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规划建设山水瑶都

根据公司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我们要为当前的工作去写一份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应该要易于落地实施,工作计划应该从哪里开始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规划建设山水瑶都,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规划建设山水瑶都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规划建设山水瑶都

新型生态城市化的推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今城市建设的主题。在我县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建设中,笔者认为:把xx县城——xx定位在山水瑶都城市的性质上,这是顺应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回归,是传统山水瑶族文化在当代的再现,标志着我县城市的发展立足于自然山水和瑶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现代化道路的又一体现。如何建设好山水瑶都,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新课题,尤其对于依山傍水的城市来说,分析研究自然山水的利用与瑶都城市特色的塑造很有必要。下面结合我县实际浅谈个人的一些认识,仅供参考。
一、自然资源在xx县城规划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珍贵的自然山水是不可再塑的城市品牌
(1)、城市品牌是城市面向外界的名片。城市品牌的塑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自然山水资源则是不可再塑的城市品牌要素之一。杭州之所以被誉为天堂,得益于湖光山色。自然山水是构成城市的骨架,无论是我国古代风水学说,还是现代的山水城市理论都阐述了自然山水与人居环境的紧密关系。依山傍水,既是陶渊明笔下理想家园的模式,也是城市选址的重要依据。它虽然受我国传统风水学说“天人合一”及“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影响,但最主要的是从人的生理、心理角度来分析,居住在美好的山水间,的确是人类最原始而又最高境界。
(2)、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常常模拟自然山水,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特色。山、水是构成园林的要素,一个扩大了的园林是山水城市建设的目标,而自然山水则是这个大园林的背景。这个背景的完善,就如同布的底色一样重要。自然山水因其独特的地理因素而各具特色。山的平坦、高低,水的曲折、缓急各不相同,可以说,人们能够造出一幢建筑形式相似的大楼,却不可再塑一座与自然山体一样的山水园林。
2、自然山水资源是得天独厚的生态要素
(1)、山水城市规划建设最重要的理念转换,是从城市建设公园到使城市成为公园,也就是把城市作为一个大园林来建设。而强调城市生态是山水城市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是构成城市整体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就是把城外清新、自然的生态导入现代化的城区。而通过绿地系统恰恰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对于山水资源丰富的城市来说,山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便奠定了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框架。
(2)、我县地处湖南最南端,与粤桂两省相邻,城市山水资源十分丰富,建设山水城市条件得天独厚。我县xx城区94.1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豸山、平头岩、剁子岩、阳华岩、苏家山、狗公山、东边大岭、西边大岭等等,城区的河道有东河、西河、潇水河。点缀在市中心的豸山、平头岩、剁子岩、狗公岭、苏家山,它既是城市的龙脉,也是构成城市立体景观的骨架。而围绕在城市四周或近或远、或高或低分布着形态各异的东边大岭、西边大山、蚂蝗塘山、老县山等,它们星罗棋布、顾盼有致,与城市山脉遥相呼应。穿越城市的沱江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它曾寻觅过盘王始祖及瑶族儿女的足迹,也目睹了今日江华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山环水绕的自然山水以其独特的景色给江华县城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自然景观财富。
3、自然的民族资源是建设中国瑶都的名牌
罗马之所以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之都,与其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是分不开的。同样,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瑶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文化和艺术风格,如高山瑶——瑶族山寨吊脚楼;平地瑶——依山傍水建筑群;乡土建筑——宝境大屋等。把这种建筑艺术风格融入xx瑶都的建设之中,并予以光大升华,xx瑶都必将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在中国大地这幅美丽、壮观艺术图画之中,从而成为神州瑶都名牌。
二、自然资源在江华县城规划建设中的开发和利用
1、充分利用,合理规划,确定xx瑶都山水园林的开发目标
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山水资源,是建设山水城市中利用自然山水的首要步骤。每个城市都应把自然山水资源作为城市建设中的自然财富来规划,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维护城市景观的需要,二是维护城市生态的需要。根椐xx县城在新的一轮总体规划修编中确定:本次规划期限, 近期至20xx年, 远期至2020年。规划区总面积为94.1平方公里, 都市区积为32.2平方公里。指导思想是:立足两广区位优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突出xx瑶都特色,构建现代化的山水园林瑶都城市。山水园林绿地的总体布局是:“一心、一带、两圈、三轴”, 发展策略是:重点突出“一带、五廊、七园” 等生态建设,2020年,规划区范围内绿化覆盖率达到50%,都市区内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园面积绿地达到10平方米。按照这一总体布局,我们要认真研究,制定和完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并按照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规划建设山水瑶都第2页

