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公交站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几点体会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在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尝试过写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促进公交站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几点体会”,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促进公交站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几点体会文章标题:促进公交站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几点体会
多元投资合作开发“缓解瓶颈”实现双赢关于促进公交站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几点体会
城市公交在保障城市交通畅道和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以及保护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公交站场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事业中显得尤为重要。xxxx公司赤岗冲多功能停车场的建成投产使用,探索出了一条加快城市公交站场建设的新路子。将公交站场建设与大型商业超市结合一体,充分发挥公交站场的附加值,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盘活部分存量土地,减少了企业投入资金,实现了双赢的结局。这在湖南省乃至全国城市公交行业中开创了一个成功的先例。
[第1文章- 第1帮您找文章]
一、公交站场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回顾公交发展的历史,公交站场无论是从它的定位、到规划、还是建设,都成为了制约公交事业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站场用地严重不足。据统计,2001年,xxxx拥有公交车辆1544台,总停车场面积40293m2,按照国家最低标准65m2/标台计算,停车场面积仅为国家标准的40.1%;2004年,广州拥有公交站场322个,总停车场面积730000m2,但按照国家标准,站场面积缺口达57%。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规格不合理。公交站场的布局应有科学的规划,即公交站场的规划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在城市中心区、大型商业文化和体育设施、大型住宅区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都要有配套规划;在城市远期规划中应预留公交站场用地,避免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出现规划上的缺陷。2、管理不科学。公交站场资源的稀缺性与其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存在矛盾。公交站场作为附加于土地资源之上的交通设施,在目前的客运市场竞争中将变得日益稀缺与昂贵,如何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率和效益?这是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和公交企业都必须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3、投资少。投资主体单一,没有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除政府部分投资和公交企业少量积累的资金外,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参股对城市站场建设的投资少。如:按照规定,有10000人的开发小区,就要设立公交站场,但是有些开发商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节省土地资源,并不按规定执行,更为恶劣的是有些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时,把开通公交作为一个卖点,商品销售完了,公交站场用地也改作了他用。。二、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实现公交站场建设的快速发展公交站场是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发达国家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经验,城市公交基础设施的投入一般应保持POP的百分之三到五左右,否则,公交基础设施功能将难以保证。但据统计,2001年全国用于城市公交的投资只有190亿人民币,不足全国城市POP的百分之一,用于公交站场建设的投资就更少(摘自《中国城市公交存在五缺陷,今后将优先发展公交》。而欠发达地区投入公交站场建设更少之又少。如何解决公交站场建设的发展问题?通过赤岗冲多层多功能停发车场的建设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1、只有转变观念,开拓筹资渠道,多种形式投入才能解决公交站场投资主体单一的问题。xxxxxx停车场,早在1994年就进行了规划。设计为五层停车场,总建筑面积37354m2,总投资8916万元。资金来源主要靠企业积累和自筹。由于公交企业是一个服务型的社会公用事业性质的企业,其性质的社会公益性,决定了公交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的要考虑社会效益。当时,总公司职工工资和维持正常运营生产的油料、燃料都难以保证,政府对公交企业的补贴也是杯水车薪,还时时难以到位,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一笔资金来建设停车场。xxxxxx停车场工程于1994年4月开工,1996年6月因无资金停工,只完成500多万元的桩基工程量,资金缺口8404万元。公司规划拟建设的8个停车场,总征地面积582.174亩,如:大路坪、桃花、望城坡等基地多年前就签定了征地合同,批准了用地红线图,都是由于后续资金难到位种种原因,基地建设久拖未决。2003年、2004年,新一届总公司领导转变观念,大胆创新,采取租赁、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加快站场建设。截止2004年7月,在二环线立交桥租赁公交停车场7个,总面积23667.84m2。2003年2月18日,赤岗冲停车场经过变更原设计增加超市功能和公交停发车功能,采取合作形式进行开发建设,获得了总公司职代会联席会议通过。赤岗冲多功能停车场总建筑面积有50597m2,商业超市营业面积两层14797.5m2。地下商业停车库面积11100促进公交站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几点体会

