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基础扶贫专项工作计划范文

为了更好地完成我们的工作,这就需要着手写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写工作计划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我们以往工作表现的一次盘点。您是否也在网上寻找一些写的好的工作计划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县基础扶贫专项工作计划范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县基础扶贫专项工作计划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州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按《中共**县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委发[**]26号)的安排部署。根据我县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精准解决贫困地区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突出问题,着力改善民生,夯实发展基础,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限期脱贫、精准脱贫,特制定本专项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按**年实现全面脱贫的要求,到**年底,基础设施网络更趋完善,结构更加合理,交通运输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以“1235”为主骨架,其他县乡村道路相匹配的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公路综合体系初步形成,基本适应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快推进全县贫困地区水库、农村饮水安全、小型农田水利等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夯实水利基础,全力破解“因水不稳,因水不兴,因水致贫”难题。

构建“可靠用电、安全用电、方便用电”的电力网络,全面提升贫困地区电网的供电质量和供电水平,大力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扫尾工程,落实“纵到底、横到边”的工作要求,实现电网规划范围和规划内容的全覆盖,到**年底全面解决全县无电人口用电问题,确保贫困地区群众“用上电、用好电”。

加快推进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通信公共服务均等化。到**年底,我县32个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基本实现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已通电行政互联网覆盖率达到95%,基本实现村村有宽带,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二、重点工作及进度安排

(一)着力推进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1、分类推进站点建设,基础设施更加完备。我县**年预计建设**乡、**乡、**乡和**乡客运站,以及完成改善工程的县乡道路农村招呼站30个。我们将与发改局、运管所、客运公司、涉及乡镇共同协商解决土地和项目建设,做到今年计划项目全面开工,尽快完成建设任务。我县**年村级招呼站目前正在进行图纸设计和编制预算,本项工作完成后将启动今年的农村村级招呼站建设任务。

2、加快推进**盐路升级改造、茨大路改建、三大路改建、西小路、**雅路县城至哨房梁子段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大力实施通村通畅工程。

3、在**年前完成32个贫困村通村通畅工程及**年下达农村公路通畅计划项目内所有项目。

(二)着力推进贫困地区水利建设。

1、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新建渠道、蓄水池、高效节水灌溉等,以满足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在**年前完成**村、**村、**村、**村、**村、**村等6个贫困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2、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饮水通村入户工程。釆取“以大带小、以城带乡,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的方式,以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措施,通过村造册、户建卡的模式,精准到户,实现持续可靠安全饮水。

(三)着力推进贫困地区电力建设。

1、深入推进城域电网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按照《“十三五”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规划》和国家、省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实施完成城域电网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切实加强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络建设和优化改造,解决35千伏及以下电网供电半径高、供电质量差问题,全面实现“一户一表”和城乡电网“同网同价”,确保贫困地区供电质量逐年提高。

2、统筹规划。建成以110千伏电网为骨架,35千伏变电站分布全县各片区, 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络合理的电力网络,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到**年,基本建成运行可靠、经济高效、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的配电网,扭转配电网发展滞后的局面。35千伏电网形成以链式为主的电网结构,供电可靠率达到99.5%,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消除10千伏高损配变,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

3、加大贫困地区电力设施投入。到**年底解决9095名贫困人口用电问题,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加快发展。**电网“十三.五”规划将新建110千伏变电站2座,新建110千伏线路136公里,新建35千伏变电站2座,新建35千伏线路66.7公里,对10千伏主线全部进行改造,将32个贫困村全部纳入电力改造范围,并在20xx年内全部改造完毕。待“十三.五”规划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会在全县形成以220千伏为电源点,以110千伏电网为骨干,35千伏站点遍布全县的主网架构,10千伏配网覆盖全县,电网结构坚强,网络运行灵活,将进一改善和提高电能质量,对全县及各贫困地区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担负着电力支撑作用。

(四)着力推进贫困地区通信建设。

1、加快信息网络演进升级。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光纤进村入户。逐步完善无线宽带网络,扩大3G/4G网络覆盖范围,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网络质量。积极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和电视网“三网融合”。

2、深化信息通信普遍服务。根据贫困地区地理自然条件和用户分布情况,综合运用FTTH、3G/4G等多种技术手段,设立多层次目标,积极推进农村信息通信服务优化升级。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农村地区,积极推动光纤等有线方式到村; 在人口较为稀少、分散的农村地区,灵活采用各类无线技术实现宽带网络覆盖;在边远地区研究推动700/800MHZLTE网络建设和运营试点,切实解决全县边远山区的宽带覆盖问题。因地制宜为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和残疾人特殊教育机构建设宽带网络设施,加大信息助教、助残和扶贫力度,缩小“数字鸿沟”。

