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欣赏与设计练习课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只有将教案课件提前准备充分,才能完成前期设计的教学目标。怎么样的教案才算是好教案课件?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欣赏与设计练习课,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欣赏与设计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8~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
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
1.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展览导入
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
二、学习新课
(一)尝试创造:
让学生做第8页第1、2题。
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
(二)设计图案:
做第10页“实践活动”7题。
1、 提出三个步骤:
(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
(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
(3)动手绘制图案。
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制作“雪花”:
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
2.作品展示。
3、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
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练习课

fwR816.CoM阅读延伸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欣赏设计


欣 赏 设 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
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图案欣赏:
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完成第8页3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习:
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 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9页第5题。
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
图案1 图案2
图案3 图案4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容积


容积
教学目标:
1、知道容积的意义。
2、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3、会计算物体的容积。
教学重点:
1、容积的概念。
2、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
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具:量筒和量杯、不同的饮料瓶、纸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说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二、准备:
把泥放入一个长方体的小木盒中(压实,与上口平),然后扣出来,量一量泥块的长、宽、高。计算泥块的体积。这个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 )。
三、新授:
1、认识容积及容积单位:
(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通过上面的“做一做”,我们知道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小木盒的容积。
(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3)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教具演示。
①1升(L)=1000毫升(mL)
将1升 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
小结:1升(L)=1立方分米(dm3 )
②1升 = 1立方分米
1000毫升 1000立方厘米
1毫升(mL)=1立方厘米( cm3 )
练一练:
1.8L=( )mL 3500mL=( )L 15000cm3 =( )mL=( )L
1.5dm3 =( )L
(4)小组活动:(1)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
(2)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升。
2、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
例一个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5×4×2 =40(立方分米) 40立方分米=40升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40升。
做一做:一个正方体油箱,从里面量棱长是1.4米。这个油箱装油有多少升?(订正)
小结:计算容积的步骤是什么?
3、我们知道了计算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如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用长乘宽乘高,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的3次方。那有些不规则的物体怎么计算它的体积呢?
出示一个西红柿,谁有办法计算它的体积?小组设计方案:
四、巩固练习:
1、生物小组买来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2、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20升。这个油箱的底长25厘米,宽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
3、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
4、提高题:p55、16
五、作业: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旋转


旋 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3.学习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题4:
(1) 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5.课内练习:
2.第6页2题。
3.第9页4题、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旋 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容积


容积
教学目标:
1、知道容积的意义。
2、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3、会计算物体的容积。
教学重点:
1、容积的概念。
2、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
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具:量筒和量杯、不同的饮料瓶、纸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说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二、准备:
把泥放入一个长方体的小木盒中(压实,与上口平),然后扣出来,量一量泥块的长、宽、高。计算泥块的体积。这个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 )。
三、新授:
1、认识容积及容积单位:
(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通过上面的“做一做”,我们知道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小木盒的容积。
(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3)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教具演示。
①1升(L)=1000毫升(mL)
将1升 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
小结:1升(L)=1立方分米(dm3 )
②1升 = 1立方分米
1000毫升 1000立方厘米
1毫升(mL)=1立方厘米( cm3 )
练一练:
1.8L=( )mL 3500mL=( )L 15000cm3 =( )mL=( )L
1.5dm3 =( )L
(4)小组活动:(1)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
(2)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升。
2、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
例一个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5×4×2 =40(立方分米) 40立方分米=40升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40升。
做一做:一个正方体油箱,从里面量棱长是1.4米。这个油箱装油有多少升?(订正)
小结:计算容积的步骤是什么?
3、我们知道了计算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如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用长乘宽乘高,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的3次方。那有些不规则的物体怎么计算它的体积呢?
出示一个西红柿,谁有办法计算它的体积?小组设计方案:
四、巩固练习:
1、生物小组买来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2、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20升。这个油箱的底长25厘米,宽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
3、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
4、提高题:p55、16
五、作业: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口算练习课


