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不一样的我》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写好了,老师教学质量肯定也差不了。写教案课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不一样的我》》,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教材简析:
对于大班幼儿而言,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于自己的外貌、兴趣爱好等方面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而让幼儿借此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这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设计了本次活动《不一样的我》这一主题活动。

目标预设:
1、幼儿能够思考并记录个人在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特点,增强个人的自信心。
2、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地与他人互动,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自己与他人在外貌、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对自己的与众不同感到自豪,乐意观察和发现周围生活中的人和事.

活动重点:思考并记录自己在爱好、特长等方面的特点

活动难点:通过与客人老师和小朋友的比较,发现每个人在爱好、特长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活动准备:
提前请家长为幼儿画画像,教师从中挑选3幅最能反映出幼儿典型特征的画像;记录纸、笔(幼儿人手一份)、小黑板1块,背景音乐(班得瑞的《钻石》与《雪的梦幻》)

设计思路:为了能让幼儿正确区分每个人,我让幼儿从脸部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的特征进行比较,再从个人爱好、喜好方面进行比较的方式,更加深了幼儿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感到自豪感。

活动过程:
1、以猜猜这是谁的方式,引导幼儿发现每个人在外貌方面的不同老师:今天,鞠老师这里有几幅爸爸妈妈给小朋友画的画像,请你们猜猜每幅画上画得都是谁?
教师出示第一幅画像(李雨桐的画像),孩子们纷纷举手。
幼儿:我觉得是李雨桐老师:为什么你说是李雨桐?
幼儿:因为我觉得长得很像。
老师(继续追问):你觉得哪儿跟李雨桐像?
幼儿:脸很像。
老师:你是说画上的脸型跟李雨桐的脸型很像。那其他小朋友还有别的发现吗?
幼儿:我觉得是李雨桐,因为她跟李雨桐哪儿都特别像。眉毛都是黑黑的,眼睛都有点长,头发都梳着两个小辫子。
老师:很好,你观察得特别仔细,认真比较了眉毛、眼睛和头发。
教师请李雨桐站到画像旁边,请幼儿有顺序地比较两者在发型、脸型、五官等方面是不是一样,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一样。
(此环节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学会通过逐步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寻找画像的原型)同样的方法出示第二、三幅画像(李其明和朱一涵的画像),孩子们运用之前的方法,很快猜对了画像中的原型,除了发型、脸型和五官等方面的特征外,孩子们还敏锐地观察到了李其明的衣服领子跟画像中的衣服领子是一样的,朱一涵和画像中一样都有一颗痣。
老师:大二班小朋友观察得特别仔细,都能很快猜出画中的人都是谁。我还想知道,为什么你们这么快就能认出那是他们三个的画像呢?幼儿一:因为每幅画都有像那个人的地方。
幼儿二:因为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老师小结:每个人都有长得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有的眼睛大,有的眼睛小;有的头发长,有的头发短;有的人脸是圆的,有的人脸是长的。所以,我们只要仔细观察每个人的长相,就能把每个人区分出来,对不对?
全体幼儿:对!
2、幼儿思考和记录自己在特长、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老师:除了长相之外,我们还有哪些方面可能会跟别人不一样呢?
全体幼儿(纷纷回答):声音、衣服、身材、爱好老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我们可能会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其中包括我们做得最棒的事情和最喜欢的事情,那在这些方面是不是真的每个人都不一样呢?老师这里有两个表可以帮助小朋友去调查一下。
教师介绍两个表的填法:第一个表是记录表,请小朋友把自己做得最棒的事、最爱吃的食物、最爱玩的玩具和最爱看的书四项内容画下来,会写字的也可以写下来。画完第一个表之后就要用到第二个表--调查比较表,先去找一个客人老师问问她在做得最棒的事、最爱吃的食物等四个方面是什么,然后跟自己比较,如果一致就划,不一致要画。跟一个客人老师比较之后,还要去找1-2个小朋友比较。最后提示找别人调查的过程中要有礼貌。
3、幼儿记录,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
在舒缓轻松的背景音乐中,孩子们认真思考自我的特点并进行记录。大部分幼儿都用绘画的方式填写记录表,也有几个幼儿采用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遇到个别不会写的字幼儿也会主动请老师帮忙,这也是孩子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4、调查比较教师请完成记录表的幼儿陆续去找客人老师和小朋友进行调查比较。在调查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主动,虽然很多客人老师他们并不熟悉,但孩子们都能主动与客人老师交流,而且大部分幼儿也能在调查结束后主动道谢。
5、活动分享,发现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1)幼儿介绍自己做得最棒的事情T:现在,谁来说说自己做得最棒的事情都是什么?
幼儿争先恐后地介绍:陈飞聿做的最棒的事情是搭积木、杨之音最棒的是琴、沈周玥最棒的是跳舞、岳邑说自己做得最棒的是写作业、蒋心怡是跳绳、朱一涵是帮妈妈洗菜、钟艺璇做的最棒的是玩完东西把它收回去幼儿介绍之后,教师请幼儿给自己鼓掌小朋友都特别棒,每个人都有自己做得最棒的事情,快给我们自己拍拍手吧。(2)请幼儿分享调查比较的结果。孩子们发现通过跟小朋友的比较,从中发现没有两个人在所有方面都是完全相同的。

