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让生命之花绽放》的反思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写一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关于《让生命之花绽放》的反思”,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通过《怒放的生命》歌曲的聆听,使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光芒与顽强,让我们顿悟到生命的可贵,以及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在授课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环节的处理:

一、知识点回顾
1.人与自然界其他生命的联系?2.人与自然界其他生命的区别?3.人的生命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的背诵在此过程中表现效果佳。

二、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我们要懂得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怎样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环节我设计在了教学过程中,渗透教材知识点,通过案例分析,从学习中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从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三、你们准备好了吗?
1.怎样珍爱我们的生命?(珍爱生命的方法?)p29-----312.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p30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p314.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 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时,我们应该怎么办?p31
通过上节课的预习,检测下效果如何?全班几乎很少人找不到答案,这一点做的非常到位。

四、感悟生命
我们的生命还剩余多少天?
假如你能活3万天(82.2岁)计算,你现在11岁,那么你的生命用去了多少天,还剩下多
少天?算完之后,你对生命有什么理解和感悟?贴近生活的小活动,使课堂变得气氛佳,让学生感悟的生命的可贵、短暂、不可重复,趁大好时光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5.12震撼人心的时刻
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什么?面对那凄惨的一幕幕(多少双伸手的挣扎,泪眼的迷茫……),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仍旧历历在目,关于生命你想说些什么?看完展示的图片信息,让我们在做的老师和学生在此时此刻的心情都非常沉重和压抑的,但这种是必须有的,因为最好的案例我们不能忽视,它揭示了人生的真谛,通过观赏使我们得到了爱的教育与友谊及对生命的瞻仰。图片展示过程中有点模糊不清,有点欠缺,下次需改进。

六、经典美文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生命之火万岁”------保尔。结合我们学过的一篇语文课文,感
受下主人翁保尔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此精神是我们倡导的奉献精神,每个人都要
有这种为人类的进步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学生感悟到人性的魅力无穷。

七、生命的奇迹
这两名矿工是如何创造生命奇迹的?p29通过分析,使我们懂得了在生命的一线希望时,不放弃生命,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
“孤儿院的轻生儿童”生命的价值在哪里?让我们的学生懂得要肯定自己生命的价值,不放弃生的希望。
三鹿劣质奶粉案件给我们的启示?生命的可贵,要尊重并珍爱我们的生命,不要随意践踏我们身边的生命。

八、人民的乘务员
全国劳动模范,北京21路公交路线乘务员李素丽同志的“四心”服务------热心、细心、耐心、恒心。
她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有什么启示?懂得实现生命价值是从点滴小事做起的,要奉献社会。
“当代毕昇”王选教授的人生价值是如何体现的?通过此案例我们懂得了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城市的美容师”庄玉荣工作是从哪里开始的?学习之后,我们要知道干工作和学习一样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九、辨一辨
有人说只有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才是实现人生的价值;平凡的人生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将你的看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们要明白平凡的人生也可以创造人生的价值。

十、幸福在哪里?
为什么油漆工自己少算工钱?为什么比尔要多付工钱?我们分析过,就会理解其实残缺的生命也有顽强的生命力。

十一、知识点归纳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一句结论:为什么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1.社会发展的需要;2.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3.充实人们的生活.做为知识点的补充。

十二、结论
从上述案例与教材中我们可以得出一句推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十三、课堂小结
让生命之花绽放;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肯定生命,尊重生命(重点、难点);延伸生命的价值(难点)把重难点,放在最后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教材知识的重难点比提前知道要效果佳。

十四、课后作业

巩固背诵:
1.怎样珍爱我们的生命?(珍爱生命的方法?)
2.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4.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时,我们应该怎么办?为了加深理解教材知识及适应中考开卷的要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因为新颖案例分析的增多,反而使他们记不住的东西却记住了,效果自然就出来了。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沟通从心开始 礼仪之花绽放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


沟通从心开始 礼仪之花绽放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

沟通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怎么去说的。来自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的杨颖教授在10月27日下午全县教师礼仪培训的讲座伊始,一句关于沟通的诠释,便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本以为这样的培训会无趣又冗长,没想到美丽端庄的杨教授既睿智又风趣,她的讲座,让在座的老师们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不时又若有所思地点头称是,时间就这么静悄悄地流淌,以至于我们都不曾发现讲座结束时天已渐黑。杨教授的精彩讲座过后,我也对沟通这个礼仪培训内容作了一些思考。

沟通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怎么去说的。当你说了一大堆你想说的,别人都不认同,或不愿听你说,或根本没听懂,就说明你没有和别人沟通的前提,或你和别人沟通的方式方法不对。

作为教师,我们在工作上需要沟通的对象主要有领导、同事、家长和学生。要把孩子培养教育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随着家校合作工作在全县的推广普及,我认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能力与技巧,已成为教师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教师如何从心开始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呢?

