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教学设计三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要知道教案课件写的越好越充分,老师教学水平也不会很差。优质的教案课件是在哪些地方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教学设计三篇,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复习内容
教材p91—p100的学习内容
二、复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解决比较简单的小数比较问题。
3.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熟练地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复习重点
重点: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配套资源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复习任务:翻阅教材,回忆梳理
同学们,本单元学习结束了,请你认真阅读教材,回忆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试着整理出来。
(二)课堂设计
1.回顾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
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梳理,谁来说一说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随着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知识点:
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分类进行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1)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
请学生汇报“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知识的梳理情况,在师生的交流对话中完成下面问题,会正确读出小数。
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小数?请举例说明。
小数怎么读呢?
小数的读法:从小数点左边部分读起,左边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然后顺次读出小数点右边每一位上的数字,“0”也要读出来。
典型题目:
读出下面的小数。
①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千米,其中正桥长1.16千米。
②海豚每小时可游78.5千米。
③非洲大甲虫重99.9克。
④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登山运动员,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8848.13米。
⑤我国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赛中,以12.91秒的成绩夺得这个项目的金牌。
(2)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
请学生汇报交流关于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的知识。
谁能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说一说小数的含义。
教师小结: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典型题目:
看图填上合适的分数或小数。
(3)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谁能说出几个一位小数,并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怎样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
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先看小数点的左边部分,左边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左边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小数点的右边部分,右边大的那个小数就大。
典型题目:先看图写出小数,再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