fwr816.coM编辑分享

幼儿大班主题教案《我和别人不一样》


实录一:

随着认识我自己探究活动的深入,孩子们感受到自己从小到大的变化,提出想研究自己与他人是否一样(如:身高、五官、手脚等)。于是,我就为孩子们提供了纸、笔、软尺、线团、镜子、秤等材料,让孩子们自由结伴寻找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活动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有的孩子伸出小手在和伙伴比试谁的手大、谁的手小;有的孩子在用软尺量腰围和胸围;有的站在镜子前观察两人的眼睛耳朵;有的站在秤上测量体重。有的脱下鞋子在比试小脚;有的在用线量自己的大腿有多粗

实录二:

介绍交流时,黄玄说:我发现我和蔡瞬的肤色不一样。我的皮肤白一点而他的皮肤比较黑。我不同意黄玄说的话刚说完钱宇杰就举手表示有意见。我们中国人都是黄皮肤,大家都是黄种人,应该是一样的。这就是我和蔡瞬不一样的的方。蔡瞬上来!让小朋友们看看我们的皮肤颜色是不是一样的?黄玄也不甘示弱,立刻请蔡瞬上前给小朋友们观察比较。活动室内又沸腾起来。有的孩子同意钱宇杰的观点,有的则同意黄玄的观点。我举手示意大家先安静下来:这个问题大家意见很大,老师也认为各有各的道理。到底谁说的是正确的呢?我们还是要相信科学,所以请小朋友们回家再去查找一下资料,明天我们再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分析:

有时候,教师不得不佩服孩子的观察能力。而且,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是非常认真和执着的。他们往往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发现问题的。其实毕佳豪说的是人种的概念。和肤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也为了鼓励孩子大胆提问,所以我没有当场肯定谁的的观点正确。我认为,作为老师要认真对待幼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即使这个问题很可笑,很渺小,但能够发现问题的本身就是最大的收获。

老师回应:

1、在平时,教师应积极鼓励和表扬孩子,从而让孩子养成大胆提问的良好习惯。并为孩子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继续将问题探索下去,寻求正确的答案。

2、测量游戏是操作活动,幼儿要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知识,获得发展的。活动过程是孩子的操作过程,难点是幼儿用自己的方法纪录测量结果,所以教师一定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让幼儿有机会去参与尝试。并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幼儿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此外还要在材料的提供上要注意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详案《不一样的我》


【教材简解】

《不一样的我》这个主题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可以从认识自我的角度去设计,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不管物质或精神上存在着优越性和特殊性,体能和智能方面发育较好,但是也会因为过分溺爱和过度保护,形成了对成人的极度依赖,不少孩子身上出现懒惰、缺乏自制、畏难等不良品质,缺乏独立性,遇到困难要么直接找大人帮忙要么就哇哇大哭。为了让孩子们对自身优缺点感悟更加深化,我预设了本次活动,创设了一个不一样的我的交流会,设计了我的标记牌,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参与,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目标预设】

1、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2、知道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缺点,有改掉缺点的愿望。

【重点、难点】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设计理念】幼儿时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最初阶段,而自我意识正是自信心、自制力、自我评价能力等重要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非常需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充满自信地去迎接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人生新阶段。

