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24个字心得体会

我们不用去强求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一样,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也许下面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24个字心得体会”正合你意!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12个词,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清晰易记。每个人牢记这24个字,努力践行,为国家改革发展助力,为民族进步复兴铸魂。这24个字,概括了民族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成为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上所应遵循的普遍共识。中国,正在踏实迈出强大的步伐

一、在国家层面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有两个百年目标: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它是政治梦、经济梦、文化梦、社会梦、生态梦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在严峻的国际背景及国内形势下要实现中国梦这一国人共同理想,我们须做到:一、必须走中国道路,二、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三、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二、在当代社会层面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极其重要。在个人方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提炼得非常全面,包含了对国家、对职业、对事情、对他人的基本立场和态度。这四个方面的实现,是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价值导向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作为公民应该践行的道德规范。

三、在社会全体公民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是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敬业是公民的基本职业要求,也是爱国在工作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和必备的道德品格。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这8个字对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所从事职业的尊重代表着一种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爱自己的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才可能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也为自己创造未来。正是因为热爱,才能做到奉献。守德、重信谁都渴望、认同,但为什么许多人不去做呢?都在担心社会风气滑坡,为什么不愿意从我做起呢?一定程度上,说明价值观在制度层面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学习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学习心得体会》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小编。

在常人眼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理论体系,令人难以记忆,更别说参透其中况味、解读其中精髓了。正当我等众多国人为此而纠结之际,2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用大字套红的醒目方式发布了高度概括了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寥寥24个字,简单12个汉语词组,是否能够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十分宽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准确地概括?对此,笔者无力论及,只想从中提取自己最为尊崇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的内容加以拙述浅论。

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我认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其最为核心的内容,是最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部分,国人当谨记于心、实践于行。

作为每一名,必须要牢记自己在实践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责任使命,必须自觉的将自己放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之中,努力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自己投身于社会熔炉、立足于人群之中的金言玉律,思想中绝不可存有半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何干?的狭隘之思,更不可把自己置身于学习实践核心价值观之外。戒浮除燥,远功淡利,淬火良品,求做优民,稳立于爱国平台之上,安心于敬业沃土之中,高举起诚信的旗帜,努力营造友善的东方乐土。共同为重拾并凝聚起中国人共同的理想信念而助力加油、贡献微力、奉献热能,合力改变中国人濒临集体无信仰、个人信仰杂的危险局面,让更多的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的信仰回归到一元化的正轨,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再去追求和张扬个人信仰和价值取向的相对自由。因为只有人民对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了共同的信仰,形成了强大的国家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有力量。

对于人民来说,国家是什么?国家是为保障和增进普遍人权与自由而设立的,由人民授权其以人们同意的方式进行统治。由此可见,国家是人们共同守望着的物质与精神家园、是人们权利和自由得以充分保障的守护神。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自己的国家或者是自绝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孤独无助的悲催者。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始终把爱国作为不二的选择,无论是做人还是干事,都要始终依靠并稳立于爱国的平台之上;无论走到哪里、面对何人,都要斩钉截铁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切忌在外族面前不自尊、不自爱,盲目盲从地崇洋媚外,瞪眼胡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在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中,同心助力中国良好形象不断提升和展扬。

成家立业是中国人永远也说不尽、道不完的生活话题,而成家爱家是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立业是个人社会性本质地充分体现。因此,作为生活在新时期的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仍然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的中青年人,一定要把敬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坚定不移地安心耕耘敬业于自己的那片沃土之中,把爱岗与敬业有机统一于一体,让敬业真正成为自己多元的价值根脉中最最核心的一极,象袁隆平等新时期中国英雄一样,把个人的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共向的价值观严丝合缝地融于一体,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祖国利益的实现融为一体。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根茎,是中华民族不倒的重要支柱,是一个人成其为人、成其为好人、做成事、做大事的根本保证。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始终高举起诚信的旗帜,与人相处诚信为本,做事经商诚信为要,努力做到用诚信构筑人信,用人信构筑国信。用嵌入我们心灵深处的贵如万金的诚信芯片,激活我们蕴藏于灵魂深处的诚信因子;用安装于我们心灵门户的木马软件,一刻不停的绝杀我们自身时不时繁殖出的不诚信病毒;唱响诚信主旋律,奏鸣诚信交响曲,扮靓诚信中国人。