这一目标开发和建设。
2.深化设计,精心安排,突出xx瑶都建设的民族特色
规划中确定的瑶族文化、瑶族风情、瑶族建筑要进一步深化规划设计,切实把瑶族资源用活用好用够,是发挥瑶族特色的重要举措。要根据城市性质定位、功能、景观设计要求,精心安排瑶族资源开发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方案。方案主要体现三个特色:
(1)瑶族历史特色。瑶族历史特色是指瑶族所具有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的特征。如瑶族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历史重大事件、历史人物或背景、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迹等瑶族历史特征。瑶族历史特色是城市的重要标志和开发民族特色的基础,要开发建设江华瑶都的民族特色,首先就要尊重瑶族历史、保护瑶族历史遗产。在人工建筑上重要体现城市间瑶族独有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发展轨迹。城市应该是一部巨厚的历史画卷,在我们的瑶都城里可以追踪到瑶族的每一个历史发展进程,通过瑶都城市的缩影充分展现“中国第一瑶都” 的深沉底蕴。
(2)瑶族建筑景观特色。瑶族建筑景观特色是指瑶族建筑及其景观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城市相区别的属性。瑶族建筑景观特色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布局、建筑形象、园林绿化、广场、街区、雕塑小品等方面。城市建筑总是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序,不同的建筑由于布局排序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特色。建筑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特色最直观的感知形象,通过建筑的体量、高度、色彩、形式、风格等都可以造就城市的特色。园林绿化是人工化的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品,把城市中的瑶族建筑规划、设计、建筑理念和方法巧妙地融入自然和历史之中,建造出不同的瑶族园林和绿地。广场、街区既涉及到规划布局,也涉及到自身的建筑风格特征以及蕴涵的文化内涵。富有文化韵味,特色鲜明的城市广场和街区,往往成为城市的标志和名片,在游客心目中留下持久的印象。雕塑小品内容十分丰富,创意独到,工艺先进,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瑶文化小品能对城市形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是瑶族特色的重要因素。总之,瑶族建筑景观特色是形成我县旅游特色的最能动、最广泛、最显见的因素,要予以高度重视。
(3)瑶族文化特色。城市不仅含有物质性旅游吸引,也有非物质性的旅游吸引,包括城市的经济状况、文化底蕴、信息科技和旅游形象等,使得城市给游客多方位、多角度的文化享受和旅游体验。如果说瑶族历史特色和瑶族建筑景观特色是城市特色的物质属性的话,那么瑶族文化特色更多地表现在城市精神属性上。瑶族文化特色是城市旅游特色的深层次内涵,是城市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城市旅游特色最具活力的要素。一方面,瑶族按照长期以来的生活习俗、行为方式、道德情趣和价值取向来塑造城市,会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的社会意识和文化观点加入到城市建设中去;另一方面,城市人们的活动也是城市旅游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人们的衣着服饰、生活习俗、民族风情、民族语言文字、社会习惯和文明礼节等都是城市的魅力,也是城市特色最活跃的因素。
3、抓住重点,加大力度,完善xx瑶都山水园林工程
本文 xx瑶都山水园林总体布局是:“一心、一带、两圈、三轴”。 一心,即苏家山公园;一带,即西河风光带;两圈,即规划区以自然山水环境为城市生态支撑,通过河道风光带、绿色通道、森林公园的建设,形成城市林业生态圈,都市区以萌渚路、鲤鱼井路、xx大道及xx路绿化带形成绿化包围圈;三轴,即新207国道、xx大道、萌渚路三条绿轴。山水园林瑶都重点抓好:
一是西河滨水风光带建设。建设西河滨水风光带,采取路堤合一,使沿江雄奇的山势、浩荡的水面、依山傍水的民族建筑、飞架的沱江桥、西佛桥、新建的沱岭桥,使山、水、桥浑然一体,塑造xx沿江景观远山近景天际轮廓线,通过沿江两岸游憩性绿带,滨江公园的建设,平面绿林与空间绿化结合,体现山水园林城市绿化景观的整体之美。
二是三轴三绿廊建设。都市区内除重点抓好新207国道、xx大道、萌渚路三条绿轴建设之外,还要抓好沱江路、鲤鱼井路、冯乘路等三条主要绿色通道的隔离带,要结合带状公园形成城市内部绿色走廊。要通过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树种、花种、不同的颜色,使四条交通绿色走廊锦上添花。
三是五个不同特色的城市公园建设。在县城区内,规划新建中兴亭公园、鲤鱼井公园和县府公园等综合性公园;还要新建长征公园、翠华公园、春晓公园等社区公园;重点建设苏家山生态公园;重点改造平头岩公园和豸山公园。特别是平头岩公园要与瑶韵广场的兴建结合在一块,组合成瑶族公园这个主体公园,集休闲、娱乐、旅游、观赏、瑶文化于一体,打造神州瑶都特色的旅游综合性公园。
4、建设绿地,发挥山水资源的生态作用
城市绿地是山水园林瑶都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城市山林景观的生态要求,结合土壤、地质等立地条件,制定出城市规划区内山头、公园、河流、街道绿化带等植被的详细保护、改造方案,并采用针、阔叶混交林和种植适量的观赏树种,以丰富景观和增加绿地面积,充分发挥瑶都良好的绿化生态功效。重点抓好规划区内的山头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附属绿地建设,按照国家标准,xx瑶都绿地率规划区内达到50%,都市区达到或超过45%以上。
5、糅合瑶族文化,增加山水园林瑶都的意蕴内涵
(1)、山水园林瑶都的建设,离不开瑶族文化。如何使全国的山水园林构筑艺术为我所用,重要的手段之一是要根据我县城市的地域特色,把我县的瑶族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中, 使城市的文脉得以延伸。瑶族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瑶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而城市的文脉延伸在建设中首推寄情山水,使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有机结合。园林艺术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追求意蕴深厚的诗情画意,而这高于自然的意境离不开文化的启迪。画龙须点睛,点睛之作才能称为上乘之作,因此,在自然山水的开发与利用中不但要画好龙,而且要点好睛。画好龙,指的是保护山水、完善植被等基础工作;点好睛,则是要运用我市自己独有的瑶族历史文化去诠释城市的建设。
(2)、山水园林瑶都建设,离不开瑶族历史。我县既是全国瑶族文化中心,形成了以瑶族服饰、饮食、居住、节日、庆典、歌舞、婚嫁、工艺等为代表的历史民俗风情;又有瑶族历史留下的文物古迹,如人类文化遗址——瑶族盘王;社会经济文化遗址——东田窑址;古城遗址——老县县城遗址;宗教礼制建筑群——豸山寺;国家级文物牌坊——阳华碑刻;特色村落——瑶家山寨;乡土建筑——宝境大屋等民族历史资源,如何巧妙地把它们运用到自然山水园林瑶都的开发建设中,创造出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景观十分重要。
(3)、山水园林瑶都建设,离不开瑶族建筑。xx县城主题不仅是山水园林,重要的是瑶族为主的民族建筑规划建设。一是有意识地把有代表性的高山瑶、平地瑶、浓厚乡土气息古建筑融入到城市街道规划中,使城市建设处处显示风格各异瑶都风貌;二是在建筑设计上,注意收集整理瑶族建筑的精华,通过筛选整理,学术研究探讨,去粗取精,使瑶族建筑瑰宝光大升华;三是对老城区具有传统建筑特色街道,如依山傍水的“吊脚楼”、“马头墙、滚龙嵴、青砖屋”、“四合院”等要给予保留,修缮改造;四是在街道命名上,要结合江华瑶都建设和瑶族历史、生活习俗做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命名。
6、保护瑶族历史文化遗产和遗迹
瑶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xx瑶都——xx保存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是十分宝贵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中国社会、瑶族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山水园林瑶都规划建设中,要十分重视繁荣发展瑶族先进文化,要保护好这些优秀的瑶族历史遗迹和遗产,就是要对瑶族的历史、背景、特点、风貌进行研究,在规划建设中加以保护和利用。一是要制定历史遗迹遗产的保护规划、保护原则与措施、保护范围及历史文化街区;二是要形成以瑶族文化内涵为基础的历史遗迹遗产保护内容,核心是有内涵的历史瑶文化街区。保护和发展瑶族历史文化遗产遗迹,使之留芳后世,永续利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同时,要加强瑶族历史遗产遗迹的保护宣传,树立全社会对瑶族历史文化遗产遗迹的认知度和自豪感,使瑶族历史、文化、建筑风貌更加缅丽多彩。
自然山水园林、瑶族文化是人类的天然财富,它渴望人类的保护。同时,自然山水园林、瑶族文化也因为人类的合理开发利用而焕发生机与活力,通过营造“滋润”、“活化”山水园林瑶都,让瑶族风情建筑掩映在自然山水园林之中,使江华瑶都在游客中留下难忘的回忆,使江华瑶都成为中国美丽城市的一张特色名片。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规划建设山水瑶都

Fwr816.COM同步阅读

国土资源局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规划


国土资源局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规划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市西北部,**河和**河上游,西北与**为邻,东靠**,东南和**相连,西南和****接壤,地理坐标北纬36°33′33″—37°24′27,东经107°28′57″—108°32′49″。海拔1229.0—1803.3米。县境东西宽79.9公里,南北长93.6公里,总土地面积3791.5平方公里。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构建用地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主线,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主动服务于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更主动地参与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更有效地加强土地监管,严格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以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为前提,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节约集约利用为核心,统筹安排各类区域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增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更积极推进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与创新。全面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对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同时,稳固并提升**县在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的地位与排名。

三、**期间的取得成效

**期间,**县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取得显著成效。在**期间,实施省级土地整治项目规模700公顷;县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20个,规模20000亩,新增耕地**000亩;荒山荒坡退耕还林(还草)17万亩;组织申报实施增减挂钩项目5个,总规模面积2474亩,可使用周转指标2297.6亩。耕地保有量达到530000亩以上,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485000亩以上,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达到**0平方米以上。耕地及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基本完成**的土地整治与开发利用目标。

四、用地指标测算期限及依据

测算期限为20**年至2020年,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31号)文件等法律、法规和20**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数据资料以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五、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依据20**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全县土地总面积5682717.30亩,其利用现状如下:

(一)农用地5482559.85亩。1、耕地656363.55亩;2、园地222178.80亩;3、林地2331845.40亩;4、牧草地2****73.10亩;5、其他农用地110499.00亩。

(二)建设用地99654.30亩。1、城镇用地13275.30亩;2、农村居民点用地40035.0亩;3、采矿用地28050.60亩;4、公路用地8**6.20亩;5、水库水面7995.75亩;6、水工建筑用地523.65亩;7、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7.80亩。

(三)未利用地100503.**亩。1、水域33871.35亩;2、自然保留地66631.8亩。

六、城镇化体系建设中各项用地指标规划及实施保障措施

(一)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1、指标:借双退工作,耕地核减23.3万亩,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达到41万亩以上。基本农田面积核减**.3万亩,保持在32.2万亩以上,并逐步提高质量。

2、措施:一是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建立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将耕地保护纳入乡级人民政府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二是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对确需占用耕地的项目,要严格执行先补后占政策,否则,坚决不予报批。三是积极争取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保证耕地质量不降低,数量不减少。**期间,计划实施县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5批,项目规模25000亩左右,预计增加耕地面积23000亩;实施治沟造地21000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64000亩。