【设计思路】引导幼儿从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区别于任何一个人的独立个体,形成独立意识,进而尝试用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在外形,名字,个性,能力,不足之处等方面的独特性。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题

请一名幼儿蒙眼,另请一名幼儿坐在他前面,老师说出此人特征,如发式,衣着,让幼儿猜对面是哪位同学。

师总结:小朋友能根据老师描述的特点就能猜到是谁,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每个人的特征都不一样。

[引导幼儿从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区别于任何一个人的独立个体,从而形成独立意识。]

二、解读自我

制作:我的标记牌

1、谁能说出自己什么地方和别人不一样,你身上有没有什么别人没有的东西?(幼儿讨论)

2、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商量商量,并把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画下来。

3、展示标记牌,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绘画的内容?对较能明显看出是谁的标记的人加以表扬,贴小贴花。

[尝试用各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在外形,名字,个性,能力等方面的独特性。并借助他人的评论来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

交流讨论:父母眼中的我

1、教师把父母眼中的我讲给幼儿听。

2、师:谁来说说XX父母眼中的XX是怎样的?XX请你说说爸爸妈妈想你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那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有意识地去发现、赞美孩子的优点和特点,与孩子交流讨论父母眼中的你这一话题,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个体,从而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形成较为积极的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

三、《陈毅吃墨水》的故事。

1、教师述说《陈毅吃墨水》的故事。

提问:陈毅为什么蘸墨水就馒头吃?

追问:你觉得陈毅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师总结:陈毅能成为我们国家的元帅之一,和他的努力、认真、专注是分不开的。如果我们想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要努力认真去创造。

2、提问:刚有小朋友说想成为的人,你打算怎样做?

师总结:我们都有一些缺点,只要我们努力克服掉这些缺点我们就是英雄,我们就能成功。

[与孩子交流一些成功人物的成长故事,帮助孩子树立心目中的榜样,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一样的我》


活动目标:

1、能让幼儿通过课件的播放观察每一个人不同之处。

2、学会用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3、尝试用纸浆、气球制作立体面具,体验资质玩具的乐趣和成功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让幼儿学会用夸张的艺术形式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地方。

活动难点:

能够使用纸浆和气球制作立体的面具。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播放器、课件(各种各样人的表情)。

2、气球、打气筒、纸浆、水粉颜料、水粉笔、设计用纸、铅笔。

3、稀释的胶水。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出每个人的不同之处。

2、再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同伴有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

二、产生制作兴趣

1、欣赏教师制作的半成品面具。这像什么?文章.出自.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观察教师为面具添画夸张的五官和有趣的表情。

3、你想拥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吗?

三、学习制作方法

1、给气球打气,学习合作互助完成打气任务。了解气球大小和脸型大小的关系。

2、进一步粉碎纸浆,加入清水和少量胶水,均匀地搅拌。

3、将纸浆一层层地糊到气球上,均匀地增加厚度。

4、在鼻子的位置上反复堆积粘贴,增加高度。

将制作好的半成品面具放在合适的地方晒干。

四、设计脸谱和表情

1、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个最特别的表情,要尽量与众不同,可以适当夸张。

2、在白纸上线画出设计稿,注意突出自己最明显的特征。

3、将设计好的脸谱仔细地刻画到半成品面具上。

4、待面具完全干透,图上合适的水分颜料。待颜料干燥后将气球放气或戳破,去下面具。

五、作品展示

在展示区或墙上展示自己的面具,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哪些面具很有趣、很独特,最能让人看出是谁的。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觉得幼儿做得很不错,关键成功的地方在于两点:开始部分以小朋友们自己将接触的事物引入,幼儿对此兴趣很高;对于细节处我作了很好的准备:首先是孩子活动的组织,要点和关键的地方我作了强调:比如粉碎纸浆的要求,合作的要求等等,我考虑到孩子可能会抢,对此也作了说明强调,同时准备工作也比较充分,另外还有纸团,但是发现纸团容易烂掉,不太适合,我就去掉了纸团,由于材料的提供也比较有目的性,因此幼儿的活动非常顺利,虽然是第一次跟气球面具打交道,但是每组上都干干净净的,孩子的衣物等等也保持得较干净,作品也完成得不错,看来同样是设计独特的面具有的小细节不注意可能也会带来大问题,有句话说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看来做人是如此,上课也是如此,记得曾在教研活动中将好课比作珍珠,我想假如珍珠当中镶了一到两粒劣珠,胡乱穿起,那这串项链的质地绝对是大打了折,我们幼儿园老师上课要对每粒珍珠基本都要有个数,要有自己的眼光和思考,将一节活动用自己的方法呈现出来,要让幼儿学到该学的知识。

