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音乐教案《雨中接妈妈》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教案课件写好了,老师教学质量肯定也差不了。那写教案课件包括哪几个部分?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幼儿大班音乐教案《雨中接妈妈》》,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教学目的:

1.教幼儿学会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在反复倾听中感受歌曲的旋律。

2.通过观察图片,情景表演等方法理解并记忆歌词。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妈妈的辛苦,增进母子亲情。

教学重点:能熟练的演唱歌曲,能以情带声的演唱。

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妈妈的辛苦,增进母子亲情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红苹果》做律动。

2.播放课件,以谈话的方式引出课题。

听,什么声音?看,那边走来了谁?这么大的雨,他要干什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歌曲《雨中接妈妈》。

3.发声练习

1=C 2/4

1 2 3 4| 5 - | 5 5 5 |5 5 5 | 5 4 3 2|1 - ||

橘子圆又 圆 ,圆圆 圆 圆圆 圆,橘子圆又 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范唱,让幼儿完整欣赏歌曲,然后回答问题:

(1)歌词里面说了谁?

(2)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有几段?

(3)刚才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他做了什么事?

2.教师范第二遍范唱歌曲,幼儿记忆歌词。

3.引导领幼儿按节奏朗诵歌词。

节奏:XX XX|XX X0|XX XX|XX XO||

4.教幼儿整体朗诵歌词并理解词义,(教案出自:)提出要求:朗诵歌词要清晰准确。告诉幼儿这首歌曲是说唱形式的,说的部分要跟随节奏并吐字清楚。

5.教幼儿学唱新歌,用整首演唱的方法教唱,要求幼儿用自然地声音唱歌。

6.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重点指导说唱部分。

7.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

8.幼儿引导幼儿以情带声的演唱歌曲,并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9.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

1.小结学习情况,对幼儿进行思品教育。

2.幼儿听音乐出活动室。

fwR816.CoM阅读延伸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雨中曲》


【活动目标】

1、感受《雨中曲》诙谐幽默、自由的舞蹈风格,体验踢踏舞带来的乐趣。

2、尝试用脚尖、脚、脚掌等部位以踢踏舞的形式表达自我、创造快乐。

3、初步了解踢踏舞轻松活泼、节奏感十足的基本特点,感受《雨中曲》音乐与舞蹈的配合。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雨中曲》,剪辑视频。

2、经验准备:幼儿有在雨中玩耍的经验。

【活动过程】

1、玩游戏脚的律动,感受用脚舞蹈的趣味性。

2、欣赏雨中曲视频,(教案出自:)初步感受踢踏诙谐幽默、自由的舞蹈风格。

3、再次完整欣赏《雨中曲》视频,了解新的舞蹈形式。

4、分段欣赏《雨中曲》片段,尝试模仿几个典型的动作。

5、尝试以踢踏舞的形式表达自我,创造快乐,进一步了解踢踏舞的特点。

(1)玩带头人游戏,在集体舞蹈中自由探索、创造快乐。

(2)合作表演踢踏舞。

大班音乐教案《画妈妈》


活动目标:

1、能跟随老师简笔画的步骤,较合拍的演唱歌曲。

2、唱好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3、体验爱妈妈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蜡笔人手一份,白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每个小朋友都很爱自己的妈妈,现在就请小朋友来说说自己的妈妈。

2、幼儿讨论。(谈妈妈的外貌特征、性格、工作单位等)

3、师:小朋友说的真好,今天我们一起把妈妈的样子唱着歌画出来好吗?老师先来画一画我的妈妈。

(二)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边根据歌词内容朗诵儿歌边画图。(步骤如下)

(1)拿出小蜡笔点两下(唱:小蜡笔,咪里咪)

(2)画一个圆的头(唱:画呀画,咪里咪)

(3)画妈妈的头发(唱:画出我的好妈妈)

(4)画眼睛(唱:咪里,咪里,画出我的好妈妈)

(5)画耳朵(唱:好妈妈,咪里咪)

(6)画嘴(唱:笑哈哈,咪里咪)

