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消费方式转变分析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关于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消费方式转变分析”,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消费方式转变分析
消费源于需要。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有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恩格斯曾经把人们的消费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人对物质的需要是低层次的需要,它是有限度的;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历史的经验表明: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要,而“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可见,消费需要及其选择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直接的影响。
消费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检视第1版权所有
生存消费方式与传统农业经济社会
生存消费方式的诠释。生存消费方式是指为了维持家庭成员生命的延续和满足家庭成员生理需要的基本消费方式。满足生存需要的家庭消费过程包括满足生命的生产和生命的再生产需要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人的生理需要。生存消费可分为简单的生存消费和扩大的生存消费。前者是指家庭已有人口生命再生产的消费(补偿),后者则是指满足家庭新增人口生命的需要和生命生产与再生产质量提升的需要,其消费对象伴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具有很大的相对性。
传统农业经济作为一种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的特殊类型的经济,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静态的经济,它的经济结构则由特定传统要素(土地、劳动、生产工具和技术等)组合成的一个有机结构体系,它包括土地所有制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农产品加工贸易结构等。它具有技术状况长期大致保持不变和把生产要素作为收入来源的特点。但是,传统农业的农民是理性的,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是有效率的(舒尔茨)。因此在传统农业经济社会,人们的消费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吃、穿、住等,是一种较低层次的需求。
现代消费方式与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社会,现代的消费方式是主要指工业社会的消费方式,它与农业社会“生存型”的消费方式不同。人的需要不仅是量的增加而且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基本型需要发展到享受型需要。市场经济不仅造就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使人的个体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一方面,要扩大现有消费量,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另一方面,要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这样,就必然大规模地深入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不断发现自然物的新属性以及加工自然物的新方式,以不断开发和满足社会的新需要。
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在凯恩斯消费主义理论的主导下,“大量投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不断循环。这样,一方面,使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步入了新的持续增长时期,物质消费水平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另一方面,生活中巨大的浪费和高度的物质消费导致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例如,用过即扔的"一次性"消费商品和过分包装的商品,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造成大量生活垃圾。据统计,在美国,仅用于食品的包装就达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5,人均达130千克。同时,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效仿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及其派生的消费方式,使得过度消费方式向全球扩展。
由于工业社会的发展模式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生产经营者为了在生产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推出超越人们"当前需要"的新产品,即创造一种新的消费时尚,使它最终扩展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价值尺度,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之一。可见,现有的消费方式源于现有的发展模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必然产生过度的消费方式。
我国社会消费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快速增长时期,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储蓄余额不断增长,个人消费支出稳定增加,社会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供给制、半供给制消费向市场化消费转变。改变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对居民消费采取“包”和“统”的办法,城乡居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由生存需要为主向享受、发展需要转变。从90年代开始,居民用于吃、穿、用等实物性消费比值下降,而用于文化教育、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精神文化的消费比值不断上升。据统计,在农村,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时的58.8下降到2003年的45.6。在城镇,从1990年的54.2下降到2003年的37.1。
由传统型消费向超前型消费变化。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以及社会对财富和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构,一个优越、富裕有足够消费能力的社会新富群体正在形成,他们的超前消费与世界消费潮流相一致。这些新富们享受到了更高的生活水准,成了消费潮流的创造者和引导者。
