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饮料商店》

老师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要知道教案课件也是老师上课实施过程程的依据。你是否正在动笔写一篇教案课件吧?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饮料商店》”,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活动目标】

1、正确点数15以物体的数量,分享不同的数数方法。

2、理解并遵守规则,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饮料60瓶(矿泉水、酸奶)、0-9数字卡片若干、不同形状的整理箱四只。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提问:有些什么饮料?

小结:饮料的品种不同,装饮料的瓶子也不相同。

二、玩玩游戏:开商店。

1、玩法与规则。

玩法: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开商店的游戏!这里有6个饮料店,每个饮料店需要2个营业员。(教案出自:)饮料仓库里有很多饮料,营业员听到口令到饮料仓库来进货,每次每人取1瓶,送回商店后再去仓库进货,听到时间到的口令马上回到饮料店。

规则:听到口令出发取饮料,听到时间到马上回到饮料店;每次每人取1瓶饮料。

提问:听明白了吗?有没有问题?

2、第一次游戏:取饮料。

重点关注:

(1)幼儿理解并遵守规则的情况(是否每次每人取一瓶;是否根据口令游戏)

(2)幼儿数饮料的各种方法

游戏后分享

提问:饮料店进了几瓶饮料?哪家取的饮料多,哪家取的饮料少?

小结:当饮料的数量很少的时候,眼睛一看就知道;饮料数量很多的时候,排列整齐能帮我们数清楚。

3、第二次游戏:交换饮料

提问:什么叫交换?

玩法规则同第一次游戏

重点关注:

(1)幼儿交换饮料的情况

(2)幼儿数交换后饮料的方法,(教案出自:)并放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重点分享:

提问:饮料店的饮料有什么变化?饮料的数量有变化吗?

Fwr816.COm小编精选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晒被子》


活动目标:

1. 感知7以内的数量,能手口一致地正确点数。

2. 在游戏情境中学会按被子特征进行对应匹配。

3. 积极愉快地参与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已认识数字1--7。

2. 物质准备:

教具:(1)ppT;(2)展板:一面为草地背景挂有供幼儿晒被子的绳子、夹子,草地上有3-7的点卡标记;(教案出自:)另一面为5幢房子背景,每间房子分别有不同动物(狗、兔、猫、鸡)、不同颜色(红、黄、蓝、绿)标记,房内小床枕头上有4-7的数字标记;(3)布袋若干。

学具:不同数量食物图案的小被子(米黄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发兴趣。

1. 观看、交流ppT一,进入主题。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啊!瞧,红红的太阳出来了,小动物们也出来啦,有谁呀?一共来了几只小动物?它们出来干什么的呀?

2. 师小结。

二、游戏:帮小动物晒被子。

1. 观看、交流ppT二---八,学习按一个特征进行匹配。

(1)师:它们的被子有什么不一样?小狗的被子上为什么是骨头?(教案出自:)小狗被子上有几根肉骨头?那你们猜一猜小狗会把被子晒在几号竿上?为什么?

(2)依次帮助其他动物按数量对应找到它们喜欢的竿子。

(3)师幼共同小结。

2. 师交待游戏规则。

3. 个别幼儿示范晒被子。

4. 幼儿游戏,师随机指导。

5. 活动评价。

三、游戏:帮小动物送被子。

1. 出示房子展板,学习按多个特征进行匹配。

2. 个别幼儿示范送被子。

3. 师交待游戏规则。

4. 幼儿游戏,师随机指导。

5. 活动评价。

6. 结束语:X这间房子怎么没有被子呀?想一想为什么?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比比说说》


