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教育专题严以修身心得体会范文

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不如换个想法,像数学定理一样,它还有逆定理。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写心得体会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三严三实教育专题严以修身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严以修身居于“三严三实”的首位,既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地生根的现实要求;既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深刻揭示了不断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的极端重要性。

严以修身,核心是坚定信仰,筑牢理想信念。信仰是一个人的最高操守,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处于革命环境极为艰难、斗争形势非常险恶的时期,面对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封锁,官兵军民都始终怀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坚信中国革命必然胜利,不断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前仆后继,勇往直前。那时,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艰苦、不怕坐牢,慷慨赴死、从容就义,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真正做到了为主义和信仰而奋斗、而献身。正如总书记强调的,“由坚定的政治信仰产生的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作为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真正把坚定的信仰作为不改的初衷、不变的承诺,筑牢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让自己内心强大起来,让信仰真正在思想深处扎根。

严以修身,关键是崇德尚廉,保持高尚情操。德是为人之本,也是立国之基。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中,“道德”的理念和规范,是最厚重的文化积淀,也是维系中华民族持续发展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党员的道德修养,不仅关系到其个人品行,而且关系到党的整体形象,关系着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毛泽东同志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小平同志要求,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作为领导干部,理所当然应该具有比一般社会成员更高的道德水准和人格修养,要把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作为永恒主题,把干事创业作为终身追求,带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规矩意识、法纪意识,严格“工作圈”、净化“生活圈”、纯洁“社交圈”,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把住底线,事事出于公心、处处从小事做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严以修身,根本是知行合一,坚持奋发作为。“为官避事平生耻”。领导干部是一面旗帜,更是事关一个地区发展快慢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除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执政能力和执行力,注重务实执行、真抓实干,切实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把“明白做人、清白做事、执行到底”作为立身之本,带头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发展中,自觉担当担责、积极主动作为,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跟踪问效、一抓到底;重要工作、关键时刻,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如果说“三严”是内在自律、“三实”是外在约束的话,在“三严”中,严以修身更属内在自律,相比之下,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则是外在约束。

古人对修身非常看重,将其放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前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对修身更应格外重视,切实做到经常修身、自觉修身、严以修身。如何做到严以修身,有许多方法、途径,最重要的是大力弘扬我们党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首提“三大作风”时将其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后来才把“自我批评”丰富为“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哲学上讲的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正因如此,批评和自我批评相比,自我批评更为重要。批评的目的就是要使被批评者能够产生正确的自我批评。如果被批评者不能够产生正确的自我批评,外界批评的力度再大、火力再猛,被批评者也不会朝着改正错误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我们经常讲:要使犯错误者改正错误必须先让他心中点头。所谓“心中点头”就是犯错误者要能够进行真正的自我批评。

强调自我批评是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人无完人”,那就意味着任何人都会有缺点、都会犯错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第二个环节要求“查摆问题、开展批评”,许多单位查来查去都说没有问题。这怎么可能?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不会没有问题,只是没有认真查摆。实际上,任何人都会有缺点、都会犯错误,一个正常人就是由多数优点、少量缺点构成的。一个人如果真认识到任何人都会有缺点、都会犯错误,就应该经常自觉地拿起自我批评的武器,才会使自己的思想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和境界。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大力弘扬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才能把“严以修身”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三严三实严以修身心得体会范文


三严三实中,首先要做到严以修身。

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各种诱惑众多,从近些年发生的腐败案件看,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原因很多,但就主观原因而言,主要教训就是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道德滑坡、官德缺失往往都是从管不住自己的欲望开始的。孔子重视和倡导自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因此,领导干部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强人格修养,强化道德养成,培养健康情趣,提高心理素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做到心有长城,慎独慎微,不在推杯换盏中放松警惕,不在小恩小惠前丢掉原则,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本色。

领导干部修身自持,关乎改革成效。先正己身,而后正人。古往今来的杰出改革者,莫不如此。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如何,不只关乎自身形象,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人。一个单位的风气好不好、业务发展得快不快、战斗力强不强,在很大程度上都和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相关。领导干部自身行得正、站得直、坐得稳,处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身边人就会时时警醒、处处自律,干部作风自然就会好起来。反之亦然。

严以修身,要正观念。改革是一项政德,一切为民是改革的正途。领导干部修身,重在端正为民改革的信念。领导干部应当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常思我是谁为了谁,把群众关切的事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应当不断检视自身信念,把守摊子、怕得罪人等落后观念一扫而光;应当经常深入基层开展工作,到群众家里坐一坐,敞开心扉和群众拉家常,以此触动灵魂、坚定理想,增强为民改革的使命感和自觉性。

严以修身,要冲得上去。改革进入深水区,阻力不可避免,面对困难,敢闯敢冲,才是民众点赞的好干部。领导干部就应当咬定改革不放松,对照攻坚的要求、民众的期待,不时把改革发条紧一紧;继承弘扬杀出一条血路的精神,消除拈轻怕重、择易避难等畏惧思想,永保勇往直前的干劲;激扬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自觉冲锋在前,苦干在先,在锐意深化改革中让民众得到更多实惠。