促进公交站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几点体会m2。xxxxxx停发车场面积达到29921m2(包括顶层停车面积6580m2),基本满足了东塘地区公交车辆伯停车需求。2、解决公交站场用地困难,要充分考虑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土地资源在我国是稀缺资源。随着城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土地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要解决公交站场用地,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土地使用方(包括公交企业)在规划、建设开发、使用土地时,就要充分考虑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节约用地,防止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要增加单位面积土地投资强度,努力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效益。赤岗冲停车场工程于1994年4月开工,投入基础建设500余万元,1996年6月因无资金停工。2003年再资动工,而当时期设计的通道车停车场结构,已毫无实际意义,桩基础及设计方案全部报废,城市规划一度将停车场变更为城市绿地。期间闲置7年多,给国家、企业都造成了损失。东塘地区的公交车辆丛部停在劳动路沿线。变更原设计后的xxxxxx停车场,大大地增加了土地的集约效益。3、加快公交站场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公交站场的附加值。城市公交站场建设,是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理应得到政府的投资和扶持。城市公交的性质,决定了公交企业只是一个微利企业,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然而,资本的特性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对于投资大的纯公交站场等基础设施,逐利的社会资本、民营资本,优先考虑的是资本的投资回报,在政府投资不到位的情况下,公交企业就必须充分发掘、利用公交站场的附加值,利用站场带来的客流,交通环境的优化,公交的广告效应,吸引和鼓励社会、民营资本来投资公交站场建设。4、合作开发,对合作双方要实现双赢的局面。只有双赢,合作的基础才牢固,合作才能长久。xxxxxx多功能停车场经过变更原设计,增加了超市功能,通过自动扶梯,将停车场与国内知名超市购物中心连为一体。一方面,公交车为超市带来了四面八方的客源,大大改善了超市的交通环境,方便了市民。另一方面,公交站场以大型超市为依托,不仅增加了客流,方便了购物后的乘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获得了提高。同时,通过合作开发,我司按使用功能划分出让了商业部分的土地使用权,原九四年投入的桩基础部分500多万元也作为我司投入。通过盘活这部分存量土地资源及报废的桩基础设施,我司在获得等量三万多平方米公交站场的条件下,减少了资金投入6000多万元。这是合作双方都乐于看到的结果。5、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公交站场建设。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附加值,用少的投资,多、快、好、省地建设公交站场是当前公交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公交企业转变观念,创新思想,促进公交站场建设的同时,政府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来确定城市交通布局、交通结构,预留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的范围,确保城市公共交通的用地需求。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明确远期和近期建设任务以及相应的资金投入方案,才能加快公交站场建设,缓解公交站场建设这个“瓶颈”。我司在合作开发公交站场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也将更进一步在这个领域进行探索,通过租赁、合作、自筹资金、实行多元投入股份制等渠道,加快公交站场建设,以争取早日缓解公交停车难的局面。

《促进公交站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几点体会》来源于第1,欢迎阅读促进公交站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几点体会。
促进公交站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几点体会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城市公交站场建设的几点体会


