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管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过的最快的是时间,这个阶段工作就这样过去了,是时候静下心来写总结了,通过工作总结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努力与成果。怎么样才能完成一份优秀的工作总结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安全监管局上半年工作总结"这样的内容,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安全监管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安全监管局上半年工作总结供大家参阅!

今年以来,我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牢牢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治理和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1-6月份,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35起,死亡65人,同比分别下降17.7%和25.3%;。其中: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13起,死亡38人,同比分别下降3.4%和5%;工矿商贸事故22起,死亡27人,同比分别下降52.2%和41.3%。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大力构筑完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

1.强化法制建设,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围绕夯实安全生产的法律基础,全面启动《青岛市安全生产条例》修改工作。以事故指标考核为导向,修改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市政府同121个单位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对区市、行业发生的事故每月通报考核,对因工作和责任不落实导致重大隐患得不到及时治理、非法违法行为长期存在、突破年度考核控制指标、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实行年度考核“一票否决”。

2.深化网格化监管,推进责任落实全覆盖。按照“五个全覆盖”要求,进一步优化监管网格,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目前,市、区市、镇街三级已全部实现“五覆盖”,社区覆盖率为79.99%。运用网格化管理平台实施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已有29449家企业的检查情况在网格化运行。

3.坚持“安全月”“安全周”制度,实现督查检查常态化。每次“安全月”“安全周”均有主题、有方案、有重点,协调推动357处路口信号灯设置等重大问题的解决和落实;集中开展两轮督查检查,各级领导深入基层督导检查力度和频次不断加大。率先在全市安监系统实施“3+2”联系区市督查检查工作,截止6月底,全市安监执法队伍共检查企业14293家次,立案行政处罚260起,行政罚款1833.06万元。

4.寓服务于执法,提高监管服务效能。成立了安全生产运行服务办公室,梳理确定100家重点监管企业,采取到企业走访对话、为企业审批提供直通车服务、帮助企业查找隐患等方式,办理审批事项600余件,实现市级建设重点项目审批时限再提速50%,落实解决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困难27项。

(二)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实行企业监管实名制管理。制定了《青岛市安全生产实名制监管推进工作方案》,建立了运行沟通协调、工作调度和信息调整三项制度,设计了企业实名制管理责任表和公示牌模板,通过先行试点和现场观摩会推动,在全市高危和规模以上企业全面推开。同时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为主导,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做到“五落实”。截止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标准化达标企业2688家;有2479家规模以上企业做到“五落实”,共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389名。

2.实施企业隐患自查自纠自报。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市长令和52个行业6804条隐患排查指导标准,推动企业自觉开展隐患查纠。截至6月底,网格化系统显示企业自查自纠各类生产安全隐患22.35万余项,整改完成率达到99.43%。

3.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诚信评分标准,建立了信息平台,近期将挂网试运行,重点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承诺、诚信报告、诚信评价、诚信档案、“黑名单”管理和诚信监督6项制度,对信用等级低或失信的企业,依法在用地、投融资、上市等方面采取限制措施,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给予相关政策优惠。

4.强化企业职业卫生监管基础。推广应用职业病防治信息系统,分地区、分行业对全市7595家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汇总。推进职业健康基础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明确了创建标准和办法,先期选择40家企业试点,逐步提升企业对职业健康的重视程度。

(三)进一步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责任追究体系。

1.深化专项整治,突出闭环管理。开展了劳动密集型企业、涉氨制冷、液化气市场秩序、危险化学品和油气管道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对发现的隐患实施闭环管理。截止6月底,全市排查生产经营单位43064家次,排查整治隐患52524处,打击非法违法行为31881处。发挥专家帮查隐患作用,组织专家对40家重点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诊断检查,帮助排查隐患问题1186项,督促整改完成1152项。累计投入1.4亿元推动涉氨制冷企业转型升级,关停304家,改用其他制冷介质392家,全市涉氨制冷企业由974家减至278家。

