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一只小鸟叫喳喳》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要知道教案课件写的越是充分,老师的教学质量相对也会提高。那好的教案课件怎么写?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一只小鸟叫喳喳》,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学习童谣,感受数字童谣的特点。
2、尝试正确使用量词,并根据童谣中动物发出的声音进行创编,体验创编童谣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贴绒动物(小鸟、喜鹊、麻雀、青蛙、鸭子、蛤蟆、小猪、河马、小马、毛驴等)。
2、与童谣内容有关的一定数量的动物卡片一套。

【活动过程】
1、感受童谣内容。
(1)自由地向同伴介绍自选的贴绒小动物,并用声音或动作表示动物的主要特征。
(2)集体讨论各种动物的叫声或走路的动作。
指导语:你的动物朋友是谁?它是怎样唱歌、走路的?
2、学习童谣。
(1)根据动物的数量顺序学习童谣,正确使用量词。
指导语:这里有哪些小动物?各有多少?
(2)出示娃娃的图片,学习童谣最后两句。
指导语:小朋友高兴的时候会怎么样?
(3)幼儿边做动作边念童谣。
3、尝试根据童谣中动物发出的声音进行创编,正确使用量词。
延伸活动:
将各种动物卡片放在语言区,供幼儿练习说不同的量词和创编童谣。

附:一只小鸟叫喳喳
一只小鸟叫喳喳,
两只青蛙叫呱呱;
三只小猪哼呀呀,
四匹小马呱哒哒;
五个娃娃笑哈哈,
分吃一个大西瓜。

fwR816.cOm同步阅读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好饿的小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欢阅读的兴趣。
2、乐意和老师一起讲故事,有初步的想象力。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活动准备】
自制大图书flash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制作大书的封面,引导幼儿猜测,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封面上有什么?小鸟饿了,它会找什么吃呢?会发生一件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1、出示小鸟吃东西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猜测。
2、提问:请你猜一猜小鸟肚子里吃了什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猜测)
二、教师逐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想象。
1、出示图书(有一条小鸟),讲述:一天,一条好饿的小鸟飞来飞去,在树林里散步。
以小鸟的口吻说:我好饿好饿啊!我可以吃点什么东西呢?()老师学小鸟飞来飞去的去找东西吃。
2、翻书:讲述:好饿的小鸟飞来飞去在翱翔。小鸟发现了什么?谁能用好听的话说说是怎样的苹果?(圆圆的、大大的、红红的)你猜猜好饿的小鸟会怎样呢?(幼儿自由想象说一说)
3、翻开吃下苹果的小鸟的图片:啊呜,咕嘟,啊真好吃。苹果哪儿去了呢?谁来指一指(请幼儿来指一指画面)说一说苹果去哪了?小鸟的肚子变成什么样了?(幼儿自由说一说)
4、翻书:讲述:第二天,好饿的小鸟飞来飞去在翱翔,它发现了什么?什么颜色的香蕉?你猜猜好饿的小鸟会怎么样?(幼儿自由想象说一说)
5、翻开吃下香蕉的小鸟图片:啊呜,咕嘟,啊真好吃。香蕉到哪儿去了?小蛇的肚子像什么?(幼儿自由说一说)
6、翻书:讲述:第三天,好饿的小鸟飞来飞去在翱翔,你们看它又发现了什么?什么颜色的葡萄?
7、翻开吃下葡萄的小蛇图片:啊呜,咕嘟,啊真好吃。葡萄到哪儿去了?小蛇的肚子像什么?(幼儿自由说一说)
8、翻书:讲述:第四天,好饿的小鸟飞来飞去在翱翔,你们看它发现了什么?
讲述:好饿的小鸟惊喜地找到了一个带刺的菠萝你们猜猜好饿的小鸟会怎样?
9、翻书:啊呜,咕嘟,啊真好吃。好饿的小鸟果然吃下了菠萝,身体变成什么样?
10、翻书:讲述:第五天,好饿的小鸟飞来飞去在翱翔,你们看它又发现了什么?这回,它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看,好饿的小鸟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说一说)小鸟张大嘴巴会怎样呢?
11、翻开吃了大树的小鸟图片(小鸟的样子基本上看不太清楚了),小鸟到哪儿去了?(请幼儿来指指,小鸟的尾巴呢?头呢?)结满红苹果的树呢?小鸟变成了一棵树。
12、讲述:啊真好吃。好饿的小鸟再也不饿了,擦擦嘴扭来扭去地走了。
13、回忆: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小鸟都吃到了什么东西?小鸟是怎样走的?我们来学一学吧,小鸟吃下东西什么声音?我们来学一学。
三、看课件好饿的小鸟,体会故事的幽默有趣。
播放教学课件好饿的小鸟,让幼儿体会故事的幽默,教师边看边讲述,重复性话语可以引导幼儿一起说一说。

