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迈好青春第一步导学案

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同时还需要每位老师都重视教案课件,这样可以避免因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那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迈好青春第一步导学案”,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七年级第二课第二框《迈好青春第一步》教学设计案
刘天志 邢廷廷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青春的美好,珍惜青春年华,激发创造有意义人生的热情。
2. 发展对青春、生命的可贵与美好的感受、体验的能力。
3. 知道青春是美好的,懂得如何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
二问题导学
1.什么是青春呢?
2.怎样卖好青春第一步,自己准备怎样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同样是进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与上一课时不同的是,本课时是针对青少年的实际进行的。通过学习与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生命的意义、青春的可贵,引导他们迈好青春第一步,从小事做起,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四1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岁青春的美好认识,明确青春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懂得青春时期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影响,从而激发奋发图强的紧迫感。
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如何珍惜青春年华,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让青春更加美丽。
五学法指导:本框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学点拨指导为主。根据教材和老师提供的情景,老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让学生在活动中呈现认识上的模糊,适时进行引导、点拨。
六教学准备
课前阅读有关青春期的文章,以提高教师自身对青春的理解和把握;调查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青春的理解或存在的某些疑问;还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我最棒!
自学课本18-22页,完成下列问题:
1、你的理想和追求是什么?
2、你觉得确立远大的理想对实现人生价值有何重要价值?
3、你觉得应该怎样迈好青春第一步?
(二)合作探究,享受快乐
活动一 阅读感悟 阅读下列诗歌,一起感悟青春的美好,一起为青春喝彩。
青春是一场炽热的火焰,映红了我的脸和我的心;
青春是一场艰险的山海关,抉择着一个人的成败存亡;
青春是一场清爽的沐浴,焕发着迷人的香甜;
青春是一场美丽的邂逅,问候着彼此的温暖。

心灵是一潭风平浪静的湖泊,
千山万树、夕阳红霞留在心间;
心灵是一道苦思冥想的难题,
满腔热血、激qing澎湃不会永远;
心灵是一棵高耸入云的神木,
雄鹰鸷鸟、金龙玉凤不能攀缘;
心灵是一幅山清水秀的图画,
浊水残沙、枯枝败叶无法污淀。

我的青春,是一轮明月,凄凄又亮亮。
我的心灵,是一颗流星,火热而即没。
我爱我的青春,
因为它既给了我勇气,又时刻为我警告;
我爱我的心灵,
因为它虽然冲动,却能悬崖勒马。
世界上还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青春和心灵?
如果有,那时苍天和大地的回音。
我的青春曾经金碧辉煌,
我的心灵经常狂奔尘野;
我的青春曾经舞龙戏凤,
我的心灵经常风暴不断;
我的青春曾经经过火海刀山,
我的心灵一度汪洋一片;
我的青春曾经烂漫一时,
我的心灵经常傲对人间。
我的青春,我的心灵,是多么伟大的伴侣,
是多么另人啧服的配合!
我用我的青春和心灵,来装饰我的生活,
来回答我的人生题海,
来作为我人生旅途中的驿站。
活动二感悟名言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12岁那年便选择了探索世界奥秘的人生之路。马克思17岁时就提出:“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重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 " *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讨论下列问题.1 从小确立远大的理想对实现人生价值有何重要意义?
2 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是什么?
活动三搜集关于青春的箴言.
1、 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没有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
2、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
3、 莫负青春取自惭。
4、 青春是不耐久藏的东西。
5、 乐观的人永葆青春。
6、 青年是娇嫩的花枝,需要各方面的真善美和扶植,阳光给以温暖,水分给以滋润,竹架给以支持……
7、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要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在青年时代开始。
8、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9、 青春像一轮滚烫的太阳。
10、青春的目标就像一面红旗。
11、青春能使人放发出的能量。
12、 青春是贵过黄金的,不要轻轻掷抛过去。
1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青春之计在于今。
14、若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5、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6、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17、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
18、 青春有限不可浪费。
19、 要珍惜自己的青春时间。
20、 青春短暂,时间宝贵。
21、 世界上没有比青春更可贵的东西。
2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3、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24、 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是青春。
25、 青春就像一朵绽放着的美丽花儿。
活动三 各抒己见
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珍惜好青春,创造生命的价值?
活动四 才艺展示
热爱文学的学生创作关于青春的诗歌,在课上发表朗诵.
(三)课外作业
参加一次当地的公益活动,体会奉献的意义。

fwR816.COm阅读欣赏

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播种友情


第五课第一课时 课题:“播种友情”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友爱同学,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情。