(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把节约集约放在首位,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多途径释放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潜力,土地利用效率和节约集约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存量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农村居民点等低效用地的用地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1、指标:到2020年园地面积增加22471.2亩,达到244650亩,增幅率为10.1%;林地面积增加74**4.60亩,达到2406000亩,增幅率为3.18%;草地面积减少**9323.1亩,减少到20xx350亩,下降率7.37%。

2、措施:在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巩固成果、稳步推进”的建设思路,以建设“三个百万亩基地”为主要内容,加大宜林荒山的营造力度,减少荒草地面积,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等项目,增加园地、林地面积。

(三)实现城镇用地增加与农村用地减少相挂钩。

1、指标:预计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10万人左右,人均城镇用地面积由20**年**0平方米增加到2020年**8平方米了,城镇建设用地由20**年的13275.30亩增加到2020年17100亩,增加3824.7亩,增幅率为28.81%;石油能源、独立工矿等用地面积由20**年28050.60亩增加到2020年39300亩,增加11249.40亩,增幅率为40.1%;农村居民点由20**年40035亩减少到35900亩,减少率为10.3%。计划收储各类重点项目用地**00亩,争取增减挂钩省市域流转项目**00亩。

2、措施:一是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按照以往每年市上下达我县用地指标为500亩左右,这一指标与我县的实际用地需求还有差距,因此,“**“期间,我们将全力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实现每年建设用地指标不低于1000亩;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增加耕地面积。遵循依法运作、保障农民权益,统筹协调、优化配置,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和促进土地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围绕”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依据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编制”增减挂钩“专项规划,并和新农村规划、产业规划相结合,选取若干乡镇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充分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推开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通过推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争取周转指标,腾出农村建设用地于城市建设,缓解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压力,为城镇建设用地寻找空间。

(四)城乡统筹的土地利用格局基本形成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耕地、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为基础,按照“全面探索、局部试验、封闭运行、结果可控”的原则,统筹规划,先行先试,分类推进,进一步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土地整治、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土地征收等制度,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1、指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的政策导向,结合我县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的办法,选择1-2个乡、村开展,在全面总结经验,完善办法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在“**”内实现全县集体建设用地合法有序流转入市。

2、措施:积极推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流转、同权同价。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与国有建设用地以平等的地位进入市场,可以在更多的市场主体间、在更宽的范围内、在更广的用途中进行市场交易;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享有与国有建设用地相同的权能,在一级市场中可以出让、租赁、入股,在二级市场中可以租赁、转让、抵押等,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权能。

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工作规划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前提,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手段。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全市规划修编工作,市政府决定,成立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则修编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人民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开展规划修编前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县(区)国土资源局认真做好规划实施评价、基础调查。资料搜集、课题研究以及土地利用重大项目和政策建议的论证等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及时解决规划修编中的重大问题,重视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农业区划等专业规划、十一五规划的衔接与协调,为规划修编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研究解决土地利用中的重大问题,完成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报告

各县(区)政府和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要从节约和集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的根本指导方针出发,根据各县(区)实际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土地利用中重大问题的政策研究工作。

(一)研究提出规划修编中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目标及政策建议。按照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落实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围绕现有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目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分析规划期内耕地和基本农田变化情况和原因,提出分类、分区域处理意见;在各项非农业建设尽最少占或不占耕地的前提下,预测占用耕地的数量,研究提出控制占用耕地的措施;合理确定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的规划标准,提出生态退耕和耕地保有量的规划目标建议;围绕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出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措施。

(二)研究提出利用规划修编调控各业、各类用地的目标及政策建议。按照以内涵挖潜为主,提高和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平的原则,围绕保障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从规模、结构和时序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分析各业、各类用地的集约用地潜力,从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环保措施等方面研究建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规划指标体系,提出盘活存量用地的措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分析集约用地水平提高的长期变化趋势,预测各业、各类用地的合理需求,提出统筹安排存量和增量用地的措施。

(三)研究提出规划修编时调控城乡建设用地的目标及政策建议。按照统筹安排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原则,从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优化结构、布局的目标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按照居住向城镇化集中,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发展方向和进程,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资源环境容量,预测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和不同类型、层次的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研究提出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的措施: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要求,提出土地利用调整和推进建设用地整理的措施。

(四)研究提出区域土地利用中规划调控指标、目标及政策建议。以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为原则,促进区域合理分工协作和协调发展为目标,提出与区域经济、产业和人口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调控措施和政策建议,重点是:提出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和措施;分析行政区域内不同区域的观有开发密度、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分区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及管制措施;分析区域基础设施合理的发展规模、布局和用地规模,提出防止重复建设的规划调控目标及措施。

(五)研究提出统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调控指标和政策建议.按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围绕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研究提出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调控措施。重点是:深入分析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等限制因素,研究土地利用方式,空间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友好型上地利用模式;研究提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和空间管制措施。

(六)研究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制度、机制和办法。按照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研究土地使用规划、计划在用地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上进一步发挥调控和引导作用的保障措施。提出确保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实施的制度和措施。重点是:研究提出促进规划法律法规配套衔接的建议,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和考核体系;研究完善土地规划许可制度和规划实施激励机制,提出促进规划目标落实的法律、经济、行政等综合措施;结合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评价和管理的保障体系。

通过对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重大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完善规划修编的基本原则,制订落实基本原则的规划标准和规划修编目标,从政策、制度、技术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指导市、县(区)级规划修编提供科学依据,坚决防止借规划修编名义随意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三、采取措施,确保规划修编工作依法有序推进

规划修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土地管理,充分发挥土地宏观调控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好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是规划修编的重要保障,各县(区)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精心组织安排,依法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

(一)做好现行规划实施评价工作。通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系统计价,认真做到四查清、四对照,即查清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对照检查;查清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数量,与规划确定的节约用地挖潜目标对照检查;查清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与规划保护目标对照检查;查清违法用地数量的处理情况,与违法用地的处理要求对照检查。严格核定规划修编的各项基础数据、图件等资料。

(二)改进工作方式。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科学系统地安排规划修编各项工作,切实提高规划工作水平。要广泛征求有关方面专家的咨询论证意见,增强规划修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三)规范工作程序。要严格执行规划修编条件和程序,各县(区)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报告报市国土资源局集中统一认定,市级规划实施评价和基础研究工作报告报省国土资源厅认定。认定工作结束后,方可开展规划修编工作。各级规划大纲通

过规划审批机关的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后,才能进行规划成果编制。

(四)落实保障措施。要加强规划队伍建设,做好规划编制机构资质认证工作,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规划管理干部和专业人员素质。市级规划修编及其前期工作经费,由市财政安排,县(区)级规划修编及其前期工作经费,由各县(区)财政安排解决,省级财政将从土地收益金中给予适当补助。

(五)时间进度要求。各县(区)要严格按照要求,抓紧完成实施评价和政策研究等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要于年月25日前将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报告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市国土资源局,市国土资源局要根据县(区)的工作报告,在进一步论证和征询意见的基础上,于年月15日前将市级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报告报市政府审查同意后,上报省国土资源厅。