严以修身,要站在前。领导干部当以百姓之心为心,凝神聚力于改革,勇当改革弄潮儿。不可否认,金钱至上、贪图享受的观念在社会上还有市场,这对领导干部的自我修养是一个考验。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样才能以良好形象取信于民,为改革立威,不断凝聚起民众支持、参与改革的强劲动力。

改革没有完成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修身最难是坚持。坚持一阵子容易,坚守一辈子难。领导干部只有做到一辈子坚守,时时把作风建设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才能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在服务群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严三实之严以修身心得体会


三严三实之严以修身(一)

"严以修身"是"三严三实"的基础,是对不良习惯和意志薄弱环节不断进行修正和修炼的过程。战国时期,鲁国宰相公仪休最喜吃鱼。人们争相买鱼送他,公仪休却坚辞不受。弟子问何故,公仪休说,收了人家的鱼就要按人家的意思办事,难免违反国家法纪,如果我被免职了还能吃上鱼吗?不收人家的鱼就不会被免职,这样就能"长自给鱼". 新中国初创,百废待兴,主持财经工作的陈云以"先小人后君子"为原则锱铢必较。他告诫财经干部,"不能拿老百姓的钱开玩笑","要廉洁奉公,同每一元钱作斗争,个人不动用公家一元钱".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一些地方法院频发错判案的问题,最高人院院长董必武想方设法改进审判人员的工作作风,不仅让人汇编了证据调查的指导手册,还将"随处留心观察"设定为审判人员的绝大本领。自古以来,从严唯实都是为人做官的高贵品格,更是治国理政的关键所在。作为基层检察院的领导干部,更要积极加强自身修养,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常修从检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完善人品操行。(心得体会)提高意识 努力服务群众对照严以修身的要求,才会清楚个人存在的问题及差距,才会坚定理想信念。如果没有真正全面系统地学习和领会掌握党的理论精髓,"钙"量不足,就会不断地受到现代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叠加出现,遥远的"理想信念"难以解决眼前的诸多难题,这就不免使人产生对理想信念的再思考。在平时顺风顺水时当然容易把握,但当遇到某些重大现实问题无法解决时心中难免产生迷茫。

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有了牢固树立为老百姓服务的宗旨观念,深入透彻的理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才会坚定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才会创新工作方法,扎实工作作风。

坚定信念 践行执法为民

坚定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然后要敬畏法纪,做到令行禁止。严格落实政法机关各项禁令和要求,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理念,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自觉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自觉做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表率,不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坚守公正司法底线,秉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更要依法履职,扎实推进。要进一步增强履职意识,立足本职岗位,从每一件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的"小纠纷"、"小矛盾"、"小案件"入手,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着力解决检察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有效整治规范司法行为,引领检察干警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心中有法"的标杆。

三严三实之严以修身心得体会(二)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要重点抓好严以律己、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才能为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和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严以律己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方面在新的形势下,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体现了我们党对严以律己、崇严尚实的继承发扬,开启了作风建设的新征程。严以律己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对提高自身修养,提高拒腐防变免疫力,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对领导干部而言,严以律己是立身之本,更是为政之基。严以律己,是对古今修己正身之道的凝练和提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严以律己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律己能赢得尊重,树立威望;律己能凝聚民心,汇聚发展正能量。领导干部要经常审视自己,看一看自我要求严不严?对家人、亲属、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不严?是不是谨慎交友、从善交友、择廉交友?公生明,廉生威,只有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才能带出好队伍,养成好风气。严以律己,就要敬畏群众、敬畏法纪、敬畏责任。对群众心存敬畏,就是要时刻为群众着想,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所盼、所急、所需;对法纪心存敬畏,就是要手握戒尺,维护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权威,坚守党纪国法防线,抵制腐化堕落;对责任心存敬畏,就是要不忘使命,勇于担当,努力创造经得起考验的一流业绩。严以律己,必须强化自律认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自省才能做到自知,自知才能达到自律。领导干部要善于自省,按照党章规范言行,对群众的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守住理想信念防线和思想道德防线,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清白做人,廉洁从政,踏踏实实做人、清正廉洁,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干老实事,正确认识和使用手中的权力,做到权为民所用,实事求是谋发展。

二、坚定理想信念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总书记把理想信念看作支撑我们这个党,支撑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和钙。人没有骨头或者得了软骨病,就瘫痪在那儿了,立不起来了;一个党、一个民族没有理想信念,同样是一盘散沙。所以,要从这个高度理解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背后的深意。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党同志要继续牢记并且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的作风把人民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确立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把理想信念作为从政为官、立德做人的根本指引。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要把理想信念作为从政为官、立德做人的根本指引。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勤修身常补钙,真正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立信念之大德,始终对党忠诚,把严以修身作为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第一需要。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领导干部的修身要以"知"为前提,以"行"为关键,以"功"为目的,()始终做到深知、笃行、功成,始终把对党忠诚牢记于心,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坚守政治纪律,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加强正反两个方面的教育。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要切实加强正反两个方面的教育,让广大党员从思想灵魂深处受到强烈震撼和深刻警醒。认真学习焦裕禄、孔繁森、兰辉、菊美多吉、毕世祥以及"4·25"抗震救灾涌现出来的典范,尤其要加强"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教育,学习改革发展主战场和维护稳定第一线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对近年来全国、全区和本部门本单位出现的腐败案件进行检视反思,剖析根源、吸取教训、正本清源,增强党员的理想信念、规矩认识和进取精神。

