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学习心得体会

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海尔学习心得体会”,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篇一:参观海尔观后感

参观海尔观后感

海尔的产品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海尔冰箱、洗衣机、电视等等。海尔不仅在我们国内闻名,而且是一个世界名牌。11月23日下午终于有机会去近距离接触海尔,我们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怀着一颗好奇心去参观了海尔工业园。

在我们在我们中心校区出发,大约半个小时就到了海尔工业园,下车排好队在老师和讲解员的指引下我们先参观了海尔的展示厅。首先看到对的是第一代的洗衣机到现代先进的洗衣机的展示,也让我们看到了海尔洗衣机的发展历史和创新技术。还有海尔产品在家庭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智能化,智能窗帘,各个房间的灯控,还有3D电视机,智能钢琴等等,把我们平时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了实践中,令我们很佩服也很震撼,现在才感觉到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是如此有用。海尔不愧是是中国企业的龙头,白色家电的领头羊,是我国的第一个世界品牌。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海尔集团的每一条信息都在震撼着我们。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海尔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着这个庞大的集团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进入海尔文化展,无论楼梯走道,还是橱窗内,到处都是图片、案例、宣传标语以及创新载体,这些无不体现了海尔的深厚文化底蕴。正是这浓厚的海尔文化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队伍。一种文化,一种原则。如果硬件机制是支撑一个集团存在的骨架,那么优良的文化底蕴则是驱动其前进的强大动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人单合一、速决速胜”是海尔的工作作风,“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经营理理念让海尔迈入国际化。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23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无粉洗涤技术、防电墙技术等7项国际标准已经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世界各个角落全球用户的忠诚度;更因为海尔从开始的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到自创的日清模式,再到现在的市场链模式,更因为海尔战胜了满足感,广收人才,流程再造,用创新的灵魂接受新市场经济的挑战。

之后我们在海尔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室内,观看了海尔的专题片,事实上也算是宣传片吧。我想,大凡看过此类片子的人没有理由不对海尔的过去和将来肃然起敬。看完海尔的宣传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海尔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一个个不凡的创新成果,对海尔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还有就是海尔良好的管理基础和监督体制,使海尔的每一次变革都可以顺利和平稳的过渡,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有效实施。海尔的“十三条不准”,“笑脸墙”无一步不见证了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有效结合。在管理创新上,海尔推出OEC管理法,要求每人每天对每件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清理,其主要目的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做到人人都

管事,事事有人管。这样的要求看上去并不高,坚持一天,一个月或许人人都能做到,但海尔人却一直在坚持,毫无疑问,这需要用一股强大的意志力和精神来作支撑。

我认为是创新精神赋予了海尔蓬勃的朝气,正如张瑞敏所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创新,再强大的企业也会被时代所抛弃;没有创新,再新型的行业也会失去活力。海尔的创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十分出名的。纵观海尔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观念创新到组织文化创新到信息化创新,从职能式流程到市场链流程,每一次变革对海尔都是一个全新的模式。正是因为坚持不断的创新,才使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家电行业的佼佼者;正是因为坚持不断的创新,才为海尔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正是依靠创新打造的坚实基础,才最终建立了国际海尔集团。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海尔大学,站在海尔大学的门口,你会别有一番感觉,海尔集团作为民族企业在世界上的代表,大红灯笼、园林式的建筑都蕴含着浓浓的民族文化的底蕴。踏过海尔大学高高的门槛,其江南园林风格自然跃入眼帘。清澈见底的溪水、仿古的楼阁、九曲回旋的长廊、水中悠闲的动物、与企业文化浑然一体的古训,这些让人好生感叹。参观者的脚步被一句标语所吸引“创新 求真 创新”,这些标语在海尔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据导游和吴老师的介绍,海尔大学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有其隐含的意义,我们不得不佩服海尔集团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而且,海尔大学并不是每一个员工都有幸能进入的,只有那些在自己的岗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的优秀人才才可以荣耀自信的迈入,所以它不仅是一种知识的殿堂,更是一种对员工激励和价值感接纳的彰显。

通过参观让我深刻感受了海尔创业创新的两创精神在海尔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切实领悟了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海尔理念,对自身提高和自我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竞争时代需要我们学习海尔精神,不断丰富自我、改善自我,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焕发出学习工作的新激情,争取在以后创造出更好的科技产品,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像海尔文化那样,不断创新,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且我们所学专业与海尔产品有一定的联系,希望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去海尔参观。