()元○()元

()元○()元
③④
()○()()○()
【知识点】小数的含义,小数的大小比较
【答案】略
【解析】借助人民币的关系,巩固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利用面积模型为比较两组小数的大小提供直观支撑,同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小数的表象。
(4)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典型题目: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5+3.630.7-1.813.5-12.9
12+4.75.3+2.710.0-2.6
【知识点】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答案】略
【解析】巩固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促进学生运算技能的形成。
(5)解决问题
典型题目:
①在立定跳远比赛中,小明跳了1.6米,小芳的成绩比小明近0.3米。小芳跳了多少米?
②一根绳子减去2.5米后,还剩1.7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3.结合梳理过程,完成思维导图
我们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了一个这样的知识图(出示下图)这样的知识图能把我们学过的单一知识点串起来,便于我们发现知识间的联系。
4.完成习题,检测复习效果
(1)填空
①一张5元和4张1角的人民币用小数表示是()元。
②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二十九点四六年。二十九点四六写作()。
③1米4分米写成小数是()米。
④5分米=米5角7分=角
0.6分米=厘米0.7米=7()
⑤在○里填上“>”“<”或“=”。
0.8元○1.2元0.2米○0.7米
0.6米○6分米4米○0.4分米
⑥40比31.2多(),80比()多37.6。
(2)判断
①小数都比0大,比1小。()
②3元5角写成小数是3.05元。()
③0.04读作零点四。()
④3/10和0.3相等。()
⑤5厘米>0.7分米()
(3)选择
①下列小数只读一个零的是()。
A.0.33B.0.03C.30.3
②下面是一张不小心被弄污的百米赛跑成绩单。
姓名 张明 李刚 王军
成绩/秒 15.6 16.1
王军的成绩比李刚好,比张明差,王军的成绩可能是()秒。
A.16B.17.5C.14.5
③下面数中,()在1和2之间。
A.2.5B.1.7C.0.6
(4)
3.4元1元0.8元0.5元
①价格最低的物品比价格的物品便宜多少钱?
②你想买哪两种学习用品,需要多少钱?
③芳芳有5元钱,买了一本故事书后,还能买哪两种学习用品?
(5)一共15吨货物。两辆车各运了一次,现在还剩多少吨货物没运走?
一次运4.6吨货物一次运5.8吨货物
【知识点】利用小数加、减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答案】
15-4.6-5.815-(4.6+5.8)
=15-10.4=10.4-5.8
=4.6(吨)=4.6(吨)
答:现在还剩多少吨货物没运走。
【解析】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合理性。
(6)小刚和爸爸定做衣服用布的米数如下表。
名称
米数
姓名
上衣
裤子
爸爸 1.9 1.2
小刚 1.3 0.9
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知识点】第(4)、(5)、(6)题,小数的含义、小数的大小比较,利用小数加、减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答案】略
【解析】第(4)、(5)、(6)题,既巩固了小数的大小比较,又巩固了运用小数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情境比较小数的大小,帮助学生在各种模型支撑下完成对小数认识的内化、应用。第(6)题十分开放,提供信息和数据后,由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应用小数计算解决,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小组互相评价,反思修订错误
完成后请小组同学互相批改,对于组内个别问题,在优等生的帮扶下进行订正,对于共性的错误,老师进行集中评讲。
6.全课小结、完善思维导图
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同时相互评价自己梳理的思维导图,并完善提升。
篇二 小数大小的比较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93页例2及做一做。
在直观理解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例2通过比较四名男生跳高成绩的活动,教学一位小数的比较大小。教材在呈现成绩表后,利用师生对话图,提出“排名次”的要求,引出了比较的需求,并通过男生和女生的对话,给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二)核心能力
经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过程,能正确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体会小数比较大小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多角度思考的意识。
(三)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填数,猜数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四)学习重难点
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五)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小数的大小比较》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1)举例说明整数比较的方法。
(2)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中分别表示出0.3和0.6,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引入
(1)比较每组数的大小,再说一说比较整数的方法。
16○1228○38286○3841029○978
(2)整数有大小,小数也有大有小,在生活中经常要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
出示课件,学校的运动会上,小明,小强,跳高场地上激烈的角逐,他们使出浑身解数,都想为自己的班级争得荣誉,班里的同学们也在为他们呐喊助威。比赛结束成绩如下:
姓名 小明 小刚 小强 小林
成绩(米) 0.8 1.2 1.10.9
(2)你能排出他们的名次吗?
【设计意图】呈现四位同学跳高的成绩,都是以米做单位的一位小数,读取信息的过程,也是认读小数的复习过程。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排列的?为什么这样排列?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在学生回答时注意收集信息,并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总结比较方法。
①小刚第一。因为1.2米是1米2分米,1.1米是1米1分米。所以1.2米比1.1米高。
②在米尺上1.2米是120厘米,1.1米是110厘米,120大于110。
③验证,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拉住米尺,请全班同学观察,找到1.2米,和1.1米进行比较。
小结:把新的问题转化成学过的知识进行解决,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转化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经常用到。
[设计意图]:米尺的设计使比较既直观可视,又能够帮助学生借助直观进一步小数的含义。让学生先将这些以米为单位的量化成以分米或厘米为单位的量,并在米尺上找到他们的位置,便于学生直接看出数的顺序,比较出大小
(5)还可以怎样比,能快速得出结果呢?
先观察整数部分,通过比较不难发现,1.1和1.2比,1.2大于1.1,再观察0.9和0.8,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比较出0.9大于0.8,这是四个数的排列顺序:1.2>1.1>0.9>0.8。
教师适时板书:
0.8
0.9
1.1
1.2
这种排列方法有什么特点和好处?(小数点对齐了,同一数位上的数字比较时看的更清楚了)
他们的名次应该是: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姓名 小刚 小强 小林 小明
成绩 1.2 1.1 0.9 0.8
总结:比较时把小数点对齐,先比较整数,整数部分大的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这样比较更简便。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整数大小的比较经验,很容易迁移到小数大小的比较中,在师生对话中掌握比较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
3.巩固练习。
(1)看图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
(2)这三种茶叶,最贵的是()茶,的是()茶。
(3)在下图中找到8.5和9.2的位置,并比较它们大小。
 (4)请把这些小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4.课堂总结
一位小数比较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的数,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三)随堂小测
1.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答案:>,<
解析:[考查目标一]-----利用面积模型为比较两组小数的大小提供直观支持,同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小数的表象。
2.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身高是1.4米、1.7米、0.3米、1.5米。已知甲比丁高,但又比丙矮,丁比乙矮,甲比乙高。你知道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身高分别是多少米吗?
答案:甲1.5,乙1.4,丙1.7,丁0.3.
解析:【考查学习目标一二】----根据甲比丁高,甲比乙高,但又比丙矮,可以判断出丙是的,其次是甲,再根据丁比乙矮可以知道丁是最低的。
3.用数字卡片、、、和小数点卡片可以组成哪些没有重复数字的一位小数(每张数字卡片都要用到)?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答案:75.1>71.5>57.1>51.7>17.5>15.7
解析:要有顺序地思考,先确定位上的数7,再确定个位上的数5,然后把1放在小数点后第一位,接着位不变,调换5和1的位置;依次类推。
75.1
71.5
57.1
51.7
17.5
15.7
篇三 认识小数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91~92页情境图和例1、做一做。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并掌握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本节课学习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教材设计了“量身高”的具体情境,通过“只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聚焦研究的问题,鼓励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体会,并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二)核心能力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独立解决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理解一位小数的具体含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迁移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借助熟悉的商品价格,结合生活实际感知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2.通过“米尺”模型,理解0.1米与米之间的关系,知道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3.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小数的含义,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
(四)学习重点
认识具体情境中小数的含义
(五)学习难点
通过“米尺”模型,知道0.1米与1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认识小数》名师教学课件、硬币、米尺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认识小数吗?在哪儿可以找到小数,请搜集生活中的小数。
(2)请读一读这些小数,说一说这些小数表示的具体含义。
(二)课堂设计
1.结合情境,认读小数。
(1)谈话导入,引出小数。
认识数是数学课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从入学以来,同学们认识像1、2、4、10、100这样的整数。(板书:整数。)还认识了像、、这样的,什么数?
你在生活中还常见到哪种数?
预设:小数。(板书:小数。)
你在哪儿见过的小数最多?表示物品价格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小数,你们知道价签上的小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2)游戏——抓硬币,理解各个数字的意义。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抓出硬币,看谁能用小数表示所抓的钱数。
预设1:生1随机抓出5个一元和2个一角的硬币。
谁能用小数表示生l抓出的钱数?(5.2元)
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5元、2角)
预设2:抓出6角。
谁能用小数表示抓出的钱数?(0.6元)
不够1元,如果用元作单位,写成零点几。
(3)初步体会在具体情境中小数每位数字的含义。
除了在表示商品价格时经常会用到小数外,你还在哪儿见过小数?
预设:在指路牌上见过,1.5千米;在表示视力的时候,有5.2度;表示身高的时候用到小数。
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会用小数表示吗?
预设:生1身高是1.4米。(板书:1.4米。)
①1和4分别表示什么?(1米、4分米)
②老师的身高1.6米(板书:1.6米),1和6分别表示什么?(1米、6分米)
【设计意图】借助于学生非常熟悉的“人民币”“米制系统”两个具体的、常见的量,使学生知道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小数点右边每一位置上的“数字”都表示比一个“单位”更小的量。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了解知道小数中每一个数字的具体意义,感悟小数点右边的数字的现实意义。
(4)读具体情境中的小数。
①读一读自己搜集的小数。
②老师也帮你们找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谁来读一下?
小结:同学们,像6.8、1.5、37.2、48.48……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小数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小数。(板书:认识)
2.初步认识小数含义
(1)谁能在米尺上找一找哪儿是0.1米?
出示米尺,学生上前指出0.1米的位置,师生交流。
①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②0.1米还可以怎样表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还可以表示1分米,或者米。
为什么还可以表示成米?
预设:因为1米有10分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分米,1分米用分数来表示是米,(在直尺1分米处板书:米)。
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1分米是0.1米或者说0.1米就是1分米。那么米和0.1米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米和0.1米是相等的,它们表示的长度都是1分米。所以它们三个之间是什么关系?
③小结:1分米用“米”作单位的时候,既可以写成米也可以写成0.1米,所以米就等于0.1米,0.1米也就是米。
(2)2分米、5分米、6分米、9分米如何用分数表示?小数呢?
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后小结:因为1米=10分米,几分米就是十分之几米,写成小数就是零点几米。
(3)及时练习:
3分米写成分数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7分米写成分数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设计意图】因为长度单位“米”、“分米”的十进关系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而且米尺上这些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直观促进学生对一位小数实际大小认识。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利用“米尺”模型,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进一步认识一位小数的意义。
3.拓展认识小数含义
回头我们再来看一看0.6元中的6,它都可以表示哪些含义?
预设:可以表示6角、60分、元。
为什么还可以表示为元呢?
那么7角可以怎样表示?3角呢?
【设计意图】在借助“米尺”理解一位小数的现实意义之后,再次回到了人民币,学生通过类比迁移回答:0.6元的“6”可以表示哪些含义?再次强化一位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
4.巩固练习
(1)读出下面的小数。
(2)看图填上合适的分数或小数。
(3)用小数表示下面的钱数。
(4)在下面的长方形中表示出你喜欢的一位小数。
(5)你知道小数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吗?ppT介绍。
5.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数”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小数。看看板书,我们都了解了什么?你们还想知道哪些?下课后,你们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查资科,下节课我们一起继续研究。
(三)课时作业。
1.读一读。
(1)张明在100米比赛中,跑出了15.1秒的成绩,获得冠军。
(2)张军的体检数据:身高1.5米,体重47.5千克,视力4.9。
解析:【考查学习目标一】会正确认读一位小数。
2.填一填。
答案:0.3
解析:【考查学习目标二】----借助米尺和人民币的关系,巩固对一位小数含义的理解。
3.用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答案:0.5,0.7,1.3
解析:【考查学习目标2】-----借助面积模型,用小数表示涂色部分,旨在借助几何直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4.在□里填上小数。
答案:0.2,0.5,0.8,1.1,1.4,1.7,1.9,2.3,2.6
解析:先观察方框里的数在哪两个整数之间,再看它表示十分之几,然后用相应的小数表示。例如第一个方格,它在0和1之间,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2份是十分之二,也就是0.2。进一步巩固小数的含义,为认识数的顺序提供直观支撑。