城市公交站场建设的几点体会
多元投资 合作开发“缓解瓶颈”实现双赢 关于促进公交站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几点体会
城市公交在保障城市交通畅道和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以及保护环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公交站场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事业中显得尤为重要。xxxx公司赤岗冲多功能停车场的建成投产使用,探索出了一条加快城市公交站场建设的新路子。将公交站场建设与大型商业超市结合一体,充分发挥公交站场的附加值,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盘活部分存量土地,减少了企业投入资金,实现了双赢的结局。这在湖南省乃至全国城市公交行业中开创了一个成功的先例。
一、公交站场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回顾公交发展的历史,公交站场无论是从它的定位、到规划、还是建设,都成为了制约公交事业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站场用地严重不足。据统计,2001年,xxxx拥有公交车辆1544台,总停车场面积40293m2,按照国家最低标准65m2/标台计算,停车场面积仅为国家标准的40.1%;2004年,广州拥有公交站场322个,总停车场面积730000m2,但按照国家标准,站场面积缺口达57%。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规格不合理。公交站场的布局应有科学的规划,即公交站场的规划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在城市中心区、大型商业文化和体育设施、大型住宅区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都要有配套规划;在城市远期规划中应预留公交站场用地,避免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出现规划上的缺陷。
2、管理不科学。公交站场资源的稀缺性与其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存在矛盾。公交站场作为附加于土地资源之上的交通设施,在目前的客运市场竞争中将变得日益稀缺与昂贵,如何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率和效益?这是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和公交企业都必须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3、投资少。投资主体单一,没有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除政府部分投资和公(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交企业少量积累的资金外,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参股对城市站场建设的投资少。如:按照规定,有10000人的开发小区,就要设立公交站场,但是有些开发商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节省土地资源,并不按规定执行,更为恶劣的是有些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时,把开通公交作为一个卖点,商品销售完了,公交站场用地也改作了他用。。
二、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实现公交站场建设的快速发展
公交站场是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发达国家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经验,城市公交基础设施的投入一般应保持pop的百分之三到五左右,否则,公交基础设施功能将难以保证。但据统计,2001年全国用于城市公交的投资只有190亿人民币,不足全国城市pop的百分之一,用于公交站场建设的投资就更少(摘自《中国城市公交存在五缺陷,今后将优先发展公交》。而欠发达地区投入公交站场建设更少之又少。如何解决公交站场建设的发展问题?通过赤岗冲多层多功能停发车场的建设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只有转变观念,开拓筹资渠道,多种形式投入才能解决公交站场投资主体单一的问题。
xxxxxx停车场,早在1994年就进行了规划。设计为五层停车场,总建筑面积37354m2,总投资8916万元。资金来源主要靠企业积累和自筹。由于公交企业是一个服务型的社会公用事业性质的企业,其性质的社会公益性,决定了公交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的要考虑社会效益。当时,总公司职工工资和维持正常运营生产的油料、燃料都难以保证,政府对公交企业的补贴也是杯水车薪,还时时难以到位,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一笔资金来建设停车场。xxxxxx停车场工程于1994年4月开工,1996年6月因无资金停工,只完成500多万元的桩基工程量,资金缺口8404万元。公司规划拟建设的8个停车场,总征地面积582.174亩,如:大路坪、桃花、望城坡等基地多年前就签定了征地合同,批准了用地红线图,都是由于后续资金难到位种种原因,基地建设久拖未决。
2003年、2004年,新一届总公司领导转变观念,大胆创新,采取租赁、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加快站场建设。截止2004年7月,在二环线立交桥租赁公交停车场7个,总面积23667.84m2。2003年2月18日,赤岗冲停车场经过变更原设计增加超市功能和公交停发车功能,采取合作形式进行开发建设,获得了总公司职代会联席会议通过。赤岗冲多功能停车场总建筑面积有50597m2,商业超市营业面积两层14797.5m2。地下商业停车库面积11100m2。xxxxxx停发车场面积达到29921m2(包括顶层停车面积6580m2),基本满足了东塘地区公交车辆伯停车需求。
2、解决公交站场用地困难,要充分考虑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土地资源在我国是稀缺资源。随着城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土地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要解决公交站场用地,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土地使用方(包括公交企业)在规划、建设开发、使用土地时,就要充分考虑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节约用地,防止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要增加单位面积土地投资强度,努力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效益。赤岗冲停车场工程于1994年4月开工,投入基础建设500余万元,1996年6月因无资金停工。2003年再资动工,而当时期设计的通道车停车场结构,已毫无实际意义,桩基础及设计方案全部报废,城市规划一度将停车场变更为城市绿地。期间闲置7年多,给国家、企业都造成了损失。东塘地区的公交车辆丛部停在劳动路沿线。变更原设计后的xxxxxx停车场,大大地增加了土地的集约效益。
3、加快公交站场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公交站场的附加值。
城市公交站场建设,是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理应得到政府的投资和扶持。城市公交的性质,决定了公交企业只是一个微利企业,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然而,资本的特性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对于投资大的纯公交站场等基础设施,逐利的社会资本、民营资本,优先考虑的是资本的投资回报,在政府投资不到位的情况下,公交企业就必须充分发掘、利用公交站场的附加值,利用站场带来的客流,交通环境的优化,公交的广告效应,吸引和鼓励社会、民营资本来投资公交站场建设。
4、合作开发,对合作双方要实现双赢的局面。
只有双赢,合作的基础才牢固,合作才能长久。xxxxxx多功能停车场经过变更原设计,增加了超市功能,通过自动扶梯,将停车场与国内知名超市购物中心连为一体。一方面,公交车为超市带来了四面八方的客源,大大改善了超市的交通环境,方便了市民。另一方面,公交站场以大型超市为依托,不仅增加了客流,方便了购物后的乘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获得了提高。同时,通过合作开发,我司按使用功能划分出让了商业部分的土地使用权,原九四年投入的桩基础部分500多万元也作为我司投入。通过盘活这部分存量土地资源及报废的桩基础设施,我司在获得等量三万多平方米公交站场的条件下,减少了资金投入6000多万元。这是合作双方都乐于看到的结果。
5、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公交站场建设。
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附加值,用少的投资,多、快、好、省地建设公交站场是当前公交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公交企业转变观念,创新思想,促进公交站场建设的同时,政府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来确定城市交通布局、交通结构,预留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的范围,确保城市公共交通的用地需求。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明确远期和近期建设任务以及相应的资金投入方案,才能加快公交站场建设,缓解公交站场建设这个“瓶颈”。
我司在合作开发公交站场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也将更进一步在这个领域进行探索,通过租赁、合作、自筹资金、实行多元投入股份制等渠道,加快公交站场建设,以争取早日缓解公交停车难的局面。




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北京市乡村旅游悄然兴起,但此时乡村旅游处于自发发展阶段。自1998年后逐渐进入规范发展阶段。二十多年来,北京市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紧密协作下,在全市乡村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努力下,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北京市实际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形成了北京市乡村旅游的区域特色、行业管理、业态创新、政府投资、社区营销、融资模式等乡村旅游“北京模式”。

突出区域特色明确功能定位

在北京市首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指出,未来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树立大旅游观,积极调整旅游产业结构,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以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打造城市、郊区两个市场,坚持“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具有首都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大力推动首都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北京市旅游局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遵照国家旅游局主张的:坚持以农为本、以人为本、以和为本的“三为本”原则;走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路子;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品牌主体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把发展旅游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培育旅游新产品,打造旅游新业态。

北京市旅游局张慧光局长指出:“走特色发展道路,大力促进民俗旅游向乡村度假旅游产业转型,提升郊区民俗旅游的质量和水平”。各远郊区县紧紧围绕自身资源特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特色村落、特色乡村酒店、特色民俗活动和特色沟域文化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旅游公司、专业酒店管理集团和职业经理人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把乡村旅游发展与山区生态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乡村旅游促进计划”,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以旅游发展带动郊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区(县)一色

实现13个区县乡村旅游功能特色的清晰定位

“一区(县)一色”是挖掘区域特色,形成错位经营的重要手段。深入挖掘北京郊区的乡村民俗文化,协调好区域分工,在研究现有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的空间战略,不同的空间板块吸引不同的市场人群,提供各有特色的吸引物,以特色吸引游客。不同区位的空间产品出现雷同是不可避免的,有时相互之间也并不冲突,针对这点问题,采取的态度是“求异存同”,满足市场的多方需要。明确区县旅游定位,实现“一区(县)一色”,提高了各区县的竞争力。