【活动目标】
1、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感知它们的相对性。
2、大胆讲述比较的结果,获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些粗细、宽窄不同的物品,如:绳子、平衡板、圆柱积木等。
2、课件、《幼儿画册》。
知识准备:能够说出不同事物的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比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能正确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宽窄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好朋友,来看看都有谁?
二、播放课件,观察比较。
1、师:大象和长颈鹿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幼儿回答。我们的腿也有粗细吗?我们教室还有什么东西也有粗细的?
小结:原来有的东西粗一点,有的东西细一点。
2、师:老师还有一张照片,请小朋友们看看图片上的两个积木板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回答。找找看我们教室中还有什么也是有宽窄的呢?
小结:原来有的东西宽宽的,有的东西是窄窄的。
三、组织操作,比比说说。
1、师:现在老是要给小朋友们每人发张操作纸,上面有几张图片,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找一找图片中比较粗的或者比较宽的东西,用笔把它圈出来。可以吗?那就动手吧。
2、巡回指导,个别展示并讲评。
3、师:都完成了吗?老师挑选了几张小朋友们的操作纸,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有没有找对。
4、师:看一看自己的操作纸,都找对了吗?没有都找对的,把它改正确。
四、结束活动。
刚刚小朋友们在教室里找到了很多粗细的、宽窄的东西,现在跟老师一起到教室外面也去找找看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钓鱼乐》


活动目标:
1.在正确感知10以内数量的基础上学习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学习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
3.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学习把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的方法。
活动难点:归纳几种把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110的数字卡,课件。
学具:钓鱼竿、小筐人手一份,六筐用夹子做的小鱼。画有超市和自助餐厅标记的卡纸人手一张(超市背面数字10,自助餐厅背面数字3,并用相同颜色的纸遮盖住)

活动流程:
一、导入,提出操作规则
师:喜欢玩钓鱼的游戏吗?那玩游戏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幼儿讨论:要安静、动作轻轻的,要有耐心
二、钓鱼游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1.幼儿钓鱼,教师巡回观察。
师:今天我们就来玩钓鱼的游戏,我从1数到10,看谁钓得多。轻轻转过身,拿好钓竿,准备好了吗?不争不抢,耐心钓。准备、、开始、1、2、3、4、5、6、7、8、9、10
2.幼儿点数自己钓鱼的数量,教师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验证。
师:时间到,把钓竿放在旁边,数一数你钓了几条鱼。(幼儿边数边把鱼夹在小筐上)
老师举数字卡片,钓到相应数量鱼的幼儿举手,教师验证。
三、晒鱼游戏:学习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把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
1.出示3条红鱼的画面
师:好,把小鱼轻轻的放回筐里。看来你们都是钓鱼高手啊,刚才我们是随便钓的,这次要增加难度了,看看会有什么要求。 要我们钓什么鱼呀?说完整,3条红鱼。比一比谁钓得又快又准。数一数对不对(幼儿边数边把鱼夹在小筐上,教师验证)
2.出示7条蓝鱼的画面
师:厉害,看看还有什么更难的没有,哇,这次要钓什么鱼了?嗯7条蓝鱼,这次不仅要比谁钓得又快又准,还要比比谁的动作最轻,不推不挤也不抢。好了吗,数一数是不是7条(幼儿边数边把鱼夹在小筐上,教师验证)
3. 出示4条红鱼的画面
师:我也钓了一些鱼,看看我钓了几条红鱼(4)谁多,多几条,那你能把你的红鱼变得和我一样多吗?什么方法?(再钓一条)嗯,再添上一条。都添好了吗,现在几条了(4)是不是一样多了。
4.出示6条蓝鱼的画面
师:蓝鱼我也钓了,数数有几条(6)这次谁多呀?那怎么样把你的蓝鱼变得和我的一样多呢?(拿掉一条)是呀,去掉一条就行了,现在几条了(6)是不是一样多呢?(是)
5.小结:我们用添上一条,或者去掉一条的方法就可以把小鱼变得一样多。
6.幼儿把自己筐上的红鱼、蓝鱼变得一样多
师:现在我们的小筐上有几条红鱼(4),几条蓝鱼(6),那你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变得一样多呢?(幼儿讨论:红鱼添上两条或者蓝鱼去掉两条)好的,一起试试。
出示画面小结:原来可以用两种方法,添上两条红鱼,或者去掉两条蓝鱼就能变得一样多。
四、包装小鱼,巩固练习用添上去掉的方法变得一样多。
1.钓剩下的鱼
师:还有这么多鱼呢,都把它们钓起来吧。(幼儿钓鱼)
2.包装小鱼
师:钓了这么多鱼开心吗,那我们把它们包装一下,一会放到自助餐厅和超市与大家一起分享好吗?(教师示范如何包装、幼儿包装)
师:好了吗,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包装。(请一名幼儿说说自己每份包装了几个)
3.按要求变得一样多
师:呀!对了,自助餐厅和超市的食品都有包装要求的,在哪呢,哦,在这呢,撕开背面的小纸片,XXX,这是几呀(3)那怎么办呢?(去掉X条)。那这个呢?(添上X条)。好那我们赶快按要求来包装。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整理,分享游戏的快乐
师生一起整理操作材料。
活动延伸:把小鱼等学具放在区域内继续进行数物匹配的操作。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小兔的萝卜园》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尝试按要求(大小、颜色和形状)帮助小兔找萝卜。
2、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前期经验:认识各种颜色形状和大小
各种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的萝卜