2.强化风险管控,规范挂牌督办。分析评估全市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强化风险管控措施。出台了重大事故隐患分级分类挂牌督办工作规范,并将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截止目前全市挂牌督办重大隐患403处,提报省政府挂牌督办油气输送管道重大隐患136处,已整改完成213处。

3.实施有奖举报,强化媒体监督。1-6月份,接听“12350”有奖举报电话3348个,受理有效举报683件,兑现资金7.86万元。出台了安全生产非法违法企业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每月曝光一批非法违法和证照不全、关闭取缔的企业,对8种情形纳入“黑名单”管理的,约谈属地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目前已曝光重大隐患单位13家,对5家违法企业信息在媒体公示;对中冶集团、青钢集团、北船重工和黄岛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4.严格事故查处,实施经济问责。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22起工矿商贸事故进行调查处理,目前已结案10起。查处3起瞒报事故行为。累计采取强制措施控制事故责任人22人,行政处分9人。凡结案事故的调查报告,均在市安监局门户网站和区市政府指定网站全文公开。成立了市政府安委会问责专门委员会,1-6月份,对黄岛、市北、崂山、城阳、胶州、市南、平度、李沧、高新区等9个发生工矿商贸死亡事故的区市实施了经济问责。

(四)着力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素质。

1.实施全员培训,增强监管能力。实施高危行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安全培训“逐企销号”,强化对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截止目前累计培训企业“三项岗位人员”29144人。实行安监执法人员集中轮训制度,突出监管执法能力培养,已举办全市镇街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班2期,培训431人;举办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班2期,培训安监系统监管执法人员217人。

2.广泛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青岛安监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每天发布安全生产最新内容,青岛电视台今日栏目天天播放安全知识滚动字幕,半岛都市报每周刊发一期安全专刊,每月四次以短信形式进行安全生产公益宣传,通过青岛安监手机群向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定向推送事故警示案例等信息。目前“青岛安监”已发布微信、微博710余条;播发专题报道22篇、相关新闻60余篇、公益短信50余条;全文解读“新安法”并在半岛都市报和青岛新闻网刊登;整理10大典型案件在媒体发布。

3.开展应急演练,强化保障能力。开展重点企业应急演练排查销号工作,全市9128家重点企业已完成预案演练销号7056家,完成率77.3%,各类企业共计演练53564家次。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市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达到12支,今年为市级协议队伍配发70.48万元的80余台套堵漏、检测等应急物资装备。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当前,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主要存在两个薄弱问题,一是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薄弱;二是基层安全监管力量薄弱。下步将针对存在问题,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强化红线意识,推进依法治安。深入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修订《青岛市安全生产条例》。深入推进“五个全覆盖”的落实,实施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3+2”督查检查,严格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提高安全生产治理水平。

(二)全力推进企业监管实名制管理。围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摸清高危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底数,进行定岗定责,监督企业完善内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诚信体系建设为抓手,辅以新闻曝光和“黑名单”制度,推动规模以上企业达到“五落实”要求,促使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向安全生产、本质安全倾斜,保障安全生产。

(三)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持续在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油气管道、市政燃气、涉氨制冷、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开展防控重大风险、治理重大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对专项整治不深入、不扎实,隐患整改不彻底的区市,启动经济问责和行政问责;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企业,严格上限处罚、停产停业整顿、暂扣或吊销许可证照、关闭等措施;对重大隐患实施挂牌督办,发挥“12350”举报机制作用,落实“四个一律”措施,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