3、强化信息网络安全。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加强监管手段和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工作衔接,建立高效有力的指挥协调机制。建立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重点保护贫困地区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社会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重要系统。推动网络、手机实名制和诚信安全机制建设,加强个人信息隐私保护,提高全民信息安全意识,营造可信、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4、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做好贫困山区、农牧地区等自然灾害频发区域的通信应急保障工作,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应急工作机制,实现战备应急通信管理的精细化;完善多网协同的话务控制和疏导机制,进一步提升紧急情况下应对海量话务的能力;建立无通知集结工作机制,提高预案的可实施性和及时性;健全应急指挥和安全通报制度,实现24小时值守和信息报送,通过演练和模拟试验不断完善应急处置预案。

5、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综合利用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贫困地区政务信息化水平,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构建和推广具备行政管理、信息采集发布、便民利民服务等功能的社区综合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平台,部署推广利民、惠民信息应用,大力发展智慧旅游、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6、深入实施重点工程。

(1)“宽带乡村”工程。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大力推动贫困地区光网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宽带乡村”试点工程、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工程,优先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县纳入申报范围;加快实施省级宽带乡村”试点工程,到**年底,力争实现100%的行政村通光缆,农村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以上,并具备平滑升级更高速率能力,农村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30%。

(2)行政村通宽带民生工程。持续推进行政村通宽带工程实施。从**年开始,陆续实现100%的贫困村通宽带。

(3)贫困地区互联网覆盖工程。以窄带(拨号上网、GpRS等)和宽带(ADSL、3G、4G、光纤等)方式,全面完成全县已通电但未通互联网行政村通互联网任务,**年底陆续实现所有行政村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00%。

(4)农村中小学免费通宽带工程。实施农村中小学免费通宽带工程。到**年,贫困地区中小学多媒体教室比例达到70%以上,所有中小学都能开展远程教育,完成中小学校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全面实现中小学校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5)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针对全县32个贫困村,对地面数字电视信号覆盖的农户安装地面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对地面数字电视信号也不能覆盖的农户安装直播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在**年底所有贫困村基本实现电视“户户通”。

(6) **年底已经完成马路、光辉、凉峰、新裕、虫园、响地、黄草、杉木、海花9个村的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到**年底前完成剩余23个村的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

三、认真做好资金筹措方案。

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积极向中央和省州汇报争取,力争获得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研究制定鼓励和吸引更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的政策,开辟新的资金渠道,筹集更多资金用于基础扶贫工程。目前,共有项目40个,总投资12369.7万元,政府性投入行业资金4815万元(省级资金4605万元,州级资金21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366.5万元(省级资金1058.3万元,县级资金1308万元),其他资金5188.2万元。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应深刻认识我县当前的扶贫攻坚形势,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的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扶贫开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扶贫开发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年县内涉农重点项目、资金向32个贫困村、9095名贫困人口倾斜的要求,确保我县贫困人口到**年如期全部脱贫。

(二)强化落实责任。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要不辱使命,自觉践行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责任。突出抓好落实,形成党政一把手总负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

(三)加强督查指导。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每一个项目的督查指导,应将基础扶贫专项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将年度工作计划等指标落实到各项目。

FWR816.cOM精选推荐

生态扶贫专项工作计划范文


生态扶贫专项工作计划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按《中共**县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委发[**]26号)的安排部署。根据我县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大力实施生态扶贫,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筑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脱贫奔小康步伐,特制定本专项工作计划。

一、目标任务

按**年全部脱贫的要求,以森林质量提升和林业产业升级为核心,着力打造生态林业、创新林业、科技林业、效益林业和法制林业,基本实现“两个突破”、“两个翻番”,构建好“三大体系”。“两个突破”:一是积极培育森林资源,建设生态屏障,增加森林碳汇,森林覆盖率达到70%,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二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培育核桃板栗产业,林业产业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0%以上,林业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两个翻番”:一是林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比2020年翻一番;二是农民人均从林业上获得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比2020年翻一番。“三大体系”:一是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着力保护和建设好森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在农田、库区、矿区、景区、社区、城市生态系统中,充分发挥林业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协调、效益显著的林业生态体系。二是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围绕产业基地建设,做大第一产业;立足优势资源,做强第二产业;增强服务职能,做活第三产业;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林业产业体系。三是较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通过加强森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自然生态与**人文相结合的森林文化产业,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富有感染力的森林文化体系。