首先,沟通从心开始,教师对待家长要以平等和尊重为前提。

杨教授说:成熟的麦穗,是饱满而弯下腰的!老师在和家长沟通时,要成熟稳重,落落大方,事先把自己想要向家长表达的内容意思想好,沟通时充分地尊重家长,把家长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对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善意地提醒,真诚地给予一些肯定与鼓励,不能恶语相加、讥讽嘲笑,要和家长共同探讨分析让孩子变得更好的途径与办法,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如果家长来和老师沟通时是忧心匆匆的,那么家长在离开时应该是有目标和方向的,而不是带着满肚子怨气回家再向孩子撒去,那样沟通就失去了意义。

沟通从心开始,教师对待家长要有阳光心态。

通过杨教授讲的生动有趣的《和尚下山化斋的故事》,我们明白了阳光心态是多么重要。我认为阳光心态首先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它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更坚强,不那么脆弱。

一个班的孩子多种多样,一个班的家长更是形形色色。老师在和家长沟通时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让家长误解、误会,作为老师我们要大度一些,试着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理解家长,同时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是把他们当成朋友,大家都拥有一个美丽的初衷携手教育孩子成长、成才。这样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化解不必要的误解和误会。

当然,我也不认为教师要有阳光心态就意味着要忍气吞声,当我们碰到蛮不讲理、蛮横无理的家长时,领导和老师们就要统一站线,还一片尊师重教的朗朗青空。

沟通从心开始,教师要理性看待学生。

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塑造得100%完美,反过来说我们认为100%完美的学生也并不一定是对的,因为每个人看待事物都有局限性,包括老师。这样想着,我们去和行为习惯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家长沟通时就会心平气和多了,这样宽容的心态有助于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沟通从心开始,教师对待家长请常常微笑。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杨教授在讲座中也指出,微笑在沟通中有着神奇的魅力。当我们向家长点头微笑,传达友善可亲近的讯息,沟通就无处不在了。

我想沟通要从心开始,这样的沟通方法就是礼仪,我们要将这些礼仪慢慢养成一种优秀的习惯,因为习惯成自然时,自然就很美!

让我们争做美的使者,让礼仪之花竞相开放!


让智慧的花朵在思品课中绽放


人们常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么,把这句话应用到教学中,能否这样诠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把锁,老师就是那开启每一把锁的钥匙。如何打开那一扇扇心灵之窗呢?我想,这要靠教师的智慧,也就是说,要用智慧去开启,思品课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平台。

一、要学会用无限的爱去感染学生

古有云:“动人心者莫先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思品教师威信形成的保证,一个品德好的教师才可以塑造一批好的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要用自己的好榜样去教人,才能收到训练和熏陶的实效。”教师的一举一动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思品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高尚的品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思品课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思品课教学的灵魂。同时,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思品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中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二、要学会用心去与学生沟通

新课堂是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为基础的,没有沟通就不能体现课堂中的主体性,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教育过程是一个信息双向流动的过程,“教”的信息流向学生并不意味着这一过程的终结,“教”的这一方还要从“学”的方面获得反馈信息以了解教育效果。我们学校《教师成长档案袋》中曾经要求教师写过这方面的体会,要求是“我们教师要学会沟通,请你认真思考并且付诸实施,同时记录下你认为最为成功的一次。当然,这可以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也可以是发生在课下的”。我在当时曾写下了以下的记录:

与学生沟通既是一个难题,也是一种渴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在的学生,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学生,厌学心理很严重,所以就造成了课上沟通的困难,有时候,说着说着就会把话题转移。针对这种情况,我想,课前沟通就显得很重要:要启发他们有一种强烈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蕴藏着这种可贵的积极性。比如,前几天,我们在课堂上举行了一次演讲活动,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当然在这其中也可以穿插几首爱国歌曲,目的是陶冶同学们的情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七年四班演讲前,我说:咱们班是最后一个进行演讲的班级,前几个班,有的演讲很成功,但有的班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朗读也很平淡,所以效果就不好,我希望咱们班:虽然是“最后一个演讲”,但我们要做一流的演讲者,就象参加演讲比赛一样,鼓足勇气,和对手较量并战胜他们,大家有没有信心?同学们高声回答:“有!”在这里,我首先祝愿大家演讲成功!顿时,掌声响起来。这样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又鼓舞了他们的斗志。整堂课我都在积极地鼓励他们,这就使学生以非常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演讲中。在临近下课时,我们师生合唱了一曲《歌唱祖国》,使主题得到升华。这堂课对我震撼很大,我觉得,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又拉近了许多。这也对我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觉得,沟通会产生理解,沟通会产生爱。当然,沟通更会产生信任。

