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张玉滚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那么如何写好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学习张玉滚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张玉滚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在张玉滚住的宿舍里,记者见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两米长,黝黑发亮。黑虎庙小学的老教师说,这根扁担不寻常,老校长吴龙奇挑了它几十年。后来,老校长挑不动了,张玉滚接着挑。可以说,这根扁担就是黑虎庙小学历史的见证。

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张玉滚接过老校长的扁担,肩不离担,担不离肩,风里来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

有年冬天特别冷。山里潮气大,遇冷成冰,本来就难走的八里坡,更加湿滑难行。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们的书本还在高丘镇上。

正月初十凌晨三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路喜安就扛上扁担出发了。揣几个凉馍,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赶到镇上。向路边人家讨碗热水吃了凉馍,他俩又赶紧挑着几十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往回走。

一路紧赶慢赶,晚上十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顶。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上水泡连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俩实在走不动了,就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他们背靠背取暖,在一旁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来,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从2001年到2006年,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寒来暑往,他的足迹早已化作一串串动人的音符,回荡在黑虎庙的沟沟坎坎。

2006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终于有了改变。因为山高路险通不了客车,很多村民买了摩托车、机动三轮。张玉滚也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摩托车。此后,他去镇上给学校买米买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

老扁担谢幕,小摩托登场。老扁担身上凝结的一代代山区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扁担精神,也继续在小摩托上传承发扬。

别看他外表柔弱瘦小,内心却有一股韧劲儿,交待啥事儿他都不折不扣地完成。就像一头老黄牛,你让转100圈,绝不偷奸耍滑少转半圈。知徒莫若师,吴龙奇深知张玉滚的秉性。

当年盖新校,运材料格外难。正赶上农忙季,建筑队的民工都回家抢收抢种去了,搬砖运料就落在张玉滚他们身上。上山撬石头,下河挖砂土,运水泥、搬砖头、平地基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等到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张玉滚瘦了一大圈儿。

全校75个孩子,40多个学生在校住宿。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还有些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张玉滚把这些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谁家孩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需要格外操心;孩子们都在哪儿住,谁上学需要接送他都一一记在心上。

2014年6月的一个晚上,10点多钟。正改作业的张玉滚接到张朋爷爷打来的电话,说孩子还没到家。6岁的张朋是学前班的学生,父母在外地打工。学校6点就放学了,孩子咋还没回去呢?张玉滚立刻和妻子打着手电筒去找。走了七八里地,在路边儿发现张朋靠着大石头睡得正香。

孩子是走得太累了。张玉滚看着心疼,舍不得叫醒张朋,就俯下身子,让妻子把孩子抱到他背上。那天,夫妻俩轮流背着张朋走了足足一个小时。要不是你们把孙子送回来,我这一夜都合不上眼呐!张朋的爷爷握着张玉滚的手久久不放。

黑虎庙村党支部书记韩新焕告诉记者,张玉滚虽然收入微薄,但他17年来资助过的学生就有300多名。有他在,没让一个孩子失学。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在张玉滚和其他老师的努力下,在镇平县、镇两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黑虎庙小学顽强地生存着。一年一年,孩子们从这里走出大山,有的考上重点大学,有的还读了研究生,留在大都市。在张玉滚任教前,黑虎庙村只有一个大学生,到现在已经有16个大学生。

艰苦的环境,常年的操劳,张玉滚显得比同龄人老相得多。很多次去镇里开会,不熟悉的人问他:快退休了吧?他总是呵呵一笑。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学习张丽莉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导读:《张丽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向最美女教师张莉莉学习 学习张丽莉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海南汉中心校 李艳杰 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危机时刻勇救学生的义举,迅速传遍全国,感动国人。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 我也是一名 文章“学习张丽莉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正文开始>>

向最美女教师张莉莉学习
学习张丽莉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海南汉中心校 李艳杰

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危机时刻勇救学生的义举,迅速传遍全国,感动国人。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