中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小鸟学飞》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基本内容,初步学习叠词的运用。

2.熟悉散文诗的句式,尝试和同伴合作表演诗歌。

3.感受散文诗的优美,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动画《小鸟学飞》,四幅场景画、四套图卡和小鸟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鸟从蛋里孵出来就会飞吗?

教师:小鸟要长大些,再努力练习飞的本领后才会飞。

(二)理解散文诗。

1.指偶游戏。

教师:风儿轻轻吹,轻轻吹,一只小鸟在学飞。 (教案出自:)小鸟刚开始不怎么会飞,它飞到哪了?

教师手戴小鸟指偶玩飞到小朋友身边的游戏,鼓励幼儿夸夸小鸟。

2.观察图片。

教师:小鸟飞的本领越来越大了,它越飞越远,越飞越高,这次飞到哪了?

幼儿观察四幅图片说出:草地、山坡、树林、天空。

3.了解叠词并学说诗句。

教师:小鸟飞过什么样的草地(山坡、树林、天空)?小草(小花、小树、小云朵)对小鸟说了什么?教师用不同的方式请幼儿学说四句诗句。

教师:这四句诗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它们都对小鸟说了一句什么话?

小结:诗句中用到了两个一样字的词语,还有四句相同的句子,听起来感觉整齐优美。

4.完整欣赏散文诗。

教师:这四句诗藏在一首散文诗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也可以轻轻跟着一起朗诵。

(三)情境游戏。

1.熟悉游戏场景。

教师:小鸟又飞到了许多地方,它飞到哪了?谁会来夸奖它?

幼儿观察场景图,用句式来完整表述,个别交流。

2.分配角色游戏。

创设好四个场景,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角色在场景内游戏互动。

3.分享游戏经验。

教师:刚才小鸟飞到了哪里?你是怎么和好朋友玩的?

师小结:小朋友在游戏中的表现真棒,我们都要像小鸟学习,在生活中也要认真学习本领。

活动延伸:

继续创编散文诗,区角游戏中表演。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通过游戏让幼儿对茶壶产生兴趣。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木头人的游戏?
2、师:木头人游戏的儿歌是怎么念的?
3、老师念儿歌,幼儿一起玩木头人的游戏。
4、请幼儿一起念儿歌,师幼一起游戏。(教师摆出小茶壶的造型)
5、提问:老师的造型像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小茶壶的图片。提问:老师摆的像不像?
2、一起认识茶壶的壶身、把手、嘴。
3、看一看老师这个茶壶的壶身、把手、嘴在哪里。
4、教师扮演小茶壶做自我介绍。(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这是我的把手这是我的嘴,当我灌满开水我就喊,提起我,倒杯水)
5、小茶壶的介绍好听吗?你们也来学一学好吗?(师幼一起跟着图谱介绍)
6、小茶壶还想为它的介绍加一些动作,你们帮帮它好吗?
7、提问: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怎么用动作表示?
8、小茶壶要倒水了,杯子在哪里呢?谁想做杯子来接小茶壶的水?
9、幼儿两两一组,念到倒杯水时,一个幼儿表演杯子接水。
10、我们一起来扮小茶壶,边念儿歌边表演好吗?
11、我们小茶壶表演的都很棒,老师奖励你们听一段音乐!(播放旋律)
12、好听吗?小茶壶也觉得很好听,它很开心!它要唱歌给小朋友听哦!(教师范唱)
13、你们会不会唱小茶壶的这首歌?(师幼一起唱)
14、有没有能干的小茶壶能边表演边唱呢?(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15、我们加上刚刚的动作,一起来表演好不好?(师幼一起边表演边唱)
16、教师出示不同茶壶的图片。
17、刚刚我们扮演的都是一样的小茶壶,老师还带来了其他不一样的小茶壶,你们来表演看看好不好?
三、结束部分。
1、我们今天跟着小茶壶学唱了一首歌,你们来猜猜看小茶壶的这首歌叫什么?
2、真棒!我们一起再来表演一次吧!
3、小茶壶的水烧开了,我们去给其他小朋友倒水好不好?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基本都能大声的唱出歌曲,在创编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会表现,有的敢表现,有的想表现,他们大多都能积极参与到创编活动中孩子们所想的,所表现出来的是我没有想到的。所以本次活动是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当然本次活动也存在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握好重点难点的时间分配,由于在理解歌词歌词这一环节中错将创编动作设为重点,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后面的学唱歌曲这一重要环节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显得有些仓促和先宾夺主,而且在创编歌词的同时,孩子们都那么积极的参与了,就应该让他们把自编的歌词在集中大胆的表现出来,达到真正创编歌词的目的。