市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规划


市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规划

文章标题:市20xx-20xx年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规划
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国土资源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国土资源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甘肃省20xx—20xx年国土资源所标准化建设规划〉的通知》和各县国土资源局(分局)国土所建设三年规划,制定我市20xx—20xx年国土资源所标准化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找文章到大\秘\书-/-范文资讯网!]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进一步深化国土资源体制改革,完善国土资源中心所基本建设,强化国土资源中心所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全面推进全市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充分发挥国土资源中心所在基层的基础保障作用。
二、工作目标
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基层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20xx—20xx年底,将全市112个国土资源所整合为42个国土资源中心所(分局),通过机构设置规范化、设施配置标准化、管理工作制度化、人员素质优良化建设,把国土资源所建成机构完善、设施配套、管理有序、服务规范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单位,培育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公正执法、勤政为民的高素质队伍。
三、措施步骤[找材料到 --网上服务最好的资料站点]
(一)措施
1、整合机构,合理布局,构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格局。根据地理、交通、经济、人口和资源分布等因素,整合资源,强化职能,优化配置,明确分工,合理设置国土资源中心所。做到机构编制上收到市、县人民政府管理,经费列入市、县级财政预算,业务分归市辖区国土资源分局和县国土资源局管理。
2、争取支持,筹集资金,确保国土资源所标准化建设顺利实施。国土资源中心所建设经费采取县国土资源局(分局)投一点,地方财政拨一点,所辖乡镇支持一点,市国土资源局政策扶持和向省国土资源厅争取一点的办法解决,逐步改善国土资源中心所软硬件设施。
3、统一标准,突出重点,高标准抓好国土资源所的设施配置建设。国土资源所的软硬件设施建设要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和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基层国土资源中心所建设的文件要求,县国土资源局(分局)根据本地实际,统筹规划。重点是统一制定和落实国土资源中心所悬挂上墙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标志牌、服务厅、登记簿册等软硬件设施。
4、加强管理,抓好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队伍。建立健全国土资源中心所管理制度,坚持依靠制度管理队伍,规范业务。落实好人员培训工作,创新培训方式,确保培训质量。重点开展依法行政、强化管理为主题的业务培训,抓好队伍的作风纪律教育。通过严格管理培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管理促工作,以工作促发展,努力为基层提供优质高效的国土资源服务。
(二)步骤
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分三年实施(见“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年度达标计划表”附件1)。20xx年:县国土资源局(分局)全面完成乡镇、城区国土资源中心所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国土资源中心所的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到位。制定年度标准化建设规划,明确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法步骤。选择基础较好的国土资源中心所进行建设,典型示范,整体推进。当年全市建成标准化国土资源中心所21个,全市达到应建所的50。市局在20xx年确定经济条件较好的华亭县局和经济条件较弱的庄浪县局作为国土资源中心所建设示范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在全市和全省进行了推广,目前,华亭、庄浪县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中心所已全部建成。
20xx年:在试点引路、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狠抓软硬件建设,加强业务工作,规范服务窗口,严格工作程序,确保国土资源中心所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当年全市建设标准化国土资源中心所13个,全市累计达到应建所的80以上。
20xx年:集中精力,对一些基础条件较差的国土资源所进行建设,并进一步巩固提高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成果。当年全市建成标准化国土资源中心所8个,全市累计达到应建所的100。
省国土资源厅和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年度达标计划指标,依据《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达标评定细则》(见附件2)和“创建人民满意国土所”、“人民满意国土员”活动,每年对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评定分数在90分以上者,颁发“标准化国土资源所”匾牌。对当年未完成年度标准化建设任务的,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扣减考核分数。
四、几点要求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国土资源中心所建设工作。国土资源中心

市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规划第2页

所标准化建设,是强化职能、规范管理、优化服务、依法行政的长远大计和基础性工作,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作为加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
(二)加强领导,建立完善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责任制。县国土资源局(分局)要切实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按照工作分工,实施工作责任制,具体任务,明确职责,落实到人。
(三)抓好落实,建立健全监督和激励机制。各县国土资源局(分局)主要负责人要深入基层,及时掌握建设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类指导,协调解决,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务求实效”的原则,确定典型所,示范引路,整体推进,确保国土资源中心所建设全面达标。对建所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通报表彰。
附:1、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年度达标计划表;
2、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达标评定细则。

《市20xx-20xx年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规划》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市20xx-20xx年国土资源中心所标准化建设规划。


人力资源年度规划


以下是工作计划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人力资源年度规划文章,供大家参考!


一、 呈送文
二、 人力资源部组织架构
三、 二0xx年人力资源部基本工作情况
四、 二0xx年人力资源部年度总体目标
1、 完善公司组织架构
2、 各职位工作分析
3、 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
4、 薪酬管理
5、 员工福利与激励
6、 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与运行
7、 员工培训与开发
8、 人员流动与劳资关系
9、 本部门自身建设
10、 其他工作目标
五、 目标表单
1、 费用预算表
2、 人员需求预测及招聘计划
3、 培训计划表
4、(以下略)
呈送文
公司总经理:
为配合公司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加强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计划性,人力资源部依照公司20xx年度的整体发展规划,以本部门20xx年工作情况为基础,特制订出本部门20xx年度工作目标。现呈报公司总经理批阅,请予以审定。
人力资源部
二0xx年十一月三十日
20xx年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略)
二0xx年人力资源部年度总体目标
根据本年度工作情况与存在不足,结合目前公司发展状况和今后趋势,人力资源部计划从十个方面开展20xx年度的工作:
1、 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组织架构,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争取做到组织架构的科学适用,三年不再做大的调整,保证公司的运营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中运行。

2、 完成公司各部门各职位的工作分析,为人才招募与评定薪资、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3、完成日常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
4、推行薪酬管理,完善员工薪资结构,实行科学公平的薪酬制度;
5、充分考虑员工福利,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建立内部升迁制度,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雇员主人翁精神和献身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
6 在现有绩效考核制度基础上,参考先进企业的绩效考评办法,实现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与正常运行,并保证与薪资挂钩。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性、有效性
7、大力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培训,加大内部人才开发力度。
8、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传统,用优秀的文化感染人;
9、建立内部纵向、横向沟通机制,调动公司所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和谐、融洽的企业内部关系。集思广益,为企业发展服务。
10、做好人员流动率的控制与劳资关系、纠纷的预见与处理。既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又维护公司的形象和根本利益。

城镇建设规划


城镇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县**镇位于省道S221线旁。镇政府现驻地**村,是国家传统文化传统保护院落**大院所在地,距县城58公里。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镇区经济为中心,紧密围绕实现现代化城镇的要求,抓住高寒山区整体搬迁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经济,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培育支柱产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城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基本原则

——放眼长远,立足观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小城镇发展改革规划要起点高、高标准、高水平,放眼长远,适度超前;建设要量力而行,逐步实施。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小城镇建设要抓住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根据镇情、民情,按照生态环境的要求,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长远规划,突破重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

——改革创新,协调发展。不断总结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勇于创新。广辟融资渠道,坚持以农为本,农商贸并举,大办非公经济和第三产业。重点培植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走出一条政府引导下市场运作新机制的城镇建设新路子。

三、建设目标

**大院以生活居住、旅游观光、商业服务、民俗文化表演经营为主要职能的历史文化名镇,集中体现我镇传统人文风貌的历史文化特色。补充和完善**镇的各项功能和服务设施,使之成为包括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内的众多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服务基地。主要保护**大院整体环境,街巷格局;包括历史地段民居整体风貌、传统商业街道的形象和氛围,具有典型地方民族特色的 “陈锡兰故居”。

四、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北至**村,南至**村,西至**村,东至**村,规划总用地面积58平方公里。

五、实施步骤

经过对**大院现存建筑的详细调查和综合评估后,将**古镇的现存建筑分为五类进行分级保护,规划对于不同类别的建构筑物分别实行不同的保护与整治措施为:修缮、维修改善、保留、整修改造、拆除。

修缮:针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保护建筑的保护措施。

维修改善:针对保留历史建筑以及部分风貌、质量良好的一般历史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保留:针对保留历史建筑以及部分质量较好,与古镇风貌没有冲突的其他建筑的保护更新措施。

整修改造:针对于历史风貌有较小冲突的其他建筑的整治措施。

拆除:针对应当拆除建筑以及风貌较差、质量极差的不协调建筑和障碍建筑。

一、申报**村、**村为历史文化名村。

二、完成统建点建设。

三、20xx年-2020年将对**镇垃圾处理场进行改造升级。

四、对廖水河进行集中整治。

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XX区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xx)