二、工作重点及进度安排

(一)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加快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治理步伐,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 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恢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确保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和稳定。结合**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批能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经济林果产业。继续抓好森林抚育,提高林分质量、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产出。加强水资源保护,遏制水生态系统失衡趋势,建立完善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体系。到**年底,我县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依法对国有和集体森林实施常年有效管护。管护国有森林面积138.7万亩;继续实施52.3万亩集体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补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1万亩。通过项目实施,促进农村产业调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二)加大生态资源利用。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依托森林、草地资源等生态资源,规划建设一批重点生态工程,扩大游客规模,带动当地群众稳定就业和增加旅游服务收入,促进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和经济效益。加快林业产业基地培育,发展林下经济及森林食品。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加强生态旅游品牌建设,推动生态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各森林经营所施业区内的国有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计划**年申报螺髻山(老鹰沟--和尚顶--姑姑山)、黑龙潭2个省级森林公园,**年申报乐跃沟省级森林公园。

(三)开展人居环境治理。

加强水源保护,深入推进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提高供水水质合格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管理,加大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力度,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乡镇、村、组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推进改厕、改圈(舍)、改灶、改院和治污、治理乱搭乱建,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推进乡村道路和水系绿化,开展以创建生态城镇、宜居城镇为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生态镇、村。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规划,积极开展“环境优美示范村庄”创建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到**年底,全县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建成省级生态乡镇12个,占全县乡镇的57.14%;建成市级生态村104个,占全县行政村的75.91%。

(四)推进防灾减灾避灾。

改善群众生存环境,在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结合新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加大对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强化地灾隐患工程治理,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建设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大森林、草地生物病虫害防治和预警监测体系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到**年,投入240万元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80户,新建房屋应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对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三、认真做好资金筹措方案

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积极向中央和省市汇报争取,力争获得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研究制定鼓励和吸引更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的政策,开辟新的资金渠道,筹集更多资金用于基础扶贫工程。目前,**年共有项目13个,总投资894万元,政府性投入行业资金151万元(省级资金151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43万元(省级资金483万元,县级资金260万元)。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对生态扶贫的组织领导,建立生态扶贫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将生态扶贫目标任务纳入对各乡镇党委政府和相关责任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认真落实**年县内涉农重点项目资金向32个贫困村、9095名贫困人口倾斜要求。县级相关部门要协调争取重大生态建设与保护支持政策,加强部门项目资金投入,抓好检查指导、监督管理和工作考核,形成运行高效的生态扶贫攻坚推进机制。

(三)各乡镇党委政府是生态扶贫攻坚的工作主体、责任主体、实施主体,负责制定本区域年度工作计划,将生态扶贫攻坚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管理制度和工作台账,抓好资金整合、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

(四)建立完善生态扶贫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考核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增减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区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生态资源的原生性和完整性。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生态扶贫专项工作计划


生态扶贫专项工作计划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扶贫专项工作计划,请大家参阅!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州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按《中共**县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委发**26号)的安排部署。根据我县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大力实施生态扶贫,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筑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脱贫奔小康步伐,特制定本专项工作计划。

一、目标任务

按**年全部脱贫的要求,以森林质量提升和林业产业升级为核心,着力打造生态林业、创新林业、科技林业、效益林业和法制林业,基本实现“两个突破”、“两个翻番”,构建好“三大体系”。“两个突破”:一是积极培育森林资源,建设生态屏障,增加森林碳汇,森林覆盖率达到70%,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二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培育核桃板栗产业,林业产业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0%以上,林业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两个翻番”:一是林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比2020年翻一番;二是农民人均从林业上获得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比2020年翻一番。“三大体系”:一是较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着力保护和建设好森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在农田、库区、矿区、景区、社区、城市生态系统中,充分发挥林业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协调、效益显著的林业生态体系。二是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围绕产业基地建设,做大第一产业;立足优势资源,做强第二产业;增强服务职能,做活第三产业;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林业产业体系。三是较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通过加强森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自然生态与**人文相结合的森林文化产业,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富有感染力的森林文化体系。