党员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基本要求上。用权,修身,律己,做人,谋事,创业,核心都是我们的根本宗旨。因此,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守品行之道德,提升精神境界,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坚决抵制歪风邪气,修炼品行操守,守住道德底线,广泛汇聚和传递文明健康、蓬勃向上的社会正能量。要干实事重实绩,真正做到奋发有为、敢于担当,自觉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争做"三严三实"的好干部,推动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优良政治生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和带动干部群众扬正气、树新风,形成上级带下级、领导带干部、党员带群众的生动局面,带动形成推动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发展繁荣的正能量,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三、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抓手推动发展稳定破解西藏稳定发展、和谐发展的难题。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要对照中央提出的"三个着力解决"、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着重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三严三实"要求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强化学习教育,打好思想基础。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指示要求,以主动有为的责任担当和克难奋进的坚韧意志,大力破解稳定发展、和谐发展的难题,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主动投身西藏经济发展、长治久安主战场,抓紧抓实各项改革发展工作任务,凝聚形成领导带头、聚力攻坚、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以工作成效检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要认真按照自治区党委"四个坚持"的要求,把开展专题教育与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结合起来,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结合起来,与开展"走基层"活动结合起来,与推动西藏全面发展改革稳定结合起来,以专题教育促进各项工作,以工作成效检验专题教育成果。

党员干部三严三实严以修身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三严三实严以修身心得体会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学习研讨的通知要求》,自己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十八届中纪委第五次会议精神,省委书记**同志在全省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州委书记**同志在全州“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专题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不断的学习,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党中央、省委、州委和州人大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按照此次专题学习的主题,围绕严以修身、加强党性、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谈几点体会。

一、严以修身把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第一追求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严以修身”是总书记“三严三实”中的第一句话,是“三严三实”这个统一而严密整体的根本。就是要求我们要切实加强党性,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每个党员干部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者解决得不牢靠,不仅难以兢兢业业地干事业,做出成绩来,而且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一步一步地滑向腐化堕落的深渊。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就必须把严以修身、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

二、严以修身把良好的德行作为人生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无论是八小时以内还是八小时以外,无论是和领导相处还是与同级和下级同志的相处,都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要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缺乏道德修养的人,如同失去防线的城堡,在战斗中会被敌人轻松松突破,遭遇沦陷。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出问题就出在道德品行上,把权力当作可以等价交换的商品,当作聚敛钱财的工具,最终成为历史的罪人。一个品德出众的干部在党内以及社会上有着强大的示范性和感召力,党员干部要做遵守道德的模范、带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要珍惜手中的权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地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恪尽职守,廉洁勤政,把良好的德行作为人生的行为规范,做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三、严以修身低调做人

党员干部就要做到讲党性,有权不能有丝毫的任性。严以修身,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一种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党员干部就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要始终牢记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忠实代表,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任何时候心中都要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工作,就要像共产党员的样子,低调做人,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学习,就要像共产党员的样子,学习马列主义、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党纪、党规。说话就要像共产党员的样子,在党言党,在党为党,为党分忧。一句话就是要用党纪、党规规范自己的言行。现在离退休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自己一定努力工作,低调做人,为党旗增光,为组织增光,做一位合格的党员干部。