2、能力: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地交往与沟通,提高与同学、朋友交往的能力。

3、知识: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现象及危害。懂得同学友情在人们、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交往的方式。

二、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生活需要友情以及友情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确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并能认识应交什么样的朋友。

三、教学方法

事例引导式,讨论式

四、教学活动过程:

(一)预习问题设计

1、友情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如何?
2、青春期闭锁心理的危害?
3、克服青春期闭锁心理的办法有哪些?
4、我们在寻找友情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二)自主学习

1、你有朋友吗?最知心的朋友是谁?他(她)对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帮助是什么?


2、谈谈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理解。


3、(1)你喜欢和什么样的同学交往?


(2)你和朋友交往中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三)合作学习新课标第一网

1、《中国青年报》曾就中学生在择友、交友方面做过专门调查。在你有知心朋友吗?这一栏的回答中,2500多名中学生,72%的同学非常肯定地回答自己有知心朋友。许多同学认为只有拥有朋友和友情的生活才是快乐的、美好的。有的同学甚至认为班上大多数同学都是自己的知心朋友。

28%的回答自己没有知心朋友的同学,也并不是不想有朋友,而主要是因为自己的个性缺陷和接触时间短等方面的缘故,暂时没有找到。

议一议:从以上的调查和这份材料来看,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阅读教材p75页许娜的事例。讨论以下问题:

(1)你有和许娜类似的烦闷和苦恼吗?


(2)象许娜这样有什么危害?


(3)应怎样摆脱苦恼?

3、当遇到下列情况时应该怎样做?

(1)当你的朋友或同学生病时,你

(2)当你的朋友在学习上或生活上遇到困难时,你

(3)当班级组织集体活动时,你

(4)当遇到烦心事时,你

(5)当同学邀请自己结伴去郊游时,你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


这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①正确地朗读课文。
 ②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③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④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①复述故事情节。
 ②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课前准备
 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
学习字词
 ①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②投影出示练习。
 a.给加点字注音。b.按拼音填空。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略)
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要求]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
(教师可以投影出示以下问题组)
其他学生边听读边思考,在书上标记。
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可以概括回答)
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②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组,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看书,不要脱离课本,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
在理清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
 教师可提要求:
 ①跳读课文,抓住以上讨论要点。
 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
 ③口齿清楚,能正确表达感情。
可以找两位学生复述,其他同学听后评析复述情节。以上环节主要为了帮助学生熟悉本文故事情节,尤其是细节描写,为下一步探究性阅读、多角度阅读打基础。
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学生只要能扣住课文说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有争议的地方,可课后思考,留待下节课继续探究。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背诵
布置作业
 ①写生字。
 ②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文章。
○教学设计

探究性品味“脱险”部分,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已经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记叙的事件,而且也悟出这篇文章主旨就是通过“我”的脱险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不管这困难多么吓人,都要努力去克服它。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通过研读重点情节再进一步领会文章。
 ①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
 ②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问题组。
a.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b.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c.“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d.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e.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探究性品味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应帮助学生扣住文章主题讨论理解这些问题。
指导多角度地阅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①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这个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也鼓励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学生在喜欢的人物中选择父亲和“我”,都应视为正确的,关键是把喜欢的理由说足、说全,可互相补充。不喜欢的人物可选在“我”困难时嘲笑“我”的孩子,这一点比较简单。
有争议的人物可能是杰利。可能有的同学喜欢他,有的不喜欢他,可引导学生评论他做得对的和不好的方面。这样来谈,针对性可能强一点。
 ②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这个问题讨论时也许有争议,但应该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这类的指导。
 ③继续组织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讨论这个内容,能让学生理解得深刻一点,对“困难”的理解全面一点:既可以是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小困难,如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卖报纸时不好意思张嘴等;更应该是比较大的,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困难,如自己学习成绩落后;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拮据……
总结全文
 ①让学生再谈学习本文之后的体会。
 ②教师小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③背诵(或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布置作业
阅读《迷途笛音》,简单写写自己的心理感受。