我也是一名教师,我要向张丽莉老师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张丽莉的瞬间抉择,绝非来自于她偶然的条件反射,而是来自于她最美心灵和无远弗界的人性大爱,来自于她平常每月资助困难学生一百元钱和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把饭送给学生等价值观和心的修养历练。也正是她这种处处以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的理性,才会有她生死时刻的自然而然之举。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近些年来,我们听到和看到的那些不愿听到和看到的丑恶事情,曾经让我们甚是困惑迷茫当两岁女童小悦悦被车轧过,而身边18人路过视而不见被车二次碾轧致死;当地震来请保留此标记临第一个跑出教室的老师范跑跑还在振振有词;当彭宇案一度让人不相信这世上还有好人在;当老人摔倒无人敢扶怕遭反诬一件件冲击道德底线事件的频频出现,人们不禁叹息当今社会的浮躁不堪、人情冷漠和道德沦丧。连温家宝总理也曾在一次座谈会上感叹:如今社会诚信的缺失和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这一件件让人心寒心痛的事情,使得人们对这个社会道德底线还能坚守多久一度产生质疑,对一些人的冷漠麻木深感迷惘焦虑,甚至对未来失去了应有的信心。

人间正道是沧桑。正当我们这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次次遭受挑战与冲击时,我们的身边也在不断涌现出人间大美大爱的感动事迹和感动人物来。像奋不顾身用手臂接住从10层楼坠落的两岁女孩而受伤的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像深圳打工的19岁女孩无惧危险用天使之吻救下轻生男孩的最美少女刘文秀,像汤原冒着大火帮助贫困户往出抢救财产而被烧伤的三位青年农民,像刚刚发生的生死关头舍身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正是他们的大美大爱,犹如一根根擎天巨柱,撑起了我们这个社会道德的蓝天,让我们在灰暗的感叹中惊喜地看到一道道人性光辉的闪耀。也正是他们一次次善良和美丽的义举,在一次次激发我们社会一种向善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像一块块铺路基石,当这样的基石一天天多起来时,我们前行的道路就会越发平坦,我们的内心就会生发更多的希望和鼓舞,我们的生活才会拥有温暖和感动,我们头顶的道德天空也就会更加蔚蓝,我们这个社会也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党中央高瞻远瞩,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着力推动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让文化建设,尤其是道德文化建设来纯洁和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以此提升我们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准,让越来越多的人的血管里都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我们由此欣慰,我们由此期望。

张丽莉今天的又一次壮举,再一次让我们灵魂受洗,也让我们更加坚信未来。正像著名诗人食指在《相信未来》里写到的那样: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学习郭玉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郭玉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郭玉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郭玉梅的先进事迹。我听后颇受感动,深深地体会到郭老师的平凡而伟大,她的事迹令人感动,她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认为在今后工作中要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们以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学习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扎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献身与于我挚爱的教育事业。
首先,我要学习郭老师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敬业精神。我要以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加强自身修养,广泛读阅各种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书籍,不断学习他人教学经验与技巧,积极提高自己教学水平,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感染、激励学生热爱学生。
其次,我要爱护每一个学生,以关爱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我会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家长觉得把子女送我们手中,就像把孩子从左手送到右手。我要把学生教育好、保护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我的爱的教育下,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崭新的精神风貌,向优秀教师那样努力工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脚踏实地,立足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和学习,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卢玉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卢玉宝先进事迹(一)

1月27日,在卢玉宝因工作劳累过度离世的第50天,为采写通讯《用生命释放正能量——追记兴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企业党工委书记卢玉宝同志》,记者曾深入兴和县采访。期间,看到的多是泪水,听到的多是哭述。

时隔一个月,2月27日当记者再次来到兴和县采访时,看到的,更多的是全县上下深入学习卢玉宝先进事迹的具体行动;听到的,更多的是党员干部化惋惜为力量,决心以卢玉宝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期党的好干部的肺腑之言。

40岁的人生太过短暂,然而卢玉宝却在他短短40年的生命历程中,用无限的正能量呵护亲人、温暖朋友,同时用无限的正能量作动力,为党的事业甘守清贫、发奋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习近平总书记曾把党的好干部标准概括为"三句话":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言简意赅的"三句话",是做人、做官、做事的"三要素".回眸卢玉宝的人生,这"三要素"他全部拥有。

正因如此,2月11日,兴和县委作出决定:追授卢玉宝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同时决定,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卢玉宝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学习他敢于担当、事不避难的进取精神;学习他廉洁自律、甘守清贫的高尚情操。通过开展向卢玉宝同志学习活动,努力在全县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并让越来越多的卢玉宝式好干部不断涌现。

一位优秀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个标杆。

学习卢玉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二)

在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今天,城镇社区和谐与否,已与每个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基于如此认识,2014年,乌兰察布的和谐社区创建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兴和县也不例外。

全市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兴和县委、政府立即召开专门会议,决定从并不宽裕的财政挤出4000万元,对全县8个300平米以下的社区活动场所进行全面改扩建。这其中,兴昌社区、马桥社区、幸福社区为重点改造社区。

一向有困难冲在前、有工作干在前的卢玉宝主动请缨,全面承担起了三个重点社区的改造工作。从此,他以"指挥员"和"战斗员"的双重身份,开始了在社区阵地建设主战场的"摸爬滚打".