三、要学会赏识与激励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自私、任性,所以很多老师常常感慨:现在的学生跟以前的学生没法比了,你用强制的方式对待他们的错误,根本行不通。看来对学生的教育方式真的该改变了,这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是的,确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随着独生子女等诸多问题的反复出现,我们真的该换另一种教育方式了,换个方式,呈现的是教育的智慧。

我在学习《扬起自信的风帆》一课时,曾经设计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内容包括:你希望听到表扬吗?你最希望得到谁的赞赏?你希望家长或老师表扬的事是什么?听到表扬后,你会有什么感想?你对得到表扬的期望值很高吗?你对思品课有什么看法?虽然是简单的几个问题,但效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们填写得很认真。经粗略统计,有95%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表扬;有80%的学生最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他们希望家长和老师不仅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还要关注他们的爱、朋友、快乐和烦恼;听到表扬后一般都会很高兴,会更加自信。他们还给我举了很多受到表扬的事例,并说:表扬是对我们的肯定、是鼓励、是期待,被表扬时我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我们这样说并不是回避老师对我们的批评,我们有错误时,当然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但老师要讲究方法,强制、攻击、嘲讽会摧毁我们仅有的那点自尊,我们喜欢给我们鼓舞和鞭策的老师。

的确,我们教育孩子需要有耐心,需要学会满足,需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闪光点,作为教师应该去挖掘他们身上最不易发现的闪光点。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也许就是那么一句话,就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要学会赏识。赏识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动力,当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参与学习时,他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就会得到充分的表现。事实证明:赏识有利于学生发展创造力;赏识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赏识也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赏识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使其发扬光大。只有这样,在愉悦的课堂上才会达到培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我们要真诚地赞扬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这样,他们就会变得更聪明、更充满自信。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鼓励和唤醒。”事实上,强制、攻击造成的后果只能毁坏——不是肉体上的,就是心灵上的,甚至是肉体和心灵上共有的。但当你给予了他们温暖,就等于是在激励、鼓励和唤醒着他们,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要学会把自由还给学生

当代学生年龄虽小,但思维敏锐,对事物的有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受当前社会上一些偏激思想的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极为普遍,他们对于老师的思想教育内容和书本上的一些精神,往往不以为然。面对这些问题,如果老师不注意正面引导,并及时纠正学生思想观念中的误区,恐怕不仅影响教育效果,更会影响一代人的健康成长。我觉得,要解决学生的思想疙瘩,回避不是办法,我们要主动出击,迎战困难,要把自由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表不同见解,甚至是与教师和教材相悖的思想和观点,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学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在讲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保护环境,很多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我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他们这种献身精神。有的学生小声嘀咕,有的学生嗤之以鼻。我发现后,便让一位“有情绪”的同学,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说:“保护环境我一人不行,与其做无用功,还不如算了,更没有必要牺牲生命。”这位同学讲完后,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以为肯定免不了一顿骂。这时,我说:“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临时来一场课堂辩论吧!”于是,根据同学们的建议,我把全班同学按赞同与反对的分成两组,让同学们围绕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展开辩论,辩论会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又让同学们重新选择赞同和反对,有意思的是那些“有意见”的学生也加入了反对自己的行列,并且反对的已远远多于赞成,最后在同学们的一阵大笑声中,剩下的两名持赞同观点的同学也都加入了反对的行列。至此,我又“趁热打铁”,播放了一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歌声凄婉动人,催人泪下。同学们听完歌曲久久沉思……我想这节课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准则,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可以想象,如果我在课堂上对那位“有情绪”的同学采取粗暴的方法,这不仅教育不了他本人,还会引起其他同学的抵触心理,思品课的德育功能也就无以发挥。所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要允许学生讲,只有这样才能暴露问题的症结,教师适时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入情才能入理,入理才能入心,只有这样才能教书育人双丰收。我们要学会把课堂还给我们的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力还给学生,让我们的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古语有云:“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教育家说:一个热爱教育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教育活着。我们只有钟爱教育,钟爱我们的学生,智慧的花朵才会在思品课中悄然绽放。

吉林省通榆县

新华镇中学:王素洁

生命的壮歌教学反思


篇一:生命的壮歌

这一课的教学,我在组内三个班分别进行的不同教学设计的尝试:带着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进行概括再细品深读;让学生运用方法进行自学感悟。