三严三实专题一严以修身学习心得体会


7月22日至24,公司组织全体党员、中层以上干部及入党积极分子围绕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进行了集中学习研讨。下面我结合这一段时间的专题学习以及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的实际,谈谈个人对严以修身的理解。
一、何为严以修身?
20xx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指明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三严三实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贯通,而严以修身是三严之首,也是三实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严以修身核心在修心,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党性修养的基础,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作为一个党员干部,要对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对马克思主义有坚定不移的信仰,要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高度自信,这就需要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把好为政做人的总开关。能否做到理想信念坚定,就要看能不能坚守党的纪律、遵守党的规矩,是否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否时刻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是否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服从组织安排。
严以修身关键在修德,提升道德境界。严以修身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士大夫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古人讲修身为本、修德为上、德才兼有,将德作为修身的最高标准,在古人 立德,立功,立言的精神追求中也将立德作为不朽的功勋之一。范仲淹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古代士大夫阶层普遍的政治操守。古人同时讲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是对道德品质低下、道德情操不高的官员的告诫和警示。中国共产党对于党员干部的德历来非常重视,要求也比较高,干部选拔任用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严以修身,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同时也是对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员的新的要求。要做到严以修身,就要有高尚的情操,要有高洁的品行,要对党忠诚。
严以修身落脚点在修志,提高担当意识。敢于担当是共产党员的鲜明品质,也是共产党员的时代特征。担当精神体现着领导干部的党性和觉悟,胸襟和勇气,也决定着领导干部职责的履行、作用的发挥和贡献的大小。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魄力,努力在干事创业中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有破解发展中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急难危重面前能勇挑重担,矛盾面前不逃避,困难面前不低头,重任面前不懈怠,切实推动事业发展。
二、怎样做到严以修身?
从我们公司当前的具体实际来看,在党员干部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严不实的问题。有的党员干部不注重党性锻炼、党性修养,有的同志放松了主观世界改造,致使党性不纯或不强;有的党员干部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不善于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意识形态、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暧昧;有的党员干部不注重素养、情操、品性的提升,没有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可以想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无论对于党员干部自己,还是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说,都是十分危险的。
那么,如何做到严以修身呢?孔子讲一日三省,严以修身,就是要选准参照系,找准坐标系,准确定位,自省自查,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道德标准,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对照《党章》,反省自身的党性修养,心中有党,做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
《党章》明确规定了每一个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也明确了党的纪律,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到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同时指出: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就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要时刻警醒自己,是否是按党性原则、按政策法规、按制度办事,自己做出的决定是否是符合组织程序的,自己的言行立场是否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具体到公司实际,则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做到党员干部绝不插手工程,按规矩、按制度办事。
二是对照八项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反省自身的廉洁自律执行情况,心中有戒,做严于律己的表率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都被赋予了一定的权利,都需要对组织所赋予的权利有敬畏之心,手握戒尺,自设高压线,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时刻警醒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八项规定的要求和党风廉政建设准则,做到不越雷池,不触高压线,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在公司工作多年, 我坚持内修心、外正行,切实把握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坚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从不向施工单位提工作以外的要求,不在人事上安排亲属到公司工作,也决不允许亲属到公司做生意或承揽工程,从未在下属单位报过一张私人发票,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带头遵守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保持共产党员的务实清廉本色。
三是对照好干部的标准,反省自身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心中有责,做忠诚干净担当的表率
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为人民服务,为公司的转型升级服务,为全市的繁荣秀美服务,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要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着力于破解公司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打破瓶颈,寻找突破口,在公司的做大做强上有所突破,凝心聚力,引领发展。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行动是桥梁。崇高美好的人格需要严修、常修。唯有拿出踏石留痕的狠劲、滴水穿石的韧劲,才能修成崇高的党性修养、理想信念和道德境界,为公司的转型升级和全市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严以修身心得体会三篇


篇一:严以修身研讨心得体会三篇

【一】

xxxx修身自古就是安身立命之本。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应当具有更高的道德素养和精神追求。严以修身位列“三严三实”之首,是践行“三严三实”的核心。既是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现实要求,又是对中华优良传统的弘扬和继承。严以修身,就是要坚持“忠诚、干净、担当”。“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一个党的好干部的要求。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个人干净是党员干部做人的底线,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为官的职业素质,“三要素”缺一不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把严以修身列在首位,凸显了“严以修身”的重要地位,这一要求与我国传统文化高度契合、一脉相承。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严以修身,要清除杂念,强化党性修养。私心杂念是修身的天敌,人一旦为其所惑,就会胆大妄为甚至无法无天,朝思加官晋爵之欲、暮想封妻荫子之欲、梦寐“金银满堂”之欲,久而久之便要顶风作浪、腐化堕落。贪官“少年苦难、青年奋斗、中年上升、晚年悲惨”的沉沦轨迹,发人深思和警醒。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修炼“金刚不坏”之身的不二法门。要“内练一口气”,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切实维护党章,让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党的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外练筋骨皮”,在艰苦环境中接受磨炼,在重大关头经受考验,在摸爬滚打中培养坚强意志和优秀品质。要“内外兼修”练好“硬气功”,在党内生活中增强原则性、组织性、纪律性,主动虚心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拉下脸面揭短亮丑找准问题,沉下心来毫不含糊改正缺点,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硬硬实实为官,让自己在党性修养上硬气起来,用党性修养筑起廉洁长城,抵挡万丈狂澜。

严以修身,要敢于担当,坚定理想信念。修身不是沽名钓誉的“独善其身”,也不是推卸责任的“超然物外”,而是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兼济天下。为官一任,理应造福一方,加强作风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百姓福祉,坐上了“位子”,就要对得起信任,握住了权力,就要担得起责任。当官不想挑担子犹如楼宇丧失脊梁,再雄伟的大厦也会瞬间坍塌,古今多少腐败分子,堕落的形式各不相同,糜烂的起点却都是丧失信念、不敢担当。诸如绕道而行、敷衍了事、打“太极拳”之类,看似高明,实则离胡作非为、违法乱纪已不远。信念坚定,才能做到“临大事而不乱”,才能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不渝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决不松懈动摇。,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在政治原则问题上、在舆论风口浪尖上,要挺身而出、敢于亮剑,过得硬、靠得住。多少先进先辈如焦裕禄、杨善洲等,莫不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的楷模。

严以修身,要持之以恒,把好思想“总开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严以修身也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一辈子坚守。修身必须下大力气、做苦功夫,夜以继日、毫不动摇,时时处处检修纠偏,经常为思想拍个X光,看看有没有“短路”、“断路”、“回路”,看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公私观、是非观、利义观方面有没有偏差、扭曲,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立即扑杀。时时处处秉公除私,增强内在的意志和力量,抑制头脑中因外部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私心杂念,保持政治坚定和思想纯洁,做到无私无畏天地宽,把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作为终身事业。时时处处涵养正气,多些清心寡欲、少些追名逐利,多些埋头苦干、少些花里胡哨,多些浩然之气、少些歪风邪气,把对党忠诚,砥砺为廉洁奉公的政治品格,转化成锐意进取的实际行动。修身最难的是止而不止、定而不定的过程,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受得了挫折。要学史,进而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要学伦理,进而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更要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系列论述,在领会实质上下功夫,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组工干部,是联系服