篇二:海尔创新力讲座学习心得

海尔集团孙中元教授作了关于如何提高创新力的专题讲座,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浅淡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要有创新精神。20多年的历程,海尔确立了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确定了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的管理战略;确定了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的质量战略,这一系列组成了海尔文化网络。但是海尔文化的灵魂就是创新,唯有创新,才是海尔战胜自我的制胜法宝!这是在汲取中外,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创新,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单位所学习和借鉴的。

二是文化与制度要做到有机融合。一个单位,不仅要有自己的产业,更要有的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要靠一套良好的机制来管里自身,海尔能够把文化和制度紧密结合,靠文化育人,靠制度管人,有制度,有执行,有落实,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是思路和理念是至关重要的。学习海尔,关键是学习海尔的思路和理念,而不是学习它的具体做法。因为管理是使理念变为行为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管理者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的打造和磨练。

四是要活学活用。学习海尔,是借鉴而不是照搬,因为海尔管理再好,但它只是海尔的,它只适用于一种特定的海尔文本化。我们可以学海尔的管理经验和技巧,但必须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

篇三:参观海尔观后感

感受海尔;学习海尔

海尔是海, 是不断创新之海。“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点

一滴也能窥视全貌。透过壮观海尔的文化馆和生活馆,我们看到了海

尔的实力与强大,放眼海尔工业园,它的宽广,它那美丽而独具匠心

的规划与布局,它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散发着海尔文化的浓浓

的气息与韵味,使你深深感受到海尔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断

奋进,不断创新的理念。听了海尔原王书记深刻寓意的讲解,深刻体

会到了海尔文化的博大精深,海尔的成功引人深思:海尔何以如此强

大?海尔的成功之道是什么?我们该向海尔学习什么?

一九八四年,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个因经营

不善,已临濒倒闭境地的企业,发展到如今的海尔建成了中国最大的

系列家电制造基地与研发中心,其产品成为世界品牌,其生产基地扩

展到美国,欧洲,中东,日本,亚太地区,成了誉满全球的家电龙头

企业。海尔从昔日的破败不堪,纪律涣散,人心浮动,像一盘散沙,

到二十几年后的今天,造就的辉煌,形成企业高度的凝聚力,员工饱

满的工作热情,员工不断创新的工作激情,职工对企业的高度忠诚。

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海尔的精神!靠的是海尔的“企业文化管理”,

靠的是通过大量的观念转变工作所铸就的员工与各级领导者“上下同

欲者胜”最根本的海尔文化。这就是海尔获得持久、稳定发展的灵魂。

天下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形胜有形。海尔创业二十几年来的最

大收获,不仅是产品等有形的东西,更是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变革与创

新。海尔的经验,理念有两点给我深深的启示,一是企业即人、以人

为本;二是管理无领导,制度是老板的理念。

我们常常抱怨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先谈条件,责任心不强

等等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样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呢?又该怎么样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呢?又如何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呢?下面列举发生在海尔的几个小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启迪。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张瑞敏上任不久,就到了年关,过年时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更别提发年货了!一个临濒倒闭的小厂,银行是不愿再贷款给他们了。但是年不能不过,怎么过呢?想来想去,最后想到向附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富裕的大山村大队借钱。几经勾通,最后到腊月二十七日,村里终于答应借钱给电冰箱总厂了!财务科长坐在没有挡蓬的三轮车里,顶着寒风赶到五公里外的李村信用社提回了钱,给每个人发了工资,并且还发五斤带鱼。工人们兴奋地奔走相告,每个人脸上都绽开了笑容,感觉新领导关心群众,“他敢为大伙借钱过年,咱们也要争口气,好好干,挣了钱把钱还上!”这故事告诉我们,领导心里有员工,员工心里必有领导,企业关心员工,员工心里也必装着企业。无论在什么时候,采取激励的手段,保障员工的利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使员工把个人的利益统一到企业目标的大环境下,让其认识到企业利益是员工利益最大化的保证,让员工无形中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那么,员工必定会为实现企业利益而努力工作。

任何时代,满足人本质的需要的不是物质,金钱,而是人自我价

值的发现与实现,这是海尔人才观的基本理念。其方法理念值得我们

认真学习与借鉴: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企业是学习型组织,竞争不是一次定终生,育才三要素:公开、公正、公平待人尊重人,即时表扬,给人成就感,员工有自主经营的平台,给人自我表现的空间。