(四)严格落实企业预案演练销号制度。督促企业完成综合演练、专项演练或现场处置演练。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非煤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等高危企业全面开展模拟事故发生的实战演练,对未按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或组织演练的,依法责令整改。

fwr816.cOM编辑推荐

上半年工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上半年工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20xx年上半年工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上半年以来,**市工商部门采取五项有力举措,切实推进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一是坚持依法登记注册,按照先证后照的要求,对未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一律不予办理登记注册。二是结合企业年检、个体工商户验照和日常市场巡查,按照“谁登记、谁负责”的原则,对食品经营主体资格进行逐户清理和规范。三是坚决取缔食品无照经营。今年已查处取缔食品无照经营户390户。
二、严把食品入市质量关。一是引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已基本建立和落实了进货查验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购销台帐制度、质量承诺制度、不合格食品主动退市制度,确保入市食品质量合格。二是加强对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督促经营者把质量管理贯穿到内部经营的各个环节,提高自律意识和能力。三是积极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打假维权一条街”等创建活动,组织评选食品行业“文明经营户”、“消费者满意单位”等活动,扩大典型示范作用。
三、严把食品经营行为监督关。一是严格食品经营主体登记档案管理,工商所对本辖区食品经营主体全部实行“一户一帐一卡”制度,即对每户食品经营主体建立登记台帐和经济户口卡片,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严格落实“两图一书”管理模式,各工商所全部制作了辖区食品经营布局图和监管人员责任区分布图,与食品经营者[本文来源于-www,,找范文请到网]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同时,坚持以“六查六看”为主要内容的巡查制度,及时登记对每户经营者的巡查记录。三是稳步推行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将食品经营主体划分为A、B、C、D四个类别,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对象的监管。四是逐步配备检测车、快速检测箱等设备,以工商抽检为主,以消费者送检为辅,加强食品质量日常监测和快速检测。五是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为依托,通过“12315”进社区、进村镇、进学校等途径,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的全方位覆盖。六是在本地报刊和电视台设立专栏,按照相关规定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和消费警示信息,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七是把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了农村食品市场质量安全防控体系。
四、严把食品违法行为整治关。一是深入开展专项市场检查,以粮、油、旅游食品等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食品为重点,全年共部署了三次大规模的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五一”前夕,全系统对旅游食品市场进行了集中整顿。二是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建立食品违法案件督办和协查协作制度,重点查处无证无照经营,经销不合格食品、虚假食品广告等行为。
五、严把食品监管责任落实关。一是落实领导责任,按照“属地监管”原则,严格一把手和主管领导的领导责任。二是落实指导监督责任,将各单位内设机构的指导监督责任按职能予以细分和强化,纳入绩效考核。三是落实直接责任人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工商所实行分片划段,责任到岗到人。四是落实效能督查责任,制定了督查管理办法,采取重点督查与综合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督查。

《20xx年上半年工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来源于网,欢迎阅读20xx年上半年工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年上半年工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上半年以来,**市工商部门采取五项有力举措,切实推进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一是坚持依法登记注册,按照先证后照的要求,对未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一律不予办理登记注册。二是结合企业年检、个体工商户验照和日常市场巡查,按照“谁登记、谁负责”的原则,对食品经营主体资格进行逐户清理和规范。三是坚决取缔食品无照经营。今年已查处取缔食品无照经营户390户。
二、严把食品入市质量关。一是引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已基本建立和落实了进货查验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购销台帐制度、质量承诺制度、不合格食品主动退市制度,确保入市食品质量合格。二是加强对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督促经营者把质量管理贯穿到内部经营的各个环节,提高自律意识和能力。三是积极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打假维权一条街”等创建活动,组织评选食品行业“文明经营户”、“消费者满意单位”等活动,扩大典型示范作用。
三、严把食品经营行为监督关。一是严格食品经营主体登记档案管理,工商所对本辖区食品经营主体全部实行“一户一帐一卡”制度,即对每户食品经营主体建立登记台帐和经济户口卡片,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严格落实“两图一书”管理模式,各工商所全部制作了辖区食品经营布局图和监管人员责任区分布图,与食品经营者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同时,坚持以“六查六看”为主要内容的巡查制度,及时登记对每户经营者的巡查记录。三是稳步推行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将食品经营主体划分为A、B、C、D四个类别,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对象的监管。四是逐步配备检测车、快速检测箱等设备,以工商抽检为主,以消费者送检为辅,加强食品质量日常监测和快速检测。五是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为依托,通过“12315”进社区、进村镇、进学校等途径,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的全方位覆盖。六是在本地报刊和电视台设立专栏,按照相关规定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和消费警示信息,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七是把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了农村食品市场质量安全防控体系。
四、严把食品违法行为整治关。一是深入开展专项市场检查,以粮、油、旅游食品等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食品为重点,全年共部署了三次大规模的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五一”前夕,全系统对旅游食品市场进行了集中整顿。二是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建立食品违法案件督办和协查协作制度,重点查处无证无照经营,经销不合格食品、虚假食品广告等行为。
五、严把食品监管责任落实关。一是落实领导责任,按照“属地监管”原则,严格一把手和主管领导的领导责任。二是落实指导监督责任,将各单位内设机构的指导监督责任按职能予以细分和强化,纳入绩效考核。三是落实直接责任人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工商所实行分片划段,责任到岗到人。四是落实效能督查责任,制定了督查管理办法,采取重点督查与综合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督查。