爱仁者人恒爱之。友善是社会稳定安祥和繁荣昌盛的浮化器,是人与人和睦相处的粘合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始终把教育引导国民尊崇友善作为重要的引擎,让全体中国人都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久弥坚地追求友善、信守友善、弘扬友善,共同为营造中华民族这方友善乐土而做出不懈地努力。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12个词,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清晰易记。每个人牢记这24个字,努力践行,为国家改革发展助力,为民族进步复兴铸魂。这24个字,概括了民族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成为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上所应遵循的普遍共识。中国,正在踏实迈出强大的步伐

一、在国家层面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有两个百年目标: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它是政治梦、经济梦、文化梦、社会梦、生态梦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在严峻的国际背景及国内形势下要实现中国梦这一国人共同理想,我们须做到:一、必须走中国道路,二、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三、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二、在当代社会层面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极其重要。在个人方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提炼得非常全面,包含了对国家、对职业、对事情、对他人的基本立场和态度。这四个方面的实现,是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价值导向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作为公民应该践行的道德规范。

三、在社会全体公民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是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敬业是公民的基本职业要求,也是爱国在工作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和必备的道德品格。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这8个字对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所从事职业的尊重代表着一种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爱自己的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才可能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也为自己创造未来。正是因为热爱,才能做到奉献。守德、重信谁都渴望、认同,但为什么许多人不去做呢?都在担心社会风气滑坡,为什么不愿意从我做起呢?一定程度上,说明价值观在制度层面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心得体会


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强化与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培树,已然成为全国上下热议的主题。邓小平曾经指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笔者认为,教育从娃娃抓起,其本质就是把对孩子的教育引导责任重点放在家庭,因为家庭是孩子生活成长的主阵地,父母是孩子行为临摹的第一人,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此言虽然具有违背辩证法原理的绝对化之嫌,但是,这种绝对化定性,现实生活中还真有其存在的无数范例在佐证着其合乎逻辑的正确性。毕竟强盗的孩子成长为社会精英在全世界范围内还真的是凤毛麟角,在我们世代生活的地球之上用放大镜可能也难寻几人。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当一个带着小孩儿在公共场所游玩的父(母)随手将瓜果皮核扔到地上时,他们的孩子也必然会随之效仿之。

当下,一些有识之士,对家庭教育泛功利化很是堪忧,这绝非空穴来风。因为,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的为人作派也确实令人堪忧。请看,为了孩子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今后能够成龙成凤,几乎所有的年轻父母都心怀功利地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甚至用尽财力,将自己的孩子过早地送入各种门类的智力和才艺学校,进行超前又超常地培养教育。而据笔者观察,这其中又有绝大多数家长只注重了对孩子才智教育,一个门心思把精力投入到孩子的考试成绩上,分分分已然成为了中国大陆众家长们的命根子。他们全然不考虑对孩子思想道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历练,导致一些孩子从懵懂起步就踏上了为分儿是举、智在德上的畸形发展的羊肠小道,令人忧虑和不安。

《三字经》有云:子不教,父之过。是的,为人父母者,当自己的孩子有了不良的行为举止时,我们必须有要扪心自问,这是否是由于曾经日常的行为举目存在某些过失和瑕疵所致?如此这般的及时省察,最大的受益者定然是自己的孩子,而最终的受益者则是我们的国家。

讲文明,懂礼貌,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绝非个人私事,而是事关全面提高国人素质,事关中国未来发展态势和命运前途走向的盖天之大计,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必须要从抓好孩子的德智体美劳教育做起,特别是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们,更是责无旁贷。

那么,家庭特别是为人父母者,该如何承担好对孩子实施到位有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养成责任?我想,不可泛泛地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一锅煮、急不可耐拔嫩苗,一定要针对孩子年龄认知去有的放矢且润物无声地实施教育引导和悉心培树。具体地说,应当把培树孩子核心价值观的视角定位在最最基础的友善、孝敬、诚信这一道德价值核心上。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的思想品质、优秀的文明素质、健康的心性行为等诸方面入手,打牢孩子高尚且雄厚的思想道德基础,确保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成为品良德高人。

首先,家长们要重视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和思想道德品质的锤炼,着力将友善、孝敬、诚信的价值理念移植到自己的思想基因之中,自觉地用自己良好的素质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引导孩子从小就尊崇友善、孝敬、诚信信条,不断向优向善的方面用力做功。其次,家长们在抓好孩子才智教育培养的同时,一定要兼顾好对孩子思想道德品质情操和健康心性的教育培养,着力教育引导孩子从点滴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讲文明、有礼貌、修品德、勤学习、争优秀。

