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在发挥自己的才能前,我们要先学会做计划,做准备。为了达成目标,我们应该学会拟写不同种类的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复杂的一种,如何写好一篇方案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省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管理,实现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安全、正常运转,保障地震应急快速响应,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省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日常维护、应急处置、应急演练、对外服务、考核评比、岗位设置、人员配备、条件保障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机构、岗位与人员

第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应明确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运行,包括的制定,指挥场所、仪器设备、数据资料的管理等。

第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可根据各自实际设立地震指挥中心的应急工作岗位,可按照日常运行维护和地震应急的不同情况进行设置,包括运行管理岗、技术保障岗、应急值班岗、后勤保障岗、应急协同岗等。

第五条 根据震时和平时工作需要, 确定各岗位人员数量,人员配置可采取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岗位责任应明确到人。

第六条 各岗位人员需定期接受中国地震局组织的专业。

第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应为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到达岗位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第三章 日常运维

第八条 建立地震应急指挥中心7×24小时专职值班制度,暂不具备7×24小时专职值班条件的,可采取带岗值班制度。各省级地震局应在当月25日前将应急指挥中心下月值班表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第九条 应急指挥中心值班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

(1)设备检查:每天定时检查大屏幕系统、数字会议系统、音视频信号输入输出、中央控制系统、服务器、磁盘阵列等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2)网络测试:每天定时检查内部网络各节点之间,以及与外部网络是否通畅。

(3)工作日志记录:记录指挥中心使用情况和设备工作状态。

(4)问题处理和过程记录:详细记录故障设备的处理过程,未解决问题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建议处理方案。

(5)值班工作交接:值班完成后向下一位值班人员交接,应有交接记录。

第十条 定期对指挥场所及配套设施进行检查。指挥场所包括指挥大厅、辅助工作厅、应急机房、信息控制室、物资仓库等;配套设施包括指挥席位、新风空调、门窗、灯光、消防、逃生通道、保安监控、环境监控等。

第十一条 定期对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软硬件系统进行维护。按照使用手册进行定期检测、备份、充放电、病毒查杀、系统升级等。指挥中心需要进行定期维护的设备包括大屏幕及辅助显示系统、数字会议系统、音响扩声系统、UpS电源、网络系统、各类服务器、图形工作站、各类终端、存储系统、现场信息接收系统、VSAT卫星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各类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应用软件等。定期对所有需要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包括相机、摄像机、无线话筒、对讲机等。

第十二条 定期进行地震应急触发,全面检测系统工作流程和状态。

第十三条 建立地震应急基础数据更新和维护机制,定期收集、整理、更新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

第十四条 建立日常备份制度,发生故障时迅速恢复系统。

第十五条 建立灾难恢复措施方案。灾难恢复措施包括灾难预防制度、灾难演习制度及灾难恢复。

第十六条 建立故障处置、报告与记录制度。对上述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重大问题立即报告,对问题及所采取的处置措施进行记录。

第十七条 根据平震结合的原则,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既是地震应急指挥的场所,也是地震系统对外宣传窗口和重要会议场所。指挥中心应协助搞好对外形象宣传和重要会议保障。

第十八条 建立地震应急基础数据保密制度。按照国家相关保密规定传输、保存、使用、借阅涉密资料。

第十九条 在每年1月20日之前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上一年度地震应急报告、年度和本年度,并报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

第四章 地震应急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地震应急预案和实际情况,编制指挥中心地震应急预案,并报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备案。

第二十一条 破坏性地震或对本区域影响较大的地震发生后,各岗位人员应根据应急预案或应急工作流程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到岗。

第二十二条 在规定的时间内启动配套保障系统和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技术系统包括音响、数字会议、大屏幕、辅助屏幕、打印机、复印机等。配套保障包括指挥长席位、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席位、秘书席位、专家工作席位、灯光、空调、新风等。

第二十三条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期次震情、灾情信息获取、震情灾情收集与汇总。相关岗位人员确保同地震应急涉及各个业务部门的联系,及时获取地震三要素、地震烈度数据,地面运动速度、加速度峰值、人员伤亡及其他灾情信息。