县工商局上半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XX年上半年,在省、地局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职能,认真按照地区局和县局岗位目标任务,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为重中之重,以查办各类食品违法案件为手段,采取食品监管长效机制和各项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得方法,以创新监管机制为突破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有力地打击了各种食品违法行为,为营造放心满意的食品市场和消费环境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基本情况

(一)**县共有19个乡镇354个行政村,食品经营主体1714户,其中食品零售经营主体1099户(含50平方以上的5个,集体、私营的食品经营户64户)、食品配送22户、食品批发24户、食品加工79户,餐饮490户(含农家乐15户)。

(二)截止目前,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全局共出动执法人员517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车次,集中力量检查食品经营户14142户次,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49件,罚没款1.97万元。二是开展节日期间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对节日食品进行重点检查,依法查处销售"三无"食品、冒牌、仿冒、过期变质以及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等违法行为,共查获各类五粮液等系列白酒99瓶(袋),过期啤酒等饮料315瓶(袋),不合格食品3336袋,不合格杏仁露等礼品盒1249盒,标值达5万余元。

二、具体做法

(一)统筹安排,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1、以规范食品监管行为为核心点,着力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强力组织保障。我局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挂帅,分管局长靠前指挥,公平交易牵头负责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责任到人。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强化制度保障。严格落实监管人员、监管任务和监管措施、重点监管食品经营主体资格、经营行为和食品质量,按照网格责任区强化日常监管,认真开展"六查六看",严格规范市场监管行为。三是建立食品安全应急机制,有效提升了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能力。

2、认真评选放心店和放心超市,目前已评选出9户“食品安全示范店”,1户“食品安全放心超市”。根据地区局在每一个行政村评选一户“食品安全示范店”的要求,我局根据实际对尚未成熟的食品经营户继续加强指导、规范,在每个行政村都创建一户“食品安全示范店”,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争取在XX年6月20日前完成。

3、规范食品经营者索证索票和进货制度,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为巩固去年997户食品经营户索证索票成果,继续做好109国道和鲁大复线两旁村庄内食品经营户索证索票工作,以及山区公路两旁和乡镇府所在地食品经营户的索证索票工作。同时各所摸派辖区未建立索证索票工作的食品经营户的基本情况,建立台帐做好准备工作,并印发承诺书1700份,统一印制了《食品安全监管公示牌》XX份以及识假变假等宣传材料,统一发放《购货台账》等,手把手指导经营户户落实索证索票制度、进货查验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等自律制度;手把手指导经营户规范粘贴票证、规范填写进货台账和不合格商品退市记录;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帮助规范店容店貌;重新签订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书;签订食品经营者向社会公众做出不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承诺书;真正做到把服务、引导工作做到了“家”,真正做到进驻一户、规范一户、成型一户。