中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我是一只小茶壶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通过游戏让幼儿对茶壶产生兴趣。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木头人的游戏?
2、师:木头人游戏的儿歌是怎么念的?
3、老师念儿歌,幼儿一起玩木头人的游戏。
4、请幼儿一起念儿歌,师幼一起游戏。(教师摆出小茶壶的造型)
5、提问:老师的造型像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小茶壶的图片。提问:老师摆的像不像?
2、一起认识茶壶的壶身、把手、嘴。
3、看一看老师这个茶壶的壶身、把手、嘴在哪里。
4、教师扮演小茶壶做自我介绍。(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这是我的把手这是我的嘴,当我灌满开水我就喊,提起我,倒杯水)
5、小茶壶的介绍好听吗?你们也来学一学好吗?(师幼一起跟着图谱介绍)
6、小茶壶还想为它的介绍加一些动作,你们帮帮它好吗?
7、提问:“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怎么用动作表示?……
8、小茶壶要倒水了,杯子在哪里呢?谁想做杯子来接小茶壶的水?
9、幼儿两两一组,念到倒杯水时,一个幼儿表演杯子接水。
10、我们一起来扮小茶壶,边念儿歌边表演好吗?
11、我们小茶壶表演的都很棒,老师奖励你们听一段音乐!(播放旋律)
12、好听吗?小茶壶也觉得很好听,它很开心!它要唱歌给小朋友听哦!(教师范唱)
13、你们会不会唱小茶壶的这首歌?(师幼一起唱)
14、有没有能干的小茶壶能边表演边唱呢?(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15、我们加上刚刚的动作,一起来表演好不好?(师幼一起边表演边唱)
16、教师出示不同茶壶的图片。
17、刚刚我们扮演的都是一样的小茶壶,老师还带来了其他不一样的小茶壶,你们来表演看看好不好?
三、结束部分。
1、我们今天跟着小茶壶学唱了一首歌,你们来猜猜看小茶壶的这首歌叫什么?
2、真棒!我们一起再来表演一次吧!
3、小茶壶的水烧开了,我们去给其他小朋友倒水好不好?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基本都能大声的唱出歌曲,在创编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会表现,有的敢表现,有的想表现,他们大多都能积极参与到创编活动中孩子们所想的,所表现出来的是我没有想到的。所以本次活动是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当然本次活动也存在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握好重点难点的时间分配,由于在理解歌词歌词这一环节中错将创编动作设为重点,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后面的学唱歌曲这一重要环节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显得有些仓促和先宾夺主,而且在创编歌词的同时,孩子们都那么积极的参与了,就应该让他们把自编的歌词在集中大胆的表现出来,达到真正“创编歌词”的目的。