第二十四条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灾害快速评估与动态评估,形成报告,完成向指挥长汇报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十五条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灾情、震情信息通告。

第二十六条 当灾区地面通讯中断时,能够启动无线通讯系统,及时接收地震现场指挥部和地震现场工作队传回的各类信息。

第二十七条 地震应急工作结束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次地震的资料归档,工作总结及报告编写。

第二十八条 当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外发生重大地震灾害时,在中国地震局的统一调度指挥下,各区域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进行联动应急响应,对灾区地震应急提供技术、装备、人员的支持。

第五章 应急演练

第二十九条 定期开展地震应急模拟演练。省局级内部演练每年不少于1次,指挥中心内部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4次,定期参加区域联动协作区内的联合演练,参与中国地震局和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的各类联合演练。地震现场应急指挥系统的演练应尽量选择复杂环境。

第三十条 中国地震局和省级地震局定期对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进行突击抽查,开展相应级别的应急演练,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中心不定期地与省级应急指挥中心开展联合应急演练。

第三十一条 应急演练的规模、级别设定应结合当地的实际。同时,要结合全国年度重点危险区和各省重点防御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

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三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应有必要的经费保障。经费包括设备维护费、软件升级费、配件损耗费、数据更新费、值班费、演练费、报告编写费、评比费、通讯费、交通费、培训费、差旅费等。

第三十三条 应急指挥中心运行维护经费专款专用。各省根据情况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及经费预算,严格按照预算与工作计划使用经费。

第七章 考评与奖惩

第三十四条 对省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运行管理的考核,主要包括地震应急、应急演习,日常运行维护、年度危险区应急对策研究报告的编写、岗位设置与人员配置、经费保障等。

第三十五条 中国地震局每年组织一次年度评比,评比结果将纳入全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评比。

第三十六条 根据年度评比结果,对工作突出、成绩显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问题突出,整改无效的单位进行批评。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负责解释。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第三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需制定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运行管理细则,报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备案。

第三十九条 区域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运行管理除遵守本办法外,未尽事宜尚应遵照中国地震局颁布的有关规定办理。

F132.com精选阅读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方案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方案

为各种突发性灾害发生后人员快速、有序疏散安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增强抵御灾害事故的整体能力,根据我镇具体实际,现就推进我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出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按照“政府领导、统筹规划、平灾结合、属地管理”的方针,科学规划和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全面提升我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等突发性灾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基本原则

(一)统一规划,分级实施。从建设安全城市的理念出发,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镇政府主要负责确定、制定本镇应急避难场所的总体布局、建设规划、年度建设计划及相关政策规定和标准、规范,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支持各村(居)抓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各村(居)要按照镇政府提出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任务与要求,加强对规划应急避难场所用地的控制和预留,并结合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和露天大型停车场等相关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积极、有序地组织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二)突出重点,均衡配置。以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地区和易产生次生灾害的经济目标附近地区为重点,采取远近结合的方式,合理规划和均衡配置应急避难场所,确保居民群众在发生地震等灾害事故时,能够安全快速地到达避难场所。市民居住地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可作为突发灾害性事件发生时市民实施快速疏散和临时安置或疏散中转的场所。

(三)因地制宜,安全便捷。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和露天大型停车场等进行改造,或与上述场所的新建紧密结合,通过增建必要的设施,使之具备避难的功能。场地的选择应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放点,以及其它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区域,确保市民有安全避难的空间。应急避难场所要具备良好的疏散和进出通道,通道保障条件符合消防要求,以保证市民在实施紧急避难时能迅速到达避难场所,并方便政府组织抢险救灾、安置居民及在应急时提供各项生活及救助保障。

(四)平灾结合,综合利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坚持平灾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其综合利用功能,使其平时可供市民休闲、娱乐、健身和停车等,发生灾害事故时又能成为市民紧急避难的场所。

三、功能设置

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以下

9种基本功能:

一是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应充分利用各类广场、公园、体育场等办公用房和会议室,平时负责其日常管理工作,如发生突发性灾害,即成为应急避难指挥中心。要求在上述办公用房和会议室内备有电话、网络和应急电源接口。