务群众的“标杆”,起着以上率下引领示范作用。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养成浩然正气、保持高风亮节,真正被人民群众所信赖和爱戴。才能推动专题教育不断深化,以自身实际行动为基层干部作出表率。要从延安精神、洛南精神中汲取力量,从坚定理想信念、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以人为本、敢于担当、艰苦奋斗六个方面,把党的伟大精神牢固立起来,确保“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漏不偏、不虚不空,切实达到高质量、全覆盖。

【二】

修身,古已皆有。儒墨道都讲过修身,最出名是儒家《大学》中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过一句关于修身的名言:静以修身。《论语》中记载,孔子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我们现在经常说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其中严以修身是起始,是前提,是基础,离开严以修身,其余方面的要求都难以做到。下面,简要谈几点我对严于修身的几点认识。 严于修身是古今圣贤的共同美德。从古到今的圣贤都把修身作为终身追求、共同美德。以三国诸葛亮为例,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相诸葛亮严于修身,一身清廉使然。诸葛亮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以他的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穿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这就是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也是他一生修身的自然结果,其高风亮节堪为典范。

严于修身是为官从政的现实要求。做“官”先“做人”,“人”要讲人格。人格是人的道德品质、气质修养、能力才干、作风素质等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人思想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志。领导干部加强人格修养,塑造高尚人格,还是要落脚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上。滚滚红尘,诸多诱惑,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时时自我反省体察,防止价值观扭曲,始终坚守道德阵地,才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官一任,理应造福一方,加强作风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百姓福祉。坐上了“位子”,就要对得起信任;握住了权力,就要担得起责任。没有优秀的修养操守,就不可能有好的作风能力。一个领导干部,只有时刻约束自身言行,勤于修身,勤政廉洁,以己正立信,以无私树威,以务实兴业,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方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方能担当起带领群众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使命。

严于修身是共产党人的基本追求。共产党员是人群中优秀分子,这就要求共产党员自觉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只有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不断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我们才能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才不会在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四风问题”,才能使我们始终保持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严以修身才能发挥至实处。

【三】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希望、新要求,也为改进作风确立了新的更高标准。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排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一样把“严以修身”放在了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党员干部要以严修身来牢固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经常自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共产党人始终以崇高信仰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奋斗目标、精神动力、行为准则,正是由于有了坚定的信仰,才激励着成千上万的先进分子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竭诚奉献。正是由于有了坚定的信仰,才在党的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像焦裕禄、杨善洲、涂红刚等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时代楷模。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信赖,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要强化理论武装。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在理论上清醒,才能保证思想上成熟、政治上坚定。因此,党员干部必须重视加强理论武装,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自觉做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深刻地而不是肤浅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通晓社会形态更替规律,坚信规律就能够坚守信仰。党员干部必须提高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让学习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始终做到真学、深学,让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三要加强道德修养。“德正则事业兴,德厚则根基深”。无数事实证明,离开道德支撑,一切收获和拥有都不可能带来心灵的愉悦和幸福,更多的却是迷茫甚至痛苦。党员干部唯有始终加强道德修养,正派做人,勤恳为官,追求高尚,远离低俗;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坚持原则,处事公正;坚持情趣健康,洁身自好,不为物欲所惑,不为私心所扰,不断完善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坚持“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抗得住干扰、经得住考验,道德之根才能越扎越深、立身之本才能越固越牢。

四要加强作风修养。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在日常实际工作中,无论做什么决策、抓哪项工作都要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必须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搞主观臆断,不提华而不实的空洞口号,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做工作,做到讲实话、察实情、鼓实劲,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对党和人民忠诚、对事业负责的实干精神,努力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五要加强纪律修养。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增强纪律观念,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廉政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坚持真理,抵制歪风邪气,对那些违反党的纪律的人和事敢抓敢管,维护纪律的权威性。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勇于开展自我批评,虚心接受下级和群众的批评意见,消除自身的缺点,维护党的纪律,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要常怀敬畏之心,做到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舆论,始终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行,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总之,严以修身是“三严三实”的前提和基础,是对中华优良传统的弘扬和继承,也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更要积极加强自身修养,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完善人品操行,提高人生境界。