大班美术教育教案《不一样的我—独特的面具》


【设计理念】
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手段,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幼教管理质量,已成为幼教界研究解决的新课题。所以我设计了开始就是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所呈现的教学活动。因为幼儿在这个时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最初阶段,而自我意识正是自信心、自制力、自我评价能力等重要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基础。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非常需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充满自信地去迎接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人生新阶段与孩子交流一些成功人物的成长故事,帮助孩子树立心目中的榜样,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有意识地去发现、赞美孩子的优点和特点,与孩子交流讨论不一样的我这一话题,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个体,从而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形成较为积极的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所以我设计这一课美术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独特的地方,让他们知道每一个人其实是不一样的,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地方。

【活动重点】能让幼儿学会用夸张的艺术形式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地方。
【活动难点】能够使用纸浆和气球制作立体的面具。

【活动目标】
1、能让幼儿通过课件的播放观察每一个人不同之处。
2、学会用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3、尝试用纸浆、气球制作立体面具,体验资质玩具的乐趣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播放器、课件(各种各样人的表情)。
2、气球、打气筒、纸浆、水粉颜料、水粉笔、设计用纸、铅笔。
3、稀释的胶水。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出每个人的不同之处。
2、再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同伴有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
二、产生制作兴趣:
1、欣赏教师制作的半成品面具。这像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观察教师为面具添画夸张的五官和有趣的表情。
3、你想拥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具吗?
三、学习制作方法:
1、给气球打气,学习合作互助完成打气任务。了解气球大小和脸型大小的关系。
2、进一步粉碎纸浆,加入清水和少量胶水,均匀地搅拌。
3、将纸浆一层层地糊到气球上,均匀地增加厚度。
4、在鼻子的位置上反复堆积粘贴,增加高度。
将制作好的半成品面具放在合适的地方晒干。
四、设计脸谱和表情:
1、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个最特别的表情,要尽量与众不同,可以适当夸张。
2、在白纸上线画出设计稿,注意突出自己最明显的特征。
3、将设计好的脸谱仔细地刻画到半成品面具上。
4、待面具完全干透,图上合适的水分颜料。待颜料干燥后将气球放气或戳破,去下面具。
五、作品展示:
在展示区或墙上展示自己的面具,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哪些面具很有趣、很独特,最能让人看出是谁的。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觉得幼儿做得很不错,关键成功的地方在于两点:开始部分以小朋友们自己将接触的事物引入,幼儿对此兴趣很高;对于细节处我作了很好的准备:首先是孩子活动的组织,要点和关键的地方我作了强调:比如粉碎纸浆的要求,合作的要求等等,我考虑到孩子可能会抢,对此也作了说明强调,同时准备工作也比较充分,另外还有纸团,但是发现纸团容易烂掉,不太适合,我就去掉了纸团,由于材料的提供也比较有目的性,因此幼儿的活动非常顺利,虽然是第一次跟气球面具打交道,但是每组上都干干净净的,孩子的衣物等等也保持得较干净,作品也完成得不错,看来同样是设计独特的面具有的小细节不注意可能也会带来大问题,有句话说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看来做人是如此,上课也是如此,记得曾在教研活动中将好课比作珍珠,我想假如珍珠当中镶了一到两粒劣珠,胡乱穿起,那这串项链的质地绝对是大打了折,我们幼儿园老师上课要对每粒珍珠基本都要有个数,要有自己的眼光和思考,将一节活动用自己的方法呈现出来,要让幼儿学到该学的知识。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我和别人不一样》


活动目的:
1、感受人的不同,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2、敢于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会自己动脑筋。
3、对自己的与众不同感到自豪,乐意观察和发现周围生活中的人和事。

