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空间对应》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而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去设计完善。只有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这样心中对于各种可能的情况胸有成竹。如何做好教案课件的编写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空间对应》”,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活动设计】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数学活动的内容具有生活性,这是指数学教育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这些内容是幼儿所熟悉的,也是他们所能理解的,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例如:房屋上的门牌号码、书上的页码、汽车和汽车站上的数字、日历上的日期等等,它们分别表示着不同的意义。若能通过与幼儿生活实际相联系数学活动,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内容是熟悉的,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是很有用的,并能激发幼儿更加注意,发现周围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和现象。对于我们班的幼儿来说,她们对空间对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还不能透彻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选择了空间对应这一内容,然后以你家住在几单元几楼为切入点开始,让孩子在游戏中感知空间位置对应,以帮小动物找家的方式将数学活动生活化,情景化,能进一步的加深幼儿的空间位置对应能力,能够帮助幼儿学会按房间卡找到自己的房间。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坐标找到家,并有一定的空间位置对应能力。
2、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感受数学活动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能根据坐标,找到对应的位置。

【活动准备】
平面楼房、动物卡片、数字卡片、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家住在几单元几楼呢?请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师:小动物新建一栋楼房,要请小朋友去参观(教师出示平面的楼房),这里就是小动物新建的楼房,我们看看这栋楼房有几个单元,几层楼呢?
(二)复习巩固
1、教师与幼儿一起帮小动物认识自己的家住在几单元几楼
师:刚才小朋友都帮忙数了数这栋楼一共有4个单元,4层楼,现在我们来看看里面都住了哪些小动物,看看这些小动物它们住在几单元几楼?(宝宝兔的家住在1单元1楼(1,1);贝贝羊的家住在2单元3楼(2,3);胖胖猪的家住在3单元3楼,(3,3);嘟嘟牛的家住在3单元4楼(3,4)吱吱鼠的家住在4单元2楼(4,2))
师:请幼儿说说理由,帮助幼儿学会看坐标,快速地找到房间。
2、教师带领幼儿游戏,找找自己的家住在几单元几楼
(1)教师与幼儿一起认识房子的结构,看看这栋楼有几个单元几层楼。
(2)发房间卡给幼儿,请幼儿说说自己拿到的房间卡是几单元几楼。
(3)请幼儿拿着自己的房间卡自由找到自己的房间,教师个别指导。
(4)请个别幼儿说说你是怎么找到房间的。
(5)游戏:幼儿站在房子外面,幼儿在音乐开始后,开始找房间,看谁又快又准确的找到自己的房间。
(6)请幼儿到好朋友家做客,跟好朋友交换房间卡,根据自己手里的房间卡找到好朋友的家。
(三)幼儿操作练习
1、教师与幼儿一起看看还有哪些动物没有住进新房子,它们分别住在几单元几楼。
2、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图卡帮助小鸡、小鱼、小猫、小刺猬、小乌龟找到家。
(四)交流与分享
教师请幼儿到前面来和其他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帮助小动物们找到家的,先找到它住在几单元,再找到她住在几楼。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理念,理念正确;设计程序生活化;教学形式生活化。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很不错,沉着、不慌张,亲和力强。此次活动中教师的思路很清楚,教育目标达成很好,幼儿反应活跃,但是在游戏环节幼儿等待时间过长,显得拉杂。游戏的环节一可以和环节三整合,环节二可以设计2座房子,避免幼儿的等待。在教师示范时,应进一步强化,先找几单元,再找几楼,可帮助幼儿思维清晰。幼儿自主操作练习中,可增加难度,如将房子增加为5个单元5层楼,更能充分体现教学的坡度,层层递进,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能挑战自己。
推荐理由:
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选择了空间对应这一内容,然后以你家住在几单元几楼为切入点开始,让孩子在游戏中感知空间位置对应,以帮小动物找家的方式将数学活动生活化,情景化,能进一步的加深幼儿的空间位置对应能力,能够帮助幼儿学会按房间卡找到自己的房间。

Fwr816.COm小编精选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猜猜你是几》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排除的方法学习寻找缺失的数字。
2.熟悉游戏的玩法并遵守游规则。