4、节日食品市场整治工作实现了常态化。乐都县工商局改变了以往的节日市场整治惯例,每到一个节日,各相关职能科和工商所在节前、节日、节后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不是县局等海东局地安排、工商所等县局地安排,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突出重点,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1、以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为着力点,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执法力度,在XX年元月份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月行动。

2、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全、和谐的春节,乐都县工商局抽调执法人员,放弃正常的休息,在正月初四和初七开展了两次春节礼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3、为彻底改变农村山区食品随意经营行为,乐都县工商局抽调执法人员开展了为期3天的农村山区食品市场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了违法行为和规范了农村山区食品市场。

4、为摸清全县的食品经营户真实情况,确实掌握经营户真实情况,为局党组研究、决策提供依据,县局组织全局执法人员开展了为期一个星期的食品安全专项交叉巡查,共检查了全县九个市场和19个乡镇的354个行政村,全面摸清了全县的食品市场基础数据。

三、存在问题

(一)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调查研究不够,工作上创新不够,没有朝气。

(二)索证索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山区部分食品经营户索证索票还不太规范。

(三)市场上还存在个别销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完善各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度;

(二)继续加强索证索票工作;

(三)加大对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四)加强工作研究,创新工作方法。

区安全生产监管局半年总结


区安全生产监管局半年总结

20xx年,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转变作风,强化责任,注重预防,狠抓治本,依法治理,强化基础,不断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地区安全本质度,着力实现政府管控、专业监管、分级管理、企业自主管理相结合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确保本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受控。上半年,全区共发生工矿商贸安全生产亡人事故5起,亡5人,占全年控制指标的38.5%。

一、20xx年已开展及正在开展的工作

(一)明确职责,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能

1.推进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建设

今年起,在区、镇、村三级监管的基础上,正打造全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2月召开了20xx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暨安全生产讲评会,区安委会除按照惯例与全区安委会履约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外,开创性的与全区成员单位签订了责任书和承诺书,根据“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各部门、各层级职责及监管任务,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原则;区安全生产监管局制定了20xx年度执法计划,并经区政府批准同意;各街镇(工业区)制定了检查计划,完成了全区工矿企业区、镇、村三级监管责任的划分工作。

2.强化安全生产事务所工作考核

根据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及重点工作,出台《20xx年街镇(工业区)安全生产事务所业务工作考核细则》,对安全生产事务所基础建设、监督检查、执法保障、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应急处置、事故处理等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二)突出重点,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

1.“亚信峰会”安全生产管控工作

为做好“亚信峰会”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召开xxxx区安委会全体成员(扩大)会议,部署本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要求。二是制定下发了《区安委办关于加强“亚信峰会”期间安全生产三级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严格落实区、镇、村安全生产三级监管责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期间通过村、镇全覆盖检查,发现并查处了3起非法储存危险化学品事件。三是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近期安全生产有关工作的通知》,并针对不同企业类型,分别下发了《关于加强近期检维修作业、间歇式生产等安全生产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化工管线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严格控制加油站成品油罐装零售有关工作的通知》。四是局组成3个检查组,对我区涉及“两重点一重大”企业、间歇式生产企业开展专项检查。五是强化应急值守,加强值班值守工作。六是安委办组成7个联合检查组,按照“四不两直”方式对水上危化品运输、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特种设备、道路交通、油气管线、危化企业等7大行业领域的相关企业实施抽查,并分别听取石化街道、山阳、亭林等单位“亚信峰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和落实情况,确保“亚信峰会”期间本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可控。