小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详案《一只塑料袋》含课件


【活动设计】

环境保护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环境教育已走进中小学生的课堂,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幼儿教育要尽早让这些21世纪的小主人从小接受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而且,这些启蒙教育应该渗透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引导。一天,孩子们正在晨间锻炼,一只塑料袋飘了过来,可是没有一个小朋友能把它捡起。晨间锻炼结束后,我就设计了活动《一只塑料袋》,通过故事中捡袋子的小朋友和树妈妈的对话,来告诉小朋友垃圾应放在垃圾箱里。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应放在垃圾箱里。

2、了解有的垃圾能回收利用,增强环保意识。

配套课件:小班社会环保课件《一只塑料袋》ppT课件
下载kj./ppt/1949.html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垃圾箱一只,塑料袋一只。

2、自制的垃圾箱两只,上面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记。

3、各种垃圾如:纸张、酸奶瓶等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塑料袋引出课题。

(1)请幼儿闭上小眼睛,教师手扔塑料袋,幼儿睁开眼睛,发现一只塑料袋在风中忽飞忽落。

(2)当小袋子引起幼儿的注意时,教师指着小袋子提问:这是什么?它能呆在这儿吗?它的家在哪儿呢?

2、教师讲述故事《一只塑料袋》ppT课件。

(1)教师轻声讲述故事:

一只小袋子,在风中飘飘洒洒。

一会儿,它落在草地上,一会儿它又躺在行人的脚下,一会儿它又挡住了路旁的小花。

小朋友跑过去,捡起了它。小袋子应放在哪儿,才不会在空中飘洒?哪儿才是小袋子的家?

小袋子摇摇摆摆,不会回答。

(2)教师提问:哪儿才是小袋子的家?

(3)幼儿讨论。

(4)教师继续讲故事:

树妈妈披着头发,指着前方的箱子:你看,你看,果皮箱,那张大嘴巴,才是小袋子最好的家。

(5)请一位小朋友把塑料袋放入垃圾箱,送回家。

3、了解有的垃圾能回收利用。

(1)教师提问:垃圾箱是小袋子的家,还是谁的家?(幼儿讨论、讲述)

(2)出示ppT老爷爷捡了易拉罐、饮料瓶、纸盒子的图片。

师:看!老爷爷在干什么?老爷爷捡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3)教师小结:老爷爷捡的这些废品,经过加工以后可以再利用,我们把它们称为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4)出示自制的两只垃圾箱,引导幼儿观察有什么不同,引出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的标志。

(5)幼儿认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记。

(6)师幼共同把垃圾分类并送入到相对应的垃圾箱中。

4、讲评、小结。

(1)师:故事中的小朋友看见了小袋子能把它捡起来,他做得对吗?你想向他学习什么?

(2)幼儿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我们要向故事中的小朋友学习,看到垃圾主动捡起来,不乱扔垃圾,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雪花》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雪花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雪花的基本特征。
2、能在教师的带领下朗诵儿歌。
3、感受儿歌的美并对儿歌充满喜爱。

活动准备:
1、小图片:雪花、蝴蝶、小水滴
2、演示贴图一张
3、儿歌《雪花》(附后)

活动过程:
一、引出雪花的故事让幼儿展开想象
引导语: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北方开始下雪啦!
雪花在空中飞啊飞,飞成了白蝴蝶。
落到娃娃的手心里,变成了小水滴。
水滴轻轻告诉娃娃,我从天上来的。
跟着娃娃一起走,一起去找春天。

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回忆
提问:
(1)雪花在空中飞,像什么?
(2)雪花落到哪里变成了小水滴?
(3)雪花为什么变成了小水滴?
(4)水滴轻轻说什么?
(5)最后雪花跟着娃娃一起去哪?

三、教师边朗诵儿歌边演示贴图
导入语:小朋友,看看图说一说雪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

四、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儿歌
1、教师边指图边带领全班幼儿朗诵。
2、请能力强的幼儿带上动作朗诵。

五、结束活动
全班幼儿站起来和老师一起边表演边朗诵。

附:儿歌《雪花》
雪花
雪花飞啊飞,飞成白蝴蝶。
落到手心里,变成小水滴。
水滴轻轻说,我从天上来。
跟上娃娃走,一起找春天。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班识字游戏》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班识字游戏

1、游戏名称:问好目的:学习生字(第一次学习)准备:字卡方法:教师逐个出示字宝宝并以字宝宝的口气做自我介绍:我是X字宝宝,小朋友好!幼儿说:X字宝宝好!