目 录
一、××镇概况………………………………………………………1
二、现行规划实施情况………………………………………………2
(一)现行规划实施效果……………………………………………2
(二)现行规划主要执行情况………………………………………3
(三)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4
三、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和意义………………………………………4
(一)规划修改必要性………………………………………………4
(二)规划修改的意义………………………………………………6
四、规划修改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7
(一)规划指导思想…………………………………………………7
(二)规划原则………………………………………………………7
(三)规划修改的依据………………………………………………8
五、规划修改的简要过程……………………………………………8
(一)组织准备阶段…………………………………………………9
(二)调查分析研究阶段……………………………………………9
(三)规划修改阶段…………………………………………………9
(四)规划成果形成阶段……………………………………………10
六、现行规划(1997-20xx年)实施情况分析……………………10
七、本规划(20xx-20xx年)与现行规划(1997-20xx年)的衔接………………………………………………………………………11
八、规划修改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说明………………………………12
(一)关于基础数据的来源…………………………………………12
(二)重要指标规划的协调情况……………………………………13
(三)与城镇规划的协调情况………………………………………17
(四)与其他规划的协调……………………………………………18
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18
十、需要进一步说明的的问题………………………………………18
十一、规划修改的成果………………………………………………18

×××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xx)
说明
《××区×××镇土地利用总何体规划(20xx-20xx年)》(以下简称“本规划”)××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成果,也是政府评议、报上级政府审批和组织实施的政策性文件,包括:总则、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分析、规划目标与方针、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主要用地规划和空间管制引导、规划实施与管理,附则及附表等内容。为了对本规划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现将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镇概况
××位于××区东南部,集镇距市区15公里,属半丘陵半圩区地形。东与××县、××镇和×××接壤,南与××镇相连,西与××镇隔河相望,北与×××和××镇紧连,是××区建制镇之一。
全镇辖××村民委员会××个街道居委会,×××个村民组,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20xx年全镇总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非农业人口0.84万人,人口密度475人/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823.90公顷,人均耕地0.1072公顷。
××镇是×××区×大建制镇之一,区域位置较佳,××省级开发区区域面积三分之一在我镇境内有××铁路及复线和××高速东西穿越,×××省道北穿而过,交通便捷。
这里典型的温带气候,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拥有皖南山区的朴质,更兼江南水乡的柔美。境内山峦起伏、环境优美。南有千年古坝-×××坝,滋润着××儿女;东有圣地-×××,休闲度假好去处。
境内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有储量可观的石、方解石、煤,还有锰、铜、硫、铁等金属,广袤的山场盛产、李、中草药等。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程控电话容量1万门,电子网络遍布世界各地。
二、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一)现行规划实施效果
1、强了耕地保护力度,确保了耕地总时的稳定
现行规划通过实行“占一补一”制度,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力度,使耕地在数量及质量上保持稳定;通过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使基本农田得到特殊保护;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了耕地质量,进一步稳定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2、严格控制了建设用地的规模,