活动准备:
10把椅子(椅背上有1-10的数字),头饰(数字1-10)。

活动过程:
1.引出游戏--捉迷藏,并介绍游戏规则。
(1)出示头饰,认认头饰上的数字,引出游戏--捉迷藏。
师:今天,朱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礼物--'花'。你们看,这些花上还藏着数字呢。咦,都有哪些数字呢?(反过来,花朝下,一一出示花。)
(2)介绍游戏规则。
示范戴一顶帽子:花儿戴在头上,就是一顶数字帽子了。你们想不想和数字帽子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好,那你们可要听清楚游戏规则:1.不能偷看自己的数字;2.不能说出别人的数字。明白吗?
析:礼物数字花变为数字帽子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他们对捉迷藏的游戏充满了期待。
2.游戏一:根据少1或者多1的关系,寻找缺失的数字。
(1)利用数字10、9的头饰和两名幼儿做游戏,交流用什么方法猜数字的。
师:好,那我们先请2个小朋友来玩游戏。先看看这两个数字是几?(9、10)它1两谁大谁小?哪两个小朋友先来?每人一顶帽子,请你猜出自己的数字后,赶紧坐到自己的位置。(贴有相应数字的位置。)
师:谁来介绍一下猜数字的方法?
师小结:要知道自己的数字,先要观察同伴的数字,缺少的那个就是自己的数字。
析:游戏初始,幼儿要明确游戏规则及玩法,再先观察同伴的数字是几,继而推理出缺少的数字才是自己的。
(2)和数字6、7、8做游戏,并验证方法。
师:很好!现在,请3个小朋友过来做游戏了。看看是哪三个数字?(6、7、8)有谁知道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秘密?(一个比一个多一:相邻数;多一和少一。)这么多秘密,我们记住它。我们还要记住游戏的规则!看谁坐得又快又对。开始!
师:你为什么坐8 ? (因为他们是6、7,所以,我就是8。)
析:幼儿通过相邻数和数之间多一少一的逻辑关系,记住了是哪几个数。然后经过观察、思考。寻找出属于自己的那个数一一缺失的数字。
(3)利用数字1-5做游戏。
师:刚才呀,9、10、6、7、8、都玩过了,还有几个数字没玩过?(1、2、3、4、5)嗯,对了。那刚才没玩过的,都上来。
师:有人坐错了吗?为什么?
析:幼儿玩过前面五个数字后,已经渐渐掌握了游戏的方法了,也猜测出还剩下的是哪5个数,这次没玩过的幼儿都勇敢地表示要加入游戏,而且显得自信满满。
3.游戏二:利用单、双数寻找缺失的数字。
(1)利用数字1、3、5、7、9进行游戏。
师:现在,我们玩难一点的--选一些数字玩(1、3、5、7、9)。这些数都是什么数?(单数)哪几个勇敢地上来?看谁猜得又快又对!
师:谁说说,你怎么知道是9的?
师小结:小朋友真厉害!你们知道了,要想猜到自己的数字是几,一定要记清楚原来有哪几个数字,然后再找一找,缺少的那个数字,就是你自己的数字。
(2)利用数字2、4、6、8、10进行游戏。
师:好,还剩下5个,会是什么数呢?(双数) (2、4、6、8、10)这些都是双数。谁来挑战一下?看谁猜得又快又对!
析:幼儿思维活跃,并坚信自己猜出的答案。还大胆地把思维的过程用语言进行完整地描述,对单双数的概念也进一步得到了理解与巩固。
4.游戏三:利用随机的数字,寻找缺失的数字。
(1)幼儿随意选择五个数字,一起进行猜数字游戏。
师:你们还想玩吗?还想怎么玩?(那我们10个数字一起玩)每人一顶帽子。相互看一看,自己再猜一猜,你应该坐哪里?
(2)请客人老师交换每个人头上的数字帽子,老师把几张椅子进行换位置,游戏再次进行。
师:一起把帽子拿下来,看看坐对了吗?
师:游戏真好玩,那我们一起到教室里把好玩的游戏告诉其他小朋友吧!
析:利用随机数字进行游戏,再次挑战了幼儿的思维;通过换帽子和换椅子,又一次增加了游戏的难度。活动中,幼儿始终表现积极,情绪高涨,活动结束后,仍有意犹未尽之感。

活动反思:
1.活动的游戏性
一个标有数字的花朵,又可以变成戴在头上的帽子,和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教师将数之间的多一少一关系、相邻数、单数和双数等一些数概念,巧妙地融合于游戏中,把枯燥、抽象、严谨的数学活动,变成幼儿喜爱的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思维,始终处于乐学的状态中。
2. 内容的递进性
游戏中有对数学符号的认识,有对幼儿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的训练,活动层层递进,逐步展开。在开始这一环节,是要求幼儿在游戏中逐步理解猜数字的方法:要记住两个数字,藏起一个时,只能看见一个数字,就能推理出另一个数字。随着幼儿在游戏中逐步理解猜数字的方法后,增加一些游戏的难度(包括单数、双数、随机的数字)。人数也从2个人、3个人到5个人、10个人参与。活动中,教师还注重引导幼儿将内化的思维活动,转化为外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则是通过外化的语言,引导幼儿找到正确的椅子,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幼儿。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集合》


幼儿园数学教案:放在哪里集合

内容:区分交集、差集中的元素

方法:尝试法

一、目标
通过观察粘贴活动,寻找两个集合交集、差集中元素,依据特征进行尝试摆放;发展幼儿多纬度的思维能力。

二、准备
《水果找家》、《图形组合物》幻灯片个1张(NO.86-87),幼儿每人相同内容练习纸2张(见练习册NO.4-5),如图(1)和图(2)。

三、过程
(一)观察
1.出示《水果》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各有几个?
(2)左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
(3)右圈内的水果么特征?(有梗子)
(4)两圈相交部分中的水果么特征?(有叶子且有梗子)
2.出示《图形组合物》幻灯片,引导幼儿思考:
(1)两个圈内分别有什么特征?各有一个?
(2)左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
(3)右圈内的东西有什么特征?(个数是5个)
(4)两圈相交部分中的东西有什么特征?(红色且个数是5个)
(二)区分
让幼儿思考:依据特征,如把右边的水果或左边的娃娃脸摆放到圈内,该分别放在哪里?
个别幼儿口述位置和理由,如图(1)中的桃子该放在左圈但不在右圈中,因为桃子有叶无梗;图(2)中的圆脸娃娃该放在两圈相交部分,因为她是红色且组成的圆形个数是5个。
(三)粘贴
幼儿在练习纸上将左(右)边的各图示物一一撕下,分别粘贴在两个圈中的相对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粘贴)