2.危险化学品行业集中整治工作

从2月至7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危险化学品集中整治工作,主要包括继续深化“打非治违”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工作、“两重点一重大”企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工作、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计安全管理工作、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特种设备专项治理、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危险化学品道路(水上)运输安全专项治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危险废物处置专项治理、油气输送管线安全专项治理9项内容。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制定了各专项整治方案,各街镇(工业区)制定了辖区危险化学品集中整治方案,在全区形成了1+5+12+x的危险化学品整治方案。其中,区安全生产监管局排摸梳理我区“两重点一重大”企业共126家,涉及重点危险工艺的企业38家、涉及重点监管危化品的企业115家、涉及重大危险源的企业35家、需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的企业14家、纳入安全设计诊断范畴的企业29家。截至6月底,出动检查人员19155人次,监督检查企事业单位和场所9834家次,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1960份,发现隐患数6574起,隐患整改数5780处,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62家,立案查处企业325家,处罚金额518.74万元,行政拘留26人。

3.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

一是油气输送管线专项治理。去年12月至今年3月,共排查出区内共有14组25根各类化工管线以及4组天然气、液化气地下管网,涉及管线单位14家,区内总长度约为1146.8公里(其中各类化工管线总长度306.6公里;地下管网总长度840.2公里)。其中危险化学品管线共6组13根,涉及5家管线单位,区内长度约190公里。整治发现管线存在规划、测绘等基础材料不齐,化工管线、市政公用管线、民用管线等交叉情况不清,管线占压情况严重(共有35处占压点),日常巡检流于形式等问题,现正由各所属街镇(工业区)负责占压点一企一档的建立,明晰占压点形成时间及性质,逐一依法处置。

二是涉氨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去年10月至今年2月,对全区涉氨制冷、金属加工企业液氨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治理。共检查涉氨企业27家,发现不符合项155条,主要存在规划建设手续不完备、违章搭建、防护设施设备不到位、未制定应急预案或未开展演练等问题,并责令企业立即整改,3家企业依法暂停使用液氨。

三是受限空间专项检查。对全区受限空间进行摸底清查,排查出受限空间单位257家,受限空间636处。企业进行自查自纠,局领导带队对企业整改情况进行抽查,发现存在受限空间概念不明、受限空间安全生产知识缺乏、标志标识不清、防护设施设备不到位或者老化失效等问题,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并将后续跟进,确保整改到位。

4.职业卫生监管工作

开展职业病危害一般、较重企业的摸底核查,对市局下发的8898家职业病危害一般、较重的企业名单进行整理,并下发到各街镇(工业区),督促指导企业如实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目前已完成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网上审查680家,完成申报备案353家,接触职业危害员工25203人。

(三)创新转型,提升地区本质安全水平

1.积极推进危险化学品集中经营平台建设

集中经营平台于20xx年12月31日挂牌以来,一是落实扶持政策及服务措施,鼓励、引导区内外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进驻金石湾功能区;二是不断完善流向流动监控系统,签订危险化学品流向流动监控平台合作协议,并开始初步运行;三是加强集中交易平台建设,部分常用危险化学品已在网上交易;四是设立上海化工品集中交易专区中心,实现企业实体入驻、网上交易、流向流动监控及展示功能为一体,整个集中交易平台着力以“源头控制、过程管理、闭环运作”的监管模式推进。

2.推进危险化学品行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继续推进危险化学品行业企业“黑名单”制度,现已公布三批12家“黑名单”单位,发放“警示单”企业104家,对18家企业法定代表人进行诫勉谈话,并抄告给上海石化、化学工业区、华销公司、规划土地、经委、金融机构等21个行业部门,形成了区域“黑名单”联动联控机制,市场力量逐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对危险化学品行业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危险化学品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依法抓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主动查找安全隐患的意识进一步提升。2月28日,《人民日报》连线基层栏目进行了整版报道,《中国安全生产报》、《上海安全生产杂志》都予以了报导,得到了国家安监总局、市安全监管局的充分肯定。