二是应急棚宿区。可利用各类广场、公园、体育场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开阔地作为主要疏散区,便于快速、简捷地搭建应急避难帐篷。

三是应急供水、排污系统。应急避难场所应结合公园景观设置取水点,合理设置2-3口机井取水,以备应急之需。

四是应急供电系统。要改造广场、公园、体育场内的应急供电系统,实现多路切换供电,保证紧急情况时能提供照明和其它用电。供应预留能容纳应急发电设备的房间,准备好应急发电设备。

五是应急厕所。一方面要改造广场、公园、体育场内的固定厕所,另一方面要按照卫生、防疫及景观要求,建设暗坑盖板式简易厕所,平时则为绿化草地。紧急情况时还可以调运一定数量的移动式应急厕所。

六是应急物资储备仓库。为保障紧急情况下避难场所内抢救物资和灾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可利用分布在广场、公园、体育场内的管理用房和配套设施,作为食品、救灾品储备和发放管理的办公用房。

七是应急医疗中心。预先指定部分广场、公园、体育场管理用房和空地作为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站,可进行临时救护处理,必要时再转入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八是应急消防系统。按照消防部门的要求,平时定期检修,发生灾情时立即投入使用。

九是应急广播和视频监控系统。要安装覆盖整个场所的广播系统,供市民休闲、娱乐,发生灾情时,可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时向灾民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和宣传教育,制止谣言的传播,稳定避难场所内的社会秩序。

四、建设任务

1、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县住建局有关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任务,逐年落实项目建设。规划建设部门要根据莲花的发展,在城区规划出

2-3个应急避难场所,同时对中心城区的主要公园、广场、绿地、体育场所按统一规范和标准,完成应急避难疏散场所标志和标识的设置。

2、对已规划将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的仓满体育场等场所其业主单位要负责应急避难场所设施的建设。

3、教育局负责抓好各类中小学校、幼儿园、职校的操场、绿地统一规范,完成学校紧急疏散避震场所的标志和标识设置。

五、工作职责分工

在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镇应急办牵头负责,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一)应急办公室:负责本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管理的牵头组织和协调;会同并协调县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本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总体规划;指导并协调县有关部门和各村(居)做好应急避难场所年度建设计划的编制工作;组织编制突发事件民众紧急疏散撤离和应急避难场所启用预案,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二)财政所:负责做好本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平衡;负责镇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使用镇级财政性资金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以镇级重要商品储备体系为依托,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做好应急避难场所相关物资的应急保障工作。

(三)镇规划所:负责编制应急避难场所详细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确定编制全镇应急避难场所总体布局和实施规划;指导乡镇规划部门对拟建应急避难场所用地进行规划控制和督导建设单位按规划要求进行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利用现有公园、绿地、广场、大型露天停车场等市政设施改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计划;对参建各方在建设过程中执行国家相关建设标准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管。负责利用园林站管理的公园绿地改造及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四)**中学、**小学:落实在学校设置和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的工作;指导学校搞好校内所设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