海尔就是这样铸就了员工与管级管理者“上下同欲者胜”的海尔文化,

人是企业生产力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创造性的主体因素,再好

的管理制度也需要由人来执行与运作,一流的员工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企业要不断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不断创新,而比创新更重要的是智慧,而比智慧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为此,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加强员工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素质愈显重要。在海尔流传这样一句精典语言“终端员工的素质就体现了干部的素质!”张瑞敏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句精曲的语言在海尔广为流传。员工的素质反应了领者的水平,作为领导者没有抓好员工,就不能抱怨员工的素质低。如果领导没有制定一套提高员工素质的培训机制的激励机制,那么素质低的人就永远得不到提高,素质高的人也会因为没有激励的氛围而渐渐变低。正因如此,在海尔,工作出了问题不批评员工,而批评干部,因为工作出差错干部要负80%的责任。这样才能激发领导者制订完善的制度。

管理无领导,制度是老板的理念是海尔成功的基石。管理制

度是企业正常运转的保障,是员工的行为准则及方向。没有一支具有超级执行力的队伍,一个公司的所谓使命、战略都不可能实现。中国企业与国际优秀公司相比,执行力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但中国有一个正在走向国际化的企业阶段性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企业就是海

尔,虽然他走向国际化的路还有很长。海尔无疑是从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撕杀出来的行业明星之一,并且至今仍然是最耀眼的本土企业之

一。研究海尔经验的文章、专著、报告可以说汗牛充栋了,但不管是从文化角度、管理角度、营销角度还是人力资源角度来分析,海尔在其每一项成功的背后,无不闪烁着其超级执行力的光辉。张瑞敏是推动执行力的本土大师,从早期砸冰箱这个颇具冲击力的故事把质量理念深深扎根在每一位员工内心深处,到OEC管理法强调日事日毕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再到SBU策略强调人人面对一个市场人人为市场服务,无不体现出关注细节、关注执行的企业家精神。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张瑞敏上任伊始,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十三条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两条就是“不准在车间大小便。”“不准偷拿工厂物资。”管理的要义就是从实际出发,符合现状的管理办法才是有效的,不符合现状的管理,目标再高也没有意义!海尔的管理是什么?就是日清日高的0EC!充体现了“以人为本,实行自主管理,把公认简单的事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公认容易的事做就是不容易,的基本理念。抓反复,反复抓,抓大局,抓大局中的小事,一抓到底,抓出模式,再推而广之。

海尔是海,如果我们学海尔不是落到表象上,不是落到口头上,而是落到实际工作中,以改进我们的工作,完善我们的工作,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企业能不蒸蒸日上?能不日新月异?能产不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吗?祈望淮安企业前景辉煌!希望与青岛合作愉快!

2014.5.25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赴海尔观摩学习心得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心得体会范文:赴海尔观摩学习心得》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不是传奇的传奇

赴海尔观摩学习的三天,虽没有立刻让我们看到通向成功之路,但确实让我们看到了海尔的成功之路,它的管理模式平凡中见奇迹,平淡中见成效,把每天简单的事情做好了,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做好了,实现了张总裁所定义的“不简单”和“不容易”,才有了今天不是传奇胜于传奇的海尔,海尔的观、观、管理观、生存等理念震撼着每一位参观者。我也从中领会了几点。

一、占有了市场才有出路。

海尔即使在淡季也要创造神话。“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正是缘于它主动的市场观念占有了市场。众所周知,什么事情一旦有了存在就是合理的话,就会给予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不求上进导致无所作为。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下,销量始终决定着产量,所以海尔聘用大量高学历的营销人员以提高营销素质,给企业注入活力,找到企业新的增长点,使淡季不淡,永远立于市场之巅。

二、企业的生命来自质量。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发展浪潮波涛汹涌,创业意识势不可挡,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乘风破浪,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优良的质量。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那么质量又何尝不是企业的生命呢?一个企业,并非生产出大批量的产品,就能风雨不动安如山。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只有以生产的过程为重点,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生产出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令顾客满意,从而赢得上帝的心。任何企业,若想在星罗棋布的同行中立足,若不讲求质量,注重信誉,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试想如果企业质量把关不严格,那么就会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投入到市场中,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那么企业的形象将会一落千丈,产品滞销在所难免。海尔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观念在每个员工心中树起来,它的砸冰箱事件,“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古训被

[1]

海尔企业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经过青岛对海尔企业文化学习,体会到海尔二十年以来,超常规的发展,家电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除了正确决策、员工的努力外,最引人注目的成功点,一是在大的机遇上能够比较好地把握了规律掌握了机遇,二是独特的企业文化。