3.全面推广安全生产第三方技术服务

20xx年进一步加大了安全生产第三方技术服务的推广力度,现亭林镇、漕泾镇、朱泾镇等相继引入第三方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安全生产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共服务重点企业375家,技术服务人员45人,截至目前共检查指导企业5061家次,排查出不符合项3134项,95%已按要求完成整改,拍摄照片5万余张,周报83期,重点危险作业报备949次。同时注重拓展第三方技术服务内涵,提升技术服务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其在现场监控、隐患排查、督促企业规范、落实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作用,强化对高危险性企业和八大高危作业环节的检查指导。自去年3月15日以来,没有发生过委托事项范围内的事故,成效显著。

4.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xxxx区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对被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总体规划的16家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开展宣传发动、调查研究、督促指导工作,并协调被调整企业的补助政策。16家企业中已有2家完成调整,5家已有调整计划,1家建议保留,2家需要继续推进,2家已停止危险化学品存储,确保在20xx年底前全面完成。

(四)多管齐下,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1.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

依托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平台,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公益广告播放等活动,加强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发放安全生产宣传品,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共下发安全生产宣传横幅830条,宣传标语(宣传画)1630条(幅),安全生产文件选编100本,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手册10000本,安全生产纪念品(钥匙扣、环保袋、扇子等)5万多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光盘500张;举办专题讲座、发送手机短信等活动,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扩大安全生产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营造“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社会氛围。

2.打造工矿企业安全信息共享平台

借鉴几年来短信宣传教育经验,打造了安全生产教育信息共享平台,现已开发完成,并正式启用。继续加强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特种设备、环保等方面的安全生产知识点、安全提醒、事故通报等信息的发送工作,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知识水平。今年以来,已累计发送各类安全生产信息22万余条。

3.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工作

继续实施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培训工程和企业各层次(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安全干部、班组长)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升全员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安全生产技能水平及应急救援和自救能力。截至6月30日,已完成全员培训20300人,培训班组长2052人,建筑施工人员2000名,企业负责人946人,安全管理人员1072人,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953人,受限空间操作人员395人,电焊工1670人。

4.危险化学品企业分类管理工作

按照企业原料、产品的种类、危险性、工艺特点等原则,对全区现有的1213家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检查、分类指导服务。有针对性的开展企业间分组培训交流活动,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和专家讲座等形式,拓宽危化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思路,提高危化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

(五)转变作风,切实加强安监队伍建设

1.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3月6日召开动员大会以来,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阶段,先后组织8次专题学习活动,向街镇(工业区)安全生产事务所、区属公司、机关内部和部分企业等征求意见及建议67条,梳理汇总为31条;查摆问题、开展批评阶段,局领导班子坚持聚焦“四风”,深入剖析思想根源,明确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撰写局领导班子及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为召开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做好充分准备。局机关和监察大队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目前已即知即改12条意见,取得了初步成效,获得了服务对象的好评。

2.深化安监队伍建设

开展安全生产监管系统业务轮训班、《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依法履行日常监管职责。以中队为单位,定点联系若干街镇(工业区)事务所,指导基层执法人员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熟练掌握执法程序,为顺利实施委托执法奠定基础。严格执行《区安全生产监管局行政效能建设实施意见》、《区安全生产监管局工作日志管理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树立优质高效、勤政廉洁、公正规范的安监部门形象。

3.加强机关安全文化建设

通过举办“微讲坛”系列活动、“共享和交流”法制论坛,党支部、团支部及工会的体育竞赛、联谊会、节日宣传等多种形式活动,提高全系统员工的综合素质,营造凝心聚力的工作氛围,提升各级安监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下半年度工作打算

(一)落实安全生产监管延伸工作

拟定《进一步加强地区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的意见》、《街镇(工业区)安委会(办)工作指导意见》、《xxxx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延伸三级监管责任至村(居)民小组,完善基层大安全监管网络和隐患“发现”机制。