各区县乡村旅游功能特色分别为:朝阳区为“中国商务旅游第一区”,海淀区为“皇家园林旅游区”,丰台区为“国家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门头沟区为“山都水谷、北京第一山水庄园”,房山区为“北京祖源、休闲胜地”,通州区为“滨水新城、漕运古镇”,顺义区为“临空型商务会展旅游之都”,昌平区为“温泉胜地”,大兴区为“绿海甜园休闲旅游区”,平谷区为“休闲绿谷”,怀柔区为“不夜怀柔”,密云县为“渔乐圈”,延庆县为“国际旅游休闲名区”。

一沟(带)一品

构造26条乡村旅游沟(带)的聚合产业

在土地、森林、山庄、湖泊、农田、农作物、观光园、民俗民风等各方面深入挖掘乡村旅游增量,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农委调整农业产业(果、牧、林、农等)和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从规划、产业布置及公共设施等角度打造“一沟(带)一品”。通过“一沟(带)一品”的实现解决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散、小、重复建设问题,形成规模经营。

和两年时间内,北京市乡村旅游充分发挥北京市的人才智力优势,委托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完成了26条“一沟(带)一品”乡村旅游沟(带)产品规划。包括:朝阳区的“温榆河运动休闲游憩带”,海淀区的“大西山乡村旅游示范沟带”和“温泉镇红楼名源乡村旅游带”,丰台区的“河西生态走廊乡村旅游”和“花卉旅游区”,门头沟区的“妙峰山镇乡村旅游示范沟带”和“赵家台沟域旅游”,房山区的“十渡山水文化休闲走廊”和“北线山野奇趣乡村旅游沟域”,通州区的“京东运河湿地文化休闲区”和“回族风情乡村旅游区”,顺义区的“旅游‘金光大道’(东北部浅山地区乡村民俗旅游沟带)”,昌平区的“‘阳光流村’山地休闲旅游区”、“叠翠燕平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和“温榆河丽水温泉现代休闲旅游集聚区”,大兴区的“采育葡萄大世界”和“庞安田园休闲大道”,平谷区的“‘桃花深处’国际乡村汽车营地旅游休闲度假区”、“‘金海17里’乡村休闲旅游沟域”和“‘桃源静谷’山地休闲度假区”,怀柔区的“‘燕山满韵’风情大道”和“汤河川满族风情体验区”,密云县的“云蒙风情大道”和“古北口镇汤河‘沟域经济’”,延庆县的“妫

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第2页

河乡村旅游带”和“仓米古道乡村旅游沟域”。

一村一品

开展30个特色乡村民俗旅游村的创意策划

民俗村作为乡村旅游产品的重要微观基础,长久以来处于单独生产和经营的状态,大量的经验和事实表明,这种局面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起,北京市旅游局以“以点带面、打造精品、提升品牌”为目标,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和典型示范区的建设,以现有民俗村为基础,选择旅游要素丰富、特点鲜明的民俗村落,共对30个特色乡村民俗旅游村进行了创意策划,包括海淀区的“法兰西乡情·管家岭村”和“京西妙高文化·七王坟村”,丰台区的“地热温泉·南宫村”,门头沟区的“生态养生休闲·韭园村”、“京味文化·水峪嘴村”和“农禅合一·樱桃沟村”,房山区的“穆桂英故里文化·穆家口村”、“都市人的精神家园·水头村”和“养生山吧、创意空间·中英水北台村”、通州区的“宠物犬休闲文化·大邓村”和“盆景文化创意·大营村”,顺义区的“红色经典·焦庄户村”,昌平区的“边城文化·长峪城村”、“原生态自然文化·东水峪村”和“异国风情·瓦窑村”,大兴区的“采育人家,葡萄酒坊·东营二村”、“梨花之乡,休闲庄园·梨花村”和“生态休闲,有机蔬菜大观园·留民营村”,平谷区的“边关山寨·玻璃台村”、“乡土旅游的金凤凰·雕窝村”和“生态新农村·挂甲峪村”,怀柔区的“长城壁画·北沟村”、“栗花深处、休闲溪谷·六渡河村”和“青山、碧湖、农家·上王峪村”,密云县的“体验古镇魅力、寻访边关文化·古北口村”、“东极避暑、养生花园·花园村”和“京都游憩,渔味人家·口门子村”,延庆县的“奶牛风情,魅力新村·大柏老村”、“凤凰城、火盆锅、豆腐宴·柳沟村”和“妫水源·上磨村”。

生态旅游度假区

未来郊区旅游发展方向

休闲和生态已经成为游客的两个主要旅游诉求,北京市旅游局以生态旅游度假区为未来郊区旅游发展的方向。根据由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共同主办的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所倡导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精神,北京市旅游局与环保局共同编制了《生态旅游度假区评定规范》,并已通过了由乡村旅游行业专家、市环保局和市质监局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组的评审,将申请成为地方标准,即充分利用现有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以休闲度假游为重点,挖掘“都市休闲、山水休闲、生态野趣、温泉保健、民俗风情、养生健体、漂流历险、美食养生、红色经典”等特色旅游产品,创建市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延庆龙庆峡、昌平温都水城、丰台南宫、怀柔夜渤海、密云云蒙风情大道都在积极申报市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并争创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