fwR816.CoM阅读延伸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由旺镇中心学校 孔庆秋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数学95—97页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老师手中的这两本书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一本是语文,一本是品德与社会,这两本书的价钱同样是用小数表示的。拿出这两本书来,谁来告诉老师这两本书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语文:5.69元 品德与社会:6.18元)
2、师:根据我们发现的这两本书的价格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两本书一共多少元?两本书相差多少元?)
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呢?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小数的加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尝试计算,构建新知。
1、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先列出横式,再列出竖式。
(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这些方法,我们在什么时候用过呢?(整数加减法的时候)
师:那也就是说,计算小数加减法其实是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的。
2、观察算式,发现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个题,你认为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三、自主编题,内化知识。
1、联系生活,自主编题。
师:昨天,老师走进了一家文具店,看到了这样一些商品信息。
课件出示:书:33.27元 彩色笔:9.6元
足球:60.4元 跳绳:7.53元
师:你能用这些信息编一道题自己解决吗?把你想到的问题记在心里,把你的解决方案写在纸上,先列出横式,在列出竖式。
2、同桌交流:(1)你提出了什么问题?
(2)你是怎样计算的?
(3)通过这个题的计算,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3、全班交流。
(1)挑选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的题。如:33.27—9.6=
师:刚才这位同学提到了小数点对齐,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让小数点对齐呢?
(小数点对齐就保证了相同数位对齐。引导学生用小数的意义来解释。)