掌握了机遇其实就是说要找到企业的方向,并在正确的方向指导下如何正确地做事。

关于产品质量,我们出在天天讲质量、讲服务,但海尔从创业初期就开始抓质量管理,当时海尔提出一个价值观: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当时没有人能提出这样的价值观,因为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产品都要排队来购买,但海尔当时想到了,因为海尔要做世界一流的产品就必须保证产品质量,所以产品质量成了关键,到很多企业开始抓产品质量,海尔又提升了一步从抓产品本身的质量延升到服务。其实从生产线下来的产品质量再好,也不是完整的质量,要把产品的质量延伸到用户的家里去,即永远要满足用户的需求,永远使用户满意,提出为用户创造需求,满足用户潜在的需求,提出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因此要具有超前意识才能掌握主动。

独特的企业文化讲述OEC管理的深刻内涵,也就是海尔企业文化,其精髓就是先造人才,再造名牌,小编 全面的范文写作小编站 海尔的成功经验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丝不苟,海尔文化目标宏伟、观念超前,但运作起来都是从最基础的管理抓起。OEC管理即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日事日毕,即对当天所发生的种种问题在当天解决,防止问题积累。日清日高,即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改善,不断提高,每天寻找差距,以求第二天干得更好。把最容易的事情一件件办好,就是不容易;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都办好,就是不简单。海尔二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这是一个不简单的工作。

提起海尔总让人想到服务,有的人甚至说,买海尔的产品就是买海尔的服务。在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的思想引导下,海尔开发一个产品,就做精一个产品。正因为每个产品都注入了品牌意识,使得各种海尔产品共同打造了一个具有竞争力和美誉的品牌。在市场的争夺战中,服务成了决定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海尔不仅把服务看成是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综合研究,而且树立起服务名牌和产品名牌同样重要的观念。服务将成为另一个热点。服务做好了,用户的价值就得到了提高,自然而然就会吸引顾客的选择。

参观海尔心得体会


你是不是还在为写实习报告而苦恼呢,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参观海尔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青岛海尔考察培训之心得

我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青岛海尔考察”培训,此次培训由曾在海尔公司任职七年的杨克明博士及王刚老师为我们系统地介绍了海尔公司高效执行的企业文化、高绩效的oec管理、sbu经营与业务流程再造,并结合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两天的学习使我获益良多,现将我的感受和心得与大家分享。

海尔核心价值观—创新:

海尔员工人手一本《海尔企业文化手册》。海尔企业文化分三个层次,最外层是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中间层是制度行为文化,如规章制度等;最深层的是海尔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海尔的价值观就是两个字:创新。制度的东西可以学,但创新却无法模仿。海尔的科研人员平均每个工作日开发1。3个新产品,每个工作日申请2。5项专利,是中国企业中获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海尔文化的这种创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给每一位员工提供一个创新的空间。张瑞敏说,这种小改小革不仅仅产生多少效益,更在於员工所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在海尔,你甚至不用与员工交谈,便可感受到使他们充满活力的精神世界,平凡而机械的工作与远大的目标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变成为愉快的创造。员工们一簇簇创新的火花,汇聚成燃亮海尔事业征程的熊熊火炬。与许多企业相比较,海尔员工的收入并不高,但海尔员工创造性的工作热情却是别的企业无法相比的。靠什麼激励员工们去不懈奋斗?海尔的决策者们说,靠的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靠的是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打造一个个奋斗目标。从当年创造中国冰箱的金牌,到今天努力跻身世界五百强,海尔人靠它振奋精神,战胜自我,永远创业,创新进取。

2008年是公司“创新发展”年,创新就是突破原来的终点,创新就是高度的提升,创新就是挑战极限,创新就是追求卓越,创新就是超越自我!创新是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不是单纯的方法和技术,要拓展到理念、战略、结构、决策、流程、规范、机率以及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的密切结合上。只有企业的发展才能有我们个人的发展。

危机意识:海尔的生存理念: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更是给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这成为海尔集团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想到了有可能做不到,但想不到绝对做不到,意识决定方法。没有危机管理的意识,当然就不可能有危机管理的方法,因此说,没有想法就没有方法。古人讲“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1985年,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当着全体员工的面,将76台带有轻微质量问题的电冰箱当众砸毁,使员工产生了一种危机感与责任感,由此创造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海尔式产品质量和服务,譬如“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信誉”,“真诚到永远”等等。海尔的危机意识,已经用一种企业文化固定下来了,融入到企业领导和每个员工的血液里面了,即便是再大危机,也难以动摇。张瑞敏的“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慢鱼吃休克鱼”既体现了一种经营思想,同时也是一种危机意识。