促进京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树立乡村旅游的产品品牌,“一区(县)一色、一沟(带)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正是建设新时期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必由之路。“一区(县)一色、一沟(带)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初步建立了区县、区域、沟域、村镇四个不同梯度的产品层次,同时通过“旅游新型业态”塑造新产品形成了网状产品体系结构,并通过“生态旅游度假区”引领乡村旅游新方向,使整个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更加完善。这一多层次、多业态、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并最终形成品牌,必将引导未来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北京市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农委等相关部门紧密协作下,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产业实际的乡村旅游发展道路,不断创新思路、谋求发展,实现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壮大。

规划引导,标准管理

7月,北京市旅游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的《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xx年)》通过专家评审;12月,北京市旅游局制定的《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从开始,北京市乡村旅游形成了完善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逐步走上了品牌化发展的道路。

伴随着北京市旅游局制定的一系列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北京市乡村旅游逐步实现有序化发展。,北京市农委和市旅游局联合制定推行《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户评定标准(试行)》和《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户评定暂行办法》。至,北京市旅游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村等级划分及评定标准》和《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户等级划分及评定标准》;1月,北京市旅游局与市技术监督局制定《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规定了养生山吧等八个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地方标准,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新业态地方标准;5月,北京旅游局在率先制定《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管理公约》;5月,北京市旅游局制定的《生态旅游度假区评定规范》通过专家评审。北京旅游局的一系列乡村旅游标准从不同侧面指导着北京市乡村旅游的规范发展,全面推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

北京市旅游局还组织进行了一系列乡村旅游的专项调研,为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升级规划的具体实施、乡村旅游规范标准的落实提供了智力支持。

部门联动,政策集成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支持力量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乡村旅游的管理机构主要涉及:旅游局、农委、发改委、园林局、国土局等十几个部门,这种多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状况,使得乡村旅游要素难以整合,整体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影响和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北京市旅游局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前瞻性地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部门联动制度,即:旅游局牵头,农委、发改委、园林、国土、卫生、工商、税务、公安、民政、环保、妇联等行政管理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乡村旅游的指导、监督、管理,以促进北京市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发改委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打造生态涵养发展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酒店和乡村旅馆,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北京市乡村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北京市水务局制定了《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美化了乡村环境;北京市园林局一方面通过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加强了对山区生态林的建设与管理,实现了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促进了乡村旅游景观的保护,此外,还启动了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建设,大力进行绿化,打造了一大批天然氧吧和郊野公园,初步形成了环绕北京城市的森林景观;北京市环保局深入开展污水治理、生态环境改善等工作,整治了乡村旅游环境,为乡村旅游创造了更干净的服务、接待环境;北京市科委实施“太阳能照亮百村示范工程”,改善了农村地区道路照明状况和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大力推动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市妇联组织农村妇女成立了34个“巧娘工作室”,参与北京乡村旅游商品设计制作大赛,推进了乡村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制作,完善了乡村旅游产业链。

景观保护,社区参与

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乡村景观的保护。北京市旅游局为了提高乡村旅游对乡村环境优化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用,实现北京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地发展,率先制定了《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保护公约》,建立了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的协同机制,使北京市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不仅强调单体的、有形的、物资性(如建筑等)的遗产保护,更重视无形的、非物资性(如艺术、民俗等)的文化遗产的保护。

《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保护公约》分别从村落景观保护、田园景观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景观保护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以加强民俗旅游村的规范自律治理,使乡村旅游的行业管理与自律管理相结合,促进民俗旅游村落风貌的保护和建设工作,创造环保、整洁、优美的北京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环境。

《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保护公约》体现出乡村景观保护中的保持传统文化继承性、建立高效生态系统、保持自然景观完整性和多样性、资源合理开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等原则,使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保护有章可循,促进北京市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北京市乡村旅游的行业规范管理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形成了规划引导、标准管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景观保护、社区参与的北京模式。