XX区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2页

规范了建设用地管理
通过对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的严格控制,鼓励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确需扩大建设用地规模的优先安排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有效地控制了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同时通过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划定各项建设用地范围,有效地制止了不按规划建设、少批多占等现象,使建设用地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
3、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现行规划的实施使基本农田保护责任明确,稳定了农民在承包地上投资、投肥、投劳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对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总体质量的同时,使耕地地力得以更大化发挥,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4、稳定了经济发展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各专项规划、经济发展计划相轩调,将交通、水利、基础建设等用地规划及发展规划较为合理地与本地社会经济及自然实际状况相统一,促使经济以较高的速度稳定发展。
(二)现行规划主要执行情况
规划实施以来,各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促进了用地管地观念的转变,有效遏制了建设用地盲目扩张,严格保护了基本农田,提高了土地利用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安排用地,确保重点工程等各建设项目用地的合理需求,为我镇经济建设社会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
通过调研民现,现行规划实施以来总体情况良好。规编制过程中公众与程度较高。规划宣传普及率达85%;现行规划实施后,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土地集约度等得到明显提高;各项耕地质量指标有所提高。
(三)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缺乏足够的动态性。现行规划在1999年完成并实施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行规划所依赖的基础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原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已缺乏现势性,不能有效地调控和指导各类用地的布局。
2、现行规划缺乏足够预见性。现行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农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对新出现的土地需求预见性不强,使得现行规划不能很好地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3、现行规划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现行规划偏重于强调规划指标的分解落实,对规划建设用地的定位和布考虑不够充分,在基本农田布局和建设用地布局中未能有效地结合当地实际条件,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规划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规划修改的必要性
现行规划在1997年至20xx年期间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实施,在耕地保护、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土地用途管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省“东向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以及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的加快,农业结构和城镇体系战略的调整,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完成,全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变化、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等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
1.社会经济调整及产业发展布局的变化要求土地利用布局的调整。
为了能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和适应××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发展,××镇进行了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产业重新布局。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与生态农业,要求新的土地利用布局。
2.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进一步优化城镇、村庄和基本农田的布局,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形成城镇和农村相协调,居民点和农田相衬托的新格局,而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正是调整这一格局的重要依据。因此,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显行尤为重要。
3.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土地利用管理日益加强,而现有的规划在实施中的矛盾也不断显现,分散的建设用地布局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土地管理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科学准确地测算建设用地规模、范围,预留必要的发展用地,把有限的用地指标落实到合适的地块上,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
(二)规划修改的意义
1、为××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必要的用地保障。通过××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合理配置、优化各类用地,使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协调一致,实现可持续发展。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各专项规划、经济民展计划协调。将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规划及发展规划较为合理地与本地社会经济及自然实际状况相统一,促使经济以较高的速度稳步发展。
3、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与产出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在不增加土地投入的条件下,实现产出增长以获取结构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能促进土地资源利用集约型边转变,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四、规划修改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
(一)规划指导思想
××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国家和省的的关法律、法规为指导,根据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做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向,实行“占一补一”政策,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优化配置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民展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服务。
(二)规划原则
1、坚持供给引导需求、兼顾各方利益、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的原则;
2、坚持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
3、坚持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占用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相挂钩的原则;
5、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和动态调整原则;
6、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的原则;
7、坚持城镇面积增加与农村居民点面积减少相挂钩原则。
(三)规划修改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水法》、《农业承包法》等。
2、《××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省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省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技术规程》、《村镇规划标准》。
3、《××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xx年)、《××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法》(1996-20xx年)、《××区城镇体系规划》(1997-20xx年)、《××镇建设总体规划》(1997-20xx年)。
4、××镇“十一五”规划和20xx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5、省、部其他规范性文件和相关基础资料。
五、规划修改简要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区政府下达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指标以及其他相关法规、政策的规定和规划修改的动态原则,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对××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工作,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 组织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开展计划制定,落实经费,组成领导小组和规划小组,总体规划方案设计,选定研究专题以及业务培训等准备工作。
着先是制定工作计划,工作方案落实经费,组成领导组和工作班子。如开了领导组、工作班子会议,审议和讨论工作计划技术方案。
其次,为了修改好本次规划,在全镇对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最后,研究讨论了修改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和工作方法,明确了本次规划修改的目的、任务和重点内容,并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方案。
(二) 调查分析研究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图件、文件等资料,并找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规划修改阶段
1、在收集、分析规划资料和开展前期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孙埠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各部门各行业的用地要求,确定土地利用的方针和目标;
2、对作镇土地需求和土地供给量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运用综合平衡、目标规划法等方法,制定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方案,并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各类用地结构的调整;
3、在用地方案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对全镇主要用地进行了规划,并制定了相应的管制导则;
4、拟定规划方案,形成文字及图件成果。落实各项地指标,进行相应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制定规划实施措施,撰写规划文本、说明。
(四) 规划成果形成阶段
在调查、分析、研究和规划修改的基础上,整理出本次规划的主要成果:
1、《××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xx-20xx年)》;
2、《××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xx年)说明》;
3、《××镇土地利用现状图(20xx)》(1:1万);
最后,由××镇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进行修改形成最终规划成果。
六、现行规划(1997-20xx年)实施情况分析
1、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现行规划××镇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5059.9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6.88%。
规划实施期间,我镇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布局与规划保护一致(表1)
表1××镇现行规划基本农田保护招待情况
单位:公顷
行政单位 1996年底
耕地面积 规划20xx年
保护面积 20xx年基本
农田保护面积 规划指标
完成率(%)
××镇 5823.88 5059.86 5059.90 100
2、建设占用耕地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依据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1997-20xx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为40.98公顷,1997-20xx年全乡实际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为6.1公顷,剩余指标为34.88公顷(表2)。
表2××镇现行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执行情况
单位:公顷
现行规划建设用地
占用耕地面积 1997-20xx年
实际执行 剩余指标 指标完成率%
××镇 40.98 6.1 34.88 1.49
七、本规划(20xx-20xx年)与现行规划(1997-20xx年)的衔接
1、耕地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衔接
根据本规划到20xx年的耕地面积规划为5863.55公顷,本规划与现行规划的耕地指标保持一致。本规划到20xx年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规划为5059.90公顷,而现行规划到20xx年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规划为5059.90公顷,本规划与现行规划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保持一致(表3)。
表3××镇规划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衔接情况
单位:公顷
现行规划
20xx年耕
地保有量 现行规划
基本农田
保护面积 现行规划
基本农田
保护率 本规划20xx年耕地保有量 本规划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本规划基本农田保护率
××镇 5863.55 5059.90 86.88 5863.55 5059.90 86.88
2、建设用地及其占用耕地指标的衔接
本规划20xx-20xx年的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为52.48公顷,其中占用耕地指标规划为34.88公顷,而现行规划1997-20xx年的规划占用耕地指标为40.98公顷(表4).
表4××镇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衔接情况]
单位:公顷
现行规划建设用地
占用耕地面积 1997-20xx年
实际建设占用
耕地面积 现行规划剩余建设中用耕地面积 本规划建设占用耕地面积
××镇 40.98 6.1 34.88 34.88
八、规划修改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说明
(一)关于基础数据的来源
1、人口资料:包括历年人口、城镇人口、农村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人口等,其主要来源于××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公安部门的统计资料等。
2、有关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规划指标主要来源于××镇相关部门的规划资料。
3、土地方面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各项建设用地资料、土地出让、转让资料、以及土地登记等资料;××镇历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镇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指标等。
4、有关规划方面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历年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基本建设投资统计、农业用地效益资料、物价变化资料;气候、水文、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系、植被、气象和主要自然灾害资料;孙埠镇各部门发展规划及用地计划资料。
(二)重要指标的依据
1、农业用地指标
耕地、园地、林地等各项用地量的预测,分别从需求和供应两个方面进行预测,对于预测结果在区级指标之内,以县级别分解指标作为××镇的用地指标,在耕地需求方面,与县级规划一样,从粮食生产总需求、粮食生产水平、粮地系数三方面预测;在耕地供应方面,则在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条件的耕地开发能力进行预测,园地及林地在未利用地适宜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结果,对规划期间园地、林地开发及非农业建设占用园地、林地情况预测。
本次规划的生产潜力预测主要是对农作物单产进行预估,预测20xx年粮食作物的单产为6225.00公斤/公顷。年。
2、建设用地预测
(1)人口发展预测
人口的民展变化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城乡居民建设规模和土地的承载力,因此,人口预测是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前提。
按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机械增长预测,20xx年全镇人口将达到7.5万人。
(2)城镇建设用地预测
根据土地供给决定土地需求的原则及我镇经济发展与地关系状况,并按照城镇人均建设用地规划相关规定的要求,城镇用地总规模将由20xx年的157.27公顷调整到20xx年的180.15公顷。
(3)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
由于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追求,行政村的合并,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同时中心村建设步伐加快,拆村并点,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进一步提高,人均用地面积将大幅度减少。本次规划期内农村居民点用地将由现状(20xx)年的569.521公顷调整到规划年(20xx年)的562.63公顷,到20xx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减少6.89公顷。
(4)独立工矿用地预测
××镇20xx年的独立工矿用地为26.61公顷。规划期内独立工矿用地将分布城镇以外集中,主要以内涵挖潜为主,但由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的带动下,××镇独立工矿用地面积还将进一步快速增长。预计到20xx年独立工矿用地面积将增加到41.11公顷,净增加14.5公顷。
(5)交通用地预测
根据我镇规划期内交通用地指标,至20xx年,我镇各类交通用地规模基本保持不变。
(6)水利工程用地预测
根据我镇规划期内水利设施用地指标,至20xx年,我镇水利设施用地规模基本保持不变。
3、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指标
遵照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安徽省等有关法律、法规,孙埠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规划期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5059.90公顷。
4.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平衡表的编制
为了保护规划用地指标的落实和使我镇各类用地的配置能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得到合理的安排,增强本规划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在部门用地指标调整上,多次进行了由镇政府组织的部门用地协调会,反复讨论、协商,广泛征求意见,尽可能地从行政、经济和技术上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同时,根据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走集约和节约用地的道路出发,积极引导部门接受镇规划用地指标。
⑴农、果、林、水产部门用地:农业部门用地给予优先安排和满足,优化大农业结构,实行多种经营,增加蔬菜、经济作物、果园面积,提高大农业经济从价值。
⑵镇区、工矿部门用地:镇区、工矿部门的用地在本着集约和节约的原则,进行统筹安排。
以此为原则,采用综合平衡法,根据各类用地在规划期内的增减变化,编制了20xx-20xx年的土地利用平衡表。
5.土地利用分区
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目的是为土地用途管制实行提供依据,用地区域类型的划分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并突出了农业用地的划分,共分为农业用地区、园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其他用地区等七个区。
在具体区划划分方法上,是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分析和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根据土地主导用途的不同,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确保土地用途管制的实行,还针对每种土地用地区的用途特点,制定了详细的用途管制细则。
6.各项用地指标的分解
××镇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整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的最终落实点,是县级规划得发实施的基本保障,因此在镇规划主要用地控制指标,服从县级规划分解指标,特别是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地开发、复垦指标上,以确保县级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的实现,另外对退耕还林指标也给保证。
7.用地布局的依据
⑴规划年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所作的战略安排。
⑵各部门用地发展规划中的布局要求。
⑶《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法规对用地布局所作的要求。
⑷全镇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质量和土地生产效益的差异。
(三)与城镇规划的协调情况
考虑到城镇规划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分类的技术口径不同,本次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规划用地规划协调的着重点放在城镇建设用地新占农用地、特别是新占耕地面积上,而对城镇用地现状面积、规划面积不强求统一。在城镇建设用地新占农用地、特别是新占耕地面积方面,城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统一的。
(四)与其它规划的协调
本规划在与生态、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规划的协调方面,充分考虑了这些部门的规划成果,优先保证了这些部门的胜地需求,在本质上是协调一致的,只是在具体的土地面积数据上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统一采用了土地部门的数据。
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1、组织上的可行性。在规划的整个过程中,从最初的技术方案的论证到资料的收集和规划讲座稿子论证都多次进行了专家、部门的调查咨询,保证了一次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2、基础数据和资料的可行性。整个规划都是以土地详查和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基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年鉴等资料的权威性强。各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规划数据和资料是各有关部门根据自身的发展,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完成的,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十、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1、关于规划范围的说明
本次规划范围为××镇辖区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11440.06公顷。
2、关于规划时间的说明
基期年20xx年,规划期20xx—20xx年。
3、关于土地质量评价的说明
土地质量评价坚持为生产服务原则,采用联合国《土地评价纲要》提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思路(ITC)并结合××区××镇目前土地的利用方式进行。
4.关于基础数据口径不一致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家有关的规定,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面积的基础数据必须是土地详细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因此,本次规划中将所有其它数据都统一到了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会与专利号部门提供的原始数据不完全一致,由于土地详杳和变更调查,是严格按照土地利用现状三大类进行的,各类土地利内涵,与各部门用地类型划分存在较大的差异,故二者在外延上有明显的区别。
十一、规划修改的成果
1、《××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xx年)》;
2、《××区×镇土地利用总规划(20xx-20xx年)说明》;
3、《××区××镇土地利用总规划图(20xx-20xx年)》。


××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xx~20xx)
说明
(送审稿)