用力多者收功远。只要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能够自觉自愿地承担起教育引导孩子培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使命,只要我们的孩子们从入世之初就将稚嫩的思想根脉稳稳地扎入良好的家庭美德沃土之中,我们的孩子们就一定能够成为祖国需要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合格人才。

学习贯彻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学习贯彻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


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强化与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培树,已然成为全国上下热议的主题。邓小平曾经指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笔者认为,教育从娃娃抓起,其本质就是把对的教育引导责任重点放在家庭,因为家庭是孩子生活成长的主阵地,是孩子行为临摹的第一人,“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此言虽然具有违背辩证法原理的绝对化之嫌,但是,这种绝对化定性,现实生活中还真有其存在的无数范例在佐证着其合乎逻辑的正确性。毕竟强盗的孩子成长为社会精英在全世界范围内还真的是凤毛麟角,在我们世代生活的地球之上用放大镜可能也难寻几人。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当一个带着小孩儿在公共场所游玩的父(母)随手将瓜果皮核扔到地上时,他们的孩子也必然会随之效仿之。

当下,一些有识之士,对家庭教育泛功利化很是堪忧,这绝非空穴来风。因为,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的为人作派也确实令人堪忧。请看,为了孩子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今后能够成龙成凤,几乎所有的年轻父母都心怀功利地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甚至用尽财力,将自己的孩子过早地送入各种门类的智力和才艺学校,进行超前又超常地培养教育。而据笔者观察,这其中又有绝大多数家长只注重了对孩子才智教育,一个门心思把精力投入到孩子的考试成绩上,分分分已然成为了中国大陆众家长们的命根子。他们全然不考虑对孩子思想道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历练,导致一些孩子从懵懂起步就踏上了为“分儿”是举、智在德上的畸形发展的羊肠小道,令人忧虑和不安。

《三字经》有云:“子不教,父之过。”是的,为人父母者,当自己的孩子有了不良的行为举止时,我们必须有要扪心自问,这是否是由于曾经日常的行为举目存在某些过失和瑕疵所致?如此这般的及时省察,最大的受益者定然是自己的孩子,而最终的受益者则是我们的国家。

讲文明,懂礼貌,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绝非个人私事,而是事关全面提高国人素质,事关中国未来发展态势和命运前途走向的盖天之大计,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必须要从抓好孩子的“德智体美劳”教育做起,特别是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们,更是责无旁贷。

那么,家庭特别是为人父母者,该如何承担好对孩子实施到位有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养成责任?我想,不可泛泛地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一锅煮、急不可耐拔嫩苗,一定要针对孩子年龄认知去有的放矢且润物无声地实施教育引导和悉心培树。具体地说,应当把培树孩子核心价值观的视角定位在最最基础的“友善、孝敬、诚信”这一道德价值核心上。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的思想品质、优秀的文明素质、健康的心性行为等诸方面入手,打牢孩子高尚且雄厚的思想道德基础,确保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成为品良德高人。

首先,家长们要重视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和思想道德品质的锤炼,着力将“友善、孝敬、诚信”的价值理念移植到自己的思想基因之中,自觉地用自己良好的素质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引导孩子从小就尊崇“友善、孝敬、诚信”信条,不断向优向善的方面用力做功。其次,家长们在抓好孩子才智教育培养的同时,一定要兼顾好对孩子思想道德品质情操和健康心性的教育培养,着力教育引导孩子从点滴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讲文明、有礼貌、修品德、勤学习、争优秀。

“用力多者收功远”。只要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能够自觉自愿地承担起教育引导孩子培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使命,只要我们的孩子们从入世之初就将稚嫩的思想根脉稳稳地扎入良好的家庭美德沃土之中,我们的孩子们就一定能够成为祖国需要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合格人才。《学习贯彻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果您喜欢,那就继续支持关注我们。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


2月12日,《人民日报》公布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这24个字,浓缩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和中国人民的中国梦提供了理想信念上的精神支撑。

有什么样的价值认知,就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积极的价值认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价值认同,不管是道德至上,还是群体至上,无不显示出对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强烈作用力和影响力,左右着社会和人民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追求。正是这样的社会价值观,指引着中华民族不管是在何种境况下都能战胜危难,不断前行,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团结爱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国家形象的塑造、社会力量的凝聚、个人价值的实现,都需要社会群体认同的价值观做引领。这样的价值观,反映了国家、社会、个人的精神状态、理想信念、良好形象,是全社会共同的追求、根本的目标。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走到今天,面对社会转型、利益调整、认知分化的新格局,面对实现梦想、民族复兴、人民富裕的新诉求,提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进一步凝聚力量、赢得共识、产生认同具有积极作用。而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认识,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所产生的强烈共鸣已可见一斑。