篇二:严以修身研讨心得体会三篇

严以修身研讨心得体会三篇

严以修身研讨心得体会三篇

【一】

xxxx修身自古就是安身立命之本。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应当具有更高的道德素养和精神追求。严以修身位列“三严三实”之首,是践行“三严三实”的核心。既是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现实要求,又是对中华优良传统的弘扬和继承。严以修身,就是要坚持“忠诚、干净、担当”。“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一个党的好干部的要求。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个人干净是党员干部做人的底线,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为官的职业素质,“三要素”缺一不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把严以修身列在首位,凸显了“严以修身”的重要地位,这一要求与我国传统文化高度契合、一脉相承。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严以修身,要清除杂念,强化党性修养。私心杂念是修身的天敌,人一旦为其所惑,就会胆大妄为甚至无法无天,朝思加官晋爵之欲、暮想封妻荫子之欲、梦寐“金银满堂”之欲,久而久之便要顶风作浪、腐化堕落。贪官“少年苦难、青年奋斗、中年上升、晚年悲惨”的沉沦轨迹,发人深思和警醒。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修炼“金刚不坏”之身的不二法门。要“内练一口气”,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切实维护党章,让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党的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外练筋骨皮”,在艰苦环境中接受磨炼,在重大关头经受考验,在摸爬滚打中培养坚强意志和优秀品质。要“内外兼修”练好“硬气功”,在党内生活中增强原则性、组织性、纪律性,主动虚心接受干部群众监督,拉下脸面揭短亮丑找准问题,沉下心来毫不含糊改正缺点,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硬硬实实为官,让自己在党性修养上硬气起来,用党性修养筑起廉洁长城,抵挡万丈狂澜。

严以修身,要敢于担当,坚定理想信念。修身不是沽名钓誉的“独善其身”,也不是推卸责任的“超然物外”,而是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兼济天下。为官一任,理应造福一方,加强作风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百姓福祉,坐上了“位子”,就要对得起信任,握住了权力,就要担得起责任。当官不想挑担子犹如楼宇丧失脊梁,再雄伟的大厦也会瞬间坍塌,古今多少腐败分子,堕落的形式各不相同,糜烂的起点却都是丧失信念、不敢担当。诸如绕道而行、敷衍了事、打“太极拳”之类,看似高明,实则离胡作非为、违法乱纪已不远。信念坚定,才能做到“临大事而不乱”,才能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不渝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决不松懈动摇。,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在政治原则问题上、在舆论风口浪尖上,要挺身而出、敢于亮剑,过得硬、靠得住。多少先进先辈如焦裕禄、杨善洲等,莫不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的楷模。

严以修身,要持之以恒,把好思想“总开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严以修身也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一辈子坚守。修身必须下大力气、做苦功夫,夜以继日、毫不动摇,时时处处检修纠偏,经常为思想拍个X光,看看有没有“短路”、“断路”、“回路”,看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公私观、是非观、利义观方面有没有偏差、扭曲,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立即扑杀。时时处处秉公除私,增强内在的意志和力量,抑制头脑中因外部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私心杂念,保持政治坚定和思想纯洁,做到无私无畏天地宽,把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作为终身事业。时时处处涵养正气,多些清心寡欲、少些追名逐利,多些埋头苦干、少些花里胡哨,多些浩然之气、少些歪风邪气,把对党忠诚,砥砺为廉洁奉公的政治品格,转化成锐意进取的实际行动。修身最难的是止而不止、定而不定的过程,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受得了挫折。要学史,进而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要学伦理,进而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更要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系列论述,在领会实质上下功夫,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组工干部,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标杆”,起着以上率下引领示范作用。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养成浩然正气、保持高风亮节,真正被人民群众所信赖和爱戴。才能推动专题教育不断深化,以自身实际行动为基层干部作出表率。要从延安精神、洛南精神中汲取力量,从坚定理想信念、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以人为本、敢于担当、艰苦奋斗六个方面,把党的伟大精神牢固立起来,确保“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漏不偏、不虚不空,切实达到高质量、全覆盖。

【二】

修身,古已皆有。儒墨道都讲过修身,最出名是儒家《大学》中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过一句关于修身的名言:静以修身。《论语》中记载,孔子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我们现在经常说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其中严以修身是起始,是前提,是基础,离开严以修身,其余方面的要求都难以做到。下面,简要谈几点我对严于修身的几点认识。

严于修身是古今圣贤的共同美德。从古到今的圣贤都把修身作为终身追求、共同美德。以三国诸葛亮为例,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相诸葛亮严于修身,一身清廉使然。诸葛亮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以他的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穿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这就是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也是他一生修身的自然结果,其高风亮节堪为典范。

严于修身是为官从政的现实要求。做“官”先“做人”,“人”要讲人格。人格是人的道德品质、气质修养、能力才干、作风素质等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人思想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志。领导干部加强人格修养,塑造高尚人格,还是要落脚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上。滚滚红尘,诸多诱惑,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时时自我反省体察,防止价值观扭曲,始终坚守道德阵地,才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官一任,理应造福一方,加强作风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百姓福祉。坐上了“位子”,就要对得起信任;握住了权力,就要担得起责任。没有优秀的修养操守,就不可能有好的作风能力。一个领导干部,只有时刻约束自身言行,勤于修身,勤政廉洁,以己正立信,以无私树威,以务实兴业,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方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方能担当起带领群众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使命。

严于修身是共产党人的基本追求。共产党员是人群中优秀分子,这就要求共产党员自觉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只有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不断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我们才能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才不会在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四风问题”,才能使我们始终保持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严以修身才能发挥至实处。