点评
本案教学流程设计为整体感悟——探究研读——拓展延伸三大板块。
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既注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学地位,又注重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开展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探究性阅读、拓展与延伸等教学环节更是把学生的生活与语文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体验反思接受正确的审美观与情感熏陶,而对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另外,本教案在注重启迪学生开展思维活动的同时,并没有忽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体现了语文教学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理念。

初中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学会学习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2、能力目标
转变学习方式,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知识目标
知道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学会选择和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及时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
一、 重点难点:
“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是本节的学习重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难点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我最棒
1、(见教材p46页)阅读材料思考讨论。
议一议:“我们”为什么会赢得胜利 ?

想一想:这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示 ?


2、在平时的学习中,自己采用了哪些学习方式?对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3、读一读:(教材p50页材料)想一想:这份材料告诉我们了什么?


4、我们应如何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


5、比一比 说一说(教材p50页)以上哪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己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

它给自己的学习带来了什么好处?


6、你有那些不了良的学习习惯?如何纠正?

(二)合作交流

1、读一读,(教材48页材料)
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不要金子,而要点金术呢?

2、出主意,想办法:(p48页)
想一想: 这两位同学的问题出在哪儿?

请帮助两位同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能力提升
古语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
请结合自己学习的实践,谈谈你对此话的理解。

(四)辨析

“再好的学习方法也离不开勤奋和努力”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五)反馈矫正
(六)本课知识点
(1)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
(2)学习的过程不应是被动地接受书本上现成的结论,而是要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为此,我们要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3)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掌握了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
(4)学习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学科儿异。好的学习方法,应该符合认知规律,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5)“书山有路勤为径”。再聪明的人,再好的学习方法,也都需要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才能学有所成。学习不是应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积累。成功,永远属于那些踏踏实实付出汗水的人。
(6)勤学好问、专心致志、严格执行学习计划、认真思考、劳逸结合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习更有条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很好地学习效果。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回让我们收益终身。
(七)谈收获


(八)课堂检测

1、为什么要转变学习方法?

2、你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哪些不好的习惯?你打算怎样改正?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目标:

1、在默读和朗读的基础上掌握生字新词,积累语言,并能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品味文中重难点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3、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

重点难点:重点在于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落实(复述、多角度阅读);

难点是对最后一节的理解及对文章主旨的正确把握。

教学方法:读、说、议结合,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中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看谁能最先从课文中找到作者小时候的那段经历给他的启示。齐读找到的句子。

2、那么,这到底是一件怎样的小事呢?默读课文,准备抢答与复述。

先明确复述要求。学生先讲,教师补充:

(1)、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注意详略)。

(2)、复述要求:要抓住原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注意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3、学生用5分钟时间默读课文。

4、抢答:

(1)、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3)、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两个?

(4)、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5、复述课文(可分“冒险”与“脱险”两部分),师生共同评议,注意如何突出文章重点。

6、结合复述穿插字词教学。

7、大声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并特别注意复述中疏漏的重点字、词、句。

三、交流探讨:

教师出示课文主旨研讨题:

(1)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3)故事蕴含了什么生活哲理?

四、小结:在人生道路上,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可以化整为零,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

五、布置作业:

1、巩固字词,朗读课文,熟读或背诵富有哲理的句段。

2、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课文还给了你哪些启示?