【活动重点】尝试按一维特征找萝卜

【活动难点】尝试按二维特征找萝卜

【活动过程】
一、参观小兔的萝卜园了解萝卜的不同特征
(在参观小兔萝卜园的情境中,引导幼儿发现萝卜的颜色、大小和形状都是不一样的。)
1、看看谁来了?
2、小兔在萝卜园里种的萝卜都丰收了,它去拔了好多萝卜。
3、你们发现这些萝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小结:原来这些萝卜的大小、颜色、形状都不一样。
二、运萝卜尝试按一种特征运萝卜
(在运萝卜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尝试按颜色和大小一种特征帮助小兔找相应的萝卜。)
1、小兔子种了这么多萝卜,要请你们一起帮它来运萝卜,你们要按照小兔子的要求运萝卜。
2、小兔子要请你们运一个大萝卜和一个小萝卜。
3、小兔子还要请你们运两个颜色不一样的萝卜。
4、说说你帮小兔子运了什么颜色的萝卜?
小结:你们都帮小兔子运了大小和颜色都不一样的萝卜,谢谢你们。
三、送萝卜按二种特征送萝卜
(在送萝卜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尝试按颜色和形状二种特征找萝卜,发展幼儿二维思考能力。)
1、我们帮小兔子运了这么多萝卜,现在小兔子要把萝卜送给其他小兔子。我们帮她一起送吧。
2、请你们送两个颜色和形状都不一样的萝卜给其他小兔子。
小结:你们不但送给了其他小兔子不一样颜色的萝卜,而且这些萝卜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5的守恒》


活动目标

1.体验助人为乐带来的快乐。

2.能仔细观察物品的数量,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辨能力。

3.学习不受物体颜色、大小、形状和排列顺序的影响,感知5的实际意义。

活动重点:能仔细观察物品的数量,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辨能力。

活动难点:学习不受物体颜色、大小、形状和排列顺序的影响,感知数字5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ppt

2.糖果卡片(红色和黄色)若干。

3.桃子(大、小)若干

4.饼干卡片(三角形、正方形)若干。

5.操作纸每人4份

6.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复习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事物数量,并能说出总数

教师出示松鼠图片。

师:松鼠兄弟两人在树林里散步突然发现了地上有好多好多的松果,它们开心极了,于是低头捡起松果来。不一会口袋就装满了。(出示松果排列的图片)

师:小朋友到底是松鼠大哥捡的多还是松鼠小弟捡的多。还是两人捡的一样多?(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点数验证)

小结:原来他们捡到的松果一样多,都是5颗。

师:路上碰到狐狸,小朋友你们知道狐狸捡到的肉谁的多谁的少吗?还是一样多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数的时候要注意点一个数一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不能多数也不能少数)

二、操作探索,感知等量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颜色、大小、形状及排列方式的变化而改变

1.探索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颜色变化而变化。

狐狸松鼠请客(教师出示动物朋友的图片)

师:先数一数一定有几位动物朋友?