做知识型员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做知识型员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内容显示中文章标题:做知识型员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古人云:“学海无涯。”今人说:“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知识是无限丰富和不断更新的,不可能一次学习终身受用,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人们在知识经济时代成功的法码。快速流动的水永远不会结冰,不断思维的大脑更灵活。随着社会越来越快的发展速度,我们都感到自己的知识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那么,我们怎样在浩如烟海的信息社会,与更新的知识同步而行,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呢?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第1文章- 第1帮您找文章]首先,要端正思想态度,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与目的。当前,铁路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企业迫切需要会学习的知识型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员,应当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将企业的发展与自身的命运紧密联系,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坚持不懈地学习,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才能不被社会淘汰,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学历已代表过去,学历教育已被终身教育取代。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不断的学习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学习能力,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和毅力。常听到有人埋怨:学这么多知识有什么用,工资也不见涨。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许多人逐步放松了学习,认为只要完成本职工作就行了,业余时间都送给麻将、扑克、网络游戏。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在困难面前,有人退却了,选择了放弃。学习,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只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日积月累,小河最终会流入大海;学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能拒绝花花世界的诱惑,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或者总以各种理由而不能抽出时间学习,最终只剩下浮华的外表和空虚的内心。人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升华,在不断的升华中实现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与坚定的决心,事业何以成功?再次,树立“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的决心。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铁路企业员工,更应该如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争做一名知识型职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生产一线的工人应该朝着技师或高级技师靠拢,保证从自己手中生产出的产品都是质量过硬的产品;技术人员应该把中、高级职称定为自己前进的方向,把不断开发、设计出新的产品作为奋斗目标;营销人员应该更深入的了解市场,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在稳住原有客户的同时,开发出更多的客户;不同管理层的管理者应该学习更新、更先进的管理理念,把提高企业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内涵式发展作为孜孜不倦的追求。热爱本职工作,甘于奉献,拼搏进取,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学技术就要过硬,干活就要干出精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企业,回报社会。最后,要尽可能做到专业知识与爱好的完美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学习和掌握的先进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不断创新。在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及技能的同时,还应该涉猎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不同角度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文化素质,不断适应岗位变化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论是从做人的道理还是从社会的需要、工作的需要,还是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需要,我们都必须努力学习,以适应世界的千变万化,更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做知识型员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来源于第1,欢迎阅读做知识型员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做知识型员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当前发改工作的几点思考


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当前发改工作的几点思考

自从我县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以来,笔者通过认真学习,对科学发展观有了全面的理解和认识。现结合工作实际,笔者就20xx年发改工作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是理清20xx年发改工作的思路。20xx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加快推进“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关键之年。组织好本年度发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xx年我县发改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 :“围绕一个目标,突破两个难点,抓实三项工作,落实四项措施”。即围绕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目标,突破项目争取和项目建设两个难点,抓实宏观经济管理、投资管理、物价管理三项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实施“四项制度”、推进“发改服务进万家”活动、加强内部管理四项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抢抓机遇做好项目争取和建设工作。20xx年,发改局除认真督促主管部门实施好已经落户**的重大项目外,还要积极向上级发改部门争取9个重大项目,分别是:苗家丫口至松坡油路建设、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县职业中学实训楼建设、金河水库建设、县城供排水管网改造、**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龙街古富普渡片区开发项目、20xx年重点退耕还林地区5000亩基本口粮田建设、云南曲硐核桃交易市场建设。
三是不断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发挥县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密切关注全县经济发展、运行情况和特点,及时跟踪、监测和分析全县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加强对经济发展中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提出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及保障措施。认真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准备工作。同时,要切实抓好物价和价格管理工作,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
四是不断强化各项工作措施。为确保年初县委政府和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的圆满实现,发改局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二是继续实施行政问责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实施“发改服务进万家活动”,切实推进项目工作。四是加强发改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搞好班子的团结,不断提高班子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五是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好科学发展观学习学习实践活动,使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工作措施进一步改善、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学习“新发展理念”的几点体会


学习“新发展理念”的几点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新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原则和组成部分。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点明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历史和实践表明,发展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也不会一成不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全局性、根本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着眼,确立了“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我们党在深刻剖析国际国内发展大势、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它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全局的高度为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作了解答,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彰显了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开拓发展方式新革命、提升发展水平新境界的决心与信心。

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新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深刻把握党的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个“新成就”,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安徽篇章。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发展“新方位”,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前景。要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新特点”,努力实现更均衡更充分的发展,逐步实现全省人民共同富裕。要深刻把握分两步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全面提升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现代化水平。要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部署的“新任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个“新要求”,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学笃用,把新发展理念贯穿领导活动全过程,落实到决策、执行、检查各项工作中,通过示范引领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从灵魂深处确立对新发展理念的自觉和自信。要用好辩证法,既要一体坚持、一体贯彻,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又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要创新手段,守住底线,善于通过改革和法治推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同时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守土有责、主动负责、敢于担当,积极主动防范风险、发现风险、消除风险。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几点认识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几点认识
像局长2016年元月4日在安全生产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一样,刚刚过去的2005年,不只是我国也是我矿安全生产工作攻坚克难、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尽管我矿在05年度实现了安全无工亡,无重伤,轻伤不超标;无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安全管理做的疏而不漏,相反,我们的安全现况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借这次“本职工作与本质安全大讨论”我发表以下几点不成熟的认识。
一、落实管理干部责任制。切实树立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的思想。在煤矿行业,不抓安全的干部不能当干部,当了干部也不是好干部。做干部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安全,任何地方都不能忽视安全,任何事情都不能冲击安全,任何人都有责任搞好安全。
二、生产组织要得力。由于人的文化基础和技术素质的差异,工作组织之中不能一刀切,要全理搭配,班组长要合理组合,职工也要合理组合。这样安全生产上能更好的实现互保联保。并且能各用其长,学中干,干中学,督促进取,扬长避短。[]
三、制度化、规范化。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管理,不能单一行事,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能信口雌黄,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出行为规范的工作制度,同时,制度需要有它的强制性,但更要具有它适宜的民主化和人性化。在强制的基础上掺合着亲和性是目前安全工作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一些违章行为不能一罚了之,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利害对比,要在违章人性化之中加大惩罚力度也是必要的,使其思路想通了,经济上痛了,触其灵(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魂。
四、注重超前防范隐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采用“四定”,即定隐患名称,定整改措施,定整改责任班组,定整改责任人。加大隐患的督查力度,对不按规定各时限进行整改的班组,责任人,采取通报批评或罚款,在生产中始终坚持“五不生产”,“四不放过”,严格按照规章办事。
五、要重视安全设施上的投入。一切事故的原因归结起来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所造成的,我们在千方百计教育好大家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安全设施的投入,加大设备的本质安全性能。
六、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增强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我们要有计划地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知识,组织职工观看事故展览,以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让广大职工明白:假如企业和职工发生一起工伤或工亡事故,将会给企业和职工带来多大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特别是给职工和职工家属造成多大的精神创伤,以正反两方面引导教育职工以思想上切实重视安全生产,时时处处坚持安全生产,千方百计防止和杜绝种类违章事故的发生。
七、强化现场巡视。现场巡视是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现场巡视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因素,如不安全状态、潜在危险等,能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保持和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
八、做好宣传,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安全宣传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重在长抓不懈,持之以恒。宣传安全生产必须联系实际,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及煤矿安全生产的新措施、新条例、新规定。宣传安全生产,要树立典型,先进的经验,积累先进的工作方法,要想使安全生产在宣传上取得更大更好的宣传效果,就要好把握内容的创新。
九、培养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职工是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力量源泉。因此,搞好全生产必须培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广泛发动和紧紧依靠职工,把管理的着重点放在提高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上来,通过抓好人的管理去搞好现场管理,把安全规程落实到搞好安全生产和各项具体工作之中。
综上所述,搞好安全工作就是要做到首先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能做到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做到事前能预防,事发能避免,事后能总结教训,最终保证安全生产。