规划设计、室内装修是做好社区阵地建设工作的关键。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类似工作的卢玉宝不禁开始犯怵。但在工作中从不认输的他,硬是凭着一股求胜的心劲儿,和他的团队一起,用创新与努力的叠加,最终把这两项工作做到了近乎完美。然而,透过这近乎"完美"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卢玉宝超乎寻常的付出。

为了让每个社区的便民服务大厅、书画室、棋牌室、健身房、排练厅、日间照料室、阅览室、大讲堂等专项功能室布居更合理、特色更鲜明、装饰更温馨,卢玉宝请教了多位行家里手,制定了多个实施方案,召开了多次协调会议。期间,画图纸、跑材料,包括卸货他都亲自"上手".

"能少花一块,决不多掏一毛",这是卢玉宝在社区建设工作中始终坚持的不变遵循。兴昌社区在打造"邻里点击、亲情连接、知识冲浪、爱心绎站、就业导航"5个功能室时,按照原计划,室内装饰美化需要经费约5000元,为了尽可能节省用钱,卢玉宝决定变"实体店购材"为"网上购材",材料到货后,他和年轻的同事们一起,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装扮,结果,5个功能区只花了不到700元,就变得"容姿"漂亮、温馨如家。

为了省钱,卢玉宝还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和供货商讨价还价;为了省钱,卢玉宝和他的工作团队时常成为现场的装卸工,桌椅来了卸桌椅,玻璃来了卸玻璃,台面来了卸台面,图书来了搬图书……每天一身土、一头汗的卢玉宝,开始竟被不知情的社区"下夜"大爷认作打工的人。

在社区打造期间,每一个和卢玉宝共事的工作人员都不得不为他超乎寻常的认真劲儿所叹服:桌椅的颜色他要"挑"到最称心,所有"物件"的摆放都要最合理,甚至于一个已经挂好的LED显示屏,他觉得再抬高1厘米可能感观会更舒服,他也一定要取下来重新再挂。同事们半开玩笑地说,玉宝打造这三个社区,比打造自己的家尽心百倍。

有付出定会有回报。

如今的兴昌、马桥、幸福三个社区,按照"一居一品"的要求,不仅规划设计有书画室、棋牌室、健身房、排练厅、日间照料室、阅览室、大讲堂等专项功能室,同时还侧重不同的社会群体,专门为流动人口、空巢老人、待业人员、在职党员精心打造了"流动人口之家""老年大学""就业指导站""在职党员报道站"等专题功能区。

采访中,常来社区活动的居民拉着记者的手动情地说:"玉宝牵头为我们打造的这几个社区,不仅方便了我们平常办事,也让我们学习、娱乐有了好去处,我们还没来得及当面谢他,他咋就走了呢……闲下来想起他,你知道我们的心里有多难过吗?"

居民们还告诉记者,生前,玉宝只要下班不是太晚,总要抽时间到他负责打造的社区里转一转、看一看。看看居民们还有啥要求?问问工作人员还需要啥帮助?如今因为缺了玉宝的经常"到访",社区内明显多了几分清冷,更平添了几分伤感。

好在居民们偶而抬头时,兴昌社区那高悬的"中国结"、马桥社区那高挂的"红灯笼"、幸福社区那吉祥的"福字结",似乎显得分外火红。因为他们知晓:这些由玉宝精心设计并亲自为三个社区挂起的饰品,今天之所以红得透亮、红得耀眼,是因为融入了卢部长太多的努力;积淀了卢部长太多的心血;同时也寄托了卢部长对社区太浓的挚爱……

"珍惜拥有,用努力赢得未来"

学习卢玉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三)