师:请把红色的糖果分给小猪,把黄色的糖果分给小兔子。

(ppt同时显示与幼儿相同的操作纸图片)

师:引发幼儿说出糖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幼儿观察

并说出数量相同,而发现颜色不同)

小结:事物的数量不随颜色的变化而变化。虽然颜色不一样但

是它们都是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

2.探索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师:请把大的桃子分给小猴妈妈,把小桃子分给小猴宝宝(ppt同时显示与幼儿相同的操作纸图片)

师:引发幼儿说出桃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数量相同而大小不同)

小结:事物的数量不大小的变化而变化。虽然大小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

3.探索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形状变化而变化。

师:请把三角形的饼干分给小熊,把正方形饼干分给小老鼠(ppt同时显示与幼儿相同的操作纸图片)

师:引发幼儿说出桃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数量相同而形状不同)

小结:事物的数量不形状的变化而变化。虽然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

4.探索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排列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师:为了感谢小朋友们松鼠和狐狸也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吃的事物。(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幼儿操作后引导幼儿观察两组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事物的数量不随排列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虽然排列方式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数量是一样的,都有5根鸡腿。

三、生活联想,感知等量物品数量也不随事物的种类、粗细、高矮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1.(出示有关种类不同、高矮不同、粗细不同等因素的两种数量相同的事物图片)小结:小朋友,等量物品数量也不随事物的种类、高矮、粗细的变化而变化。

2.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的活动室内有什么是大的大小、颜色或是高矮等等因素不同,而数量是相同的两组事物。

3.小朋友,我们一起到活动室外再去找一找吧!

四、结束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水果店》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组成,知道9有8种分合法。
2、感受和体验9的组成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分合法列加减法。

【活动准备】
画有圆点的购物劵若干、水果、布置好的水果店。

【活动流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法。游戏:开火车。师:我的火车就要开。幼:儿点开。老师出示算数卡,说:请你猜一猜。幼:1+7=8你的火车8点开。游戏由慢到快。
二、学习9的组成;
(1)分给幼儿购物劵,让幼儿共同认识购物劵上的圆点,告诉幼儿一个圆点代表1圆钱。
(2)水果店里的水果每一种都是9圆钱小朋友想一想,你手中的哪两张合起来是9。
(3)请幼儿到水果店买水果,一幼儿当营业员。一定看好,小朋友是不是付的9元钱请幼儿说一说,我用哪两张购物劵买的水果买的越多越好,然后让幼儿进行记录。
三、师幼共同讨论9有8种分合法。师:有这么多的分合法,我们来顺序一下,整理9的分合法,让幼儿读一读。
四、引导幼儿根据9的分合法列出相应的加减法。
1、教师:9能分成1和8,1和8合起来是9.合起来是什么意思?谁能根据这个分合法列出一道加法式子。
2、引导幼儿理解交换规律,感受两个加数交换,得数不变。
五、让幼儿根据书上的要求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活动反思】
活动时以游戏方法复习8的加减法幼儿学习兴趣高。进一步理解巩固进行第二个环节。学习9的组成时,用购物劵买水果,让幼儿进行购买水果。来掌握9的组成,并进行记录。然行讨论、整理,最后引导幼儿根据9的分合法进行设计提问,并请幼儿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课后小结】
本次活动,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掌握39的组成,并能根据分合法进行运算,感知互认、互换的关系。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图形的家》


活动目标

1.学会按照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

2.学习根据纵向与横向标记给物体定位,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

学会按照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学习根据纵向与横向标记给物体定位,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幼儿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送图形宝宝回家,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

1.看ppT,分类。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图形宝宝呢?他们有哪些特质?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特质,把他们送回家好吗?

2.请个别幼儿说说他老师指的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应该送回到哪里?

二、出示图一,让幼儿观察,示范讲解双形双维排列的规则,教师讲解按形状、颜色分。

1.师:老师这来了几个图形宝宝,它们是谁呀,(一一出示图形讲出图形的特征)它们告诉我它们呀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怎么办?(帮它们找家)

2.出示图形屋,这个图形屋就是图形宝宝的家,我们来看看上面有上面呀?(颜色标记、形状标记)这说明我们要根据它的颜色标记和形状标记来帮图形宝宝们找到它们的家。

3.我们先来看看横排,我们也叫它行,第一个前面的颜色标记是红色,那它整行都是红色图形的家,那第二个是什么颜色标记?(蓝色)又是谁的家呢?(蓝色图形的家)