有了意识,自然就会有想法,当然也不难找到方法。在非洲草原上,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狮子就知道一天的赛跑又开始了,对手还是跑的最慢的羚羊,要想活命,就必须在赛跑中获胜,否则就会饿死;另一方面,羚羊的负担也不轻,对羚羊来说,如果自己跑不过最快的狮子,就会被吃掉。在自然界,强如狮子之强,弱似羚羊之弱,可自然给它们所面对竞争和求生的挑战都是一样的,他们在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广阔天地里,求生的欲望是一样的,压力也是一样的。因此,对手说到底还是自己,要想逃避死亡追逐,首先要战胜自己,就必须快跑,再快跑,因为稍一松懈,就会成为他人的战利品,绝无重赛机会。不论你强如狮子,还是弱似羚羊,在竞争面前,在消费者面前都是一样的,平等的,商界永恒的规律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只有被淘汰的命运,你还敢懈满吗?因此,每当新的一天来临,每个企业领导和员工都应该对自己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了生存,还是“警惕吧”!

反复抓、抓反复,抓重点、抓提高:

反复抓是说,包括基础管理在内,你不能一劳永逸,在管理上稍一放松,你已经取得的成果有可能走回头路,他要给你颜色看了。在管理上有一个魔鬼定律,大意是这样说的:一件事情只要有向坏的方向发展的可能,他一定向那个方向发展。企业向坏的方向发展的可能一定存在。你只要承认这一点,包括基础管理在内,你就要反复抓,是说,管理上已经出现问题了,你要重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亡羊补牢要及时地补。海尔这些年在管理上之所以做得好,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反复。我们承认工作上有问题、管理上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一旦被我们发现,我们就抓住不放,认真地研究,认真地解决。抓重点是说,我们每个部门,每个月都要找出下个月的重点工作。重点工作里其中有一项就是查找部门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到了,作为下一个月的部门重点工作来完成他。完成了,这个部门的负责者就会被正激励300元,完不成就会被负激励300元。

这个薄弱环节就象管理理论上木桶理论所说的:

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高度。假如最短木板在盛半桶水的地方,这个木桶就盛半桶水。你要想让他盛满一桶水,就必须把这块木板补上来,它才能盛满一桶水。所以我们每个部门,每个月就要找出自己的最短木板,作为一个月的重点工作来完成它。完成以后,部门的管理素质得到提高,都这样做总体管理素质就普遍提高。木桶理论还说,人寿命的长短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高度,我觉得也挺有道理,你象有些年轻人身体好好的,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而有些人,看着身体很弱经常吃药,经常上医院,你不敢说这样的人不长寿。一个企业也要找出自己的最短木板,然后再把这解决了,这是企业想得长寿的重点措施。抓提高是说,要求我们今天的工作要做的比昨天好,明天的工作做的比今天好,天天要有提高。如果你说我天天做得都很好,领导就说了,你应该提高工作标准了,你为什么天天做得都很好呢?就因为你工作标准太低了。假如今天跳高跳过1米,明天就要跳过1米零1,后天再跳1米零2,跳不过去再找原因,就这样,不断地找原因,找问题,你才能不断地提高。在这里,我毫不谦虚地说,在海尔,我在这个岗位上做的最好。但是,我明天可能要下岗,下岗不是因为我做得不好,或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有人能比我做得更好,由做得更好的人来做这项工作。所以,要求每个人员在岗位上要不断地提高自己,这样在岗位上你才有立足之地。否则,别人就要挑战你,就要取代你的岗位。

随着夕阳的徐徐落下,伴随的只有浪花抚岸声;沿海边漫步,阵阵海风带来淡淡的海腥昧,郁郁葱葱的小道,车辙经过时卷起片片绿叶,在风中翩翩起舞。此时只有自己的耳边萦绕着海尔的企业文化,脑海还浮现着在海尔园区里,员工们胸牌上写意地画著一张张微笑的脸。

落日余晖笼罩下的海岸显得如此的静,落日逐渐在视觉中模糊,逐渐海天相接,成为海中的一夜扁舟。我与南房共同迎接明天黎明的到来!

[参观海尔心得体会]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