由国内消费向国际消费迸发的趋势。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信息传递速度加快,消费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大城市居民在对国内名牌商品消费获得满足的基础上,开始热衷和追求世界各地的时尚和流行。而且越来越多的居民也乐于接受国际流行的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消费方式转变分析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消费方式转变分析时尚、款式和消费方式。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上涌现了一些畸形消费、流行铺张浪费甚至奢靡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有的是超越现实条件、盲目攀比,有的是斗富摆阔的奢靡消费,还有的是过度包装的蓄意浪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报告:200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482.4亿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61.3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4.2。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沿袭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的数量粗放经营型低层次方式。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能源、资金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在总体上没有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表明:以2001年为例,我国单位产出能耗比单位产出能耗较高的美国高出2.3倍,比单位产出能耗较低的日本高出5.1倍,比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巴西等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58。钢铁消耗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资源消耗水平,我国单位产出的钢铁消耗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9倍,是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两倍以上。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世界的5,但煤炭消耗约占世界的30,电力消耗占13左右,钢材消耗占25,水泥约占50。
用科学发展观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
“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消费模式的转变是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没有科学消费观的支持,科学的发展观也不可能彻底和牢固树立起来。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消费方式变革。
树立适度消费的理念。适度消费是指在满足生活需要范围之内,不过度地欲求。现代经济学把物质消费分为满足需要的消费和满足欲求的消费,“需要”是人们为了生活必须消费的东西,而“欲求”则是在需要之外,由追求心理上各种满足(如追求地位上的优越感、满足感、嫉妒、攀比和炫耀等等)而形成的一种需求。需要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而欲求则是无限的。满足需要的消费是一切社会共同具有的,而满足欲求的消费则是工业社会所独有的。“欲求消费”在本质上是一种“异化消费”,它使消费与“需要”、“使用价值”相背离,过度地去追求不必要的欲求满足,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对于普通人来说,适度消费由支付能力决定,超过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和过度积累的滞后消费都不可取。第1版权所有
培养“文化人”,用先进文化引导消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要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和第一消费力的作用,提高全民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根本上体现以人为本。而文化是发展的摇篮,用先进文化来引导消费活动,丰富消费生活的文化内涵,使人们物质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从而使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发展和提升,使人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人”。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消费中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协调。
实行循环消费。这就要求消费品生产所需资源是可再生的,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的消费品应能够循环利用。这种消费理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意旨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收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品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努力做到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以及坚持消费代际公正与代内公正的行为准则:当代人的发展及其需求满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或者同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
倡导资源节约型消费。节约型消费是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保证全社会有较高的福利水平的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首先,这里的“节约”与其传统意义有根本的区别:节约并不是吝啬,不是该花的钱不花,而是花尽可能少的钱获取更大的效益。节约不是过苦日子,消费不是铺张浪费,要科学、适度地消费。消费既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又要以人为本、扩大消费、公平消费。消费不是浪费,节约型消费要避免浪费。消费是必需的,但要绿色消费、环保消费。其次,这里的“节约”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节约。它是按科学发展观反映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人们在科学、合理、有效地消费后,应当而且必定将目光和富余的资源投向许多新的、陌生的消费领域,不断延伸出新型的消费种类,从而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般来说,节约有三个层面:决策政策层面、技术支持层面和资源使用层面。不同的层面,内容各不相同,又互相联系,甚至相互制约。三者协调,节约的内涵才能完整,节约的效用才能更大。因此,推行节约型消费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参与:通过政府消费、政府购买等方式,优先选用绿色产品、再生产品,制止资源过度消耗和奢侈消费的现象,为人们的日常消费作示范和引导;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约技术,鼓励消费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努力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逐步形成节约型消费方式;大力加强消费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节约活动,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到来,人类的需求由物质到精神,由商品到服务,由有形到无形的不断提升,要用科学发展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逐步形成文明、节约、与国情相适应的消费方式,使之既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步。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消费方式转变分析》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消费方式转变分析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实现“五个转变”