(2)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如:9.6–7.53=
师:当遇到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或位数少的小数减去位数多的小数时,我们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补“0”,这样计算起来更方便。
(3)得数是整数。如:9.6+60.4=70.0(元)
师:我们接着看这位同学编的题,一起读出它的结果?70.00元
师:怎样写更简洁呢?(直接写出70元)
师:太棒了,像这种情况,在横式上写结果的时候我们一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体现数学的简洁美。
(4)小结: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同学编的题,那现在你认为我们的小数加减法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要对结果进行化简——把小数点末尾的0去掉。)
(5)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那你会计算小数加减法了吗?好,那同桌相互检查一下自己编的题,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就改正过来。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不错,通过自己编的题了解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明白了方法背后的道理,有了这些理解,相信你一定能够灵活而准确地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进入我们的闯关游戏当中吧,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你们敢挑战吗?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第一关:定位停车
(1)5.73-0.6=5.13
师:这里有一个小数减法的算式,被减数5.73已经写好了,减数0.6已经在小卡车上准备好了,这辆小卡车开到哪儿停下了合适呢?这样,用你们的声音来控制它,一会儿小卡车开动起来,你觉得该到哪儿停你就喊停。
(2)课件出示12+0.43=
这一次又该停在哪儿呢?怎么了?(开过了)
师:卡车司机犯难了,12没有小数点,该怎么对齐呀?谁来给他出出主意?
在你们的眼里12也有小数点,12的小数点在12的后面。(课件演示12的小数点)是这样吗?那我们让小卡车退回来,这样就可以做加法了,结果是:12.43。
2、第二关:摘取智慧星
下面有三颗智慧星,但要得到智慧星必须正确计算出下面的算式,你有信心闯关并摘取智慧星吗?
7.2–6.45= 12.53+4.67= 5–0.41=
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完成。
5–0.41= 在列竖式的时候,5改写成5.00可以吗?那为什么不改写成5.0呢?
3、第三关:认识小巨人
师:你们认识他吗?(姚明)你们知道他的身高是多少米吗?(2.26米)
师: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入场的画面,他牵着一个小男孩,你们认识他吗?
师:他就是在汶川大地震中背出了两名同学的小英雄林浩,你们知道林浩当年的身高是多少吗?
师:老师给你们一个小提示,你一定能算出来。
拓展:姚明的身高2.26米,林浩站在0.45米的凳子上还比姚明矮0.53米,林浩的身高是多少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师:林浩的身高是1.28米,他俩的身高虽然相差了很多,但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课堂小结:(3分)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小数加减法,最令人高兴的是我们是通过自己编的题来研究的,那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测量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
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
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
B、在刻度尺上输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注意线段从“0”刻度开始画和不从“0”刻度开始画的画法区别。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学生根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1、2题。
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明确先1厘米1厘米地鼠,不满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的快捷方便。学生读数,再指名汇报。
第2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理由。
2、完成“练习五”第2题。
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
米不是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例1、做一做及练习一第1、2题。【学情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本节课内容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编排的。从知识方面来讲,学生有了米、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但是,学生对于物体测量的认知只限于整米、整厘米的数,如果不是整厘米数的测量,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在这种认知冲突下,学习“毫米的认识”,能水到渠成地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在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会用毫米作为测量物体长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厘米 = 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一把直尺、学生卡一张、光盘一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在上学期我们学习过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要精确地测量物体长度,需要什么工具?(用尺子量)
2.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学生汇报)
3.那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
4.填上合适的单位(课件演示,指生回答)
5.请同学们看一看,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厚是多少?(生:1厘米)请同学用尺子量一量数学书的厚的实际长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数学书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生:大约1厘米)
6.提问: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办呢?
7.能不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精确地表示书本的厚度?(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游戏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在活动中产生知识上的冲突,为新知的出现做好铺垫】
二、 动手操作,认识新知
1、建立1毫米的概念,认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能发现什么呢?(同桌交流)