(二)加强油气管线整治工作

一是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相关街镇(工业区)会同管线单位,共同负责本区域内违法占压建(构)筑物的拆除,发展改革委、建设交通委、安全生产监管局按照相关法律要求,负责检查督促管道违章占压整治工作推进,规划土地局负责对违章占压建(构)筑物的合法性认定,公安等部门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二是规土部门牵头开展化工管线选线规划、竣工测量资料等基础材料的收集核准工作,制作区内化工管线走向图,并确认管线是否按照规划线位实施,与市政公用管线、民用管线交叉等情况,全面准确掌握我区地下管线的总体情况。三是各管线主管部门协调相关管线单位研究与沿线村镇联检事宜,督促管线单位制定与沿线村镇联检方案,加强与沿线街镇(工业区)协作,在专业队伍巡查的基础上,建立化工管道安全协管员队伍,落实群防群治工作,构建长效机制。

(三)推进危险化学品行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开展“诚信企业”评选活动及安全生产千名法人代表诚信签约活动,促进企业遵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更好地依法履行主体责任。同时修订《xxxx区危险化学品行业企业生产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完善实施范围、细化条件、简化程序,使“黑名单”实施更科学、公正、公平。

(四)继续推进安全生产第三方技术服务

现正委托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xxxx调查分队对一年多来安全生产第三方技术服务的绩效进行专项调查;同时强化和推进此项工作,在全区范围内推广,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区安全生产监管局将进一步加强综合统筹协调工作,指导街镇(工业区)开展安全生产第三方技术服务,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使其成为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力支撑。

(五)积极推进危险化学品集中经营平台建设

一是成立上海化工品交易市场(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专区)管理委员会;二是印发xxxx区危险化学品流向流动监控管理办法;三是实施危险化学品流向流动监控平台;四是建立上海化工品交易市场(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专区)中心,做到三集中、三到位,上海化工品交易市场总部迁入金石湾,和交易平台、监控平台、展示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做到有效衔接。

(六)做好国家60个危险化学品重点县(市、区)安全生产攻坚工作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60个危险化学品重点县(市、区)安全生产攻坚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出台《xxxx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到20xx年底,60个重点县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全面实现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化工园区建立并运行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体系;危险化学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下降50%以上,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力争杜绝重特大事故;政府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等目标,开展工作。

(七)继续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

完成安全生产年度执法计划;由监察大队与各街镇(工业区)安全生产事务所对接,正式实施委托执法工作;有计划推进重点监管企业主要负责人警示约谈活动,及时了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督促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八)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对安全生产监管标准化“云平台”试运行以来的情况进行分析调研,完善“云平台”系统、运行管理模式和企业数据,并在第二工业区全面推广;完善安全生产执法信息系统,分级完成企业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开发街镇(工业区)安全生产事务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其开展日常执法检查提供基础支撑,推动信息化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保障作用。

(九)继续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

继续实施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培训工程和企业各层次(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安全干部、班组长)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计划完成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培训40000人,法人代表及总经理培训1000人,分管领导及安全干部1000人,班组长2000人。

(十)继续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在前期清查摸排的基础上,下半年将开展村域小化工专项整治、三年内事故发生单位专项检查、受限空间专项整治、“两重点一重大”企业监督检查等一系列集中检查治理工作;做好危险化学品集中整治行动收尾及总结工作,对发现的隐患督促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推进二工区封闭式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抵御和防范危化品事故的能力。

(十一)继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

以生产加工型工贸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创建达标及已达标危险化学品企业复评提升为重点,继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年内计划完成工矿商贸规模以上企业180家三级达标,规模以下企业200家(其中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150家)三级达标,完成37家已达标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复评工作。

(十二)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

组织开展行政委托检测工作;继续有序推进一般、较重企业申报核查工作;深入推进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执法年”活动,对水泥生产、石材加工等行业企业职业病危害进行专项治理;继续紧抓源头管理,认真做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教育,强化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职业病危害防范意识。

感谢您阅读工作总结频道的《安全监管局上半年工作总结》一文,希望帮助您解决写工作总结的需求和参考,如果本文还未解决您的需求,可以继续访问上半年安全工作总结栏目。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