9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标志着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式启动。笔者以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由“以物为本”发展向“以人为本”发展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大都强调以物为本,造成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脱节,导致民生欠账较多。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的提出,明确了人与物的关系,解决了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民生问题上;就是要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发展。“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当代最为科学、最为文明、最有利于社会安定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党的宗旨与群众路线在当代中国的真正体现和集中表达。

二是由“单一经济” 发展向“四位一体”发展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往往注重单一的经济发展,用物的增长、GDp的增长来衡量发展,同时又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陷入了唯GDp至上的误区。在这样的发展观念之下,尽管发展速度上去了,经济增长了,物质财富增加了,但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发展却并未同步协调推进。有的地方生态环境恶化,有的地方文化软实力下降,特别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相应提高,有的地方资本所得挤占劳动所得,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这都是单一发展模式生成的后遗症。而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广大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三是由“比例失当” 发展向“协调和谐”发展转变。传统的发展观,源于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往往是长官意志至上,容易脱离实际,忽视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致出现“头重脚轻”、“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等顾此失彼、比例失调的状况。诸如只重效率而忽视社会公平,只重城市发展而忽略乡村建设,只重财富创造而忽略财富共享等现象。有的部门和地区领导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发展速度为中心”,导致“欲速则不达”、“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状况。而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辩证思维,重点突破,优化组合,科学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五个统筹中”突出重点,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给“舰队”中行驶最慢的船只加油,这样就犹如抓住了“牛鼻子”,掌握了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

四是由“只顾眼前”发展向“持久永续”发展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往往只顾眼前,忽视长远,甚至寅吃卯粮,以牺牲环境、牺牲人的健康、牺牲有限的资源为代价谋求所谓发展,可谓得不偿失。长期以来,我们着眼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传统的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等“三高一低”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而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经济社会一代一代永续发展。

五是由“按部就班” 发展向“又好又快” 发展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往往习惯于按本本办事,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求稳怕乱,不敢越雷池半步,缺乏敢试敢闯的精神,从而使发展徘徊不前。而科学发展观注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常规,创新体制机制,“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自主创新,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实践证明,“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事业。”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就是说,不要迷信。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不然就叫做迷信。要破除迷信。不论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不仅不信而且还要批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惟有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才能落在实处,才能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来源:新华网 萃岚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因而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领域和方面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因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逼”出来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系统回答。就其实践渊源来说,它是对我们党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就其思想渊源来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就其科学内涵来说,它是从回答发展问题入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它是要实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既是对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深思熟虑,又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活力;就其重大意义来说,它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因而与其一脉相承。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经济是基础,只有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只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精神支撑;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在社会领域的综合体现,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否则,只能是畸形的发展。要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处理好由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伴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因此,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政策途径。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因此,我们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解读科学发展观第2页

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灵魂


今年九月以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各地各部门蓬勃开展。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就如何找准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为分析检查、整改完善形成长效机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各地各部门学习实践活动有一条思路十分清晰:通过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而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思想观念的突破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再到制度建设的成形,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回答了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如何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又好又快发展等重大问题。可以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既意味着我们党始终与时俱进,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又表明我们党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很多生动事实证明,若要获得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最近,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调研组公布了对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的调研综合报告,其中指出,这些地区之所以能够走一条成功发展之路,重要的经验就是它们都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力。现实告诉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能够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当然,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不断提高升华的过程。毛泽东同志曾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达到自由王国。”学习实践活动必须在深入上下功夫,扎根现实问题,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断获得“自由”和“飞跃”。(徐振华)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落实科学发展观任重道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光明日报》一篇已发表了三十年的文章,《人民网》近日转载。这是一篇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的岁月美文。天下头等大事是吃饭,最好的事是读书。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能催生中国社会的变革,直接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变革社会关系,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让人们过上温饱,继而小康,所以说它的意义非凡。

在当时那特定的历史时期——以政治为中心,极左路线发展到了极点,新中国解放几十年实行计划经济政策。国有企业的工人可以十八年工资不升不降,拿43元每月,那也可以谓之中国特色。生活的拮据困难可想而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的发表有如春雷,惊醒了沉睡的近乎麻木的人民。而这一早已为马克思提出并且证明了的真理,在当时的提出需要特别的政治勇气,由此可见虽然共利国在发展中偏离了一定方向,但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仍在。从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华大地一场以农村土地承包的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改革全面铺开,无数饱受饥饿的贫困的人民可以有饭吃了,接近崩溃的国民经济也逐渐恢复,城市拉开了创建深圳特区的改革。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富裕的康庄大道。