活动过程:
1、不同的名字。师:我看看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到我这来了,点到名字的小朋友就用不同的方法告诉我一声。(教师点名)刘施阳,你怎么知道我在叫你呢?我叫李泽轩的时候你怎么不回答我呢?为什么?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名字,如果每个人的名字一样会怎样?
2、不同的声音。另一位教师在隐蔽处喊:潘老师,你还没喊我的名字呢?师:咦?这是谁呀?你们怎么知道是蒋老师呢?你们的耳朵这么灵呀,一下就听出了蒋老师的声音,现在我想请一位小朋友到后面躲起来,看你们能否靠声音猜出是谁。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让幼儿凭声音判断出同伴,并思考为什么能够猜得到?有没有人的声音和自己一样?
3、不同的喜好。分别请几位小朋友用自己最好听的声音唱一首歌曲给大家欣赏。唱完后教师分别问:你为什么要唱这首歌?除了喜欢唱不同的歌以外,你们还喜欢干什么?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事或物。教师对幼儿个人喜好表示激励与赞赏。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
4、不同的想法。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身体部位作动作,当一位幼儿作动作时,启发引导其他幼儿用该部位作不同的动作。教师设疑请幼儿思考并实践。
师:我们的身体各部分可以做很多动作,现在,请你们做一个动作使身体移动。(幼儿迅即走或跑)教师深入提出问题:如果不用小脚,可以用其他部位代替脚移动身体吗?教师启发幼儿多角度思考:大家试试看,还可以用什么部位移动身体,比比谁的办法多。教师观察、启发、引导辅助,发现不同的方法时以语言点拨、肢体动作、表情鼓励幼儿,为他的独特想法感到高兴。请个别幼儿示范有代表性的脚不沾地移动身体的动作,集体练习,享受合作学习的愉快。如手膝着地挪动、手膝爬、同伴扶助、牛耕田(两人合作)、攀沿绳、横躺滚、葡匐前进、翻跟头等。让幼儿感受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想法。
5、请幼儿说说人还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师:我们知道,人有不一样的名字、不一样的声、不一样的喜好、不一样的想法,你们说说还有哪些地方不一样?(穿戴不同、外貌长相不同、体重不同、身高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不同的家庭、体质不同)6、教师小结:我们人虽然都有一样的身体构造,但一样的我们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看似一样,其实又不一样的东西,只要你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不一样的感觉》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语言表达对不同物体的触觉感受。(软、硬,光滑、粗糙,冷、热)
2、知道用手触摸是感知物体的一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积木块、海绵、锯沫板等。
2、两杯水(热水,凉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课题
1、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小蜗牛吗?我们学小蜗牛爬一爬好吗?
在木地板、海绵垫上爬,让幼儿用手触摸、按压,感知并说出这两种物体的硬、软。
2、教师:哦,我们的小手能摸出硬的和软的东西,我们的小手真棒!
当看见一个东西,我们不知道它是硬的还是软的时,可以用手摸一摸,这是一个好办法!
二、在触摸中感知物体特性,并表述出来。
1、摸一摸
(1)请幼儿听口令从小筐中拿出硬的东西。(木积木)使劲捏捏、按按。
教师:你捏得动积木吗?(捏不动的东西是硬的。)
(2)同样拿出软的东西。(海绵)
摸一摸,捏一捏,还可以拧几圈,海绵是柔软的。
(3)幼儿摸摸锯沫板,感受正反两面的不同。(粗糙和平滑)
能说出一面扎手,摸起来不舒服,是粗糙的。另一面不扎手,很舒服,是光滑的。
(4)伸出双手分别握住热、冷水杯,并说出哪杯水热、哪杯水冷。
小结:我们的手不仅能摸出硬的、软的东西,还能摸出冷的、热的、粗造的、光滑的东西。
2、选一选
请几名幼儿上来,任选一件喜欢的物品。
告诉大家所拿物品是硬的、软的、光滑的、粗糙的,还是热的、冷的。
3、找一找
带领幼儿在活动室里边摸边问哪些物品是硬的、软的、冷的、光滑的等,让幼儿逐一说出感觉。
4、说一说
平常还摸过什么东西,是粗糙的、柔软的、热的?
5、小结:手能摸出硬的、软的,冷的、热的、粗糙的、光滑的东西。
但是有些东西不能摸:如电源插座、开水、旋转的电风扇叶等,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三、游戏:《我能干》
听口令把小筐中软的东西送过来,或把硬的东西送过来。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找、摸摸其他东西,说出自己的感觉。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不一样的我》”一文,希望“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不一样的我》”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演讲稿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