××区××镇人民政府
二0xx年十月
目 录
一、××镇概况………………………………………………………1
二、现行规划实施情况………………………………………………2
(一)现行规划实施效果……………………………………………2
(二)现行规划主要执行情况………………………………………3
(三)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4
三、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和意义………………………………………4
(一)规划修改必要性………………………………………………4
(二)规划修改的意义………………………………………………6
四、规划修改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7
(一)规划指导思想…………………………………………………7
(二)规划原则………………………………………………………7
(三)规划修改的依据………………………………………………8
五、规划修改的简要过程……………………………………………8
(一)组织准备阶段…………………………………………………9
(二)调查分析研究阶段……………………………………………9
(三)规划修改阶段…………………………………………………9
(四)规划成果形成阶段……………………………………………10
六、现行规划(1997-20xx年)实施情况分析……………………10
七、本规划(20xx-20xx年)与现行规划(1997-20xx年)的衔接………………………………………………………………………11
八、规划修改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说明………………………………12
(一)关于基础数据的来源…………………………………………12
(二)重要指标规划的协调情况……………………………………13
(三)与城镇规划的协调情况………………………………………17
(四)与其他规划的协调……………………………………………18
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18
十、需要进一步说明的的问题………………………………………18
十一、规划修改的成果………………………………………………18