"人生的每一天都是一个篇章,都会有不同的发生,我要努力把每一篇章都书写精彩,让每一个故事都释放正能量".在卢玉宝的生前中记录着这样一段话。

卢玉宝,作为组工干部的优秀代表,在组织工作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不平凡业绩,他模范践行了"三严三实"的要求,生动诠释了好干部的标准。虽然他永远离开了我们,却为我们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卢玉宝精神"教育我们:对待工作要艰苦奋斗,对待问题要迎难而上。要顾好大局、履好职责、严守纪律,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使命意识,强化理想信念,在爱岗敬业的氛围中实现人生价值。

"卢玉宝精神"指导我们: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要信念坚定、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作为组工干部,我们应以卢玉宝同志为标杆。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道德规范严一严、把责任使命实一实,树立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学习卢玉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四)

卢玉宝同志心系群众,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他两袖清风,严格管理身边人,不为家人谋私利,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一致好评和群众的认可。阿右旗组工干部学习了卢玉宝的先进事迹后,深受感触,既被他的先进事迹所打动,也为党和国家失去这样一位好干部而深感惋惜。

学习卢玉宝同志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卢玉宝同志总是忘我工作。组织部门不仅要在组工干部中间培养这种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品质,更要结合对各级各类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才的工作,加强干部、人才的奉献精神,大力弘扬"5+2"和"白+黑"的工作模式。

学习卢玉宝同志脚踏实地、勤政务实的作风。对于群众反映的困难,卢玉宝同志第一时间下到基层,走遍相关村组调研,回城后立即召开座谈会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组织部门要结合各类培训,在党员干部中筑牢"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就要勤下基层,多谈心,细致调研"的思想,培养广大党员干部脚踏实地、勤政务实的工作风格。

学习卢玉宝同志认真负责、勇于担当的品质。在社区打造期间,每一个和卢玉宝共事的工作人员都不得不为他超乎寻常的认真劲儿所叹服:桌椅的颜色他要"挑"到最称心,所有"物件"的摆放都要最合理,甚至一个已经挂好的LED显示屏,他觉得再抬高1厘米可能感观更好,也一定要取下来重新再挂。同事们半开玩笑地说,玉宝打造这三个社区,比打造自己的家还要尽心。

如今,虽然卢玉宝同志走了,但他留给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财富还在熠熠生辉。

学习陈玉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陈玉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通化一校李俊贤

一名淳朴的农家妇女,走上讲台,向讲述她二十余年来收孤养残助学的不平凡经历,也向展现了一名普通的共产党人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光辉。有一种力量让人感动,它大爱无声;有一种奉献震彻心扉,它默默无闻。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私的这种奉献精神。

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坚持不懈的奉献精神。人要干好工作并不难,难得的是长年累月的坚持。陈玉芳同志22年来收养56名孤残儿童,这不仅体现的是她的爱心,更是担当了56份责任。这是一种从不间断的执着,正因为如此,才在自己的平凡人生中,创造了不平凡,不断将自身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她收养的一名孤儿日记当中写道:管吃管住是无私的,管读书上学是智慧的,管理想前途是目光远大的母爱。陈姨妈将3种母爱都给了我们。看到这我想了很多很多,平心而论,谁没有家庭?谁没有子女?谁不渴望平安和幸福?但是,在需要帮扶的弱势群体面前,在沉甸甸的社会责任面前,我们每一个人是否都能够挺身而出,无私奉献?陈玉芳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她用一个共产党员的赤诚情怀,把一份丰厚的精神资产与人间之爱献给了孤残儿童,以一个女性柔弱之躯,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天空。

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她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陈玉芳靠着做衣服的手艺创业,逐步创建了制衣厂。事业成功后,她接连创办了三所学校,希望身边的乡亲和姐妹能学到一技之长,尽快脱贫致富。陈玉芳说:谁都知道投资扩大制衣厂比创办学校的经济效益大,但钱是挣不完的,用有限的钱帮助更多的人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陈玉芳,她博大的情怀给了我一次灵魂的洗礼!这份真诚朴实的母爱,是绽放在人间永不凋谢的最纯洁、最美丽的花朵!一位教育家说过,要教育好学生,首先得爱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陈玉芳对孤残儿童那母亲般的深爱,就是每个教师最好的榜样。作为一名教师,学习陈玉芳,就是要学习陈玉芳的博爱、大爱,把这种博爱和大爱的精神,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当中。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