(1)很多个1厘米。(0-1、1-2都是1厘米)
(2)除了厘米刻度外,1厘米中间还有更小的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找一找尺子上面的小格。
(3)一个小格一个小格地数(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0个小格就是1厘米。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板书: 1厘米=10毫米,1cm=10mm)。
(4)考考你:3小格是多少毫米? 7小格是多少毫米?比1厘米多2格,是多长?(1厘米2毫米)
(5)填一填:2厘米=( )毫米 5厘米=( )毫米 70毫米=( )厘米
(6)你能测量出书本的厚度是多少毫米?(6个小格,是6毫米)
2、深刻感悟1毫米的长度,形成1毫米的长度观念。
(1)想一想1毫米是多长?拿出一张光盘,看一看,摸一摸。这张光盘的厚度就大约是1毫米。(小魔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光盘,再慢慢把它抽出,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宽度大约1毫米。让学生反复做一做,加深对1毫米的认识。)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长度接近1毫米。(电话卡的厚度、学生卡的厚度)【通过多次的直观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概念从实际中来,便于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3)说一说,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会用到“毫米”作单位?(小的物体)
(4)生活中的毫米:①1角硬币、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②人的手指甲大约10天长1毫米,脚趾甲大约20天长1毫米。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到毫米。
三、解决问题,拓展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或数。
一只蚂蚁长约3( )。
一本字典厚70( ),也就是( )厘米。
2.请量一量下面各图的长度 (内容见练习纸)
学生量出橡皮、回形针、铁钉的长度并填空。
3.先判断下面哪个图形是正方形,再量一量,看你的判断对不对。
学生完成p5第1题。
4.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
学生完成p5第二题。
5.动动手:
拿出你喜欢的一种文具或者物品,量一量它是多少毫米?
四、总结
这节课,你们觉得开心吗?说一说你有什收获?
(开心。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硬币、磁卡等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知道了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就可以用毫米表示;还知道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是: 1厘米=10毫米。)
【板书设计】