在三次教学中,我有许多不同的收获:

1、用小标题进行概括。这是我们四年级第一词进行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的主要内容。小标题与文章题目的作用一样,它是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的概括与提示。因此,练习写小标题可以提高理解能力与概括能力。列小标题可以有两种方法:(1)摘录法,就是从课文的段落中去找词、词组或短语,做小标题。

具体步骤是,先通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再逐段阅读,然后边读边看。看看哪个词或词组可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摘录出来。(2)浓缩法,就是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把主要意思加工提炼成小标题。具体步骤是,先通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再逐段阅读,概括出各段段意,然后边读边想,找出最简练的词,词组,最后把几段小标题进行比较平衡,使其结构相同,字数也尽可能相同。但在整个教学中,我并没有讲清楚这样两个方法,以至于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概括出的小标题往往就造成结构不统一,以至于在交流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2、对于生命的解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蚂蚁、羚羊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本身所体现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做了充分的解读和感悟,学生们基本上都能感悟到动物们为了求得生命的延续,危难时刻不惜献身的伟大壮举,以及它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但是却忽略了故事中的“人”,尤其是“蚁国英雄”中那不慎引起火灾的人和静观蚂蚁抱团冲出火圈的人,他们在这样一个壮举面前所表现出的心里变化,他们对于生命的一种重新认识。

3、依托“美读”体悟情感。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中谈到了这一点,但在整个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对于概括、品读上花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削弱了“美读”体悟的环节,使得学生脑海中的画面感还不是很清晰,因此感悟还是显得略微浅显和浮于表面。

篇二:生命的壮歌教学反思

在教学了课文《生命的壮歌》后,感动了许多学生。这是一篇讴歌生命的文章,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则故事,再现了弱小生命逃生的本能,讴歌了动物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现身精神,共同组成的一曲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生命壮歌。

在教学时,文章本身感动了我和许多学生,同时我联系到了生活中的许多生死攸关的事例,让我们对于生命的意义和同伴间无私的奉献精神已经有了全新的解读。在上完课文内容后,我安排了学生回去写小练笔,练笔采取了写“”这一方式,让学生将课文与现实生活练习起来,产生对生命更深的感悟。

首先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再次唤起学生的情感。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或令你感动的句子,学生都有说的欲望,并且说的都很好,含义深刻,富有感情。相信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悟。最后,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将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引入课堂:如,在地震中老师用身体保护学生,母亲用生命挽救孩子,同学以身体的残缺作为代价换回同伴的平安……这些不都具有老羚羊的精神吗?当说到这里,许多学生都用专注的眼神看着我,相信他们与文本有了共鸣,于是很多学生争着诉说自己在电视上看到的令人感动的一幕幕。

当看着学生们写的一篇篇读后感,我心里感慨万分,因为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学会了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同时更让他们体会到弱小生命间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可贵精神。在地震来临时,生命是如此顽强,人们的互助与献身更令人敬仰,我们更应该珍惜生命,坚强的克服任何困难,团结在一起,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一篇读后感,给学生以心灵的洗礼,让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

篇三:生命的壮歌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讴歌生命的文章,有“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则故事,再现了弱小生命逃生的本能,讴歌了动物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现身精神,共同组成的一曲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生命壮歌。这两则故事题材不同,主题却相似,都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像特写镜头一样再现了自然界弱小生命逃生的本能,反映动物界为了求得生命的延续,危难时刻不惜献身的伟大壮举,赞颂了它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那一个个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的个体,那一幕幕舍己为“人”、从容赴死的壮举震人心魄、扣人心弦。

在两堂课的教学中,我充满激情的导入把学生带入到那种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场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让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课文的内涵。教学时以指导学生朗读为主,让学生勾画出课文中让自己感动的句子,抓住重点的句子,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字词,在读中赏析语句,在读中揣摩情感。学生通过激情朗读,似乎把当时情景进行再现,使得老师和学生们的那颗心被都被震醒了。课堂上我没有任何特别的讲解,没有特殊的引导,更多的只是孩子们的读,读的过程中,学生们被课文的内容所感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自己的感悟后,读书的个性化也随之有了提高。而在“生命桥”一课教学时,利用简笔画的勾画,使得学生更能体会动物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表现出来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

整堂课的学习的过程中,渗透更多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读,深入理解、体会外层蚂蚁和老羚羊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的壮举,又要在读中领悟到外层蚂蚁和老羚羊舍己为“人”、从容不迫的献身精神。

这篇课文不仅给学生进行了一次有益的生命教育,也给我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优秀范文:让智慧的花朵在思品课中绽放