4.横排看好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竖排,我们叫它列,第一列是什么标记?(正方形标记)说明这一列都是正方形的家,那第二列呢?(三角形、三角形的家)

5.认识了图形屋,现在我们就一个一个来帮助图形宝宝找家,我们先看第一行是红色,第一列是正方形,(教案出自:)(边说边用手示范)那他们的交接点就是红色正方形的家,依次类推找出其它几个图形的家。

总结:我们小朋友真聪明,虽然它们的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但是我们都能帮它们找到了家。

三、出示图二,让幼儿观察,示范讲解双形双维排列的规则 ,教师讲解按形状、大小分。

1.老师这还有几个图形宝宝没有找到它们的家呢,我们看看它们是谁?(两个两个图形出示)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2.出示图二,请幼儿观察上面有什么标记,我们应该怎样送图形宝宝回家呢?(教案出自:)(请小朋友上来找家,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找)

总结:我们来看一看这两个图形虽然它的形状一样、颜色一样但是它们大小不一样,我们小朋友很聪明还是帮助图形宝宝找到了自己的家,它们可高兴啦都说要谢谢你们!

四、幼儿动手操作。

1.师:今天我们教室里还有许多图形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呢,小朋友你们想帮助他们吗?请你们轻轻地搬椅子到座位上帮助他们吧!

2.幼儿操作,教室巡回指导。

五、张贴幼儿操作纸,请错的幼儿改正,给做的对的幼儿给予小红花奖励。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好玩的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四种几何图形。
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能进行拼图。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动手能力。

重点:能够区分四种几何图形。

难点: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能进行拼图。

教学准备:
1.尺子、书本、魔法盒、三角形图片、正方形图片、长方形图片、圆形图片。
2.带有图形标志的篮子、范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孩子们,你们看,老师这有一个魔法盒我们来看看里面会有什么东西呢?教师第一次摸出三角版。提问:这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幼儿依次上来摸摸,并提问:你摸出来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呢?依次在黑板上贴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2.老师也给每一组的小朋友准备了一个盒子,请小朋友分别摸摸看,你摸到了什么?
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提出要求;让幼儿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形状的图形宝宝。
3.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互相交流。
4.请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图形宝宝(形状)二、让幼儿动手操作--给图形宝宝找家。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我们捡了这么多图形宝宝,现在,请大家把图形宝宝送回家,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图形宝宝一一对应放在篮子里。
3.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4.教师:小朋友们都把图形宝宝送回家了,那么,大家来看一看,宝宝的家是不是都找对了。
5.教师与幼儿一起检查,看一看有送错的没有。
6.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都把图形宝宝送回了家。刚才我们玩了给图形宝宝找家的游戏,那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图形卡片,我们还可以怎么玩呢?
三、开动脑筋--用图形进行拼图游戏。
1.出示范画,引起幼儿兴趣。
观看机器人、小金鱼、小青蛙等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提问:
(1)小朋友,图上有什么?(机器人、小青蛙)
(2)这些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拼出来的)
3.让幼儿积极回答,认真观察。
4.出示半圆形,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半圆形)
5.让幼儿想一想:它可以变成什么?怎么变?教师引导幼儿用添画的方式变成其他物品。(把半圆添画成伞或太阳等)
6.组织幼儿展开讨论:这些图形还能组合拼贴成什么?
(1)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发言。
(2)教师提问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们说一说这些图形还能拼贴成什么?
(3)教师归纳总结幼儿的发言,这些图形还能拼贴成小汽车、小房子、小花、小树、小鸡、松树等。
7.幼儿动手操作,进行拼图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用多种图形添画或拼贴出与众不同的物体。教师指导个别能力差的幼儿拼出简单的东西。
四、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1.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讲出自己拼出的是什么东西,它是由哪些图形拼贴出来的。
2.教师挑选出几幅拼贴的比较好的作品,加以表扬鼓励。
3.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
五、活动延伸:
1.让幼儿把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在区角活动中,继续进行拼贴游戏。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也是这种形状的。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饮料商店》”一文,希望“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饮料商店》”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幼儿园中班数学关于节日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