毫 米 的 认 识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12毫米=1厘米2毫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第一课: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p2 --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
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a. 3×4=12(元) 20-12=8(元) 答:应找回8元。
b. 20-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元) 答:应找回8元。
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
5、小结: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
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巩固练习:
1、p3“结合主题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
2、试一试第1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讨论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3、试一试第2题学生板演并订正。
五、拓展练习:
1、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进行小组讨论,写出算式并把现算什么标记出来。第二问根据题目创设的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
2、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再根据题目意思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六、总结强调: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小朋友们平时逛超市有购物经验,他们对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和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在内容的呈现上,以学生熟悉的日常事务和生活为场景,通过人民币、数轴这样的直观、半直观模型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使同学们在具体实践中了解小数的含义。
在初步认识小数的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同学说一说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小数,学生都很善于观察,说了很多生活中的小数,联系了生活,学生都很快地参与到课堂中,从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学生会读小数后,再次让学生回归生活,说一说生活中的小数,读小数我也选择了让学生读生活中的小数,重视在具体情境下的表达。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人只,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和相关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多次表述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二、 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注重孩子的合作交流。
在试读小数和归纳小数的读法时,我先让学生试读,通过读多个小数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小数的读法,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在教学一米三分米为什么是1.3米时,我也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自主地建构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猜测、举例、验证、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认识了小数,明白了小数的含义。学完例1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在通过同伴的交流促进每个学生感受理解小数表示的具体含义,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这节课通过读、想、议、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了学习过程,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这节课中,我感觉也有很多不足:这节课中我虽然努力放手,让学生多自主学习,但有时当学生说不出来,还会急于讲述,“放”得还不够。如:在讲授1米三分米为什么是1.3米,学生已经明白,只是组织语言不到位,我就又把知识点带领学生重新说一遍。还有就是“做一做”的教学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理解小数和分数的关系,正确的做出此题,但我仍然怕学生不理解,又解释了很多内容,结果时间后面巩固练习的时间很紧张。
总之这节课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的生活很丰富,他们很善于观察生活,教师应把学生的生活当宝贵资源,充分利用,通过已有认知引导新知。课堂上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展示机会留给了学生。师生、生生间的共同探讨交流、讨论、才能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教学案例


面积教学案例

一、学情分析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学好本单元,利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图形的特点,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观察、测量、估算、概括、推理等技能来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收集、分析、处理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与面积单位有关的常识,如:我家的面积是1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房价是3500元等,但学生头脑中并没有形成面积单位的概念,在学生看来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更抽象、更不易理解。因此,在认识面积单位时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或者生活中找到与面积单位大小相近的面,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和记忆面积单位,会让学生较快地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学生建立面积单位表象后,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单位估计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大小,在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教学案例: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

面积计算公式。

3.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及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100。

四、教学难点

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4.面积概念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形成的过程。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5.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100。

五、单元课时安排

第1课时p71-74页、练习十八第1、2题

第2课时p74-75页例1、练习十八第3、4题

第3课时p77-78页例2、3;练习十九第1-4题

第4课时练习课p80-81页;练习十九第5-11题

第5课时p82-83页

第6课时p84-85页

第7课时p86-87页(整理与复习)

六、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2.教材编写特点。

(1)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的概念较多,也较重要。为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教材较充分地展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如,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教材从比较封面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入手,由直接比较到间接比较,以利于学生通过多种比较活动,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面积的概念。

(2)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

形成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也就是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这对学生巩固面积的概念,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以及进一步形成关于面积的估测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教材除了介绍每个面积单位时,说明它的含义之外,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手比划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进一步,再让学生经历各种估计面积的实践活动,来巩固表象。