《优秀范文:让智慧的花朵在思品课中绽放》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人们常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么,把这句话应用到教学中,能否这样诠释:每一个都是一把锁,老师就是那开启每一把锁的钥匙。如何打开那一扇扇心灵之窗呢?我想,这要靠的智慧,也就是说,要用智慧去开启,思品课为提供了这个平台。

一、要学会用无限的爱去感染学生

古有云:“动人心者莫先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思品教师威信形成的保证,一个品德好的教师才可以塑造一批好的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要用自己的好榜样去教人,才能收到训练和熏陶的实效。”教师的一举一动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思品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高尚的品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思品课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思品课教学的灵魂。同时,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思品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中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二、要学会用心去与学生

新课堂是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为基础的,没有沟通就不能体现课堂中的主体性,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教育过程是一个信息双向流动的过程,“教”的信息流向学生并不意味着这一过程的终结,“教”的这一方还要从“学”的方面获得反馈信息以了解教育效果。我们学校《教师成长档案袋》中曾经要求教师写过这方面的体会,要求是“我们教师要学会沟通,请你认真思考并且付诸实施,同时记录下你认为最为成功的一次。当然,这可以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也可以是发生在课下的”。我在当时曾写下了以下的记录:

与学生沟通既是一个难题,也是一种渴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在的学生,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学生,厌学心理很严重,所以就造成了课上沟通的困难,有时候,说着说着就会把话题转移。针对这种情况,我想,课前沟通就显得很重要:要启发有一种强烈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蕴藏着这种可贵的积极性。比如,前几天,我们在课堂上举行了一次演讲活动,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当然在这其中也可以穿插几首爱国歌曲,目的是陶冶同学们的情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七年四班演讲前,我说:咱们班是最后一个进行演讲的班级,前几个班,有的演讲很成功,但有的班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朗读也很平淡,所以效果就不好,我希望咱们班:虽然是“最后一个演讲”,但我们要做一流的演讲者,就象参加演讲比赛一样,鼓足勇气,和对手较量并战胜他们,大家有没有信心?同学们高声回答:“有!”在这里,我首先祝愿大家演讲成功!顿时,掌声响起来。这样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又鼓舞了他们的斗志。整堂课我都在积极地鼓励他们,这就使学生以非常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演讲中。在临近下课时,我们师生合唱了一曲《歌唱祖国》,使主题得到升华。这堂课对我震撼很大,我觉得,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又拉近了许多。这也对我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觉得,沟通会产生理解,沟通会产生爱。当然,沟通更会产生信任。

三、要学会赏识与激励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自私、任性,所以很多老师常常感慨:现在的学生跟以前的学生没法比了,你用强制的方式对待他们的错误,根本行不通。看来对学生的教育方式真的该改变了,这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是的,确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随着独生子女等诸多问题的反复出现,我们真的该换另一种教育方式了,换个方式,呈现的是教育的智慧。

我在学习《扬起自信的风帆》一课时,曾经设计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内容包括:你希望听到表扬吗?你最希望得到谁的赞赏?你希望家长或老师表扬的事是什么?听到表扬后,你会有什么感想?你对得到表扬的期望值很高吗?你对思品课有什么看法?虽然是简单的几个问题,但效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们填写得很认真。经粗略统计,有95%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表扬;有80%的学生最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他们希望家长和老师不仅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还要关注他们的爱、朋友、快乐和烦恼;听到表扬后一般都会很高兴,会更加自信。他们还给我举了很多受到表扬的事例,并说:表扬是对我们的肯定、是鼓励、是期待,被表扬时我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我们这样说并不是回避老师对我们的批评,我们有错误时,当然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但老师要讲究方法,强制、攻击、嘲讽会摧毁我们仅有的那点自尊,我们喜欢给我们鼓舞和鞭策的老师。

的确,我们教育孩子需要有耐心,需要学会满足,需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闪光点,作为教师应该去挖掘他们身上最不易发现的闪光点。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也许就是那么一句话,就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要学会赏识。赏识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动力,当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参与学习时,他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就会得到充分的表现。事实证明:赏识有利于学生发展创造力;赏识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赏识也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赏识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使其发扬光大。只有这样,在愉悦的课堂上才会达到培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我们要真诚地赞扬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这样,他们就会变得更聪明、更充满自信。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鼓励和唤醒。”事实上,强制、攻击造成的后果只能毁坏——不是肉体上的,就是心灵上的,甚至是肉体和心灵上共有的。但当你给予了他们温暖,就等于是在激励、鼓励和唤醒着他们,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