(五)**派出所:拟制应急避难场所内部及周边地区维护社会治安和交通管理方案。

(六)民政所:负责应急避难场所所需救灾物资的预储保障,根据应急避难场所启用预案,编制各类赈灾物资保障计划,组织物资预储。

各村(居)政府应参照本方案推进本辖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

X乡青年中心建设方案


X乡青年中心建设方案

赵庙乡青年中心建设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团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发挥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创新农村基层团组织,结合赵庙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团的十五大精神,适应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当代农村青年的新特点,以保持团的先进性为核心,以密切联系青年、有效服务青年、积极引导青年为目标,充分运用社会化、市场化手段,统筹整合社会城乡资源,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创新,更好地服务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青年增收成才。
二、青年中心建设的目的意义
建设青年中心是实现共青团基层组织创新,充分发挥团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提升共青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完成培养和教育青年任务的迫切需要;是共青团参与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带领青年建功立业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
三、青年中心建设的现实背景和基础
赵庙乡位于微山县城西部,地外湖区,三面与江苏沛县接壤。全乡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00亩。乡辖6个行政村,总人口14464人,全乡14—35岁青年5039人,青年团员860名。长期以来,全乡广大团员青年在党委政府和乡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拼搏,勇于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发挥了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作用,全乡各级团组织也多次受到上级团委的表彰。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团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青年发展需求,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所以建设青年中心既是顺应广大青年的需求,也是乡团委实现团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创新的一次重大实践。
四、赵庙乡青年中心的机构设置
针对青年多样化的需求,按照有利于联系团员青年、有利于增强内在活力、有利于整合工作力量的原则,赵庙乡青年中心拟设五个工作部,实现团的组织、工作、阵地的有机结合。
(一)综合事务部,承担团务和青年社团事务管理职能。负责管理本乡团的日常事务、青年中心会员的注册及管理、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其它青年协会组织的管理,并完成党委、政府委托的其它青年事务。
(二)培训就业部,承担教育培训和荐才就业的职能。通过建设培训中心和劳务信息服务站,为辖区青年提供全方位的技能培训和劳务中介服务。主要开展电脑操作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文化艺术培训等,不断增强农村青年的综合素质和实用技能;开展劳务输出和劳务信息咨询服务,促进全乡范围内待业青年的充分就业。
(三)权益维护部,承担青少年权益维护职能。通过设立青少年维权岗、权益服务站和热线电话,构建面向社区青少年的法律援助网络,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主要提供以下服务:一是法律咨询服务;二是代写法律事物文书;三是代理民事、经济、行政诉讼;四是主持调解纠纷;五是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普法宣传;六是扶助贫弱青少年。
(四)文体活动部。承担文体娱乐活动的职能。通过依托文体活动场地,为青年提供服务,并组建文体活动队伍,丰富团员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
(五)产业服务部,承担产业发展资讯服务职能。培植、联系农产品营销经纪人,提供农产品产、购、销信息服务。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策划、资讯服务。
五、赵庙乡青年中心建设的实施步骤
建设赵庙乡青年中心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需要整合全乡各方资源,调动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建设、管理青年中心的工作中来。我乡青年中心建设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成立试点组织机构,制定青年中心建设实施方案(5月8日—5月15日)。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是一项涉及赵庙共青团全局的工作,为了切实加强领导,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特建立赵庙乡青年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乡党委主要负责人为顾问,乡团委书记任组长,由乡直各部门、各村、各单位相关责任人为成员。在充分调查摸底、组织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赵庙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青年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二)落实办公场所,选配中心筹建工作人员(5月16日—5月22日)。青年中心总部设在赵庙乡团委。工作人员以乡团委班子为依托,根据五个部门的不同职责分工,每个职能皆设置责任小组,由团委委员任组长,在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一批管理人员的同时,有计划地抽调思想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热心青年工作、具有较强责任心和事业心的青年志愿者轮换到青年中心工作,加强实践锻炼,努力使青年中心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筹措中心启动运转资金,落实办公设备(5月23日—6月3日)。赵庙乡青年中心是服务农村青年的非营利机构。办公室电脑、电视、电话等办公设备经费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解决:一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给予拨款;二是通过召开动员会、发

X乡青年中心建设方案第2页

倡议书等形式,动员社会资助。日常运行资金通过微利、低偿服务收入加以解决,致力实现"取之于青年,用之于青年"的良性循环,保障青年中心健康运行,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登记注册会员,推举理事,召开理事会议(6月4日—月14日)。积极联系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社团组织和青年个人,进行会员登记注册,并推举理事若干名(理事总数不超过会员总数的1/4)。召开理事会议,制订中心章程,选举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决定副秘书长,聘任中心各部门负责人,并制定中心各项管理制度。
(五)逐步完善中心管理制度,正式挂牌成立(6月15日—6月25日)。通过对《赵庙乡青年中心章程》、《赵庙乡青年中心团务管理办法》、《赵庙乡青年中心培训就业部管理办法》、《赵庙乡青年中心维权部管理办法》、《赵庙乡青年中心文体部管理办法》《青年中心产业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修订,明确青年中心的性质、工作职责、领导机构、运行机制等,严格要求,按章办事,努力实行规范化、标准化服务,切实保证青年中心的正常运转。6月26日举行挂牌成立仪式。

社区花园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


社区花园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及《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镇**社区花园美好乡村建设,实现建成一个“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中心村的建设目标,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 中心村简介