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几点体会


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几点体会

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几点体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立足国情、着眼未来作出的带有全局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的战略部署,这既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德阳作为工业城市,传统产业比重较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显现。因此,在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努力形成节约型增长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确保德阳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正确把握资源利用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充分重视资源的重要性
(一)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人类的经济生活总是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发现、开采、开发和利用,自工业革命以来,依托能源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世界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则通过对全球资源的掠夺和占有,从而实现了现代化。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煤炭、钢铁、铜消费第一大国和石油、电力消费第二大国,能源消费已占世界总量的13.6%。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资源需求还将持续增加,资源储备将越来越少,能源资源战略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局的核心战略之一。
(二)资源承载能力制约着经济发展。地球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其供给能力有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统计资料表明,人口不足世界总人口15%的发达国家,在200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近50%的化石资源。随着世界经济增长、人口增加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世界正承受着越来越重的资源能源压力,资源消耗增长过快已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特别是去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促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强劲增长,石油和矿产品价格连创新高。我国煤、电、油、运瓶颈制约也再度出现,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铁矿石、石油、铜、氧化铝等进口大幅度增长,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扬,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凸显。据测算,如果单位产值能耗不变,今后20年GDP实现翻两番,一次能源消耗将从13亿吨增加到52亿吨,这必将难得到保障。
二、着眼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深刻认识资源节约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一)资源紧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总体上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有600多个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公认的警戒线0.8亩以下;人均占有矿产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2.3%。据预测,我国煤炭探明可利用储量近2000亿吨,如果按照年产25亿吨原煤的速度推算还可以供应80年;石油剩余可采量为23亿吨,仅可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采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23年。从德阳的情况看,全市人均耕地仅0.9亩左右,人均水资源2100立方米左右,人均林地面积0.64亩,均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二)结构升级加剧能源资源消耗。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结构性变化十分明显。一是从经济结构变化看,近几年我国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2004年重化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67.6%。重化工业往往是高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耗产业,其加速发展已成为近几年资源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二是从消费结构的变化看,特别是一些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实现从传统的“吃、穿、用”到“住、行”的升级。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升级导致资源消费强度增加。三是我国进入城市化提速阶段,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一个多百分点,相当于每年从农村转移1400万—1500万人到城镇。据测算,城镇人口人均能源消费是农村人均量的3.5倍,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必然会相应增加能源和资源的消费。
(三)粗放生产和过度消费导致浪费巨大。一方面,我国经济基本上还是粗放型,能源和资源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浪费严重、利用率低。2003年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耗占世界的9.2%,而创造的GDP不到世界总量的4%,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追求奢侈、挥霍浪费的现象大量存在。一是追求奢侈消费在一些城市中正成为时尚,盲目攀比、举债高消费的现象越来越多。部分厂商也瞄准青年群体好奇、攀比心理和新富阶层显示奢华、品位炫耀心态,不断翻新花样,诱导过度消费,导致了快买、快扔的消费行为,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资源消耗量大幅增加。二是管理松懈造成极大的浪费。在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三个方面的浪费数量,每年约达600亿立方米;粮食从生产到消费每年浪费达几百亿斤,在一些宾馆、餐厅、学生食堂,很多饭菜没吃几口就被倒掉;电能浪费也十分严重,专家估算,如果下班后不关显示器、打印机,全国每年浪费电就将多达12亿千瓦时。三是政府机构也成为资源消耗的重点领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数字显示:我国政府机构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5%,能源费用超过800亿元。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以大量生产、大(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资源掠夺性开采为特征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无论从政治理念还是从经济可能性来讲,都不可能按照这种模式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由此,只有对传统生产模式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进行根本性变革,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才能共建新的国家比较优势。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将节约的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能源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既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关系到我国前途命运和公众长远利益的必然选择。