一个没有精神追求和价值信仰的国度,无以立国。国家如此,社会如此,个人也如此。人无信而无立,信就是符合道德的精神追求,就是符合主导的价值判断,一个失信之人就不会被社会认同,不会被群体认可,不会被亲友接受,又怎能立业、立人?由此,从国家层面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个体精神价值需求,这对于树立价值追求,强化精神认同,纾解内心焦虑,排遣精神空虚,可以有效起到规范群体和个人行为的作用。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价值精神,又彰显了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精神面貌,是知与行、继承与创新、目标与结果、倡导与规范的有效统一。这里既有传统的家国情怀、故土情结的体现,也有仁信、义利的美德,既有民主法意的彰显,也有幸福富强的追求,无不是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的反映,无不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

精神之纲已经确立,价值之帆已经张扬。如何使精神之纲更具战斗力,价值之帆更具凝聚力,关键在你我的具体言行,在于自觉用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言、立行、立业。

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心得体会


在常人眼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理论体系,令人难以记忆,更别说参透其中况味、解读其中精髓了。正当我等众多国人为此而纠结之际,2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用大字套红的醒目方式发布了高度概括了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寥寥24个字,简单12个汉语词组,是否能够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十分宽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准确地概括?对此,笔者无力论及,只想从中提取自己最为尊崇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的内容加以拙述浅论。

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我认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其最为核心的内容,是最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部分,国人当谨记于心、实践于行。

作为每一名中国人,必须要牢记自己在实践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责任使命,必须自觉的将自己放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之中,努力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自己投身于社会熔炉、立足于人群之中的金言玉律,思想中绝不可存有半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何干?的狭隘之思,更不可把自己置身于学习实践核心价值观之外。戒浮除燥,远功淡利,淬火良品,求做优民,稳立于爱国平台之上,安心于敬业沃土之中,高举起诚信的旗帜,努力营造友善的东方乐土。共同为重拾并凝聚起中国人共同的理想信念而助力加油、贡献微力、奉献热能,合力改变中国人濒临集体无信仰、个人信仰杂的危险局面,让更多的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的信仰回归到一元化的正轨,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再去追求和张扬个人信仰和价值取向的相对自由。因为只有人民对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了共同的信仰,形成了强大的国家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有力量。

对于人民来说,国家是什么?国家是为保障和增进普遍人权与自由而设立的,由人民授权其以人们同意的方式进行统治。由此可见,国家是人们共同守望着的物质与精神家园、是人们权利和自由得以充分保障的守护神。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自己的国家或者是自绝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孤独无助的悲催者。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始终把爱国作为不二的选择,无论是做人还是干事,都要始终依靠并稳立于爱国的平台之上;无论走到哪里、面对何人,都要斩钉截铁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切忌在外族面前不自尊、不自爱,盲目盲从地崇洋媚外,瞪眼胡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在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中,同心助力中国良好形象不断提升和展扬。

成家立业是中国人永远也说不尽、道不完的生活话题,而成家爱家是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立业是个人社会性本质地充分体现。因此,作为生活在新时期的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仍然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的中青年人,一定要把敬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坚定不移地安心耕耘敬业于自己的那片沃土之中,把爱岗与敬业有机统一于一体,让敬业真正成为自己多元的价值根脉中最最核心的一极,象袁隆平等新时期中国英雄一样,把个人的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共向的价值观严丝合缝地融于一体,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祖国利益的实现融为一体。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根茎,是中华民族不倒的重要支柱,是一个人成其为人、成其为好人、做成事、做大事的根本保证。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始终高举起诚信的旗帜,与人相处诚信为本,做事经商诚信为要,努力做到用诚信构筑人信,用人信构筑国信。用嵌入我们心灵深处的贵如万金的诚信芯片,激活我们蕴藏于灵魂深处的诚信因子;用安装于我们心灵门户的木马软件,一刻不停的绝杀我们自身时不时繁殖出的不诚信病毒;唱响诚信主旋律,奏鸣诚信交响曲,扮靓诚信中国人。

爱仁者人恒爱之。友善是社会稳定安祥和繁荣昌盛的浮化器,是人与人和睦相处的粘合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始终把教育引导国民尊崇友善作为重要的引擎,让全体中国人都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久弥坚地追求友善、信守友善、弘扬友善,共同为营造中华民族这方友善乐土而做出不懈地努力。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