**镇**社区花园中心村是2015年省级美好乡村示范点,属于集中新建型的中心村。花园村一、二、三队的居民原来长期居住在涡河大坝以内,基本上都是年数已久的一层砖瓦房屋,为了村庄安全考虑,规划将该区域内的3个生产队的居民全部迁移出去集中新建。新村规划位置在**集镇西北角,岳小路与小王路交叉口东南,占地约190亩,规划建设新居260处,聚集人口约1200人。通过前期工作已建成民房153处,并且已经完成了该区域内的道路硬化,配套建设了一座休闲广场。目前还有约100处民房正在动工建设中,预计10约底可以完工。

二、工作目标

1、实施村庄建设

尊重群众意愿,突出人文历史、主导产业,按照“一村一格局”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设施,降低建设成本,对建筑物屋顶、门窗、墙体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形成格调一致的景观风格,尤其要进村路和主巷道进行硬化,为群众营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配置和完善“11+4”基本公共服务饿基础设施。

2、实施环境整治工程

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按照“六无”的标准对花园中心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彻底清理房前屋后和沟塘路边的垃圾,使中国新村内及周边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按照网格化的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保洁责任路段,落实工作职责,做到日产日清。建筑垃圾有农户自行清运到制定填埋场所,不得和生活垃圾混到。同时建立完善各种制度来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落实保洁和垃圾处理制度,切实提升村级卫生规范化管理水平。

3、实施兴业富民工程:

花园中心村依托现有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发展苗木花卉终止,现已育有苗木约200亩,下一步将继续组织动员群众进行土地流转,发展更大规模的特色种植产业。

4、实施管理创新工程:

健全村民自制机制:现中心村由4个村民组搬迁形成,人员相对集中。在此情况下,将努力打造“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环境宜居、管理规范”的社区型新农村。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村民议事、村级财务管理等自制制度,加强农民理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的建设,充分保障农民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管理:中心村基本建成以后,各种配套设置和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将继续加强后续的管理工作。依托农村大礼堂的设置,统筹建设一个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力度,引导村民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的创建活动,建立警务室、调解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夯实美好乡村建设根基。

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开展“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及“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村民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建好用好留守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体育健身等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不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村民建设美好乡村的热情。

三、主要建设任务

公共设施建设:按照省市验收要求,中心村公共设施配置情况原则上配置全15项公共设施,考虑到花园中心村靠近**镇镇区,部分设施可以与镇区设施共同使用,因此例如社区服务中心、小学、幼儿园、农贸市场、邮政所等公共设施就不在中心村内配置。卫生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农资店、便民超市等因为具有商业性质,因此规划鼓励有意向的农户自行设置。为了在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中心村内便民服务的职能,规划在中心村内建设一座农村大礼堂,同时综合便民服务、文化站、农家书屋、矛盾纠纷调处等功能。

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在计划期限内完成民房建设外,中心村内还应通过以下工程来完善基础设施。

1、住房改造工程:外墙粉刷乳胶漆约300处房屋,面积约10万㎡。

2、道路工程:中心村内3条南北和1条东西主干道,铺设18公分厚砼路面,宽度7米,总长度1200米,总面积约9400㎡.中心村内10条门前东西栋排路,铺设18公分厚砼路面,宽度3.5米,总长度3000米,总面积约10500㎡.

3、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在中心村内建设一处污水处理设施,配套污水管网10000米。

4、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在中心村内设置分类垃圾桶30个、垃圾收集房2座、配套垃圾清运车1辆、公厕4座。

5、生态修复:中沟整治4000米。

6、绿化、亮化工程:中心村内绿化2.6万㎡,另外设置太阳能路灯165盏。

四、 组织保障

为了使上述工作任务能够顺利进行,上述工作目标得以圆满实现,经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调整**镇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

办公室将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深入群众,宣传动员,宣传美好乡村建设的意义、要求和政策,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投身到美好乡村建设的各项任务中来,以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除此外,办公室还将积极协调、联系县直相关职能部门,争取项目、整合资金,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欢迎阅读范文网《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策划方案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应急指挥中心工作计划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