(7)画胸前的红花(唱:胸前开朵大红花)

(8)画肩膀(咪里,咪里胸前开朵大红花)边朗诵边徒手画妈妈。(二遍)

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画一画妈妈。

4、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有音乐伴奏)师:每个小朋友的妈妈长得都不一样,特别是头发有明显的不一样,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大班的小朋友画的妈妈。

5、幼儿跟着琴声演唱。师:我们也来画一画自己的妈妈。.教案网出处提醒幼儿注意唱好休止符和附点音符。(三遍)

(三)分角色交换演唱。

1、先请男小朋友画,女小朋友唱。再交换。

2、请个别幼儿演唱。

(四)复习歌曲:《好妈妈》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根据自己妈妈的外貌特征画妈妈。

2、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附:

歌曲《画妈妈》

1=F

3550│1330│3550│1.36?│116??6?│332│

小蜡笔,咪里咪,画呀画,咪里咪,画出我的好妈妈

好妈妈,咪里咪,笑哈哈,咪里咪,胸前开朵大红花

530│530│1.133│13│6?─║

咪里,咪里,画出我的好妈妈。

咪里,咪里,胸前开朵大红花。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反思《风儿找妈妈》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使幼儿能够体验、表达歌曲中风儿思念妈妈的情感。

2.学唱准休止符和弱起旋律。

3.在教师的指挥下能和同伴相互配合练习双声部,体验合作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钢琴。

2.挂图、哭泣的风娃娃图片。

活动流程

1.欣赏歌曲《我的好妈妈》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幼儿可跟唱、表演)

2.组织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回忆与妈妈分离时的心情

师:当妈妈带你出去玩,不小心找不到妈妈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3.情境导入(出示哭泣的风娃娃)

小朋友,看看这是谁?它怎么了?想一想风娃娃为什么会哭?它会遇到什么事情呢?(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进行讲述)

4.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图中发生的事情

(1)教师启发幼儿讲出:太阳回家了、月亮回家了

(2)根据需要提问:风儿找不到妈妈它问过谁?(教案.出自:教案.网)风儿会说什么呢?它要捎给妈妈一句什么话?

5.教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把挂图内容编成歌曲清唱一遍,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风儿问过谁?歌曲中是怎样唱的?(先请个别幼儿示范,然后全体幼儿练习)

(3)风儿捎给妈妈一句什么话?(加动作演唱出来,要有渐慢渐轻的感觉)

(4)欣赏歌曲,请幼儿用风声呼音跟音乐的节奏哼歌曲。

6.练习唱歌曲

(1)教幼儿跟唱歌曲并比较捎给妈妈一句话,风儿好想她两句唱法的不同,体验对妈妈的思念之情。

(2)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唱第一句,另一组唱下一句。(教师弹奏)

(3)尝试双声部合唱:一组幼儿唱歌词,一组幼儿用呼音唱。

(练习后两组交换唱)

(4)教师弹奏,幼儿齐唱歌曲。

7.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同幼儿编动作演唱歌曲

小结及反思

在此艺术活动中,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设计本次活动,利用图片、挂图等直观教具来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大意,此形式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多种有趣的练习方法使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有趣不乏味,重点学习了休止符和弱起的旋律,进行了双声部的练习,孩子们很轻松的学会了歌曲。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袋鼠妈妈上学去》


教学目标:

1、学习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和跳音。

2、在教师的提问和动作的帮助下记忆歌词。

3、感受歌曲带来的愉悦体验。

教学重点:教幼儿学会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教幼儿准确唱附点音符和跳音。

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情景表演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配套CD、钢琴、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组织教学

2、谈话引题。

二、基本部分

1、发声练习

12 34|5— |54 32|1—|

12 34|54 32|1 3|1—||

2、节奏练习

3、教师范唱歌曲一遍,引导幼儿认真听。

4、教师提问:

歌曲里唱了谁?她去干什么了?结果怎样?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袋鼠妈妈一样?

