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法结合律

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做足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那网上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案课件?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法结合律,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加法结合律
教学内容:p18:例2 “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结合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二、练习练习
1、完成p18做一做2。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 里填上适当的数。
287+129+118=287+( +118) (32+47)+65=32+( + )
3、教材练习五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104+96 )
=288 =88+200
=288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fwR816.CoM阅读延伸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
教学内容:p25:例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1、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旧知复习:
(1)我们刚刚学习了两条加法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2)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时采用的教学思路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引入新课:回答的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运算定律
3、教师谈话引出情景:为保护环境,光明小学开展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这就是植树活动的现场,我们来看看。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3个问题:
4、(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3)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教师说明: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看第一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依据。教师板书:4×5和25×4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乘法交换律:
(1)探究、发现问题:
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
(2)举例验证:
教师问: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指名举例,教师板书:如,35×2=2×35 60×30=30×60)
(3)概括规律:
a、总结定律:
教师提问:从以上几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提醒学生由加法交换律的总结思路想,总结好后说给同桌听。 汇报得出结论,板书定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b、定律命名:
教师提问:这个规律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可能马上说出:乘法交换律,再让学生说是怎么想到的。
c、用字母表示定律:
教师谈话: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看谁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 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字母表示:a×b=b×a,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板书公式:a×b=b×a
让学生判断:这里的a 与b可以是哪些数?(任意数)
(4)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教师提问:以前我们什么时候用过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回忆:做乘法验算时。
完成“做一做”前两道,指名板演,订正。教师谈话:用这个定律时该注意什么?(数不能变化,运算符号不能错)
三、巩固练习
下列哪些算式用了乘法交换律。
27+34=34+27 15×13=13×15
24×48=12×96 16×20=4×4×20
四、课堂小结:什么是乘法交换律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
4×25=100(人) 25×4=100(人)
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加法结合律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24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口述加法结合律。

2.能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单的运算。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3.领会“形成问题一提出假设一验证假设一形成规律的解决思路,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投影仪、自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形成疑问,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准备题:37+26+63、37+(26+63),学生计算出得数。

2.比较两式题的异同。

同:加数相同,得数相同。

异:运算顺序不同。

再一题:59+38+732和59+(38+732),得数会相同吗?(相同)

3.讨论: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的情况可能有如下两种:

A、不能用文字概括,而结合具体式题说出结合律。

教师引导:

①几个数相加?(三个,且加数相同)

②分别先算了什么?(前两数,后两数)

③结果如何?(得数相同即和不变)

B、基本能用文字概括出结合律。

教师适当引导。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

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

猜想是从准备题中归纳出来的,是否正确,还有待于我们去验证它。

(二)验证猜想,形成规律

1.我们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可以通过计算其他式题来证明。

(13+8)+5

女生完成

3024+(73+6)

13+(8+5)

男生完成

3024+73+6

汇报答案:得数相同,符合猜想。

2.上述两题符合猜想,可能是偶然。请同学们自己来找一找符合猜想的式题。

学生自由举例,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果,找到许多式题符合猜想。

3.能证明猜想正确,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

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例2:

张老师上午到书店买书用去27元,又到文具店买圆珠笔用去18元;下午去文具店买圆珠笔用去12元。他一共用去几元?

A、口头列式:(27+18)+12 27+(18+12)

B.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C.判断,得数会相同吗?(相同)

D、计算结果。得出(27+18)+12=27+(18+12)(板书)

4.揭题:

从式题到生活实例,都符合我们的猜想,同时也证明了猜想的正确。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结合律”

教师板书:加法结合律

书上又是怎么说的呢?看书

5、小结:

(1) 学生根据板书口述结合律。

(2) 学生尝试用三个不同的字母(a、b、c)来表示结合律。

(三)使用规律,巩固新知

学习加法结合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

1、 口头回答□里填几?

(15+12)+5=15+(12+□)

(243+146)+54=243+(□+54)

4037+(25+44)(4037+25)+□

a+(b+c)=(a+□)+c

2、 练习

五(1)班有学生51人,四(1)班有学生47人,四(2)班有学生41人,三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
教学内容:p25:例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1、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旧知复习:
(1)我们刚刚学习了两条加法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2)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时采用的教学思路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引入新课:回答的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运算定律
3、教师谈话引出情景:为保护环境,光明小学开展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这就是植树活动的现场,我们来看看。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3个问题:
4、(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3)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教师说明: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看第一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依据。教师板书:4×5和25×4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乘法交换律:
(1)探究、发现问题:
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
(2)举例验证:
教师问: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指名举例,教师板书:如,35×2=2×35 60×30=30×60)
(3)概括规律:
a、总结定律:
教师提问:从以上几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提醒学生由加法交换律的总结思路想,总结好后说给同桌听。 汇报得出结论,板书定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b、定律命名:
教师提问:这个规律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可能马上说出:乘法交换律,再让学生说是怎么想到的。
c、用字母表示定律:
教师谈话: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看谁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 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字母表示:a×b=b×a,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板书公式:a×b=b×a
让学生判断:这里的a 与b可以是哪些数?(任意数)
(4)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教师提问:以前我们什么时候用过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回忆:做乘法验算时。
完成“做一做”前两道,指名板演,订正。教师谈话:用这个定律时该注意什么?(数不能变化,运算符号不能错)
三、巩固练习
下列哪些算式用了乘法交换律。
27+34=34+27 15×13=13×15
24×48=12×96 16×20=4×4×20
四、课堂小结:什么是乘法交换律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
4×25=100(人) 25×4=100(人)
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p17:例1 “做一做” 、练习五:2、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问题是什么?
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______ 78+64=______
⑥完成课本第18页下面的“做一做”1
三、巩固提高
1、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830+420=( )+( ) ( )+200=( )+37
27+29=29+( ) A+( )=20 +( )
2、完成p19“练习五”第2题。
3、完成p19“练习五”第3题。
四、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p17:例1 “做一做” 、练习五:2、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问题是什么?
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______ 78+64=______
⑥完成课本第18页下面的“做一做”1
三、巩固提高
1、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830+420=( )+( ) ( )+200=( )+37
27+29=29+( ) A+( )=20 +( )
2、完成p19“练习五”第2题。
3、完成p19“练习五”第3题。
四、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法结合律”一文,希望“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加法结合律”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