三、着力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保持德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作为一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创新发展理念,强化政策引导,落实工作措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规划引导,城乡互动,提升集约发展的综合节约效应。一是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在研究制定“十一五”规划、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项目等各项工作中,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编制“十一五”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提出发展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并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二是突出特色,走集约化城市建设之路。针对德阳县域经济比较发达,市区到广汉、什邡、绵竹都在半个小时以内的优势,我们提出了建设“一中心三片区”组团大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通过整合片区城市资源,优化功能配置,形成功能分工合理、空间相对独立、基础设施连线成片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三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互动共荣、集约发展。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和政策措施,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力争到2013年,在平坝县区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近年来,我市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剑南春集团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沼气工程”,建起日处理酿酒污水和生活废水6600立方米、日产沼气1.2万立方米的沼气池。通过节能改造,将酿酒产生的污水作为沼气池原料,用产生的沼气作为烤酒热能,烤酒的蒸气及冷却水又循环利用,酒糟作为饲料、沼气站的沼泥干化后作肥料外卖。沼气直燃替代原煤烤酒后,年减少锅炉用煤1.8万吨,少排2500吨二氧化硫和粉尘。沼气工程全面投入运转后,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为零,既治污又产生可再生能源,每年可节能增效1000万元以上,实现了效益环境双赢。宏达集团将锌精矿焙烧烟气充分吸收生成硫酸生产化肥,焙烧产生的锌焙砂经电解生成锌锭,副产物压滤渣经煅烧生成氧化锌,煅烧中生成的废渣作生产水泥的辅料,该工艺使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达到99%以上。龙蟒集团的4万吨钛白粉工艺都是循环经济的典范。今后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一批资源节约型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和吸纳利用工业废弃物的产业,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保合理的产业结构。二是抓好一批资源节约型产品。积极支持企业开发精深加工产品、节能节水产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以及功能替代型产品,推进产品升级换代。三是抓好一批资源节约型企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开发推广应用,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技术,推行清洁生产,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的微观基础。四是抓好一批资源节约型园区。引导和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营造工业集中发展区的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共生效应,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循环使用和永续利用。
(三)强化政策措施,建立集约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一要大力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坚持市县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以上,建立工业发展资金和企业技改贴息资金。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对重点企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进行节能改造。二要积极建设节约型新农村。坚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本稿件版权属于秘书网农业资源的循环开发利用。坚持实施“生态农村建设工程”,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有机农业;支持和帮助农户改厨、改厕、维修水窖,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加快农村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抓好农业附产物的综合利用,什邡湔底镇通过推广“三木制气炉”,利用木耳废渣变成燃气,既解决了木耳废渣污染环境问题,又为村民找到了清洁、卫生的新能源,实现了木耳产业的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坚持实施“土地综合整理”工程,据测算,仅我市坝区农房建设一项,如果实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就可节约整理土地近30万亩,沿江、沿河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空间更大。三要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矿业秩序整顿,合理开采和保护矿产资源;关闭企业自备水源,保护地下水资源;建立环境预警机制,在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污染源建立在线监控网络,在工业园区推广建立集中治理污染模式。四要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和技术质量标准。严把新建项目环保评审关,对通不过环保测评的项目坚决不上。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行业发展,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使有限的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产业集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依法关闭污染严重、破坏资源的企业。在2004年完成对50户重点治污企业的治理达标后,今年重点抓好12户企业的污染治理,确保年内达标。
(四)建立节约型文化,实现社会对资源的全面节约。全社会共同行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保障,必须大力倡导“从细节和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人人参与节约”,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行动的格局。一是政府要带头节约,建立节约型机关。在做决策时,把资源节约、降低消耗作为首要条件,充分考虑资源的承受能力和涵养、接续能力。在规划、项目审批等各种经济活动中,坚持先节约、后开源的原则。在日常公务活动中,严格规范公务接待标准,精简会议文件,推广无纸传输。在各级政府机构建立节能及物耗责任制,对机关耗电、耗水、公务车耗油等实行定额管理,细化节约指标,严格目标考核,促使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带头节水、节电、节约办公用品。同时,加大对公款请客送礼、购买装饰豪华车辆、超标准建办公楼的治理力度,做到令行禁止。二是开展节约型城市创建活动,建立节约型社会消费模式。抓好典型示范,建立一批节约型企业、节约型单位、节约型社区、节约型镇村、节约型家庭。开展公共场所的资源节约活动,编制个人节约消费的行为导则和公共场所资源节约公约;鼓励使用绿色产品,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资源行为,创建“绿色饭店”,减少一次性产品消费;开展再生资源分类回收、再生能源利用等试点示范;推进家庭日常生活用品的节约,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市民的自觉行为。三是开展全民教育,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充分运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国情,树立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增强节约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广泛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大力倡导适度合理的文明消费,纠正透支资源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宣传节约资源的先进典型,对各种浪费现象进行曝光和处罚,形成“消费讲科学、事事讲节约”的舆论氛围;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形成促进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