5、朗诵歌词一遍,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6、教唱歌曲

教师先分句教幼儿唱歌,后分段教唱。

7、师幼集体唱歌,激发幼儿兴趣。

8、幼儿集体唱歌,教师弹琴。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总结课情。

教学效果分析:

1、幼儿对所学内容掌握好,课堂效果明显。

2、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3、在课堂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幼儿小班音乐教案《好妈妈》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学习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创编合适的歌表演动作。
3.增强爱妈妈、关心妈妈的情感。

教学准备:
1.音乐磁带一盒。
2.请一位配班老师做好情景表演的准备。
3.简单的场景布置(小桌一张、上面放一只茶杯,小椅子一张)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活动:
师:妈妈工作了一天,辛苦吗?回到家,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照顾妈妈?(引导幼儿大胆地谈一谈怎样关心、照顾妈妈。)

二、学习歌曲:
1.欣赏视频。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关心她妈妈的。(播放视频)她做了什么事?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用歌词来小结。
2.教师范唱。
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一学这首好听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好妈妈》。现在听老师来唱一唱。
3.幼儿轻声跟唱。
师:请你们轻轻跟着老师来唱一唱,老师想听听小朋友好听的声音。
4.完整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来自己唱一唱。

三、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1.大胆学习创编动作,并请创编好的幼儿带领其他幼儿表演。
师:请你听着音乐想一想可以做什么动作。(边放音乐边想动作)请一个小朋友来和老师表演。老师扮妈妈,小朋友做孩子。
2.幼儿做孩子,老师扮妈妈,边唱边表演。
3.请一半幼儿扮做妈妈,一半幼儿扮做孩子,边唱边表演。

大班音乐教案《小乌鸦爱妈妈》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小乌鸦爱妈妈的美好情感和优美抒情的乐曲旋律。

2、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并边听歌曲边表演。

3、培养幼儿热爱、尊重妈妈的情感。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画有小鸟爱妈妈幻灯片若干幅、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关于小乌鸦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二、欣赏音乐《小鸟爱妈妈》

师:小树林是鸟儿们的家,鸟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养育小鸟,小鸟也像小朋友们一样很爱自己的妈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说的就是小鸟爱妈妈的事。

1、幼儿完整听乐曲,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引导幼儿尝试语言或动作,描述听了音乐后的初步感受。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音乐,可以随音乐自己编动作,注意听完后告诉老师,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受?小鸟和它的妈妈好像在干什么?

2、再一次欣赏乐曲。

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以及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启发幼儿说出这首乐曲由三段体组成,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语言描述,(文.章出自教.案网)结合动作表演来分析,表达乐曲的结构性质、情感内容。

(1)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感觉如何,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请用动作表演出来。

小结:这段音乐欢快活泼,好像看到了小鸟和鸟妈妈在小树林里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2)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好像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样照顾生病的妈妈。

小结:这段音乐平稳、低沉,讲的是鸟妈妈病了,小鸟细心照料、关心妈妈。

(3)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听了后有什么感觉,我们用动作把你好像看到的事表演出来。

小结:这段音乐优美抒情,鸟妈妈恢复了健康,带着小鸟在树林里又过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3、尝试用动作,巩固对乐曲的乐段、乐句的认识,尝试用乐器演奏。

(1)师:请大家为乐曲编几个动作,每段音乐编一个动作,第一段每句在重拍上拍一下手,表示鸟儿们在小树林里快乐地生活着;第二段用手指做小鸟嘴,拍一下手,表示捉虫子喂妈妈;第三段一小节音乐做一个鸟儿飞落动作,表示鸟妈妈恢复了健康。

三、尝试活动,即兴舞蹈《小乌爱妈妈》。

师:小鸟多爱妈妈呀,我们小朋友也像小鸟一样爱妈妈,我们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我们已经长大了,您歇会儿吧!请大家跟着音乐把自己会做的事表演出来。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幼儿大班音乐教案《雨中接妈妈》”一文,希望“幼儿大班音乐教案《雨中接妈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大班幼儿音乐游戏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