2、游戏名称:长高了、变矮了目的:学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教师先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把其中一个字卡向上移动一个字卡的距离,然后随着教师一、二、三的数数声,幼儿睁开眼睛,说出谁长高了;反之,教师把其中一个字卡向下移动,请幼儿说出谁变矮了。

3、游戏名称:小动物真爱玩目的:学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把字卡出示在黑板上,教师边说儿歌:小X小X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摸摸Y字宝宝跑回来边轻轻的摸某几个幼儿的头,这几名幼儿就跑到黑板前,摸摸这个字宝宝并学着这个小动物的叫声或动作回到座位。

4、游戏名称:蚂蚁搬豆目的:学习生字准备:蚂蚁头饰方法:请幼儿当小蚂蚁,字宝宝当豆豆。游戏开始,教师以妈妈的口气对小蚂蚁说:孩子们,天冷了,你们去地里搬豆豆回来过冬吧.幼儿学小蚂蚁一个跟一个到黑板前取一颗豆豆,跑回妈妈身边告诉妈妈自己搬回了谁,说对了,请全体幼儿给他拍拍手,说错了,请小朋友纠正过来。

5、游戏名称:捉迷藏目的:学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教师先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把黑板上的一个字宝宝拿走,请幼儿睁开眼睛,说出谁藏起来了。教师拿出该字宝宝,验证对错。

6、游戏名称:你来做,我来猜目的:复习学过的能用动作表示的字、词。准备:字卡 玩法:游戏开始幼儿全体起立,教师一张张出示字卡,幼儿看字卡上的字词做动作。

7、游戏名称:小猫捉鼠目的:复习生字准备:小猫头饰字卡方法:请全体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把字宝宝分散放在某个地方,幼儿睁开眼睛,请几个幼儿戴上小猫头饰扮演小猫去捉老鼠(字宝宝),捉到后,告诉小朋友自己捉到了谁。

8、游戏名称:盲人摸字目的:学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教师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教师或一幼儿扮作盲人(闭上眼睛),用手去摸某个字宝宝,说出该字宝宝是谁,说对后全体幼儿鼓励:Yes,Yes,它是X,说错了,请全体幼儿给予纠正:No,No,它是X。

9、游戏名称:开火车目的:学习生字准备:火车头头饰字卡方法:教师把字卡在黑板上排成一排。教师请几名幼儿扮作火车,其中一名带上头饰当火车头,让他们带上自己喜欢的一个字宝宝上火车(说出自己带谁方可上火车)。在《火车快开》的音乐声中幼儿在室内跑一圈。呜-火车停下,幼儿边说X字宝宝下火车了,边把字宝宝放回原处。

10、游戏名称:找朋友目的:复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幼儿手拿字卡围成一个圆圈,教师念儿歌:找找找,找朋友,X和Y是朋友,敬个礼,握握手,手拿X和Y字卡的幼儿走到圆圈中间随着儿歌互相敬礼、握手后,分别指着对方说: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再分别回到原处。

11、游戏名称:大风和树叶目的:学习生字准备:字卡方法:教扮演大风,字卡当作树叶。游戏开始,教师伸展开两臂从黑板前走过(或原地转一个圈),边走(或转圈)嘴里边发出呼呼的风声,当手从黑板前经过时,随手拿走一个字卡藏好,请幼儿说出大风把谁刮走了。幼儿说出后,教师出示该字卡验证对错。

12、游戏名称:考老师目的:复习生字过程:教师将刚认识的生字贴在黑板上,背对黑板站好,请个别幼儿上来指字,教师说出幼儿指的字,说对了幼儿给老师拍手说对对对,请其他幼儿再来指;错了说错错错,幼儿继续指字,直到老师说对,游戏继续进行。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一只小鸟叫喳喳》”一文,希望“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一只小鸟叫喳喳》”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小班公开课教案大全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