3、思考“研讨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检查字词。

二、多角度阅读:

同学们还记得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吗?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山姿,视角不同,进入视野的山的形象也就有了差异。同样,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章,也会有不同的感觉和发现,多角度阅读,首先要确立角度,可以着眼于某个任务,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请同学们积极思考,就文中的人物、情节提出自己有创意的解读角度。

先确定角度(如:如何面对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的角度、如何和朋友相处的角度、父母应该如何教子的角度、做事应该量力而行的角度、鼓励人的角度等等),然后探究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加以整理、补充,如:

(1)评论四个孩子的行为。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不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石架大约7米高,扛梯子把孩子抱下来要保险得多,也简单得多,父亲为什么不这样做?

(3)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4)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

学生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三、体验反思:

1、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2、读下面一段文字,你有何感受?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心理学家做过一次实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更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攻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继续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了。

3、学生稍做准备,然后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在山的那边》和《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两篇课文一定带给了你很多思考。初中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想在这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四、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

学生朗读《迷途笛音》,回答问题:

文章当中的迪廷除了用笛音指引我回家以外,还有什么方式?他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方式?你对他这个人又怎样的看法?你的生活中有这种人吗,请你举例。

五、布置作业:

结合课堂讨论内容,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写一篇读书笔记,或仿照课文的写法详细记述自己战胜困难的一件小事(注意心理描写)。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走一步,再走一步


这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学习目标
①正确地朗读课文。
②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③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④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二、学习重难点
①复述故事情节。
②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三、课前准备
投影仪。
第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
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五、自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
2、学习字词
①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②投影出示练习。
a.给加点字注音。b.按拼音填空。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略)
3、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要求]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
(教师可以投影出示以下问题组)
其他学生边听读边思考,在书上标记。
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可以概括回答)
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②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组,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看书,不要脱离课本,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
在理清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
4、教师可提要求:
①跳读课文,抓住以上讨论要点。
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
③口齿清楚,能正确表达感情。
可以找两位学生复述,其他同学听后评析复述情节。以上环节主要为了帮助学生熟悉本文故事情节,尤其是细节描写,为下一步探究性阅读、多角度阅读打基础。
5、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学生只要能扣住课文说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有争议的地方,可课后思考,留待下节课继续探究。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背诵
6、布置作业
①写生字。
②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文章。
二、自学设计
1、探究性品味“脱险”部分,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已经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记叙的事件,而且也悟出这篇文章主旨就是通过“我”的脱险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不管这困难多么吓人,都要努力去克服它。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通过研读重点情节再进一步领会文章。
①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
②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问题组。
a.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b.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c.“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d.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e.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探究性品味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应帮助学生扣住文章主题讨论理解这些问题。
指导多角度地阅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①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这个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也鼓励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学生在喜欢的人物中选择父亲和“我”,都应视为正确的,关键是把喜欢的理由说足、说全,可互相补充。不喜欢的人物可选在“我”困难时嘲笑“我”的孩子,这一点比较简单。
有争议的人物可能是杰利。可能有的同学喜欢他,有的不喜欢他,可引导学生评论他做得对的和不好的方面。这样来谈,针对性可能强一点。
②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这个问题讨论时也许有争议,但应该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这类的指导。
③继续组织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讨论这个内容,能让学生理解得深刻一点,对“困难”的理解全面一点:既可以是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小困难,如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卖报纸时不好意思张嘴等;更应该是比较大的,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困难,如自己学习成绩落后;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拮据……
2、总结全文
①让学生再谈学习本文之后的体会。
②教师小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③背诵(或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3、布置作业
阅读《迷途笛音》,简单写写自己的心理感受。
4、信息反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学习目标
①正确地朗读课文。
②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③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④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二、学习重难点
①复述故事情节。
②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三、课前准备
投影仪。
第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
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致上理解文章主旨。
五、自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
2、学习字词
①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②投影出示练习。
a.给加点字注音。b.按拼音填空。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略)
3、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要求]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
(教师可以投影出示以下问题组)
其他学生边听读边思考,在书上标记。
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可以概括回答)
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②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组,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看书,不要脱离课本,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
在理清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
4、教师可提要求:
①跳读课文,抓住以上讨论要点。
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
③口齿清楚,能正确表达感情。
可以找两位学生复述,其他同学听后评析复述情节。以上环节主要为了帮助学生熟悉本文故事情节,尤其是细节描写,为下一步探究性阅读、多角度阅读打基础。
5、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学生只要能扣住课文说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有争议的地方,可课后思考,留待下节课继续探究。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背诵
6、布置作业
①写生字。
②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文章。
二、自学设计
1、探究性品味“脱险”部分,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已经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记叙的事件,而且也悟出这篇文章主旨就是通过“我”的脱险经历告诉人们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不管这困难多么吓人,都要努力去克服它。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通过研读重点情节再进一步领会文章。
①全班有感情朗读脱险部分。
②组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问题组。
a.找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b.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c.“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d.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e.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探究性品味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应帮助学生扣住文章主题讨论理解这些问题。
指导多角度地阅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获得启示
①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这个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也鼓励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如果学生在喜欢的人物中选择父亲和“我”,都应视为正确的,关键是把喜欢的理由说足、说全,可互相补充。不喜欢的人物可选在“我”困难时嘲笑“我”的孩子,这一点比较简单。
有争议的人物可能是杰利。可能有的同学喜欢他,有的不喜欢他,可引导学生评论他做得对的和不好的方面。这样来谈,针对性可能强一点。
②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这个问题讨论时也许有争议,但应该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这类的指导。
③继续组织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讨论这个内容,能让学生理解得深刻一点,对“困难”的理解全面一点:既可以是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小困难,如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卖报纸时不好意思张嘴等;更应该是比较大的,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困难,如自己学习成绩落后;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拮据……
2、总结全文
①让学生再谈学习本文之后的体会。
②教师小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③背诵(或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3、布置作业
阅读《迷途笛音》,简单写写自己的心理感受。
4、信息反馈:

初中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灌、峭、嘲、纳、翼、遥、啜、嶙、峋等字。
2.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事论理及其评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中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记叙方法。
4.感受“我”终于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一步一脚印来沉着应付的心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分析论理及其详略安排。
2.教学难点:记叙文中如何以实寓虚,即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我”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坚毅精神。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指导学生朗读。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生词的方式大声地练习读音。
落实如下词语:生字正音
训诫(jiè)陡峭(qiào)嶙峋(línxún)
啜泣(chuò)着眼(zhuó)纳罕(nàhǎn)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的方式练习、体会。(同学们活动)
表情朗读“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一部分。
再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朗读“暮色苍茫……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一部分。
(3)朗读时要体味作者的感受。
集体朗读文中最后一段,注意语速与重音,体味作者在这一段中所抒发的人生感悟。
2.自由散读课文,思考:莫顿·亨特先生给我们讲了一件怎样的往事?
⑴把课文分成“冒险”、“脱险”两部分,四人小组组内试讲,全班推荐2~3人上台复述,并即使点评。
要求:口齿清楚;生动、具体、流利;完整、符合原文意思;尽量用课文词语。
明确:同学用这样的句式复述“我讲述的部分是……我的讲述完了,谢谢大家”、“我的点评完了,谢谢。”
⑵简洁概括。
检索信息:时间:八岁那年。
地点:悬崖上。
人物:有“我”、杰利、其他伙伴、父亲。
事件:爬悬崖陷入困境(冒险),在父亲指点下爬下悬崖(脱险)。
将检索出的信息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个简洁但又表意完整的句子。记叙文材料概括的一般格式是“谁”(或“什么”)干了什么(或“怎么样了”)。重新组合信息时,地点可忽略,信息重组的结果是“八岁那年与伙伴一起玩耍,‘我’爬上悬崖陷入困境,然后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的往事”。
通过复述与概述让学生真正对这件往事了然于胸。
录音示范7~22段,听读模仿语气,听后读给同桌听。
3.这是一件小事,但在莫顿·亨特先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看“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为什么会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⑴畅所欲言。
⑵明确最后一段。
三、研读主旨
1.探究主旨:作者由这次历险,获得了什么启示?(读最后一节)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提示:龟兔赛跑、夸父逐日……
2.总结归纳:
居里夫人说:“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学了《在山的那边》和《走一步,再走一步》后,获得了什么道理?
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呼唤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7~22小节,背诵最后一节。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尝试探究性、多角度阅读理解。
2.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获益的学习方式
3.学习作者寄寓文中的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获得正确对待困难的有益启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作者是谁?
2.作者是什么身份?
二、多角度探究性阅读
1.确定角度:
两两对比着来读,可从两个大角度(教子、交友)来深入阅读。
父亲母亲杰利四个孩子
2.中心话题:
(1)父亲为什么不直接孩子抱下来?他不怕孩子失足吗?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你能想象一下吗?
(2)杰利算是“我”真正的朋友吗?他为什么抛下我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你能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理吗?
(3)四个小孩子的行为你欣赏吗?如果是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怎么做?
3.师生多角度探究学习过程:
父亲角度: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山石架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作者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下去。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一生一世都软弱无能。有句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只有在磨练下才能成好钢,没有磨练的只是土块、锈铁。所以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
这是一位明智、教子有方的父亲。父亲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实力抱孩子下来,但他不这样做,而是引导孩子凭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克服自己。其实,父亲这样做是想给孩子一份经验,一次锻炼,一个成就感,一份不怕任何困难的勇气。这是父爱的一种多么明智的体现,是真正的父爱。他在父亲的眼里,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比生命更重要,因为,父亲知道,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同样,被溺爱的孩子是经不起考验的。
母亲角度:
慈母多败儿。这位母亲一直告诫我不要冒险。在母亲的庇护下,“我”变得非常懦弱。如果杰利通知的是母亲的话,可能她会声嘶力竭地叫我别动,吓得脸色苍白,神经兮兮的叫了一大帮人来。之后母亲可能不允许我跨出家门半步,不准我与杰利玩。从此,世上多了一个废物,少了一个作家。
师总结:哪一位父亲不爱自己的子女。这位“狠心”的用心良苦的父亲以独特的方式在“我”的生命中注入自信的琼浆,熔铸了“我”直立的腰杆。他给孩子的不只是一个健康的躯体,还给了孩子一个自信的灵魂。这对孩子的一生无疑是最宝贵的财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在感受伟大母爱的同时,也要多理解这份严厉的深沉的父爱。
杰利角度:如果我是杰利,我会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最要好的朋友,一边是更多的朋友。四个孩子一定不会让杰利帮“我”,而杰利也不想被嘲笑,不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朋友。所以杰利虽然“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我想,,这也说明杰利低估了“我”的懦弱。他以为这么点悬崖,“我”总会下来的。再说,他一时也帮不了“我”。天越来越黑了,见“我”没回来,杰利的良心不安了,便告诉了“我”父亲,寻求大人帮助,把“我”从危险的边缘救了回来。杰利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他是“我”真正的朋友。
四个孩子的角度:我感觉四个孩子的人品有问题。当自己的朋友遇上困难的时候,他们不仅不去拉自己的朋友一把,反而雪上加霜的嘲讽朋友,把他一人留在危险的石架上,这也是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他们根本不是真正的朋友,简直可恶之极。
师追问:患难见真情,好朋友应当有难同当。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讨论课后练习二
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这个问题讨论时也许有争议,但应该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这类的指导。
继续组织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讨论这个内容,能让学生理解得深刻一点,对“困难”的理解全面一点:既可以是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小困难,如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卖报纸时不好意思张嘴等;更应该是比较大的,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困难,如自己学习成绩落后;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拮据……
三、总结全文
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还要把你的这些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遇困难的人们。
四、作业
模仿吴强《走一步,再走一步》写一段小诗。
【相关链接】
走一步,再走一步
吴强
(一)
溪流再走一步是江河,
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走一步,再走一步,
天地就将不一样;
(二)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
寒冬再走一步就是春天。
挫折再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
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三)
咫尺天涯路,
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
于是就没了下一步,
于是就没了路……
(四)
路尽天绝处,
不妨尝试再走一步。
万水千山,
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五、板书设计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迈好青春第一步导学案”一文,希望“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迈好青春第一步导学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