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这篇文章,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它给我们的启发是:一、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国今天的巨大成就。像奥运会的胜利召开,神七成功发射与返回,战胜特大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等。二、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具体内容在当前就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勿容质疑必须要贯彻和落实的客观真理。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作了明确的阐述“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的概念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四个具体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重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还认为:当今天中国社会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仍然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如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不少地区,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还相当困难。不少地区发展经济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是不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也不是尊重和保障人权。而这些只能靠发展才能解决。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是发展,而是落后与倒退。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不同的地区要从不同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化。在解放思想方面要让更多的人懂得经济规律。以自己的诚实劳动,聪明才智,诚信经营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科学发展观体现真善美


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真”,体现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创新认识;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善”,体现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美”,体现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世界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理论。

求真:追求发展的合规律性

“真”,即规律性。求真,就是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发展规律的一种理性意识和追求。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真”,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探索、新认识、新实践。

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两极分化、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也未能实现持续的增长和真正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追求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实质上就是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和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方式,创造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模式。这是科学发展观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科学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的世界大势和我国的发展变化,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用新的观点和新的实践,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如何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21世纪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要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围绕这个目标,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创新理论观点,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求善:追求发展的人民性

“善”,即合目的性。求善,是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的一种情感意识和追求,反映的是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的价值关系,强调的是历史客体对历史主体的价值意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是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善”。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的。发展的价值目的问题,是我们党的根本目的。我们党执政的目的,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目的,领导人民革命、改革、发展的目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所有价值目标的第一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把发展为了人民的价值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原则。发展必须“依靠人民”,这是“发展为了人民”在逻辑上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群众路线。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科学发展,不是人民群众被动参与的发展,而是我们党领导的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因此,人民群众是科学发展的主体,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保证力量。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党的群众路线与唯物史观统一起来,把发展为了人民与发展依靠人民统一起来。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这是发展“为了人民”和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了更好地坚持“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党的十七大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些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我们党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着力点。

求美:追求发展的和谐性

“美”,即合理想性。求美,就是历史主体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基础上,对历史客体的艺术性构想和能动性创造,对美好的理想目标的追求和享受。科学发展观蕴含的“美”,集中体现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世界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美好理想目标。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科学发展观从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关系入手,在辩证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基础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要追求的科学发展,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现世界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对美好世界的追求。进入21世纪,各国人民面对的是一个深刻而迅速变革中的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是,世界既不安宁,也不和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究竟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究竟应该怎样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时代发展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科学发展观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科学发展观对现实世界追求的美好目标。

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对美好人生的追求。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注重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基本观点,把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潘绍龙蔡晓东: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教授、教员)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科学”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而不是“非科学的”、“不科学的”或者“伪科学的”,更不允许有任何意识成见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观察社会问题的方法,他要求我们在对待国家的发展问题上,来不得半点虚伪和先入为主,更不能戴着意识形态的框框看问题。什么是科学的,什么就是对的。

纵观世界百年史,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斗争史,两种意识,两种社会发展体制的较量。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都在走一种极端,虽然各有千秋,但也各自不同存在一些弊端。人们总是站在其中一种体制的角度来观察社会,来看待国家的发展,人为地将许多措施和做法归纳在其中一种体制中,而不是用实事求事科学的眼光去总结去运用。比如,一谈到计划经济就认为是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一谈到巿场经济就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一谈到合作化就认为是搞社会主义,一谈到私有化就认为是搞资本主义;如此种种都不是科学地看待问题。应该说:什么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什么有利于人民的富强,什么就是对的!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决不是一句空话,他既不是西方的资本主义,也不是苏联的社会主义,而是一种针对中国国情的,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实践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经济体制。这种体制需要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去完善,去创新。所以说:科学发展观的关健是“科学”。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