二、工作重点及进度安排

(一)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加快生态脆弱地区生态治理步伐,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 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恢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确保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和稳定。结合**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批能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经济林果产业。继续抓好森林抚育,提高林分质量、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产出。加强水资源保护,遏制水生态系统失衡趋势,建立完善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体系。到**年底,我县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依法对国有和集体森林实施常年有效管护。管护国有森林面积138.7万亩;继续实施52.3万亩集体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补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1万亩。通过项目实施,促进农村产业调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二)加大生态资源利用。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依托森林、草地资源等生态资源,规划建设一批重点生态工程,扩大游客规模,带动当地群众稳定就业和增加旅游服务收入,促进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和经济效益。加快林业产业基地培育,发展林下经济及森林食品。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加强生态旅游品牌建设,推动生态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各森林经营所施业区内的国有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计划xxx年申报螺髻山(老鹰沟--和尚顶--姑姑山)、黑龙潭2个省级森林公园,**年申报乐跃沟省级森林公园。

(三)开展人居环境治理。

加强水源保护,深入推进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提高供水水质合格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管理,加大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力度,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乡镇、村、组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推进改厕、改圈(舍)、改灶、改院和治污、治理乱搭乱建,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推进乡村道路和水系绿化,开展以创建生态城镇、宜居城镇为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生态镇、村。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规划,积极开展“环境优美示范村庄”创建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到**年底,全县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建成省级生态乡镇12个,占全县乡镇的57.14%;建成州级生态村104个,占全县行政村的75.91%。

(四)推进防灾减灾避灾。

改善群众生存环境,在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结合新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加大对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强化地灾隐患工程治理,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建设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大森林、草地生物病虫害防治和预警监测体系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到**年,投入240万元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80户,新建房屋应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对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三、认真做好资金筹措方案

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积极向中央和省州汇报争取,力争获得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研究制定鼓励和吸引更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的政策,开辟新的资金渠道,筹集更多资金用于基础扶贫工程。目前,**年共有项目13个,总投资894万元,政府性投入行业资金151万元(省级资金151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43万元(省级资金483万元,县级资金260万元)。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对生态扶贫的组织领导,建立生态扶贫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将生态扶贫目标任务纳入对各乡镇党委政府和相关责任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认真落实**年县内涉农重点项目资金向32个贫困村、9095名贫困人口倾斜要求。县级相关部门要协调争取重大生态建设与保护支持政策,加强部门项目资金投入,抓好检查指导、监督管理和工作考核,形成运行高效的生态扶贫攻坚推进机制。

(三)各乡镇党委政府是生态扶贫攻坚的工作主体、责任主体、实施主体,负责制定本区域年度工作计划,将生态扶贫攻坚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管理制度和工作台账,抓好资金整合、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

(四)建立完善生态扶贫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考核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增减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区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生态资源的原生性和完整性。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县教育扶贫工作计划


县教育扶贫工作计划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教育扶贫工作计划,请大家参阅!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和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中共**市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的安排部署,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提高贫困群众素质能力,有效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在我县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基础性、先决性和关键性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范围对象

本方案以我县32个贫困村适龄受教育的儿童少年和薄弱学校为重点,2935户贫困家庭适龄受教育的儿童少年为主要对象。

二、目标任务

到2020年全县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达到全市领先水平。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水平上台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建设满足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为实现**全域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重点工作及进度安排

学前教育:到**年,全县开办村级幼教点118个,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11所,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

九年义务教育:到**年,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6%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以上;学校班额符合国家和省规定标准,基本消除“大班额”,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课程。

高中教育:到**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

四、政策措施

(一)实施基础教育巩固提升计划(县教科局、县财政局、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国土局、县规建局、县民宗扶贫移民局、团县委)。

1.健全学前教育资助政策。继续对在园幼儿全面实行保教费减免资助政策。大力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积极开办村级幼教点,努力构建乡镇中心幼儿园辐射管理村园的管理模式,形成中心园—村园联动发展的农村学前教育网络,努力提高乡镇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2.巩固和提升普及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的意见》,全面落实县长、教科局长、乡镇长、校长、村长、家长“六长”责任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机制,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严控学生辍学。根据本地城镇化进程,科学把握流动人口规律,建立健全区域内义务教育学生流动预测和管控机制,适龄儿童、少年户籍所在地政府要建立儿童、少年花名册,做到人头清、数据准。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转学等学籍管理,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依法入学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强化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职责,切实履行依法送子女按时入学的责任。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增强课程适应性和教学吸引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制定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设置和建设规划,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分类设置,保证足够学位,确保义务教育划片就近入学政策落实到位。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成果,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在运转经费、办学条件等方面给予保障。妥善解决因学校撤并带来的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留守学生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关爱、教育和管理。深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两为主”和“两个全部纳入”政策,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收义务教育。加快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到**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益。按照国家、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通过重点解决大班额,从严控制新生年级班额,逐步消除大班额,将班额控制在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内。