口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练习三第5至8题。
 教学目标:
 1.经过反复练习和思考,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熟练地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注意发现学生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听算练习
 6÷2 60÷2 600÷2 6000÷2
 8÷4 80÷4 800÷4 8000÷4
 10÷2 2×5 60÷3 20×3
 24÷3 240÷3 2400÷3 120÷3
 70÷7 10×7 54÷6 48÷8
 2、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 378÷5 435÷7 297÷4 469÷8 194÷6
 3、笔算比赛:
8÷2 80÷2 800÷2 8000÷2 18÷3
180÷3 1800÷3 90÷3 5×8 40÷5
54÷9 6×9 81÷9 7×9 8×9
7×9 27÷3 6×7 45÷5 21÷3
 用一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三第5题。
 学生独立做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三第6题。
 学生读题,然后在书上填写,全班评价交流。
 3、练习三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然后再提问题。
 4、完成练习三后的思考题。
 三、课堂小结:
 1、说说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什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2、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积累了那些经验?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7题。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与小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应用这个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或把小数化成分数。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用小数和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中的阴影部分。

2、(1)0.3里面有3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2)0.12里面有12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3)0.016里面有16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3、把下面各个分数写成除法算式。

2
/
35
/
68
/
4

师:前面我们分别学习了分数和小数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把3
/
4,11
/
25,23
/
8化成小数。

师:怎样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呢?对照前面复习的内容,你觉得可以用前面学习的哪些知识来把分数化成小数呢? 引导学生分析出可以把分数写成除法算式来计算。

师:我们可以试着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把分数改写成除法,再求出它的小数商。 师:用这个方法,自己选一个分数试一试。

学生完成作业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3
/
4=3
/
4=0.7511
/
25=11÷25=0.442
/
38=23÷8=2.875

师:能说一说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吗?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先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再求商。

师: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在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哪些新的问题?

要求学生完成第28页课堂活动第2题,完成后抽学生回答。

师: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时你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

生:把这些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后,有些算式除不尽。

师:这些能除尽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不能除尽的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你能具体说一说哪些分数能除尽,哪些分数会出现除不尽这种现象吗?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能除尽(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
/
4,3
/
5,7
/
10。

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
/
12,6
/
7,11
/
15。

师:把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你会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什么特征吗?

学生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以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

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

4=2×2510=2×5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

12=2×2×3715=3×5

师:根据上面的分析你能作出哪些猜测?

引导学生说出:我猜想分母只含质因数2和5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除了质因数2和5,还含有其他质因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这个猜想对不对?请同学们自己写几个分母只含质因数2和5的分数来试一试。

学生试后,肯定这个猜测是对的.

[简评:联系复习题来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突出原有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推动作用,用“分解质因数”作一个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数化小数时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深化学生对分数化小数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分数化小数方法的掌握水平。]

2、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把0.4,0.8,0.85,1.125化成分数。

师:怎样把这些小数化成分数呢?我们可以联系小数的意义来想:0.4是几分之几?0.85又是几分之几呢?

师:你能联系小数的意义在下面的直线上填上合适的分数吗? 学生填后,问学生是怎样填的,引导学生说出0.4就是十分之四,0.8就是十分之几,0.85就是百分之八十五,1.125就是千分之一千一百二十五。

师:现在大家知道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了吗?

生:0.4是十分之四,把它写成分数就是4
/
10,化简后是2
/
5。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4=4
/
10=2
/
5。)

师:这样想对不对?

生:对。

师:请同学们像他那样思考,把0.85,1.125化成分数。 学生思考解答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0.85=85
/
100=17
/
201.125=1125
/
1000=9
/
8

师: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0.85表示百分之八十五,写成分数是85
/
100,把这个分数化简后是17
/
20。

师:(抽第二个学生回答)你又是怎样想的呢? 学生回答略。

师:你们赞成他们的想法吗?

生:赞成。

师:我也赞成他们的想法,谁来归纳一下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指导学生说出:把小数化成分数时,先想这个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再把这个小数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够化简的要化简。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对口令游戏:由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小数,另一个同学迅速地把这个小数化成分数,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简评:强调前面的“经验”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有效地运用原有经验来学习新知识;用对口令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三、课堂小结(略)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七第1,2,3题。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欣赏与设计练习课”一文,希望“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欣赏与设计练习课”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