【三】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希望、新要求,也为改进作风确立了新的更高标准。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排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一样把“严以修身”放在了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党员干部要以严修身来牢固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经常自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共产党人始终以崇高信仰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奋斗目标、精神动力、行为准则,正是由于有了坚定的信仰,才激励着成千上万的先进分子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竭诚奉献。正是由于有了坚定的信仰,才在党的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像焦裕禄、杨善洲、涂红刚等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时代楷模。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信赖,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要强化理论武装。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在理论上清醒,才能保证思想上成熟、政治上坚定。因此,党员干部必须重视加强理论武装,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自觉做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深刻地而不是肤浅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通晓社会形态更替规律,坚信规律就能够坚守信仰。党员干部必须提高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让学习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始终做到真学、深学,让学习工作

化、工作学习化。

三要加强道德修养。“德正则事业兴,德厚则根基深”。无数事实证明,离开道德支撑,一切收获和拥有都不可能带来心灵的愉悦和幸福,更多的却是迷茫甚至痛苦。党员干部唯有始终加强道德修养,正派做人,勤恳为官,追求高尚,远离低俗;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坚持原则,处事公正;坚持情趣健康,洁身自好,不为物欲所惑,不为私心所扰,不断完善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坚持“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抗得住干扰、经得住考验,道德之根才能越扎越深、立身之本才能越固越牢。

四要加强作风修养。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在日常实际工作中,无论做什么决策、抓哪项工作都要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必须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搞主观臆断,不提华而不实的空洞口号,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做工作,做到讲实话、察实情、鼓实劲,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对党和人民忠诚、对事业负责的实干精神,努力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五要加强纪律修养。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增强纪律观念,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廉政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坚持真理,抵制歪风邪气,对那些违反党的纪律的人和事敢抓敢管,维护纪律的权威性。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勇于开展自我批评,虚心接受下级和群众的批评意见,消除自身的缺点,维护党的纪律,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要常怀敬畏之心,做到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舆论,始终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行,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总之,严以修身是“三严三实”的前提和基础,是对中华优良传统的弘扬和继承,也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更要积极加强自身修养,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完善人品操行,提高人生境界。

篇三:严以修身学习心得体会

严以修身学习心得体会

有这样一段偈子,大师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大师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纵观佛家思想超脱今世,道家思想修行今生,而追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主旨在心,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世间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沧海桑田,物是人非。试问功过名利,有多少人能够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世间混沌,有多少人能够百花丛中过,片叶不粘身;万众潮流,又有多少人能够同流不合污,随波不逐流。为此,修身养性、躬身自省,常思常虑、时刻警醒,方能守的住党员的基本属性;清心寡欲、克已复礼,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方能守的住做人的基本底线。修身就是修养与身体力行,修养就是就是断恶修善,通过一定的准则约束自己、矫正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以上,为我对严以修身“修身”的个人理解。根据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就近阶段学习“严以修身”并结合本职工作的一点心得体会作如下汇报,如有不妥,请各位同仁予以指正,请各位领导予以斧正。

一、加强党性修养,提升人格修为

我们党的事业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有时需要耳濡目染、有时需要言传身教、有时需要潜移默化、有时需要壮士断腕,概因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如果承平太久,

易使人缺乏危机感、丧失警惕性;惰气、戾气盛行,易使人迷失方向,人心不古。为此唯有不断警醒,不懈修为,方能保持党员的属性,留有本性。

1、加强理论修养。读书的理由有千万种,而不读书的理由有万千种。马列主义是体系,然则,现如今只剩下体,没有系。何谓体,体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等口号,何谓系,系就是这些口号后面的基本理论和深层次内涵。党的理论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通过不断的主动的学习、理解、吸收,方能在方向性、科学性、引领性下开展工作。曾几何时疲于交际、耽枕于事务,书非借不能读,感慨读书难;曾几何时,喜于嬉皮、乐于网络,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肖于理论书籍的晦涩,感慨书难读;又曾几何时,现实与理想、现场与思想相互碰撞,心不净,感慨难读书。总之,理论修养非一朝一夕,也非寻章摘句,对理论知识要通读、细读、深研,才能融会贯通。

2、加强政治修养。“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近阶段党内提出了党员必须讲政治规矩,懂得织织纪律,旨在规范党员言行、约束政治制度、遵守廉政纪律,倡导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社会人伦规矩和遵守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遵循组织程序、听从组织安排、重大事项向组织请示报告的组织规矩。

3、加强作风修养。领导干部应该是学习的榜样,不是

表扬的对象。作为基层管理人员的我,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视为管理三要素,职责分明、职权分明、公私分明、纪律严明;事有缓急、人有曼重;分得清主次,理得清先后,这就是作风。转换作风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服务大局意识,提升效率意识,规范生活作风必须反对行为失范、反对奢侈享乐、反对情趣低下。