×××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xx)
说明
《××区×××镇土地利用总何体规划(20xx-20xx年)》(以下简称“本规划”)××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成果,也是政府评议、报上级政府审批和组织实施的政策性文件,包括:总则、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分析、规划目标与方针、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主要用地规划和空间管制引导、规划实施与管理,附则及附表等内容。为了对本规划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现将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镇概况
××位于××区东南部,集镇距市区15公里,属半丘陵半圩区地形。东与××县、××镇和×××接壤,南与××镇相连,西与××镇隔河相望,北与×××和××镇紧连,是××区建制镇之一。
全镇辖××村民委员会××个街道居委会,×××个村民组,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20xx年全镇总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非农业人口0.84万人,人口密度475人/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823.90公顷,人均耕地0.1072公顷。
××镇是×××区×大建制镇之一,区域位置较佳,××省级开发区区域面积三分之一在我镇境内有××铁路及复线和××高速东西穿越,×××省道北穿而过,交通便捷。
这里典型的温带气候,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拥有皖南山区的朴质,更兼江南水乡的柔美。境内山峦起伏、环境优美。南有千年古坝-×××坝,滋润着××儿女;东有圣地-×××,休闲度假好去处。
境内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有储量可观的石、方解石、煤,还有锰、铜、硫、铁等金属,广袤的山场盛产、李、中草药等。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程控电话容量1万门,电子网络遍布世界各地。
二、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一)现行规划实施效果
1、强了耕地保护力度,确保了耕地总时的稳定
现行规划通过实行“占一补一”制度,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力度,使耕地在数量及质量上保持稳定;通过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使基本农田得到特殊保护;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了耕地质量,进一步稳定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2、严格控制了建设用地的规模,规范了建设用地管理
通过对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的严格控制,鼓励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确需扩大建设用地规模的优先安排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有效地控制了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同时通过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划定各项建设用地范围,有效地制止了不按规划建设、少批多占等现象,使建设用地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
3、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现行规划的实施使基本农田保护责任明确,稳定了农民在承包地上投资、投肥、投劳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对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总体质量的同时,使耕地地力得以更大化发挥,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4、稳定了经济发展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各专项规划、经济发展计划相轩调,将交通、水利、基础建设等用地规划及发展规划较为合理地与本地社会经济及自然实际状况相统一,促使经济以较高的速度稳定发展。
(二)现行规划主要执行情况
规划实施以来,各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促进了用地管地观念的转变,有效遏制了建设用地盲目扩张,严格保护了基本农田,提高了土地利用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安排用地,确保重点工程等各建设项目用地的合理需求,为我镇经济建设社会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
通过调研民现,现行规划实施以来总体情况良好。规编制过程中公众与程度较高。规划宣传普及率达85%;现行规划实施后,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土地集约度等得到明显提高;各项耕地质量指标有所提高。
(三)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缺乏足够的动态性。现行规划在1999年完成并实施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行规划所依赖的基础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原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已缺乏现势性,不能有效地调控和指导各类用地的布局。
2、现行规划缺乏足够预见性。现行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农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对新出现的土地需求预见性不强,使得现行规划不能很好地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3、现行规划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现行规划偏重于强调规划指标的分解落实,对规划建设用地的定位和布考虑不够充分,在基本农田布局和建设用地布局中未能有效地结合当地实际条件,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规划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规划修改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规划修改的必要性
现行规划在1997年至20xx年期间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实施,在耕地保护、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土地用途管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省“东向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以及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过程的加快,农业结构和城镇体系战略的调整,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完成,全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变化、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等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
1.社会经济调整及产业发展布局的变化要求土地利用布局的调整。
为了能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和适应××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发展,××镇进行了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产业重新布局。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与生态农业,要求新的土地利用布局。
2.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进一步优化城镇、村庄和基本农田的布局,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形成城镇和农村相协调,居民点和农田相衬托的新格局,而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正是调整这一格局的重要依据。因此,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显行尤为重要。
3.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土地利用管理日益加强,而现有的规划在实施中的矛盾也不断显现,分散的建设用地布局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土地管理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科学准确地测算建设用地规模、范围,预留必要的发展用地,把有限的用地指标落实到合适的地块上,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
(二)规划修改的意义
1、为××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必要的用地保障。通过××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合理配置、优化各类用地,使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协调一致,实现可持续发展。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制订和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各专项规划、经济民展计划协调。将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规划及发展规划较为合理地与本地社会经济及自然实际状况相统一,促使经济以较高的速度稳步发展。
3、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与产出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在不增加土地投入的条件下,实现产出增长以获取结构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能促进土地资源利用集约型边转变,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四、规划修改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
(一)规划指导思想
××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国家和省的的关法律、法规为指导,根据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做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向,实行“占一补一”政策,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优化配置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民展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服务。
(二)规划原则
1、坚持供给引导需求、兼顾各方利益、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的原则;
2、坚持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
3、坚持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占用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相挂钩的原则;
5、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和动态调整原则;
6、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的原则;
7、坚持城镇面积增加与农村居民点面积减少相挂钩原则。
(三)规划修改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国水法》、《农业承包法》等。
2、《××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省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省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技术规程》、《村镇规划标准》。
3、《××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xx年)、《××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法》(1996-20xx年)、《××区城镇体系规划》(1997-20xx年)、《××镇建设总体规划》(1997-20xx年)。
4、××镇“十一五”规划和20xx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5、省、部其他规范性文件和相关基础资料。
五、规划修改简要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区政府下达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指标以及其他相关法规、政策的规定和规划修改的动态原则,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基础上,对××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工作,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 组织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开展计划制定,落实经费,组成领导小组和规划小组,总体规划方案设计,选定研究专题以及业务培训等准备工作。
着先是制定工作计划,工作方案落实经费,组成领导组和工作班子。如开了领导组、工作班子会议,审议和讨论工作计划技术方案。
其次,为了修改好本次规划,在全镇对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最后,研究讨论了修改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和工作方法,明确了本次规划修改的目的、任务和重点内容,并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方案。
(二) 调查分析研究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图件、文件等资料,并找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规划修改阶段
1、在收集、分析规划资料和开展前期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孙埠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各部门各行业的用地要求,确定土地利用的方针和目标;
2、对作镇土地需求和土地供给量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运用综合平衡、目标规划法等方法,制定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方案,并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了各类用地结构的调整;
3、在用地方案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对全镇主要用地进行了规划,并制定了相应的管制导则;
4、拟定规划方案,形成文字及图件成果。落实各项地指标,进行相应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制定规划实施措施,撰写规划文本、说明。
(四) 规划成果形成阶段
在调查、分析、研究和规划修改的基础上,整理出本次规划的主要成果:
1、《××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xx-20xx年)》;
2、《××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xx年)说明》;
3、《××镇土地利用现状图(20xx)》(1:1万);
最后,由××镇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进行修改形成最终规划成果。
六、现行规划(1997-20xx年)实施情况分析
1、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现行规划××镇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5059.9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6.88%。
规划实施期间,我镇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布局与规划保护一致(表1)
表1××镇现行规划基本农田保护招待情况
单位:公顷
行政单位 1996年底
耕地面积 规划20xx年
保护面积 20xx年基本
农田保护面积 规划指标
完成率(%)
××镇 5823.88 5059.86 5059.90 100
2、建设占用耕地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依据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1997-20xx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为40.98公顷,1997-20xx年全乡实际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为6.1公顷,剩余指标为34.88公顷(表2)。
表2××镇现行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执行情况
单位:公顷
现行规划建设用地
占用耕地面积 1997-20xx年
实际执行 剩余指标 指标完成率%
××镇 40.98 6.1 34.88 1.49
七、本规划(20xx-20xx年)与现行规划(1997-20xx年)的衔接
1、耕地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衔接
根据本规划到20xx年的耕地面积规划为5863.55公顷,本规划与现行规划的耕地指标保持一致。本规划到20xx年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规划为5059.90公顷,而现行规划到20xx年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规划为5059.90公顷,本规划与现行规划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保持一致(表3)。
表3××镇规划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衔接情况
单位:公顷
现行规划
20xx年耕
地保有量 现行规划
基本农田
保护面积 现行规划
基本农田
保护率 本规划20xx年耕地保有量 本规划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本规划基本农田保护率
××镇 5863.55 5059.90 86.88 5863.55 5059.90 86.88
2、建设用地及其占用耕地指标的衔接
本规划20xx-20xx年的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为52.48公顷,其中占用耕地指标规划为34.88公顷,而现行规划1997-20xx年的规划占用耕地指标为40.98公顷(表4).
表4××镇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衔接情况]
单位:公顷
现行规划建设用地
占用耕地面积 1997-20xx年
实际建设占用
耕地面积 现行规划剩余建设中用耕地面积 本规划建设占用耕地面积
××镇 40.98 6.1 34.88 34.88
八、规划修改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说明
(一)关于基础数据的来源
1、人口资料:包括历年人口、城镇人口、农村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人口等,其主要来源于××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公安部门的统计资料等。
2、有关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规划指标主要来源于××镇相关部门的规划资料。
3、土地方面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各项建设用地资料、土地出让、转让资料、以及土地登记等资料;××镇历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镇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指标等。
4、有关规划方面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历年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基本建设投资统计、农业用地效益资料、物价变化资料;气候、水文、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系、植被、气象和主要自然灾害资料;孙埠镇各部门发展规划及用地计划资料。
(二)重要指标的依据
1、农业用地指标
耕地、园地、林地等各项用地量的预测,分别从需求和供应两个方面进行预测,对于预测结果在区级指标之内,以县级别分解指标作为××镇的用地指标,在耕地需求方面,与县级规划一样,从粮食生产总需求、粮食生产水平、粮地系数三方面预测;在耕地供应方面,则在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条件的耕地开发能力进行预测,园地及林地在未利用地适宜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结果,对规划期间园地、林地开发及非农业建设占用园地、林地情况预测。
本次规划的生产潜力预测主要是对农作物单产进行预估,预测20xx年粮食作物的单产为6225.00公斤/公顷。年。
2、建设用地预测
(1)人口发展预测
人口的民展变化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城乡居民建设规模和土地的承载力,因此,人口预测是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前提。
按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机械增长预测,20xx年全镇人口将达到7.5万人。
(2)城镇建设用地预测
根据土地供给决定土地需求的原则及我镇经济发展与地关系状况,并按照城镇人均建设用地规划相关规定的要求,城镇用地总规模将由20xx年的157.27公顷调整到20xx年的180.15公顷。
(3)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
由于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追求,行政村的合并,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同时中心村建设步伐加快,拆村并点,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进一步提高,人均用地面积将大幅度减少。本次规划期内农村居民点用地将由现状(20xx)年的569.521公顷调整到规划年(20xx年)的562.63公顷,到20xx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减少6.89公顷。
(4)独立工矿用地预测
××镇20xx年的独立工矿用地为26.61公顷。规划期内独立工矿用地将分布城镇以外集中,主要以内涵挖潜为主,但由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的带动下,××镇独立工矿用地面积还将进一步快速增长。预计到20xx年独立工矿用地面积将增加到41.11公顷,净增加14.5公顷。
(5)交通用地预测
根据我镇规划期内交通用地指标,至20xx年,我镇各类交通用地规模基本保持不变。
(6)水利工程用地预测
根据我镇规划期内水利设施用地指标,至20xx年,我镇水利设施用地规模基本保持不变。
3、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指标
遵照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安徽省等有关法律、法规,孙埠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规划期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5059.90公顷。
4.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平衡表的编制
为了保护规划用地指标的落实和使我镇各类用地的配置能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得到合理的安排,增强本规划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在部门用地指标调整上,多次进行了由镇政府组织的部门用地协调会,反复讨论、协商,广泛征求意见,尽可能地从行政、经济和技术上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同时,根据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走集约和节约用地的道路出发,积极引导部门接受镇规划用地指标。
⑴农、果、林、水产部门用地:农业部门用地给予优先安排和满足,优化大农业结构,实行多种经营,增加蔬菜、经济作物、果园面积,提高大农业经济从价值。
⑵镇区、工矿部门用地:镇区、工矿部门的用地在本着集约和节约的原则,进行统筹安排。
以此为原则,采用综合平衡法,根据各类用地在规划期内的增减变化,编制了20xx-20xx年的土地利用平衡表。
5.土地利用分区
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目的是为土地用途管制实行提供依据,用地区域类型的划分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并突出了农业用地的划分,共分为农业用地区、园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其他用地区等七个区。
在具体区划划分方法上,是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分析和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根据土地主导用途的不同,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确保土地用途管制的实行,还针对每种土地用地区的用途特点,制定了详细的用途管制细则。
6.各项用地指标的分解
××镇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整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的最终落实点,是县级规划得发实施的基本保障,因此在镇规划主要用地控制指标,服从县级规划分解指标,特别是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地开发、复垦指标上,以确保县级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的实现,另外对退耕还林指标也给保证。
7.用地布局的依据
⑴规划年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所作的战略安排。
⑵各部门用地发展规划中的布局要求。
⑶《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法规对用地布局所作的要求。
⑷全镇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质量和土地生产效益的差异。
(三)与城镇规划的协调情况
考虑到城镇规划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分类的技术口径不同,本次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规划用地规划协调的着重点放在城镇建设用地新占农用地、特别是新占耕地面积上,而对城镇用地现状面积、规划面积不强求统一。在城镇建设用地新占农用地、特别是新占耕地面积方面,城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统一的。
(四)与其它规划的协调
本规划在与生态、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规划的协调方面,充分考虑了这些部门的规划成果,优先保证了这些部门的胜地需求,在本质上是协调一致的,只是在具体的土地面积数据上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统一采用了土地部门的数据。
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1、组织上的可行性。在规划的整个过程中,从最初的技术方案的论证到资料的收集和规划讲座稿子论证都多次进行了专家、部门的调查咨询,保证了一次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2、基础数据和资料的可行性。整个规划都是以土地详查和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基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年鉴等资料的权威性强。各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规划数据和资料是各有关部门根据自身的发展,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完成的,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十、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1、关于规划范围的说明
本次规划范围为××镇辖区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11440.06公顷。
2、关于规划时间的说明
基期年20xx年,规划期20xx—20xx年。
3、关于土地质量评价的说明
土地质量评价坚持为生产服务原则,采用联合国《土地评价纲要》提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思路(ITC)并结合××区××镇目前土地的利用方式进行。
4.关于基础数据口径不一致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家有关的规定,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面积的基础数据必须是土地详细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因此,本次规划中将所有其它数据都统一到了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会与专利号部门提供的原始数据不完全一致,由于土地详杳和变更调查,是严格按照土地利用现状三大类进行的,各类土地利内涵,与各部门用地类型划分存在较大的差异,故二者在外延上有明显的区别。
十一、规划修改的成果
1、《××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xx年)》;
2、《××区×镇土地利用总规划(20xx-20xx年)说明》;
3、《××区××镇土地利用总规划图(20xx-20xx年)》。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规划建设山水瑶都》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自然资源人演讲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