(3)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

这是防止概念混淆,促成概念精确分化,加强记忆的有效措施。以面积单位为例,教材所采取的措施,一是加强不同大小面积单位之间的比较,二是加强面积单位与相应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辨析。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面积单位概念。

(4)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教材在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此外,在讨论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时,以及在部分习题中,都注意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究空间,使他们能在完成练习的同时,获得探究的体验。

教学建议

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

在数学概念学习中,机械学习是指学生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更不理解与有关概念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所学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了解与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通俗地说,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仍就面积单位的学习来说,可以从三方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知道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提供直观往往是认识的起点,学习的开端。用好直观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对于掌握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加强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实验,在做中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扬长避短。有些内容,如有条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当然好。但也有些内容,如认识面积单位,与其使用多媒体,不如使用常规教具和学具,让学生真实感受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

为了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强调单纯的接受学习,而且是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倾向,有必要选择适当的内容,提供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在本单元中,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等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这些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估测尽管是一种粗略的测量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人们平时对面积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测给予较多的关注,不仅在“做一做”中有所体现,如“估计本班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估计课本封面的面积,在小组中交流估计的方法。”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长、宽(或边长)计算出面积。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本单元的内容可用7课时进行教学。

四、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面积和面积单位

面积和面积单位(第70~76页)

这部分内容从整体上看,其顺序是:认识面积→引入面积单位→长度单位与相应面积单位的比较。分开来看:(1)面积概念,包括物体表面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方面;(2)面积单位,包括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以及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 (3)1厘米与1平方厘米、1分米与1平方分米、1米与1平方米的比较。

1.主题图。

这是一幅教室场景图,图中提供了许多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学习信息。如:墙上的黑板和电视机屏幕,它们的大小可以通过观察加以区别。教室内,同学们都在进行操作活动,有的采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课本与练习本封面的大小,有的在长方形上摆圆片或三角形,有的把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大拇指的指甲上比大小,有的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课桌面的面积。另有两个同学正在布置墙报。这样,在实际生活背景下呈现有关的学习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加以理解。

2.面积的概念。

面积的概念可以从比较物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方面引入。前者可以从主题图中找到观察比较的对象,如比较黑板和电视机屏幕哪个大,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的提示,比较数学课本和练习本封面的大小。从中还能比较自然地引出两种直接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大小的方法,一是观察比较,二是重叠比较。一般来说,当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大小差异明显时,可以观察比较;当大小相差不大难以观察得出结论,而物体又便于叠合时,则可以采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大小。

此外,还有间接比较的方法,即用某种统一的图形作为标准,在被比较的平面部分内进行拼摆,数一数,各有几个这样的图形。课本第71页上的两个长方形就可以借助间接比较的方法,来比较其大小。这一安排,为引入面积单位作了铺垫。

教学时,可以按以下步骤引入面积的概念。

看一看,黑板和屏幕,哪个大?

比一比,数学课本和练习本的封面,哪个大?

猜一猜,两个长方形,哪个大?

在此基础上,引入关于面积概念的描述。然后让学生用“面积”,说一说上面前两项比较的结果。还可以再让学生看看周围的物体,举例比一比,某两个面面积的大小。如比较黑板面与课桌面、课桌面与椅子面的大小。

3.面积单位。

为了让学生理解引入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材由第70页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创设问题情境,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首先,这两个长方形靠观察很难看出哪个大。其次,由于形状不同,用重叠的方法也难以比较出大小。这就造成了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的方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由此让学生自行选择测量标准进行比较,可能学生会选择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图形(如圆片、正方形);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如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如同一种正方形)等。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发现:要得到一致的测量结果,作为比较标准的图形,形状不同不行,大小不同也不行。从而得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进一步再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对此,学生一般会从便于拼摆、测量的角度,选择正方形。这当然是合理的,也符合现实规定。但教师应当明白,将面积单位定义为何种形状、尺寸的图形,纯属人为规定。根据需要,选用其他形状,比如正三角形,也是可以的。

接下去,教材介绍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规定,并通过多种活动:“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试一试,1平方米的正方形能站下几个同学?”让学生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教学设计三篇”一文,希望“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教学设计三篇”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三年级下册数学顶尖教案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