二、坚定理想信念,力促身体力行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个中曲直,谁能体会。常言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我不敢奢谈对民政事业做出贡献,作为小人物的我只想为本职工作救助工作做的实事,以期不负组织。经过近阶段的学习、工作,本人对救助工作有了全新认识,近年来站内人员只减不增,工作只增不减,职工收入只降不升,而工作职能、工作标准逐步提高,加上新老职工的理念冲突,编内编外人员倒挂等等现象,产生了诸如干群关系微妙,职工间相互猜忌等矛盾。职工心中有怨言能理解,职工思想有波动要管控,职工工作苦脏累能体会,君子有情,止乎于礼,不止于礼,止乎于心。作为基层管理人员的我,深知管理宁可失之于严不可失之于宽,然将心比心,性格使然,严以治事、宽以治人,但凡做事要有尺度、处世要有节度。只要有裨益于单位的事任凭弱水三千,我只舀一瓢饮;坚决杜绝那种遇事则走、遇人则搂、干事靠口、管理靠吼消

极粗放模式。修身的目的就是要促力行,力行的目的是转作风,转作风的目的是见成效,我将在以下四个方面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力求实效。

1、转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领导就是服务,如果受助人员是我们单位的顾客,那么单位职工就是我的顾客,只有服务好职工,职工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受助人员。

2、转定性管理为定量管理,管理就是管人理事,人有良莠、事有多寡,不可一言以概之,有失偏颇,应当完善绩效考核方法,使其科学化及可量化。

3、转单向性管理为多向性管理。时间易定格,思维易定式,新形势下救助管理对象复杂化、救助手段多样化,为此救助管理理念及方式方法也要及时跟进、变通,不可一层不变的局促于传统的救助思维中,要逐步转单向性思维为多向性思维。

4、转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兼听则明、明则思、思则变、变则通、通则达。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可能不一样,在结果导向型社会,采取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升管理水平,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诚然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吾本不才,奈民政之待见,忝位于殡葬,苟图安逸于横泾,不求闻达于桃坞。党委不以鄙人之粗鄙,委以救助之重

任,诚惶诚恐,唯恐心力不济,作舍道边,深负重望。

吾既不才,然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吾亦深知朽木难雕、璞玉难琢。吾不敢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自鞭,谨以自诲,修身、养性,愿做尘世间之小弥陀,荡尽浮华,烟波散尽,佛前点灯,空留静身。

吾虽不才,谅为其难。纵观三严三实,唯修身难也,一难松驰久矣,二难慵懒久矣,三难窠臼久矣;然则,纵使万难,唯初心不改,谨以林公少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教诲。躬耕救助,悠悠我心;殚精竭虑,空乏吾身。

吾本工科,拙于辞令;言不达意,唯恣我心;言不待尽,伏帷照鉴。

愿苏州之民政,达明日之辉煌;愿苏城之民生,达古今之和睦;愿腊会同仁,且行且致远。

苏州市救助管理站

沈勇

2015年8月3日


严以修身心得体会:严以修身重修为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严以修身心得体会:严以修身重修为》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

《礼记大学》中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就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让天下都知道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整顿好家庭;要整顿好家庭,就要先注重自身修养。今年4月,中央开始在县处级以上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严以成为每名共产党员的重要遵循。而严以修身如何衡量呢?其修为就是一台很好的天平。

为人,要不失本心。《孟子告子上》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保有的本心,要心怀恻隐、懂得羞耻、礼貌待人、明辨是非。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要做到不失其本心就必须要心存敬畏。只有如此,才能修身以严,才会慎独,才能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

同时,修身不能忘本。中国人历来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卢梭讲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建设成果来之不易,其中浸透着无数先烈和仁人志士的生命、鲜血和汗水。先行者们把历史的重担交给我们,每名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要有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勤勉工作,不辱使命,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为名,要宠辱不惊。古人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修身的终极追求,表明树立高尚的品德必须要保持豁达淡泊的心态。《墨子修身》曰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现实中,领导干部本身就是一项佳誉、一顶无形的光环,要保持良好的声誉,基础在于名副其实。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来看,有很多官员都倒在了掩耳盗铃的浮名上,花子孙钱造政绩,为了gdp的虚名,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给后人留下了祸根。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名誉要有超脱之心,要不为名所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爱国、敬业、勤于奉献;要不被世俗的花环和糖衣炮弹所俘虏,以工作实绩为名誉增彩;要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态来面对名誉;要把自己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让功过留与后人评说,才能真正立起一名共产党人独立的操守,丰满的人格。

为利,要公私分明。《史记》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不可公私不分,任性而为。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把家变成了权钱交易所,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长期占用云台山乃至焦作市的公共资源来成就个人梦想,公权私用,最终都成为了全党为之警示的典范。

俗话讲端碗、吃公家饭,就要服公家管。党的领导干部,是公家人,切不可扯公家的大旗、谋自己的私利,挖公家的墙角、筑自己的屋舍。在利益面前,要多想一想身边的典型案例,站得住脚,做到心不动、手不伸。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强调说:想当官就不要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其要义是要求公私分明,官员不要被物化。二月河接受中纪委官网访谈时对为官者寄语好好过日子,也是告诫为官者要勇于担当、安守本分。《韩非子五蠹》释义分其厶以与人为公。党的领导干部当心胸坦荡、心不藏私,才能秉公办事、尽职履责,让严以修身见到成效。

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意思是说:欲望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足是最大的祸患,贪得无厌是最大的过失。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才是最快乐的。对于每名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而言,严以修身就一定要珍视名节、懂得舍得,深刻认识领导就是责任、权力就是服务,才能真正成为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