四、建议
(一)本活动设计内容亦可分两次进行。
(二)亦可用实物材料在集合摆放圈中进行分类摆放,见《儿童数形宝盒》说明图29。观察记录与评估。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上下辨认与空间对应》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空间方位上与下。

2.引导幼儿学会以一个物体为参照物说出上下位置。提高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和空间对应的能力,正确判断物体的空间位置。

活动准备:

情境挂图、动物卡若干、自制教具、二层楼房的图片一张、小标志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挂图,创设情境。

小动物们开了一个农场,今天邀请我们到农场里参观

1.请幼儿看一看农场里都有什么?

2.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苹果树下有几个苹果?请幼儿点数。

3.请幼儿看一看鸟窝在哪里?是谁站在树下看鸟宝宝?

二、布题

互动一:小动物搬新家。

教师出示二层楼房和动物卡,引导幼儿进行活动。

1.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盖了一座漂亮的房子,他们要搬到新家里去了。()请个小朋友看这座楼房有几层?(楼上楼下共两层)宝宝兔说他要住在楼上,嘟嘟牛说他要住在楼下。

2.请幼儿按照他们的要求帮他们搬家。

3.教师引导:其他的小动物也准备搬到新家里去了。他们要住在那?我这里有代表楼上、楼下的小标志牌和一个,教师出示图二(对号在楼下),请小朋友看一看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们在下面格子里就表示楼下,在上面格子里就表示楼上,请小朋友按我出示的的位置把小动物送到楼上或楼下的房间。

4.教师要求幼儿按的位置来摆放小动物,如胖胖猪住在楼下、宝宝兔住在楼上。

5.胖胖猪和宝宝兔是新来的住户,管理员叔叔要给他们登记,我有宝宝兔和胖胖猪的照片,还有代表楼上楼下的小标志牌。(教师出示胖胖猪和宝宝兔动物卡片和上下表示,并让幼儿看一看它们谁住在楼上,谁住在楼下。)

6.让我们将小动物的相片和他的小标志拉拉手!(教师出示图三,并按幼儿用书的方式连线,为幼儿做示范)

互动二:和小绿人做游戏。

1.教师请幼儿在椅子下面找到小绿人。

2.教师与幼儿一起和小绿人做游戏。

小小绿人真可爱,我来和你做游戏,跳跳跳,跳到桌子上(下),跳跳跳,跳到椅子上(下)

3.教师启发幼儿将小绿人放在自己身体的某一个部位的上下位置,如头(上下),肩膀(上下),腿(上下)等,帮助幼儿巩固对上下方位的认识。

三、结束

师:小朋友小绿人能跳到桌子上、桌子下、椅子上、椅子下,还能跳到我们身体各个部位的上面和下面,那小朋友想一想,小绿人还能跳到活动室里什么地方的上面和下面。

小绿人可真能跳,现在我们到院子里看看小绿人还能跳到什么地方的上面和下面,来,小朋友带上小绿人出发了。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时间顺序》


活动目标:
1、感受、体验事情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积极表达对时间先后的想法。
2、体会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会发生不一样的事情。
3、增强时间意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导入情景。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看看。他们是谁?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回答相应关于时间顺序的问题。
(1)请幼儿按照画面说一说兔宝宝是怎么画画的。
教师:宝宝兔在做什么事情?小朋友在画画时要做哪些事情?宝宝兔应该怎样画火车?
(2)请幼儿观察右边的图画,并说一说嘟嘟牛在做什么。
教师:嘟嘟牛仔干什么?请你看看这是几点?钟的指针现在指向了哪些数字?你能为嘟嘟牛的生活排列出正确的顺序吗?(引导幼儿用先--然后--再--最后的方式进行简单陈述)
3、分发幼儿用书,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完成练习。
(1)分发幼儿用书教师:请小朋友轻轻的搬起自己的小椅子坐到桌子旁边来。
(2)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4页上半部分的图画,请幼儿逐一观察和回答每一幅画面上画的是什么。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大树是怎么生长的?请你按照从先到后的顺序,用笔在画面上写好1,2,3,4。
(3)请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第4也下半部分的图画,幼儿自主完成练习。
教师:请你观察画上面有什么,同样请你照从先到后的顺序,用笔在画面上写好1,2,3,4。
4、检阅操作手册完成情况,结束活动。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空间对应》”一文,希望“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空间对应》”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画画公开课大班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