继续打造富有**特色的“双语”教学体系,加大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和优质双语教育资源的开发力度,深入开展双语教学指导与评价活动,切实提高双语教育质量,扩大优质双语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强化寄宿制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到**年基本实现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

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确保“应免尽免”。争取实施高海拔民族地区学生取暖计划,切实保障学校正常运转。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

3.支持办好综合高中。支持办好试点综合高中,将县内外的优质中职资源和普通高中通过共享办学资源,联合办学、转型发展等方式,积极开展普职融通,特色鲜明的综合高中发展模式探索试点,总结经验办好综合高中。加大对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的支持力度,提升经费保障水平。

4.大力实施重大教育扶贫项目。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规划(20xx—20xx 年)”,统筹利用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等项目。

5.加快推进贫困地区远程教育。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范围。结合国家教育信息化重点工程的启动以及“全面改薄”、“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等重大项目推进远程教育。全力推进贫困地区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到**年,有学校的贫困村每间教室均配备班班通设备,所有中小学校都能开展远程教育。全面完成中小学校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宽带接入和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基本满足学校教学、管理应用的需要。全力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到**年,有学校的贫困村师生在省、市、县级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上普遍拥有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全面实现中小学校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实施创业就业能力培育计划(县人社局、县教科局、 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民宗扶贫移民局、县投促局)。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加大县职业高级中学的基础能力建设和学校软硬件建设,巩固取得的建设成果。在“十三五”职业教育建设规划中给予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支持与优质中职学校结对子,开展对口帮扶,切实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加强招生统筹管理。深入实施职业教育免费教育计划,实现应读尽读。认真落实中职助学金政策,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提高助学金补助标准。

(三)实施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县教科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

积极稳步推进十五年免费教育,从**年春季起,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中职免费教育的基础上,对公办幼儿园全面免除保教费,对公办普通高中全面免除学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所需资金省财政在统筹中央补助资金基础上给予补助,其余部分由市、县财政安排。实行上述政策时,对经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和民办普通高中,按公办幼儿园和公办普通高中的财政补助标准给予等额补助,其收费标准高于财政补助的部分由学生家庭承担。抓好“十五年免费教育学前教育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普通高中教育学校建设项目规划(**—2020年)”。

(四)实施乡村教师专项支持计划(县教科局、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

拓宽贫困村教师补充渠道,积极争取扩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的实施规模,增加招聘数量。争取增加我县四川省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名额。加强贫困地区教师培训,培养一专多能乡村教师。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县管校用”,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向农村教师倾斜。鼓励优秀校长和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交流。从**年起,力争教师轮岗交流达到专任教师的10%,轮岗交流时间达到1年以上,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必须有到艰苦边远学校或农村薄弱学校轮岗交流1年以上工作经历。

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大对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校长、教师继续教育每人每年不低于80学时,参加省、市、县规范性培训不少于24学时。

建立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定期表彰制度。加大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改善教师生活条件。

(五)实施支教计划(县教科局、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民宗扶贫移民局)。

按照已有的罗江、什邡与我县的结对关系,进一步明确校对校的对口支援关系。切实做好每年10名左右支教教师的接收、管理和考评工作。积极开展县内校校间的结对帮扶工作。

五、组织保障

(一)精心组织实施。各部门、乡镇要进一步提高对教育扶贫工作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教育扶贫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由县教科局牵头,成立相关部门参加的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育扶贫工作的规划指导、统筹推进和督促检查工作。各乡镇党委、政府作为教育扶贫的实施主体、工作主体、责任主体,要把该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曰程和目标管理,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结合实际,统筹实施教育扶贫工作。建立县、乡(镇)政府领导定点联系片区学校制度。确保教育扶贫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加强经费保障。建立与教育扶贫目标任务相衔接的经费保障机制,县级部门和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推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向教育倾斜。主动对接国家、省、市、县有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教育扶贫的投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对重大事项实行公告公示制度,强化审计监察, 坚决查处挪用、截留和贪污资金的行为。

(三)动员社会参与。大力营造扶贫济困的浓厚社会氛围,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广泛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参与教育扶贫,多渠道筹措物资和资金等资源投向教育扶贫,助推教育扶贫工作更好开展。

(四)加强考核评估。依据教育扶贫工作的特点,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评估考核办法和细则,按照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教育扶贫专项工作实施考核评估,并强化考核评估的结果运用,把各乡镇对教育扶贫的投入情况和省、市、县对教育扶贫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各级政府绩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各乡镇申请项目和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将重点项目作为督查督办的重要事项,实行行政问责。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县基础扶贫专项工作计划范文》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专项工作计划范文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