。

5、视听设备品质不佳:在现今科技发达,繁荣富裕的社会里,学生到处都可以得到高品质的视听享受。相比之下,学校的设备往往不如家庭设备的品质,再好的音乐在低劣音响的摧残之下,怎么会受人喜爱?

只要有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包括节奏、曲调、音色、和声、曲式等)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

二 、研究的目标

针对以上这些现象,结合《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并运用陶先生的教育教学理论,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听赏音乐的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创设有趣轻松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人,乐合一。

三 、研究的内容

1 教师方面:

(1)根据欣赏重点,制定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掌握重点,设定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借用一些音画舞蹈等较为直观的方式,活动方式包括听、动作、歌唱、演奏、表演,听音绘画,听音写下文字。

(2)音乐欣赏过程中,以音乐为主体,讲解简明生动,增强学生听音乐的注意力,记忆力,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想象。

2 学生方面:

(1)收集音乐素材,比较课堂的音乐欣赏,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从而感受每受乐曲的情绪,及时做出记录。

(2)通过色彩,图画,肢体语言来理解音乐要素的表现,展开想象。

(3)学生能通过音乐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各自的表达方式表达出自己独特的音乐见解,形式多样。

四 、研究的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线,结合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学生面谈,调查,平行班教师之间的沟通等方法。

五 、课题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XX年7月)

1 、组建课题

2 、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全校学生

3、 前测,分析和调研

通过课堂教学,及老师之间的谈论分析,总结我校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现状,找到问题的切入点。

第二阶段:实施操作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

分阶段研究:

第一研究内容:学习感受区别音乐情绪,让学生用表情表达出来。

第二研究内容:展开丰富联想,展示丰富的音乐画面。结合音画。

第三研究内容: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聆听到的音乐。

第四研究内容:综合欣赏音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6月)

汇报各种研究资料,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汇编成果专辑,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六 、预期目标

1 、通过实施,教师的理论,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2 、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得到提高。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4 、使音乐课堂气氛活跃,丰富多彩。

七 、课题实施的措施

1、 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和关于教育的理论。

2、 课题研究人员要在认真学习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以其形成具体理论含量的教育经验。

3 、课题组人员定期进行交流活动,共同探讨,保证课题顺利开展,圆满完成。

4 、建立研究档案,注意资料的收集和随时整理。保证课题取得预定的成果。

5、建立交流的平台,利用网络和外界各相关专业人士提高交流。

6、借助多媒体等一切可利用的直观方法辅助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理解能力,提高其欣赏能力。


篇五:小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

目前小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重视不够或被忽视的要数说的能力,学生不 善于用口语与他人沟通、交流,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口语能力差,部分学生无法用完整、流利的语言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追其根源我认为原因 在于课堂上教师只注意书本知识教学,几乎完全忽略了口语教学,一般在课堂上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老师只把机会光顾那些活跃者,所以那些机会少的同学口 语表达能力比较差,长期以往学生不愿意说、不敢说,所以低年级加强口语表达能力尤为重要,根据我班实际情况,从学情出发,特制定《如何通过讲故事提高学生 的口语表达能力》实验研究方案。

二、具体措施

1、故事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讲故事对全面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十分重要,所以我在每周安排故事会,通过老师讲,家长讲,学生讲的形式来开展讲故事活动。让学生学会听故事,然后再学会主动讲故事。

2、通过听故事训练孩子的听说能力,需要教师用普通话、清晰、准确、规范的语言为孩子讲故事,做好学习口语的榜样,在讲故事前要告诉孩子们要注意听,讲完之后提问题这样孩子不仅听了故事,锻炼孩子的记忆力,还能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做到听说结合。

3、通过讲故事丰富孩子的词汇为说做准备,教师可精选一些生动、有趣、语句优美的故事来讲,让孩子们在听故事中积累词汇,这样日积月累词汇多了,孩子们能进行连贯、清楚的讲述,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很重要,同时也为将来的写作做好铺垫。

4、通过将故事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对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说给别人听,我盟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是课题论证和申报立项阶段,主要是进行理论准备,学习。(20XX年4月21日至20XX年5月15日)

第二阶段是实验阶段:具体实施课题各项研究工作的主要阶段,(20XX年5月16日至20XX年9月5日)

第三阶段是总结阶段:课题研究的结题阶段主要是对前面个阶段的研究所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形成最终得研究结论。(20XX年9月6日至20XX年10月15日)

四、研究的与预期效果

1、在讲故事、听故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让学生能围绕一定主题讲清楚内容,能续编故事,情节生动。

3、学生们的语言流畅连贯,口语表达能力得以提高。

4、学生们善于用口语与他人沟通、交流。

欢迎阅读范文网《微型课题实施方案》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策划方案的优质专题,请访问:课题实施方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